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精选6篇)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第1篇

安全生产标语口号:

1、责任重于泰山。

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4、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回家。

5、工作称职不称职,安全生产作标尺。

6、责任心是安全之魂,标准化是安全之本。

7、一丝不苟,按章作业,是可靠的安全秘诀。

8、安全生产年年好,职工生活步步高。

9、条条规章血写成,人人必须严执行。

10、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11、人人讲安全 安全为人人

12、安全生产 人人有责

13、安全生产 重在预防

14、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15、安全保健康 千金及不上

16、小心无大错 粗心铸大过

17、万千产品堆成山 一星火源毁于旦

18、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19、安全靠规章 严守不能忘

安全禁令

一、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及不戴安全帽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二、严禁一切人员在提升架、吊机的吊篮上落及要提升架井口或吊物下操作、站立、行走。

三、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开动任何施工机械及驳接、拆除电线、电器。

四、严禁在操作现场(包括在车间、工场)玩耍、吵闹和从高空抛掷材料、工具、砖石及一切物资。

五、严禁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包括车间、工场)作业。

六、严禁在高压电源的危险区域进行冒险作业,不穿绝缘鞋进行机械操作,严禁用手直接提拿灯头及电线移动照明。

七、严禁在有危险品、易燃品、木工棚场及现场仓库吸烟、生火。

车间安全警示标语: 1.禁止放易燃物;

2.禁止在车间内吸烟;

3.进入车间必须戴安全帽;‘

4.禁止在吊车下行走;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第2篇

2、穿马路,跨护栏,少公德,多危险。

3、有路牢记无路苦,公路需要大家护。

4、高空时有坠物落,请君勿在周边行。

5、行人过马路不能斜穿、也勿猛跑。

6、行横道是您横过马路的安全带!

7、安全开车是大事,文明走路非小节。

8、要遵守交规,不要乱行乱停。

9、要致富,修好路。

10、只有路畅,才能民安。

11、修兴业之路,架致富之桥。

12、多拉快跑,凶多吉少。

13、只为长久平,安道路施工。

14、生命至高无上,安全责任为天。

15、做百年长乐人,施工暂时路狭。

16、车铃车闸齐全,维系您的安全。

17、交通法规是您生命之友!

18、骑好车、走好路、安全伴您每一步。

19、施工现场,给你带来不便望谅解。

20、修公路,架桥梁,致富快,国力强。

21、前方施工,请注意安全。

22、公路连万家,畅通靠大家。

23、遵守交规得平安,道路畅通保安全。

24、施工重地,注意安全。

25、您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

26、乡乡镇镇通油路,四通八达奔小康。

27、安全效应,平安共同心声。

28、交通法规在心中,交通安全在手中。

29、公路联系你我他,管理养护靠大家。

30、前方施工,请绕道。

31、行人一生平安,行车一路平安。

32、道路施工,给您添麻烦了。

33、谨慎驾驶,保证安全。

34、拆迁修路舍小家,路通业兴福万家。

35、遵章守规连你我,道路畅通有保障。

36、树立文明意识,搞好交通秩序。

37、加强路政管理,保护路产路权。

38、要想富先修路,辉煌全靠众人铸。

39、质量与信誉同在,安全与效益共存。

40、要做英雄人,不开“英雄”车。

41、路好车好安全,慢行快行平安才行。

42、加强综合治理,保障交通安全。

43、骑车抢行一秒,危险增加十分。

44、宣传交通法规,提高交通文明意识。

45、良药苦口利于病,交通规则利于行。

46、恪守交规,法律为您生命护航。

47、千里之行,慎于足下。

48、要想发家快致富,勤劳少生多修路。

49、护路光荣,毁路违法。

50、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51、各行其道,安全可靠。

52、道路开挖不留情,看似无情最深情。

53、道路连着你和他,安全系着千万家。

54、学龄前儿童上街要有成年人带领。

55、引凤先栽梧桐树,招商首当修公路。

56、交通安全抛脑后,交通事故在前头。

57、请您慢行,只有路畅,才能民安。

58、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创新。

59、国道省道县乡道,都是连心致富道。

60、安全在心中,生命在手中。

61、铁路道口险情多,停车、了望再通过!

62、前方施工,车辆缓行。

63、爱护公路,造福后人。

64、爱护公路 ,人人有责。

65、施工暂时路狭,只为长久平安。

66、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67、养好公路,保障畅通。

68、宁听职工骂几声,不闻家属啼哭声。

69、道路施工,请您慢行。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急诊科输液室需接待全院的门急诊输液病人, 每天平均853人次。自2013年6月开始应用静脉输液安全分级管理和视觉警示标识, 至2014年6月, 共计使用视觉警示标识202430人次, Ⅰ级1 3 3 9 7人次, Ⅱ级15 480人次, Ⅲ级92 938人次, Ⅳ级80 615人次。2014年6月—2014年8月, 研究者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在本院输液室随机访谈了19名护理人员 (占输液室护理工作人员的78%, 其中执业5年以上的4名, 3年~5年的8名, 3年以下的7名) 及26例病人和9位家属。

1.2 方法

1.2.1 静脉药物安全警示等级划分

根据不同颜色对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结合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委员会用药安全项目组推荐的高危药品目录以及我院输液室实际情况, 将静脉输液安全等级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标识。Ⅰ级:药物本身毒性大, 不良反应严重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 只有特殊人群使用, 如抗肿瘤药物;Ⅱ级:由于药物的反应, 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伤害, 或因治疗要求需控制输液速度,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胺碘酮、甘露醇等药物;Ⅲ级:药物易发生变态反应, 需询问病人用药史、过敏史及过敏试验结果, 如青霉素、先锋霉素等;Ⅳ级:输液人群为特殊人群, 如高龄老年人、婴幼儿等。

1.2.2 静脉药物警示标识的设计

每张小标签的规格限定在5cm×2cm, 每版面含32张小标签, 形成1个模板。再交予彩印制作公司印刷, 要求把药物标签彩印在25cm×12cm不干胶贴纸上, 刚好可以形成32张小标签。

1.2.3 视觉警示标识的运用

在药物配制过程中护士按要求将标识贴在输液袋上。为确保标识的规范使用, 对护士进行专题培训并要求考核合格。培训内容包括: (1) 警示标识在安全管理中的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2) 输液室常用高危药物在使用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处理方法。

1.2.4 访谈方法

访谈前先取得受访者的理解与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每位受访者按先后顺序用数字进行编号。然后向受访者详细解释本次访谈的目的、主要内容、使用的方法, 并告知会录音。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研究法, 以半结构式的方式进行访谈。访谈在输液区相对安静、干扰少的VIP房间进行, 以受访者访谈的资料开始重复, 没有新的内容出现为止。提纲内容:对护士, (1) 你认为在输液过程中的主要安全风险有哪些? (2) 你觉得该如何规避这些安全风险? (3) 这些安全风险对你的日常工作有何影响? (4) 你如何看待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 (5) 对视觉警示标识的改进提出一些建议。对病人及家属, (1) 你如何看待静脉输液治疗? (2) 你是否知道自己用的什么药, 有什么作用? (3) 输液袋 (瓶) 上贴的标识有什么作用? (4) 你认为警示标识在输液过程中有什么帮助吗? (5) 对视觉警示标识的改进提出一些意见。

1.2.5 评价方法

每次访谈结束后, 研究者立即将录音资料和笔记进行整理, 采取Colaizzi的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3], 提炼出观点。

2 结果

2.1 研究者提炼出输液室护理工作者的观点

2.1.1 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访谈研究中有95.27%的护理工作者提到, 输液室人流量大、环境嘈杂, 病人集中, 通过视觉警示标识可以更快地掌握病人目前的用药情况、输液巡视及宣教重点, 提高了工作效率。

2.1.2 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

访谈研究中有73.78%的护理工作者提到, 自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以来, 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了自身的护理安全意识。视觉警示标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后, 真正做到了时时提醒, 处处警示, 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护理安全风险。

2.1.3 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对专业知识强化有一定的作用

访谈研究中有82.26%的护理工作者提到, 由于输液室病人病种多样, 用药种类多。视觉警示标识应用后, 在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方面也得到了强化。同时还有67.64%的护理工作者提到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对于实习护生和低年资的护士尽快熟悉和掌握输液室的工作十分有帮助。

2.1.4 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访谈研究中有52.47%的护理工作者提到, 视觉警示标识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 重点药物重点宣教, 改变了以往对病人填鸭式的宣教, 增强了与病人的沟通, 改善了护患关系。

2.2 研究者提炼出输液室病人及家属在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中的观点

2.2.1 视觉警示标识非常醒目

在参与访谈的病人中有93.58%表示自己或家属在输液时就注意到了自己和别人输液袋上的视觉警示标识;其余受访者则表示自己也在轮流过程中关注到了视觉警示标识。

2.2.2 视觉警示标识提高了病人自身的输液安全意识

受访者中有82.76%表示通过视觉警示标识的提示, 护士会比以往给予更加细致准确的宣教, 让他们对自己目前的输液用药有了进一步了解, 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用药安全意识, 并且对于护嘱的依从性比从前有所提高。

3 讨论

3.1 快速掌握用药情况,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门急诊输液病人多, 工作量大。以前由于没有醒目的标识, 护士在巡视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病人耗去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一旦疏忽将面临极大的护理安全风险[4]。使用视觉警示标识后, 对重点的观察对象、药物, 护士在巡视中可以一目了然, 在同等护理人力情况下使护理工作更准确、效率更高。

3.2 突出输液巡视重点,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 其行为直接影响病人用药安全[5]。视觉警示标识的运用, 护士在巡视时观察内容更有针对性、执行医嘱更客观和准确。护士根据药物及病人的特点调节适当的输注速度, 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 提高了药物使用的精确性和有效性;观察病人对药物的反应, 关注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 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3.3 加强自身专业知识, 降低差错发生风险

差错的发生率往往与护士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成一定程度的反相关性[6], 但是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研究发现, 对护士进行系统的培训教育, 可以增加护士的安全用药知识及强化差错预防意识[7]。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让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 特别是对实习护生和低年资护士尽快熟悉和掌握输液室的工作十分有帮助, 从而降低了差错发生的风险。

3.4 强化护士输液安全意识, 规范自身行为

护理安全文化就是将安全提升至优先地位, 强化护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8]。不同色彩的视觉警示标识能引起人们警觉的心理效应。通过简单培训, 护士巡视时看见不同颜色的视觉警示标识就会自然地联系到应当关注的重点, 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 有利于在医院中形成医护患和谐促进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

3.5 提高病人安全意识,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2004年10月“世界病人安全联盟”提出“病人参与病人安全”行动计划, 倡导病人积极参与安全用药、医疗服务改进等工作,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以获得更安全的医疗护理服务[9]。病人参与安全用药不足也是影响用药安全因素之一[10]。病人及家属的文化层次参差不齐, 对于用药安全的认识程度也各有不同。视觉警示标识简单易懂, 可以提高病人及家属用药安全意识, 引导病人参与安全管理, 利于护患沟通和健康知识的传播, 有效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摘要:[目的]通过应用视觉警示标识, 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减少输液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将静脉输液安全划分等级, 依次用不同的颜色代表, 制作相应的标识粘贴在输液袋 (瓶) 上, 以达到警示目的。[结果]通过访谈, 护理工作人员普遍认为应用视觉警示标识后自身专业知识得到强化, 工作效率提高, 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提高病人自身输液安全意识。[结论]视觉警示标识的应用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提高病人安全意识, 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关键词:视觉,警示标识,输液安全

参考文献

[1]American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es.ASHP guidelines on 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 in hospitals[J].Am J Hosp Pharm, 1993, 50 (2) :305-314.

[2]泷本孝雄, 藤沢英昭.色彩心理学[M]//成同社, 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9:1.

[3]刘明.护理质性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53-60.

[4]杨敏莲, 潘杏珠.颜色护理标识卡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 2011, 18 (5) :755-756.

[5]廖小春, 陈国清.小儿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 :92-94.

[6]王丽娟, 李海霞.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现代护理, 2004, 10 (3) :259-260.

[7]Elnour AA, Ellahham NH, Al-Qassas HI.Raising the awareness of inpatient nursing staff about medication errors[J].Pharm World Sci, 2008, 30 (21) :182-190.

[8]孙庆霞.浅谈安全警示标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610-611.

[9]邵志伟, 周瑞红, 周燕, 等.病人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在预防临床给药差错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9) :51-52.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第4篇

交通警示是指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其呈现方式主要为文字类、图片类和图文结合类。研究以120名青年人为被试,探讨了民众对三种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结果发现,民众对不同类型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1)自由回忆成绩上,图片类交通警示的成绩最好,图文结合类次之,文字类的成绩最差;(2)再认反应时上,图片类交通警示标识的再认时间最短,图文结合类警示标识的再认时间最长;(3)再认正确率上,图片类交通警示标识的再认正确率最高,文字类警示标识的再认正确率最低。结果表明,民众对图片类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优于图文结合类和文字类。

关键词交通警示类型;记忆;自由回忆;再认

分类号B849

1问题的提出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私家车数量的剧增,使得交通问题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路网布局日益复杂,特殊时段车流量大,以及民众对于交通指挥人性化要求等原因,促使交通警示的形式和内容不断调整和更新。交通警示是指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交通警示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民众更快速、准确地理解并记忆,最终影响交通行为,提高出行效率。虽然这些交通警示给民众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道路信息,但有时民众并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和记忆这些交通警示,这为交通事故埋下了隐患。

在交通警示的呈现方式中,最早出现的是文字类交通警示语,这些交通警示语语气往往比较威严,禁令性较强,如“黄线范围内禁止停放各种车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交通警示语从命令式语言向礼貌语言发展,以一种友好缓和的语气向人们传达交通信息,比如“没有红灯的约束,哪有绿灯的通行?”(沈晓静,1999)。1986年,国家交通部门发布了《道路交通标识和标线》的国家标准(GB 5768-86),后又经1999年和2009年两次修订。2009年的修订版《城市公共交通标识》明确提出以图形和艺术表达的方式呈现警示信息,采用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达到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以便于公众对警示标识进行觉知、记忆和理解。近几年来,一些交通标识开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有研究表明,在交通标识信息模式的研究中,图文结合模式比图形模式、文字模式的出错率都要低(熊燕,魏中华,郭瑞利,荣建,2013)。但图文结合这种交通警示方式究竟是缩短还是延长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关于交通标识的警示效果,早期就有相关研究。Egido和Patterson(1988)对航海中的助航图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理解图片的时间要长于理解文字和图文结合的时间。随后,Guastello, Traut和Korienek(1989)让被试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图标进行评分,结果发现:与文字型或图片型的图标相比,被试认为图文结合型的图标含义最明确、最容易记忆;但如果仅有文字型或图片型的情况下,文字型的评分较高。Lansdale, Simpson和Stroud(1990)的实验分为被试自主选择识别和命令识别两种情况,结果发现,被试在自主选择识别的情况下对图标的记忆效果更好。此外,Charles和Carey(1991)探讨了三种信息呈现模式的适用性,结果发现,图文结合模式的错误率最低,图片模式的错误率最高,文字模式介于两者中间,但三种模式在选择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

由于语言具有文化差异性,一些研究探讨了中美被试识别图标的差异(Rau,Plocher, & Choong,2013)。自变量是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图片、文字、图文结合三种水平,因变量为理解所需时间和错误率。结果表明:美国人比较喜欢文字类型和图文结合类型,中国人则偏爱图片类型和图文结合类型。

在关于交通警示标识的研究方法方面,研究者较多使用问卷法、回忆理解法、注意力外显法、动态识别法、静态识别法等。王培,饶培伦(2011)模拟在交通标识引导下到达指定地点的过程,探讨了北京市道路交通标识信息量以及驾驶员认知负荷对感知和理解道路交通标识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意力外显和静态识别两种方法最能反映驾驶员对交通标识的实际处理过程。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0期 (总第26期)

刘景怡闫子豪杨海波不同类型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差异

综合分析已有研究,发现对交通警示标识的认知加工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没有详细探讨民众对不同类型交通提示语的记忆加工规律。在整个交通标识加工的过程中,记忆属于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记忆对感知到的交通标识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另一方面,记忆有助于对交通标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节省加工资源。

本研究参考已有相关研究,将交通标识的呈现分为文字模式、图形模式、图文结合模式三种,然后探讨了民众对这三种模式的记忆加工特点。研究假设,被试对三种类型交通警示标识的记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图片类自由回忆成绩最高,图文结合类次之,文字类最低。

2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青年群体120人,年龄在19~ 24岁之间,其中男性36人,女性84人,视力或者矫正视力正常。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三组,即文字组、图片组和图文结合组,每组随机分配40人。

2.2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因素是交通警示标识的呈现方式,包括三个水平,即文字模式、图片模式、图文结合模式。因变量为自由回忆成绩、再认正确率和再认反应时。

2.3实验材料

材料的选择经过以下步骤。首先通过多种方法选取了46个主题的交通警示语,每个主题都有文字类、图片类、图文结合类三种类型。第二步,为了保证被试能够正确理解实验材料,请30名大学生对所有材料进行理解性评定。根据评定结果,选取理解程度较高且无显著差异的30个主题组成材料库。

nlc202309010021

从实验材料库中选取15个主题的交通警示作为记忆材料,每个主题有文字、图片和图文结合3种类型,共45个材料。然后将材料库内中的另15个主题、45个材料作为再认实验干扰项。另外选取2个主题作为练习材料。整个程序使用Eprime 2.0编制。

2.4实验程序

实验是以单个被试的方式进行。被试进入实验室后,主试讲解指导语,要求被试先观察随机呈现的15个同一类型的实验材料,并尽可能地记住它们的内容。确认被试理解无误后,开始正式实验。

实验开始后,屏幕上会呈现一个“+”,时间为500ms,然后呈现交通警示信息,时间为1000ms。等所有材料呈现完以后,被试进行2分钟的两位数加减法运算,目的是为了避免被试对之前看到的15个交通警示信息进行复述。

干扰作业结束后,进入自由回忆阶段。被试凭记忆在答题纸上尽可能多地写出刚才看到的交通警示的内容。当被试告知主试已无法再回忆出内容时,该阶段测试结束。然后休息1分钟,进入再认测验阶段。被试坐在计算机前,对屏幕上呈现的交通警示语进行刚才是否见过的判断。测试材料由前面出现过的15个交通警示材料和另外15个同类型新的交通警示材料组成,并随机呈现。如果被试认为见过这个材料,就按“F”键;如果没见过,就按“J”键。再认测试结束后,整个实验结束。

3结果

3.1自由回忆成绩

被试对不同类型交通警示的自由回忆成绩结果见表1。

方差分析发现,三种类型交通警示在自由回忆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F(2,117)=8.39,p< 0.001,η2=0.62。进一步的事后检验表明,被试对于图片类交通警示的自由回忆成绩最好,其次是图文结合型和文字型。结果完全验证了假设。

3.2再认测验成绩

再认测验成绩包括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三种类型交通警示的再认正确率结果见表2。

方差分析发现,三种类型交通警示的再认正确率有显著差异,F(2,117)=14.60,p< 0.01,η2=0.53。事后检验表明,图片类交通警示再认效果最好,其次是图文结合类和文字类。这与三种类型交通警示的自由回忆结果相一致。

三种类型交通警示再认反应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方差分析发现,三种不同类型交通警示再认反应时的差异也比较显著,F(2,117)=6.60,p< 0.05,η2=0.51,与正确率不完全一致。事后检验表明,图片类的平均再认用时最短,文字类次之,图文结合类最长。正确率数据完全验证假设,反应时结果部分验证假设。

4讨论

已有一些研究对交通标识的记忆效果进行了探讨。陈俊,邵海鹏,陈红,刘媛媛,段西(2009)的研究探讨了驾驶员对交通标识的记忆特征,结果表明,驾驶员对交通标识的记忆衰减规律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交通警示语的记忆效果。结果显示,在各个类型交通警示中,自由回忆效果最好的是图片类警示标识,其次是图文结合类,最后是文字类。本研究认为,被试对图片类的交通警示自由回忆效果最好的一种可能原因是,图片类警示标识的表达方式一目了然,被试在记忆编码的时候容易把整个图标作为一个模块进行认知上的整体编码。文字型的警示语记忆效果最差,可能的原因是,文字类材料的编码需要先进行知觉水平的识别,然后是语义的获得。由于语义获得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文字的加工过程要比图片的加工过程复杂。因此在有限的呈现时间内,被试对文字的加工水平不如图片的加工水平精细,表现为文字的自由回忆成绩低于图片的自由回忆成绩。

关于图文结合的效果,陈少徐(2011)认为,图文有效结合所传递的信息,要超过图片或文字的单独出现或简单并列时所传递的信息量,图文互补的渗透会使信息增值,从而实现“1+1> 2”的增值效应。但是在本研究中,图文结合的效果并没有优于图片条件。可能的原因在于,交通警示标识都是比较简单的信息,信息量少、意义明确的情况下,越是形象的表达,越能有助于对信息内容的获取。因此,本研究中,图片警示的效果优于图文结合类型。但是,如果呈现的信息量比较大、比较抽象,图文结合就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图片信息能促进对文字的加工,文字信息同时有助于加深对图片的理解。

另外,再认反应时的长短可以反映出个体对记忆信息的确信程度。本研究发现,图片条件下的再认反应时最短,说明此时被试对信息记忆程度确认度最高,进一步反映图片类警示信息的编码较为精细,记忆效果好。而文字类警示则表现出相反的模式。这再一次说明被试对图片类警示标识的记忆编码水平较高,对文字类警示标识的编码水平较低。

5结论

民众对图片类、文字类和图文结合类三种类型交通警示的记忆效果差异显著。从自由回忆记忆方面看,图片类交通警示效果最好,图文结合类次之,文字类效果最差;从交通警示语的再认方面,无论是正确率还是反应时,图片类交通警示语的效果最好。综合可以看出,图片类交通警示语的效果优于其他两种类型。

参考文献

陈俊, 邵海鹏, 陈红, 刘媛媛, 段西. (2009). 与交通标示信息有关的驾驶人短时记忆衰退研究. 城市交通, 7(2), 81-85.

陈少徐. (2011). 论图文结合的信息增值——以报纸为例.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 66-80.

熊燕, 魏中华, 郭瑞利, 荣建(2013). 中外道路交通标志设置的差异性研究. 交通标准化, 4, 82-85.

沈晓静. (1999). 警示语言的社会文化分析. 哈尔滨师专学报, 6, 52-55.

王培, 饶培伦. (2011). 驾驶员对北京市道路交通标识的感知和理解. 工业工程, 14(1), 114-117.

Charles, J. K., & Carey, J. M. (1991). Assessing the usability of icons in user interfaces.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6), 443-457.

nlc202309010021

Egido, C., & Patterson, J. (1988). Pictures and category labels ass navigational aids for catalog browing. AMC.

Guastello, S. J., Traut, M., & Korienek, G. (1989). Verbal versus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s of objects in a humancomputer interf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 31(1), 99-120.

Lansdale, M. W., Simpson, M., & Stroud, T. (1990). A comparison of words and icons as external memory aids in an information retrieval task. Behaviou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9(2), 111-131.

Rau, P. L. P., Plocher, T., & Choong, Y. Y. (2013). Crosscultural Design for IT Products and Services. FL:CRC press.

The Difference of Memory Effects among Three Types

of Traffic Warning Signs

LIU Jingyi; YAN Zihao; YANG Haibo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4, China)

Abstract:

Traffic warningsign refers to road facilities which deliver guiding, limiting, warning or indicating information in words or symbols. Traffic warning signs mainly appear in text, picture or textpicture combined. This study is single factor designed, exploring the effect of three kinds of traffic warning signs on the memory of public. The subjects are 120 young people. Results show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emory effect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ffic warning signs. Specifically, (1) in free recall task, people who watched picture traffic warning signs score highest, textpicture combined group score second, text group score lowest; (2) people who watched picture traffic warning signs have the shortest recognition time, while the textpicture combined group have the longest recognition time; (3) people who watched picture traffic warning signs have the highest recognition accuracy rate, while the text group have the lowest recognition accuracy rate. The result shows that people have better memory on traffic warning signs in picture form than traffic warning signs in textpicture combined or text form.

Key words: traffic warning type; memory; recall; recognition

栏目编辑/丁尧终校/王抒文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第5篇

1目的

为认真执行安全标志标准,加强安全标识采购、使用、维护、现场管理,使安全标识的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安全标志的警示作用,以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根据国家有关安全标识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昌平中心。3 管理职责

3.1综合服务部是中心安全标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安全标识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并对本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2一线部门安全环保、消防职能管理部门分别负责职能范围内安全标识的管理。3.3工程部负责生产现场有关设施、设备及管道涂色防护和标识的管理。

3.4采购部、财务部负责安全标志的采购及发放,安全、消防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采购产品的质量进行监督。

3.5综合服务部负责审核安全标识制作图纸,使其满足中心VI手册要求。

3.6各部门对所需的各类安全标识牌进行统计编制采购计划、负责安全标识的安装、维护、更新和日常管理。4 安全标识的分类 4.1通用安全标识。4.2道路交通安全标识。4.3消防安全标识。4.4职业卫生警示标识。4.5环境保护图形标识。4.6危险物品标识。4.7非标安全标识。5标识管理 5.1标识的采购

5.1.1安全标识需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安全标识订购计划,经批准后进行采购。5.1.2各部门根据生产、检修、作业的需要自行设置的标识,由各部门按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设计、制作和设置。

5.1.3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设置的安全标识,由需求部门提出计划,汇总后报中心负责订购。

5.1.4采购部、财务部按采购程序对所需的各种标志进行采购管理及发放。5.2 安全警示标识设置规定

5.2.1定义:安全警示标识包括:安全色和安全标志。5.2.2 安全色是指传递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等意思;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黄色:表示提醒人们的注意,凡是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应以黄色表示;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对比色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包括黑、白两种颜色。5.2.3 安全标志的分类: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

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带斜杠的圆边框; 警告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三角形边框; 指令标志的基本形式是圆形边框; 提示标志的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

5.3安全标识设置要求

5.3.1设置位置应醒目,便于观察辨识,位于其所指示的目标物附近。5.3.2设置的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

5.3.3安全标识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

5.3.4安全标识牌不应设在门、窗、架等可移动的物体上,以防物体位置移动后,遮挡安全标识牌。

5.3.5安全标识牌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5.3.6多个标志牌在一起设置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排列。

5.3.7安全标识牌的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悬挂式和附着式的固定应稳固不倾斜,柱式的标志牌和支架应牢固地连接在一起。5.3.8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5.3.9按有关规定,在园区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交通安全标识。5.3.10在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安全标志。

5.3.11在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按照GBZ158 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同时设置告知牌,告知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等。

5.3.12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2894 规定的安全标识。5.4维护管理

5.4.1设置在生产装置、道路及生产现场的各种安全标识牌,必须稳固,不得随意移动、变换、涂抹、乱画和撤销。5.4.2因施工、检修、清理等作业的需要而拆除和涂抹的安全标识牌,在作业结束后,必须由施工、检修单位恢复。

5.4.3因特殊作业,占用道路、危化品泄漏等设置的临时安全标识牌,施工等作业结束必须撤走。

5.4.4安全标识未经所属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移动或拆除。5.4.5各部门应定期对本单位属地所设置的安全标识牌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持标志的清晰、整洁和完好,对损坏的安全标识牌及时进行整修或更换。6相关/支持性文件

安全警示标识管理制度 第6篇

标志、符号和文字警告应明确无误,不使人费解或误会,使用容易理解的各种形象化的图形应优先于文字警告,文字警告应采用机器国家的语言;确定图形符号应做理解性测试,标志应符合公认的标准。

2、内容具体且有针对性

符号或文字警告应表示危险类别,具体且有针对性,不能笼统定“危险”两字。如“禁火、防爆”文字警告,或简要说明防止危险的措施(例如指示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或具体说明“禁止烟火”,“小心碰撞”等。

3、标志的设置位置

机械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应有安全标志,标志牌应设置在醒目且与安全有关的地方,使人们看到后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文字所表示的内容;不宜设在门、窗、架或可移动的物体上。

4、标志应清晰持久

直接印在机器上的信息标志牢固,在机器的整个寿命期内都应操持颜色鲜明、清晰、持久。每年至少检查1次,发生变形、破损或图形符号脱落及变色等影响效果的情况,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5、升降人员的井口及提升机房应设置注明下列事项的布告牌: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安全警示标语标识(精选6篇)安全警示标语标识 第1篇安全生产标语口号:1、责任重于泰山。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4...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