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规程制定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规程制定范文(精选3篇)

规程制定 第1篇

该矫直机采用双牌坊支撑, 上四辊液压压下、下五辊与双牌坊固定的设计方式, 对H型钢产品具有很好的矫直效果及最小的残余应力, 并且实现了九辊整体快速换辊。

1 CRS 2000/9H辊式矫直机矫直原理

CRS 2000/9H辊式矫直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各个矫直辊的矫直压力, 使金属轧件经过多次反复弯曲变形以消除轧件弯曲曲率的不均匀性, 从而使轧件弯曲曲率从大变小达到矫直的目的。九辊式矫直机每上下相邻的三个矫直辊组成一个变形区, 故此九辊式矫直机共有七个变形区。

下面是轧件在CRS 2000/9H辊式矫直机上矫直时, 轧件弯曲曲率的变化过程: (如图1)

轧件通过第一辊时, 未受弯曲力矩作用, 原始曲率无变化。

轧件进入各辊的反弯曲率均使前一辊的最大残余曲率得到矫直为原则选择, 即1/ρi<1/ri-1, 使1/ri-1变为0, 残余曲率范围为0~1/ri (1/ri<1/ri-1) 。直至1/en-1, 使1/rn-2变为0, 最终残余曲率为0~1/rn。当n值足够大时, 1/rn-1≈0, 那么轧件就被矫直。

事实上, 矫直辊的个数是有限的, 不可能无限多。只要使轧件曲率减小到一定程度达到国家标准或用户要求, 就达到矫直的目的。

由此可得到矫直轧件的基本原则:欲使原始曲率为1/r0的轧件得到矫直 (1/r=0) , 必须选择适当的外力矩, 使反弯曲率在数值上等于弹复曲率1/ρy (即1/ρy=1/ρ) 。弹复曲率的数值与轧件的尺寸、材料性质及原始曲率等因素有关。

在我们的矫直机上, 1-6号辊塑性变形较大, 从7号辊开始, 塑性减小, 弹性增加。7号辊和5号辊之间的压力有明显的变化。在入口的几个变形三角区, 压下量较大, 变形半径较小。随着轧件的逐渐向后移动, 压下量逐渐减小, 变形半径逐渐增大, 直至变形半径无穷大, 轧件完全被矫直。

2 辊式矫直机压下规程制定的研究与应用

CRS2000/9H辊式矫直机压下规程的制定, 关键是计算各规格产品、不同钢种所需要的最小屈服力矩F*L (F是矫直压力、F是矫直辊辊距) ;计算各规格产品、不同钢种所需要的最小屈服力距还需要计算各规格产品的断面模数、不同钢种的屈服强度。

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主要有金属的化学成分、晶格类型、晶粒大小、晶格组织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温度、应变速率、应力状态等等。根据现场大量生产经验研究得知,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晶格类型、晶粒大小、晶格组织结构、溶质元素、第二相、矫直温度、应变速率 (即矫直速度) 、应力状态等因素影响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波动为25%。

CRS 2000/9H辊式矫直机工作时, 在1~4号矫直辊所构成的矫直变形区主要是大变形的纯塑性变形区, 而4~7号矫直辊所构成的矫直变形区主要弹塑性变形区, 而7~9号矫直辊所构成的矫直变形区主要纯弹性变形区。

要想把轧件矫直, 制定CRS 2000/9辊式矫直机压下规程时必须满足三大矫直区的工作特点。为了很好地矫直轧件还必须注意到金属材料屈服极限这个问题。屈服极限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 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 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 称为条件屈服极限或屈服强度。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 将会使零件永久失效, 无法恢复。如低碳钢的屈服极限为207MPa, 当大于此极限的外力作用之下, 零件将会产生永久变形, 小于这个值时, 轧件还会恢复原来的样子。

通过现场各规格、不同钢种的大量矫直试验数据表明, 该矫直辊单变形区的矫直压力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矫直情况十分吻合。在2、4号压下矫直辊的变形区, 轧件是纯塑性变形;在6号压下矫直辊的变形区, 轧件是弹塑性变形;在8号压下矫直辊变形区, 轧件是纯弹性变形。同时也证明此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利用此计算公式, 对制定辊式矫直机的矫直压下规程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3 结语

在制定辊式矫直机压下规程时, 要注意到金属的屈服强度, 产品的断面模数大小, 矫直速度, 矫直温度以及矫直压下量与矫直压力之间的匹配关系。既要照顾到轧件塑性变形时的矫直压力与矫直压下量的匹配关系, (矫直压下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太大轧件会产生过变形甚至矫裂, 太小则起不到矫直作用。) 又要照顾到各个变形区的不同变形形式 (即纯塑性变形、弹塑性变形、纯弹性变形) 。

参考文献

[1]谷慧勇.高强钢筋多辊矫直止转筋系统研究与有限元模拟[D].燕山大学, 2013.

[2]闫志霞.多辊钢筋矫直参数与矫直精度研究[D].燕山大学, 2013.

制定中学田径运动会规程要求 第2篇

一、主办单位:

二、协办单位:

三、承办单位:

四、比赛时间与地点

五、竞赛分组

(一)、分组原则

按照《中学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的规定,比赛分A、B组进行,A组18个代表队,B组14个代表队。以后,每届运动会A组团体总分后四名的学校降至B组,B组团体总分前四名的学校升入A组。

六、竞赛项目

男子(18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5000米竞走、110米栏(栏高1.06米、栏间距9.14米)、400米栏(栏高0.914米、栏间距35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7.26公斤)、铁饼(2公斤)、标枪(800克)、五项全能

五项全能比赛在同一天按下列顺序进行:跳远、标枪(800克)、200

米、铁饼(2公斤)、1500米。

女子(18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3000米、3000米竞走、100米栏(栏高0.84米、栏间距8.50米)、400米栏(栏高0.762米、栏间距35米)、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4公斤)、铁饼(1公斤)、标枪(600克)、五项全能1

五项全能比赛在连续两天内完成,第一天:100米栏、铅球、跳高;第二天:跳远、800米。

七、参加办法

A组学校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16人,B组学校每单位可报男、女运动员20人(A、B组男、女运动员各不得超过12人),领队2人(其中1名领队为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教练员3人(其中应有1名女同志)。

八、运动员参赛条件

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思想要求进步,文化课考试成绩合格,经二级甲等医院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同意参赛,并具有参赛学校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

2、参赛运动员年龄不得超过19周岁

3、高三学生不得报名参加本届运动会;

4、虽有省重点中学正式学籍,但训练和文化课学习均在体校、体育中学的学生,不得参加本届运动会;在国家体育总局注册的运动员不得参加;

5、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在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履行了正式注册手续,并经审核,取得《中学生运动员注册卡》的学生。

九、资格审查

1、主办单位将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在赛前、赛中和赛后严格按照《学校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中学生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和《竞赛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资格审查。

凡在赛前(报名至运动员报到前)有违反竞赛规定者,一经查实,取消该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和注册资格,并不允许换人。凡在赛中(运动员报到至运动会结束)发现违反竞赛纪律者,取消该运动员的所有比赛成绩和该运动员所在组别的团体总分;凡在赛后(运动会结束后)经查实有违反竞赛规定者,除取

消该运动员的所有比赛成绩和运动员所在学校所有组别的团体总分,收回成绩证书和奖杯外,并视其情节全省通报批评,同时取消学校参加下一届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A组比赛资格。

2、凡对参赛运动员的资格和比赛中的裁决有异议提出申诉者,需按规则规定提交详细的书面材料,经领队签名,加盖学校公章后报“资格审查小组”和“仲裁委员会”,同时缴纳申诉费500元方可受理,如胜诉,申诉费如数退回。

3、为严肃赛纪、净化赛风,各单位须在报到的同时缴纳保证金2000元。若在赛前、赛中未发现任何资格问题和违纪现象,保证金如数退回。

4、参赛运动员必须按报名规定按时上报《运动员资格审查表》、《报名表》、《中学生运动员注册卡》复印件和其它相关证明材料,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十、竞赛办法

1、参赛运动员每人限报2项(全能运动员每人限报1项),另可兼报接力。

2、比赛采用中国田协审定的最新《田径竞赛规则》,比赛在煤渣跑道上进行。

3、凡报名参赛的运动员不得无故弃权。

4、各项目根据报名人数决定赛次及是否进行及格赛,及格赛的标准由主办单位确定。

5、计分办法:

A、B组各单项分别录取前8名,按9、7、6、5、4、3、2、1计分,全能及接力项目双倍计分;A、B组报名人数不足录取名次时,则按报名人数减一录

取,计分办法不变;破省重点中学田径运动会最高纪录者,每项加9分,运动员在某一项目的比赛中,多次破纪录,只计1次破纪录分。同时,本届运动会将增设等级分,凡符合有关规定,比赛成绩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等级标准(含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的,记一次等级分,并在运动员相应名次得分中加5分(未获得名次者只加5分),运动员在某一项目的比赛中,比赛成绩多次达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等级标准(含国家二级运动员等级标准),只计1次等级分。

6、比赛器材由大会统一准备。

7、检录及比赛时,运动员胸前后必须佩带号码布(跳高运动员可只佩带一块),号码布由大会统一准备。

8、某比赛项目报名人数少于4人(队),取消该项目比赛,运动员可改报其它项目。

十一、录取名次与奖励办法

1、各单项(包括全能和接力)A、B组分别录取前8名,均发给成绩证书,前3名另发给奖牌。

2、团体总分按运动员得分(含等级分)的总和,分别排列A组、男子A组、女子A组团体总分前10名,B组、男子B组、女子B组团体总分前8名,如遇积分相等,则以等级分多者名次列前,若再相等,则以破纪录多者名次列前,若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名次列前,并以此类推。

3、A组学校团体总分的1/4,将计入全省第十届中学生运动会本市、州代表团团体总分,若一个市、州在A组超过一所学校,则以成绩最好的一所学校的团体总分为主。

4、A组设5个团体、B组设3个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另设32名个人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和奖励办法另定)。

十二、报名与报到

(一)、报名

1、各参赛单位应将《中学田径运动会报名表》和领队、教练员、运动员二寸免冠近期彩色登记照片一张(照片背面注明学校名称、姓名、性别),于某年某月某日前报寄某中学校办(邮编:******)

2、各参赛单位将《中学田径运动会报名表》、《运动员资格审查表》加盖学校公章后,和参赛运动员学生证、身份证(凡年满16周岁运动员必须办理身份证,16周岁以下的运动员应出具贴有近期照片并加盖户口骑缝专用章的出生年月日证明)、招生录取表、学籍卡片、运动员注册卡复印件,于某年某月某日前(以当地邮戳为准)报寄我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邮编:******),一经报名,不得更改。

3、各参赛单位在报名的同时,须报寄一张压膜卡片,卡片内容为学校名称、公章、全部参赛运动员近期二寸彩色免冠照片,并在照片下注明姓名、性别、参赛号码、注册卡号及参赛项目(照片必须符合要求,凡使用过时、一寸、黑白、复印、传真、翻拍等不合要求照片的运动员,一律视为参赛资格不合要求,不允许参赛),卡片规格统一为30CM ×21CM,卡片上的文字使用四号仿宋字。压膜卡片在报名的同时寄往我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4、未办理“首次注册”登记的参赛运动员,应按照《中学生运动员注册管理实施办法》的要求,于某年某月某日前将所有材料和《中学生运动员“首次注册”登记表》报寄我厅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

(二)、报到

1、时间和地点:运动员于某年某月某日至某日在某中学报到,某月某日下

午15时召开本届运动会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裁判员于某年某月某日报到。

2、参赛运动员报到时,必须向大会“资格审查小组”交验参赛运动员所有资格审查材料原件,否则,不得参加比赛。

3、各参赛运动员在参赛前,必须在二级甲等医院进行体检,报到时,须向大会交验体检证明材料。

十三、裁判员

总裁判长、田、径赛裁判长,由主办单位选派国家级裁判员担任,其他裁判员由承、协办单位培训考核后择优录用,原则上由国家二级裁判员以上等级的体育教师担任。

十四、经费

1、报到时,各代表队应向大会交纳报名费1500元,另每人每天交基本食宿费60元,超编人员经费自理。

2、主办单位所选派的裁判员旅差费由承办单位负担。

十五、其它事宜

1、各单位自备2米×3米的队旗一面,颜色不限。

2、各队报到时,须交100字以内的入场式解说词一份。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规程制定 第3篇

随着预拌砂浆在我国的全面推广, 在我国已经形成“干湿并举”的预拌砂浆发展模式, 湿拌砂浆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有些地区湿拌砂浆的发展速度甚至已经超过干拌砂浆。

湿拌砂浆作为预拌砂浆的一种生产和销售模式, 在产品技术特性、运输及储存管理等方面与干拌砂浆有较大的不同, 例如在原材料方面, 湿拌砂浆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烘干处理, 所使用的添加剂也不局限于粉剂;在生产设备方面可直接使用混凝土搅拌站现有设备;产品运输使用搅拌机运输, 可以避免干拌砂浆运输及输送过程中产生的离析问题;产品进入工地可直接使用, 做到随取随用。但湿拌砂浆也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 即如何保证砂浆从生产到使用的运输、存储过程中保持其技术性能指标不发生明显变化, 这就需要通过标准来明确湿拌砂浆在产品技术性能设计、运输、存储、施工应用管理等方面的特殊要求。

为了规范湿拌砂浆的发展, 确保湿拌砂浆在使用中的质量,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下达了编制《湿拌砂浆施工应用技术规范》的标准制定计划, 2016年完成。根据以上情况, 标准起草单位经研究决定, 于2015年9月16日在广州召开《湿拌砂浆施工应用技术规程》标准制定工作研讨会暨标准制定项目启动会议, 会议具体安排如下:

一、会议内容

1.我国湿拌砂浆发展现状及《湿拌砂浆施工应用技术规程》立项说明;

2.广东省湿拌砂浆情况介绍及湿拌砂浆发展经验介绍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广州浪淘砂建材有限公司) ;

3.广东省湿拌砂浆质量检验情况分析 (广东省质量监督水泥检验站)

4.《湿拌砂浆施工应用技术规程》标准制定实施方案、标准草案及相关试验方案介绍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

5.与会代表就标准草案及试验方案、我国湿拌砂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

6.确定标准起草单位、参编单位成员及工作分工。

二、参会单位

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

北京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编单位:广州浪淘砂建材有限公司

广东新业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州市东浦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州圣丰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省硅酸盐学会

广东省建材绿色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

其他湿拌砂浆生产企业、原材料 (添加剂) 供应单位、检测机构及行业管理机构。

三、会务有关安排

1.会议具体组织工作由广东省硅酸盐学会负责, 会议报到时间:9月15日, 会议时间:9月16日

2.会议地点:广州 (具体地址另行通知)

3.费用:每人800元 (含餐费, 宿费自理) 。已确定的标准参编单位参编人员免收会务费。

4.参会单位请填好回执, 于2015年8月28日前反馈至主办单位。

联系人:

广东省建筑材料研究院、广东省硅酸盐学会

于利刚020-81383982肖惠玉020-81816795廖金梅020-81701993

联系人:廖金梅电话:020-81701993、15876531347传真:020-81810490邮箱:dgsgsyxh@126.com

规程制定范文

规程制定范文(精选3篇)规程制定 第1篇该矫直机采用双牌坊支撑, 上四辊液压压下、下五辊与双牌坊固定的设计方式, 对H型钢产品具有很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