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精选8篇)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 第1篇

保证金交易指的是什么?

黄金保证金交易是指在黄金买卖业务中,市场参与者不需对所交易的黄金进行全额资金划拨,只需按照黄金交易总额支付一定比例的价款,作为黄金实物交收时的履约保证。目前的世界黄金交易中,既有黄金期货保证金交易,也有黄金现货保证金交易。

黄金保证金交易主要有三大功能:第一是价格发现;第二是套期保值;第三是投机获利。价格发现是黄金期货交易的功能,黄金期货价格是黄金现货价格的未来体现。而套期保值在期货保证金交易和现货保证金交易中都可实现,(套期保值是期货的专利,现货不具有这个特性)这里可能需要解释一下黄金套期保值的概念,这是指金商为了规避未来金价不确定性变动带来的市场风险而采取锁定风险或锁定收益于当前值的市场操作手法。由于保证金交易具有较高的杠杆作用,从而也成为投资者投机获利的工具。

黄金保证金交易有哪些特点?

黄金保证金交易是一把双刃剑,当用金商或产金商需要对现货进行规避市场风险的套期保值时,不需占用大量资金,只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作为实物交割时的担保。这种交易手段减轻了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压力,这是它的优势所在。缺点主要体现在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风险,投资者如果将套期保值数量盲目地投机性放大,一旦决策失误,会招致企业的重大亏损甚至破产。

现货保证金交易与期货保证金交易有什么不同?

黄金现货保证金交易以伦敦现货市场为代表,它没有固定的交易场所,伦敦五大金商(罗富齐、金宝利、万达基、万加达、美思太平洋)作为全球市场参与者的交易对手,投资者买进黄金时,由于只支付了一定比例的现货保证金,剩余货款类似于向银行贷款,所以要按日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利息也可以解释为金商机会成本的的损失。

黄金期货保证金交易以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和纽约商业交易所为代表,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其交易标的不是现货黄金本身,而是标准化的黄金买卖合约,约定交易双方在未来某特定时间以约定价格进行黄金实物交割。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 第2篇

---兼论普通外汇投资者与优秀外汇交易顾问间的差距

通病之二,不设止损。外汇市场风云变幻,随时会发生预料不到的变化。世界上找不到一个敢肯定自己每次判断都正确的交易师。因此,外汇市场上只存在两类人,一类是输少赢多的人,一类是赢少输多的人。为保证投资者在判断失误时,不至于泥足深陷,因一次失误而致命,设立止损盘可以说是不二法门。外汇保证金交易由于杠杆原理的存在,盈利与损失都放大了若干倍,而且存在追加保证金的情况,因此,外汇保证金交易不同于股票,不设止损,可以说把自己置于较大的风险之中。有一位日本著名的银行外汇交易员,有几十年外汇交易经验。在银行工作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后转职到一家专业外汇公司,成绩大幅下降。他自己总结自己的失误,唯一也是最大的一条,就是过于自信,不设止损。资深的交易员尚且如此,普通的投资者有什么理由不这样做哪?因此,可以说,设立止损盘,是保存实力,争取少输多赢的必须手段。

普通的外汇投资者,在止损盘的运用上,最易犯的弊病有三种。

一是过于自信个人的判断,或自认财大气粗,不屑设止损。要知道,外汇市场的每一波大浪,都要在千点以上。美元/日元从264到79的历经十年,近两万点的大浪,其始点距今也不过只有二十年,谁能说历史不会重演呢?如果遇上这样的大浪,按50倍的杠杆效果计算,一枚单的损失就要1850万日元。请问,有哪位自认有这样的财力呢?不设止损,任随市场变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就如划木桨小船横渡大海,其危险性不言自明。这样的投资者,迟早会受到市场的惩罚。

二是心中有止损,盘上无止损。这样的投资者往往担心无谓的止损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但人性的弱点往往造成这类人在市场走势接近自己的止损点时,犹豫不决,不肯服输,止损点一退再退,等到忍无可忍时才被迫平仓出局。往往产生的损失大大超过预计。

三是随意用一个金额作为止损点。止损点的设置,可以说是职业交易顾问与普通投资者的最大区别之一。职业交易顾问懂得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根据每个币种的不同特点,合理摆放止损点。在市势未翻转的情况下,避免止损盘被碰上:在市势反转时,可尽量减小损失,从而达到止损的最终目的。而随意用一个金额或点值作为止损点,往往出现打上止损,即朝预定方向继续前进的情况,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通病之三,分析判断不是建立在周密而自信的判断基础上,盲目听信消息或迷信某些汇评。外汇市场相对于股市等投资市场而言,是相对公平的市场,人为操作的难度较大。但同时,外汇市场也与其他投资市场一样,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真假难辨的情报。如何从这些消息中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外汇投资者必备的素质。在最近的两年中,类似的因消息误导而导致投资者大损的情况就有多次。我想在前两年踏入外汇市场的外汇投资者最惨痛的教训就是在135附近买入了美元/日元。当时,可以说所有的消息都说日元要去140,甚至160,这其中包括号称日元先生的榊原英资。很多投资者盲目轻信,疯狂买入。但结果是美元从135开始几乎没有比较像样的回调,一路跌到115。在这场大跌中,我认识的投资者输掉上亿日元的就有数人。在下跌的过程中,市场关注的焦点先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争端,再是美国的双子赤字,最后是美国企业的会计丑闻。回头大家再冷静的想想,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每年都在打,美国的双子赤字也不是去年才开始有,至于会计丑闻不过是股市回落的副产物,这些因素会导致美元的狂跌吗?大家再回头看看日元在135附近的图形,连续在132至135

之间争执了五周,都没有有效上破135,至少证明135是中期难以逾越的天顶,这时再不醒悟而坚持买入,除了失败,不会有第二个结果。有很多人认为去年三月七日的大跌是日本结算资金回流的结果,其实,日本的大型输出企业,象丰田,日产,都有自己的外汇部,都有一批精通控制外汇风险的专家,虽然年结集中在三月末,但往往在二月即开始着手回流资金。去年的走势,从图形上已清楚地预示了这次大跌,市场要这样走,理由不过是顺应走势由人编出来的而已。再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今年五月份,金融大鳄索罗斯公开说他买入了欧元等非美货币。这时很多人认为跟着他走不会有错。可是大家再冷静的想想,索罗斯是靠什么赚钱的?可以说,除了已破产的老虎基金,没有比他再大的投机家了,投机说白了就意谓着把别人的钱想办法装到自己兜里,大家都跟着他赚钱,这钱从哪里来?我曾经看过一位日本著名的大银行交易员的文章,他指出,在美国有一个投机家的团体,定期会召开会议,即使像他这样超大银行的资深交易员,也难以踏入这个圈子。但他因在纽约工作时间较长,会从外围得到一些消息,往往被言中。因此说,外汇市场虽然相对公平,但遇重大事件,被操纵的可能性还是有的。特别是舆论操纵。除了上面提到的例子外,其他像美伊战争,欧元降息,走势(至少是短期走势)往往与事先的舆论相反。因此,作为普通的投资者,因信息渠道,交往范围,技术水平的限制,往往容易陷入这样的陷阱。为避免踏入误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轻信重大事件出来前的舆论,待消息出尽,走势稳定后,再入市不迟。投资市场毕竟是赔钱容易,赚钱难。想保持不败,不能靠博大,而应靠准确把握时机。宁可错过时机,也要保证准确率。

再就是迷信汇评的问题。汇市也好,其他投资市场也好,神仙是不存在的。即使是很多著名的投资机构,汇集了大批精英,也难以保证只赢不输。我自己也负责起草每日公司的投资建议,但因有时间限制(每天十二点前必须交出),自己也感到有些分析是不充分的。但长期关注的币种,往往自信强一些。因此在看某汇评时,要注意起草汇评的人哪个币种比较擅长,在哪个阶段(单边势还是震荡势)比较准确,明白了这些,加之自己的判断,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比如前一段,我向客户推荐过saxo bank的欧元分析,但我发现该分析的趋势判断较准,但stoploss被打上的几率较高,就建议放大止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至于一些自营投资机构的汇评,建议还是不看为好,因这样的汇评往往目的不纯,有有意误导顾客只嫌。通病之五,犹豫不决,因小失大。保证金交易因有杠杆原理的存在,很小的波动带来的盈亏都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优柔寡断是保证金交易的最大敌人之一。果断的行动来自于自信的判断,但即使有自信的判断也未必会采取果断的行动,这其中的原因,即有性格上的问题,也有经验及是否经过系统的心理训练等诸方面的问题。

这点通病,普通客户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盲目自信后的犹豫不决,心存侥幸。这部分客户以原来做实盘的客户居多。做实盘,因不需要追加保证金,产生的盈亏相对较小,心理压力也就相对较小。因此有很多客户就抱着“反正我也不急着用这笔钱,不信等不回来“的心理来操作,结果往往侥幸成功,或者说因与保证金交易的原理不同,只要等得起,这样做实盘交易成功的概率反而较大。殊不知,保证金交易虽然在判断趋势上与实盘相同,但在交易技巧及对心理素质的要求上,与实盘可以说有天壤之别。这种巨大的差别主要来自于盈亏的额度上。实盘交易当出现亏损时,大不了当存定期。但保证金交易一旦出现亏损,往往需要再拿出大笔的钱来保,一旦失败,不仅初期投资荡然无存,将来还需要多少钱来保还是个未知数,这时给投资者带来的心理压力远非实盘可比。我就遇见过这样的客户,在国内做实盘时从未输过,认为外汇投资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到日本后,听说有保证金交易,可以说欣喜万分。用他自己的话说:国内原始股阶段不懂投资,没赶上,到日本后有这样好的投资方式,这不跟捡钱包一样。投资初期,确实小有斩获,但后期开始出现亏损,这

时他的心理就摆不平了,开始心存侥幸,用操作实盘的心理及方法对待。笔者虽多次提醒,但他对亏损的部分如何处理始终犹豫不决,结果亏损越拉越大,直至无力可保,砍仓走人。二是技术中途半端,想赢怕输产生的犹豫不决。这些客户大多是已在汇市上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客户。保证金汇市完全不同于股市,盲目入市,盈利的几率极小。这部分客户往往是在汇市上吃过亏的,在积累了经验与教训后,对汇市的风险已有了较深的认识。但正因这种认识,加之技术与技巧不太过关,导致赢的时候不敢赢,怕再次被套。但输的时候,由于人性的弱点,对何时止损又犹豫不决,导致赢小亏大,最终还是成为汇市的失败一族。三是计较微小的损失带来的犹豫不决。出现这种情况的客户则完全是心理素质不过关所致。明知方向不对,但总是希望能在损失较小的价位止损。结果是走势一去不回头,想要的价位永远在过去才有,导致亏损远远大于预想。

通病之六,过分注重利息。因保证金交易是以货币对为交易单位,因此就存在大部分货币对买入时赚利息,沽出时付利息的情况。往往有的客户就因过分看重利息而愿意做买单,不愿意做沽单。涨势时还可以,跌势时,这种思考方法导致易逆市操作,易深度套牢。其实,保证金交易由于杠杆原理的存在,利息收入只是微不足道的部分。以日本目前存在的各家公司交易的美元/日元为例,买入时一天最高的利息也不过一千日元左右,用点数计算,不过一点的浮动盈亏。只有深度套牢,连套几个月甚至以年计算时,这些利息才会成为负担。而在前文中我已多次提到,专业的做法,每次交易,必下止损,这样的话,根本不会使利息成为负担。因此说,做保证金交易过分看重利息是要不得的想法。

以上几点客户易犯的通病,是我在与客户接触时总结出的一些肤浅经验,肯定还有许多不完全,不准确的地方,今后我还会随时总结,提供给各位汇友,但愿对汇友们能有所帮助,也希望汇友们提出宝贵意见!

交易成本的含义及其度量综述 第3篇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的相关理论, 对交易成本的定义进行了一个全面地整理与归纳, 并对国内外交易成本度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

一、交易成本的定义

1. 科斯交易成本定义

科斯最先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 认为在市场的运行中普遍存在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运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 它包括两个主要内容:

(1) 发现贴现价格, 获得精确的市场信息的成本。

(2) 在市场交易中, 交易人之间谈判、讨价还价和履行合同的成本。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目的是论证企业作为一种参与交易的组织单位, 其经济作用在于把若干要素所有者组织成一个单位参加市场交换, 从而减少市场当事者数目, 减轻交易磨擦, 降低交易成本。

2. 威廉姆森交易成本定义

威廉姆森认为, 人们所发生的交易关系总是在一定的合同关系中进行的, 可将合同方法作为分析交易最基本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组织不同制度的主旨, 是明确它们对交易成本的节约, 经济组织的问题, 是设计能实现这种节约的合同和治理结构。在确定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威廉姆森认为实际的人都是契约人, 契约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两个行为特征直接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产生。

3. 张五常的交易成本定义

张五常认为,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 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没有产权, 没有交易, 没有任何一种经济组织的鲁宾逊经济中, 简而言之, 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的成本。

科斯、威廉姆森是从市场交易的角度出发, 而张五常是从宏观经济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交易成本的理解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概念专指市场交易成本, 科斯、威廉姆森等人就是从这个角度解释交易成本的。而广义概念则将人类的交往活动, 及创建和变革制度或组织等引起的费用均视为交易成本, 张五常就是从这一角度定义交易成本的。

二、交易成本的度量

1. 宏观层面上的交易成本计量研究

宏观层面上对一国 (或地区) 交易成本的计量最具代表性的是华莱士等提出的方法。他们对交易成本的计量方法包括:

(1) 在人类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交易成本和转型成本进行定义。

(2) 对计量任务进行调整, 只计量通过市场的各种交易成本, 并把形成这些交易成本的活动定义为交易服务, 因此计量的任务就是加总各种交易服务并计量其价值。

(3) 加总交易产业的价值。

(4) 在非交易产业中, 提供交易服务职业那部分员工的收入就是交易成本。

(5) 加总除转移性支付外的国家公共部门为国防、教育、城市服务等活动而支付的各种费用。

(6) 把以上各项对应于国家经济核算账户, 加总交易成本。该总额就是该社会制度的运行成本。

这类方法的缺陷:

(1) 把社会活动分为生产转换活动和交易活动, 从而将社会运行成本划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这种区分在计量中不具操作性。

(2) 对交易行业的计量只抓住了通过市场可观察的那部份, 而没有将各种非市场化的资源损失包括在内。

(3) 经济规模和交易行业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在微观层次, 交易成本通常被认为是经济的耗散, 因此需要降低交易成本。而该类方法仅能证明交易成本总额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的趋势, 对单位交易成本的变化趋势并不具有解释力。

2. 微观企业层面上的交易成本度量研究

威廉姆森为微观企业层面计量交易成本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他认为, 尽管直接精确计量“事前”和“事后”的交易成本很困难, 但可以通过对制度的比较来对交易成本做出测算。由于只有通过制度的比较, 也就是把一种合同与另一种合同进行比较, 才能估计出它们各自的交易成本。因此交易成本的计算只要比较出哪个大、哪个小即可, 不一定非要算出具体数值来。

这种方法避免对交易成本的直接比较, 扫清了交易成本论点检验的关键障碍, 使对交易成本命题的正规统计检验成为可能。

3. 经验性案例研究估计的交易成本

这类方法通过研究在不同国家完成一项交易所耗费的资源, 直接关注于具体交易成本的估计, 包括市场交易成本和非市场性交易成本。第索托研究了被华莱士忽略的那部分成本, 即非市场交易成本, 例如花费在等待、取得企业许可证、官样文章、贿赂官样所费的资源。

这类方法的缺点是:

(1) 受限于调查数据范围和可获性, 对一国经济体单位交易成本的估计并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 在对不同国家做比较时, 需要进行相同项的比较和换算。

(3) 不能对一个国家做时间序列分析, 无法反映一国纵向历史发展。

上述三种度量方法的优缺点如表所示。

三、结论

交易成本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关于什么是交易成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总的来说, 对交易成本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概念专指市场交易成本, 而广义的概念则将人类的交往活动, 及创建和变革制度或组织等引起的费用均视为交易成本。对交易成本度量问题的研究, 主要是从宏观层面、微观企业层面以及经验性案例研究三方面展开的。但是由于理论界定、度量方法、数据可得性等方面的障碍, 三种方式的度量方式各自存在一些优势和不足。

摘要:作为制度内生化的桥梁和工具, 交易成本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但由于定义的不统一及计量的困难, 使得交易成本在被广泛使用的同时也备受争议。首先对交易成本的定义进行了全面地整理与归纳;其次对交易成本度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对宏观、微观, 以及经验性案例研究三种度量方式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计量

参考文献

[1]科斯:社会成本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 1994

[2]Williamson O.E.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A Study in the Economics of Internal Organization[M].New York:Free Press, 1983

[3]张五常:经济组织与交易成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4]Wallis J, North D C.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1870-1970, [A]in:Engerman S L, Gallman R E.eds.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6:95~161

[5]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从交易范围到生命化的数学含义 第4篇

我谈到工业化经济与信息化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分工创造财富,而后者强调融合创造财富。其中融合创造财富的数学表述,是随交易范围扩大,边际成本递减。学员首先问的是这里“交易范围”的含义。

他问:这里的交易范围是指地理,交易种类还是交易量?如果是指地理范围的话,现代流通业大发展已经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运输的量越大,成本应该越低呀?

我说的交易范围,实际对应的是斯密说的“市场范围”(the extent of the market)。斯密认为,分工创造财富,而市场范围限制分工。这被称为斯密定理。原话是说:“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言之,即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这是对古希腊色诺芬同样思想的发挥。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什么是市场范围,理解不尽相同。多数人的理解,是市场规模。即市场上各种产品的交易数量很大。但是,还有另一种重要理解,市场范围是指市场上产品的种类很多,这里的范围应该具有与范围经济之中的“范围”(scope)相同的意思,如钱德勒的用法。而对于克曼格曼等的空间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来说,市场范围还真是指地理,涉及运输成本(“冰山”运输成本,源自萨缪尔森“冰山交易”成本概念)。这位IBM高管的水平真是了得,从问题就可以看出思考的深度来。只不过这里发生了误会,他说的成本是指平均成本,而没听清我讲的是边际成本。

更细致的表述应该是:工业化经济的特点是,初始固定投入低,边际投入高,边际成本递增,边际报酬递减;信息化经济的特点是,初始固定投入高,边际投入低,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报酬递增。

这又隐含着在课上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展开的一个要点:报酬递减与报酬递增。这是区分两大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与新经济增长学派——的分水岭。如果仔细看就可以发现,二者的生产条件是不同的。前者没有利用网络效应,执着于节点型的资本专用性,因此是报酬递减的;而后者可以利用网络效应,因为当初始固定资本投入,伸延到指对网络型的社会资本投入时,就会产生报酬递增的网络效应。如阿里巴巴对商业生态系统的投入。

这涉及学员后面提到了一个问题,关于什么是“云”的理解。是指全新的生产方式,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节约成本。

我认为现在关于云计算的各种理解,过于偏重生产技术(人与自然关系),而忽视了生产关系(人与人关系)。从人(生产关系)这个角度看,云计算是一种新的所有制关系,这就是前面所说作为报酬递增的条件的网络型的社会资本所有制。社会资本与资本正好相反,一个是网络型资本(分享型资本,如关系和信任、网络基础设施),一个是节点型资本(专用型资本,如不具共同消费性的有形资本)。正是由于生产关系不同,它们所适合、解放的生产力具有本质区别。

将IT定位于节约成本,更是我批评的一种运营理念(这种批评只是针对先进企业的引领策略而不是针对一般企业的)。在课上我曾区分出惠而浦成本领先的卓越运营理念,与新一代“成本增值”分离的卓越运营理念的不同。指出将IT定位为以大规模生产节约成本,顶多导向“中国制造”的价格战,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没有利润可言;而新卓越运营理念,要求服务差异化、品种多样化,从大规模制造发展为大规模定制,从而在节约成本基础上解决增值,即成本加成问题。

学员接着问到成本加成问题。他说:我理解的加成定价实质上是指产品的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这里可以认为由IT平台支撑的交易的成本为零,但要不要加上相关的物流成本呢?要不要加上相关的服务成本呢?

这与我的理解就不同了。我说的成本加成中的成本,已将所有成本包括产品和服务的成本都包括在内,怎么会在产品成本之外,另算物流成本和服务成本呢?这都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加成。完全竞争中的成本加成,是以生产者为中心、基于资本回报要求的固定加成。它造成了宏观上的流动性陷阱现象。我说的成本加成,则是特指垄断竞争中的成本加成(在张伯仑理论中表现为双需求曲线),为的是说明产品差异化的原理。所以要加的不是服务成本,而是服务差异化带来的增值。在实践中对应的是新卓越运营理念。

学员问到“做活(生命化)的数学含义”说:我理解做活是指电子商务的盈亏平衡点,即作为基于Intelnet的电子商务,初期一定会有大量投入,即最初赔钱,然后做大“规模”而非仅仅是“交易量”,然后电子商务的优势才显现出来,不知理解是否正确?

这又回到对范围的理解上来。这已涉及当前的学术最新沿。事实上,报酬递增有两种,常见的是规模报酬递增,非常罕见的是范围报酬递增。学员说的情况,是规模报酬递增,已经很正确地区分出了交易量与规模的不同。不过,我说的生命化,正好是指范围报酬递增。

做活不是指盈亏平衡点,而是指报酬递增曲线的斜率,是指生产方式。这里就要在斯密“市场范围”这个概念上重新发挥了。论及做活(生命化),仅是报酬递增(正反馈),已不足以区别于非生命化的规模经济,必将“市场范围”一分为二:将其中市场规模的含义除去,专指品种(即学员所说“交易种类”)。这样一来,范围就专指系统的多样性了。生物多样性,是生命作为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企业做活,是指机械组织向有机组织转型的过程,生命化是有机组织的状态。它一方面具有报酬递增(正反馈)的特征,另一方面更具多样性(品种多样性)的特征。二者缺一不可。意思是,生命化在于环境越复杂,要素越异质化(品种是异质性的区分单位)、多样化,系统越具正反馈性质。

归纳起来,在固定初始投资指网络资本条件下,斯密说的市场范围,当它指规模时,报酬递增通向的是成本领先;当它指品种时,报酬递增通向的是差异化增值(生命化)的加成;新卓越运营(大规模定制),相当于规模经济且范围经济。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特点 第5篇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特点分析:

(1)交易灵活,适合不同的风险偏好者。100-200倍

(2)可以双向交易:涨跌都有获利机会,做对方向都是牛市。“T+0”交易,买了就可以卖。

(3)收益比高:如果满仓操作(不提倡),一天1倍以上获利几乎每天出现。这增加了以小博大的乐趣和刺激。

(4)风险可控:收益高,风险就高,为了防范风险可以预先设好止损。

(5)资金进出灵活,随时可以补仓,也可以调回资金。

(6)24小时连续交易 :投资者可以选择的时间比较宽裕,即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买卖,同时获利的机会相对增加。

(7)手续费相对银行实盘交易和股市佣金、印花税低很多。一般是6--10万分之。

(8)几乎不可能被操纵者糊弄,每天3万亿交易量(是美国股市的30倍、中国股市500倍),这就需要很大的资金操控,各国央行不够格,各大基金也不够格,所以外汇市场是最干净的市场。

(9)外汇市场的信息是公开的、既时的、免费的。

(10)交易速度非常快、非常灵活、可与国际外汇市场同步、实时成交。AETOS于2007年获得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ASIC)注册许可证,一直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总部位于悉尼。AETOS技术先进、服务周到、平台一流、值得信赖。五年时间里AETOS一直为全球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AETOS历史悠久并一直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在英国伦敦、中国香港、中国上海设有代表处,并在中国设立杭州、济南、长沙、大连、沈阳等办事处,未来打算开拓中国未开发的市场,努力做到中国最主流的外汇交易平台之一。要达到这一远大目标,除了要依靠广大客户和AETOS一起共同努力、一起成长外,还得依靠AETOS的核心优势:

1、澳大利亚ASIC正规监管

AETOS受澳大利亚证监会ASIC 的正规监管,从2007 年以来,我们已经有5 年的监管历史,可以说我们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交易商。

2、客户资金安全有保障

AETOS根据ASIC 的监管要求开立客户保证金账户,受银行严格隔离管理,没有客户的许可不得动用客户资金。同时,办理了第三方的PI 保险,进一步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3、有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公证

4、受邀央视CCTV分析师连线,做市场行情分析,这表明我们受官方媒体认可

5、实时返佣,随时提取

您的客户每交易一笔,客户的内返和佣金就会立刻返到您的账户,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您的佣金安全,提高您的资金利用率。

6、固定的点差,加佣金灵活

7、全程培训指导,贴心管家式服务

8、信用卡人民币入金,实时到帐,出金免手续费

9、开户送金10%,市场开发利器;电汇入金赠中间银行手续费

10、平台、软件、服务器都非常稳定,交易速度超级快

在AETOS进行外汇交易绝不会出现下单的点位和最后成交的点位有差距,AETOS承诺任何因AETOS 因素导致的客户亏损,AETOS 全部赔偿。

外汇保证金交易的杠杆原理 第6篇

最近有很多新的朋友都开始关注外汇投资,问的最多的还是关于外汇投资这块最大的优势以小博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外汇通金融投资培训小编在这里简单的解释一下:

1.1:20倍杠杆,1:100倍杠杆,1:400倍杠杆到底有什么不同?

从事外汇杠杆交易,或者说外汇保证金交易(同一产品不同说法),从实质上来说,就是从事合约的买卖。

第一,外汇的国际报价都是五位数的,就以英镑为例,英镑/美元1.6232,这代表1英镑可以兑换1.6232美元,当英镑/美元这个货币兑从1.6232波动到1.6233或者1.6231,波动0.0001,这就叫一个点。再说美元/日元80.57,同样代表1美元可以兑换80.57日元,当美元/日元这个货币兑从80.57波动到80.58或者80.56,波动0.01这也叫一个点。黄金的报价1418.31当价格波动到1418.41或者1418.21,波动了0.1同样是一个点。

第二,在国际上通行的基本就是这样:1张标准合约价值100,000美元(10万),一张MINI合约价值10,000美元(1万)。一个点的价值是多少呢?乘一下就是咯!点值=每个单位的交易量*最小跳动单位-(后一货币/美元)单位是美元。OK,举例说明下:

比如黄金/美元,欧元/美元,英镑/美元,澳元/美元的点值=100,000美元*0.0001=10美元

美元/日元的点值=100,000*0.01/(USD/JPY)=1000/80.57=12.41美元

美元/瑞郎的点值=100,000*0.0001/(USD/CHF)=10/0.9010=11.09美元

因此无论对于1:20杠杆,1:100杠杆,还是1:400杠杆,1张标准合约(1手)的一个点都差不了多少,1张MINI合约的1个点就是标准合约/10,对应上面的例子分别是(1美元,1.241美元.1.109美元)

第三,这样10万美金/20倍=5000美金,10万/100倍=1000美金,10万/400倍=250美金,也就是说做1张标准合约,如果是1:20杠杆,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5000美金,如果是1:100杠杆,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1000美金,如果是1:400需要动用您账户资金250美金,那么您账户内还有多少资金是活动的呢?可以抵抗多大的风险呢?

举例说明,以账户资金6000美金,买(卖)1张英镑/美元为例(一个点10美金):

1:20倍杠杆:占用资金5000美金,账户内还有100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100个点的风险,当市场的价格向上(向下)波动亏损100个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就会强制为您平仓.(风险极大).1:100倍杠杆:占用资金1000美金,账户内还有500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500个点的风险,当市场价格向上(向下)波动亏损500个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会强制为您平仓.(风险一般)

1:400倍杠杆:占用资金250美金,账户内还有5750美金是活动的,可以抵抗575个点的风险,当市场的价格向上(向下)波动亏损575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才会强制为你平仓(风险相对于1:20和1:100倍杠杆都小).最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账户同等资金的条件下,做同等手数(1张合约称为1手)的情况下,杠

杆比例越高,风险越小!

呵呵,写了这么多,您也看了这么多,是不是会有一些思考呢?

比如:6000美金做20倍杠杆1手和600美金做400倍杠杆1手是不是具有可比性呢?

或者2000美金做100倍杠杆0.1手和做400倍杠杆1手也是不是具有可不行呢?

希望得到高手的解答哦!嘿嘿!!很期待

忽然发现还会有人问什么时候回出现保证金追缴?

保证金追缴,其实俗称爆仓.这下大家就理解了吧,是指当您的账户余额不够亏损时所发生的四通自动强制平仓行为.举例 说明吧(这样直观一些)

您的账户资金200美金,您买0.1手EUR/USD,所占用你25美金是保证金,您尚有175美金是活动资金,当市场价格向下波动亏损175点的时候,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就会强制为您平仓。(风险很大)

或者您的账户资金2000美金,您买0.1手EUR/USD,所占用你25美金是保证金,您尚有1975美元是活动资金,当市场向下波动亏损1975点的时候,才会发生保证金追缴,系统才会强制为您平仓(风险小)

因此:1,账户内后备自己越多,抗风险能力越强,自然获利的数量就越高。

2,投资就是这样的,风险和收益永远都是好朋友,相互伴随着的。当您把自己置身于高风险状态下,收益的可能性就非常渺茫,当您把风险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的时候,迎接您的将是丰厚的收益。

3,我们很多投资朋友投资想的是如何如何赚钱,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其实在投资过程中,我考虑的是如何控制风险,把风险控制好了,您想不赚钱都难。

股票和外汇保证金交易的区别 第7篇

1、交易时间不同

股票只能在上午9:30时—11:30时,下午13:00--15:00时之间交易,白天工作的人非常不方便。外汇保证金24小时中任何一秒钟都可进行交易,尤其晚间17:00时—23:00时行情波动比较频繁,短短的几分钟就可获取较多的收益。随时买、卖和结算。最适合白天有工作,晚上有时间的上班族操作。

2、操作方法不同

股票属于单项交易,只能在行情上涨时做多,行情下跌时只能耐心等待(买是开始,结算方法是卖出)。外汇保证金双向交易,即可以买入(做多B),也可以卖出(做空 S)。结算方法是平仓。

3、当日盈利点和换仓的不同

股票交易只能是前一天买进,最早第二天卖出进行结算。即使一只股票当日涨停板也不能出仓,很容易减少收益甚至亏损。并且股票中的ST股每日最高盈利点不能超过5%,其它股盈利点不能超过10%。外汇保证金任何一秒钟都可以买入、卖出和平仓结算。外汇保证金平时行情波动每天上下差值150—200点左右,如果对行情把握较好,可以赚取最大值,上下反复可做交易,没有盈利点位限制。

4、影响盈利的因素不同

要做好一只股票,除对股票图表进行研究外,还要考虑大盘因素,同时,还需要研究基本面和政策消息面。股指期货的推出,将对股票交易市场带来极大的冲击,因大盘指数不断受到操纵,严重干扰了对个股的判断,致使股票越来越难做。(股指期货和外汇保证金交易方法完全相同)

外汇保证金只根据图表进行操作,并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可反复做。

5、交易量的不同

一只股票的盘子较小,很容易受庄家控制,散民经常处于被动,当做替罪羊。

外汇保证金平均每天 1.6 万亿美元的成交量,任何一笔个体资金是不能直接影响到整体行情的波动,因此,只看图表进行交易非常有效。

6、交易手续费的不同

一只股票买入或卖出,每次都需扣除3‰的印花税和3‰佣金,也就是说,一只股票买入和卖出,总共需要扣除手续费12‰。举例:一万元买入再卖出,需要扣除费用共为120元(其中,买入时扣印花税30元、佣金30元,共60元,卖出时,同样需要扣出60元)。

外汇保证金交易,交易不收任何的佣金,只有开始做交易时,银行扣除数量极少的点差(欧元对美元只有3个点差),结算时不再另收取费用。

7、开户手续、开户费用的不同

股票开户需要交一定的手续费

外汇保证金开户不收一分钱。

8、外汇保证金可利用模拟账户进行模拟交易:操作步骤、结算方法与实盘交易完全相同。另外,外汇保证金还有以下特点:

1、利用杠杆比例(最大杠杆比例400:1),用很少的资金可作较大的交易,以小博大。

2、外汇保证金可进行市价的买卖和结算,也可提前设委托单。同时,还可以设置止损与止盈。在周一至周五的任何一秒钟,行情如果达到客户设定的条件,即可平仓结算,客户不用盯在电脑旁。

3、资金安全性能非常高。

4、外汇保证金开户手续简单,存、取款非常方便。

5、外汇保证金开户最低(只需25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800元左右)。

6、账户永远有效。

注释:

股票买卖的是价格,外汇保证金买卖的是指数。对于 10K 账户来讲,欧元对美元和英镑对美元,行情上下浮动1个点就是1美元。

1、用欧元对美元指数做多单举例:

假如欧元对美元的指数是1.4400,在此点位上如果做1个买入合约(B)的话,系统自动亏损3个点,当行情上涨到1.4403时,账户不赚不亏,如果行情上涨到1.4404时,就赚1个点,赚1美元。

以此类推,如果欧元对美元的指数在1.4400时做了10个多单(B)合约,系统自动亏损3个点,行情上涨到1.4404,赚了1个点,就赚了10美元。

2、用欧元对美元指数做空单举例:

假如欧元对美元的指数是1.4400,在此点位上如果做1个卖出合约的话,系统自动亏损3个点,当行情下跌到1.4397时,账户不赚不亏,如果行情下跌到1.4396时,就赚1个点。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含义分析 第8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 人力资本的地位日益提升, 人力资本投资热持续升温, 但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也存在不断增加的趋势。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难问题折射出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问题, 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2014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 700多万高校毕业生中的许多毕业生或者饥不择食不得已采取先就业再择业策略, 专业不对口, 学非所用的现象比比皆是;或者对职位降格以求, 获得的是劣质人力资本交易机会, 或者一毕业就失业, 完全丧失人力资本交易机会;这些现象表明高校毕业生及其家庭面临巨大的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 有必要深入剖析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这一概念的含义。

2 对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相关研究的回顾

弄清事物产生的原因, 有利于深刻认识事物。在《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概念界定、研究背景及意义》一文中, 笔者曾界定了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概念, 指出“所谓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 是指人力资本投资者为了获得最大化人力资本综合收益, 在市场上进行人力资本交易时, 所面临的人力资本交易机会的不确定性。”。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而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必然产物。在《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成因分析与化解思路》一文中, 笔者对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成因进行了专门探讨, 认为“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形成, 具有明显的多因性,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深入分析了造成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原因, 认为造成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现代职业生涯、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就业竞争的不公平性、个体人力资本投资积累的长期性、人力资本投资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并逐一分析各种因素对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形成的所造成的影响。

3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的含义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 其含义具有十分丰富的层次。

3.1 人力是一种资本

马克思认为,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人力能作为资本, 一方面因为它有价值, 另一方面因为它在投入生产过程后能带来剩余价值。

首先, 人力资本有价值。人力资本是投资的结果, 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凝结, 因而是有价值的。虽然人力资本产权归人力资本生命载体天然所有, 但笔者认为人力资本至少是人力资本自我生命载体及其父母共同投资的结果。首先, 父母是直接投资者, 怀胎前父母通过一系列努力直接投资了自己的生殖细胞和受孕环境, 提供了一定质量和包含一定遗传信息特性的个性化的遗传物质, 怀胎中又投资了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如胎教, 营养, 避免生病、劳累、请假休息、甚至保胎保健等投资行为。人力资本载体出生后打防疫针, 哺育、教养、教育训练都是父母甚至其他相关人员后续追加的投资的行为。显而易见, 人力资本首先是其父母乃至其他家属共同投资的结果。其次, 人力资本又是人力资本生命载体本人投资的结果, 例如人力资本生命载体本人在接受教育、实践探索、实施保健以及可能的迁徙中等都投入了时间、精力乃至货币等成本。

其次, 人力资本能带来剩余价值。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思想, 劳动力在合理匹配并投入生产过程中使用时, 不但能创造自身价值还能创造超过自身价值以外的新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人力资本”是人的脑力、体力以及其他无形资本的总和。在合理匹配妥当激励的前提下, 人力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就能带来剩余价值。

3.2 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成就事业和做人所必须的资本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 成就事业所必须的资本一般包括两类, 一类是人力资本, 另一类是非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本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本按所有权可分为人力资本生命载体自有的人力资本和他人拥有的人力资本, 其中他人拥有并提供的人力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的价值。经济主体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 不但需要多种形式的非人力资本如自然资本或物质资本等的支持, 也总是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持。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 更是如此。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的地位显著提升, 作用空前放大。知识经济时代组织或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本。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在生存和发展中也总是需要一定数量、质量和性质的除他之外的其他人力资本支持。而且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人力资本交易活动必将更加频繁同时对于经济主体的竞争也更加关键, 人力资本能否在市场上获得交易机会对其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3.3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中的“人力资本”是指积极性人力资本

笔者认为, 人力资本有两种基本类型, 人力资本按照其态度倾向性可以分为积极性人力资本和消极性人力资本。积极性人力资本倾向于在人力资本市场上积极寻求人力资本交易机会, 尽量通过合理配置自己, 尽可能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作用, 同时谋求最大限度地获取人力资本综合收益。而消极性人力资本则恰恰相反, 不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人力资本交易机会、不是按照人力资本的地位、作用和要求尽量合理的配置自己, 或并非尽可能地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本作用, 或非尽可能谋求最大限度地获取人力资本综合收益。笔者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中的“人力资本”对应的是积极性人力资本而非消极性人力资本, 它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 积极性人力资本积极主动地寻求市场交易机会;其次, 积极性人力资本期望与职位合理匹配;第三, 积极性人力资本期待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第四, 积极性人力资本期望最大限度获取人力资本综合收益。

3.4“人力资本交易”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本商品交易

在人力资本交易中人力资本是作为资本商品来参与交易的。首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力资本是一种商品, 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本着自愿公平的市场交易原则将人力资本的使用权, 转让给人力资本顾客使用。其次, 强调人力资本交易是一种资本商品的交易。人力资本是一种有别于普通商品的资本性商品。在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为人力资本交易奠定了物质基础, 互联网经济位置是经济插上翅膀。知识经济时代, 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 知识创新的速度空前发展, 知识储存技术高度发展、知识传播的速度以及知识的应用使得人力成为组织的战略性资本, 人力资本有资格应该真正作为资本与他人或组织进行交易。既然如此, 那么一方面, 从发挥作用角度看, 所转让的人力资本在交易期内务必要体现资本的增殖性特征, 同时人力资本又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资本, 它是具有能动性的资本, 因而还要体现人力资本的能动性特征。在交易期内, 人力资本应当真正作为资本能动地发挥增殖作用;另一方面, 从收益角度看, 人力资本投资者转让人力资本是为了获得人力的资本性收益, 而且追求人力资本综合收益最大化。

人力资本交易具有必然性。人力资本所有者为人力资本消费者提供人力资本, 获得载体所需之物。人力资本消费者获得人力资本的使用权, 利用人力资本发展自己的人力资本或事业, 生存发展, 实现梦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必须向人力资本转让者提供符合其需要的回报。人力作为资本在市场上交易时, 人力资本载体保持人力资本所有权不变, 将人力资本产权束中的占有权、使用权, 甚至一定时空的支配权, 分离出来进行有偿转让给人力资本消费者, 在发挥人力资本作用时, 获得所需的某种形式的回报。

人力资本交易不断发展。广泛发生于人类社会各个时期,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的基础, 人力的资本性日益彰显, 人力资本交易发生的范围日益扩大, 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 内容不断丰富, 形式不断多样化, 随着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力资本交易平台层出不穷, 已经可以实施全天候及时数字化人力资本交易。人力资本交易可分为广义人力资本交易和狭义人力资本交易。狭义人力资本交易是指通过签订一定形式的人力资本交易契约, 约定人力资本的责、权、利和一定程度的预期作用效果, 约定人力资本收益的内容形式、数量、质量、规格、时空条件, 同时约定一定的人力资本综合收益回报多呈现直接的经济利益。而广义人力资本交易往往既可以签也可以不签书面协议, 收益可以是金钱、地位、机会、荣誉、声誉、认可、回报可以不是直接的经济利用, 约束双方言行的甚至可以是心理契约, 甚至没有心理契约, 甚至没有约束。

3.5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是指人力资本交易的各种有利于人力资本保值增值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交易上的可能性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也可称之为人力资本有偿使用机会或转让机会, 随着人力资本供求的变化、国家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规格和不同定位的人力资本获得人力资本交易的机会处于动态和变化中,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形式多样。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具体体现为诸如升学机会、求职就业机会、恋爱机会、结婚机会、提拔机会、晋升机会等。人力资本交易机会也可划分为潜在人力资本交易机会和现实人力资本交易机会。人们获得人力资本交易机会是为了通过人力资本交易获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而且尽可能追求人力资本综合收益的最大化。

3.6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普遍存在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是指人力资本交易机会在获得、维持、改善、优化上存在着的一系列不确定性。从表现形式看,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风险可以表现为:获得人力资本交易机会的不确定性、维持人力资本交易机会的不确定性、改善人力资本交易机会的不确定性和优化人力资本交易机会的不确定性。

人力资本交易机会可能有利可图, 也可能人力资本交易机会无利可图或可能得不偿失。例如大学应届毕业生在人才交流会上有可能获得就业机会, 也可能找不到就业机会;有时获得理想的就业机会有时得不到理想的就业机会。人力资本交易的障碍因素复杂多样而且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1]李宏彬, 张俊森.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舒尔茨.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M].蒋斌, 张衡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

保证金交易的含义(精选8篇)保证金交易的含义 第1篇保证金交易指的是什么?黄金保证金交易是指在黄金买卖业务中,市场参与者不需对所交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