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精选6篇)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第1篇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教育目标:

让学生掌握自救逃生的方法,懂的保护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火灾已成为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多发性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10多亿元。尤其是造成几十人、几百人死亡的特大恶性火灾不断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一、失火应急十要

1、初起火最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抢救,常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2、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119”火警电话。

3、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失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咽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时机。

4、要沉着冷静,严守秩序,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5、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将被子单、台布撕成布务,结成绳索,牢系窗槛,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6、邻室起火,万勿开门,应跳入窗户阳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

7、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因为近地处往往残留清新空气。注意,呼吸要小而浅。

8、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楼的速度是每秒0.5米。

9、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内花瓶、水壶、金鱼缸里的水打湿衣服、布类等掩住口鼻。带婴儿逃离时,可用湿布轻蒙在他的脸上,一手抱着他,一手着地抓行逃出。

10、逃离前必须先把有火房间的门关紧。特别是在住户多的大楼及旅馆里,采用这一措施,使火焰、浓烟禁锢在一个房间之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本人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二、怎样打火警电话?(同学讨论后,老师再给出正确的答案)

(1)火警电话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况;

(3)要讲清是平房还是楼房,最好能讲清起火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况;

(4)报警人要讲清自己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三、展示火灾逃生方法 不 要 贪 恋 财 务 不 要 乘 坐 电 梯 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借助绳索、布条逃生 身体贴近地面,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四、课后小结: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应注意什么?发生火灾后如何正确的拨打火警电话?在发生火灾应如何正确的逃生?让学生在发生灾情时,能够更好、更快的逃离险情。

五、作业

向身边的亲人、朋友讲解发生火灾应如何面对?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第2篇

里塔中学 张延德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火灾预防知识,学会逃生自救方法。

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情感。

3、锻炼学生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教学重点:火灾的预防与火灾的逃生与救助。教学难点:火灾逃生与自救。教学准备:

1、防火标志、火警电话标志、安全门标志。

2、火灾录像、消防车听录音。

3、湿毛巾、衣服(毛巾等)失火的模拟声音、安全通道。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火灾的有关知识吗?你是否知道,该如何预防火灾呢?如果不幸发生火灾,你知道该怎样处置吗?知道该如何逃生自救吗?

一、火灾预防基本观念(举例说明)

1、火的形成需要下列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温度,三者缺一火即无法形成。

2、对火灾扑救,通常采用窒息(隔绝空气),冷却(降低温度)和

拆除(移去可燃物)等三种。

二、火灾的种类依我国国家标准(CB4968)的规定可分为四类

1、普通火灾(A类):凡由木材、纸张、棉、布、塑胶等固体物质所引起的火灾。

2、油类火灾(B类):凡由引火性液体及固体油脂物体所引起的火灾,如汽油、石油、煤油等。

3、气体火灾(C类):凡是由气体燃烧、爆炸引起的火灾都称为气体火灾,如天然气、煤气等。

4、金属火灾(D类):凡钾、钠、镁、锂及禁水物质引起的火灾。

5、电器火灾:凡是由电器走火漏电打火引起的火灾称为电器火灾。

进入新课:

一、火灾的预防常识

1、把好装修设计关,杜绝火灾隐患。

现代社会,无论是办公楼、居民楼还是厂房,室内可燃物荷载都比较大。因此,建筑火灾预防的第一步就是要严把材料关,少用易燃材料;其次,装修设计上要把好消防系统设计关。

2、经常检查电器和线路,杜绝电气火灾。

电暖器等取暖器具要远离家具、电线、电器等设备;睡觉或家中无人时,要切断电视机、电脑、空调等电器电源;电气线路不要超负荷使用;电插座、开关附近不要堆放可燃、易燃物品。

3、管好厨房燃气和灶具,杜绝厨房火灾。

做饭时人尽量不要离开,不要长时间不看管开着的灶具;不把毛巾、抹布等放在燃烧的灶具附近;烧水时不要让溢出物浇灭炉火;不往油火上泼水;不叫小孩随便摆弄燃气灶具;晚上睡觉或者白天出门前,要检查炉灶,关好燃气开关。

4、管好明火管好家中的可燃、易燃物品。

室内尽量不要储存汽油等可燃、易爆物品;即便存有少量的可燃、易爆物品也不要把它们存放在厨房、卧室,更不能与明火接触,应放在阴凉、通风处。

5、保持楼道清洁整齐,不在出口走道内或楼道内堆放杂物。

6、燃放爆竹烟花,不可自窗口点燃,以免发生火灾。

7、不可乱丢烟蒂或床上吸烟。

二、火灾致人死亡的原因

(一)有毒气体(特别是一氧化碳)

火灾中,一般认为最有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在死者身上,虽然也能检查出氢氰酸以及其它有毒气体,但这些对导致死亡几乎没有直接影响。

(二)缺氧

由于燃烧氧气被消耗,因而火灾中的烟有时呈低氧状态。由于吸入这种烟而造成缺氧,有时可致人死亡。

(三)烧伤

由于火焰或热气流损伤大面积皮肤,引起各种并发症而致人死亡。

(四)吸入热气

如果在火灾中受到火焰的直接烘烤,就会吸入高温的热气,从而导致气管炎症和肺水肿等而窒息死亡。

三、火灾中的自救与逃生

(一)自救的基本技能

1.发现着火,先报警还是先救火? 2.如何报警? 3.正确使用灭火剂灭火

1).泡沫灭火器:适用AB类火灾,分为化学泡沫和机械泡沫两种,其中化学泡沫使用时颠倒使用,现已淘汰,而机械泡沫使用方法同于粉灭火剂。缺点:造成污染,不可使用于C类火灾,每四个月检查一次,药剂一年更换。

2).二氧化碳灭火器适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出保险插销:b)握住喇叭喷嘴和阀门压把;c)压下压把即受内部高压喷出。每三个月检查,重量减少,需重新灌充。缺点:使用人员极易冻伤。

3).干粉灭火器:分为ABC和BC干粉两种,其中适用ABC类火灾,使用方法:a)拔掉保险销;b)喷嘴管朝向火焰,压下阀门压把即可喷出。三个月检查压力表(1.2Mpa)药剂有效时限三年。

4).清水灭火器:它最适合灭A类火灾,不适合扑灭其它类火灾。采用拍击法:先将清水灭火器直立放稳,摘下保护帽,用手掌拍击开启杠顶端的凸头,水流便会从喷嘴喷出。

4.灭火方法

(1)液化石油气因漏气着火,可将毛巾或抹布淋湿盖住火点,同时迅速关闭阀门。

(2)如果油锅着火,千万不要用水扑救,更不能直接用手去端锅。应该立即拿起锅盖盖上油锅或将切好的菜放入锅内,锅里的油水隔绝了空气就会熄灭。

(3)家用电器着火,要立即拉闸断电,或拔下插销,然后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毛毯或湿棉被捂盖。切记不要用水扑救,因为水能导电,容易造成触电伤人。

5.灭火器材的操作(1)消防栓使用方法?

打开消防栓箱; 延伸水带; 转开止水阀。(2)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将安全梢拉开; 将皮管朝向火点;

用力压下把手,选择上风位置接近火点,将干粉射入火焰基部; 6.身上着火时怎么办?

火灾时,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尽量先把身上着火的衣帽脱掉,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或跳进附近的池塘、小河,把身上的火苗压(熄)灭。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裹起来,或者向着火的人身上浇水,或帮助将燃烧的衣物脱掉或撕掉。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

(二)火灾逃生自救十要捂诀,希望同学们记牢它:

一、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要因为贪财而延误逃生时机。在火

灾中切勿因为抢救财物而贸然进入火场。

二、简易防护,不可缺少

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时,要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8叠),匍匐撤离的办法。这是因为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如必须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

三、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当安全通道已被堵,救援人员又不能及时赶到的情况下,你可以迅速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并用水打湿,从窗台或阳台沿绳缓滑到起火层下面的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四、当机立断,快速撤离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逃生时要尽可能关闭楼梯间的防火门,防止烟火侵入。

撤离时要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五、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同时,因热的作用电梯也会变形,而导致人员被困在电梯内。另外,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有毒的烟雾也会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因此,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

六、大火袭来,固守待援

假如用手摸房门及门锁已感到烫手,则千万不要开门逃生,因为此时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您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塞堵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在房内,直到救援人员到达。受困人员一定要坚持住,不能遇到火险就跳楼。

七、火已烧身,切勿惊跑

在众多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极易出现拥挤、聚堆、甚至倾轧践踏的现象,造成通道堵塞和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相互拥挤、践踏,既不利于自己逃生,也不利于他人逃生。竭尽全力保持疏散通道畅通,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八、发出信号,寻求救援

被烟火围困暂时无法逃离的人员,应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以向窗外晃动鲜艳衣物,或外抛轻型晃眼的东西;在晚上即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者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的求救信号,引起救援者的注意。

九、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为了自身安全,我们务必要事先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有条件的话还可预先制订出逃生计划,并进行必要的逃生与自救训练,以便关键时候能尽快逃离现场。楼梯、通道、安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

结 束 语

大空间建筑火灾预防与逃生新技术 第3篇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火灾预防,逃生,新技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 使得我国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大空间建筑逐渐的步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并且还呈现出一种逐步增长的趋势。大空间建筑主要是指单层面积比较大、层间高以及跨度比较大的建筑, 并且大空间建筑中一般没有实体分隔, 现阶段的大空间建筑主要包括体育馆、大会堂、展览馆以及候机厅等建筑。至于大空间建筑的消防安全, 现有的消防技术并不能在其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所以深入研究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以及逃生新技术已经成为当下大空间建筑施工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措施

对于任何建筑工程来说, 面对火灾事故在进行预防时都要通过物防、人防以及技防等手段进行火灾的预防, 大空间建筑也不例外。为了加强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 我们除了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加强对相关人员进行火灾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完善的火灾预防安全管理制度之外, 还要加强大空间建筑技防方面的控制, 从而为提高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效避免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时带来的巨大的生命财产损伤。

(一) 科学的进行大空间建筑的布局以及合理的选用规范的施工用材

为了有效的提高大空间建筑的火灾预防能力, 在进行大空间建筑的空间布局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大空间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消防工作能否快速、有效的运行, 其中包括消防车的运行通道、水源的分布以及防火间距的设计等, 在对大空间建筑进行布局时必须保证各项设计严格的符合实际的防火规范, 与此同时, 还要综合考虑到整个大空间建筑的建筑结构以及建筑工程的材质等。对于大空间建筑而言, 为了加强其火灾预防能力, 在大空间建筑周围应该尽可能的设置一条环形的消防通道, 并且对两个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也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 保证建筑物之间的间距达到防火规范的最小值, 从而有效的避免大空间建筑消防工作中出现人员拥堵、消防车运行不畅等现象。除此之外, 大空间建筑在设计时还应该合理的选用最佳的施工用材, 保证整个大空间建筑在各个阶段中的施工用材都能达到建筑防火的实际需求, 相对于美观的施工用材而言, 大空间建筑中使用的施工用材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一些燃点低的材料。

(二) 提高大空间建筑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的能力

现阶段的大空间建筑一般都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 比如说体育馆、大会堂、展览馆以及候机厅等, 这些大空间建筑在平时的生活中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所以对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也比较高, 确保其安全疏散能力要在普通建筑安全疏散能力之上。对于大空间建筑的安全疏散能力, 在进行安全出口数量的选择、疏散门的宽度以及疏散口的空间分布时都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确保安全疏散门口设计的严谨性。因此, 在进行大空间建筑的安全疏散体系设计时, 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大空间建筑本身的人员流动量, 然后再根据人员流动的实际状况确定安全疏散出口的数量。其次要针对整个大空间建筑整体空间的布局合理的设计内部空间中每一个方位到安全出口的距离。最后, 对于大空间建筑内部的物品摆设应该保证建筑消防工作的正常进行, 从而提高大空间建筑的安全疏散能力。

(三) 完善大空间建筑的全自动化火灾报警系统

通常情况下, 建筑物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包含着火灾探测器、火灾警报装置以及联动自动灭火系统等部分。而在大空间建筑中, 其火灾监控系统既可以选用普通建筑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同时更加可以选用一种新型的全自动化火灾报警系统, 该全自动化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火灾探测部分、主机控制部分以及灭火联动部分等组成, 全自动化火灾报警系统相对于普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言具有更加敏感的火灾信号接收能力, 同时还能快速的将安全信号传输到控制设备中, 进而控制设备将安全信号再次传输到自动灭火装置中, 从而达到快速、有效的灭火。

二、大空间建筑的逃生技术

任何一种建筑在发生火灾时, 安全、快速的逃生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人员的伤亡。大空间建筑发生火灾时, 在向消防部门报警之后, 相关单位必须立即通过音响设备等向内部的人员进行通报, 同时还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稳定现场人员的情绪, 避免人员在逃生时由于急躁发生摔倒及踩踏的事故。消防部门到达之后, 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积极配合消防部门开展灭火工作, 快速、详细的向消防人员说明火灾的发生原因、发展状况以及大空间建筑内部的布局等。对于不同的大空间建筑, 我们选择的逃生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任何一种逃生技术都必须注意以下几条内容:第一, 在进行逃生时必须严格遵守指挥人员的指挥, 避免出现拥挤以及堵塞的现象。第二, 在逃生时应该尽量的选择在远离承重墙的地方行走, 从而避免被下落的重物砸伤。第三, 由于火灾现场存在很大的烟雾, 而靠近地面的烟雾比较少, 所以群众在逃生时应该最大程度的放低身体的重心, 可以选择匍匐前进等方式, 从而提高大空间建筑中火灾逃生的安全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大空间建筑中火灾预防以及逃生新技术的研究对提高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空间建筑在进行防火设计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 所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加强对大空间建筑防火能力的了解, 有关部门在平时的生活中向人们宣传一些行之有效的逃生新技术, 从而将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威胁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曾刚.大空间商业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 2013年.

[2]杜咏.大空间建筑网架结构实用抗火设计方法[D].上海:同济大学, 2007年.

[3]黄莺.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年.

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研究和分析 第4篇

摘 要: 对高楼火灾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进行统计分析,阐述火灾发生后受灾居民心理状况,同时提出在没有配置高楼火灾逃生装置情况下,居民可选择的合适逃生途径,引出配置高楼火灾逃生用品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用品设计和配置现状,指出该系列用品存在的问题,运用现有科技提出一个崭新的高楼火灾逃生装置设计方向,以保证更多用户及时高效地进行逃生.

关键词:高楼; 火灾; 逃生装置

中图分类号: TH 112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高层建筑成为我国主要发展的建筑群,但随之而来的高楼火灾亦成为国内乃至全世界极难攻克的问题.因为高楼结构复杂、人员密集,同时楼梯、竖井等会产生烟囱效应,致使烟雾弥漫,助长火势蔓延,造成严重伤亡.因此,降低我国高楼火灾发生率,更好地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我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创建和谐社会需解决的最迫切的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状况,一方面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人们的防火防患意识,另一方面可号召人们配置消防用品,保证发生火灾后能够及时扑灭火灾或逃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可知,我国高楼火灾发生频率高居不下,2009—2011年高楼火灾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消防设备可救援高度远低于高层建筑的高度: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高度为8层楼,最高云梯车举高能力仅仅15层楼.15层以上高层建筑失火,该类救援装置无用武之地,同时消防队即使第一时间接受报警,但因救援设备机动性差、体积庞大、道路交通阻塞等问题延误救援时机,而且该类装置救援能力有限,发生特大火灾时所起作用有限.居民能否进行有效自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的研究与设计逐渐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

1 火灾发生时居民心理状况分析

近些年我国火灾发生率高,伤亡大.经过分析发现一个重要因素:建筑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被堵或被锁住,使得火灾中居民产生惊慌失措的心理,从而导致践踏、跳楼、窒息等状况发生.因此,为保证全面研究与分析高楼逃生装置,对火灾发生时居民心理状况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1.1 惊慌恐惧心理

大多数火灾的发生和自然灾害一样,有突发性的特征,所以居民面对火灾时一般比较恐惧,同时火灾发生时一般会伴随有浓烟、火焰、刺激性气味等现象,这就更促使居民产生惊慌不安的心理.根据心理学家对人类紧张程度的分析可知,在某一范围内紧张程度越高,处理事情的能力会越差,而且面对火灾时多数人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突发状况时人们的心理情况如图1所示[2].居民心理上的恐慌会随着环境变化转变成更高一层的恐惧,从而降低理智思考的能力,导致悲剧的发生.

1.2 从众型心理

从众型行为是指面对火灾,多数居民为了寻找安全的避难场所或逃生通道从不同方向集聚而来.大多数人在这样的慌乱情况下,理智思考的能力已很低,所以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聚到一个地方是安全的.但是这样的情况容易发生践踏、拥堵的情况.

1.3 趋光心理

向光性是人的特性,尤其是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在,人们基本生活在明亮的环境中.当火灾发生时,浓烟密布,电力系统关闭,人们处在黑暗中,变得恐惧、不安、烦躁.因此出现光亮时,人们会习惯性地向有光的方向奔去,如此才认为是安全的.但是有光的地方很可能就是火源,所以无意中就已进入危险地带.

1.4 色彩心理

产品的颜色给人一种最先导入的感觉.一件产品的色彩是否处理妥当,不仅可弥补造型中的不足还可博得消费者青睐,减轻居民的不安和恐惧感.虽然颜色本身没有爱憎、真假、吉凶等标识,不过由于人们具有某种心理效应,因此很多时候颜色便有了拟人化的感觉,用来表示某种特定的含义.

红色有热情、积极、乐观、吉祥等效应;黄色在东方有尊贵、优雅的意味;蓝色通常象征永恒、深远和幻想;白色普遍被认为是圣洁的颜色等.因此,高楼逃生装置的设计应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保证设计的装置安全适用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减缓居民的心理压力.

2 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现状

专家提示,若家中没有配置有效的高楼逃生装置,发生火灾后应冷静沉着,选择正确的逃生途径:尽快离开房间,尽量暴露,保证搜救人员容易发现,从楼梯逃跑,扑灭火苗,靠墙躲避,合理跳楼,管道逃生.综上所述,没有有效的高楼逃生装置,人们的逃生方法、途径异常被动.因此国内外应加紧对高楼逃生装置的研究步伐.

2.1 国内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现状

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的大火引起社会对高楼逃生装置的关注.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主要有:

(1) 奥勃龙高楼火灾逃生装置[2].该装置巧妙地运用了地球引力、杠杆原理、重量与杠杆翘动的偏心轮产生的摩擦系数成正比的原理,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人们高楼救援和下降的问题,同时几乎可适用于包括妇孺老幼在内的所有人群.

(2) 基于弹簧的高楼逃生器.该装置是通过对螺旋弹簧施加扭矩,增大或减小螺旋弹簧和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最终可自由控制降落速度.

(3) 逃生电梯.该装置使用专用电源供给能量,电梯轿厢和缆绳通过特殊设计,能够保证火灾发生后电梯依然可正常工作,且极其牢固,可为用户提供一个安全通道.

另外还有离心摩擦式高楼安全逃生器、流动液体阻尼式高楼逃生器[3]以及以巧力夹高楼自救逃生装置等.

2.2 国外高楼火灾逃生装置现状

(1) 德国发明的新型逃生电梯——折叠式可充气逃生舱.该装置提前以5个为单位被安置于高楼楼顶.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开启激活按钮,该装置将自动充气,之后沿着建筑边缘下降.用户可及时乘坐“电梯”逃生.

(2) 阿根廷设计外挂逃生电梯[4].该装置由嵌齿轮和单轨道两部分组成,每个轨道上安装有载人电梯.火灾发生后,运用紧急专门供电装置,对用户进行救援和疏散,降低伤亡和经济损失.

(3) 电磁逃生系统[4].该系统由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其核心是在建筑的每个转角处设置一个升降竖井,内部安装电磁片,每户居民家中配置与电磁片相关的金属救生衣.电磁片对金属救生衣有一定排斥力,一旦发生火灾,用户穿上金属救生衣跳入救生井中,排斥力与用户重力相反,可保证用户低速安全着陆.

(4) 摩天大楼逃生轮.Kevin Stone受渔线轮启发,设计出该套救生装置,如图2所示.其设计创新点在于内部设置一套离心式制动系统,用户可自行控制下降速度,巧妙结合线轴、制动块、制动盒之间的连接,保证使用者平稳安全着陆.测试显示,百层高大楼逃生只需花费4 min.

(5) 设计师Sin Sun Ho的高楼绳降逃生装

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如同钢铁侠的手套,其内部配置有钢绳和缓降装置.使用时将手伸进“手套”,握住把手即可解锁,通过自身重力安全达到地面.

2.3 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分析

综上所述,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存在的问题有:

(1) 大部分装置是缓降类的设计,且均需有一个固定点.若是火势已蔓延至全栋楼,使用这类缓降装置,将会有坠落、灼伤的危险.

(2) 这类装置造型冰冷,没有亲和力.用户一般将其放置于家中不起眼的地方.突发火灾时会无法及时找到,所以有其局限性.

(3) 有一部分是救援系统,与建筑融为一体,科技含量较高,成本也较大.这类系统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可得到一定发展;在我国由于自身的经济实力不能保证这类系统的普及,因此在国内高科技救援系统可行性不大.

3 解决思路

目前国内外高楼火灾逃生装置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类装置基本需要依附高楼才可进行工作,没有独立性,如若火灾引起建筑倒塌、建筑附属物坠落,则这类装置将不能起到救援作用.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对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作以下设想:

(1) 若救援装置可载使用者飞离火灾现场并至安全地带,救援效果将会更好.其飞行功能可借鉴直升机飞行原理:直升机发动机驱动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机举托在空中,单旋翼直升机的主发动机同时也输出动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桨,机载陀螺仪能侦测直升机回转角度并反馈至尾桨,通过调整小螺旋桨的螺距可抵消大螺旋桨产生的不同转速下的反作用力.

(2) 使用者乘坐救援装置时,可自行控制飞行速度和方向,保证乘坐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以及到达目的地的准确性.

(3) 装置造型应美观大方,与用户家居环境相适应,以便不使用时,可放在家中显而易见位置,犹如家具一样,以保证使用者自愿购买,增加普及程度以及发生火灾时可在第一时间发挥救援作用.

(4) 严格控制装置成本,以使更多的中国居民能购买使用.适当简化装置设计,使用轻量化材料,减轻发动机负重.

(5) 该类装置设计应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以保证用户使用时没有恐惧感,反而有安全感.

4 可行性分析

(1) 技术方面.国内外飞行技术已非常成熟.目前墨西哥一家公司尝试设计一种新型背负式“直升机”Libelula[5],如图4所示.人们可将它穿在背上升至空中,整个装置在氢燃料筒的驱动下运作.该公司表示,Libelula将是世界上最轻的直升机,可通过碳素纤维胸衣绑在人身上.运用类似技术,使用防高温防火材料进行辅助设计,成功研制飞行式逃生装置将不是问题.

(2) 市场方面.根据最新的“高楼趋势报告”可知,2011年全世界建成的200 m以上高层建筑有81座,2013年建成73座.2000—2013年全世

界高层建筑增长率达318%[6].根据我国公安部消防局统计,截至2009年底,大陆高层建筑约有19万座,其中:居住高层12.5万座,办公楼、酒店、学校等公共建筑7万座,近1 699座的高度超过100 m[7].因此该救援装置有较大的市场.

5 结 语

世界经济的发展,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慰藉,应运而生的高层建筑在给予人们心理和生理上优越感、自豪感、舒适感的同时,也在悄无声息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高楼火灾发生频率随着高层建筑的数量增加而增加,消防设备的发展速度远比不上高层建筑发展的速度,这一矛盾促进了高楼火灾救援装置的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救援装置的设计日趋成熟,但仍存在局限性.为进一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发展,设计先进的、高效的高楼火灾逃生装置是众望所归的.

参考文献:

[1] 公安部消防局.2012中国火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2] 陈士俊.安全心理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3] 金来兴.奥勃龙高楼火灾逃生装置:中国,ZL 201020248718.4[P].2012-02-01.

[4] 叶强,杨宜昌,张国欣,等.液体流动阻尼式高楼逃生器的创新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5,24(2):210-212.

[5] 杨先碧.六大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创意新技术:高楼火灾逃生保护伞[J].发明与创新:综合科技,2011(1):38-39.

[6] 筑龙网.亚洲统领2013年世界最高建筑[EB/OL].[2014-01-20].http:∥news.zhulong.com/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全国部分特重大火灾事故案例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防火意识。

2、掌握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逃生策略。

二、教学重点:发生火灾的自救和逃生措施。

三、教学方法:导、读、问答、创设情境相结合。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

五、课 时: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给学生播放全国部分特重大火灾事故案例,使学生们对火灾事故引起高度重视,为学生们更好的学习发生火灾的自救和逃生奠定基础。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报道,有多少人无故的丧命于这些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中!我们虽不能说只要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就万无一失,一点危险都没有,但是起码能够将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当火灾袭来时,你如何逃生呢?

(二)情景设置

1、教师活动: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2、当教室外发生火灾,同学们如何自救?

(三)讲解常识

当身边发生火灾,如何自救?

一、火灾逃生要点

(1)“要”尽快离开危险区。(2)“要”判明火势情况。(3)“要”选择安全路线

二、发生火灾如何自救和逃生?

1、学习火场逃生十法:(1)熟悉环境法(2)迅速撤离法(3)毛巾保护法(4)通道疏散法(5)绳索滑行法(6)低层跳离法(7)借助器材法(8)暂时避难法(9)标志引导法(10)利人利己法

2、火场逃生十注意:

三、身上着火如何自救

1、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来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

2、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先设法把衣帽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去了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衣服在身上烧,不仅会使人烧伤,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抢救治疗增加困难。烧伤者在治疗时,首先要去除烧剩余的布片,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特别是化纤衣服,受高温熔化后,会与皮肤粘连,且有一定的毒性,更会使伤势恶化。

3、身上着火,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倘使有其他人在场,可用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扑灭,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或者帮助将烧着的衣服撕下。但是,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内所装的药剂会使烧伤者的创口产生感染。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第6篇

主讲:吴明艳

新立屯大火刚刚熄灭,今天我们做这个《预防火灾及逃生自救》讲座显得尤为重要。前天4月11日19时,明山区新立屯发生山火,由于风力很大,加上天气干燥,火势迅速蔓延开来,一时难以控制,先后组织8支灭火队800余人参与灭火,到12日凌晨火势才得以控制,虽然没有人员伤亡,经初步估算过火面积35公顷左右,一些居民的房屋被烧毁,待养的牲畜被烧死。昨天11点左右灭火人员才全部撤离,火灾原因已经查明,因为小松沟山中一独居农户焚烧垃圾造成的,此人已被公安机关拘留。

1994年12月8日这一天的下午6时10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上几块被烤燃的纱幕布条,忽然落在796名师生和干部面前!这里云集的可是全市7所中学、8所小学精心挑选的15个规范班的优秀师生啊。刹那间,大幕起火,火势蔓延,灯光熄灭,烈焰毒烟突然绝情地扑向那些天真可爱的中小学生,扑向那些辛勤的园丁!在这场震惊海内外的特大火灾中遇难的共有288名中小学生,还有37名教师和干部。这次火灾中有40多位老师在场,就有36位遇难殉职,其中有5位是校长。

同学们,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是幸运的,但同时你也开始了一趟没有回头重来的旅程,因为生命不可以轮回!生命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宝贵的,只有珍爱生命,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美满。众所周至,火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火的日子,但是每年因为火灾而造成的损失数以万计,同时也使许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撑握一些基本的防火安全知识,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火意识,增强同学们的自救自护能力。今天,我和大家一道来学习校园预防火灾及逃生自救知识。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意识,预防火灾从我做起 防止发生火灾的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制定的消防条例和规定,以及学校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同学们必须遵守的准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主要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吸烟,不玩火。有的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做玩火的游戏,这是十分危险的。玩火时,一旦火势蔓延或者留下未熄灭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尤其是吸烟不仅危害身体健康,更存在火灾安全隐患,为此我校明令禁止吸烟行为,一经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

2.不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携带汽油、划炮及摔炮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3.爱护消防设施。为了预防火灾,防止火灾事故,校园内各处都设置了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及安全指示牌等人员疏散紧急通道,要自觉爱护消防设施,保证安全通道的畅通。

4.实验课如需要使用酒精灯和一些易燃的化学药品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去做,时刻小心谨慎,严防发生用火危险。5.不随意焚烧废纸、垃圾等物品,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处理垃圾。6.不违规用电,自觉遵守安全管理规定,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老师报告,室内无人时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

二、坚决遵循“生命至上”安全原则,积极自救紧急疏散 火灾无情,一旦发生火灾,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慌乱,第一时间报告老师和学校,拨打119火警电话,并按照学校紧急疏散演练程序进行逃生。万一被火围困,更要随机应变,设法脱险。具体做法如下:

1.要熟知紧急疏散路线,听从学校和老师统一指挥,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注意逃生过程中的自我保护,减少身体伤害。

3.要保护呼吸系统。发生火灾是一般都会伴随着浓烟,其实在火场上人员的伤亡大多是被烟给呛死的。逃生时可用淋湿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窒息。

4.火场上烟气都具有较高的温度,疏散中穿过烟气弥漫区域时以低姿行进为好,例如弯腰、蹲姿、爬姿等。剧烈的运动可增大肺活量,当采取猛跑方式通过烟雾区时,不但会增大烟气等毒性气体的吸入量,而且容易发生由于视线不清所致的碰撞、跌倒等事故。

5.自我逃生中乱跑乱窜、大喊大叫,不但会消耗大量体力,吸入更多的烟气,还会妨碍别人的正常疏散和诱导发生混乱。

6.如果身上着了火,尽量先把衣帽脱掉。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卧倒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压熄。切忌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多数灭火器的药剂会引起烧伤创口感染。

7.要借助消防灭火器材,掌握正确使用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时对明火进行扑救。

8.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采取暂时避难方法,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并用淋湿的毛巾、抹布等塞堵门窗缝隙,避免浓烟进入室内,延长时间,悬挂颜色艳丽等明显标志,等待救援人员。

9.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以上给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假设条件下火灾避难的方法。实际上,各种火场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同学们万一遇到火灾,要牢记十六字:临危不惧,清醒果断,争分夺秒,巧妙脱险。总之,争取时间,快速离开,才是上策。熟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火灾发生,我们千万不要慌乱,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火灾逃生中,尽最大的可能保护自己最宝贵的生命。

同学们,再远大的理想,再光明的前程,都需要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保证。“远离火灾,创造和谐社会”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防火消防安全,从自己做起,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溪市第十六中学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精选6篇)火灾的预防和逃生教案 第1篇教案教育目标:让学生掌握自救逃生的方法,懂的保护自己的生命 教学过程: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