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牵牛花范文
矮牵牛花范文(精选9篇)
矮牵牛花 第1篇
矮牵牛原产南美洲, 为茄科矮牵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多作一至二年生花卉栽培。矮牵牛园艺品种繁多, 从株型上可分为高生种、矮生种、丛生种、匍匐种;从花型上可分为大花、小花、波状、锯齿、重瓣、单瓣;从花色上可分为紫红、鲜红、桃红、蓝紫、白和复色等。全株上下都有粘毛, 茎直立, 叶卵形、全缘, 几无柄, 互生, 基部嫩叶略对生。花单生叶腋及顶生。花朵硕大, 花冠漏斗状, 花瓣变化多, 有单瓣、半重瓣, 瓣边呈皱波状, 露地栽培花期4~10月底, 如室内温度达15℃以上可四季开花。
矮牵牛喜温暖, 不耐寒, 矮牵牛的生长适温为13~18℃, 冬季能经受短时间-2℃低温。但夏季高温35℃时, 矮牵牛仍能正常生长, 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喜干怕湿, 忌水涝, 在生长过程中, 需充足水分, 特别是夏季高温季节, 应在早、晚浇水, 保持盆土湿润。梅雨季雨水多, 对矮牵牛生长十分不利, 盆土过湿, 茎叶容易徒长, 花期雨水多, 花朵褪色, 易腐烂, 若遇阵雨, 花瓣容易撕裂。如盆内长期积水, 往往造成根部腐烂, 整株萎蔫死亡。矮牵牛属长日照植物, 生长期要求阳光充足, 大部分矮牵牛品种在正常阳光下, 从播种至开花需100d左右, 如果光照不足或阴雨天过多, 往往开花延迟10~15d, 而且开花少。矮牵牛宜用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栽培。
2 盆栽技术
2.1 选用大瓦盆与微酸性疏松基质栽培
矮牵牛宜用通透性较好、内径20~30cm的土陶盆种植, 2~3株/盆。如用通透性较差的紫砂盆、塑料盆、瓷盆种植, 可在盆底放1层碎木炭块或碎硬塑料泡沫块, 既增强透气排水, 还可防烂根。也可用塑料吊盆种植 (1株/盆) , 挂于阳台或窗口。以使用疏松肥沃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栽种最佳, 可用腐叶土、菜园表土、沙或珍珠岩按5∶4∶1的比例配制培养土, p H值在5.8~6.2最好。如p H值超过6.6, 则会抑制根对铁的吸收, 导致叶黄化。忌用重黏土和盐碱土。
2.2 繁殖
矮牵牛一般用播种法繁殖, 春播者夏秋始花, 秋播者冬春始花。其种子十分细小, 先用细土混拌, 播时宜稀。播后覆盖玻璃或塑料薄膜, 置半阴处, 常喷水保湿。18~24℃时7d即可出苗。出苗后, 揭去玻璃, 待苗高2cm时移栽1次, 苗高8cm左右时再定植于盆中, 并摘心促其发分枝。以后再摘心2~3次, 以使植株低矮, 增加分枝与开花数。摘下来的枝头可作插穗扦插繁殖, 北方宜在5~6月或8~9月进行, 取8~10cm长最好带顶芽的嫩枝做插穗, 剪去下部叶片, 放清水中浸泡10~12h, 或用10mg/kg的吲哚丁酸浸泡插条下部1d, 插于疏松而排水好的粗砂或石蛭中, 温度保持在20~23℃, 遮荫且喷水保湿, 约2周生根。再过10~15d即可上盆定植, 夏季扦插成活率低, 冬季扦插需加盖塑料薄膜保温。
2.3 肥水管理
矮牵牛喜肥, 亦耐贫瘠, 如施肥过多过勤, 易徒长而花少。施肥不宜过量, 可每隔15~20d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 以免植株徒长。定植或翻盆换土时, 可在培养土中加一些骨粉或氮磷钾复合肥作基肥。生长期可用“卉友”20-20-20通用肥或15-15-18无土栽培专用肥, 也可以每月向叶面喷1次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以促其孕蕾开花多而艳丽, 切记施肥浓度不能过高, 否则会造成肥害。冬季入室后不施肥。矮牵牛喜湿润, 怕旱亦怕涝, 春、夏、秋3季要常浇水, 见盆土干时即浇, 宜保持稍偏湿润为好, 但决不可积水, 过湿易烂根, 过干叶易黄, 冬季盆土以不干微润即可。北方浇水时常在水中加点硫酸亚铁 (500∶1) , 以防长期用碱性水浇施, 盆土碱化, 造成叶黄生长不良。
2.4 光照管理
矮牵牛喜光, 喜温暖, 不耐寒。最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 除盛夏高温 (34℃以上) 的中午需适当遮荫外, 其余季节都要多见阳光, 且日照越充足, 生长越繁茂, 花越多, 宜置于向阳庭院、屋顶花园、南向或西向阳台、窗台。霜降前后移入室内要置于南向或西向窗台内以使其多见阳光, 保持室温2℃以上可安全越冬, 10℃以上可继续生长, 15℃以上可开花。
2.5 整形修剪
苗高8~10cm时需摘心, 以促多发分枝。矮牵牛生命力强, 生长旺盛, 要及时修剪, 控制株高和株型, 并可用小竹竿作支撑, 以免倒伏。或者在摘心后10~15d用0.25%~0.50%的比久喷洒叶面3~4次, 可以控制植株高度, 同时可提早开花且株型美观。矮牵牛花谢后, 及时剪去残花, 以减少养分消耗, 促其多产生新分枝, 利于再次开花。
2.6 病虫害防治
矮牵牛常见病害有白霉病、叶斑病、病毒病等。一般可用75%百菌清700~1 000倍液喷洒防治, 对病害严重的叶片应及时摘除。常见虫害为蚜虫, 可用10%杀灭菊酯乳油2 500倍液喷杀, 同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降低空气湿度均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摘要:阐述了矮牵牛的特征特性, 并根据矮牵牛的栽培实践, 介绍了其家庭盆栽技术, 包括瓦盆与基质选择、繁殖、肥水管理、光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以期为矮牵牛的家庭盆栽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矮牵牛的繁殖方法 第2篇
秋季播种在10-11月为好,温度以20℃左右比较利于发芽,约10天后可见幼苗。冬季需移入室内以确保顺利过冬。
如果春播时间选择在4月下旬,夏季就可以开花;如果播种时间更早则必须在室内进行,以防多雨天气导致的烂根等情况。
撒播时多用育苗盘,保证充足浇水量,可在表面覆上一层薄细砂,如需保湿可盖上玻璃或白纸,育苗时间约为60天。
扦插繁殖
重瓣花品种和大花品种可采用扦插繁殖。在开花后进行,先剪掉枝叶,促进新嫩枝的生长。
保证发根以20~25℃的温度为宜,5~6月和8~9月份扦插成活率较高。
插条的采选,应为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可从节基下剪取,长度约为10厘米,剪口要平。插穗上部可保留2-3片叶子,叶子过大的可剪去半片。
低温对垂盆矮牵牛试管开花的影响 第3篇
关键词:矮牵牛;组织培养;试管开花;低温
中图分类号: S681.604;Q94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195-02
收稿日期:2013-10-18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编号:2013GA610008);天津农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编号:2012N01)。
作者簡介:史滟滪(1976—),女,天津人,主要从事园艺与园林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syyzzw@yahoo.com.cn。
通信作者:刘艳军,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园艺和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liuyanjun00a@126.com。开花是植物发育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国内外都有关于植物试管开花的报道[1-3]。研究试管开花不但可以为研究植物的花芽分化提供一个良好的试验基础,而且可以为了解植物的成花转变,即营养生长向生殖发育的转变,提供良好的试验材料。试管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也可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垂盆矮牵牛生育期比较短,花色较鲜艳[4-5],而对其试管开花的研究较少[6-8],本试验旨在研究低温对垂盆矮牵牛试管开花的影响,以期找到适合其试管开花的低温处理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试验中所用垂盆矮牵牛购自天津市曹庄花卉市场。
1.2试验方法
1.2.1矮牵牛外植体的制备从生长健壮的矮牵牛植株上切取幼嫩的茎段,每个茎段上带2~3张叶片,用剪刀将叶片剪下。用70%乙醇将外植体浸湿后用0.1%氯化汞消毒 5 min,再用无菌水反复冲洗5次,每次冲洗15 min;将冲洗后的矮牵牛外植体先放在1/2MS培养基上预培养2周,再进行下一步试验。
1.2.2低温对矮牵牛试管开花影响的试验剪取预培养矮牵牛上带有顶芽的2 cm切段为外植体,分别置于不同的处理温度(15、17、20、25 ℃)下处理不同时间(5、10、15、20、25 d),每个处理重复10瓶,每瓶为3株,共计30株。每个处理完成后,均放到MS培养基上,添加3%蔗糖、0.7%琼脂,将pH值调至5.8。培养温度控制在(25±2) ℃,光照时间 12 h/d,光照度 2 000 lx。统计培养30 d,矮牵牛试管开花的情况。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低温处理对矮牵牛花蕾分化的影响
矮牵牛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处理后,将各处理正常培养 30 d ,对每个处理的花芽分化情况进行统计,即统计能产生花蕾的株数及每株的平均花蕾数(开放的花也计算在内),结果见表1。
3结论与讨论
3.1低温诱导植物试管开花的原因分析
在本试验中,低温能明显提高垂盆矮牵牛的试管开花率。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1)低温促进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类似于植物的春化作用;(2)在低温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也开始减慢,从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并为开花储存一定的能量。由于要求植株在个体很小的情况下开花,如果植株细小,将很难使植物正常开花,因为开花过程是十分耗能的一个生理过程。在本试验中,当在17 ℃下处理10~15 d后,植株的叶色变得浓绿,茎叶变得粗壮,比对照的垂盆矮牵牛苗强壮很多,即在开花数量和质量上都明显好于对照,对照中虽然也有花蕾出现,但大多数在没有开放前就已经凋落,对试管开花来说已没有意义。
3.2不同低温处理对植物试管开花影响不同的原因分析
在本试验中,不同低温处理对垂盆矮牵牛的试管开花影响不同,在15 ℃处理10 d后植株生长就明显表现缓慢,植株也出现低温伤害的迹象,因此可以看出,在选择低温处理来提高植株试管开花率时,应选择一个在一定时间内不对该植物造成伤害的温度。原因可能有这几点:(1)低温处理时间不能过短,过短的低温处理不利于植株积聚能量,从而不利于开花,如在本试验中15 ℃处理5 d的矮牵牛试管苗在生长势上与对照相比没有多大的差异;(2)不同植物对低温的耐受性不同,一般寒带植物要明显比热带植物耐低温,苗期粗壮的比细弱的更耐低温,细胞质浓度大的苗木要明显比细胞质浓度小的耐低温,因此应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采用不同的低温及处理时间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3继代对植株试管开花的影响
在本试验中,由于要进行低温处理试验,在试验中低温处理时间为20~25 d的矮牵牛苗在移入25 ℃环境中正常培养1个月的过程中一直没有继代,因此大多数植株虽然有花蕾形成,但多数却不能开放。这可能是因为在培养过程中没有及时继代培养造成培养基中营养下降,从而影响植株开花。在试验中如果继代时间及时,植株则生长健壮,反之则生长受到影响。试管开花是一个对植物生长条件要求很严格的组织培养过程,因此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表现适时继代才能保证试管开花的顺利进行。
3.4结论
矮牵牛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进行试管开花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低温对垂盆矮牵牛试管开花的影响,并找到适合其试管开花的低温处理条件为在17 ℃下处理10 d,此时垂盆矮牵牛的开花数及生长势最理想。
参考文献:
[1]王再花. 金钗石斛和细茎石斛试管开花研究[D].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2]桂仁意,曹福亮,沈惠娟,等.植物生长凋节剂对石竹试管成花及内源激素与多胺的影响[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1):6-10.
[3]Sankhla D,Davis T D,Sankhla N,et al. In vitro production of flowering shoots in ‘German Red’ carnation:effect of uniconazole and gibberellic acid[J]. Plant Cell Reports,1994,13(9):514-518.
[4]余旭东,刘凤军,宋英,等. 蓝藻沼液对矮牵牛生长和观赏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2):186-188.
[5]杨宜忱,沈向群,李青,等. 矮牵牛闭花瓣与长柱头性状的遗传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8):157-159.
[6]瞿素萍. 矮牵牛的组织培养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5):447-448.
[7]张树军,李元,韩冰. 矮牵牛的组织培养与快繁[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4):5-6.
[8]张瑞麟,赵志兰,范敏. 矮牵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北方园艺,2001(3):41.
矮牵牛的栽培管理 第4篇
一、生物学习性
矮牵牛原产南美洲, 在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株高20cm~60cm, 全株具粘毛, 茎稍直立或倾卧;叶卵形, 全缘几无柄, 上部多对生, 下部多互生, 花单生于叶腋或枝端;萼5深裂, 花冠漏斗形, 先端具波状浅裂, 栽培品种极多, 花白、粉、红、紫、赭及各种斑纹, 鲜红具有白色条纹, 淡蓝具浓红色脉条, 桃红具白斑纹等。花大者花径10cm以上, 蒴果。矮牵牛花期较长, 自4月起到10月底约半年有余, 盆栽品种如果在室温保持15℃~20℃仍能开花。
矮牵牛性喜温暖、向阳及通风良好的生育条件, 不耐寒, 但可耐暑热, 在干热地夏季开花繁茂, 忌雨涝, 在疏松排水良好及微酸性土壤上生长良好。要求阳光充足, 遇阴凉天气则花少而叶茂, 因此在栽植中要注意控制高度。种子甚小, 在22℃~24℃时萌发力较强, 发芽率60%, 其从播种到移植约5周~6周, 从移植到开花约7周~8周。如果温度高于24℃, 矮牵牛的分枝枝条显著增长, 导致植株徒长。所以一旦定植后, 栽培基质略干, 再浇水亦能控制部分高度, 也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多效唑控制高度。
矮牵牛品种较多, 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矮生种的株高20cm左右, 花小, 单瓣;大花种的花径达10cm以上, 但开花较少;重瓣种的雄蕊通常化成花瓣, 雌蕊畸形, 花形大或小;长枝种的枝长数米, 宜做藤木任其攀援, 花径5 cm~7cm, 单瓣, 即通常所说的牵牛花。垂吊形, 为新品种。矮生种、大花种、长枝种常见, 重瓣种少见, 以量取胜的小花种应用较广。目前栽培的主要品种有撞羽矮牵牛, 腋化矮牵牛。常见的栽培系列有瀑布系列, 梦幻系列。
二、矮牵牛的栽培及管理
常用播种或扦插繁殖, 一般以播种为主。栽培基质要求排水良好, 无病害, 底肥适中。
㈠育苗种子播种春秋季均可进行。因种子小, 宜盆播或撒播育苗, 也可在穴盘中直接点播, 盆土要细而平, 种子掺3倍细沙土撒播。播后不必覆土, 用浸盆法浇水, 防止喷水造成种子堆积或溅泥覆盖过厚, 影响发芽。
扦插繁殖除盛夏高温季节外, 其他时间均可进行, 但以早春和仲秋成活率较高。重瓣种多用扦插繁殖。
㈡育苗及苗期管理矮牵牛不耐寒, 易受霜害, 露地春播宜稍晚。如果要提早花期, 可在3月份在温棚播。在20℃左右, 7d~9d天即可发芽, 出苗后维持9℃~13℃。晚霜后移植露地, 春播苗花期为6月~9月, 为使其在早春开花, 冬季应置于温室内栽培, 室内温度保持在15℃~20℃之间, 温室栽培, 四季开花。矮牵牛从播种到出售之前, 一般是经过2次~3次的换盆, 其营养土配制为山土、园土、羊粪=3:3:1的比列混合, 拌土的同时加入杀菌剂, 一般为800~1000倍液的敌克松, 而且不论换盆或栽植, 都勿使土坨散碎, 以利成活。
第一, 盆播或撒播。矮牵牛的种子较小, 大约每克10000粒左右, 适宜发芽温度为22℃~24℃, 5d~7d即可发芽, 栽培2个月左右便可开花。矮牵牛一般为盆播育苗, 出苗10天后可将其移植入穴盘中进行苗期生长, 保持土温22℃~24℃, 保持栽培基质中等湿度, 土壤ph值5.5~5.8, 基质主要为少量珍珠岩与山土的混合物。也可将种子撒播于湿润细泥炭土, 置阴凉处, 保持湿润, 在本叶4片时, 假植于苗钵中, 种子播后无需覆土。为提高种子发芽整齐度和幼苗质量, 应在发芽期有适当的光照。为避免徒长, 发芽后幼苗必须立即接受光照。
第二, 移植。大约两星期后穴盘幼苗便可进行移植, 一般移植在6.5cm口径的营养袋中, 要求基质要细、无大块等。移植时为避免花心被土覆盖, 防根腐病, 可用加入甲基托布津或少量敌克松的水浇透基质, 浇水时旋转水壶即可避免药水浇入花心, 也可避免将土冲成坑穴, 亦能浇透。
在此期间, 为避免永久性枯萎, 二次浇水之间让土壤干透, 再浇水保持基质湿润, 但不要过饱和, 每次基质略干后再浇水, 使基质干湿交替, 有利于根系发育。为促进生长, 应每周增施氮肥两次。
第三, 换盆。移入营养袋1月左右, 矮牵牛分多枝、根系盘满营养袋, 此时将其移入大号的营养袋, 对基质的要求不高, 移植时的要求与移入小号营养袋时相同, 与此同时, 可进行打顶摘心, 控制高度, 促进分枝, 使多开花。
以后每天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在夏天为防止阳光灼伤, 其上应搭遮阴网, 在此期间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或高美施溶液等营养液。出现病虫, 可用低毒、高效、残留少的广谱杀虫杀菌剂进行防治。
三、矮牵牛的露地栽培管理
牵牛露地栽植时, 应先整地、耙平, 同时施入粪肥作基肥, 后期可不施或少施肥。
㈠光照矮牵牛为阳性花卉, 不论盆栽或露地栽培, 均应放置在或种植在阳光充足处, 这样生长繁茂, 开花多而花期长, 否则就易徒长枝叶, 少开花或难开花。
㈡肥水管理在整个开花期, 还应继续增添营养, 每月可追施氮磷钾结合的薄肥1次~2次, 不然营养不足, 开过几次花后就很难再连续开花了。施肥时还应该注意氮肥不要过多, 否则易引起植株倒伏, 影响观赏和开花;又由于其萌发力强, 所以在栽植上不应过密, 间距一般为25.0cm~30.0cm, 以免后期过密, 造成枝条过细, 倒伏。虽然矮牵牛较万寿菊, 美女樱需水较少, 但也不能受干旱威胁, 只浇表皮而不浇透, 会使枝干萎蔫, 没有生气。
此外, 平时土壤不要过干过湿, 更忌积水, 以防烂根。浇水过多, 将导致花色变淡, 降低观赏效果, 也容易受病虫害侵袭。如果叶片表面出现褪绿现象, 则PH值过高导致缺铁, 可通过增施硫酸亚铁来降低ph值, 使用硫酸亚铁22g/L~37g/L浇灌土壤, 之后用清水冲洗叶片。亦要注意较低的ph值会导致矮牵牛铁、锰中毒, 此时可使用90g/100L的水溶性石灰水浇灌植物。
㈢修剪、整枝要随时修剪整枝, 因为它具有边开花、边长蕾的连续性特点, 因此应及时剪去残花或短截枝条, 这样即可防止徒长, 又可促使多长侧枝、多孕蕾、多开花, 否则会缩短花期。矮牵牛除及时浇水、施肥、中耕除草、修剪残花和防治病虫害外, 对枯死或损伤的植株应以同样花色品种的花苗补栽, 同时控制株高, 使花株丰富。
四、常见病虫害与防治
㈠虫害与防治矮牵牛易受蚜虫、蓟马、白飞虱、潜叶蝇、蚂蚁的危害。在幼苗期蛞蝓的危害极大, 蛞蝓特别喜食矮牵牛, 能在一夜之间把成片的矮牵牛幼苗头部吃掉, 只留下茎杆, 对于矮牵牛大苗或成品, 蛞蝓则蚕食其叶片。此时, 应及时使用蜗克灵防治, 如果盆栽, 可用60%的密达颗粒剂将其分别放入盆内土表和盆底, 每盆约施入药量1.8g, 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如出现菜青虫应随时捕捉、撒食盐或采用敌百虫喷杀。
对蚜虫、白飞虱等害虫, 可用一遍净喷施, 严重时可加大浓度连续喷施。对于红蜘蛛, 一般用三氯杀螨醇、乐果、敌敌畏喷施800~1000倍液。
紫色矮牵牛的花语含义是什么 第5篇
矮牵牛的虫害防治
矮牵牛常见的病害有:白霉病、叶斑病、病毒病和蚜虫。防治方法:
白霉病
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
叶斑病
尽量避免碰伤叶片并注意防止风害、日灼及冻害;及时摘除病叶并烧毁,注意清除落叶;喷洒50%代森铵1000倍液。
病毒病
间接的防治方法是喷杀虫剂防治蚜虫,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在栽培作业中,接触过病株的工具和手都要进行消毒。
蚜虫
发现大量蚜虫时,应及时隔离,用1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或马拉硫磺乳剂1000~1500倍液或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高搏(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20xx0倍液喷洒。
矮牵牛什么时候开花
矮牵牛是一种常见的观花花卉,以盆栽为主,经常放在窗台、阳台或者其他的地方,盆栽或者吊栽观赏。
矮牵牛的花期是很长的,从春季可开到秋季,如果冬季的气温较高,也是可以开花的。不过具有的花期也会随着播种的时间来调整。一般11月的时候播种,4月的时候可以开花;1月的时候播种,5月就可以开花;4月的时候播种,会在7月开花;7月的时候播种,会在9月开花;9月的时候播种,会在来年的4月开花。
矮牵牛温室周年供花生产技术 第6篇
关键词:矮牵牛,播种育苗,移栽上盆,养护管理
矮牵牛学名 (Petunia hybrida vilm) 别名碧冬茄、灵芝牡丹, 属茄科多年生草本, 通常作一年生栽培, 原产南美, 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矮牵牛株高20~60cm花大而色彩丰富, 适于花坛栽植, 自然式布置以及盆花观赏, 可四季开花。我们选择哈尔滨工业大学绿化基地的矮牵牛“梦幻”栽培种在温室内进行了周年供花栽培技术探索,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供花卉生产者参考。
1 播种育苗
矮牵牛可以四季育苗, 但北方要想在5~6月观赏到鲜艳的花朵需要在温室内1月份进行播种繁育。播种前将过筛翻晒好的腐殖土5份:草炭土3份:明朗沙2份配制好, 装到200穴的穴盘内, 用烧开的水浇透, 待温度恢复常温后用75%甲基托布津液喷洒湿透进行48小时的消毒处理。矮牵牛种子细小, 将其一穴一粒点播在穴盘内, 播后略盖细的蛭石再将其喷湿润。最后, 将穴盘置于小拱棚内, 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和遮阳网, 出苗前如温度过高可揭开少许薄膜降温保湿。在室温20~22℃下保持基质湿润, 约一周天左右子叶出土, 此时应即时揭去覆盖在盘上的塑料薄膜。4~5天后种子出齐苗, 喷1 000倍液杀菌剂 (多菌灵、百菌清等) 一次, 以后每周喷杀菌药剂一次, 连续3次。早晨和傍晚见阳光2~3小时, 一周后选阴天或晴天傍晚揭去遮阳网, 在光线强、温度高的中午遮荫2~3小时, 并适时叶面喷雾缓苗, 不可浇水, 否则会出现高脚苗, 甚至诱发各类病害, 引起死亡。幼苗真叶始发后即可施用25~50mg/L的氮肥, 每两周一次。当小苗根系长至2~3 cm, 植株已具有4~6片真叶时要使苗床土有明显的干湿交替。
2 移栽上盆
当播种幼苗长至6~8叶时在阴天或晴天下午采用5份腐殖土∶3份草炭土∶2份沙子配制成盆土, 用多菌灵10 g加水10 kg喷洒, 选用12*12 cm口径的塑料营养钵移栽上盆。播种苗每盆一株, 加土至离盆口11.0~11.2 cm, 轻轻压实并浇透水。栽好后摆放在有遮阳网的地上。
3 养护管理
矮牵牛对温度要求不严, 在3~28℃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幼苗上盆定植后重点要做好肥水管理等工作。缓苗7~10天后逐渐见全光, 并用700~1000倍液的海藻精华素 (Cu+Fe+Mn+Zn) 浇灌一次, 以后每7~10天追肥一次, 连续3次后现蕾期喷施0.12%磷酸二氢钾液肥2次, 以促使花芽分化多、旺盛、色艳。矮牵牛花朵生于花枝顶部, 当苗高10 cm后要进行一次摘心, 以控制其高度, 促进分枝。植株长到叶片相互接触时要及时拉开营养钵之间的距离, 以使植株能够正常生长。夏季酷暑期, 矮牵牛根系较浅, 要早晚各浇水一次。植株易倒伏, 应注意修剪, 及时摘除初开残花。矮牵牛虫害主要有蚜虫和潜叶蝇, 可用敌敌畏2 000倍液在危害早期喷雾防治, 连喷2~3次。病害主要有根茎腐病, 防治方法是:通风降湿, 合理施肥, 培养健壮植株, 及时摘除病叶、病株, 并用多菌灵等灭菌剂1 000倍液防治2~3次。
4 结论
矮牵牛在温室内可实现周年供花。每年12~1月播种育苗可满足五一节前后用花;8~9月份分批播种可满足元旦、春节期间用花的需要。矮牵牛种子细小繁育周期长,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注意肥水管理, 还要注意各种病虫害的防治, 从而也就能够达到城市绿化和庭院绿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6.247-248.
[2]Smittle, Delilah.Magnificent marigold[J].Or-ganic Gardening, 1997, 44 (1) :54.
[3]詹双侯, 方宏昆.花卉苗期主要病害诊断及防治[J].安徽农业, 2003, (10) :25.
响应曲面法蓝色矮牵牛色素的提取 第7篇
微波萃取是一种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率的新技术。微波萃取具有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萃取效率高、重现性好、节省时间、节省试剂、污染小等特点。所以, 微波萃取可以用于辅助植物提取工艺。
响应曲面法是一种优化工艺过程的统计学实验设计方法, 采用该法可以建立曲面模型, 对影响工艺过程的因子及其交互作用进行评价, 确定最佳水平范围[2], 而且所需的试验组数相对较少, 可节省人力和物力[3,4], 因此, 该法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各样的工艺优化过程中[5,6,7]。
因此, 本实验将在酸性条件下采取微波辅助萃取来实现色素提取和纯化的工艺, 同时用响应曲面法来优化提取工艺, 使得该工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主要药品:蓝色矮牵牛花, 采自本地;浓盐酸和95%乙醇, 分析纯, 兰州黄河经贸有限公司;蒸馏水, 自制。
主要仪器:微波萃取仪, MDS-10, 上海新仪微波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旋转蒸发仪, RE-501, 上海予华仪器设备有限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VIS-7220G, 瑞利;真空干燥箱, DZF-6020, 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8]
1.2.1 矮牵牛花色素提取工艺流程
原料研磨微波浸取分离过滤减压旋蒸干燥成品。
1.2.2 单因素实验
取一定量提前晾干的蓝色矮牵牛花并研成粉末, 取0.2000g研好的粉末用100ml浓盐酸/95%乙醇在微波萃取仪中以不同功率、温度和时间下浸提[9]。浸提后将过滤的滤液蒸发浓缩装到青霉素甁中, 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待产品干燥后取出一定量色素用蒸馏水配成溶液, 用10ml容量瓶定容, 完成后测其吸光度A530nm (矮牵牛色素在可见区的最大吸收峰为530nm) 。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因素结果与分析
2.1.1 浸提剂不同配比对矮牵牛色素相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1可知, 随着盐酸比例的增大矮牵牛色素的相对吸光度愈大, 当浓盐酸 (ml) ∶95%乙醇 (ml) 为4∶96时相对吸光度最大, 之后吸光度变小, 说明溶剂比为4∶96的浸提剂为最佳浸取条件。
2.1.2 浸提温度对矮牵牛色素相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2可知, 随着温度的升高色素的溶解效果越好, 相对吸光度越大。但是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色素破坏而变性, 因此, 可选择45℃为浸提的最佳温度。
2.1.3 浸提时间对矮牵牛色素相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3可知, 随着浸提时间越长相对吸光度也越大, 但是当提取时间足够长后色素溶解到达极限, 还会影响色素的稳定和溶剂的挥发。因此, 选择90s为浸提最佳时间最合适。
2.1.4 浸提功率对矮牵牛色素相对吸光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 随着浸提功率的提高相对吸光度也越大, 当功率过大后会破坏色素导致色素变性, 从而使相对吸光度变小。因此, 最佳浸提功率应选择500W。
2.2 响应曲面法处理结果与分析
2.2.1 响应曲面法因素与水平的选择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的响应曲面法, 实验完毕后所得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共26个实验点, 其中24个为分析因点, 2个为中心实验进行2次以估计误差。
2.2.2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与结果
对提取剂浓盐酸:95%乙醇 (X1) 、浸提温度 (X2) 、浸提时间 (X3) 、浸提功率 (X4) 作实验方法变换。实验设计和结果见表1。
2.2.3 模型的显著性检验
经处理后得到回归方程及回归模型的响应曲面等分析图表, 可反映出交互效应的强弱和交互作用的显著[10]。
表2为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 回归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表明, 该模型回归显著, 说明该模型与实际实验拟合较好, 方程中自变量均为显著影响因素, 自变量与响应值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可以用于矮牵牛色素提取的理论预测。
通过实验可得矮牵牛色素吸光度预测值 (y) 对编码自变量X1, X2, X3, X4的二次多项回归方程:
利用STATISTICA软件对表2数据进行二次多元回归拟合, 所得到的二次回归方程的响应面如图5~10所示。
当浸提时间为120s、微波功率为500W时, 提取浓度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和温度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5所示。可知:提取浓度不变, 随着提取温度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温度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温度恒定在35.5~54℃范围内, 提取浓度在3.0~7.0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当浸提温度为45℃、微波功率为500W时, 提取浓度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和时间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6所示。可知:提取浓度不变, 随着提取时间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时间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时间恒定在40~90s范围内, 提取浓度在5.4~6.5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当浸提时间为120s、浸提温度为45℃时, 提取浓度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和功率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7所示。可知提取浓度不变, 随着提取功率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功率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功率恒定在470~800W范围内, 提取浓度在4.3~8.5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当提取浓度为4.0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微波功率为500W时, 浸提时间和温度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8所示。可知提取温度不变, 随着提取时间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时间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时间恒定在40~200s范围内, 提取温度在36~50℃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当提取浓度为4.0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提取时间为120s时, 浸提功率和温度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9所示。可知提取温度不变, 随着提取功率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功率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功率恒定在280~730W范围内, 提取温度在36~50℃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当提取浓度为4.0 (100ml提取液中浓盐酸的量ml) 、提取温度为45℃时, 浸提功率和时间对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如图10所示。可知提取时间不变, 随着提取功率增加, 矮牵牛色素吸光度先增加, 当提取功率达到一定值后, 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当提取功率恒定在300~750W范围内, 提取时间在40~200s范围内, 矮牵牛色素提取效果最好。
2.2.4 最佳工艺与检验
为了进一步确证最佳点的取值, 按实际生产情况, 对回归方程取解, 确定工艺参数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 响应曲面法优化微波萃取矮牵牛中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较好, 有很好的拟合度和可预测性, 与实际值相差较小。
注:以上图表中浓度均为实验中每100ml提取液里浓盐酸的量 (ml) 。
3 结论
本实验成功的将微波萃取法应用于矮牵牛中色素的提取, 并借助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提取工艺。根据实际情况, 最佳工艺为:浓盐酸:95%乙醇为3∶97、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180s、微波功率为400W。在此条件下, 提取的矮牵牛色素的相对吸光度可达到6.8685, 且该方法简单、高效, 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党蕊叶, 权清转, 王开锋.矮牵牛花红色素的研究[M].西安: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2004:5-10.
[2]Annadurai G.Design of optimum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s for adsorption of direct dye on chitosan[J].BioprocEng, 2000, 23 (4) :451-455.
[3]Ambati P, Ayyanna C.Optimizing medium constituentsand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citric acid productionfrom palmyra jaggery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J].World J of Microbiol and Biotechnol, 2001, 17 (1) :331-335.
[4]张世奇, 阚建全.响应面法优化块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2011, 32 (11) :345-349.
[5]夏海涛, 刘玉芬, 董超男, 等.响应曲面法优化野生马兰头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 2011, 32 (24) :191-195.
[6]徐卫东, 王佩香, 欧阳臻, 等.响应曲面法优化桑枝多糖提取工艺[J].中国药房, 2011, 22 (43) :4064-4067.
[7]Murthy M, Rakshit T, Kosugi Y.Statistical optimization oflipase catalyzed hydrolysis of methyloleate by responsesurface methodology[J].Bioproc Eng, 2000, 22 (1) :35-39.
[8]杨青珍, 王锋.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农业与技术, 2008, 28 (5) :74-76.
[9]朱传合, 孙琦, 王建民.矮牵牛红色素的提取及纯化[J].食品科技, 2001, 12 (6) :40-41.
矮牵牛花 第8篇
而草本花卉在园林造景,街区绿化,装点城市,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出其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其中应用最多的为一串红、万寿菊和矮牵牛三大种类。由于矮牵牛具有花型繁多,花色丰富,花期持久,耐候性强等优势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使其在草花市场份额中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加大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占到草花总需求量的65%~80%(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前二者由于种子粒径较大(一串红260s/g;万寿菊270s/g),育苗较为简单;而矮牵牛由于种子过小(9275~9975s/g),加之广大花农欠缺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术,一直沿用传统的平畦育苗方法,使得出苗率参差不齐。
过去,草花生产者大多自己留种,即使购买,也是价格很便宜的劣质种子,对育苗时种子的成本欠考虑,沿用传统的平畦方法进行育苗,通常成苗率仅为35%~55%左右。近些年来,一些花农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盲目购买国外进口的F1 矮牵牛优良品种,结果是事与愿违,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利润锐减。
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花卉新品种引进与示范”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经过2年多的探索,总结出一套针对中小规模F1矮牵牛生产者适用的育苗技术“轻基质穴盘二级育苗技术”,可使其成苗率稳定在92﹪以上,育苗期严格控制在42~45d。
穴盘育苗与传统平畦育苗相比,优势主要显现在:穴盘苗在定植时几乎保全了所有的根毛,在移植后可不经缓苗过程即能进行正常生长,成活率能达到100%,并能保证成品的整齐划一。而采用平畦育苗法培育的种苗在起苗移栽时,往往会使幼苗裸露的根系尤其是大量的根毛严重受损,移植后种苗必须先进行根系重建,幼苗才能正常生长,无疑延长了整个培育周期,盆栽草花一般延长10~15d,并且成品整齐度难以保证。而穴盘种苗嫩茎和根系的良好生长即意味着生长期缩短、开花、结实或其它生产目标结果的提前。
1 品种选择
以市场为导向,使品种、花色结构趋于合理。为了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大幅压缩常规种和自繁F2、F3代种子的应用,加强F1代种子的应用和普及。通过多方引种、试栽和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制定适合当地气候特征并与目标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品种结构和生产规模,减少生产的盲目性。经过几年的栽培和市场检验,针对甘、青、宁等市场,在品种的定位上建议以台湾农友公司的“豪放”系列品种为首选。从花色品种结构搭配上,应以桃红∶洋红∶酒红∶轻纱=1∶1∶1∶1的结构较为合理。
2 播种期的确定
若环境条件适宜,一般矮牵牛成品苗定植后40d左右冠幅即可达到30cm以上。由此而言在供货期前80~85d下种较为适宜,同时可根据育苗季节和育苗设施的温、光条件不同而酌情做一调整,冬季可适当提前3~5d,春夏季节适当拖后一周左右。须注意的是酒红色矮牵牛品种生育期一般较长,为保证与其他花色品种花期同步,必须早播6~8d。
3 材料准备
育苗基质(采用德国Klasman-Deilman或丹麦拖普品氏专用育苗基质);50cm50cm方形平盘;72孔或128孔穴盘;多孔径专用喷头;面沙;地膜;手术镊等。
4 器具及温室消毒
对新购进的平盘、穴盘无需进行药剂处理;而旧盘则必须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8~12h,彻底清洗晾干后备用。
育苗温室的消毒。前茬作物的残枝败叶以及温室内的病虫害如白粉虱、螨类、线虫等,在小气候环境中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所以必须彻底地进行杀菌和灭虫。常用方法:(A)25%百菌清1g,硫磺粉4g,锯末8g,点燃熏杀;(B)40%甲醛100倍液喷洒,用塑料膜覆盖2d。
温室育苗区域的地面处理。首先进行平整镇压,而后铺置园艺地布。有条件的可考虑放置固定式或滚动式苗床。
5 育苗
5.1 平盘期
一般历时28~30d。
(1)基质配比。
按园艺珍珠岩:进口育苗专用基质=2~3∶8~7或0.5~1∶9.5~9的比例均匀配比基质。深冬或早春季节由于温室温光条件较差,植株、土壤蒸发量小,为了保证穴盘适宜的温度和空气条件建议采用前者配比;暮春或夏季则采用后者配比。
(2)盛放基质。
基质量厚度以3.5cm为宜,力求摊平压实,尤其要注意平盘四周必务必压实。而后用多孔径专用喷头将其充分淋透。
(3)播种。
将矮牵牛种子用一定量等粒径的面沙充分拌匀后进行人工撒播,为了保证合适的种植密度,注意每盘播种量严格控制在333s左右。而后进行筛洒覆料,厚度以种子粒径的1.5倍为宜。
(4)覆膜增温保湿。
播后及时用雾化喷头将覆料淋湿,及时覆盖地膜,并使膜面与基质之间呈悬空状。出苗期一般为6~9d,因温度情况、品种而略有差异。在深冬或早春育苗,温度管理至关重要。期间夜温宜保证在15℃以上,昼温以20~28℃为宜。
(5)掀膜。
当60﹪的种子出苗后应在傍晚及时掀去地膜,拖延时间易导致幼苗徒长。应逐步加强光照,基质力求做到“见干见湿”,为幼苗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固、液、气三项条件。当真叶“一叶一心”时开始给肥,在肥水方面严格贯彻“由小到大、梯度式管理”的原则,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管理。一般以30~10~10的专用肥每4d喷施一次,起始浓度以250mg/kg为宜,以后逐次递增。光照强度以20000~45000lx为宜。
5.2 穴盘期
一般历时15d左右。一般当平盘苗日历苗龄达到28~30d,生理苗龄“四叶一心”时宜及时进行分苗作业。
(1)盛放基质。
力求摊平压实,并用多孔径专用喷头将其充分淋透。而后在其表面洒一层厚度约5mm的洁净蛭石粉(防治后期表面产生青苔)。
(2)分苗。
用手术镊将苗从平盘掘起,再置入孔穴中央,操作期间力求带根越多越好。因同一平盘苗免不了存在个体差异,为了后期便于管理,所以在进行具体操作时注意将株型接近的植株分置在一起。对分好的穴盘及时进行喷洒稳根水。
(3)遮阴增湿,促进缓苗。
光照管理是关键,外置花帘,内置遮阳网,将光强严格控制在800~1200lx。分苗后4~6d ,逐步撤去遮阴材料,逐步加强光照。5~6d后进入正常管理,肥料仍沿用15~15~30的专用肥每4d喷施一次,浓度可提高到800~1000mg/kg为宜。光强加强至10000~38000lux。水分管理方面严格做到“轻浇勤浇,见干见湿”,以提高基质温度,促进根系发育。
5.3 炼苗期
种苗在出圃前须进行2~3d的“炼苗”,促使叶面浓绿,提高幼苗抗性和移栽成活率。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加强光照(光照强度宜45000~60000lx为宜),促进通风,拉大昼夜温差,对肥水进行适度的控制,叶面喷施钙镁肥料等措施。
6 病虫害防治
矮牵牛育苗期间常见病害主要为灰霉病,是由于低温、高湿环境所致。在提高温度,降低湿度,改善大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采用化学防治:用50%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代森锰锌∶扑海因﹦1∶12000倍液;在温室封闭条件下,用10%速克灵烟雾剂每250g/666.7m2。根据病情选择用药方法和用药种类,每7~10d一次,连施2~3次。
矮牵牛育苗期间的常见虫害主要有:蛞蝓、潜叶蝇、根蛆。对于蛞蝓可采用6﹪的密达颗粒剂进行触杀;后二者可采用张挂黄板或喷施哒螨灵等方法加以防治。
摘要:分析了矮牵牛草花生产中显现的主要技术性问题,提出矮牵牛品种选择的合理化建议;确定播期的主要依据;系统地阐述矮牵牛“轻基质穴盘二级育苗”过程中的几个技术细节。
矮牵牛花 第9篇
关键词:矮牵牛,施肥,呼吸速率,过氧化氢酶
花卉植物根系活力与根系呼吸速率呈正相关关系, 当根系生长旺盛、代谢能力强时, 根系的呼吸速率就强, 反之亦然[1]。过氧化氢酶是生物氧化过程中重要的抗氧化酶, 其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外界环境条件是否对植物细胞产生胁迫。因此, 根系呼吸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可用于评价施肥情况[2]。该文从根系呼吸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指标着手, 探讨不同肥料及施肥水平对矮牵牛穴盘苗的影响, 以为矮牵牛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1,2]。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花卉:矮牵牛, 购自郑州花卉市场;有机基质:将草炭、膨化鸡粪按9∶1 (V∶V) 的比例配成, 其主要营养元素均已测定;穴盘:128孔, 规格3.0 cm3.0 cm4.5 cm;肥料:尿素、磷酸二氢钾、微肥 (由等质量的硫酸亚铁、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锰和硼砂复配而成) , 均购自化学药品商店。
1.2 试验设计
根据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的不同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 分别为施尿素0 mg/L (CK1) 、1 000 mg/L (A1) 、2 000 mg/L (A2) , 磷酸二氢钾0 mg/L (CK2) 、200 mg/L (B1) 、300 mg/L (B2) , 微肥0 mg/L (CK3) 、0.25 mg/L (C1) 、0.50 mg/L (C2) 。随机区组排列。
1.3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进行。在苗龄20 d时开始测定, 每次测定的第2天早晨每个处理喷施相应营养液2.5 L, CK喷洒等量清水, 不浇水, 每隔10 d测1次。苗龄20~60 d时, 施肥4次, 取样测定5次。采用CIRA便携式光合 (呼吸) 测定仪测定根呼吸速率[3], 用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矮牵牛根系呼吸速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 不同苗龄矮牵牛根系呼吸速率受尿素影响最大, 施用后矮牵牛不同苗龄幼苗根系呼吸速率与CK1差异极显著, 而且这种差异随着苗龄和施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磷酸二氢钾对矮牵牛根系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显著, 但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胁迫。处理B1在40、60 d时对幼苗根系的呼吸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微肥提高了根系呼吸速率。在苗龄40、50、60 d时, 施用微肥的矮牵牛穴盘苗根系呼吸与CK3幼苗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且随着施用微肥浓度的增加有增大趋势。
[μmol/ (m2s) ]
2.2 不同处理对矮牵牛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知, 尿素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最大, 与CK1相比明显地提高了酶活力。在苗龄30、40、50、60 d时, 随着尿素施用次数和苗龄的增加, 差异愈加显著。但在矮牵牛各个龄期, 处理A2、A1过氧化氢酶活性并无显著差异。施用磷酸二氢钾和微肥后, 各处理与CK相比, 对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mg/ (gmin) ]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尿素后, 不同苗龄矮牵牛根系呼吸速率比喷洒清水的处理显著减小, 是因为氮肥过多产生胁迫所致[5]。同时, 随着氮肥施用次数和苗龄的增加, 过氧化氢酶活性差异愈加显著, 也说明基质中不缺乏氮肥, 过量氮元素会导致穴盘苗根细胞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失衡[6,7]。蛋白质在呼吸作用中具有催化作用, 微肥中的金属离子满足了蛋白质组成和活化所需, 因而在微肥缺乏时施用微肥会促进根系呼吸速率。与清水对照相比, 微肥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胁迫上, 该试验施用微肥显著促进了根系呼吸速率,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不显著, 表明育苗基质本身微肥相对缺乏。当施用较高浓度水平的磷酸二氢钾时, 中后期矮牵牛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减弱[1,2,3], 过氧化氢酶活性无显著变化, 说明基质中不缺乏磷和钾。
综上所述, 该试验所配比的基质含有较丰富的氮、磷、钾, 但微肥较为缺乏。因此, 在此配比基质上培育矮牵牛时, 可不施或少施氮肥, 施用量应控制在传统无机基质施肥量的20%以下, 且应在苗龄40 d以后施用, 以促进地下部的生长, 提高壮苗率。磷钾肥的施用量控制在一般水平即可, 而微肥施用量应保持在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周修任.不同施肥水平对金盏菊穴盘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 2003.
[2]杨鹏鸣, 周修任.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瓜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10 (2) :86-88.
[3]杨鹏鸣, 周修任.不同施肥水平对南瓜根冠比和壮苗指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 (1) :115-118.
[4]刘玉艳, 伍敏华, 于凤鸣, 等.不同氮磷钾配比追肥对盆栽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9, 24 (3) :91-94.
[5]李艳, 张显, 李莲梅, 等.不同营养液及其pH值对欧洲报春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22 (2) :33-36.
[6]陈华豪, 丁思统, 蔡贤如, 等.林业应用数理统计[M].大连: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 1992:358-385.
矮牵牛花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