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快乐秘密
基因的快乐秘密(精选4篇)
基因的快乐秘密 第1篇
又是一堂手工制作课。“老师, 我没带材料!”当我问及孩子们准备的美术材料用具情况时, 有个小女孩小声地喃喃道, “为什么?”我转向她。她低着头轻声说:“我妈妈没钱。”随之“响应”的有好几位学生, “老师, 我也没有材料。”他们都是外地过来的小孩, 就近租房而居, 父母在这座小城里拿着微薄的工资。所准备的材料只要几块钱, 可在那些家长看来, 每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手工制作材料?那是个什么玩意儿?再想一想, 他们一天也许只有几个材料的工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上手工制作内容, 学生没有材料或准备不充分, 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是“纸上谈兵”。像今天这样的情形着实令我头痛!难道就因为一些材料让这些孩子们与美术课无缘了吗?不!他们和我们本地的孩子一样可爱, 一样聪明, 他们的眼中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求!不能生在富裕的家庭并不是他们的过错, 如果可以, 他们不会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异地求学, 如果可以, 他们会比谁都愿意有丰富的材料来上课, 如果可以, 他们也想有一个不会为钱发愁的家庭可是, 世上没有如果, 面对这样的现实, 作为教师的我更多的是对孩子们怀着一颗怜悯的心。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 我希望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都能快快乐乐地完成每一次美术作业。同学们都随着我的沉思安静地看着我, 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我的思维有那么一瞬间是凝固着的, 到底要怎么办呢?在巡视了全班学生的准备情况后, 我迅速走到讲台前, 宣布手工制作照常进行。但是, 我改原先的独立作业为小组合作。通过确定“策划组长”、讨论构思、分配制作任务后,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活动起来了。
合作完成制作, 不仅解决了孩子材料的不足, 同时也解决了想象、构思的单一性,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针对这个班的这个情况, 我想我以后会经常采取这种合作学习的方法。下课铃声响了,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的各种作品大多数构思新颖奇特、内容丰富, 孩子们自豪地拿着自己的作品相互欣赏讨论。看着这些完美的作品和孩子们的笑脸, 我也和他们一样, 心里充满了快乐。
看到这里, 我想每个人都和我一样心里充满了轻松和喜悦。可是, 我还是有一丝小小的惆怅, 毕竟, 比起那些本地的孩子他们的确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我坚信, 他们一定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广阔的天空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收获自己的成功。
快乐的秘密随笔 第2篇
有一位年轻人四处打听快乐的秘密,经历过很多困难与失望之后,他终于来到某座高山上的一个古堡,然后又排队等了两个小时他才见到「智者」。
智者仔细听了年轻人的来意之后,交给他一只乘满油的小茶匙说:「我现在没有空谈这个,你先去参观我的古堡,两个小时之后再回来,同时呢,不要忘了保管好手上的.油。」
两个小时之后年轻人回到智者面前,智者问道:「你看到了什么没?」
年轻人红着脸摇摇头。
「你要知道,那座花园可是花了十年才建立起来的,还有大厅里的挂毯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稀世珍品,在图书馆里面也保存有早已绝版的古代手稿,而你竟然什么也没看到!你在给回去仔细看一遍!」
年轻人羞愧地在参观一次,这回他非常仔细地看,一面看还一面整理盘算着待会儿要报告些什么。
两个小时后他又回到智者面前。
就在他正要开口报告时,智者突然问说:「你手上的油哪去啦?」
年轻人这时才猛然觉悟,一阵羞愧,脸又胀红起来。
基因的秘密 第3篇
我从何而来?
流行的基因检测似乎终于可以解答人们的天问。
每个人的DNA分别来自于父母,父母的DNA也是如此,每个人的DNA都有来自于祖先的成分,经过层层过滤后,成为“我”。“个人基因检测”所要做的就是梳理追索这层层的基因之树,剖析这棵树干的年轮和每个枝杈。从某种意义上说,基因塑造和决定每一个人,解开基因的秘密,是否就能解开命运的谜题?基因检测到底有多神?中国的基因检测发展如何?我们有必要为自己做一次基因检测吗?国内知名的个人基因检测公司 WeGene 创始人之一郑强接受了焦点专访,对行业发展与乱象直抒己见。
许多人以“血统纯正”为荣。然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几乎不可能存在所谓百分百纯正血统。某网站邀请了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67名志愿者做一个DNA试验, 这个名为《DNA旅程》(The DNA Journey)的视频中,来自不同国家、肤色的男女,都相信自己的血缘、种族来自其所属国家,且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甚至对某些国家有所偏见。
医师请他们将口水吐到试管,两周后,他们对检测结果感到震惊:大部分人都相信自己来自某个国家,但其DNA却不完全是该国的纯正血统。例如,有人确信自己100%是英国人,测验结果却显示其只有32%来自英国,31%来自意大利,甚至包含其之前有所偏见的国家血统。
短片最后告诉我们一个结论——原来我们都是“兄弟姊妹”,更直接的说,可能身旁的陌生人就与你有血缘关系。但,我们到底从何而来?我们是谁?基因检测可以预测我们的生老病死吗?
基因检测方兴未艾
为什么有的人千杯不醉,有的人却一瓶啤酒就脸红?为什么有人饮食从不节制,但却怎么都不胖;有人只要过节多吃几次丰盛的晚餐,体重就立刻增加?为什么有人看到数学公式就能快速理解,有人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有人运动能力超强?很多这种类型问题的答案,都隐藏在编码我们身体的基因当中。“个人基因检测”在2008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重要发明之一。2006年,以人类23对染色体命名,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前妻安妮·沃西基(Anne Wojcicki)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山景城创办23andMe。用户只要在网上付款,然后按步骤用公司寄来的采样器取唾液样本再寄回,4-6周后再登录网站浏览自己的检测报告,生成的报告涉及240多项健康状况特点,还包含家谱、病史、遗传性状等信息。而这些信息随着解读基因组带来的新变化不断更新,以现有科研速度几乎每个星期都会有新成果。近10年来23andMe还把基因检测的价格从999美元降到了99美元。
在中国,基因检测行业目前主要集中在测序服务领域。随着2012年第一款临床应用产品——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推广,这个充斥着如RNA(核糖核酸)、碱基(分为A、T、C、G共4组)等专业术语的领域日渐火热。近3年来中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10亿元,粗略估计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人民币1000亿元。2014年华大基因的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2.5亿元。2013年,深圳市设立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产业科研基金,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给予为期3年人民币3000万元的支持,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纳入医保补贴范围,相当于政府为每位接受检测的孕妇提供600元财政补贴,并增加400元妇幼婴儿保险,华大基因也提出减免300元的优惠,这样一来,检测费用从2012年的2000元降到了700元。
当前的基因检测市场,按照门槛的高低,总体上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医疗临床应用领域,受到政府的高度管制;一个是大众消费市场,创业公司最为活跃。从纯粹创业的角度来讲,基因检测可以大致分为两派:技术侧重型和市场侧重型。
临床基因检测市场已经被巨头华大基因牢牢盘踞,个人消费娱乐级基因检测则是一片近两年迅速升温的蓝海。360基因、基因猫、23魔方、WeGene等一大批“中国版23andMe”先后涌入,希望借助互联网迅速积累大量基因数据,复制23andMe在美国的成功。这些公司普遍选择的是基因芯片筛查(Gene Chip Screening)而不是基因测序(Gene Sequencing)。
欧美国家的基因测序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但中国的发展情况如何呢?WeGene ceo郑强给出的意见多少有点尖锐:太慢、太玄、太乱。慢的是,建立专属华人的基因数据库仍任重道远。玄的是,一些基因检测公司给出的检测报告娱乐性太强。乱的是,国内基因检测公司技术手段不同,良莠不齐,一些基因检测公司强行开展并不成熟的基因检测项目,造成市场混乱,公众信任缺失。
建立属于中国人的数据库
美国影星安吉丽娜·茱丽的母亲病逝于乳腺癌,在作了基因检测后,她发现自己有名为“BRCA1”的先天基因缺陷,该缺陷会显著增加罹患乳腺癌的几率。2013年,安吉丽娜·茱丽切除全部乳腺防癌,轰动一时。而茱丽也鼓励有家族病史的女性都去做这样的基因检测。名人的示范,为基因检测作了大大广告。如果基因检测如此神奇,是否可以应用在其它疾病的预防上呢?至少从目前来看,能明确界定某个基因与某种疾病有重大相关性的并不多,美国医疗界在大量乳腺癌病例基因检测数据积累下得出的这个结论,甚至也不一定能适用于中国人。
因为基因突变因人种而异,不同人种变异的概率不一样。
虽然WeGene 是一家商业化基因检测公司,在郑强看来,积累华人的基因检测数据,建立足够数量级的基因库,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一大使命。
nlc202309081141
目前中国唯一一个获批筹建的国家级基因库,坐落于深圳大鹏新区,由华大基因建设运营。基因库的运行奠定了精准医疗的根基,没有基因库则难言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医学。事实上,中国基因库的建成时间晚于多数发达国家十数年之久,后者的通常建设时间为上世纪70年代甚至更早,在积累大量样本及持续追踪几代人的基础上,医学成果才能层出不穷。
以丹麦国家生物样本库(Danmark Biobank)为例,样本库从1970年开始采集全体国民的血液或组织样本,包括对很多疾病追踪了全家三代的全生命周期。
搜集建设基因数据库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目前国人对基因检测知之甚少,仅仅由科研机构或院校来做这项工作,进展十分缓慢。如果商业基因检测公司通过向消费者进行观念普及,将市场做大,收集到大量的基因样本,为壮大华人基因数据库尽一份力,往大了说,也是功在千秋。
基因检测就是科学算命?
基因检测目前在美国每年约有几十亿美元的市场规模,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市场前景更不可估量。这几年国内投入个人商业基因检测市场的公司,大小不下数十家。
2012年,赵伟从奇虎360公司离职创办了360基因,是国内较早以23andMe模式进入基因检测领域的公司。llumina中国区前产品经理郝向稳创办基云惠康,为个人提供精准的数据化健康管理。郑强在2014年年底创办的WeGene,是一个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互动社区,用户购买999元的个人基因检测产品并在网络社区形成互动。
要让消费者买单,投其所好是最容易的。所以,拿到一份基因检测报告,我们就可以知道自己可能得什么病,是否能成为艺术家,是否天生不擅长喝酒吗?
WeGene的基因检测报告中也有许多看起来很有趣的指标,例如避错倾向、香菜喜爱程度、青春痘风险、节食减肥效果、抗衰老指数等,郑强直言,通过一份基因检测可以观察到许多指标,目前列给消费者的,都是大家普遍关心,比较迎合大众的口味。但是这些推测结果需要理性地去看待。“有些公司推出基因检测套餐:如商务精英基因套餐、完美丽人基因套餐、健康成长基因套餐等,只不过是根据消费者的偏好而生成不同的体检报告,对某些结论而言,例如对甜食偏好程度,消费者本身已经很了解,这些偏趣味性的检测用处不大。”
很多消费者热衷于通过基因检测预测孩子天赋和未来,或了解自身潜力等。郑强对此持保留意见,“基于不完全数据比对产生的差异分析,来判断测试者是否有某方面天赋或有疾病风险,这样的结论只是推断,远没有数据那么精确。”与其给出一份太过于结论化的报告,不如给目标用户更真实可靠的基因数据。“这更像是以科学的名义算命。想通过基因测出一个人是否有音乐天赋或绘画天赋,这个很难,但也不是说全然没有根据,譬如通过比对音乐家的基因和普通人的基因差异得到P值(用来判定假设检验结果的一个参数),但要样本足够多时才可以推测概率。而且,是否能成为音乐家,外界因素不见得比基因的影响小,这在取样的标本上选择是有许多不确定性的,结论就更难确定了。”
通过基因找祖先
WeGene的基因检测报告中最有意思的,就是分析你的祖源成分。郑强说,基于大科研数据给出的溯源报告准确度很高,是最基于事实说话的检测结果。
溯源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是通过y染色体来判断父系祖先。相比母系的MT基因而言,MT容易发生交叉突变,而Y在长久历史中的变化则相对稳定。郑强笑说,历史上,中国人的祖先是三皇五帝,巧合的是,现代华人的Y染色体有44%主要集中在3个分支里面,形成了较庞大的主流基因体系,某种程度上也与传说相印证。把成吉思汗的基因作为一个源头,通过Y单倍群来推测他的后代目前至少有1600万人。
除了远古溯源,近代“寻亲”也是研究体系的一部分,抛开考古研究和与历史文化的结合,操作也相对简单。谁与谁有着几级血缘关系,这些联系都携带在每个人的基因里。
目前基因检测更有意义的事情是帮父母寻找失踪儿童,只需要一个人50个位点的基因检测,就基本可以匹配到你的孩子,除了父母与孩子属于一级血缘关系可以检测之外,上到祖父母或延伸到远亲好几级的血缘关系,都是可以检测出来的。这也意味着如果基因数据库足够大,很容易就可以查找到与你匹配的有血缘关系的陌生人。
未来,也许人人都将拥有一份自己的基因数据,在技术上目前并没有难度,关键是对成本和隐私保护的考虑。毕竟,拥有一个人的基因检测数据,也等于拥有了生命的密码,这份密码现在还未完全破解。
快乐的秘密优秀作文 第4篇
走进热闹滚滚的操场,聆听热烈的厮杀声,此起彼落;观看激烈的比赛,叫人热血沸腾!此时此刻,操场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即使大汗淋漓,那金黄色的太阳下,仍闪耀着快乐的光芒!球场上的切磋,就是我源源不绝快乐的秘方!
来到书香四溢的图书馆,翻开书本,我找到快乐的秘方。一群文字蚂蚁,为我开启智慧的殿堂,我看见林肯总统奋斗的一生,我看见大野狼和小红帽的斗智和狡诈,我也看见了母亲无私的爱,乘着书本的羽翼,天涯海角,任意翱翔,展开一趟又一趟精彩的知识之旅,让我快乐的品味!
走进大自然的世界,仔细的聆听,听那雨滴的清唱,听那风儿的.低吟,也听那花开的声音,用心聆听这上天恩赐的美妙!自然的天籁,让我们恣意徜徉!这快乐的秘方,令人快乐得不禁手舞足蹈、引吭高歌!
基因的快乐秘密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