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精选6篇)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第1篇

天津地铁3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张兴庄站

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1.为了防止中暑、保障工人农民的身体健康、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订本措施。

2.本办法适用于天津地铁3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张兴庄站的夏季露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摄氏度为“高温日”,连续5天以上“高温日”称作“持续高温”。气温过高,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其功能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发生头重倦怠、胸脘郁闷、食欲不振等不适,甚至引起中暑,伤害健康。

4.对夏季露天作业工人应进行就业前(包括新工人、临时工)和入暑前的健康检查。凡有心、肺、血管器质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肝脏疾病、贫血及急性传染病后身体衰弱、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者,均不宜从事夏季露天作业。

5.炎热时期应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巡回医疗和防治观察。对于曾患过中暑者及体弱多病尤应注意。如发现有轻症中暑症状,应立即使之到凉爽地方休息,并进行急救治疗和必要的处理。

6.对夏季露天作业者,保证供给足够的饮水、含盐饮料(包括盐水、茶水、中药水等),其含盐浓度一般为0.1~0.3%。

7.夏季露天作业工人,使用白色宽大的服装。

8.夏季露天作业,合理的安排劳动休息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在气温较高的条件下,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晚工作,中午休息、尽可能白天多休息,晚间多工作,适当安排工间休息。

9.在炎热季节,为保证工人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调整工人集体宿舍,将同一工种的工人调在一起,避免互相干扰而影响睡眠。

②开展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工人下班回家后能吃好、睡好、休息好。

③为保证工人充分休息,尽量精简会议,做到有劳有逸,避免加班、加点。

10.在暑期根据生产的情况,尽可能调整劳动组织,采取勤倒班的方法,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加强工作中的轮换休息。

11.结合除害灭病讲卫生,对夏季露天作业工人和农民加强防暑和中暑急救的宣传教育。

12.天气热,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要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同时采取防晒措施: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多喝水,特别是盐开水,随身携带防暑药物,如:人丹、清凉油、风油精等。在夏季露天作业场所,项目部采取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合理调配工人的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室外作业,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喝些绿豆汤,用莲子、薄

荷、荷叶与粳米、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避免发生中暑。

13.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紫外线照射强,人们还容易得多种皮肤病,比如湿疹、日光性皮炎等。平时预防很关键,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衣服也要穿宽松一些的。一旦出现皮肤病,不要用手搔抓,应用药物及时治疗。

14.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而且,过多摄入糖分会增加人体热量,使人肥胖。因此,夏季最好还是喝白开水。

15.出汗后不宜用冷水冲凉:用冷水浴来“快速冷却”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引起高烧。还会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重者还可引起休克,而且可使人体抵抗力降低,感冒“乘凉而入”。

16.不要伏案午睡:伏案午睡是一种坏习惯。一般人在午睡后暂时性的视力模糊,是因眼球受到压迫,引起角膜变形,弧度改变而造成;也有人短暂“黑蒙”,是眼部缺血所致。如果每天都压眼球,造成眼压过高,长期下来,视力会受到损害。

17.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躺下休息,给病人解开衣扣,用冷毛巾敷在病人的头上和颈部,然后送往附近的医院治疗。

18.宿舍每屋配备空调,每天定时统一开关,仅空调在室外有一

处220V电源,严禁宿舍内私搭乱接电风扇等其他乘凉设备。

综上,项目部各分包队的全体作业人员,为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认真执行本办法,以保证大家的身体健康,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洗澡、换衣减少中暑、患病的因素,让大家愉快的度过本的暑期。

天津地铁3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张兴庄站

年7月12日 2013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第2篇

目前,我市已进入高温酷暑天气,又正值夏季施工高峰,为确保施工现场一线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做好我市建筑工地的防暑降温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施工、监理企业要高度重视高温酷暑天气对建筑施工安全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把防暑降温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强化落实防暑降温责任制,认真做好各项防范工作,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落实防暑降温工作,确保作业人员安全健康

各施工、监理企业要针对夏季高温特点,结合工作实际,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障在高温天气下正常施工和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一要注意科学合理安排工期,严格实行“抓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减轻劳动强度,严格控制室外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不得盲目地抢工期、赶进度,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确需在高温时段室外连续作业的工程,施工单位必须配备相应的防暑降温设施设备,方可在高温时段从事室外作业;二要认真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规定,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三要制定相关防暑降温措施,做好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饮水、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疫、防中毒等工作,并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和常用防暑药品,确保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同时加强对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时,应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三、结合实际,开展夏季高温安全生产专项检查

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监测站要针对夏季施工作业人员易疲劳、易中暑、易发生事故的特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做到防患于未然;施工单位要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做好防中暑、防触电、防雷击、防食物中毒、防火灾工作;监理企业要加强安全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四、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第3篇

近年来,高温天气下劳动者工作时中暑乃至死亡事件时有发生。作为我国保护高温作业劳动者的唯一部门规章,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已无法发挥有效作用。国家安监总局、卫生部、人社部和全总的一项专题调研显示,各地普遍存在对高温天气界定不清、高温补贴较低或难以落实、适用范围过窄、有关部门职责不明、劳动保护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有关人士表示,新办法解决了上述“老问题”,明确界定了高温下劳动者的权益,呈现四大亮点。

亮点一:高温条件下对劳动禁忌标定清晰“界线”。如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对患有心、肺、脑血管性疾病、肺结核、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劳动者,应当调整作业岗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及温度在33℃以上的工作场所作业等。

亮点二:扩大了保护范围。有关人士表示,52年前的《暂行办法》仅适用于“工业、交通运输业及基本建设工地的高温作业和炎热季节的露天作业”,而新办法则将范围扩大到“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即囊括了所有从事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的用人单位和新兴职业。

亮点三:新办法规定,将劳动者高温津贴纳入工资总额,且“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在发放工资时将高温津贴单独列项明示,杜绝了企业逃避或拖欠职工高温津贴的行为。

亮点四:明确了“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包括在发现违法行为时,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拒不改正的,工会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切实发挥了工会群众监督作用。

同时,工会有权代表劳动者就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劳动保护事项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签订包括高温防护、职业健康检查、高温津贴等具有实质内容的劳动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进一步维护劳动者权益。

建筑施工防暑降温通知 第4篇

目前我市正值夏季,白天以炎热高温天气为主。市住建局获悉已于近日发出建筑施工防暑降温的相关通知: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日最高气温将达到40℃以上)时,要求全市各工地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确保高温天气劳动作业得到保护。

住建部门高温停工或限时作业的相关规定,把气象部门的高温预警作为夏季工地户外施工时限的标准: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信号(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人员加班;当天气预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日最高气温将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作业人员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对于建筑工地内的防暑降温措施,住建部门要求有关企业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避免疲劳作业。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的需要。并在施工现场供应足够的茶水、绿豆汤等防暑降温饮料,加强对饮用水、食品的卫生管理和夏季易发疾病的监控,防止现场作业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等事件。

为了措施能顺利落实,即日起各县(市、区)住建局将针对高温天气加强对建筑工地检查,重点对施工作业时间、高温天气作业劳动保护、防暑降温措施等情况的检查,督促建筑施工有关企业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落实防暑降温措施,确保建筑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工地内监理企业也将加强对施工企业落实现场防暑降温措施的检查,对未落实防暑降温工作的工地,会及时将有关情况报送当地住建局安监机构。

加强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第5篇

强化健康检查,合理安排作业。加强员工职业健康体检,严禁出现具有高温禁忌症及其他不适宜高温劳动的人员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避开高温时段,减轻劳动强度。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第6篇

各项目部:

当前,我市已进入夏季施工高峰期,盛夏高温,施工现场作业人员极易疲劳、中暑,为确保施工现场一线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项目部要高度重视防暑降温工作,要制定防暑工作预案,合理安排施工,防止因高温天气引发工人中暑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各项目部要进一步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和卫生条件,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和满足防暑降温工作需要,工地现场要保证凉茶供应,配备人丹、十滴水等防暑必要的药品,并适时发放降温食品饮料,配备医疗箱;职工宿舍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确保作业人员有一个安全凉爽的劳动环境。

三、各工程项目要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露天室外作业。天气预报日最高气温达到39℃时,当日应停止工作;日最高气温达到38℃时,当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日最高气温达35℃时,除紧急抢险、抢修施工作业外,12时至15时一律停止户外施工作业。

四、各项目部应针对夏季炎热、天气干燥,火灾事故易于发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预防火灾措施,对配电房、仓库、木工房等建筑工程申请认证,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同时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特此通知。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精选6篇)建筑工程防暑降温管理办法 第1篇天津地铁3号线与5号线换乘站张兴庄站防暑降温管理办法1.为了防止中...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