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精选8篇)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第1篇
第八单元 视图、投影与变换
第31课时 视图与投影
教学目标 【考试目标】
1.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 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2.了解直棱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 立体模型;
3.了解基本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球除外)之间的关系; 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 4.能根据光线的方向辨认实物的阴影; 5.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教学重点】
1.掌握几何体的三视图.2.掌握投影现象.教学过程
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
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
【例1】(2016年江西)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按下面 如图方式摆放,其主视图是(C)
【解析】主视图是指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所观察到的视图,并且看 不见的线要画成虚线.观察实物图,可以看出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 【例2】(2016年随州)如图,是某工件的三视 图,则此工件的表面积为(D)
A.15πcm B.51πcm C.66πcm D.24πcm
【解析】根据所给的三视图可知,此工件是一个高为4cm,底面半 径为3cm的圆锥,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圆锥的母线是5cm,所以圆 锥的表面积=π×32+π×3×5=24π(cm),所以D选项正确.【例3】(2016年陕西)某市为了打造森林城市,树立城市新地标,实现绿色、共享发展理念,在城南建起了“望月阁”及环阁公园.小亮、小芳等同学想用一些测量工具和所学的几何知识测量“望月 阁”的高度,来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他们经过观 察发现,观测点与“望月阁”底部间的距离不易测得,因此经过研 究需要两次测量.于是他们首先用平面镜进行测量,方法如下:如 图,小芳在小亮和“望月阁”之间的直线BM上平放一平面镜,在 镜面上做了一个标记,这个标记在直线BM上的对应位置为点C.镜
222
2子不动,小亮看着镜面上的标记,他来回走动,走到点D时,看到 “望月阁”顶端点A在镜面中的像与镜面上的标记重合.这时,测得 小亮眼睛与地面的高度ED=1.5米,CD=2米.然后,在阳光下,他们 用测影长的方法进行了第二次测量,方法如下:如图,小亮从D点 沿DM方向走了16米,到达“望月阁”影子的末端F点处,此时,测得小亮身高FG的影长FH=2.5米,FG=1.65米.如图,已知: AB⊥BM,ED⊥BM,GF⊥BM,其中,测量时所使用的平面镜的 厚度忽略不计.请你根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求出“望月阁”的 高AB的长度.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教学反思
学生对投影与视图的掌握情况很好,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第2篇
2008年江西考生
乖巧的我从未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
小时候
望着橱窗中心仪已久的小熊维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相信很快我就能拥有它了。然而妈妈手中却捧着一本厚厚的字典,她说:“只有读好书,长大才能有出息,到时候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于是,我告别橱窗,接过字典,不舍地离去。仿佛心中失去了什么般,我知道,那是一个孩子本该有的童真,现在却被一双无形的手紧紧扼住。
小学时
“对不起。”我满脸歉意地看着不得不“搬家”的同桌。空气里含着令人窒息的元素,一片诡异的沉寂。她默默地离去,渐小的身影在我的心灵上烙上重重一记,很不舍,但——“跟一个差生在一起坐会影响你的学习的,最好换一个好生给你,我去找老师。”妈妈的话犹在耳边。我的心骤然抽紧,一段珍贵的友谊难道都不能拥有吗?我无语。
中学时
寒假来临之际,“音乐培训班”“数学培训班”之间我犹豫不决。我热爱音乐,但我知道学习同样很重要。我不是一个受上帝眷顾而天资聪颖的孩子,优异的成绩,需要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去争取,我颤栗了。妈妈,对不起,就让我任性一次吧!于是,我如愿踏进了“音乐培训班”,妈妈只是沉默,然后闷声走进房间,重重的关门声让我犹豫了,究竟我做错了吗?
现在
从未发现我的歌喉如此优美动听,满足于获得的鲜花和掌声,我想,妈妈会谅解的吧。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一个清晨,妈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这孩子,要是当初报了‘数学培训班’,学习肯定不会落下来。”这些话刚好被起床经过的我听到,心仿佛被万箭射穿,滴血地疼。当我把“音乐大赛一等奖”的奖状递给妈妈时,妈妈神情复杂地看我一眼,默默地离去。一阵风吹来,吹走了奖状,也吹散了滴落的泪,吹碎了我的心。起步又止,无人在乎,要它何用?
睡梦中,小熊维尼微笑着向我招手;阔别已久的同桌紧握我的手,轻声说一句“好久不见”;舞台上的我自信地向观众展现歌喉……
我知道前方的路很坎坷,但我仍想走下去,用我自己的方式,不再是任人摆布的玩偶,我要自己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清晨的阳光射入树林,调皮的露珠在地上绽开一朵小花,我张开双臂,呼吸着自由的空气,自由真好!有时,我真的想任性一次。
[点评] ①形式新颖,结构优美。运用“蒙太奇”的手法截取了自我成长过程中的四幅场景:小时候渴望小熊维尼、小学时同桌离去、中学时选择“音乐培训班”、现在妈妈责备,不屑自己的音乐成绩,以小标题的形式巧妙地组合在了一起。②感情真挚,立意深刻。小作者再现了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选择,而这些,都一次次被父母所回绝,变成了一个任人摆布的“玩偶”,由此让小作者而产生了“有时,我也想任性一次”的想法,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自我,真实地反映出了当今社会父母对孩子的自由束缚的现状。③语言优美,句式灵活,流畅自然。相信,每一位读过此文的读者都会激起内心的情感共鸣。
江西省瑞昌市一考生
有时,我也想流泪
晨曦要感谢阳光给人们带来黎明,花儿要感谢小草无私衬托更加鲜艳夺目,小鸟要感谢树枝让它有高歌的舞台,我要感谢妈妈让我学会坚强。但,有时我也想流泪。
“去年天气旧亭台”。去年,一场无情的大雪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我还记得那天下午下雪了,同学在学校里玩得异常开心,可我总高兴不起来,可能是学业太重吧,心里一直惦记着作业。晚上回到家,看到妈妈哭红了双眼,我问妈妈怎么了,妈妈说下大雪,高速公路封车,爸爸想回家看看女儿,于是便绕山路回家。因为结了冰,山路很滑,在XX——九江的路上,车子翻下山去。我不敢相信妈妈说的,怎么可能?爸爸昨天还打电话给我,说给我买了很多礼物。我哭了,但是没发出声,我怕妈妈听到后会更难过。
第二天,我不想上学,妈妈发现后,拉着我的手说:“孩子,你爸爸走了,你还有妈妈呀,不管再苦再累,妈妈都会把你养大,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这也是你爸爸的期望啊。”我听后,泪水在眼睛里翻滚,好像山洪马上要爆发一样。我用手擦了眼睛,心想,我一定要坚强,一定要挺住。现在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了,说什么我也不能失去信心。在妈妈湿润目光的护送下,我又开始了紧张的学习。有时,我也想哭,但为了妈妈,我不能。
“无可奈何花落去”。自从爸爸去世,我变得沉默了很多,妈妈也再少有欢笑,家里常常弥漫着静穆的空气。学习上,我没有了爸爸的辅导,加上整天心烦意乱,成绩一落千丈。有时回到家,还冲妈妈发起火来。一看到妈妈头上银光闪闪的白发,一下子又后悔了。是啊,妈妈不也难过吗?我满心懊恼,又觉得对不住妈妈,如果她知道我的成绩下降了,她会比我更难过。
一场考试失败后,我回到家就关起房门抽泣,很久很久,直到妈妈打开我的房门。妈妈进门后搂着我,两人一起哭!好一阵子后,我和妈妈互相劝慰。那一次,妈妈对我说了很多,我只深深地记住了一句:“人的身体可以倒下,但意志不能倒下”。
“似曾相识燕归来”。我懂了妈妈的意思,擦干泪水,从此我自己独立做题目,认真钻研,一般到十二点才睡觉。妈妈也每晚都陪我到深夜。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的成绩排到了全班第二。想到妈妈日日夜夜的付出,我真想投在她的怀抱里痛哭一场。但我不能,我不能流泪,我不能让妈妈担心我不够坚强。那种“似曾相识”的欢乐,又回到了我的身边。现在我带着去世父亲的希望,带着慈祥母亲的寄托,一个人在考场。
妈妈,您知道吗,这篇文章我会强忍着泪水一气呵成的。您操劳的身影,您陪读的笑容,您坚强的性格,历历在目。妈妈,是您给了我温暖,是您给了我信心,是您给了我坚强。
妈妈,我很想流着泪一吐为快,但我不能,因为泪流多了,会影响考试的。因为今天还只是中考的第一场,后面的科目还等着我满怀信心去应对呢!我不能、也不会让您失望。
真的,有时,我也想流泪。只是,为了妈妈,我克制着。
四《有时,我也想停留》_08江西九江
人生像一条路,这是很多人都赞成的比喻。在这条路上,有很多人选择一刻不停地向前走,我自然不能免俗,可很多时候,我想停留一秒,也许只为一朵鲜花,一个微笑。
在迎考的日子里,时间是最珍贵的东西。它不允许我松懈片刻。可是,我也想停留,静静观赏雨中的古巷,细雨如丝如线,缠绵飘摇,它们打在青石板上,如同绣花针般轻盈,落在叶上,又随叶脉滑落,整个小巷如同笼上了一层轻纱,静谥而安详。不知是谁家的横笛在空气中飘扬,悠远而神秘。它伴着雨,伴着鸟鸣,奏响着一段田园交响曲。醉在这样景色中,谁又能说,片刻的停留是一种浪费?
漫步在城市中央,穿梭在车水马龙之间,我忽然也想停留一会儿。坐在商店门口的石椅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一群孩子从我眼前跑过,他们银铃般的笑声中盛满了天真与欢乐,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抓着妈妈的手,左摇右晃,他的母亲满脸笑意,眼神中充满了怜爱。一对满鬓银霜的夫妇相互搀扶行走,举手投足间都在恪守爱的誓言。我的停留,看见了人世间种种美好亲情。
需要停留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多的是心灵的停留。
捧一杯清茶,让茶的清香溢满房间,揣一本厚厚的书,让心远离世间的繁杂,只需体会书中的悲欢离合,那书中,有悟空腾云驾雾的潇洒,有孔明轻摇羽扇的从容,有鲁达除暴安良的正气,有黛玉葬花悲己的低吟,停在这书中,我只感到一种久违的踏实和温暖。心随着书安静,不再浮躁,只有深深地满足。
奔跑在人生之路上,任何人都会感到疲倦,那么你是选择咬咬牙向前冲,还是停下脚步,观赏脚下眼前的风景?我想我会选择后者,也许只有这样我才不会因为跑得太快而失去了我曾拥有的东西。也许我不会再患得患失,因为在停留的时候,我早已把美好的事物都暗藏于心。其实,当身心停留之时,你会用一颗感性的心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比你想象中美好得多。前行的路上还有太多的坎坷,你会因停留而保持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它一定会帮助你走过人生之路。停留,竟然可以让我收获如此多的东西,何乐而不为?
也许你会抱怨自己太忙,其实停留的真谛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领悟的多少。所以,就算再累,我也想停留,只为一缕阳光,一句话语。
停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我会把自己的人生之路分为很多段,选择一个合适的眼神,合适的地点,让心回归原点,然后整理好行装大步向前迈去。
淡妆浓抹总相宜_06江西卷曲
首先,我想跨越时空,问一个问题:“你认为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也许徐志摩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心中的康桥。”
也许达芬奇会说:“我最大的亮点是蒙娜丽莎那永恒的微笑。”
也许苏轼会说:“吾之亮点也,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那份心意。”
……
我也想说一句:人的亮点各有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发现自己的亮点,也许未有徐志摩、达芬奇与苏轼之成就高,但相信自己的亮点,通过行动放大,便可成为人生中不落的北斗星。
以前,我在书上看过两则故事,对我感触颇深。
大仲马这个文坛巨星,在年轻的时候竟流落街头,连自己的肚子也喂(填)不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有一次他去某报社应聘,却改变了他的一生,面试中,大仲马可以说是表现得很差。小小的职业也与他无缘,可在他即要离开之时,主编却对他说:“字写得不错嘛,小伙子。”大仲马突然像触了电似的呆若木鸡地看着主编,既而说了一句:“谢谢您!”说完,转身跑出了报社。“我的字写得不错”,他暗自高兴道:“既然这样,为何不放大我的优点呢?”随即勤学苦练,成了文坛巨匠。
大仲马挖掘了自身的亮点,成就了巅峰伟业。
比起大仲马来,柏拉图的学生可就逊色多了。
据说柏拉图垂暮之时,很想找个有真正本领的人来继之伟大哲理,于是,对其学生说:“我已经老了,希望你们能找出一位优秀的人来继承我的理论。”此后,学生们找了大半年,也未能找出个优秀的人。柏拉图苦笑道:“我可爱的学生们,其实你们都很优秀,但你们都未能挖掘出自身的亮点。”学生们虽恍然大悟,但却只有悔恨终身。
亮点,我们背囊中的宝物,只有正确认识自己这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亮点,哪怕只有一滴雨露,但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更何况“铩羽之鸟亦欲飞”!
亮点,是西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要你淡妆浓抹,定是生活的北斗星。(江西一考生)
[名师点评] 作文立意准确:“亮点是我们背囊中的宝物,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之后,才能发现自己的亮点。”作文获得阅卷老师青睐的亮点,当属深厚的文化意蕴。作文以设问的手法,引出关于亮点的话题,三位历史巨人的回答精当地概括了他们各自的亮点,同时也展示了作者丰富的学养储备。接着用“大仲马挖掘自身的亮点,成就了巅峰伟业”的实例正面论证观点。再用“柏拉图晚年寻找接班人”的实例反面论证观点。篇末以“亮点,是西子,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点题,题文照应,结构严谨。
[08江西]有时,我也想不动心思 “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看着作文题里“有时我也想”的提示语,我的脑海闪过一幅幅画面,思绪万千,很久才缓过神回到考场。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我的心思越来越重,常常告诫自己少动心思,但总控制不住。
我曾经想过青史留名。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这十五年的蹉跎岁月啊,又流下了什么呢?
春去秋来,历经十五个轮回,十五个年间的磨难沧桑,让我饱经风霜,却又让我自始至终都没能真懂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曾经想过坚强勇敢。
面对保尔·柯察金,我扪心自问实在是有愧。遇到困难就退缩,考试成绩一下降就丧气,刀子划破手就痛哭……我很想在困难面前坚强一回,不退缩,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己;有时,我也想在成绩的打击下坚强一回: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勇往直前;有时,我也曾想在手在滴血的情况下坚强一回:抹干眼泪,拿起剪刀、纱布,忍痛为自己包扎伤口。可是我好像没能做到。
[08江西]有时,我也想不动心思 我曾经想过刻苦攻书,孝敬父母。
回想“悬梁刺股”、“卧冰求鲤”这两个经久不衰的成语故事,我不禁要低垂下头,自我反省。想想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为了刻苦学习,竟然头悬梁、锥刺股,多么勇敢,多么刻苦!而我,从来都不为好成绩做出牺牲。想想古人,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竟然自己躺在冰上,用自己的温暖去熔化冰雪,为母亲求得鲤鱼,而我,却从来都没有为母亲付出过什么,说来惭愧。
我也曾经想过认真一回。
看看我的同学,瞧瞧我的同桌,聚精会神听讲,端端正正摘笔记,响响亮亮回答问题,而我,课堂上时不时开小差,字写得乱七八糟,回答问题总是低着头,偶尔,我在想,那首《学生四头》的怪诗是不是在说我呢:“班里活动充大头,老师提问低下头,每逢考试伸伸头,成绩不好摇摇头”。虽然我不“伸伸头”,但其它“三头”我几乎一一“做到了”。
我还曾经想过:我向来很浮躁,有时也想深沉一回;我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一回;困难中有时也想勇敢一回;是非中也想正义一回;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挫折中有时也想顽强一回……
我很想抛下私心杂念,不胡乱想心思,但就是做不到。
要是我能够少点或者不——浮想联翩,那么,我这十五年,可能不是“灰”云天,黄叶地,而是“碧天云,绿叶地”,那么,十五年风雨,十五年岁月,也就留下了一页辉煌。
2015年江西中考作文 第3篇
写作(50分)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
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
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3) 不少于600 字。
【解题】
可写“小我”“丢”正面性质或反面性质的东西。比如,可写“自己丢了专心,成绩下滑”“他丢了真诚,失去朋友”“她丢了善良,灵魂丑恶”“某商人丢了诚信,经营遇困”“某官员丢了责任,失去民心”等。再如,“陶渊明丢了物欲,宁静致远”“包拯丢了私念,秉公办事”“朱自清丢了懦弱,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自己丢了骄傲,进步很快”“蜗牛丢了灰心,凭借信念爬到金字塔顶”“老鹰丢了溺爱,将雏鹰从悬崖推下让其学飞”等。
可写“大我”“丢”正面性质或反面性质的东西。比如,可写“集体丢了合作,便一盘散沙”“中国丢了文明,便没有未来”“中国丢了环保,便会出现‘十面霾伏’情景”“中国丢了香港、澳门两个孩子,便长久饱受思念之苦”“日本丢了良知,便难以在国际社会立起来”等。再如,可写“国家丢了落后,便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丢了贫穷,便能繁荣昌盛”“人类丢了战争,便能和谐共处”等。
【范文】
丢———一个留守儿童的自白
不懂得,为什么你们要结伴南行,丢弃我无依在家?难道繁闹的街市和人群,比得上家中融洽的亲情,比得上故土真挚的呼唤?
每每看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报道,我都会为他们伤心,也为自己悲悯。我不是出自农村,而是来自小城镇里的一颗孤单的小草,却也与他们有着相同的境遇,使我小小的自尊在城中有着更为强烈的体现。
羡慕其他孩子出入校门时父母前拥后呼的陪伴,羡慕草地上牵着父母的大手自由奔跑的小身影。曾经想过,我是那么的渺小,渺小得以至于我的父母弃我于人群中,就像风筝断线,我还驻足在原地,你们却不知飞向何处,留下小小的我黯然神伤。
三年的日子,我数着爷爷的银发, 一步一挪地走到了今天———初中生涯的结束。我听着奶奶病痛缠身时无助的叹息,挨到了15岁的尽头。我毕竟年少,可是沧桑无情地涌上了他们的额头,留下了年迈的老人料理孩子们的起居,这不是过于残忍了吗?
爸爸妈妈,你们丢弃我于本该享受拥抱和抚摸的花季,任我漂泊无依。
你们说,不是这样的。偶然间,我走进了爸爸的QQ空间,那些暗淡无痕的留言,却让我明白了一切。
你们三年来的辛酸史,我又何尝知道?拾掇好东凑西借的创业基金,你们踏上了南下的路,适应着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在外打拼一年,才终于还尽了借来的钱,那一年,你们何曾归家?
当你们开始为自己的家庭拼搏时,奶奶的病痛又往你们肩上增添了不少的负担。爸爸,你只是安抚啜泣的奶奶:“儿子说什么也要把您的病治好,您尽管放心,钱我会出,不要担心……可儿子不孝,不能陪伴在您的身边。”看到你信誓旦旦而又自责懊悔地说下这段话,我潸然泪下。
毕业冲刺这段时间,我的心情起伏不定,常无缘无故和弟弟发脾气。妈妈归家三周,平抚我考前紧张烦躁的情绪,直到考前那天才因厂里有急事不得不离开,却也在我即将进入考场时捎来电话给我宽慰和鼓励。
难道这一切是父母妄弃家人的态度?难道这一切是父母丢下亲情的行动?我扪心自问。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第4篇
一、审题关键和构思方法
1.审题的关键点
写作导语中的主体是“我们”,提示的“带上出发”的内容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等,它们在人生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激励着我们勇往前行”, 命题人倡导考生在作文中宣扬正能量,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真作文”。要做到“真”,文章就应该“以理服人”或“以情感人”,就要剔除那些无痛挠痒、无病呻吟的文字,就要在“众里寻她”中寻找到与众不同之处。总而言之,这道作文题,在最大化照顾所有考生的同时,希望让考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独特体验的真作。
2.构思方法
我们可从用以下方法构思:
(1)片断组合构思法。一般采用三个片断组合的方式构思全文,如众星拱月般烘托出全文的主旨。如叙述学习生活中经历的三件小事:大雨中,爸爸跑去車库取车送我;与妈妈闹矛盾后,妈妈依然给我削苹果;弟弟说自己是男子汉,要保护我。体验亲情的幸福,带着亲情的幸福出发。
(2)波澜起伏构思法。文似看山不喜平,因此要展现出事件的曲折之美。如叙述自我成长中的一次挫折:拿到发下来的试卷,看到红色刺眼的低分,我茫然而又失望,心情跌落到了最低谷。而偶然间映入眼帘的一株在风雪中尽情绽放的小花,却给了我前行的力量,让我从中得到了启迪,由此奋发向上。
(3)典型人物构思法。选择一位历史名人,选取他(她)的生命历程中的一处精彩情节,彰显人格的魅力,突出主题。如选取历史中的风云人物——越王勾践,叙述他沦为“亡国奴”之后,带着复国之志,每天卧薪尝胆,终于复国的故事。
(4)引经据典构思法。写成议论文,引用经典事例和名言加以佐证。如开篇提出文章的论点:带着宽容出发。行文中列举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张英“三尺巷”的来历,并列用相关的名人名言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行论证。
(5)文体出新构思法。用具有“语文味”的文体——书信、日记、访谈、论坛等形式进行包装。如采用节目访谈的方式,将自我拟化成一位节目主持人,邀请奔赴雅安地震施救的志愿者廖智、为救学生而失去双腿的张丽莉、支持女儿无偿捐献器官的何玥母亲等几位嘉宾进行采访,凸显“带着爱心出发”这一主题。
二、写作误区提醒及备考建议
今年江西卷作文题在审题上没有什么难度,但要写好,确实要花一番工夫。在阅卷中,我们主要发现了以下问题,希望能够引起考生们的注意。
“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等出现在写作导语中的这几个词语成了考生填入作文题的高频词语,在阅卷老师的电脑屏幕中反复出现,这怎么不会让阅卷老师出现审美疲劳呢?再看看那些独具匠心的文题吧,如填入“你的诱惑”“幸福的斜度”“木屑味儿”“向日葵的祝福”等词语的文题,却能让阅卷老师的双眼顿时一亮。因此,笔者要告诉下一届的学子们,如果能让你补充文题或自拟题目,一定要来个与众不同的文题,这样,你在作文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赢了,作文的起评分也就更高了。
为应付中考作文,有些考生在考前选择练习“快餐式”“百搭式”的作文,如背熟三个人物的片断:屈原投江、杜甫忧民、苏轼豁达,然后遇上任何作文主题都可在适当变换后成文。他们以为就此掌握了作文应试的法宝,如在此次作文中就套上“带着爱国出发”的外衣沿用这些材料,却挂羊头,卖狗肉,套作拼凑感非常明显。你说,这样的作文能得高分吗?好在今年出现的这种情况较往年有所减少,更多的考生将写作的视角投放在了现实的学习生活之中,选取富有生活气息、时代感强的鲜活材料,这也让所写的文章有了生命力。
结合2013年江西省中考作文阅卷情况,笔者对2014年参加江西中考的考生强调以下几点:
1.实出细节
细节,细节,你在哪里?阅卷老师一次次呼唤,一次次把你寻觅。阅卷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考生的作文缺少精彩的细节描写,叙述十分平淡。如“带着目送出发”,考生只是简单地叙述了考前父母目送自己进考场的这一过程,然后用大篇幅的文字写父母如何爱自己,自己要如何回报父母。在关键点“目送”的这一细节上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整篇文章让人读后的感受是索然无味的。我们呼吁,记叙类的文章理应在文中展现精彩生动的细节。
2.卷面整洁
江西中考英语作文 第5篇
Everyone Needs Help
1 Did you get any help from others?
2 Did you give any help to people when they needed?
江西中考英语作文 第6篇
1.举行校运动会,为期三天。
2.运动会的时间、地点、运动项目。
3.Jack擅长跑步。
4.邀请他参加男子400米接力项目。
5.接力赛的具体时间。
6.参加接力赛的注意事项。
范文:
江西中考英语作文 第7篇
假设你是林华,今天在学校的公告栏上看到下面一则海报。现在请你写一封e-mail给你的好朋友Sam, 一个集邮爱好者,告诉他有关海报的内容,并邀请他和你一起去参观邮票展。 邮 票 展 想度过一个特别的周末吗?来看看我们的邮展吧!这里将展示国内外各种邮票,还将出售有关邮票的书籍,另外我们还设有邮票交换角。 主办者:少年宫 地 点:艺术中心 时 间:10月15日(星期六) 友情提示:参加者需准备6枚用以交换的邮票 注意:
1.词数不少于80,开头和结尾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根据内容要点适当发挥,注意行文连贯。3.参考词汇:交换-exchange
Hi Sam, I have good news to tell you. There’ll be a stamp show in Art Center on Saturday, October 15, which is held by Children’s Palace, Different kinds of stamps from both home and abroad will be on display. Books about stamps will also be available. Besides, there’ll be an exchange corner at the show, Anyone who wants to watch the show needs to prepare six stamps for exchanging. I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activity,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I think we can make lots of friends who have the same hobbies as us, and maybe we can get some stamps that we have been expecting, I’m sure we’ll have a special weekend. If you’d like to go, please let me know.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第8篇
(一) 中考英语试卷结构
2016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共6道大题, 86道小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016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在听力题、单项填空题、完形填空题B部分都有所改动。听力题A部分由原来的6道小题增加到8道小题;单项填空题由原来的10道小题改为8个道题;完形填空题B部分仍然是10选10, 但明确4道小题要变形, 并且小题分值为1.5分, 其他6道小题不变形, 每小题分值为1分。试卷具体结构与分值构成见表1:
(二) 试题的基本特点
1. 试卷结构安排合理, 试题编写科学严谨
试题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级) 的内容和要求命题, 体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和课程改革的方向。试题不偏不怪、知识点覆盖率高、重点突出、设计简洁、设题灵活、语言地道, 既突出对学生“双基”和语用能力的考查, 又兼顾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考查。文章体裁多样, 题材丰富。
2. 语境完整真实, 实用性突出
题干设计体现出情境化和生活化, 侧重考查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 不出现单纯考语法知识的现象, 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和交际性,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 试卷主题健康上进
阅读材料题材丰富、信息量大、贴近生活, 可读性强, 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奋斗励志等多个方面。这些文章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 试卷综合评述
2016年江西省中考英语试卷沿用了2015年的总体结构, 题型和分值稳定, 试题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梯层明显。试题一方面重视语义、语用、语感的考查, 较好地体现了综合性与语境化的统一;另一方面注重“双基”的考查, 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旨在引导教师在教学中真正贯彻“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 体现语言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试题考查的内容以“双基”为主, 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注重面向全体学生, 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 难度与梯度把握得很好。此外, 试题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语言材料的难度与现行教材相当, 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话题内容基于教学实际和学生生活, 杜绝了偏题、怪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 本套试题还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上进的生活理念,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二、中考英语答题质量分析
(一) 2016年吉安市中考英语得分情况分析 (见表2)
(二) 听力测试题分析
听力测试题体现了课标对初中毕业生从听力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考查。该部分题型设计由易到难、布局合理, 所提供的交际情景丰富真实。从选材上看, 涉及的话题内容广泛, 多为学生所熟悉的学校生活和社会交往。从题目设置上看, 听力部分有27道小题, 分为A、B、C三部分, 满分25分, 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考查方式包括捕捉句子关键信息, 对对话中的人物、时间、地点、原因和事件等做出明确判断, 旨在考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整体理解以及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内容见表3:
从答题情况看, 学生对材料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差, 第8、15、18、22小题出错率高。
听力C部分内容主要描述Green School即将举办音乐会及相关事宜, 情景真实有效, 内容简单易懂, 没有偏词、难词、生词, 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这一题的设计既能让学生树立听力学习的自信, 又能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区分出学生的水平。所设空格在材料中比较分散, 都是对简单句的考查, 所考查的单词为常用词汇, 能留给学生相对充足的时间拼写单词。总体来看, 题目设定灵活, 有较好的区分度。
发现的主要问题:有的学生字迹潦草, 单词拼写错误较多;有的学生听力能力有限, 不能填充相应的空格。
失分的主要原因:第一, 在平时的听力训练中, 学生还没有掌握做题技巧, 听前没有仔细看题, 不会对所填的内容进行预测;第二, 学生没有通篇理解短文的意识, 在遇到较长或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时, 往往手足无措;第三, 学生出现听得懂、写不出或写不对单词的现象。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听前根据题干进行简单推断等方面的微技能。
(三) 单项填空题分析
单项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特定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选题反映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况。2016年的试题删除了口语交际题, 由原来的10道小题改为8道小题。考点分布见表4:
该题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对动词的考查, 重视语境的设置。所有试题均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 着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重点考查动词用法的有4小题, 考查名词、形容词比较级、副词最高级、连词用法的各1题。错误率最高的是第35小题, 因为大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被动语态。
(四) 完形填空题分析
完形填空题既考查学生对单词搭配、习惯用法、语言结构的掌握情况, 又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和逻辑判断能力。学生只有借助上下文乃至全文的语境提示, 运用逻辑推理,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 A部分
A部分是一篇说明文, 选材为时下热门的“流行风尚”, 短文长短、难易适中, 选材贴近生活, 重在考查学生在整体理解篇章的基础上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A部分试题设置分布见表5:
易错题主要有:第37小题, 单独看句子, 选哪个答案都可以;第43小题, 不少学生对单词suddenly不熟悉, 无法做出正确选择;第45小题, 对C、D选项难以取舍;第47小题, 涉及代词的指代关系以及名词单复数问题, 稍微粗心就会选错;第49题, 因理解不到位而选错。
2. B部分
2016年中考完形填空题的B部分, 题型仍然是10选10, 分值提高到12分, 其中4个要变形, 每小题1.5分;其余6个不变形, 每小题1分。从选材上看, 所选文章是一篇说明文, 介绍由于车辆越来越多而引发严重污染, 有些城市设立无车区的问题。重点介绍设置“无车区”的优点和效果。此题难度适中, 考查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B部分试题设置分布见表6:
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一是形式填写错误;二是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差。学生在具体语境下灵活运用词语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不少学生虽然选对了单词, 但改错了形式。题目已经明确了需要变形的有4个小题:52小题用area的复数形式areas, 这里的areas指代的是文中的these car-free zones;57小题, 根据句子意思“无车区真的流行起来”, 锁定使用real, 由于后面的popular是形容词, 前面的修饰词一般要用副词, 因此答案是really;58小题是对there be句型和时态的考查, 从前半句可以判断这里要用过去式were, 有的学生没有用be动词的过去式, 还有的学生没有用复数形式;60小题, 根据句子意思“许多人没有车, 还有50万人乘坐公交车”, 再结合take something to do something, 可以判断, 这里使用的是to work。不需变形的题有2个:53小题, 学生将live错改成lives, 此处live为动词 (居住) , 可很多学生错当作名词 (生命) 理解;59小题 (clean) , 不少学生将其写成cleanly及其他形式等。学生对单词词性不明、词义不清, 导致变形错误。
除此之外, 还暴露了以下问题:第一, 学生答卷时粗心大意, 书写马虎, 抄错单词的现象屡见不鲜, 如noisy, traffic两个单词出错较多, 这反映出学生平时书写不严谨, 没有养成仔细检查的习惯。第二, 部分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没有掌握一些基本词的变形规律。
(五) 阅读理解题分析
阅读理解重在检测学生在限定时间内理解文意、推理判断、整合信息的能力, 重速度、重语篇。题材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就体裁而言, 涉及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多种文体。
该题共有5篇短文。其中A部分有4篇, 为客观题, 含细节理解题、词义猜测题、指代关系题、判断正误题、推理判断题和归纳主旨大意题 (见表7) 。
B部分是1篇短文, 要求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搜集并处理信息后, 根据短文内容从七个选项中选择五个还原到原文中。这类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A篇 (应用文) 、B篇 (记叙文) 比较简单, 基本上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或稍加理解就可以选出。C篇 (说明文) 题目难度适中, 但因为文章中专有名词和信息偏多, 部分学生对理解文章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 70与71小题得分率低, 说明学生对文章的通篇理解以及归纳总结能力欠缺。D篇偏难, 学生不熟悉文章涉及的话题, 易错题有73和75小题。73小题猜不出词义, 因为不懂parlors的意思, 即使懂得, 也与stores联系不上;75小题选文章标题, 学生在A、D选项间徘徊。E篇的78小题因为与上下文关联性不强, 导致难选。
(六) 补全对话题分析
补全对话是2015年新增的一种题型, 试题是以对话形式设计的, 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五个空格处的句子设置成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 都为同一个人的口吻。2016年中考补全对话题的语境贴近实际生活, 填空的句式结构简单, 文章难度适中, 设置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和理解, 以及在特定的语境下的准确表达。学生只有结合上下文, 抓住空格前后的关键词进行判断, 才能写出准确的答案。
学生答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 没有正确理解上下文, 对话题理解不透彻, 所补充的句子不符合上下文意思。第二, 补充的句子结构混乱, 81、82小题上下语境提示明显, 答题正确率高;83、84小题开放性强,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学生的错误主要体现在82小题, “When she arrived?When was she arrive?”等一些有语法错误的句子频繁出现, 还有的句子用what time提问;83小题出现中式英语No people;84小题出现语法错误句“She maybe in there”;85小题有些学生写成“Do you want to say something?”或干脆空着, 还有些学生拼错单词message, 或者出现漏写、时态错用、情态动词后加-ed、语序错乱等问题。甚至有小部分学生抄阅读理解, 或全写Yes/OK等简单的单词碰运气, 还有学生将help写成halp, 将nobody写成nobady。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上下文及具体语境的理解不到位, 不能结合上下文进行口语表达。
(七) 书面表达题分析
书面表达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有话可说。命题有一定的开放性, 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书面表达的题目:以My Schoolbag为题写一篇短文, 试题用mind-map的形式列出了4个内容要点: (1) 书包的外形特征, 即What it looks like; (2) 书包的作用, 即What it is used for; (3) 书包背后的课业问题, 即The problems the schoolbag may bring; (4) 课余你期望做的事情, 即The things you expect to do in your free time。前两个考查的要点是七年级和八年级所学的知识;后两个是初中毕业生才能达到的深度。学生在写作时按照思维导图提供的思路写, 应该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难度不大。大多数学生能按要求抓住主题完成书写, 条理清楚, 思路清晰。
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第一, 审题不够仔细, 漏写了其中的内容要点。文章要求写4个内容要点, 不少学生只写了2~3个, 许多学生只会描述自己的书包及其用途, 而对要点3 (The problems your schoolbag may bring) 和要点4 (The things you expected to in your free time) 没有写, 或是一句话带过。第二, 匆忙下笔, 准备不足。第三, 遣词、造句、构篇能力弱, 语言表述不规范, 句式表达混乱;书面表达中“中式英语”较多, 拼写错误也多。第四, 少数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表达能力差, 以致整段抄阅读理解的内容。第五, 卷面书写不整洁, 字迹潦草, 还有小部分学生用铅笔写作文。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 两极分化严重
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扶优培尖”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对学生整体的培养。对“学困生”要多关心、多鼓励, 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何有效地抑制两极分化, 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对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 任务依然艰巨。
(二)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教学, 缺乏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通过评卷, 笔者发现学生在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听力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尤其在听和阅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集中精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
(三) 主观能动性不足
分析发现, 试卷中要求学生动手写的主观题的得分率普遍很低, 这反映出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教学形式单一。教师一讲到底, 不注重培养学生主动体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鉴于此, 笔者认为, 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等, 是教师今后不断努力的方向。
四、初中英语教学建议
(一) 加强教法研究, 提升自身素质
英语教学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设法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另外,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依标扣本, 充分用好、用足教材,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进一步领会教材编写的原则、教学思想、课堂教学方法及测试的改革思路, 提高课堂效率。
(三) 加强听力训练, 努力营造语言环境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并在平时训练中渗透听力策略、传授听力技巧。如, 审题、找关键词、猜测答案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录音材料, 加强方法指导, 注意各种题型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四) 重视阅读训练, 强化语篇意识
课标五级目标明确要求, 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十五万词以上 (教育部2012) , 但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因此, 教师应采取措施, 促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1. 指导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注意通篇阅读, 整体感知文章意思, 不断章取义;讲评时坚持整体输入, 避免肢解文章。
2. 指导学生每日阅读, 把阅读带进课堂, 必要时进行限时阅读训练,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 加强学生对单词词性以及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运用练习, 引导学生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理解词汇;指导学生冷静对待生词和专有名词, 减轻心理负担。
4. 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如:关注首尾句, 破解主旨题;分析长句、难句, 扫除阅读障碍等。
(五) 夯实基础, 加强写作训练
在平时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组和句型,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 加强审题训练, 指导学生阅读所有题目信息, 如文字、图表、提示词、标题、开头句等, 列出提纲及所有内容要点。
2. 进行基本句式的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简单句及一些常用复合句的基本结构。
3. 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 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做填空式的句子翻译练习, 积累五种简单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再增加复合句的练习。
4. 鼓励学生积累一些格言、谚语、警句等, 适当背诵范文, 为写作积累素材。
5. 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做到字迹工整、分段描写、层次清晰等。
结束语
根据江西省2016年中考英语试卷, 笔者具体分析了每个题型的变化趋势和学生答题出错的原因。笔者认为, 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积极探索,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 实现教学高质量和课堂高效率。
参考文献
江西中考作文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