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A式人物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A式人物范文(精选4篇)

A式人物 第1篇

在5月26~28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杭叉集团展示了包括A系列平衡重式堆垛车在内的多款产品。其中平衡重式堆垛车CDD08-AC1S-P,操作形式为站驾式,额定载荷为800kg,最小转弯半径1280mm,驱动电机功率1.5kW,起升电机功率2.2kW。在满载情况下,其运行速度为5.5km/h,起升速度160mm/s,下降速度200mm/s。

该产品主要特点包括:高效率交流行走电机,性能卓越,爬坡性能好。国内首配400W直流转向电机,操控灵活,转向跟随性好。最新的CURTIS永磁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出众、高效、稳定。标配油泵电机控制器,实现起升下降无极调速,使得货叉操控更精准,货物起升下降更平稳。可折叠减震踏板,一体成型护栏,结合弯道比例降速功能,在高效作业的同时大大提高驾驶舒适性与安全性。具有释放制动、反向制动机紧急制动功能,同时具有坡道防下滑功能,确保行车安全。紧凑的车身结构设计,加上龟速行驶按钮,在手柄竖直时进行慢速作业,即使在非常狭窄的空间也可堆放货物。

哈利波特——一个典型的基督式人物 第2篇

关键词:哈利波特,人物分析

一、被选定的救世主

在《圣经·新约》中, 耶稣是作为被选定的唯一救世主降生的。“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 乃是要拯救世界。” (约翰福音12:47) 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以处子之身产子, 使得耶稣既具有真实的人性, 同时又具有神性。“生命在他里头, 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约翰福音1:4) 拥有人的生命和光的这一上帝的位格, 就差遣来救赎我们。当我们因堕落与上帝的生命隔绝时, 当因罪, 死临到众人时, 我们无法逃避失望, 唯有藉着拥有生命的他才能保存我们的生命。人有了上帝的儿子, 就有了永生, 因为生命本身就在他儿子里面。“必有童女怀孕生子, 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马太福音1:24) 由此可见, 耶稣既是作为被选定的救世主来到世上, 目的就是拯救世人, 同时他是以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而出现的, 在他的身上同时具备了人性和神性, 而其母亲玛利亚则是作为一种圣洁的象征而存在的。

《哈利波特》一开篇, 婴儿哈利波特身上就被赋予了救世主的色彩。这种救世主的色彩贯串了哈利的真个成长过程。他是由他的母亲“莉莉”所生, 在英语中, LILI的意思是百合花, 代表的是纯洁。这可以被理解成是圣母玛利亚的圣洁性的一种世俗表达。此外, 最为重要的是, 他是伏地魔——邪恶与黑暗的化身——唯一无法杀死的人, 不仅如此, 他还极大得削弱了伏地魔的力量, 这是哈利波特救世主光环的直接来源——作为能够与黑暗力量抗衡甚至战胜黑暗力量的人。正如小说中麦奎娜教授所言, ”这孩子将来会非常有名, 我们世界中的每个孩子都会知道他的名字。”而到了小说的第六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作者让哈利波特直言:“传说是真的, 我就是救世主。只有我能打败他。”

二、善并非天生, 而是一种选择

哈利11岁来到霍格沃茨就读时, 第一个挑战就是去哪个学院。哈利被告知所有变坏的女巫和巫师都是从斯莱德林学院出身的。于是当分院帽犹豫到底将哈利分到哪个学院的时候, 哈利不停地默念, 不要斯莱德林, 不要斯莱德林。尽管分院帽告诉哈利, 去斯莱德林将会有辉煌的成就。哈利还是选择放弃斯莱特林。这是哈利最初的抉择, 也是影响其一生的重要选择。在这最初的抉择里, 就预示了天赋异禀的哈利, 既可以从善, 同时也可以作恶。正如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 既可以选择忠诚, 也可以选择背叛, 神并未剥夺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而在小说第二部《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中, 作者借由邓布利多之口, 更是直截了当得告知读者这一善恶观。哈利发现自己与伏地魔之间具有很多相似的特质, 都会说蛇语, 坚毅果敢, 不爱遵守规则, 伏地魔在哈利额头上留下疤痕的时候, 甚至转移了一部分的力量在哈利身上。以至于哈利都开始怀疑分院帽是不是犯错了。但是邓布利多告诉他:为什么分院帽要把你分到葛莱芬多, 而非斯莱德林, 因为是哈利自己选择的。让我们成为哪种人的, 并不是我们的能力, 而是我们的选择。在小说接下来的诸多情节中, 始终都延续着作者的这一善恶观。哈利与伏地魔都拥有惊人的力量, 但是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哈利选择了善, 而伏地魔选择了恶。

三、爱是拯救人类的唯一方式

我们知道, 根据福音书的记载, 基督道成肉身, 经历实实在在的人类生命, 一生受尽凌辱、遭人弃绝, 最终甘愿赴死, 将自己的肉身和灵魂一并献给上帝, 钉死在十字架上。他将自己毫无保留得献上, 在这个过程中, 他的鲜血流下, 用以洗尽人类的罪恶, 从而最终修复上帝与人的关系。在基督之死中, 流血和死亡都是自愿的, 是一种主动的牺牲, 是一种纯然出于爱的行为, 这是这种牺牲性质的行为成就爱的力量, 而爱是拯救人类的唯一方式, 也是基督最终得以复活的原因。

所以当哈利得知自己是伏地魔所创造的七个魂器的其中之一, 他必须死去, 世界才能被拯救时, 他身上的基督性再一次彰显无遗。唯有主动的牺牲才能成就爱, 而爱是战胜一切的最大的力量。作者从小说的开端就预设了这样一个真理:当哈利的母亲莉莉为了保护哈利, 献出自己的生命时, 她的爱的力量比伏地魔的法力更加强大。所以, 当小说最后, 哈利将自己主动献给伏地魔时, 他为了拯救世界而做出的主动牺牲, 成就了拥有最大力量的爱, 伏地魔因此丧命, 而哈利也由此复活。这是作者在整个系列小说中试图表达的最为重要的观点——爱是自我救赎, 进而拯救人类的唯一方式。任何强大的有形力量, 都无法抵挡爱。

参考文献

[1]杨慧琳.结合两希文化解析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刻画[M].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赵星.阳光下的阴影——论哈利波特中善与恶的对立统一[M].文学评论.

[3]刘波.哈利波特中的圣经元素及意象解读[M].名作欣赏.

A式人物 第3篇

关键词:区别词性,属性特征,修饰限制

引言:

“大功率、高分子”这类结构基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而产生并日益丰富。在黄廖版的现代汉语中曾经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等结构, 并把它们与“田园化、旅游热、开拓型”等一起归并入附加式的新词, 把“多”作为“新的词缀或准词缀”的一种, 但实际上, “多”与“化、热、型”等的性质并不相同, 后一类词在派生词中所表示的意义不能单独使用, 只能做词缀, 前者则不同, 以“多标准”为例, “多”与“标准”两部分都可单独成词, 因此, 把这类结构与“开放性、透明度”等归入一类显然并不合适。刘春卉 (2007) 把由“形+ 名”类的结构命名为区别词性结构, 另外, 陈一、王珏、邢福义等学者也都曾对这样的组合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可见, 对于这类结构的认识, 目前还是存在争议的。本文将对由单音节形容词和名词组成的区别词性结构的句法组合进行讨论。

一、“A+N”式区别词性结构的命名依据

关于区别词, 朱德熙先生最先提出, 吕叔湘先生则首先在著作中将其称作“非谓形容词”, 认为这类词“既不具备名词的主要特征 (做主语, 做宾语) , 又不具备谓词即动词和一般形容词的主要特征 (做谓语) ”, 可作为划分区别词的标志。将“低成本、大力度”等这样的组合命名为区别词性结构, 主要是由于, 它们虽然是词与词的组合, 但是又具有与区别词相似的性质。

首先, 这类结构在句子中主要充当定语的角色, 用于说明事物的属性, 兼有描写与限制的双重作用, 在突出事物本来就有的某种属性或特征的同时, 将这种属性或特征作为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标志, 作为事物分类的依据, 一般不可单独充当主语、谓语、宾语, 加“的”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做主语、宾语等。例如:

(1) “亚太二号R”卫星是美国罗拉公司制造的[ 大功率]通信卫星。 (1995 年人民日报/6 月份)

(2) (外事) 亚洲[ 高级别] 研讨会将在浙江举行。 (新华社2004 年新闻稿)

但是, 这类结构与区别词有区别, 最明显的区别是组合单位的不同, “高精度、低密度”之类的结构, 由两部分组成, 均可单独成词, 而“男、女”之类的区别词由一个词组成, 内部不可划分为更小的单位;其次, 区别词与中心语的结合大多是非常紧密的, 吕叔湘、饶长溶 (1981) 指出“都可以直接修饰名词”, 郭锐 (2002) 曾对此做过统计, “直接作定语的区别词比例高达95%, 必须加‘的’作定语的则只有5%”, 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下, 区别词性结构与中心语之间加“的”是大量存在的, 有时甚至是必要的, 例如:

(1) 2003 年汉阳陵考古队对该地及阳陵邑遗址进行了[ 大范围] 的考古钻探和发掘。 (新华社2004 年新闻稿)

(2) 我国经济恢复时期已经基本结束, 有计划的[ 大规模] 的经济建设时期已经到来。 (《周恩来传》)

可见, 本文所讨论的“大幅度、高强度”等结构与区别词有相似的语法性质, 但由于是词与词的组合因而显示出与区别词在用法方面的某些差别, 因此, 将其命名为区别词性结构。

二、性质形容词+属性名词的组合

“形容词都具有程度性”, 根据能否受程度副词修饰分为性质形容词与状态形容词, 前者多具限制性, 比如“大、长、远”等, 这类形容词与表示事物本来就有的某种属性的属性名词相结合, 该属性的程度高低成为划分事物的依据, 使整个结构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属性指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 同一事物可能同时具有几种属性, 如屏幕的属性包括尺寸、分辨率等;同一种属性也可为几种事物所共有, 如任何工具性的事物都可具有功能这一属性。根据不同事物表现的出来的不同属性可分别对事物进行归类。这类属性名词主要有:

距离时间时期范围吨位幅度功率剂量角度口径面额面积排量

尺寸层次方面方位负荷功能质量性能效率含量级别规模篇幅

档次形式规格精度速度难度浓度强度密度尺度容积规格重量

单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属性名词的组合较丰富, 语义上能搭配即可, 但在与事物名词组合时又会有一定限制, 有的组合虽然在语义和语法上都能搭配, 但使用环境十分有限。常见的组合主要有:

【粗】粗线条

【大】大尺寸大尺度大吨位大额度大范围大幅度大功率大规格大规模大力度大密度大批量大篇幅大强度大容积

【低】低成本低档次低海拔低密度低年级低收入低效率

【短】短距离短篇幅短时间

【多】多标准多层次多方位多功能多角度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多用途

【高】高分辨率高规格高含量高级别高密度高难度高浓度高品位高品质高强度高收入高速度高效率高性能高质量高分子高精度高清晰度高灵敏度

【近】近距离

【快】快节奏

【宽】宽领域

【满】满负荷

【慢】慢节奏

【浅】浅层次

【全】全方面全方位全负荷全功能

【深】深层次

【小】小吨位小范围小幅度小功率小剂量小角度小口径小面额小面积小排量小批量

【远】远距离

【长】长距离长时期长时间

可以发现, 这些组合中的名词在单用时并不全是属性名词, 比如“分子”, 但在化学领域, 对象的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完全可以作为事物划分的依据, 具体语境下具有了属性名词的性质, 仍然属于“A单+N属性”式结构的范畴。

三、单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属性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A+N”式结构大多可变换为主谓结构, 比如“短距离”与“距离短”的意义大致相同, 但是, 这类主谓结构却并非全部都可以转换为“A+N”式结构, 其中以“多”和“少”应用的不平衡现象最为鲜明。如“功能多、形式多”, 相应的与之意义相反的可以表述为“功能少、形式少”, 但在变换为“A+N”式结构时, 却一般不会表述做“少功能、少形式”, 更不可整体修饰名词, 特殊语境下的使用在此不做讨论。其他成对出现的修饰属性的单音节性质形容词应用的不平衡现象也偶有出现, 但只限于个别属性的搭配, 不再具有普遍性。

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 “A+N”式结构加名词的组合大多可以变换为以该属性为主语中心语的形容词谓语句 (“高分子材料”“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类的专业术语除外) , 但是, 由于同一种类的事物的同一属性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 在变换成名词谓语句时, 主语须是有定的, 指明具体的范围, 例如:

四、单音节性质形容词与属性名词组合后的非体词性

“A+N”式结构由性质形容词修饰属性名词组合, 进而整体修饰事物名词, 作为事物划分的依据。表面上看, 仍然是形容词和名词组合而成的偏正结构, 但在实际运用中, 这类结构却不再具有体词的性质, 不可单独做主语, 一般也不单独充当宾语, 与“A+N普通名词”的结构在句法功能上体现出差别, 例如:

(1) 大家都喜欢吃[ 红苹果]。

(2) [ 胖女人] 抱着她的孩子出门了。

“A单+N属性”类结构则并不具备这样的性质, 必须在与具有该属性的名词结合后才具有体词的性质例如:

“A单+N属性”式结构的非体词性还体现在不能受数量短语的修饰, 例如:

一个大操场三名好学生

“A单+N属性”类结构中的名词, 有的本身不能受数量短语修饰, 如“速度、效率”等, 有的在单独出现时可以收数量短语修饰, 比如“一个领域, 三种渠道”等, 前加性质形容词后不再具有名词的典型特征, 不再受数量短语修饰, 例如:

一个多领域* 三种多渠道*

但是, 在一种情况下, 数量短语是可以出现在“A单+N属性”类结构之前的, 例如:

(1) 梅雨是一种[ 大范围] 的大型降雨过程。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 高等级的干线公路刚刚开通, 厂房和一些[ 低档次]的建筑就沿途纷起。 (1994 年报刊精选)

在这种情况下, 数量短语修饰的并不是“A单+N属性”类结构, 而是与这类结构共同修饰后面的名词。

结语:

A单+N属性”式区别词性结构产生于日益发展和变化的社会现实, 表明属性特征的性质形容词和表明属性的名词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组合成为新的结构, 与单纯的区别词相比, 这类结构可以更加明确地表达事物的属性特征, 实现划分事物种类的目的。对这类结构的认识, 目前还未达成一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 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这类结构必将日益丰富, 在事务交往和科学研究领域发挥作用, 人们对于它们的认识也将逐步深化, 根据这类结构内部功能的差异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分类, 在此不再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3]徐通锵,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4]吕叔湘, 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 1981 (2) .

[5]刘春卉.“A+N”类区别词与区别词性结构的形成机制[J].世界汉语教学, 2007 (2) .

[6]李宇明.非谓形容词的词类地位[J].中国语文, 1996 (1) .

A式人物 第4篇

美国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讲述了19岁的收银员萨米因不满其经理对三位穿着泳装进入商场的妙龄少女的批评而愤然辞职的故事。该小说短小精悍,文化底蕴和主题丰富而深刻。自发表以来,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主题进行了解读,比如,有从个人需求与社会准则的矛盾冲突方面进行解读的(哈旭娴,2002;赵婧鹏、马丽,2007),也有从西方马克思主义角度进行解读的(姚石,2008),还有从社会道德的角度进行解读的(高绍邦,2002)。然而却很少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解析。鉴于此,本文就从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视角对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解读,以期对其主题有更加深刻的诠释。

2. 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的基本观点: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go)三部分构成。本我基本上由性本能和欲望组成,是人一切侵犯心理的根源,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代表理智与谨慎,充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调解人,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代表一切道德约束,按“道德原则”活动。也可以说,本我想把人变成魔鬼;超我想让人表现得像天使而只有自我能够调和这两种相对抗的力量,使人成为正常人(Guerin et al.,2006)。

3. 从“三重人格论”视角解读《A&P》中的人物形象

3.1 本我萨米、泳装少女。

自萨米发现商场里泳装少女的存在后,他的目光一直紧紧地追随着她们。他本能地被少女的胴体所吸引,以至于忘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遭到顾客的申诉。他对三位少女的观察细致入微,毫无顾忌地窥视着她们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他眼前的少女图景。他言辞中流露出赞美与喜爱,尤其是对第三个女孩,他把她称为“皇后”。其实,从萨米的告白中,读者可推知,三位女孩并不是特别的漂亮,只因她们穿着泳装跑到商场里来就吸引住了萨米,并对她们中相貌最出众、穿着最性感的女孩“皇后”产生了爱恋。由此可见,萨米对“皇后”的爱恋是低俗的,带有动物本能的色彩,是由于本能的欲望在起作用,这是本我的体现。与此同时,萨米通过“皇后”光鲜的外表,幻想“皇后”家人过着优雅、富足、奢糜的上层社会生活。“皇后”的财富和地位使得他对她的爱恋倍增,以至于在她遭受批评的时候,他愤然辞职,以求引起她的关注,从而赢得她的芳心。萨米希望通过与“皇后”的结合,改变自己的命运,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同时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得以提升。这是人性好逸恶劳、追名逐利的体现,本我的体现。

三位泳装女孩去商场购物是假,炫耀、展现她们的人体之美、肌肤之美却是真。其实,她们心里很清楚穿着泳装逛商场是一件伤风败俗的事情。因为当棱格尔批评“皇后”的时候,“皇后”的脸红,以及少女们不停地在为自己的装束找借口说明她们自己是故意如此的。作为女性,她们的内心渴望得到异性的爱慕,为了吸引异性的眼球,带着赌博的心理,她们放纵了自己穿着泳衣进商场。三位泳装少女在商场里购物走的方向与寻常人相反,目的是为了让商场里的人把她们看得更清楚,在商场里说笑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更离谱的是“皇后”,她走路“脚后跟先下,然后让身体的重量沿着脚掌移到脚趾,好像她每一步都是在试探地板,都要故意添加一点小动作”;对自己肩带滑落的事实听之任之,致使自己的双肩和前胸一览无余,还故意昂首挺胸;明知萨米和斯托克西在注视着自己,还故意动作缓慢、扭捏作态;折腾了半天结果却只买了4角9分的鲱鱼小吃。泳装少女娇柔做作的表现最终吸引了萨米、斯托克西、麦克马洪等其他顾客的眼球,她们渴望得到异性的爱慕和展现人体之美的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这可谓三位泳装少女本我的体现。

3.2 自我斯托克西、商场里的顾客。

当斯托克西看到“皇后”的时候,他的一句“哦,爹呀,我觉得晕得慌。”可谓意味深长。他因过于对少女胴体专注而感觉眩晕,这表明他与萨米一样,本能地对少女胴体感兴趣。但作为已有两个孩子的父亲,他不能像萨米那样无所顾忌,理智很快战胜了本能的欲望,把目光从“皇后”身上移开,然后问了一句:“都过去了吗?”他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扮演好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梦想有朝一日能实现他的美国梦。商场里的顾客对三位泳装少女的着装感到震惊,他们的道德观念告诉他们:这是有伤风化的事情,不值得看,不该看,也不能看,要控制自己的本能。所以,当“皇后”用白肩膀向他们示意的时候,他们在表现出震惊的神情后,眼睛立马回过来瞧着他自己的篮子,继续推车前进,假装什么也没看见。每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基本上属于自我的范畴,按“现实原则”活动,既不贪婪放纵,又不崇高忘我,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在小说中斯托克西和商场里的顾客的行为举止就恰好是自我的诠释。

3.3 超我棱格尔。

小说中的棱格尔既是主日学校的教师又是商场的经理,他扮演着道德监督者和权威维护者的角色。面对泳装少女不合时宜的装束,他走过来并没有用过激的言辞严厉责难,而只是说:“姑娘们,这里可不是海滩。”面对“皇后”的辩解,棱格尔没有生气,而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重复了一遍刚才他所说的话。然而姑娘们却不依不饶,一再地找借口,“皇后”更是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势,棱格尔没有多言,只是要求她们遵守商场的章程。他这是在对泳装少女们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面对棱格尔对“皇后”的批评,萨米以“我不干了”来进行回击。棱格尔对萨米的无理取闹没有表示责备,而只把它当作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犯的错,他在等待着小孩迷途知返。他想再给萨米一次机会,因而问了萨米:“你刚才说什么?”然而萨米却不懂棱格尔的良苦用心,毫不领情地坚持不干了。这时,在对萨米的举动表示遗憾之余,他仍对萨米抱有希望,很有耐心地开导萨米,提醒他辞职意味着什么,可萨米全然听不进去,仍然倔强地选择了离开。面对萨米的一走了之,棱格尔没有动怒,而是表现出了宽容,他接替了萨米的位置,站在出纳口,维持正常的秩序。因此,棱格尔的行为可以看作是超我的体现。

4. 结语

萨米愤然辞职,可以看作是小说中本我对超我发出的挑战。然而挑战的后果并没有给萨米带来任何好处,他没有得到“皇后”的芳心,反而弄丢了工作。想到以后生活的艰辛,萨米似乎有些后悔了,这有“从今以后这个世界对我多么残酷无情啊,想到这里,我的胃口就有点垮了。”为证。可这一切都为时已晚。泳装少女代表的本我和棱格尔代表的超我也进行了较量。尽管泳装少女一再地找托词,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最后还是以羞红了脸,急急忙忙走出商场而告终。小说中本我与超我的较量深刻地诠释了其主题:在社会生活中,人必须遵守其道德规范;对任何道德规范的反叛都将付出代价,有时甚至是惨痛的代价。

参考文献

[1]Guerin, Wilfred.L., et a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6.

[2]Zhao Jingpeng&Mali.The contrast between social crite-rion and individual request in A&P[J].语文学刊, 2007.

[3]高绍邦.从社会道德视角看短篇小说A&P[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

[4]哈旭娴.直觉与习俗的撞击——简析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主题[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

A式人物范文

A式人物范文(精选4篇)A式人物 第1篇在5月26~28日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物流装备与技术展览会上,杭叉集团展示了包括A系列平衡重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