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表观消化率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表观消化率范文(精选5篇)

表观消化率 第1篇

一般认为鹅对纤维类饲料的利用高于其它家禽, 比较鹅对常用粗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优劣, 以及日粮粗纤维含量对粗蛋白质消化率的影响, 确定较好的粗饲料应用于舍饲鹅日粮。使鹅有效地利用高纤维的粗饲料, 缓解饲料用粮紧张、精料短缺的状况, 减少养鹅对放牧草地和青绿饲料的依赖, 为发展不依赖于沼泽、缺乏青绿饲料的、集约化的圈养鹅生产提供参考, 促进养鹅产业化发展。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

选用体重一致、健康的8周龄肉用仔鹅16只。试验鹅随机分为四组, 每组4只, 单笼饲养于代谢笼内, 自由饮水和采食, 并适应性饲养1周。

1.2测试饲料

基础日粮配方:玉米63%、豆粕14%、苜蓿草粉18.3%、贝壳粉2.8%、食盐0.4%, 添加剂0.5% (15.2%) 。日粮中, 钙≥1%、磷≥0.6%, 粗纤维为6.09%。

在基础日粮为基础, 按下列比例配制含待测饲料的被测日粮:

A组:基础日粮85%+小麦麸15%

B组:基础日粮75%+稻糠25%

C组:基础日粮95%+酒糟5%

D组:基础日粮70%+玉米秸秆粉30%

1.3方法

利用基础日粮预饲期4天, 自由采食, 第五天收集粪便;9周龄分别饲喂被测日粮4天, 第五天收集粪便, 均采用肛门外全收粪法收集粪便。并分别倒入已编号的小瓷碗中, 在60~65℃下烘干, 置室内回潮24h, 称重、记录、粉碎后, 装瓶待测。

1.4测试饲料、粪样的分析

分析指标:饲料、粪样分析干物质、粗纤维和氮 (N) 的含量。

分析方法:干物质按GB 643586测定;粗纤维按GB/T643494测定;氮用进口自动定氮仪KJELTEC AUTO1030 ANALYZER测定。

1.5测定指标和计算方法

测定指标:粗纤维消化率、粗蛋白的消化率。计算方法如下:

粗纤维消化率 (%) =食入粗纤维量 (g) -粪中粗纤维量 (g) /食入粗纤维量 (g) 100

注: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相隔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

粗蛋白利用率 (%) =食入氮量 (g) -粪中氮 (g) /食入氮量 (g) 100

1.6统计方法

用DT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F检验。

2试验结果

2.1基础日粮及被测日粮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测定

详见表1。

2.2被测日粮中粗蛋白及粗纤维含量测量

详见表2。

2.3四组日粮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及与粗蛋白消化率的影响

详见表3。

3讨论

从本试验来看, 四种纤维源由于营养物质不同, 在添加时所占的比例不同, 日粮中蛋白和纤维素的比例不同, 使得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及蛋白利用率存在差异。其中最佳的粗饲料为麦麸, 优于其它三种 (P<0.1) 差异极显著。其次是玉米酒糟, (P<0.5) 差异显著, 再次为稻糠和秸秆。

稻糠的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虽然比酒糟高, 但消化率都低于酒糟。原因在于经过发酵过程提高了酒糟的消化率, 稻糠含有类似麸皮的稻皮, 具有一定的轻泻性, 使食糜较快地通过消化道, 从而降低其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稻糠含有一定的碎米, 其营养物质含量及消化率均高于秸秆。

日粮随粗纤维含量上升, 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下降。其原因是, 当日粮纤维水平增高时, 胃肠蠕动增强, 加快了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通速度, 减少了吸收营养物质的时间, 同时纤维也阻碍消化道黏膜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4结论

表观消化率 第2篇

关键词:滩羊,表观消化率,生产性能

滩羊由原来的放牧形式转变为舍饲, 生存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随之出现的饲草料单一、营养物质不平衡, 饲料利用率降低, 饲喂周期延长等现象严重了影响滩羊的生产性能, 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同时由于营养供应不均衡, 常常造成营养应激。试验通过在滩羊日粮中分别添加2.0%酵母培养物、0.3%益生酵母和3.0%苜蓿皂甙, 研究这3种物质对舍饲滩羊表观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其分组

在宁夏农垦暖泉鲁宁小尾寒羊种羊繁育中心, 选择健康、生长发育状况良好、年龄相近的周岁滩羊羯羊12只, 随机分为4组, 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 每组3只。

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见表1) , 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2.0%酵母培养物, 试验2组饲喂基础日粮+0.3%益生酵母, 试验3组饲喂基础日粮+3.0%苜蓿皂甙。

1.2 试验设计

消化试验采用全收粪法。消化试验预试期为7 d, 正试期为5 d。试验羊自由采食, 自由饮水。预试期间每天6:00、12:00和18:30各饲喂1次, 第2天饲喂前清除并称量剩余草量, 测定采食量。正试期第1天早晨, 对试验羊安装粪袋, 并记录每天 (6:00开始) 添加的日粮重量和次日 (6:00) 剩余饲料量;于每天6:00和18:00从试验羊的集粪袋中收集粪2次, 每次记录排粪的重量。每天采集的粪样混匀后按总重的1/10~1/50取样, 然后每100 g鲜粪加10%盐酸10 m L, 以避免粪中氨态氮的损失。将采集的粪样密封后置于-20℃保存, 待测。

1.3 测定项目

采用《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测定饲料和粪样中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在试验正试期开始和结束时, 分别于早饲前空腹称重 (kg) , 然后计算其日增重、料重比。

1.4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AS 6.12软件包中的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邓肯氏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营养物质对舍饲滩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见表2)

%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2可知: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1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0.05) ;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也有提高的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2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 (P<0.05) ;试验3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略有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不同营养物质对舍饲滩羊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2.2.1 不同营养物质对舍饲滩羊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

见表3、表4。

由表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1组、试验2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总增重增加,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3组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略有降低, 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4数据经计算可知:试验1组、试验2组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46%、6.62%, 试验3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3.68%。

2.2.2 经济效益分析

见表5。

由表5可知:试验1组、试验2组显示较好的利润, 试验3组出现亏损。

3 讨论

本试验中, 试验1组 (添加酵母培养物) 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 , 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张昌吉等[1]在精粗比为67∶31的日粮条件下在杂种羯绵羊日粮中添加1.5%和3.0%酵母培养物后, 结果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未添加组均有提高的趋势;寇慧娟等[2]报道, 陕北绒山羊羔羊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添加20 g/kg日粮酵母培养物, 结果羔羊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 (P<0.05) ;H.H.Titi等[3]的研究表明, 在羔羊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 结果对其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无影响, 但显著提高了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 (P<0.05) 。在本试验中, 添加益生酵母组潍羊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比对照组高, 这与刘强等[4]报道的结论一致。在本试验中, 添加苜蓿皂甙组 (试验3组) 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均比对照组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 表明添加苜蓿皂甙可提高饲料利用率。这一结果与P.T.Klita等[5]的报道相似。胡明等[6]的试验结果表明, 当内蒙古半细毛羯羊日粮中苜蓿皂甙添加量为8 g/d时, 可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及酸性洗涤纤维在绵羊瘤胃内的表观消化率。H.D.Hess等[7]认为, 由于皂甙类物质不仅可以影响瘤胃内原虫, 也会对其他细菌产生影响, 因此苜蓿皂甙可能直接作用于甲烷菌, 从而减少甲烷生成, 提高饲料利用率[7]。

在本试验中, 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使滩羊干物质采食量有所增加,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张吉昌等[1]在精粗比为67∶31的杂种羯绵羊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 发现其干物质采食量和有机物质采食量有提高的趋势 (P<0.05) 。张爱忠[8]在精粗比为2∶8和3∶7的日粮中分别添加酵母培养物, 结果绒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提高, 后者的效果更明显。寇慧娟等[2]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给羔羊添加酵母培养物, 结果也发现其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不显著;但精粗比为5∶5时酵母培养物对干物质采食量的影响显著, 分析原因可能是日粮精粗比对添加酵母培养物的效果有影响, 对此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在本试验中, 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 添加2.0%酵母培养物后,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羊平均日增重略有增加, 料重比略有降低, 说明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提高动物的日增重, 同时可改善料重比。蒋小军[9]在山羊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 使试验组日增重较对照组提高了4.83%, 料重比降低5.45%;寇慧娟等[2]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精粗比3∶7的日粮条件下, 添加酵母培养物组在干物质采食量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羔羊日增重却显著高于对照组。

本试验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中添加0.3%益生酵母 (试验2组) 后, 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 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增长了12.90%, 高于添加酵母培养物组。A.R.Hippen等[10]在奶牛日粮中添加益生酵母, 结果干物质采食量平均增加了2.0%, 日增重增加了3.7%。

本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3.0%苜蓿皂甙后, 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增重和饲料报酬均较对照组低, 与大量研究报道结果一致。在精粗比为2∶8的绵羊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苜蓿皂甙后发现, 1.0%苜蓿皂甙组日增重效果明显高于2.0%、4.0%组;但饲料报酬却是1.0%、2.0%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和4.0%组[11]。

4 结论

在精粗比为3∶7的日粮条件下, 基础日粮分别添加2.0%酵母培养物、0.3%益生酵母和3.0%苜蓿皂甙, 可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总增重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提高了试验羊的生产性能, 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 2.0%酵母培养物、0.3%益生酵母对滩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优于添加3.0%苜蓿皂甙, 添加0.3%益生酵母对滩羊增重效果的影响优于添加2.0%酵母培养物。

参考文献

[1]张昌吉, 刘哲, 郝正里, 等.添加酵母培养物对饲粮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7, 24 (3) :82-86.

[2]寇慧娟, 陈玉林, 刘敬敏, 等.酵母培养物对羔羊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现消化率及瘤胃发育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8) :46-50.

[3]TITI H H, DMOUR R O, DULLAH A Y A B.Growth performance and carcass characteristics of Awassi lambs and Shami goat kids fed yeast culture in their finishing diets[J].Anim Feed Sci Tech, 2008, 142:33-43.

[4]刘强, 王聪, 姜彬, 等.益生酵母对奶牛泌乳性能及瘤胃发酵影响的研究[J].当代畜牧, 2004 (4) :28-30.

[5]KLITA P T, MATHISON G W, FENTON T W, et al.Effects of alfalfa root saponins on digestive function in sheep[J].J Anim Sci, 1996, 74 (5) :1144-1156.

[6]胡明, 卢德勋, 牛文艺, 等.苜蓿皂甙对绵羊瘤胃内纤维物质降解动力学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7 (1) :98.

[7]HESS H D, MONSALVE L M, LASCANO C E, et al.Supplementation of atropical grass diet with forage legumes and Sapindus saponaria fruits:effects on in vitro ruminal nitrogenturnover and methanogenesis[J].Aust J Agric Res, 2003, 54 (7) :703-713.

[8]张爱忠.酵母培养物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发酵及其他生理功能调控作用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5.

[9]蒋小军.酵母培养物对山羊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饲料消失率的影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 2005.

[10]HIPPEN A R, SCHINGOETHE D J, KALSCHEUR K F, et al.DDGS和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J].中国奶牛, 2010 (8) :15-17

表观消化率 第3篇

1.1 试验动物与日粮

将60头25 kg左右的健康荣大杜杂交猪随机分到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对照组参照美国NRC(1998)猪饲养标准配制日粮,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基础上添加100 g/t的牛至油。日粮基础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1.2 添加剂来源及有效成分

牛至油:由平原县恒源化工有限公司济南办事处提供,主要成分:5-甲基-2-异丙基苯酚(百里酚)与2-甲基-5-异丙基苯酚(香芹酚),两者含量不低于10%。

1.3 饲养管理

试验过程中各组采用湿拌料饲喂,每天饲喂3次,保证每次喂饱后料槽内略有剩余,自由饮水。在同一栋猪舍地面饲养,各组环境条件一致。每天认真观察猪只采食、活动、粪尿情况。按常规程序和方法进行驱虫、免疫及饲养管理。试验从25 kg开始,67 kg左右结束。

1.4 生产性能(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

于试验开始、结束时空腹称重,以圈为单位计算日增重、日采食量以及料重比。

1.5 养分表观消化率

采用4N盐酸不溶灰分内源指示剂法测定养分表观消化率。试验结束前4 d开始于每天早晨9∶00、下午3∶00左右收集部分新鲜粪样,以圈为单位每次收粪300(±50)g,连续收集4 d。每天收集新鲜粪样后,按每100 g粪样加5 m L 10%硫酸固氮和少量甲苯防腐。将4 d的粪样混匀,在60~65℃条件下烘干,置室温下回潮24 h,称重、记录、粉碎,分装于样品袋中备用。测定日粮和粪中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灰分、钙、磷,参照杨胜(1997)方法进行。

注:每千克日粮含铁60.0mg,锌60.0mg,锰15.0mg,铜70.0mg,硒0.25 mg,VA 1 300 IU,VD 150 IU,VE 11 IU,VK 30.5 mg,生物素0.05 mg,叶酸0.30 mg,尼克酸11.0 mg,泛酸7.0 mg,核黄素2.0 mg,VB11.0 mg,VB61.0 mg,VB1225.0μg,氯化胆碱1.2 g,抗氧化剂0.5 g,防霉剂0.5 g,添加100 g/t植酸酶(植酸酶活性不低于5 000 U/g);日粮中铁、锌、锰、铜均为复合氨基酸螯合微量元素,硒采用酵母硒。

根据以下公式算出养分表观消化率:

某养分的表观消化率=[1-(b÷n)(c÷d)]100%

式中,n为混合饲粮中某养分的含量;b为粪样中某养分的含量;c为混合饲粮中指示剂的含量;d为粪样中指示剂的含量。

1.6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软件11.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猪的生产性能

如表2所示,试验组日采食量、日增重比对照组略低,但饲料利用效率略有改善,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

注:同列未标字母或标注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 养分表观消化率比较

如表3所示,试验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出1.53%(P<0.05)。试验组粗蛋白、粗灰分、磷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略高,钙表观消化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2.3经济效益比较如表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每1 kg增重的饲料成本降低了0.234元。若按照本次试验阶段(25~65 kg)计算,试验组平均每头猪将比对照组节约饲料成本9.36元。

3 讨论

牛至油是从植物牛至中提取的一种纯天然、新型广谱抗菌药物添加剂。近年来,有关牛至油在仔猪日粮中替代抗生素方面的研究较多,效果也较明显。廖三赛等(2003)选用21日龄,体重7 kg左右的仔猪进行试验,得出添加牛至油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添加牛至油组比对照组低12.80%。汪莉等(2006)研究结果表明,在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20 mg/kg牛至油与添加10 mg/kg安来霉素均能提高饲料蛋白质、干物质的消化利用率,促进仔猪生长,提高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兼有缓解应激的作用;添加牛至油组与添加安来霉素组相比,在饲料蛋白质、干物质的消化利用率、日增重、降低仔猪腹泻率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牛至油在降低仔猪腹泻、提高增重、提高饲料报酬等方面均能达到与安来霉素一样的效果。

牛至油在育肥猪生产中的应用虽然不像仔猪研究的那么多,但也已有试验结果证实了牛至油对促进育肥猪日增重、提高饲料报酬和增进其健康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效果。刘应林等(2006)研究发现,饲喂牛至草粉的育肥猪其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都显著好于对照组,分析认为,牛至草粉含有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育肥猪消化吸收、加快生长发育、提高日增重和降低料重比。本试验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其日增重略低于对照组,但饲料利用效率优于对照组,说明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具有改善饲料利用效率的趋势,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4 结论

在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00 g/t的10%牛至油预混剂,具有改善猪生产性能和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的趋势,可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

参考文献

[1]廖三赛,袁海春.晶绿福(牛至油)与抗生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养殖与饲料,2003,(7):6-7.

[2]汪莉,李军.牛至油与安来霉素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J].畜禽业,2006,(3):14-15.

表观消化率 第4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饲料原料

甜菜粕, 新疆和静县新疆绿源糖业有限公司生产, 含干物质89.14%, 粗蛋白10.97%, 中性洗涤纤维48.17%, 酸性洗涤纤维28.72%, 钙0.98%, 磷0.10%。

小麦麸, 购于新疆石河子市, 含干物质 88.96%、粗蛋白12.14%、中性洗涤纤维 37.04%、酸性洗涤纤维 13.62%、钙 0.10%、磷 0.93%。

1.2 日粮组成

用8%甜菜粕替代等量的小麦麸配制对照组和试验组肥育羔羊全混合日粮, 使2组日粮中的消化能、粗蛋白、钙和总磷含量一致。粗蛋白不足部分用豆粕调整, 钙、磷差异部分用磷酸氢钙和石粉调节,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注:甜菜粕和小麦麸营养成分含量为实测值, 日粮营养水平为计算值。

1.3 试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将体重相近、健康的3月龄肉用美利奴细毛羊断奶公羔 30只随机分为2组, 每组15只, 分别饲喂对照组和试验组日粮。2组羔羊分圈饲养, 试验期为45 d, 其中预试期为5 d, 正试期为40 d。正试第1天早晨对每只羔羊进行空腹称重, 作为始重。试验期末, 再次对每组羔羊进行空腹称重, 为末重。每天喂料3次, 自由饮水。

饲养试验结束后, 每组选取5只羊单栏饲养, 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为期6 d的消化代谢试验。

1.4 测定项目

饲料及粪中的钙、磷含量分别采用高锰酸钾法和钒钼黄比色法测定。

1.5 数据统计

应用DPS V7.05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

2.1 羔羊育肥试验结果 (见表2)

注:组间数据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由表2可见, 经过40 d的饲养试验, 对照组和试验组增重分别达到7.40, 7.60 kg, 日增重分别为185, 190 g, 各项数据组间均差异不显著 (P>0.05) 。

2.2 日粮消化试验结果 (见表3)

注:同列数据肩标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从表3可见: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日粮干物质和粗蛋白表观消化率均有所提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组日粮钙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降低0.7%, 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组日粮磷表观消化率比对照组提高2.5%, 差异显著 (P<0.05) 。

3 讨论

1) 用8%甜菜粕替代等量小麦麸, 在日粮营养水平相似的条件下不影响羔羊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试验组羔羊日增重为190 g, 料重比为6.61, 达到了较高的生产水平。本试验结果与杨玉福等 [1]的结论一致。J.A.Voelker等[2]报道, 用6%、12%甜菜粕替代日粮中的玉米, 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没有影响;当替换比例达到24%时, 干物质采食量降低了1.9 kg/d。A.N.Bhattachary等[3]报道, 用甜菜粕替代高精料日粮中玉米的36.5%、54.5%和73.0%时, 奶牛产奶量没有明显差异。王萌等[4]报道, 用甜菜粕替代日粮中20%和40%的玉米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的影响不显著。以上报道说明, 甜菜粕可以代替玉米用作能量饲料。本试验结果表明, 甜菜粕可代替8%小麦麸作为日粮组分, 不影响羔羊生产性能。

2) 用8%甜菜粕代替等量小麦麸, 在营养水平相似的条件下不影响羔羊日粮干物质、粗蛋白和钙表观消化率。这是由于甜菜粕和小麦麸粗蛋白含量相近 (10.97%和12.14%) , 甜菜粕中性洗涤纤维 (48.17%) 虽比小麦麸中性洗涤纤维 (37.04%) 含量高, 但均为可消化纤维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 因此不影响日粮养分消化率;试验组的磷消化率显著提高, 主要是由于试验组甜菜粕含有较少的磷 (0.10%) , 加上试验组日粮比对照组多添加0.30%磷酸氢钙, 其可利用磷含量较高, 因而提高了磷的消化率;小麦麸含有0.93%总磷, 其中含有约0.65%植酸磷, 因而消化率与试验组相比有所降低, 该试验结果与郭艳丽等[5]的研究结论一致。

4 结论

1) 用8%甜菜粕代替等量小麦麸配制的羔羊全混合日粮, 不影响羔羊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 羔羊表现出较高的生产性能。

2) 8%甜菜粕可代替小麦麸用作能量饲料, 在营养水平相似的条件下基本不影响羔羊日粮养分消化率。

参考文献

[1]杨玉福, 宋志强, 周平, 等.营养强化颗粒粕喂羊试验[J].饲料博览, 1999, 11 (7) :4-5.

[2]VOELKER J A, ALLEN M S.Pelleted beet pulp substituted for hi-gh moisture corn:Effects on feed intake, chewing behavior, and milk production of lactating dairy cows[J].J Dairy Sci, 2003, 86 (11) :3542-3552.

[3]BHATTACHARY A N, LUBBADAH W F.Feeding high levels of beet pulp in high concentrate dairy Rations[J].J Dairy Sci, 1971, 54 (1) :95-99.

[4]王萌, 王加启, 张俊瑜, 等.甜菜粕替代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代谢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 2011, 38 (1) :18-22.

表观消化率 第5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采用鱼粉、豆粕和花生麸为主要蛋白源,配制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2%、34%、36%、38%、40%、42%和44%的7种饲料,并在每组饲料中添加0.01%的氧化钇(Y2O3)作为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测定指示剂。饲料配方和饲料制作方法参考陈义方等[15]。

1.2 试验用虾及饲养管理

试验所用凡纳滨对虾购自同一苗种场培育的虾苗,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中心(海南省陵水县新村镇)进行暂养并标粗到合适规格,挑选均匀健壮个体随机分配至容量为500 L的玻璃纤维桶内进行试验。规格Ⅰ从0.6 g养到4.0 g,每组40尾,养殖时间46 d;规格Ⅱ从4.0 g养到10.0 g,每组30尾,养殖时间31 d;规格Ⅲ从10.0 g养到18.0 g,每组20尾,养殖时间36 d。饲养管理方法及生长数据见陈义方等[15]。

1.3 粪便收集及处理

对虾接近养成规格前1周收集粪便,粪便收集采用虹吸法(参考LIN等[16]),在投料60 min后进行收集,先将桶中剩余饲料用虹吸管排出,90 min后再通过虹吸管将粪便吸到筛绢网上,粪便用海水冲去泥沙及杂质之后用淡水洗涤,在蒸馏水中浸泡5 s后用滤纸吸干水分,然后把包膜完整并成形的粪便放于50 mL塑料瓶中于-20 ℃冰箱保存。粪便使用冷冻干燥机冻干后过60目筛,使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FOSS 2300)测定蛋白质质量分数,粪便和饲料Y2O3质量分数委托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测定。蛋白质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为:

D(%)=[1-(A′/A)(B/B′)]100

其中A为饲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A′为粪便中蛋白质质量分数(%),B为饲料中Y2O3质量分数,B′为粪便中Y2O3质量分数。

1.4 肝胰脏采集及酶液制备

对虾长到试验预期规格后饥饿24 h,从每组虾中随机取5尾采集肝胰脏,采集到的肝胰脏保证个体完整,放于液氮罐中带回实验室后于-80 ℃冰箱保存。分析时取0.5 g肝胰脏按其质量加入10倍冰冻0.02 molL-1、pH为7.5的磷酸缓冲液,冰浴中用匀浆机匀浆后将组织悬液低温离心(8 000 rmin-1,10 min),上清液即为制得的酶粗提液(酶液)。

1.5 酶活性测定

酶液蛋白质量分数采用考马斯亮蓝法[17]测定。采用牛血清蛋白配制蛋白质标准液在595 nm下测定吸光值制定标准曲线,考马斯亮蓝G-250染液与100 μL酶液中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相结合,在595 nm下测定的吸光度值A595,与蛋白质质量浓度成正比,通过标准曲线求得蛋白质质量分数。

蛋白酶测定采用福林-酚法[18]。1 mL酶液中的蛋白酶分解酪蛋白(底物),生成含酚基的氨基酸与福林-酚试剂成蓝色反应,从蓝色的深浅测知酶活力多少。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37 ℃下每分钟水解酪素产生1 μg酪氨酸为1个酶活力单位(U)。

淀粉酶测定采用淀粉-碘显示法[19]。淀粉酶催化淀粉分子中葡萄糖苷键水解,产生葡萄糖和麦芽糖等,在基质充分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的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吸光度,推算其淀粉酶活力单位,淀粉酶活力单位定义为37 ℃、30 min内、100 mL酶液中淀粉酶能完全水解淀粉10 mg为1个淀粉酶活力单位(U)。

1.6 数据的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数据作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处理若有显著差异,再作Duncan′s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所有数值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

规格Ⅰ32%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34%、36%、38%和44%饲料组;规格Ⅱ和规格Ⅲ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着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升高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40%饲料组达到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他组(图1-a)。

2.2 蛋白酶活性

规格Ⅰ和规格Ⅱ凡纳滨对虾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规格Ⅰ40%饲料组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力且显著高于44%饲料组(P<0.05),规格Ⅱ36%饲料组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力,但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规格Ⅲ凡纳滨对虾肝胰脏蛋白酶活力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增大,44%饲料组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32%饲料组且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图1-b)。

2.3 淀粉酶活性

规格Ⅰ饲料蛋白质量分数低时淀粉酶活性高。32%饲料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34%饲料组,34%饲料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42%饲料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36%饲料组(P<0.05)且与38%、40%、44%饲料组无显著性差异。规格Ⅱ肝胰脏淀粉酶活力随着蛋白质水平升高而降低,32%~38%饲料组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40~44%饲料组。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规格Ⅲ肝胰脏淀粉酶活力出现上升趋势,42%、44%饲料组淀粉酶活力显著高于32%饲料组且与其他组无显著性差异(图1-c)。

3 讨论

3.1 饲料蛋白水平对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是决定饲料蛋白被利用与否的重要参考依据[20],其高低也反映了饲料对养殖水体环境的污染程度[21]。此试验中饲料蛋白水平对3个规格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均存在显著性影响。规格Ⅰ32%饲料组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组(40%饲料组除外),规格Ⅱ和规格Ⅲ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随着蛋白质的升高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饲料组达到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组。此试验规格Ⅰ的研究结果与夏苏东等[22]对0.2~5.0 g的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盐度为30)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郭冉等[23]对凡纳滨对虾的研究结果指出,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养殖水体盐度为6~14),这种差异可能是由养殖水体盐度和饲料配方差异所引起。

3.2 饲料蛋白水平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对克氏原鳌幼虾(Procambarus clarkii Girard)[24](5.46 g)的研究表明,投喂不同蛋白质量分数(30%、35%、40%和45%)的饲料28 d后,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5%时最高。饲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30%~50%时中国对虾(Penaeus chinnsis)[25]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随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升高;当饲料中蛋白质质量分数高于50%时酶活性下降。饲料蛋白水平对罗氏沼虾[10]稚虾蛋白酶活性存在显著性影响,但是对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此试验中饲料蛋白水平对3个规格凡纳滨对虾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存在着不同的影响,规格Ⅰ和规格Ⅱ凡纳滨对虾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40%、36%饲料组达到最大;而淀粉酶活性则是低蛋白饲料组高于高蛋白饲料组;规格Ⅲ凡纳滨对虾肝胰脏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可以看出,10 g以下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克氏原鳌幼虾[24]、中国对虾[25]和罗氏沼虾[10]变化趋势一致,但随着体质量增加蛋白酶呈现出一直升高的趋势。已有很多研究表明,对虾消化酶活性变化与生长阶段有关,如LEE等[26]对4.0 g、9.8 g和20.8 g这3个规格凡纳滨对虾研究发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不同阶段均存在变动;罗氏沼虾[12]幼体发育的中期类蛋白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最高,发育早期和后期较低,但胃蛋白酶活性则在发育后期较高;在斑节对虾(P.monodon)[11]生长过程中体长10 cm时肝胰腺的淀粉酶活性最低,胃淀粉酶活性则在体长为10 cm时最高,并随着生长显著下降。对虾消化酶活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虽然理论上蛋白酶活性提高会相应地引起蛋白质消化率的增加,但由于此研究中蛋白质水平不同,未能得出蛋白酶活性与蛋白质的消化率的相关性规律。

3.3 消化酶活性对饲料组成的适应性及与生长的关系

甲壳动物幼体摄食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后,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幼体消化酶分泌量出现差异,表现出对饲料组成的明显适应性[14]。JONES等[27]认为对虾和蟹类后期幼体消化酶活力对饲料组成均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此试验中规格Ⅰ和规格Ⅱ对虾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肝胰脏蛋白酶活力先升高后下降,40%饲料组具有最高的蛋白酶活力,但是淀粉酶却在饲料蛋白质量分数低时呈现出最高活力。可以看出,当蛋白质量分数低时凡纳滨对虾在一定程度上会选择提高淀粉酶的活性,加大对糖类的消化吸收;10 g以上的凡纳滨对虾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质量分数增加而一直升高,说明凡纳滨对虾消化酶的活性对投喂的饲料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这与王淑红等[28]对凡纳滨对虾的研究结果相似。潘鲁青等[7]指出锯额长臂虾(Palaemon serratus)饲喂可利用蛋白质质量分数和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45%和2.8%的饵料时,虾体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因此认为消化能力的提高可促进肝胰腺的合成能力;也有研究指出饲料蛋白改变血淋巴中氨基酸和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影响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基因的转录进而干预其合成,导致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相应变化[29]。

表观消化率范文

表观消化率范文(精选5篇)表观消化率 第1篇一般认为鹅对纤维类饲料的利用高于其它家禽, 比较鹅对常用粗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优劣, 以及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