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补充业务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补充业务范文(精选8篇)

补充业务 第1篇

关键词: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

一、净资产收益率是正指标, 但是一定越高越好么?

笔者于2013年1月4日截取了摘自搜狐证券网站的数据, 按照净资产收益率的高低来排名, 截取了其中的前十五名上市公司。从当日数据中可以看出:

(一) 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是创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宝硕集团, 它们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到了1347.99%、893.48%和669。49%, 但是这三家公司都被特别处理了, 第一名和第三名甚至面临退市危险。

(二) 排名前十五的上市公司中有10家被特别处理了, 占比达到了这十五家领军净资产收益率上市企业的66.66%, 仅有5家上市公司没有被特别处理。

所以, 净资产收益率在对企业绩效的表达上存在问题, 一味地盲从净资产收益率来对企业的资金运营效率进行评判, 是非常之危险的。

二、运用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存在人为操纵该指标的现象

净资产收益率是所有的财务指标中综合性最强、最具代表性的。也正因为此, 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 在公司发行新股、配股以及进行特别处理的情况下, 净资产收益率是其必须的考核指标。因此许多公司为了达到规定的要求, 便想方设法进行利润操纵,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某些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很好, 但其营业利润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却很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企业净收益的质量较差, 其来源不稳定。

(二) 金融创新环境下的其他考虑

当然, 时下的金融创新环境对以上存在的情况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这些金融产品的出现, 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 还有诸如CRO、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等这些岗位和部门的设立, 现代的财务管理已经逐步在企业的权力架构和能力等级上逐渐上移, 使得很多企业都会考虑投资一部分资金于相关的金融产品以及衍生金融产品上, 比如一般的证券、期权、期货等等。这对于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存在如下两个方面:

1、目前, 对于各种金融产品的计价, 会计上都采用的是“公允价值”。

众所周知,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公允价值便一直广受诟病, 甚至有人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指责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 要求SEC取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因此,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 等在会计上计提的当期损益是不安全的, 这种不安全是因为这部分收益并没有实实在在地实现。市场在稳定运行状态下亦可接受, 然而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在不理想的状态下, 这种非经常性的损益甚至对企业来说就是阿喀琉斯之踵, 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致命一击。

2、当前很多财务负责人和企业负责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热衷于主营业务之外的金融产品投资。

当前很多管理者基于追求金融创新或是基于受托责任而粉饰理论, 而大量地投资于金融产品, 并且乐此不疲。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所年报专题小组2011年的统计分析《沪市上市公司2011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分析》来看, 2011年度, 在沪市如期披露年报的938家上市公司中, 约有87%的公司获得了非经常性净收益, 约三分之二的公司获得1000万元以上的非经常性净收益;约四分之一的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50%以上, 12%的公司依靠非经常性损益避免了亏损。

这些数字的存在都说明了传统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表达和揭示企业财务效益的状况上是有一定问题的。假如企业的非经常性收入很高, 就会使得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相对走高, 但是这种“高”不是由企业的主营业务带来的, 企业不具有持久发展的潜力。

三、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补充考虑

(一) 分子的净利润中, 要扣除掉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损益

因为从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这部分损益有可能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加入当期损益, 事实上还没有实现, 所以直接在期末将其结存在净利润里面是不妥的。同时, 公允价值的剧烈变动也会深深地伤害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 分母中对应地, 把投资于主营业务活动以外其他活动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在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中予以扣除

具体的办法有待进一步讨论, 笔者在这里提出一种方法供参考:因为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债务资金, 另一方面是所有者投入的资金, 但是在进行诸如非主营业务投资, 如金融产品投资时, 无法分清具体用的是债权人的资金, 还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而现在的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母是从资产负债的“所有者权益”这一栏直接拿来, 所以, 这里分母的数字确定问题相对棘手。理论上, 应该可以按照所有者权益占总资产的比重作为一个比例来计算修正后的分母, 即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1、主营业务用净资产=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 (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 =股东权益-非主营业务投资/权益乘数

2、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 /主营业务用净资产

修正以后, 我们可以发现, 这个指标仍然具有杜邦分析体系的优点, 能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财务策略, 能反映主营业务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度等经营策略, 同时也能基于目前对净资产收益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规避。

参考文献

[1]王萍, 刘洪添.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4

[2]刘建位.综合净资产收益率[N].中国证券报, 2011.7.7, A04

补充业务 第2篇

为了切实做好我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根据XXX转发《关于检查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资料的通知》精神,结合单位实际,就本单位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公开招聘等方面的业务资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自查及补充完善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单位人员基本情况

我单位共有事业单位XX个,核定编制 XX人,实有人数 XX人,其中见习期人员XX人,除见期人员外,其他人员均经人社局批复进行了岗位设置并完成了合同聘用。

二、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1、领导重视,精心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事关本单位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单位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根据活动安排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就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各校(园)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扎实实做好人事管理业务资料的自查及补充完善工作。同时要求各校立即成立相关机构具体负责自查工作的开展。

2、摸清家底,稳步实施。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单位要求各校摸清家底,重点对各校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现岗位设置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最基础、最真实的第一手资 料。在此基础上,结合《XX市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业务检查表》,逐条比对、认真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载并立即整改,确保此次自查工作不走过场。

3、严格政策,严格程序。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人社局通知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加强监督力度,对不按文件规定进行自查或整改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确保此次自查工作顺利进行。

4、积极宣传,慎重实施。人事管理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作中,单位要求各校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就资料的自查及补充完善工作召开专题工作会议,针对在岗位管理册与岗位设置方案核准批复、聘用合同及聘用备案相关材料、岗位等级证、公开招聘材料、考核管理册与考核结果通知册、人事档案等资料方面可能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研究,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宣传并征求意见建议,对确实存在的问题立即研究解决和完善方案就地整改,确保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方面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三、存在的问题

我单位在人事管理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认识不够明确。人事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保障,通过设定岗位、竟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使全体教职工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 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岗位设置就是签订聘用合同,而对通过设岗、竞聘上岗,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 “一签定终身”,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

2、聘后管理不到位。个别学校仅仅把聘用作为一种辅助的、补充的形式,简单的以聘代管,没有把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考核也难以作为续聘、解聘的主要措施和依据。

四、补充完善及建议

1、大力宣传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职工了解人事管理制度的目的、意义,解读改革政策,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取得社会及学校全体教职工的认同和参与,使人事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互相促进,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补充业务 第3篇

一、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计算基数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职工工资总额为基数, 工资、薪金总额,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 (国税函[2009]3号) 第二条规定, 是指企业按照本通知第一条规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和, 不包括企业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以及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属于国有性质的企业, 其工资、薪金不得超过政府有关部门给予的限定数额;超过部分不得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 也不得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第一条规定, 所谓合理工资、薪金, 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定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因此, 财税[2009]27号文件中的工资总额应该等同于国税函[2009]3号文件中的工资、薪金总额, 其计算口径应该与计算职工福利费支出、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工会经费支出所用的工资、薪金总额一样, 都是按企业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总额。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补充通知》 (国税函[2008]1081号) 的“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填报说明”规定, “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 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填报;第2列“税收金额”, 纳税人按照税收规定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填报。如第1列≥第2列, 第1列减去第2列的差额填入第3列“调增金额”;如第1列<第2列, 第2列减去第1列的差额填入第4列“调增金额”。

二、执行时间衔接涉税问题

财税[2009]27号的发布日期和执行起始日不同, 要求从2008年1月1日执行, 而该文件的发文日期是2009年6月2日, 已过汇算清缴期, 纳税人无法在汇算清缴时执行, 只能在汇算清缴期过后再按规定重新计算2008年度税款,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 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 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 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此, 应该可以理解为不要加收滞纳金。如果纳税人因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而涉及多缴税款的, 纳税人可以按规定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如果纳税人因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而涉及补税的, 税务机关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 但不得加收滞纳金。

三、企业为少数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扣除问题

企业只为少数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 是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根据财税[2009]27号的规定, 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 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如果不是全体员工都参加补充保险, 那么就不能使用职工工资总额作为扣除基数。

如, 振兴股份公司2009年为职工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总额为500万元, 均系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该企业2009年按工资、薪金支出总额的7%为职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补充医疗保险费。即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5万元, 支付补充医疗保险费15万元。按财税[2009]27号文件规定, 该公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限额均为25万元 (5005%) 。补充养老保险超标10万元 (35-25) , 补充医疗保险不超标, 可以扣除15万元, 因此, 该公司2009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 (35-25) , 注意两项分别在限额内扣除, 不可合计使用。

四、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个人所得税征收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及财税字[1997]144号文件规定:“企业和个人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机构实际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金, 应将其超过部分计入个人当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计征个人所得税。”国税函[1999]615号批复中也明确:“对职工取得的补充养老保险金应全部计入发放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 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即根据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规定, 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可在税前扣除, 但是单位为您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必须在税后扣除。

五、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会计处理

准则从薪酬的本质出发规定了职工薪酬的核算范围, 因此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是职工薪酬核算的范畴, 在“应付职工薪酬”下可设“补充社会保险费”, 补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不是工资总额的组成部分, 只是以工资总额作为计算依据, 并不是企业的人工费用, 不属于生产成本中的直接人工, 所以应该作为期间费用, 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由职工个人负担的补充保险费, 由企业代扣代缴, 从职工工资中代扣时, 借记“应付职工薪酬”, 贷记“其他应付款职工个人保险费”。、

参考文献

机械项目部业务员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第4篇

甲方:泉州鸿利印刷材料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方就《劳动合同书》中未尽的事宜在双方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并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一、乙方的薪资构成为:总工资=基本工资+销售提成,基本工资为1150元/月,销售提成的计算方式为:销售提成=(台(套)设备毛利润-直接销售成本)×50%。

二、甲方以货币形式按月于薪资发放日发放乙方的基本工资,乙方的基本薪资计发形式按照甲方单位的薪资标准执行;乙方应得的销售提成分为两部分计发,每月随基本薪资一起发放应得销售提成总额的50%,剩余的50%于年度工作结束结算完毕后一并发放。如乙方未能按照所销售设备的《购销合同》规定期限和条件按时回收设备款的,则乙方的销售提成标准将根据不同的回款时间阶段以不同的标准计算,如下:

(一)、乙方如延迟1个月收回设备销售款,按额定销售提成的40%计给;计算公式为:销售提成=(台(套)设备毛利润-直接销售成本)×50%×40%;

(二)、乙方如延迟1个月以上4个月以内收回设备销售款,按额定销售提成的30%计给;计算公式为:销售提成=(台(套)设备毛利润-直接销售成本)×50%×30%;

(三)、乙方如延迟4个月以上收回设备销售款,按额定销售提成的20%计给;计算公式为:销售提成=(台(套)设备毛利润-直接销售成本)×50%×20%;

(四)、乙方每单次台(套)销售提成最高限额为人民币壹万圆(¥10,000)。

三、如乙方在合同期内单方面违约或存在严重损害甲方利益或 1

声誉的行为,乙方预留在甲方的50%三包外维修提成部分,甲方有权予以取消或暂不发放。

四、乙方应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调度,并按甲方要求的工作质量、时间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否则甲方有权按照甲方的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

五、本补充协议一式两份,作为《劳动合同书》的补充附件,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正式生效,与《劳动合同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原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书》等一切相关的劳动关系文件,从本《劳动合同》(含协议)签订生效之日起即行作废均以本合同为准。

甲方:乙方:

补充更正公告 第5篇

1 . 作者添加: 原作者序列为“石翔、马蓉、张长龙、梁锦; ”更正为“石翔、李文春、马蓉、张长龙、梁锦”;原“Shi Xiang、Ma Rong、Zhang Changlong、Liang Jin”改为“Shi Xiang、Li Wenchun、Ma Rong、Zhang Changlong、Liang Jin ”

2 . ( 李文春) 作者单位添加: 新疆阿拉尔万达农机有限公司,新疆阿拉尔843300 ; Xinjiang Wanda Modern Agricultural Equipment Limited by Share Co . Ltd . ,Alar 843300 ,China 。

3 . 课题编号添加: 原课题编号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13 AA102307 ) ”更正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2013AA102307)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疆专项( 2013BA048) ”。

文化:日语教学的补充 第6篇

关键词:文化,日语教学,运用

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上, 语言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文化的发展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有了语言, 人类就有了文化,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充分地认识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并合理地将这种关系运用到外国语的教学实践中。在外语教学中, 我们必须形成这样的共识, 即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既要教语言, 又要教文化, 要通过文化促进外语的教学。

一、文化的层次与日语教学

“文化, 从广义来说, 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

学术界将广义的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又称器物文化、物质文化, 多指有形的、可以感知的物质及精神产品, 如建筑、食品、服饰、器物、烟、酒、茶、戏曲文化等。中层文化, 即制度文化, 包括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 又称观念文化, 包括思维方式、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正是深层文化意义上界定了文化的概念, 他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包括人作为社会成员所需要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其它的能力与习惯。” (2) 美国学者奥格本说:“文化一词包括物质文化, 同时还包括文化的另一部分, 如知识、信仰、道德、法律和风俗。” (3)

这三层文化之间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 表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均植根于深层文化。反之, 深层文化中的观念经常以习惯或生活方式反映在中层文化中, 或者以艺术、文学、器物形式反映在表层文化中。当然, 这种联系并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的, 而是一种复杂的对应形式。一般说来, 经常是深层文化中的多个因素共同促成一个或几个生活习惯或行为准则, 并体现在表层文化中。更为重要的是, 生长于一种特定文化中的人自然地继承了深层文化和中层文化, 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往往无形中被深层文化控制。

在日语教学中, 教师应当熟知文化的一般理论, 并在两个方向上完成文化的解构。首先, 完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解构, 即十分熟悉本民族文化中的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其次, 完成对其日本民族文化的解构, 即以文化的一般理论为指导, 对日本的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有比较清楚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能进行不同文化之间的类比, 并能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 从而使教育对象能通过文化的类比, 迅速、牢固地掌握日本语。正如学者所说:“无论文化教学或文化研究都有一个层次问题。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 文化无所不在, 因此, 不能认为只在高年级才能谈文化, 另一方面, 也绝不是不讲阶段性, 学生刚一接触外语就立即灌输许多文化知识。总的来说, 文化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愈显得重要, 文化教学的比重也随之加大。” (4)

二、文化在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虽然不同的民族存在着不同的文化内容, 但是由于人类生活的共同性使不同的文化中也存在着相同的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外语教学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表层文化的运用

表层文化经常表现为器物和有形的文化形式, 是可以直接感知和认识的文化形态。由于人类在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方面的共同要求, 在表层文化方面, 尤其是器物文化方面经常表现出共同性的特征。我们经常将这些特征运用于日语教学中, 如在住方面, 房屋、床、桌子等概念在中日文化中是共同的;在食方面, 碗、筷、锅、杯子等概念在中日文化中也是共同的。我们在讲授日语的这些基本概念时, 经常与汉语中的概念进行对应、比较, 使学生能够通过汉语中的概念迅速掌握日语中的概念。

如:汉语%%%%%%%%%%%%%%%%%%%%%%%%%日语

房屋家屋 (かおく)

锅鍋 (なべ)

筷子箸 (はし)

在日本的表层文化中, 有一些器物和文化形式与中国的表层文化有相类似的概念, 对于这些概念我们也经常通过与中国的概念进行比较来说明其涵义。如“和服”、“茶道”等。

(二) 中层文化的运用

中层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制度文化, 尤其是表现为人际关系中的礼俗文化、行为方式等。语言在中层文化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许多语言现象受人际交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礼仪的严格限制, 反映了不同民族间文化、生活习俗及行为方式的不同。正如英国语言学家格拉斯通 (Gladstone, 1972) 所说:“语言和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整个文化的产物或结果, 又是形成并沟通文化其他成分的媒介。我们从小学会的语言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际的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 它制约着我们交际的类型和方式。” (5)

但是, 在中层文化中, 不同的民族也有共通性, 有的内容甚至是完全一样的, 如称谓、祝福、恭维、致谢、礼貌等。在教学的过程中, 我们也充分地注意到中层文化的这一特点, 并将其运用到日语教学中。

首先,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说明某一行为方式与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共同性。如“送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国人每逢节日有晚辈给长辈送礼的习惯, 另外平时受过别人恩惠时, 也要找机会通过送礼来表达感谢之意。日本人的做法和中国人很相似, 也经常通过送礼这一方式来增进感情, 加强联系, 所以在日语中有“歳暮” (赠送年终礼品) 一词。

其次, 我们注重说明某一行为方式与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如“鞠躬”这一行为在中国和日本就存在着差异, 在中国人那里, 只有当向别人郑重地表示感谢或者道歉时才要鞠躬, 我们很少做这个动作。平时与熟人相遇只是点头或是握手。但在日本, 人们见面打招呼的主要方式就是鞠躬, 而且根据说话时的情况还要不停地互相鞠躬, 这也是日本人最基本的礼貌。

在日语教学中, 对中层文化的运用, 我们更注重日本中层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因为这一层次的文化直接影响到言语与文化的交流, 合乎民族习性的语言交际会令对方感到亲切、气氛融洽, 有助于消除不同文化间的障碍。正如沃尔夫森 (N.Wolfson) 所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 本族人对于他们的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 与此相比, 违反谈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 (6)

(三) 深层文化的运用

深层的文化更多是一种观念文化, 包括思维方式、社会心态、价值观念、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方面。深层次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体现一个民族在文化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相区别的主要特质, 是与其他文化“异质”主要原因。

在日语教学中, 我们极其重视对中国与日本深层文化的对比和说明, 以使学生充分认识这两种文化的不同, 并进而加深对日本深层次文化的认知。如“龟”在中国的文化观念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词, 如“乌龟”、“龟孙子”、“王八蛋”等用语都是表达骂人的意思。但在日本文化中, “龟”代表着长寿, 没有任何的贬义含义。如日语中有“鶴亀”一词, 它表示吉祥的意思;在日本, 平时也可以看到鹤龟形状的包子。

语言文字虽然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但它更是文化的载体。而且, 由于文化的影响, 语言也呈现出不同民族的特色。因此, 在日本语的教学中,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文化在语言中的作用, 将文化作为教学的重要补充, 使学生不仅了解异质文化的特点, 而且掌握日本语言的特征。

注释

1辞海 (缩印本)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79:1533.

2[英]E.B.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2:1.

3[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2.

4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载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28.

5张国扬, 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80.

体考生营养补充方案 第7篇

一、身体素质对营养的需求

对体育高考生来讲,每日营养的摄取,除了维持生长发育、文化学习,更重要的是维持运动训练的需要,建议体育高考生每日中三大营养物质摄取比例为糖55%、脂肪25%、蛋白质20%。

1. 对蛋白质的需求

对于体育高考生来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正常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量往往不足以满足训练和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天至少需要补充蛋白质总热量的20%,但不同项目也有不同的差异。其中,力量型项目的能量代谢最大特点是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速度快,同时,训练中要求较大的力量和神经肌肉协调,运动强度大,缺氧严重,有间歇。由于骨骼肌肉内蛋白质增长的需要,对蛋白质营养要求较高,其供给量要求为2.0克/公斤体重以上。耐力型项目的力量训练强度相对要小很多,但是由于运动中总能量消耗大,体内各种营养成分都有较大消耗。因此,应供给充足蛋白质,以补充运动时机体的消耗,其供给量要求为1.6~2.0克/公斤体重。此外,由于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导致机体脂肪含量增加,进而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因此,应注意摄入一些含脂肪比较少的优质蛋白质,可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如鸡蛋、羊肉、牛肉、鱼、虾、豆制品等,以及蛋白粉制剂进行补充。

2. 对糖的需求

糖是人体三大能源中最佳的能源,运动员每天摄取的糖量,一般来说应达到总热量的55%。糖供能具有高能量、耗氧量少和产生的产物无害等特点。研究证明,增加肌肉中ATP、CP的储备量,可以提高糖酵解的供能能力,促进肌肉壮大,增加肌肉力量,是提高速度、力量性项目运动员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的提高需要在加大强度训练的同时,增加食物蛋白质的供给量,增加糖的储备量,有推迟运动性疲劳发生、增强耐力运动能力的作用。

3. 对维生素与无机盐的需求

维生素B族可以促进能量代谢,从而提高体能;维生素C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疲劳,利于运动后恢复;无机盐在人体内对维持体液平衡和神经、肌肉应激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及促进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运动员对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量远高于一般人,一般根据热量消耗的多少加以估计,也就是视运动量和强度的大小而定。通常运动员热量消耗一倍,维生素和无机盐也应增加。

二、为考生提供合理的营养补充

1. 增加蛋白质合成及肌肉力量的营养品(康比特特浓乳清蛋白)

康比特特浓乳清蛋白富含各种游离氨基酸及易于吸收的蛋白质,对增加肌肉蛋白质的合成、消除运动疲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浓乳清蛋白粉中全蛋白富含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快蛋白几乎与骨骼肌中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完全一致,极易被人体利用。特浓乳清蛋白是目前研究已知的能够提高人体内谷胱甘肽(看氧化物质)合成的唯一膳食蛋白,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肽,可有效改善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同时乳清蛋白具有保护肌肉和优化肌体组织的组成。因此,让青少年适量补充乳清蛋白是非常必要的。

2. 补糖

在长时间的乒乓球运动中,糖氧化供能是机体主要的供能特点。运动前和运动中的补糖可以提高运动员短时间、大强度、间歇性运动的运动能力,延缓肌肉疲劳的出现。糖摄入的不足会影响体考生训练质量,同时会影响其他物质的正常代谢。机体内补充足量的糖原储备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运动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推迟肌肉疲劳的发生,保证运动员速度、力量、耐力及反应能力等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康比特公司生产的肽能固体饮料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肽能固体饮料针对青少年体育锻炼量身打造,肽能冲剂将大豆活性肽和糖等营养物质进行合理配比,大豆活性肽能快速恢复肌肉损伤,减轻肌肉酸痛,促进肌肉疲劳恢复,同时,大豆活性肽对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也有促进作用。

3. 维生素的补充

大强度力量训练后,运动员往往容易出现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等现象。就是因为大强度运动中产生了大量的自由基,体内氧自由基维持较高水平,不仅是机体重要的致疲劳因素,而且会攻击免疫细胞膜,造成免疫抑制。且由于青少年容易出现挑食的问题,要鼓励他们多补充一些蔬菜、水果和坚果。

4. 补充特殊氨基酸(康比特赛速)

氨基酸是人体内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其中,谷氨酰胺是骨骼肌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对于调节肌肉蛋白质合成、提高肌肉工作能力、增加免疫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篮球运动与营养补充 第8篇

关键词:篮球运动,营养,补充

1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

篮球是一项非周期性的、复杂多变的技能性同场竞技类项目, 其特点是节奏变化快、对抗性强、持续时间长,因此对运动员在技战术水平、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篮球运动是以磷酸原-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同时也伴有有氧代谢功能,比赛中磷酸原-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占88%,有氧代谢供能占12%。

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决定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会以高强度的无氧训练为主,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长期高强度的无氧训练会使代谢废物(比如乳酸)堆积,引起肌肉暂时性疲劳,降低大脑兴奋性。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导致疲劳的积累,从而影响运动员以后的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甚至阻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其中疲劳的产生包括两方面,一是自身能源物质的消耗:比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消耗或者维生素、水分和电解质等的流失;二是代谢产物的堆积:乳酸的堆积破坏了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水分的流失和蒸发导致体温升高等。因此,比赛和训练前、中、后期对碳水化合物、水分、电解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有助于运动员保持运动能力和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2运动营养措施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的能源物质主要来源于人们的正常饮食,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以及机体恢复情况与他们平时的饮食有很大关系。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运动员饮食的不科学, 蛋白质、脂肪、糖等能源物质的摄入比例不合理。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日常膳食中糖占60%~70%、蛋白质占12%~ 15%、脂肪占20%~30%,还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

2. 1 糖

对篮球运动员来说,糖是最理想、最直接的能源物质,具有耗氧量小、供能快等特点,符合篮球运动的供能特点,是运动中有氧、无氧供能的主要能源物质。糖摄入不足不仅会影响其它物质的正常代谢,同时也会严重影响篮球运动员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摄入过多的话,多余的糖也会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糖在人体内主要以肝糖原、肌糖原的形式储备。人体血液中血糖浓度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若血糖浓度下降就会引起中枢疲劳,因此,当肌肉中肌糖原被消耗时,肝糖原会迅速补充其消耗以维持血糖浓度保证运动员运动能力的正常发挥。糖原的储备与篮球运动员体能的保持有重要的关系。篮球运动员赛前补糖可增加糖的储备,比赛时能明显提高运动员的持续运动能力。赛前5~7天每天补充300~400g低糖食品;赛前1~4天每天补充高糖食品500~600g;赛前30~60min补充糖70~90g,最好是以液态形式进行补充,这样能够补充一定量的水分和电解质;赛前5min补充40~ 50g糖溶液。比赛期间定量补充糖,可延缓疲劳。比赛后应即刻补糖,有助于肌糖原的恢复,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2 . 2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复的主要原料。肌肉收缩、氧的运输、神经系统的兴奋传递等都与蛋白质有关。由于篮球训练和比赛的运动量较大, 因此,篮球运动员对于蛋白质的需求高于常人,为2.3~2.4g/每公斤体重。蛋白质的摄入也不能过多,多余的蛋白质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同时也会造成血氨增高,这样会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造成疲劳;或者转化为脂肪,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在训练和比赛后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有益于运动后肌肉蛋白的修复和合成,加快因运动造成的破损肌纤维的修复。蛋白质常见于谷类、鱼类、薯类、蛋类等食物之中,其中应以植物性蛋白为主,摄取少量动物性蛋白。

2 . 3脂肪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机体内含能量最多的物质。它具有缓冲、供能、保温等作用,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7%~20%,不超过30%,脂肪摄入过多会在体内造成堆积,增加运动员的脂肪含量和体重,降低肌肉的做功能力,从而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篮球运动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脂肪代谢供能的增加会导致肝脏浸润,故篮球运动员应减少脂肪的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以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增加肝糖原的储备。

2 . 4水和电解质

钙具有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功能;铁是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参与氧的运输与交换;磷与神经系统关系密切,是ATP、CP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肌肉的能量代谢作用明显;锌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与核糖核酸、蛋白质等的生物合成有关;氯化钠对肌肉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氯化钠会是肌肉无力,身体容易疲劳等。以上电解质可以通过日常膳食进行补充,而运动期间可以通过运动补剂(常见如运动饮料)等液体形式进行补充。

对于运动员来说,最基本的延迟运动机能的营养手段就是补水。运动中水分流失超过体重2%以上时,肌肉的力量和耐力都会减弱,运动成绩将会显著下降;如果运动中水分流失超过体重4%以上,将可能出现肌肉痉挛、中暑,甚至猝死等现象。

具体的补水建议如下:运动2h前,饮用300~500ml运动饮料;运动前30min,再次饮用200~300ml运动饮料;运动期间,应每15min饮用100~150mL10℃左右的普通饮用水或运动饮料。

2 . 5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具有调节生理生化过程,参与能量代谢的作用。适量补充维生素可以使运动能力得以恢复和提高。

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会导致体内自由基活动的加剧,造成机体疲劳和自身免疫力的下降,而维生素C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和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抵抗自由基的攻击。而长时间、大强度的运动容易造成维生素C随着水分的流失而流失,因此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以减缓疲劳的产生。维生素E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提高人体运动能力。建议在日常膳食中男子每天的摄入量在15个单位,女子的摄入量为12个单位。维生素B1和维生素A的有助于缓解神经紧张,有助于缓解篮球运动员由于心理能量的消耗所产生的精神疲劳。其中应注意对维生素A的摄取,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它易在体内堆积,摄入时应注意对量的把握。

补充业务范文

补充业务范文(精选8篇)补充业务 第1篇关键词: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用净资产收益率一、净资产收益率是正指标, 但是一定越高越好么?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