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病理学类型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病理学类型范文(精选9篇)

病理学类型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PMB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918例, 其中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者73例,845例患者病理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918例中有RPMB 112例 ( 12. 2% ) ,该组患者均未接受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112例RPMB患者平均绝经年龄50. 08±3. 59岁 ( 40 ~ 58岁) ,首次PMB时间60. 18±7. 90岁( 45 ~ 82岁) ,两次出血平均时间间隔为20. 41±24. 75月( 1 ~ 132月) ; 首次出现PMB时,有51例( 45. 54% ) 患者行B超检查,5例患者内膜显示不清,余46例患者内膜平均厚度为0. 96 ±0. 57 cm( 0. 16 ~ 2. 80 cm) ; 有107例( 95. 53% ) 患者首次出血后行D&C,5例( 4. 46% ) 患者首次出血后行H&C,检查结果均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就诊的112例患者中 有86例经历2次PMB,26例经历2次以上PMB。

1. 2 RPMB的诊断出血时间在7天之内视为单次出血。出血时间持续7天( 包含7天) 以上及两次独立的出血事件视为RPMB[4]。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 1 RPMB患者的B超检查112例RPMB患者中, 89例( 79. 46% ) 患者行B超检查,12例患者B超提示内膜显示不清或呈线状,余77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0. 92 ±0. 49 cm( 0. 2 ~ 2. 3 cm) 。

2. 2 RPMB的处理112例RPMB患者中,56例患者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56例患者再次行D&C或H&C。

2. 3首次PMB与RPMB患者子宫内膜病理结果112例患者首次PMB时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为: 无明显组织物47例( 41. 96%) ,增殖期子宫内膜35例( 31. 25%) , 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内膜息肉16例( 14. 29%) 。RPMB病理检查结果: 增殖期子宫内膜27例( 24. 11% ) ,26例患者病理无明显组织物( 23. 21% ) ; 其次为宫颈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息肉( 24例,21. 43% ) ,见表1。首次PMB与RPMB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2.4PMP及RPMP病理检查子宫内膜癌情况比较统计918例PMP患者诊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首次PMB诊断为子 宫内膜癌73例 ( 7. 95% ) 。112例RPMB患者中,诊断子宫内膜癌9例 ( 8. 04% ) ,两者经SPSS行统计学 分析,在95% 置信区间 下,P = 0. 9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首次PMB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RPMB患者子宫内膜癌风险未增加。

2. 5 RPMB患者中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与病理检查未提示病变患者临床情况比较112例RPMB患者中,有5例( 4. 46% ) 患者再次出血行诊刮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行全子宫切除后病理未提示癌变。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 14例) ,与病理结果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组( 98例) 在绝经年龄、出血间隔、子宫内膜厚度行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2。

2. 6 7例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情况56例最终接受了全子宫 +双附件切除手术的RPMB患者中,有7例 ( 12. 50% ) 为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其中包括4例卵巢泡沫纤维瘤、3例卵巢颗粒细胞瘤。7例患者的绝经年龄: 50. 29±3. 59岁( 44 ~ 54岁) ,首次出血年龄: 61. 74±7. 33岁( 53 ~ 74岁) ,出血间隔时间28. 86 ±30. 67月( 2 ~ 84月) 。7例患者反复出血时均行超声检查,内膜厚度1. 1±0. 65 cm( 0. 2 ~ 2 cm) ,其中4例( 57. 14% ) 患者B超提示附件区见无回声或低回声,最大径线3. 43±1. 46 cm( 1. 7 ~ 5. 1 cm) 。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 4例为息肉,3例为增殖期子宫内膜。

2. 7随访112例患者中,9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继续于我院接受手术及放、化疗。余103例患者至本研究结束时未再因妇科疾患就诊于我院。

3讨论

3.1首次PMB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及癌前病变的RPMB患者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未增加PMB提示存在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的可能,Gull等[5]随访了339例PMB的患者,认为RPMB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但B超首次检查内膜厚度≤4 mm时,不论是否发生PMB,子宫内膜癌风险均不增加。Burbos等[6]随访了1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有PMB症状,其中112例RPMB患者,子宫内膜癌OR 3. 93( 2. 48 ~ 6. 23) ,因此认为RPMB为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

而Fung等[7]的研究发现,40例RPMB的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无一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Gull等[5]随访了首次B超检查内膜厚度为4 mm的PMB患者163例,在1年的随访期内,反复出血率为6% ( n = 10) ,无一例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Smith[8]等随访了1938例PMB患者4. 5年,所有患者在首次PMB时均接受子宫内膜活检,其中105例 ( 5% ) 出现RPMB,Smith认为RPMB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及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概率显著低于单次绝经后阴道流血者( 0% vs 8% ,P = 0. 02) ,但更易出现子宫内膜息肉( 28% vs 19% ,RR = 1. 47,95% CI 1. 07 ~ 2. 02,P = 0. 02) 。

本研究中,单次PMB的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为7. 95% ,首次子宫内膜活检病理检查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的RPMB患者中,子宫内膜 癌的发生 率为8. 0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 4. 46% )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患者的内膜厚度、出血时间间隔及再次出血年龄与内膜病理未提示癌变及癌前病变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

本研究结果显示,RPMB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未增加,其病理多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如增殖期内膜或息肉,而非子宫内膜癌。

3. 2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 性索间质 肿瘤应作 为RPMB的鉴别诊断之一本研究中,7例( 12. 50% ) 患者的术后病理诊断为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肿瘤易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表现为子宫内膜增生、异常阴道流血[9]。同样,卵泡膜细胞肿瘤容易发生于绝经后妇女,60% 的妇女会出现RPMB,20% 的妇女会因过多的雌激素刺激导致子宫内膜癌[10]。因此,当妇女出现RPMB,病理提示为良性改变,出现如下特征时,应高度警惕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1B超检查提示卵巢有包块时,多表现为无回声或低回声,本研究4例,比率57. 14% ; 2B超检查提示双附件区无异常,绝经时间长,病理反复提示为增殖期内膜或息肉而非萎缩子宫内膜。RPMB是否可作为全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以达到治疗目的,仍然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证实。

财务管理学 计算题类型总结 第2篇

计算题:风险与收益、股票的内在价值、资本成本、现金流量(2012.1)

计算题:资本成本、现金流量、财务杠杆系数、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1.10)计算题:现金流量、货币的时间价值、EBIT、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1.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折旧、债券的价格、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10.10)计算题:风险与收益、销售量的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财务杠杆系数(2010.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财务杠杆系数、现金流量、EBIT(2009.10)计算题:资本成本、EBIT、债券的发行价格、财务分析相关指标(2009.1)计算题:货币的时间价值、成本、财务杠杆系数、现金流量(2008.10)

计算题:股票的估价、EBIT、现金流量、风险与收益(2008.1)

(1)货币的时间价值的计算

1.华丰公司正在购买一建筑物,该公司已取得了一项10年期的抵押贷款1000万元。此项贷款的年复利率为8%,要求在10年内分期偿付完,偿付都在每年年末进行,问每年偿付额是多少?(PVIFA8%,10=6.710)

解答:假设每年偿付额即年金为A,则

A× PVIFA8%,10=1000 A=1000 / 6.710 =149.031 万元

2.某人准备购买一套住房,他必须现在支付15万元现金,以后在10年内每年年末支付1.5万元,若以年复利率5%计,则这套住房现价多少?(5分)(PVIFQ5%,10=7.722)

解答:房价现值=150000+15000×7.722=265830 元

(2)风险与收益的计算

3.假设华丰公司准备投资开发一件新产品,可能获得的报酬和概率资料如下:

市场状况 预计报酬(万元)概率

繁荣 600 0.3

一般 300 0.5

衰退 0 0.2

若已知产品所在行业的风险报酬系数为8%,无风险报酬率为6%,计算华丰公司此项业务的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

解答:期望报酬额=600×0.3+300×0.5+0×0.2=330 万元

标准离差= =210

标准离差率=210/330×100%=63.64%

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系数×标准离差率=8%×63.64%=5.1%

投资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6%+5.1%=11.1%

风险报酬额=330×(5.1% / 11.1%)=151.62 万元

(3)资本成本的计算

4.华丰公司现有资本总额3000万元,其中长期债券(年利率9%)1600万元,优先股(年股息率8%)400万,普通股1000万元。普通股每股的年股息率为11%,预计股利增长率为5%,假定筹资费率均为3%,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要求:计算该企业现有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成本。

解答:债券成本=9%(1-33%)/(1-3%)=6.2% 普通股成本=11%(1-3%)+5%=16.3%

优先股成本=8%/(1-3%)=8.2%

加权平均成本=6.2%×(1600/3000)+16.3%×(1000/3000)+8.2%×(400/3000)=9.8%

5、华丰公司准备筹集长期资金1500万元,筹资方案如下:发行长期债券500万元,年利率6%,筹资费用率2%;发行优先股200万元,年股息率8%,筹资费用率3%;发行普通股800万元,每股面额1元,发行价为每股4元,共200万股;今年期望的股利为每股0.20元,预计以后每年股息率将增加4%,筹资费用率为3.5%,该企业所得税率为33%。该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多少?(7分)

解答:长期债券资金成本=6%(1-33%)/(1-2%)=4.102%

长期债券比重=500/1500×100%=33.333%

优先股资金成本=8% /(1-3%)=8.247%

优先股比重=200 / 1500×100%=13.333%

普通股资金成本=(0.2 / 4)/(1-3.5%)+4%=9.181%

普通股比重=4×200/1500=53.334%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4.102%×33.333%+8.247%×13.333%+9.181%×53.334%=7.363%

6、华丰公司现有资金200万元,其中债券1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100万元(1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今年股利1元/股,以后各年预计增长5%)。现为扩大规模,需增资4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140万元,年利率10%,发行股票260万元(26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0元,股利政策不变)。所得税率30%。计算企业增资后:(1)各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2)各种资金的成本。(3)加权资金成本。

解答:(1)债券比重=(100+140)/600=0.4 股票比重=(100+260)/600=0.6

(2)债券成本=10%×(1-30%)=7% 股票成本=1/10+5%=15%

(3)加权资金成本=0.4×7%+0.6×15%=11.8%

(4)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的计算

7、华丰公司资本总额2000万元,债务资本占总资本的50%,债务资本的年利率为12%,求企业的经营利润为800万元、4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

解答:经营利润为8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800/(800-2000×50%×12%)=1.18

经营利润为400万元时的财务杠杆系数=400/(400-2000×50%×12%)=1.43

8、华丰公司资金总额为5000万元,其中负债总额为2000万元,负债利息率为10%,该企业发行普通股60万股,息税前利润750万元,所得税税率33%。计算(1)该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和每股收益。(2)如果息税前利润增长15%,则每股收益增加多少?

解答:(1)DFL=750/(750-2000×10%)=1.364

EPS=(750-2000×10%)×(1-33%)/60=6.15(2)每股利润增加额=6.15×15%×1.364=1.25 元

13、某产品预计年销量为6000件,单件售价150元,已知单位税率为5%,预定目标利润为15万元,计算目标成本应多大。

解答:目标成本=6000 × 150 ×(1-5%)-150000=705000 元

15、某产品预计销量可达8000件,单位售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7元,固定成本总额25000元。计算:(1)可实现利润额;(2)保本点销售量;(3)利润增长1倍时的销量。

解答:(1)可实现利润额=8000×(12-7)-25000=15000元

(2)保本点销售量=25000 /(12-7)=5000 件

(3)利润增长1倍时的销量=(25000+15000×2)/(12-7)=11000 件

16、华丰公司生产甲产品,每件售价1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固定成本为400000元,税后目标利润为335000元(已知所得税税率为33%)。请回答:(1)为获得税后目标利润,企业至少应销售多少件产品?

解答:(1)税前利润=335000/(1-33%)=500000

保利销售量=(400000+500000)/(150-100)=18000 件

(5)存货的经济批量的计算

9、华丰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每生产一件该产品需A零件12个,假定公司每年生产品15万件产品,A零件的每次采购费用为1000元,每个零件的年储存保管费用为1元。(1)确定A零件最佳采购批量;(2)该公司的存货总成本是多少?(3)每年订货多少次最经济合理?

解答:(1)A零件最佳采购批量=60000

(2)该公司的存货总成本=12×150000/60000×1000+60000×1/2=60000

(3)订货批次=12×150000/60000=30(6)现金流量的相关计算

11、华丰公司准备买一设备,该设备买价32万元,预计可用5年,其各年年末产生的现金流量预测如下:

现金流量 单位:万元

年份 1 2 3 4 5

现金流量 8 12 12 12 12

若贴现率为10%,试计算该项投资的净现值和现值指数,并说明是否应投资该设备。

解答:净现值=8×0.909+12×(3.791-0.909)-32=9.856﹥0,方案可行

现值指数=「8×0.909+12×(3.791-0.909)」/32=1.308﹥1,方案可行

38.某公司准备新增一条生产线以开发新产品,该生产线共需要投资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万元,垫支流动资金50万元,以上投资均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预计该生产线使用寿命为6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使用期满有净残值12万元,同时可全额收回垫支的流动资金。该生产线当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使用期内预计每年可获销售收入为125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25万元。若该公司的资金成本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

已知:PVIFAl0%’5=3.791;PVIFA10%’6=4.355;PVIF10%’6=0.565 P289-298 要求:(1)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2)计算项目年营业净利润和各年的净现金流量;(3)计算项目净现值,并评价该项目的可行性。(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8.(1)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300-12)/6 = 48(万元)

(2)该项目年营业净利润 =(125-25-48)*(1-25%)= 39(万元)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39+48 = 87(万元)第二至第五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第一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万元)第六年年末净现金流量 = 87+50 = 137(万元)

(3)该项目净现值 = 87* PVIFA10%’6 + 50* PVIF10%’6 – 350 = 87*4.355 +50*0.565–350 ≈ 57.14(万元)因为净现值大于零,所以可评价该项目可行。

(7)债劵的发行价格的计算

26、(1)华丰公司发行优先股面值100元,规定每股股利为14元,市价为98元。要求:计算其投资报酬率。(2)华丰公司发行面值为100元,利息为10%,期限为10年的债券。要求:计算①市场利率为10%时的发行价格。②市场利率为12%时的发行价格。③市场利率为8%时的发行价格。

解答:(1)投资报酬率=×100% =14.58%

(2)①当市场利率为10%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100元

②当市场利率为12%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88.61元

③当市场利率为8%时,发行价格为:发行价格=113.42元

(8)财务分析相关指标的计算

19、华丰公司1998年流动资产利润率为28%,流动资产周转率为4次,销售收入15000万元。计算:(1)销售利润率;(2)1998年的销售利润;(3)1998年流动资产平均数额。

解答:(1)1998年流动资产平均数额=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周转率=15000/4=3750 万元

(2)1998年的销售利润= 流动资产平均数额 × 流动资产利润率=3750 ×28%=1050万元

(3)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 /销售收入=1050 / 15000 × 100%= 7%

20、华丰公司19×7资产、负债的财务数据如下:

单位:元

项 目 金 额 项 目 金 额

现金 12,000 短期借款 500,000

银行存款 320,000 应付票据 80,000

应收票据 280,000 应付帐款 1200,000

应收帐款 980,000 应付工资 1000,000

固定资产 2320,000 预提费用 98,000

累计折旧 380,000 应交税金 48,000

原材料 600,000 长期借款 600,000

产成品 880,000 其他应付款 164,000

要求: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并按目标标准进行简单的评价。(长期负债中不含一年内到期的债务)

解答:流动资产 =(12,000+320,000+280,000+980,000+600,000+880,000)=3072000

流动负债=(500,000+80,000+1200,000+1000,000+98,000+48,000+164,000)= 3090000

速动资产=3072000-600000-880000=1592000

即付资产=12000+32000=44000

资产总额=3072000+2320000-380000=5012000

负债总额=3090000+600000=3690000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3072000/3090000=0.994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1592000/3090000=0.515

现金比率=即付资产 / 流动负债=44000/3090000=0.014

资产负债率=负债 / 资产=3690000 / 5012000 =0.736

该公司短期偿债能比较差,长期偿债能力也比较差,该公司可能会面临债务危机。

21、某人以15000元购进华丰公司债券,两月后以16000元售出,购入和售出时分别另支付手续费60元和68元。计算本债券投资收益额及持券期间的收益率。(5分)

解答:债券投资收益额=16000-15000-60-68=872 元

持券期间收益率=872 /(15000+60)×100%=5.79%

22、华丰公司濒临破产,现宣告破产清算。已知清算过程中,发生清算费用35万元,财产变现损失为60万元。该企业变现前财产价值为755万元,负债为800万元(其中有担保债务240万元,无担保债务为560万元)。计算无担保债务的偿还比率。

解答:无担保债务的偿还比率=(755-35-60-240)/ 560×100%=75%

25、华丰公司1994利润总额为116,000元,资产总额期初为1017,450元,其末数为1208,650元;该企业实收资本为750,000元;销售收入为396,000元,销售成本为250,000元,销售费用6,5000元,销售税金及附加6,600元,管理费用8,000元,财务费用8,900元;所有者权益年初数793,365元,年末数为814,050元。

要求:计算企业该:(1)资产利润率;(2)资本金利润率;(3)销售利润率;(4)成本费用利润率;(5)权益报酬率。

解答:平均资产总额 =1113050元 资产利润率=×100% =10.42%

资本金利润率=×100% =15.47% 销售利润率=×100% =29.29%

成本费用总额=250000+6500+6600+8000+8900=280000

成本费用利润率=×100% =41.43%

病理学类型 第3篇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大学生对高校课堂的要求。本文以实验方式,探究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和“以学生为中心”协助式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讲授式教学方式适用于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而协助式的教学方式适用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

关键词: 讲授式 协助式 心理学课程

1.引言

教学方法是各级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方法的影响下,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育理念等要素彼此发生联系,最终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1]。

长久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在这种传统讲授法中,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教师将课本知识填鸭式地灌输给大学生,并不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进而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发展[2]。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教育专家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质疑声越来越高,“教无定法”、“课无常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展现。但由于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依赖性,因此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3]。

本研究以实验的方法探讨协助式与讲授式教学对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参照许丽芬(2011)的研究[4],本研究中,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分别选用认知心理学、心理学史和统计心理学为代表。假设为,协助式教学方法对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效果较好,而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以贵州某中医类本科院校20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整班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18人,女生29人。

2.2研究工具

教学效果检测量表。本量表参照盛群力(1995)的研究[5],即采用五个自陈式问题,这些问题包含了对“轻松程度”(“哪种授课方法使你在学习上感到轻松一些?”)、“兴趣程度”(“你认为哪种授课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及“收获程度”(“哪种授课方法使你在学习上收获大一些?”)等维度的考察。

2.3程序

对贵州某本科院校2013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整班抽取,并告知被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个体信息加工的特点。未告诉被试本研究的真实目的的原因是防止霍桑效应的出现。

在认知心理学、统计心理学和心理学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前半学期均采取讲授式,后半学期则采取协助式,最终通过教学效果自陈式量表得分及不同时段的考试成绩分别考察两种教学方法对三门课的教学效果。

3.结果

3.1被试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判

对被试在教学效果自陈式量表上的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对于认知心理学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4.32,SD=0.75)的评分显著高于协助式(M=0.68,SD=0.75),F(1,93)=545.90,p<0.01;对于统计心理学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4.04,SD=0.91)的评分亦显著高于协助式(M=0.96,SD=0.91),F(1,93)=271.37,p<0.01;而对于心理学史课程,被试对讲授法(M=2.04,SD=1.20)的评分则显著低于协助式(M=2.70,SD=1.20),F(1,93)=7.03,p<0.01。

3.2考试成绩

对被试期中和期末的考试成绩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被试认知心理学的期中成绩(M=77.64,SD=7.32)显著高于期末成绩(M=68.06,SD=10.90),F(1,93)=38.83,p<0.01;学生统计心理学的期中成绩(M=75.77,SD=16.65)亦显著高于期末成绩(M=69.85,SD=12.95),F(1,93)=21.43,p<0.01;而对于心理学史,学生的期中成绩(M=69.36,SD=18.61)则显著低于期末成绩(M=74.49,SD=22.62),F(1,93)=38.34,p<0.01。

4.讨论

本研究以实验的方法探讨了协助式与讲授式教学对实验型、理论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的心理学课程有不同影响,具体表现为,协助式教学方法对理论型心理学课程的效果较好,而讲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较好。

实验型和数理型心理学课程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来说,自学难度较大,因此讲授式教学方法比较适合对此类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对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来说,其课程内容具有详细性和体系性[4],因此,教师仅在课堂上对学生予以协助即可使学生对此类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了解。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不能全盘否定讲授式教学方法,在难度较大、学生不能顺利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中,此教学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大学生快速、有效地理解课程内容。而对于理论型心理学课程而言,协助式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对课程体系的把握,以这样的方式获得的对课程内容的直观性理解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和保持量有正性作用。

5.结语

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否定某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讲授法相结合,让学生在快速、高效地理解课程内容的同时,也可促使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建军.教育学基础[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侯怀银,王俊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大学教学方法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J].高等教育研究,2014,07.

[3]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01.

[4]许丽芬.高师心理学课程现状与改革出路[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1,02.

[5]盛群力.教学效果评价量表[J].师资培训研究,1995,04.

本文章为贵州省贵阳中医学院2014-2015学年教改课题的研究成果。

503例肾活检的病理类型构成分析 第4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肾活检标本513例, 并排除10例资料不全的病例, 排除标准:缺乏免疫荧光、光镜资料或送检组织过少 (肾小球计数小于10个) 。最终503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03例 (40.36%) , 女性300例 (59.64%) , 男女比为1∶1.48, 年龄为 (37.8±12.8) 岁。

1.2 方法

所有活检组织均在B超实时指引下用16号活检细针, 在右肾下极外侧肾皮质区进行穿刺取材。将活检组织切成2份, 1份用10%中性缓冲甲醛溶液固定, 作光镜检查备用;另1份用浸有生理盐水的纱布包裹放入瓶中, 作免疫荧光病理检查。光镜常规切成1.5μm厚的半薄石蜡切片, 常规分别做苏木素-伊红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染色, 过碘酸六胺银染色染色 (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 PASM) 、PAS染色法 (periodic acid shiff, PAS) 、Masson染色及PASM-Masson套染法, 必要时加做刚果红和油红O等其他特殊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常规做Ig G (immunoglobulin G, Ig G) 、免疫球蛋白A (immunoglobulin A, Ig A) 、免疫球蛋白M (immunoglobulin M, Ig M) 、纤维蛋白 (fibrinogen, Fib) 、补体3 (complement3, C3) 、补体1q (complement 1q, C1q) 检查, 必要时加做κ、λ链、乙肝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antigen, HB-s Ag) 、乙型肝炎核心抗原 (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HB-c Ag) 染色检查。所有荧光抗体均来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基因科技 (上海) 有限公司。

1.3 病理分型

所有病例均两次阅片, 由2名长期从事肾穿病理活检的高年资医师按照2000年6月全国肾活检病理诊断研讨会提出的肾活检病理诊断标准指导意见以及WHO肾脏病病理诊断标准进行分型。首先将肾小球疾病按照病因分成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 PGD) 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secondary kidneydiseases, SKD) , 其中PGD分为Ig A肾病 (Ig A nephropathy, Ig AGN)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sangi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s PGN) 、膜性肾病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 MPGN) 、肾小球微小病变 (glomerular minimal change, MCD)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sclerosing glomerulonephritis, SGN) 。SKD分为狼疮肾炎 (lupus nephritis, LN)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GN)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 HB-VGN)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diabetic glomerulosclerosis, DN) 、肾淀粉样变性病 (amyloid nephropathy) 。小管及间质疾病包括间质性肾炎和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遗传性肾病包括Alport综合征和良性家族性血尿。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定性资料以率表示, 行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03例肾活检的按病因分型

PGD有399例 (79.32%) , SKD有98例 (19.48%) , 肾血管疾病3例, 小管及间质疾病2例、遗传性肾病1例。

2.2 PGD和SKD肾活检的病理分型

在PGD中Ig AGN最多为179例 (44.86%) , 其它类型依次为MN 78例 (19.55%) 、Ms PGN 63例 (15.79%) 、MCD 40例 (10.03%) 、FSGS 18例 (4.51%) 、SGN 16例 (4.01%) 及MPGN 5例 (1.25%) 。LN在SKD中最为多见, 80例 (81.63%) , 其它类型依次为HSPGN 12例 (12.24%) 、HBVGN、DN、amyloid nephropathy各2例 (各占2.04%) 。

2.3不同病理类型在2012-2013年度与2014-2015年度的病例数比较

2014-2015年度PGD中Ig AGN、Ms PGN、MN、MCD的病例数均比2013-2014年度多, 而SKD中的LN的病例数相对减少。

2.4 不同性别的病理类型的比较

在PGD中, 男性和女性的Ig AGN、M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SKD中, 男性和女性的L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表2。

2.5 不同年龄组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构成

不同年龄组各病理类型所占百分比按不同年龄进行分组:≤17岁为儿童组, 18~49岁为青中年组, 50~59岁为老年前期组, ≥60岁为老年组。在PGD中, 青中年组309例 (77.40%) ;SKD中, 青中年组占百分比为93例 (94.90%) 。见表3、表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肾活检病例中, PGD最多见, 其次为SKD, 肾小管及间质疾病、遗传性疾病及肾血管疾病少见。一项来自巴西的研究显示FSGS是最常见的类型, 占活检标本的34.8%, 其后依次是Ig AGN (11.8%) , MN (10.6%) 和LN (10.7%) [3]。伊朗的研究显示MN是最常见的类型 (23.6%) , 随后是Ig AGN (13.5%) 、MPGN (11.5%) 、LN (10.6%) 、FSGS (10.3%) 和MCD (9.8%) [4]。本研究表明, Ig AGN是肾活检标本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占总病例数的1/3, 排在其后的依次是LN、MN和Ms PGN。而且, Ig AGN是PGD中最常见的类型。另一些研究和我们结果类似, 提示Ig AGN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的病因。有研究证实Ig AGN作为肾小球疾病的第二大病因[5], 但在我们的研究中, Ig AGN占更高的构成比。

虽然WHO标准将Ig A肾病归入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但本研究参照指导意见和相关文献, 仍将其归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本研究的数据显示Ig AGN是PGD中最常见的类型。究其原因可能是Ig AGN的发病率真的提高, 或者是随着条件的改善, 病理医生能更轻松地诊断Ig AGN, 是值得商榷的。由于电镜资料的缺乏, 可能局限了本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尽管如此, Ig AGN的病例数还是较多,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肥胖人群的增加。

西方国家报道肾活检中男性较为多见, 但本研究发现无论是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还是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均以女性较为多见, 和国内部分报道亦不一致。为排除因为狼疮肾炎女性多见的情况, 分别观察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性别构成。值得注意的是, 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组, Ig A肾病和膜性肾病性别比有差异, 其它类型未见明显差异, 提示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女性患者必须引起重视, 早期进行肾活检病理的检查。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组, 狼疮肾炎明显以女性多见, 提示与狼疮疾病本身的特点有关。

在当前的研究中, 虽然年龄跨度较大, 但青中年组不仅在PGD中所占比例较高, 在SKD中也为最常见的年龄段, 提示18~49岁之间为肾脏疾病的高发期, 提示本地区的中青年, 特别是女性, 应加强卫生教育, 提前做好肾脏疾病的预防工作。

从年份上来看, 原发性肾小球的发病近两年较高, 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例数恰好相反, 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以前由于技术有限, 基本上以狼疮肾炎作为肾穿刺的主要病例, 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及分型不够重视, 近年来, 随着临床对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 病例数增加;二是随着我们饮食结构的改变,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人数可能逐渐增加, 有待于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总之, 为了获得明确的诊断, 确定适当的治疗, 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应尽早进行肾活检的病理诊断。当前的研究为皖南地区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提供了资料, 并有助于临床的诊治。

参考文献

[1]Cukor D, Fruchter Y, Ver Halen N, et al.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depression and kidney functio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J].Nephron Clin Pract, 2012, 122 (3-4) :139-145.

[2]Kohagura K, Kochi M, Miyagi T, et al.An association between uric acid levels and renal arteriolopathy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A biopsy-based study[J].Hypertens Res, 2013, 36 (1) :43-49.

[3]Arias LF, Henao J, Giraldo RD, et al.Glomerular diseases in a hispanic population:Review of a regional renal biopsy database[J].Sao Paulo Med J, 2009, 127 (3) :140-144.

[4]Mohammadhoseiniakbari H, Rezaei N, Rezaei A, et al.Pattern of glomerulonephritis in iran:A preliminary study and brief review[J].Med Sci Monit, 2009, 15 (9) :109-114.

病理学类型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7例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图像,其中乳头状癌2例,年龄分别为76岁和77岁;黏液癌3例,年龄分别为37岁、72岁和80岁;淋巴瘤2例, 年龄分别为75岁和76岁。

1.2仪器与方法使用ACUSON-Sequoia512,ATL30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8~15 MHz,4~6MHz。患者取平卧或侧卧位,双臂上举,充分暴露双侧乳房及腋窝,依次分别对乳腺的远区进行规范扫查,观察乳腺各层解剖结构,确定超声分型[4];记录肿块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钙化、晕征、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腋窝淋巴结等情况,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

1.3病理诊断与分类病变组织经脱水、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的组织结构。依据乳腺实质的厚径及乳腺实质内导管和纤维结缔组织所占的比例,将乳腺分为腺体型、腺纤维1型、腺纤维2型和脂肪型[4]。确定本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乳腺类型。

2结果

2.1病理结果7例患者中乳头状癌2例,病变较大,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侵犯间质,癌组织呈乳头状,富于间隙,周围组织纤维化、致密(图1A、2A)。乳腺黏液癌3例,大体见肿物边界清晰,质软;镜下病理见癌细胞产生黏液(图3A),部分患者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图4A),其中1例见癌巢内满布细小钙化颗粒(图5A)。原发乳腺淋巴瘤2例,均为局灶性病变。肉眼观察肿物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肿物切面可见质地细腻、湿润,呈鱼肉样;镜下病理诊断为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图6A、7A)。

2.2超声表现2例乳头状癌均呈不均匀的中低回声,边界清楚,有包膜,后方回声轻度增强(图1B);小于10 mm的乳头状癌声像图仅见导管内的低回声区(图2B);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血流显示;2例均有同侧淋巴结转移。3例黏液癌为不均质的中低回声(图3B),1例后方回声增强并可见侧方声影(图4B),另1例黏液癌癌巢内满布钙化颗粒致声像图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图5B);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例有少量血流;3例黏液癌均未见淋巴结转移。2例淋巴瘤似无回声,呈类囊样(图6B、7B),可见后方回声增强,无侧方声影,彩色超声均有血流,均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7例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与病理类型见表1。

图1 女,77岁,左乳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侵犯间质,癌组织呈乳头状,富于间隙,周围组织纤维化、致密(HE,×40,A); 声像图显示肿物呈中低回声,边界尚清,后方回声未见衰减(B)

图2 女,76岁,右乳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呈乳头状,富于间隙,部分侵犯间质,周围组织纤维化、致密(HE,×40,A);声像图显示肿块呈中低回声,边界尚清,后方回声衰减不明显(箭,B)

图3 女,80岁,左乳乳腺黏液腺癌。镜下可见癌细胞产生大量黏液(HE,×40,A);声像图显示肿瘤边界欠清,呈不均质低回声(箭,B)

3讨论

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是乳腺癌超声影像学表现的基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影响着乳腺癌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而影响其超声表现[5]。张丹等[4]认为,不论其发病年龄,乳腺癌多发生在终末小叶导管萎缩、脂肪和纤维结缔组织增加、间质玻璃样变性的背景下,其标准化发生率在萎缩、退化最为严重的脂肪型乳腺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萎缩程度次之的腺纤维2型及腺纤维1型。本组7例特殊类型乳腺癌中,6例发病年龄在70岁以上,其中2例乳头状癌超声分型为脂肪型,3例黏液癌为腺纤维型,乳腺原发淋巴瘤虽为结外淋巴瘤,其超声分型1例为脂肪型,1例为腺纤维2型。结果显示本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均发生在退化型乳腺,与张丹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

图4 女 37岁 左乳乳腺黏液腺癌。镜下可见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HE,×40,A);声像图显示肿物呈中低回声,边界尚清,后方回声略增强,可见侧方声影,未显示血流信号(B)

图5 女,72岁,右乳乳腺黏液腺癌。镜下可见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癌巢内满布细小钙化颗粒(HE,×40,A);声像图显示肿瘤呈分叶状,前缘呈中高回声伴声影(B)

图6 女,75岁,左乳淋巴瘤。镜下可见肿物边缘尚清,瘤细胞弥漫分布,成分单一,滤泡结构消失(HE,×40,A);声像图显示肿物为低回声呈类囊样,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B)

图7 女,76岁,右乳淋巴瘤。镜下可见肿物边缘尚清,瘤细胞弥漫分布,成分单一,滤泡结构消失(HE,×40,A);声像图显示肿物为低回声呈类囊样,边界清,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条状血流信号穿入(B)

发生于乳晕周围的乳头状癌多为大导管内病变,癌变组织周边常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使肿瘤较局限。如果导管壁未完全侵蚀,声像图仍可显示导管结构;如果导管壁有癌侵蚀,声像图显示病灶与导管壁间无明显边界;发生于中小导管的乳头状癌可因乳头状瘤病恶变导致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本组2例乳头状癌镜下可见肿瘤周围组织纤维化、致密,与肿瘤界限清楚,未见导管结构;声像图显示肿瘤呈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内部回声较不均且高于浸润性导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多有后方回声衰减明显不同,乳头状癌肿瘤边缘的高回声考虑为病变周围致密的纤维组织所致,肿块后方未见回声衰减。本组2例导管癌彩色多普勒超声病变内可探及血流信号,阻力指数呈高阻型,支持恶性病变诊断。

乳腺黏液癌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外黏液为特征, 因所含黏液成分与乳腺导管癌成分比例不同,声像图表现也不同。多数单纯型黏液癌形态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增强,很少出现微钙化及晕征。混合型黏液癌形态多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可衰减,肿瘤周边或内部可见点条状血流信号,血流阻力指数>0.7[6]。乳腺黏液癌患者年龄多较大,多发生在5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占乳腺黏液癌总数的80% 以上,35岁以下的患者发病率低于1%[6]。本组3例黏液癌均为混合型,其中1例仅37岁(例4);声像图显示病变界限清,内部回声高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后方回声增强。例4病变较大呈分叶状,前缘呈中高回声伴声影,镜下病理见癌巢内满布细小钙化颗粒。例5超声未显示占位结节,仅显示点状强回声及高阻动脉血流。结果显示混合型黏液癌声像图表现呈多样化,因此不典型超声图像也不能排除恶性病变。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声像图多为局限性肿块[7],并呈类囊样回声,肿块内常可探及动脉血流信号;多无肿块边缘毛刺、钙化等特异性表现。乳腺淋巴瘤的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细胞成分单一,缺乏纤维组织;故声像图显示肿瘤界限清楚,呈类圆形;瘤体液体含量较高,致声像图表现为类囊样,后方回声增强,易误诊为偏囊性病变;当镜下病理见肿物内较密集分布的小动脉断面时,超声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当肿瘤内未见成形的血管结构时,彩色多普勒超声则不易探及瘤体内血流信号,仅显示瘤体边缘有条状血流,频谱为高阻动脉血流,与乳腺其他恶性肿瘤表现相似。

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组织结构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故声像图表现也不同。膨胀性生长见于乳头状癌,类囊样表现见于淋巴瘤;混合型黏液癌可出现密集的细小钙化颗粒,与浸润性导管癌呈现的簇粒性钙化不同。因此提高对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组织学表现的认识,可提升对乳腺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

摘要:目的 分析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与组织结构的特点,探讨超声对其术前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7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和病理图像的相关资料,观察病变的组织结构和乳腺各层解剖结构及病变的声像图表现,确定本组特殊类型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分型,记录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7例患者中乳头状癌2例,黏液癌3例,淋巴瘤2例。乳头状癌肿块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侵犯间质,癌组织呈乳头状,致密;乳腺黏液癌见癌细胞漂浮在黏液湖中;原发乳腺淋巴瘤均为局灶性病变,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乳腺的超声分型分别为脂肪型3例,腺纤维1型1例,腺纤维2型3例。2例乳头状癌呈低回声,其中1例体积较大呈膨胀性生长;2例黏液癌为中低回声,后方衰减不明显,1例因钙化伴声影;淋巴瘤似无回声,呈类囊样。结论 特殊类型乳腺恶性病变的组织结构及声像图表现不同于常见的浸润性导管癌,提高对少见乳腺恶性肿瘤的认识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安全管理学课程多类型教学方法研究 第6篇

《安全管理学》是国内外安全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作者经过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发现,适当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安全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有明显作用。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因此,开发多类型教学方法对《安全管理学》教学非常必要。各种教学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同的要点,教师只有掌握了多类型教学方法的实施要点和适用范围才能保证多类型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

基于目前《安全管理学》教材的内容结构和各学校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安全管理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内容、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事故应急管理、事故管理与调查分析、安全文化理论与建设方法等[1]。从内容性质上讲,安全管理学的内容既有反映管理关系领域中的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也有以管理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富有创造性的管理技巧的综合。从具体内容上讲,安全管理学内容庞杂,且逻辑连贯性不强,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需要综合应用多类型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在安全管理学或类似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已经有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被采用,如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等[2,3]。也有教师采用课堂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引导学生自学等方法相结合的方式[4]。包括管理游戏教学模式、现场调研模式、情景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和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管理学教学中也有应用[5]。作者基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学实践提出一些适用于安全管理学教学的其他方法,包括情景模拟法、借助英文原版材料授课、开设网络交流平台、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进入企业参观、开设课程设计等方法。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教学方法应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构成多类型教学方法体系,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1 多类型教学方法的具体内容

在安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多类型教学方法需要明确每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和适用的教学内容。

1.1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选用能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法。它的显著优点是让学生广泛接触、分析案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7]。案例的应用不仅靠教师的组织,还可以要求学生主动查找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对学生自己搜集的案例,不仅搜集者印象深刻,其他同学也会颇感兴趣。

案例教学法可贯穿于安全管理学教学的全过程。既可应用在理论内容讲解之前,也可以应用于理论讲解之后;可以用来引出要讲解的内容也可以用来讲述理论的应用。适用于案例教学法的教学内容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事故应急管理、事故管理与调查分析、安全文化理论与建设方法等。例如,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中引入一些国际化大企业的优秀做法和一些企业中不好的安全管理案例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在事故应急管理部分可以给出应急预案的案例和应急救援的案例等。

案例的形式可分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文字案例应用方便,但具体场景需要学生自己去构思,信息量有限。而视频案例能将案例场景真实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视觉、听觉多重冲击,使学生得到更为真实的感受,从而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笔者提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结合的方法。有针对性的视频案例比较难以获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相关视频资料的积累,并根据讲授的内容合理的使用。

1.2 启发讨论式教学

启发讨论式教学在多种课程中都被大力提倡,在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尤为适用。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学习途径的广泛性、学习的创新性等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课堂教学应从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介绍各学派理论的争论、最新学术动态等,学生可以对此展开讨论和批判,并形成自己的观点[8]。安全问题不仅涉及生产过程,也涉及每个人的生活。因此,学生对安全问题都有切身的体会和自己的想法,这也便于启发讨论式教学的实施。启发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对讨论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并对课堂讨论一定的引导和掌控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一般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小组内部先进行讨论,然后再组织小组之间交流。这种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但是,在小组人数的控制和讨论结果检查上应采取一定措施,否则小组讨论会变成小组内少数积极分子的单独思考。实践发现小组人数为2-3人比较合理。在讨论结果的检查上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可避免小组长成为小组的代表。一般情况下,将讨论题目作为小组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准备时间讨论效果会更好。

可应用启发讨论式教学的内容有安全绩效的测量方法,安全文化的建设方法、安全激励方法,不安全行为控制方法等内容。

1.3 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也称角色扮演,是指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并通过反复演练,以求得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课前可根据一些企业原型模拟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学生分组扮演不同企业的各级人员,将讲授的安全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模拟企业管理工作中。

目前作者应用该方法的教学内容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审核、各类规章制度的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演练、事故调查、具体安全管理方法的应用等。例如,要求学生扮演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和被审核企业人员模拟审核场景;在事故调查中扮演调查组成员锻炼调查技巧;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扮演安全管理者练习具体的管理方法的应用等。

1.4 结合英文原版材料讲授

在安全管理学的课程内容中,多数先进安全管理方法来自于国外,如工作安全分析方法(JSA),安全观察与沟通(STOP)等。为学生提供方法的出处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方法的内容和产生的背景与过程。国内对同一管理方法的翻译方式不尽相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英文原版材料的应用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另外,外文原版材料的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科国际前沿。但英文原版材料的应用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发放英文材料,给学生充分的预习时间,在必要情况下可同时给出中文资料。

适合结合英文原版材料讲授的研究内容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作者在教学实践中在这两部分内容中采用了英文原版材料,有效的解决了管理体系标准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中一些术语不容易理解等问题。

1.5 开设网络交流平台

网络交流平台能给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便于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上传丰富的教学材料。学生可以发表评论或提出问题,教师可对学生的评论进行点评或解答学生的问题。为了激励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可以通过留言次数和质量来评定学生的平时表现。目前这种方法在管理学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网络交流平台一般包括课程信息发布、电子教案共享、网上收发作业、网上讨论、网上课程辅导等功能[9,10,11]。适合在网络交流平台上交流的内容众多,可以包含近期发生的事故、国内外研究热点以及课上的知识点。

1.6 开设企业专家专题讲座

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管理非常感兴趣,对将要从事的工作非常关心。因此,了解工作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情况的愿望非常迫切。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要注意专家讲述的知识和课程内容的结合,使讲座的内容成为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针对专题讲座的内容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调查,并准备好感兴趣的问题,以便进行课上交流。受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专题讲座不宜安排过多,一般开设两次左右。比较适合该方法研究内容有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事故调查方法和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1.7 进入企业参观学习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次或两次企业参观学习能使学生对课堂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中的参观学习不同于实习,它更有针对性,并且要求和具体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因此,教师需要联系适合的企业和合适的参观内容。同时,同学要提前了解参观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参观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参观效果,可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总结,在课程内容中寻找参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答案。适合参观实习的教学内容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代安全管理中的管理方法等。

1.8 开设课程设计

安全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学生毕业后会从事安全管理的工作。因此,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关键要看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安全管理学课程结束后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能使学生深入的理解课堂讲授的内容。课程设计内容一般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稍大的内容。国内已有学者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安全管理学实验课程,为课程设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2]适合这一教学方法的内容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审核、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编写、企业规章制度制定、企业安全管理方案设计等内容。

2各类型教学方法应用效果或预期效果调查研究

2.1 调查方法及过程

为了验证已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和预期采用的教学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过程中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中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两种方式,设计了《安全管理学教学方法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学习过本课程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束后根据统计结果对调查过的10%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集中在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解释。访谈结果与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2.2 调查结果

在对作者目前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见表1。

对预期采取的教学方法的预期效果评价见表2。

问卷调查结束后,作者通过访谈证实了问卷调查的结果确实为学生真实想法的反应,进而得出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具体原因分析。其中,主要问题有:

(1)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在学生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是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讨论气氛,小组成员缺乏责任意识,小组讨论往往转化成一个人思考。

(2)英文原版资料的采用对一些英文较差的同学来讲困难较大,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预习,否则学生会失去兴趣,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3)在预期采用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最受欢迎的为能够进入企业现场参观和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而网络交流平台的参与热情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尚不清楚可在网络上交流的内容,而且惧怕增加课程负担。

3 结论

提高《安全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对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安全管理学》的以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法、结合英文原版材料讲授、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开设企业专家专题讲座等方法为主的多类型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学的教学效果。各类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要点和适用的教学内容也在本文中做了分析,为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最后,本文对各类型教学方法应用效果和应用前的预期效果进行的调查分析,验证了多类型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证明各教学方法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检验和改进。

摘要: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安全管理学》具有课程内容较多,需要学生理解分析和记忆内容较多的特征。同时,《安全管理学》的课程目标强调对课程内容的灵活应用。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提出了以案例教学法、启发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法、开设网络交流平台、开设企业专家专题讲座、进入企业参观学习、开设课程设计为主的多类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并且给出了每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和适用的教学内容。最后,采用了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对各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或预期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安全管理学,多类型,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宫运华.安全管理学教学研究[A].李树刚,邓军,门玉明等.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188-191

[2]叶青,贾真真,周利华,等.案例教学法在《安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8(11):116-119YE Qing,JIA Zhen-zhen,ZHOU Li-hua,et al.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safetymanagement[J].Safety in Coalmines,2008(11):116-119

[3]程靖.案例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6):52-54CHENG Jing.Application of the case method in manage-ment teaching[J].Journal of Heilong jiang College o fEducation,2010(6):52-54

[4]李金志.安全管理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A].李树刚,邓军,门玉明等.第23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C].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195-197

[5]王英臣.基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管理学教学效果研究[J].消费导刊,2009(7):180WANG Ying-chen.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result ofdiversification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manage-ment[J].Consume Guide,2009(7):180

[6]段绪华,李守钊.案例与研讨教学在安全培训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1):95-97DUAN Xu-hua,L I Shou-zhao.Function of case teachingand discuss teaching in the safety training job[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2(1):95-97

[7]姜培坤,尹静涛,徐恒文.案例教学法在煤矿安全培训教学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6(7):68-69J IANG Pei-kun,YIN Jing-tao,XU Heng-wen.Functionof case teaching in the safety training job[J].Safety inCoalmines,2006(7):68-69

[8]傅树京.主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59-162

[9]洪琳,范丹.基于博客(Blog)的管理学教学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122-123HONG Lin,FAN Dan.Exploring the management teach-ing based on blog[J].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llege,2010(5):122-123

[10]王华强,李成标,刘新卫.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学教学模式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248-249WANG Hua-qiang,LI Cheng-biao,LIU Xin-wei.Studyon teaching mode involving Internet in Managementteaching[J].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09(4):248-249

[11]侯军岐,姜雨,金春华,等.网络教学平台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价值工程,2011(28):242-243HOU Jun-qi,JIANG Yu,JIN Chun-hua,et al.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inmanagement teaching[J].Value Engineering,2011(28):242-243

病理学类型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对象来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间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和天津市眼科医院住院患者104例,均经术后病理报告诊断为UM,其中失访22例,实际参与研究为82例。

1.2 方法

查阅82例患者的病历等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眼科检查情况、病理诊断结果以及患者随访资料,如肿瘤转移、生存预后等。所有资料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预后事件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为减少误差,增加统计结果的可信性,用Log-rank、 Brelow、Tarone-Ware 3种方法进行检验。

2 结果

本组患者上皮细胞型肿瘤26例(31.7 %)、死亡9例(死亡率34.6 %),混合细胞型肿瘤 25例(30.5 %)、死亡7例(死亡率28.0 %),梭形细胞型肿瘤31例(37.8 %)、死亡4例(死亡率12.9 %)。经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及Log-rank、Brelow、Tarone-Ware 3种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显示,混合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患者的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患者的预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皮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患者的预后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上皮细胞型比较,P<0.05

3 讨论

UM是成年人中最多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在国外其发病率占眼内肿瘤的首位,在国内仅次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居眼内肿瘤的第2位[3]。多见于40~50岁的成年人,与性别或眼别无关,可以发生于葡萄膜的任何部位,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但常见于眼的后极部,其确诊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胚胎学上葡萄膜黑色素细胞来源于神经管嵴,因肿瘤细胞类型多样,致病理组织学上的分类方法不一[4]。有学者根据脉络膜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将肿瘤分成6 类[5],临床上长期沿用此分类方法。后来一些作者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发现此分型方法欠完善,如该分型中的束状型细胞实际上均系梭形细胞,只是在组织学上排列成束状而已。按照组织学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对分型进行了改良[6],其改良法将UM分类为梭形细胞色素痣、梭形细胞黑色素瘤、混合细胞色素瘤、上皮样细胞黑色素瘤。此分类在病理诊断上不再使用梭形细胞A、B 型。1980 年WHO 制定了统一的组织学分类标准, 将脉络膜黑色素瘤组织学类型分为4类:梭形细胞型(又分A、B 两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其它型。在该组织学分型标准中,根据黑色素瘤细胞的形态, 又分为4 种类型: 梭形细胞A 型、梭形细胞B 型、上皮样黑色素瘤细胞和其它型,如气球样细胞型和坏死型。其它型较少见。也有一些学者将脉络膜黑色素瘤分成5 型[7], 但实际上与WHO 分型一致, 只是将坏死型、气球样细胞型单独分类。在显微镜下,梭形细胞A型细胞为长梭形、核小无核仁, 染色质沿中心轴呈线状、无病理性核分裂像, 形态似良性;梭形细胞B型细胞为胖梭形、较大的卵园形核、有病理性核分裂像, 其分化程度介于梭形细胞A 型与上皮样细胞之间。上皮样细胞型细胞更大、形态不规则多形性、胞浆丰富、可见多核巨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核异型、病理性核分裂像多见[8]。一般认为梭形细胞的比例愈高、预后愈好, 而类上皮样细胞愈多、预后愈差。

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患者UM单纯为梭形细胞或上皮细胞并不多见,大部分是两种细胞混合存在,所以我们定义肿瘤的病理类型是以切片中某种细胞占优势比例为标准,如果两者所占比例相似,就定义为混合细胞型。因为病理切片只是整体肿瘤的一个切面,是从侧面反应整个肿瘤的病理类型,并不是完全准确地对整个肿瘤进行病理诊断,而且病理观察者也由于技术等个人因素对肿瘤只是做出相对主观的病理诊断,所以我们采用同一肿瘤多切片多人观察,并且减少病理类型的分类,只采用梭形细胞型、上皮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的分类以减少由于技术原因而造成的误差。本组患者肿瘤上皮细胞型为26例、死亡9例(生存率65.4 %),混合细胞型 25例、死亡7例(生存率72.0 %),梭形细胞型31例、死亡4例(生存率87.1 %),混合细胞型与梭形细胞型患者的预后、上皮细胞型与混合细胞型患者的预后无差异,而上皮细胞型患者的预后低于梭形细胞型患者的预后,与报道相符。国外一些学者通过原代细胞学研究认为,脉络膜上皮样细胞无论从侵袭力还是转移能力都要强于梭形细胞[9]。

总之,通过对82例UM的病理类型和临床预后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明确UM的病理类型与患者预后有关,UM病理类型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等预后进行准确和客观的预计,早期采取治疗手段以改善UM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Folberg R.Tumor progression in ocular melanomas[J].JInvest Dermatol,1993,100:1389-1398.

[2]Egan KM,Seddon JM,Glym RJ,et al.Edidemiologic aspectsof uveal melanoma[J].Sur Ophthalmol,1988,32:239-251.

[3]孙为荣.眼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66-280.

[4]吴中耀.现代眼肿瘤眼眶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22-232.

[5]Kivel T.Diagnosis of uveal melanoma[J].Dev Ophthalmol,2012,49:1-15.

[6]McLean IW,Foster WD,Zimmerman LE,et al.Modifica-tions of Callender's classification of uveal melanoma at the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J].Am J Ophthalmol,1983,96:502-509.

[7]Singh AD,Turell ME,Topham AK.Uveal melanoma:trends in incidence,treatment,and survival[J].Ophthal-mology,2011,118(9):1881-1885.

[8]林锦镛.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J].中华眼科杂志,2003,39(2):121-124.

病理学类型 第8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0~2006年在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室共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862例, 共收集到有组织学或细胞学明确病理结果的肺癌病例1658例。其中男1163例, 女495例, 男女比率为2.35∶1.00;年龄18~78岁, 平均 (54.2±10.1) 岁, 女性平均 (52.3±10.3) 岁, 男性平均 (58.6±9.9) 岁。

1.2 方法

采用日本OlympusBF-40纤维支气管镜, 患者咽喉、鼻腔以2%利多卡因局部喷雾麻醉, 经鼻插入纤支镜, 根据镜下不同的异常表现, 采取不同的方法获取病理学标本。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病理类型分布

病理结果显示鳞癌882例 (53.2%) 居首位, 其次为腺癌438例 (26.4%) , 小细胞癌139例 (8.4%) , 其他199例 (12%) 。

2.2 不同病理类型的年龄分布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等几种主要病理类型无论男性或女性均显示40岁以上者占绝大多数。鳞癌在60岁以上者最多, 而小细胞癌和腺癌在40~59岁最多。

2.3 不同病理类型的性别分布

本组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 鳞癌最为明显, 小细胞癌次之, 男女比率分别为5.04:1.0和2.38:1.0。而腺癌男女比率差异不大, 为1.15∶1.0。

2.4 不同病理类型的部位分布

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等几种主要病理类型均以侵犯一个部位为多见, 而≥2个部位者以小细胞癌最多 (占小细胞癌的17.7%) , 其次为鳞癌 (占鳞癌的12.6%) 。鳞癌侵犯部位以右上叶最多, 其次左上叶、左下叶和右下叶;腺癌以右下叶最多, 其次为右上叶、左上叶和右中叶;小细胞癌以左右上叶最多见, 左主支气管与右中叶次之。

2.5 不同病理类型的吸烟情况

由于女性98.7%不吸烟, 仅有6例吸烟者, 故只作男性吸烟与几种主要病理类型关系的分析。男性鳞癌吸烟率甚高, 占94.2%, 小细胞癌也较高, 占88.6%, 腺癌吸烟率为76.3%。进一步将鳞癌吸烟率分别与其他2种类型吸烟率相比较, 结果显示鳞癌吸烟率与小细胞癌吸烟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而鳞癌与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χ2值为15.5, P<0.01) 。说明吸烟在鳞癌和小细胞肺癌发病中的作用较在腺癌中的作用大。

2.6 不同病理类型的镜下表现

本组鳞癌、小细胞癌、类癌和其他少见类型均以增殖型为主, 浸润型次之, 外压型和溃疡型很少。而腺癌却以浸润型最多 (占54.8%) , 增殖型次之 (占37.2%) 。

3 讨论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逐年增高, 临床上早期诊断较困难。文献报道[1~4], 用传统方法确诊的肺癌中, 大约16%的患者没有明显的转移病灶处于早期, 26%的患者已伴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而58%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纤支镜应用于临床为肺癌定位、定性诊断提供了重要的检查手段, 它能直接观察支气管肺癌病变生长方式、部位及大小, 同时局部活检加刷检可提高诊断率, 提高了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 减少了治疗的盲目性。

3.1 病理类型分布

本组病理类型分布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说明中央型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资料显示7年来鳞癌的发病有增加趋势, 考虑和吸烟人数的增加相关。

3.2 不同病理类型的年龄分布

本组鳞癌40岁以上患者占95.8%, 40岁以下少见, 60岁以上患者占大多数 (54.6%) , 发病年龄偏大。而小细胞癌与腺癌虽然仍以40岁以上发病最多, 分别为8.3%和85.6%, 但都以40~59岁者最多, 分别为52.4%和49.2%。说明小细胞癌与腺癌的发病年龄较鳞癌小。

3.3 不同病理类型的性别分布

从本组资料结果可以看到鳞癌、小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 鳞癌最为明显;另一方面, 男性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女性, 这也间接地说明吸烟与鳞癌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而腺癌男女比率差异不大, 为1.15∶1.0。文献报道肺癌不同病理类型存在如下差别:男性以鳞癌占优势, 女性以腺癌多见, 而本组结果腺癌男女比率基本接近, 与国内外有关报告结果有差异[1~4]。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腺癌多位于肺外周, 纤维支气管镜对诊断周围型肺腺癌存在不足。

3.4 不同病理类型的部位分布

本组结果显示鳞癌侵犯部位自多到少依次为右上叶、左上叶、左下叶、右下叶、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右中叶、右主支气管、左舌叶、隆突、气管。而腺癌为右下叶、右上叶、左上叶、右中叶、左下叶、右中间支气管、左舌叶、左主支气管、隆突、气管。小细胞癌为左上叶、右上叶、左主支气管、右中间支气管、右下叶、左下叶、右中叶、左舌叶、隆突、气管。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 国内外文献尚缺乏有关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分布部位不同的报道。而从累积部位的数量来看, 小细胞肺癌较其他类型的肺癌更容易累计2个以上的部位。肺癌右肺多于左肺, 上肺多于下肺。两肺发病差异的原因, 目前认为与双肺血液供应、淋巴系统的循环等解剖学因素有关。原发于气管的肿瘤较少见, 本组1658例肺癌中只有18例, 占1.09%, 与文献报道相符同[1~3]。18例气管癌纤支镜下表现均为腔内增殖型, 其病理分型鳞癌9例, 腺癌5例, 小细胞癌2例, 类型未定2例。其中2例肿块直径已达管腔1/2以上, 故临床症状有呛咳和哮喘;胸片阴性者1例。

3.5 不同病理类型的镜下表现

本组鳞癌和小细胞癌以增殖型最多, 分别为490例 (55.5%) 和79例 (56.8%) 。而王宏[4]在纤支镜对肺癌的诊断综述中指出:增殖型多见于鳞癌, 浸润型多见于小细胞癌和腺癌, 与本组结果有差异。增殖型表现为肿瘤呈菜花样或息肉样向管腔内生长, 其边界清楚, 周围支气管黏膜正常, 部分肿瘤表面有伪膜或坏死出血, 故临床上咯血常见, 胸片常表现为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或肺内肿块[3]。腺癌以浸润型为主 (240例, 54.8%) , 表现为肿瘤沿管壁浸润性生长, 其边界不清, 常伴黏膜充血肿胀、糜烂溃疡伴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及变形。既有浸润又有增殖的患者以小细胞癌最多。组织学类型与形态学表现有重叠、交叉现象, 这也反映了肺癌的多形性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因此, 试图根据肺癌的纤支镜下形态学特征来推断其组织学类型是不可取的, 也是不准确的, 准确的组织学分型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下不同的表现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所见与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室2000~2006年16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支气管肺癌患者的镜下所见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临床表现及镜下表现等分布特点。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鳞癌、小细胞癌、大细胞癌男性均明显多于女性, 而腺癌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大;鳞癌、小细胞癌好发于上叶, 而腺癌好发于下叶;病理以鳞癌所占比例最高 (53.2%) , 腺癌次之 (26.4%) , 小细胞癌较少 (8.4%) 。鳞癌、小细胞癌均以增殖型为主, 腺癌以浸润型为多。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镜下所见均有所不同。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癌

参考文献

[1]Vincent RG.Pickren JW.The changing histopathology of lung cancer.A review of1682cases[J].cancer, 1977, 39:1647.

[2]孙学柏.女性肺癌108例分析[J].中国肿瘤杂志, 1992, 19 (2) :127.

[3]Smith RA Glynn TJ.Epidemiology of lung cancer[J].Radiol Clin N Am, 2000, 38 (3) :453.

病理学类型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病例均来自2009~2010年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皮肤科及解放军第一医院皮肤科就诊者, 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女性患者100例。

1.2 病理活检方法

外阴常规消毒后, 研究者在有瘙痒、变色、皲裂、溃疡、隆起、硬结或粗糙等明显病变部位取0.2cm0.2cm0.4cm大小组织活检, 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 在病理科进行常规技术制作:脱水、石蜡包埋、浸透、超薄切片、染色、镜下观察。

1.3 组织病理分型及诊断标准

按1987年国际外阴病研究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确定病理分型, 镜下见以下病理变化[1]。

(1) 增生型营养不良:表皮角化过度, 棘层增厚, 上皮脚向下延伸, 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

(2)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栓形成;表皮萎缩变薄伴基底层液化变性, 黑素细胞减少;真皮浅层胶原纤维水肿及纯质化变性;真皮中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带。

(3) 混合型营养不良:在不同病变部位或相邻区域同时存在上述2型病理特点。

(4) 伴非典型增生:增生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可伴有非典型增生的超微结构改变, 根据增生的程度不同, 出现不同程度的间变和异型性。如棘细胞排列不整, 细胞形态大小不一, 胞核浓缩深染, 分裂相增多, 个别出现角化不良等改变。

1.4 中医证候诊断方法及标准

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患者经外阴活检病理证实为外阴营养不良, 复诊时采用课题组统一制定的《外阴营养不良证型调查表》, 由研究者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调查统计。根据四诊所得资料, 由2名中医师 (包括一名专职中医诊断学教授) 共同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类型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及《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3]。

(1) 血虚风燥证:临床上除了有血虚证的表现外, 还兼有动风和干燥的症状。证候以面白无华, 头晕目眩, 心悸失眠, 月经量少, 肢体麻木, 肌肉震颤, 皮肤干涩粗糙, 毛发干枯不荣, 外阴色淡、瘙痒、皲裂, 舌淡红苔干, 脉细或细数为特点。

(2) 肝肾阴虚证:证候以形体消瘦, 视物昏花, 爪甲枯脆, 眩晕耳鸣, 腰膝酸软, 齿摇发脱, 咽干口燥, 五心烦热, 颧红盗汗, 虚烦不寐, 尿黄便干, 外阴刺痒萎缩、干燥易裂, 舌红少苔或无苔, 脉沉弦细数为特征。

(3) 脾肾阳虚证:证候以形寒肢冷, 面色晄白, 少腹冷痛, 腰酸膝冷, 小便频数, 余沥不尽或小便不利, 面浮肢肿, 或妇女宫寒不孕, 带下清稀, 外阴色白萎缩与增厚粗糙相间, 舌质淡胖而有齿痕, 脉沉迟细弱为特征。

(4) 肝经湿热证:证候以口苦胁痛, 身困乏力, 小便淋浊, 带下量多色黄, 粘稠臭秽, 阴部潮湿、红肿痒痛、破流黄水, 舌苔黄腻, 脉濡数或弦数为特征。

1.5 统计学方法

根据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组织病理类型和中医证候分型诊断结果, 分别统计不同病理类型在各中医证型中出现的频率, 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组织病理类型

100例患者中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58例, 增生型营养不良32例, 混合型营养不良9例, 伴非典型增生1例。外阴营养不良组织病理以硬化苔藓型所占比例最高, 增生型次之, 伴非典型增生比例最低。

2.2 中医证型分布

100例患者中肝肾阴虚证43例, 肝经湿热证27例, 脾肾阳虚证20例, 血虚风燥证10例。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最高, 肝经湿热证次之, 血虚风燥证比例最低。脏腑辨证涉及肝、肾、脾。

2.3 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布

由表1可见,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 占62.07%,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增生型营养不良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 占53.13%,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脾肾阳虚证占31.25%,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n (%)

注:同一病理类型中与其他中医证型比较*P<0.01, #P<0.05

3 讨论

3.1 组织病理类型分布特点

外阴营养不良旧称外阴白斑、外阴白色病变, 长期以来其命名和分类意见不一, 多主张从发病年龄、颜色变化、皮损特点、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及预后等方面鉴别诊断。1975年国际外阴病研究会将此疾病统一称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一般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硬化苔癣型营养不良和混合型营养不良, 病理活检是唯一的确诊手段。本研究显示, 10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组织病理以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所占比例最高, 占58.00%;增生型营养不良次之, 占32.00%;混合型营养不良占9.00%。超微结构观察发现, 虽然增生型和混合型营养不良均有细胞增生活跃迹象, 但从本质上说这组病变主要表现为一种退行性结构改变。早期文献认为其具有恶性潜能, 癌变率可达8.2%[4], 主张早期手术切除。但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 只有伴有非典型增生的病例才有癌变的危险[5]。本研究显示, 伴非典型增生的比例很低, 仅占1.00%, 这对避免患者恐癌心理、防止做不必要的外阴切除术具有现实意义。

3.2 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

本研究100例外阴营养不良患者的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最高, 占43.00%, 肝经湿热证次之, 占27.00%, 脾肾阳虚证占20.00%。脏腑辨证涉及肝、肾、脾。本病归属于中医学的阴痒、阴蚀、阴肿、阴疮等范畴, 生理状况下, 前阴属肝, 通于肾, 合于脾, 阳明润之, 冲任灌之, 督脉络之, 带脉束之。其机理为:“厥阴之脉绕阴器, 系于肝”, 肝经绕阴器、主疏泄和藏血;“肾开窍于二阴”, 精窍通于肾, 肾藏精;“前阴者, 宗筋之所聚, 太阴阳明之所合”。脾主肌肉, 为气血生化之源;又“冲脉隶于阴阳, 胞脉属心而络于胞中”;“督脉者, 其络循阴器, 合篡间是也”;“任脉虚, 阴部枯萎”。外阴营养不良的发病与肝、肾、脾三脏腑功能失常, 相应之经络、气血失调, 以及冲、任、督、带诸脉的损伤关系密切。即本病的发生, 不是孤立的局部病变, 而是由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虚实变化所决定的, 这种病机学上的整体观是诊断中医证候类型的基础。

3.3 病理类型与中医辨证分型相关性分析

由表1可见, 58例病理分型为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 占62.07%,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例增生型营养不良患者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 占53.13%,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占31.25%, 与其他3种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硬化苔藓型以虚证为主, 增生型以实证为主, 混合型以虚实夹杂多见。所谓虚证者多因年老体弱或久病劳伤, 肝肾阴血亏虚, 生风化燥, 肌肤失于濡养而致外阴干枯瘙痒, 或因素体肾阳虚衰、脾病及肾导致脾肾阳虚而造成阴寒内盛, 运化失职及冲任虚寒, 阴部失去温煦所致的病变而言;所谓实证者多因郁怒伤肝, 肝气郁结, 郁而化热, 或嗜食辛辣肥甘, 湿热内盛, 下注浸渍熏蒸外阴而增生变白。

摘要:目的 研究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初诊为外阴营养不良的女性患者进行病变组织活检, 按国际分类标准确定病理类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本病患者, 据中医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统计不同病理类型在各证型中出现的频率。结果 病理类型中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58例, 增生型营养不良32例, 混合型营养不良9例, 伴非典型增生1例;辨证分型中肝肾阴虚证43例, 肝经湿热证27例, 脾肾阳虚证20例, 血虚风燥证10例;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中肝肾阴虚证比例最高, 占62.07%;增生型营养不良中肝经湿热证比例最高, 占53.13%。结论 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病理诊断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可为本病的准确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外阴营养不良,病理类型,中医证型

参考文献

[1]温漓潮, 黄玉华, 裴正礼.女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病理形态改变[J].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1, 20 (3) :214-216.

[2]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4]王光超.皮肤病及性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医学出版中心, 2002.

病理学类型范文

病理学类型范文(精选9篇)病理学类型 第1篇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PMB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子宫内膜活检的患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