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精选6篇)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1篇
1、南通大学:位于南通。5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所本科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2、南通理工学院:位于南通。根据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南通和海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建筑面积33余万平米。学校在校学生超万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商学院、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设置本科专业共29个。
3、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通。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由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独立升格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正式更名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被确定为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4、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南通。学院创办于1960年,原名江苏省南通河运学校,更名为江苏省南通航运学校,20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5、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位于南通。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45年,经历过国立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南通农业专科学校、江苏省南通农业学校等时期;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年10月,更名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2篇
1.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2.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 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 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 即|a|={a(a>0)0(a=0)﹣a(a<0)
3.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1)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科学记数法形式: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2)规律方法总结: ①科学记数法中a的要求和10的指数n的表示规律为关键,由于10的指数比原来的整数位数少1;按此规律,先数一下原数的整数位数,即可求出10的指数n.
②记数法要求是大于10的数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实质上绝对值大于10的负数同样可用此法表示,只是前面多一个负号.
4.实数的运算
(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
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规律方法】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
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
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5.同底数幂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am•an=a m+n(m,n是正整数)
(2)推广:am•an•ap=a mnp(m,n,p都是正整数)
++在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时,应注意:①底数必须相同,如23与25,(a2b2)3与(a2b2)4,(x﹣y)2与(x﹣y)3等;②a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③按照运算性质,只有相乘时才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概括整合: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学习整式乘除运算的基础,是学好整式运算的关键.在运用时要抓住“同底数”这一关键点,同时注意,有的底数可能并不相同,这时可以适当变形为同底数幂.
6.分式的加减法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法则:把分母不相同的几个分式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叫做通分,经过通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就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
说明:
①分式的通分必须注意整个分子和整个分母,分母是多项式时,必须先分解因式,分子是多项式时,要把分母所乘的相同式子与这个多项式相乘,而不能只同其中某一项相乘.
②通分是和约分是相反的一种变换.约分是把分子和分母的所有公因式约去,将分式化为较简单的形式;通分是分别把每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相同的因式,使几个较简单的分式变成分母相同的较复杂的形式.约分是对一个分式而言的;通分则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式来说的.
7.零指数幂
零指数幂:a0=1(a≠0)
由am÷am=1,am÷am=am﹣m=a0可推出a0=1(a≠0)注意:00≠1.
8.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从方程组中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将这个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②将变形后的关系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④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关系式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求得的x、y的值用“{”联立起来,就是方程组的解.
(2)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如果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又不互为相反数,就用适当的数去乘方程的两边,使某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②把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减或相加,消去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③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⑤把所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写在一起,就得到原方程组的解,用{x=ax=b的形式表示.
9.根与系数的关系
(1)若二次项系数为1,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根时,x1+x2=﹣p,x1x2=q,反过来可得p=﹣(x1+x2),q=x1x2,前者是已知系数确定根的相关问题,后者是已知两根确定方程中未知系数.
(2)若二次项系数不为1,则常用以下关系: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x1x2=,反过来也成立,即=﹣(x1+x2),=x1x2.
(3)常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以下问题:
①不解方程,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②已知方程及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个根及未知数.③不解方程求关于根的式子的值,如求,x12+x22等等.④判断两根的符号.⑤求作新方程.⑥由给出的两根满足的条件,确定字母的取值.这类问题比较综合,解题时除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a≠0,△≥0这两个前提条件.
10.分式方程的应用
1、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列、解、验、答.
必须严格按照这5步进行做题,规范解题步骤,另外还要注意完整性:如设和答叙述要完整,要写出单位等.
2、要掌握常见问题中的基本关系,如行程问题:速度=路程时间;工作量问题: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等等.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一定要审清题意,找相等关系是着眼点,要学会分析题意,提高理解能力.
11.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们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2)解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数轴可以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方法与步骤:①求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②利用数轴求公共部分. 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1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1)利用数轴确定不等式组的解(整数解).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解得不等式组或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于解集的限制得到下一步所需要的条件,再根据得到的条件进而求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已知解集(整数解)求字母的取值.
一般思路为:先把题目中除未知数外的字母当做常数看待解不等式组或方程组等,然后再根据题目中对结果的限制的条件得到有关字母的代数式,最后解代数式即可得到答案.
13.坐标与图形性质
1、点到坐标轴的距离与这个点的坐标是有区别的,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到x轴的距离与纵坐标有关,到y轴的距离与横坐标有关;②距离都是非负数,而坐标可以是负数,在由距离求坐标时,需要加上恰当的符号.
2、有图形中一些点的坐标求面积时,过已知点向坐标轴作垂线,然后求出相关的线段长,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3、若坐标系内的四边形是非规则四边形,通常用平行于坐标轴的辅助线用“割、补”法去解决问题.
14.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含有自变量的表达式都有意义.
①当表达式的分母不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全体实数.例如y=2x+13中的x. ②当表达式的分母中含有自变量时,自变量取值要使分母不为零.例如y=x+2x﹣1.
③当函数的表达式是偶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必须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④对于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自变量的取值除必须使表达式有意义外,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15.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函数图象是典型的数形结合,图象应用信息广泛,通过看图获取信息,不仅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图象解决问题时,要理清图象的含义即会识图.
16.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一次函数y=kx+b,(k≠0,且k,b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它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0);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b). 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17.反比例函数综合题(1)应用类综合题
能够从实际的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这一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建模能力和从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的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还用到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待定系数法和其他学科中的知识.
(2)数形结合类综合题
利用图象解决问题,从图上获取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已知点在图象上,那么点一定满足这个函数解析式,反过来如果这点满足函数的解析式,那么这个点也一定在函数图象上.还能利用图象直接比较函数值或是自变量的大小.将数形结合在一起,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好方法.
18.二次函数综合题
(1)二次函数图象与其他函数图象相结合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时,先根据给定的函数或函数图象判断出系数的符号,然后判断新的函数关系式中系数的符号,再根据系数与图象的位置关系判断出图象特征,则符合所有特征的图象即为正确选项.(2)二次函数与方程、几何知识的综合应用
将函数知识与方程、几何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类试题一般难度较大.解这类问题关键是善于将函数问题转化为方程问题,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二次函数的知识,并注意挖掘题目中的一些隐含条件.(3)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题
从实际问题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关键在于观察、分析、创建,建立直角坐标系下的二次函数图象,然后数形结合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自变量及函数的取值范围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19.对顶角、邻补角
(1)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5)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
20.垂线(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2)垂线的性质
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 “过一点”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2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2)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2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于斜边的中点)
(2)定理:一个三角形,如果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以这条边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 该定理可一用来判定直角三角形.
2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1)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2)•180(n≥3)且n为整数)
此公式推导的基本方法是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引出(n﹣3)条对角线,将n边形分割为(n﹣2)个三角形,这(n﹣2)个三角形的所有内角之和正好是n边形的内角和.除此方法之和还有其他几种方法,但这些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一样的.即将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这也是研究多边形问题常用的方法.(2)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度.
①多边形的外角和指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则n边形取n个外角,无论边数是几,其外角和永远为360°. ②借助内角和和邻补角概念共同推出以上结论:外角和=180°n(n﹣2)•180°=360°.
24.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边: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角: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③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3)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底和这个底上的高的积. ②同底(等底)同高(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25.矩形的判定(1)矩形的判定:
①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或“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2)①证明一个四边形是矩形,若题设条件与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关,通常证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②题设中出现多个直角或垂直时,常采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判定矩形.
26.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①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②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
④两条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同时,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27.切线的性质(1)切线的性质
①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②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③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2)切线的性质可总结如下:
如果一条直线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那么它一定满足第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①直线过圆心;②直线过切点;③直线与圆的切线垂直.(3)切线性质的运用
由定理可知,若出现圆的切线,必连过切点的半径,构造定理图,得出垂直关系.简记作:见切点,连半径,见垂直.
28.弧长的计算
(1)圆周长公式:C=2πR(2)弧长公式:l=
(弧长为l,圆心角度数为n,圆的半径为R)
①在弧长的计算公式中,n是表示1°的圆心角的倍数,n和180都不要带单位. ②若圆心角的单位不全是度,则需要先化为度后再计算弧长. ③题设未标明精确度的,可以将弧长用π表示.
④正确区分弧、弧的度数、弧长三个概念,度数相等的弧,弧长不一定相等,弧长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才有等弧的概念,才是三者的统一.
29.圆锥的计算
(1)连接圆锥顶点和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锥的母线.连接顶点与底面圆心的线段叫圆锥的高.(2)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一扇形,这个扇形的弧长等于圆锥底面的周长,扇形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3)圆锥的侧面积:S侧=•2πr•l=πrl.(4)圆锥的全面积:S全=S底+S侧=πr2+πrl(5)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注意:①圆锥的母线与展开后所得扇形的半径相等. ②圆锥的底面周长与展开后所得扇形的弧长相等.
30.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这时,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2)轴对称图形是针对一个图形而言的,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图形,被一条直线分割成的两部分沿着对称轴折叠时,互相重合;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甚至无数条.(3)常见的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圆等等.
31.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
1、最短路线问题
在直线L上的同侧有两个点A、B,在直线L上有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的点存在,可以通过轴对称来确定,即作出其中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对称点与另一点的连线与直线L的交点就是所要找的点.
2、凡是涉及最短距离的问题,一般要考虑线段的性质定理,结合本节所学轴对称变换来解决,多数情况要作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
32.旋转的性质(1)旋转的性质:
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2)旋转三要素:①旋转中心; ②旋转方向; ③旋转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变一个,图形就会不一样.
33.中心对称图形(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注意:中心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不同,中心对称是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而中心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自身的特点,这点应注意区分,它们性质相同,应用方法相同.
(2)常见的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等.
3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1)定理1: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2)定理2: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3)定理3: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对应成比例.
35.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在Rt△ABC中,∠C=90°.
(1)正弦: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a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 即sinA=∠A的对边除以斜边=.
(2)余弦:锐角A的邻边b与斜边c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A的邻边除以斜边=.
(3)正切:锐角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的正切,记作tanA. 即tanA=∠A的对边除以∠A的邻边=.
(4)三角函数: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36.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
(1)概念: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解决此类问题要了解角之间的关系,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另当问题以一个实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划归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问题加以解决.
37.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1)由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2)由物体的三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形状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分析:
①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以及几何体的长、宽、高;
②从实线和虚线想象几何体看得见部分和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 ③熟记一些简单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对复杂几何体的想象会有帮助;
④利用由三视图画几何体与有几何体画三视图的互逆过程,反复练习,不断总结方法.
38.扇形统计图
(1)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圆的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
(2)扇形图的特点:从扇形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3)制作扇形图的步骤
①根据有关数据先算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数,再算出各部分圆心角的度数,公式是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60°. ②按比例取适当半径画一个圆;按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在圆内量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④在各扇形内写上相应的名称及百分数,并用不同的标记把各扇形区分开来.
39.条形统计图
(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
(2)特点: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3)制作条形图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图纸的大小,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②在水平射线上,适当分配条形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
③在与水平射线垂直的射线上,根据数据大小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表示多少.
④按照数据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40.算术平均数
(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2)算术平均数:对于n个数x1,x2,…,xn,则x¯=1n(x1+x2+…+xn)就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
(3)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加权平均数包含算术平均数,当加权平均数中的权相等时,就是算术平均数.
41.中位数(1)中位数:
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中位数代表了这组数据值大小的“中点”,不易受极端值影响,但不能充分利用所有数据的信息.
(3)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出现,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
42.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1)当试验中存在两个元素且出现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较多时,我们常用列表的方式,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求出概率.
(2)列表的目的在于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n,再从中选出符合事件A或B的结果数目m,求出概率.
(3)列举法(树形图法)求概率的关键在于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是一种,但当一个事件涉及三个或更多元素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形图.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2009年传染病报告个案信息, 人口资料来源于南通市统计局。
1.2 方法
使用Excel 2003进行处理,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概况
2.1.1 发病情况
2009年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2种20 020例, 报告发病率为264.46/10万, 较2008年 (211.99/10万) 上升了24.75%。其中, 甲类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 报告发病率为149.30/10万, 较2008年 (163.08/10万) 下降了8.45%;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 报告发病率为115.16/10万, 较2008年 (48.91/10万) 上升了135.47%。
2.1.2 死亡情况
报告22种法定传染病死亡病种4种, 其中, 乙类3种, 丙类1种, 死亡率为0.41/10万, 较2008年 (0.45/10万) 下降了8.98%;病死率为0.15%, 较2008年 (0.21%) 下降了27.05%。
2.1.3 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前三位排名
在乙类传染病中, 发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种是:肺结核 (4 502例) 发病率为59.47/10万, 较2008年 (74.47/10万) 下降了20.15%;肝炎 (2 217例) 发病率为29.29/10万, 较2008年 (29.22/10万) 上升了0.23%;梅毒 (2 061例) 发病率为27.2310万, 较2008年 (28.46/10万) 下降了4.35%。
死亡率居前三位的病种是:肺结核0.18/10万、狂犬病0.13/10万、艾滋病0.08/10万。病死率居前三位的病种是:狂犬病100.00%, 艾滋病37.50%, 肺结核0.31%。见表1。
2.1.4 疾病分类构成
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构成为:呼吸道类5 498例, 占48.65%;血源及性传播类3 670例, 占32.47%;肠道类2 084例, 占18.44%;自然疫源及虫媒类50例, 占0.44%;无新生儿破伤风报告。较2008年相比:呼吸道类 (6 182例) 下降了13.26%,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3 841例) 下降了18.27%, 肠道类 (2 239例) 下降了15.09%。自然疫源及虫媒类疾病 (60例) 下降了0.17%, 新生儿破伤风报告2例。
2.2 三间分布
2.2.1 地区分布
各县市 (区) 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157.30/10万~557.21/10万, 报告发病率前五位依次为崇川区 (557.21/10万) 、港闸区 (533.33/10万) 、开发区 (355.89/10万) 、如东县 (286.17/10万) 、如皋市 (239.97/10万) 。
2.2.2 季节分布
2009年各月份均有法定传染病报告, 4~7月、10~12月为高发时节, 其中4月、6月和11月为高峰, 4月主要以手足口病、肺结核和肝炎发病为主, 6月主要以手足口病、肺结核和梅毒发病为主, 11月以手足口病、肺结核和甲型H1N1流感发病为主。见图1。
2.2.3 人群分布
2.2.3. 1 职业分布
农民发病率最高, 占32.37%;其次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 分别占21.04%和17.55%。
2.2.3. 2 年龄分布
各年龄段均有发病。0~5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以痢疾、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手足口病多见, 20~34岁年龄组和40~59岁年龄组发病率较高, 主要由肺结核和肝炎所致。
2.2.4 传染病疫情暴发情况
全市共报告13起传染病暴发疫情, 其中, 水痘8起, 流行性腮腺炎3起, 季节性H3型流感1起, 食物中毒1起。
3 讨论
2009年南通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64.46/10万, 死亡率为0.41/10万, 病死率为0.15%, 与2008年相比, 发病率上升了24.75%, 死亡率下降了8.98%, 病死率下降了27.05%。其中, 甲类无病例报告;乙类报告发病率为149.3010万, 死亡率为0.40/10万, 病死率为0.27%, 与2008年相比:发病率下降了8.45%, 死亡率下降了11.91%, 病死率下降了3.81%。发病前五位是肺结核、肝炎、梅毒、淋病、甲流, 其中前四位疾病占报告传染病的86.12%。目前威胁人群健康的传染病以结核病、狂犬病为主。丙类传染病报告7种, 报告发病率为115.16/10万, 与去年相比上升了135.47%, 死亡1例, 为手足口病。
自2008年5月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以来, 2008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 255例, 2009年报告7 218例, 是造成今年我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去年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因, 其中, 死亡1例, 重症3例, 实验室诊断210例。
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开展, 我国HBs Ag阳性率曲线高峰后移, <15岁儿童高峰消失, 10~19岁与30~39岁高峰后移到20~29岁与40~49岁[2]。2009年乙肝发病率较2008年有所上升, 部分临床医生混淆病例, 将携带者作为新发病例报告, 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病例重复上报是主要原因。
2009年我市传染病暴发疫情全年均有发生, 病例主要集中在乡村学校, 均能及时处理和控制疫情, 但仍要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 健全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 规范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3,4,5,6], 是防范学校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控制措施。
摘要:目的:掌握南通市传染病疫情态势, 为制订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结果:南通市2009年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为264.46/10万, 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乙类传染病发病前五位是肺结核、肝炎、梅毒、淋病、甲流。死亡率占前三位的是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结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梅毒仍然是本市的主要传染病, 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防治重点, 要加大防治工作力度, 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分析,疾病控制
参考文献
[1]章灿明, 洪荣涛, 黄文龙, 等.福建省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7, 13 (3) :17-19.
[2]梁晓峰, 陈园生, 王晓军, 等.中国3岁以上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9) :655-657.
[3]许国章, 徐颖.辽阳市1955~2007年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6) :139-140.
[4]郑玉仁, 姚梅坤, 林崴, 等.福建省莆田市2001~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2) :210-211.
[5]何瑛, 李子建, 刘元东.某部2008年传染病疫情及报告质量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 2010, 27 (3) :259-260.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4篇
从阅读结果反映的情况看,大多数作文得分仍然较集中,拉不开距离。这一现象反映出平时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说明目前的作文教学与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写作缺乏深刻的思考和个性的表达。怎样的作文才能拿高分?对初中生的作文指导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我联系这次阅卷体验,从“低分作文,‘低’在何处”“满分作文,‘满’在何处”两方面略作阐述。
一、低分作文,“低”在何处
(一)审题失误
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一些考生审题不清。整篇文章不是将“声音”作为重点来写,在结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声音”,又有明显的背作、套作嫌疑。这类文章在被评分时就会被定为三类下。一些考生喜欢用小标题的形式,如“父母的唠叨声”“同学的鼓励声”“老师的祝福声”等,使用小标题后结构清晰了,文章也写长了,但是一部分考生忽视了题目中的“一种”,声音抓住了,但他写了几种声音,所以还是偏题了,这类文章会被定为三类或三类下。也有比较聪明的考生,审题审清楚了,点题、扣题技巧运用得很得法,结尾就加了一句“这些声音都汇聚成一种爱的声音,伴随着我成长”,这句话就是点睛之笔,如果文章语言、内容还比较规范的话,最起码是二类文。由此可以看出审题、点题的重要性。还有考生虽然将“一种”“声音”两个关键词都抓住了,但是忽略了“深处”这个词。“记忆”肯定是过去发生的事,“记忆深处”应该是这件事发生了一段时间了,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些考生写了中考前一天晚上妈妈对自己的鼓励和叮咛,没有领会题目中的“深处”这个词的含义。
(二)照搬引言
南通市中考作文引言优美雅致、打动人心,不少考生对这些引言“情有独钟”,常常会不假思索地全盘引用。其实在作文开头,不宜全盘或大量引用这些引言,有些考生为了增加篇幅,行文过程中也大量引用这些引言。这样,很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人云亦云的不良印象。
(三)缺乏真情
很多考生的文章干瘪枯燥,缺乏真情实感,只有骨架的支撑,没有丰满的血肉。亲情、师生情是考场作文最常见的题材,但文章表达的情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样“编”出来的文章很难打动人,怎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共鸣?平时在我们中学作文写作指导中,为了达到大面积丰收的目的,一些教师往往喜欢教给学生写作“模式”和“套路”,现在看来,“虽曰爱之,实则害之”。鼓励学生多写具有真性情、真生活、活泼灵动的“真文章”,才是我们今后指导写作的方向。
(四)情节单一
考生的作文选材大多是身边的故事,但是简单复制生活的比较多,许多文章对事情来龙去脉的叙述无主次、无详略,文章平铺直叙、单调乏味。这些考生的作文往往是“一眼望到底”,没有气氛的烘托与渲染,没有事件的跌宕起伏。联系平时的作文教学,我们要教会学生在文章中善于抓住生活的细节,善于展示人物之间或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善于把握主要的生活片段来展示人物、表达情感。
二、满分作文,“满”在何处
(一)开头要亮
开头是展现给阅卷者的第一缕“阳光”,考生尤其需要悉心打造。好的开头不仅奠定了行文的基础,而且也带给阅卷者一种好心境。阅卷老师由一篇作文到另一篇作文,心理上不免有新的阅读期待,这时候的注意力也是比较专注的,大多数阅卷老师看完第一段,一般对考生的语言基本功就心中有数了。
(二)语言要亮
语言鲜活、靓丽的文章很容易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呢?综观高分作文,能使考场作文文采飞扬的途径很多。如利用修辞、借用名句等,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立意深刻
文章的主题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立意显示文章的深度。如,满分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写的是怀念农村青蛙的声音。抛去很多考生“就声音写声音”的构思,该考生借蛙声的消失来表达对生活现象的感悟。尽管所选材料是大家司空见惯事情,但是考生却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立意高远地从心底发出了生活的最强音。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5篇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
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 ”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4分)
15.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16.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6分)
南通—1
与植物一同生长
李晓
①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
②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那一节一节像火车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我这一具一百多斤重的肉体,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囚禁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那里排泄病毒和废气。我仿佛看见,一幢一幢楼房的顶端,林立着一座又一座虚拟的烟囱,把喘息的废气飘散到天空中去,形成一团又一团阴云,将我们彻底覆盖和笼罩,让我们的身躯不断萎缩,可怜如蚁地在大地上艰难蠕动。
③许多年前,看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就着迷似的寻找我的瓦尔登湖。终于,在我老家的山梁上找到了一座群山环抱中的水库。我在烟波粼粼的水库旁边,相遇了几间废弃的农屋。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满山满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一种羽毛的状态。
④渴望在自然中生活,这只是让灵魂里穿着一双草鞋的我,于假寐之中的一次脱身。因为在人群中,我得常常紧抿厚厚的双唇,和哑巴一般的大地保持沉默的姿态。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其实已经没有了对大地表达感恩的方式。
⑤对大地表达感恩,其实,与对母乳表达感恩又何其相似啊。回归自然的最佳姿态,就是让我们做大地上的一株植物,不需借助任何想象,与大地肌肤保持最贴身的亲近。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⑥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周旋于人群中之时,我发现,我的身体总是呈没有规则的摆动,失去了最自然的生活,也失去了内心里最需要的生活。⑦在创造着物质生活巨大繁荣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远离了最自然的生活?平时,我们总以为这棋盘式的建筑群就是生活的全部,在这狭隘的空间里为生计蚂蚁一般忙碌,蚂蚁一般无助,我们几乎忘记了这天幕下的大地上,还有季节的流转,还有最原始最美感的生活。
⑧当我们把房屋建在郊外,独享最豪华的别墅,采取粗暴和自私的方式践踏、占有大地,我们把肉体暂时寄存在这个大地上,灵魂是否已经脱窍?
⑨静静聆听大地之歌吧,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我们的心灵才会
饱满多汁,心胸与天空一样开阔。
⑩在自然中生活,人的天性,与植物一样生长,找到最贴近幸福生活的状态,与自然友好相处,自然使一切存在于美丽之中。
(有删改)
17.作者在文章中流露了对大自然怎样的态度?(4分)
18.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分)
19.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2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4分)
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第⑨段中“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的深刻意蕴。(6分)
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他们至多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爱默生《论自然》
语文训练 莫言的清醒 陈鲁民
①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之前,在对莫言获奖传言飞扬的时候,莫言一直低调回应。获奖以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说不激动那是在装蒜,心里还是高兴的,但也就是高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头脑清楚,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热爱这块土地,感谢父老乡亲”。
②莫言在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就曾说过,希望“10分钟就忘掉获奖这件事”。因为他深知,“得奖之后就会有各种好评和赞誉,要是没有定力,就容易头脑发昏,就容易犯错误,所以我就想快点忘记这件事,让自己轻装上阵。”“忘掉所有的奖项是所有作家最高的选择。” 这不是他故作姿态的矫情,而恰恰是一种理智与清醒。
③说到这里,我想到居里夫人,她获得过包括两度诺贝尔奖的许多荣誉,但她都看得很淡,是不是“10分钟就忘掉”不敢说,但有一个故事说明她对待荣誉的态度。朋友来做客,发现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玩一枚奖章,忙问:“夫人,你应该知道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颁发的金质奖章是多么高的荣誉,怎么能把它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说:“我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④的确,获奖是令人高兴的事,你有理由“漫卷诗书喜欲狂”,“一日看遍长安花”,但切勿沉溺其中,乐不思蜀。过分陶醉,会侵蚀你的斗志,涣散你的精神,模糊你的视线,阻挡你前进的步伐,你的人生高度可能就此无法超越。⑤牛顿的功绩曾经无与伦比,但遗憾的是,晚年,他也被荣誉迷住了双眼,沉醉于鲜花掌声美酒佳肴中,终止了科学探索的历程。60岁后,他开始频繁出入各种宴会,接受各种称号,佩戴各种勋章,担任各种职务,从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到制币局长,还忙于与科学界的其他头面人物争权夺利。结果,在他人生的最后24年里,他几乎毫无建树。
⑥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过不少获奖的科学家、演员,获得过金牌的运动员,因为沾沾自喜,居功自傲,忙于应酬,结果落后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或被淘汰出局,或被边缘化,黯然失色,很快就淡出人们视野,成了天际转瞬即
逝的流星。
⑦泰戈尔说:“鸟的翅膀绑上黄金,它还能高飞吗? ”荣誉与奖励也是如此,我们希望得到它,也为得到它而欣慰,但绝不能当成沉重包袱背起来,背上它会迟滞我们攀登的脚步。
(有删改)
13.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4分)
我们应该正确对竺荣誉与奖励,绝不能让它完成为我们前进的阻力。此题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根据题意,论点要自己概括。此文主要论述面对荣誉的态度。完成时可围绕此内容进行概括。
14.作者为什么从莫言两度获奖的感言写起?(4分)
文章从莫言获奖感言写起,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观点,同时作不事实论据,认证了文章观点。解析: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举例作用的把握。在议论文中,引用故事、诗句、名人事例往往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或
者论点,同时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15.文章③⑤两段分别列举居里夫人和牛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4分)
作为事实论据。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应该清醒为与理智地对待荣誉与奖励的观点。解析:此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把握。根据题意。两段话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而且居里夫人的例子是从正面进行论证的,牛顿的例子是从反面进行论证的。完成时,可用“运用了举例(事实)论证、证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的句式回答。
16.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对本文的阅读感悟,请谈谈你对莫言的“清醒”的理解。(6分)
略解析: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完成时,对莫言的“清醒”作简要分析,并能
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明确、合理的见解即可。
与植物一同生长
李晓
①当我躺在乡村的草丛中,长久地凝视一滴露珠的时候,我会在一瞬间变成一株植物,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记忆。在风中,我听见我的骨节都在响。
②而我真的对现实生活有过温存的记忆吗?走在回家的路上,远望那一节一节像火车车厢组成的楼房,我就感觉到自己的滑稽可怜。我这一具一百多斤重的肉体,每天的生活都是被囚禁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那里排泄病毒和废气。我仿佛看见,一幢一幢楼房的顶端,林立着一座又一座虚拟的烟囱,把喘息的废气飘散到天空中去,形成一团又一团阴云,将我们彻底覆盖和笼罩,让我们的身躯不断萎缩,可怜如蚁地在大地上艰难蠕动。
③许多年前,看到梭罗的《瓦尔登湖》,我就着迷似的寻找我的瓦尔登湖。终于,在我老家的山梁上找到了一座群山环抱中的水库。我在烟波粼粼的水库旁边,相遇了几间废弃的农屋。夜里,躺在床上,听着稻花香里的蛙鸣、满山满坡昆虫的合唱,我的身体常常呈现一种羽毛的状态。
④渴望在自然中生活,这只是让灵魂里穿着一双草鞋的我,于假寐之中的一次脱身。因为在人群中,我得常常紧抿厚厚的双唇,和哑巴一般的大地保持沉默的姿态。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其实已经没有了对大地表达感恩的方式。
⑤对大地表达感恩,其实,与对母乳表达感恩又何其相似啊。回归自然的最佳姿态,就是让我们做大地上的一株植物,不需借助任何想象,与大地肌肤保持最贴身的亲近。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⑥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周旋于人群中之时,我发现,我的身体总是呈没有规则的摆动,失去了最自然的生活,也失去了内心里最需要的生活。⑦在创造着物质生活巨大繁荣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远离了最自然的生活?平时,我们总以为这棋盘式的建筑群就是生活的全部,在这狭隘的空间里为生计蚂蚁一般忙碌,蚂蚁一般无助,我们几乎忘记了这天幕下的大地上,还有季节的流转,还有最原始最美感的生活。
⑧当我们把房屋建在郊外,独享最豪华的别墅,采取粗暴和自私的方式践踏、占有大地,我们把肉体暂时寄存在这个大地上,灵魂是否已经脱窍?
⑨静静聆听大地之歌吧,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我们的心灵才会
饱满多汁,心胸与天空一样开阔。
⑩在自然中生活,人的天性,与植物一样生长,找到最贴近幸福生活的状态,与自然友好相处,自然使一切存在于美丽之中。
(有删改)
17.作者在文章中流露了对大自然怎样的态度?(4分)
感恩、亲近、热爱、敬畏、尊重等。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作者情感的把握。根据题干提示:“流露”。完成时,应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能反映作者态度的语句。比如,第④段中的“感恩”,第⑤段中的“亲近”。从第⑧段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尊重。当然,阅读完本文后,还可以感知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18.从全文来看,第②段写现实生活的状态有什么作用?(4分)
与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独到感受形成对比,使作者表达的回归自然的情感更加强烈,为下文表达自己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感情作铺垫。解析: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把握。一篇文章要表现A,但是又写到B,往往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从而突出A。完成此题时,可用“作者把A和B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A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这一句式回答。
19.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4分)
通过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形象地呈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情状。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赏析。完成时,可从修辞、表现手法、动词、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就画线句而言,“听着”有了想象的手法,“合唱”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羽毛”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内容而言,此句主要
是突出“我”当时陶醉的状态。
20.结合语境,理解下面句子的含意。(4分)
自然界中的繁殖力,总是让我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于浩荡的天宇之中,触摸到我们在大地的根须。
我们是大地上的一株植物,在大地的滋养中生长;我们应该感恩自然、敬畏自然。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语句含义的理解。完成时,可把此句分成若干短
语,然后进行解释。
2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结合文章内容,探究第⑨段中“稚童一样守望着大自然的风景”的深刻意蕴。(6分)
实际上,很少有成年人能真正看到自然,多数人不会仔细地观察太阳,他们至多只是一掠而过。太阳只会照亮成年人的眼睛,但却会通过眼睛照进孩子的心灵。一个真正热爱自然的人,是那种内外感觉都协调一致的人,是那种直至成年依然童心未泯的人。
——爱默生《论自然》
儿童的特质是纯真、友善、敬畏、不自私、不贪婪;我们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与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清澈,如稚童般地对待自然地,敬重自然,才能对这世界有所发现,才能比平晶看到更多,才能享受自然,从最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神奇与美丽。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第6篇
2000年4月,获“国家级示范重点综合高中”称号;2002年增挂“南通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牌; 2003年,经省教育评估院评估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10年2月,学校顺利通过四星级复审评估。2007年5月,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南通市第三中学与百年名校南通中学正式实行联合办学。2009年8月与崇川区学田中学开始实施联合办学,三中初中部将逐步迁至该中学。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已发展为联合办学的榜样、素质教育的示范和常规管理的窗口。为省级排球传统项目学校、航模特色学校和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学校。近两年取得省市级集体荣誉40多项。学校拥有一支师德崇高、技艺精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具有中高级教师职称的达70%,拥有一批有影响的拔尖人才。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青蓝工程”使青年教师迅速成熟,教师的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在各级评优课中屡创佳绩。作为有较大影响的学校,南通市第三中学一直走在教育科研的前列,与江苏省南通中学共同推进的“难忘教育研究”国家级课题已经完成中期总结,该课题为本校“难忘教育”德育模式提供了全新理论支持,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校现有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5项,市级课题16项,校级
课题24项。
南通市第三中学坚持“以人为本 追求卓
越”的办学理念,恪守“崇德 博学”校训,办
学半个多世纪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出类拔
萃的人才,数万名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全
国各地,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标兵。其
中有以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人民日报》
原副总编保育均等为代表的领导干部,有以
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