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精选5篇)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第1篇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春天是运动的季节,蛰伏一冬的人们已经开始运动了。于是天天都能在微信上、微博上、咕咚运动上收到数条这样那样的“运动排行榜”,是个好现象,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是按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流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是交谊舞,当时的大学生或初涉职场青年才俊,开始了以“嘭嚓嚓”为基点的华尔兹、伦巴、恰恰、探戈等舞场大赛,并产生了一大波舞林高手,一直出没至今;本世纪流行广场舞,于是又出现了一个“中国式”的奇特街景:无冬无夏、不分白昼黑夜,只要有一个小广场、小花园,就会有一些震耳欲聋的舞曲伴随着黑压压的锻炼的人;近年来流行“走酷”,同样是浩浩荡荡地大部队在节奏感极强的乐曲伴奏中整体推进,时常跟着数个落队的人,急急如失魂孤雁,匆匆如漏网之鱼,一路小跑迤逦在队伍的尾部。不妥!我认为这样的跟从有点“小失误”。运动就像是着装,适合自己的最好,以自己的方式打造专属自己的生活才能让人在运动中享受到运动的快乐。不管不顾地盲从,不仅运动,甚至生活,想明白了,其实都是一种痛苦。

也有的人,不管时代流行什么,只要发现并选定了自己的喜爱,就能长长久久地坚持下去,并自然而然地成了那个领域的“王牌”。比如颐和广场、盟城广场上常年不休的交谊舞场里,就有几颗熠熠生辉的舞场明星,他们即使是在简陋的露天广场跳舞,依然能有板有眼地旋转出国标的优雅与华丽,星派十足,令人羡慕;千羽羽毛球馆和体育场羽毛球馆里,常年都有高手过招,看着洁白小球的上下翻飞,欣赏着选手翩然如仙的身姿,顿感阳刚之气充溢,顿悟运动之美轮美奂;油田五中院内的乒乓球馆内,常年有小选手不厌其烦地练习发球、颠球,间或也能见到高手在球案上以球会友,同样是你来我往,令人眼花缭乱;更不用说体育场上,篮球架下“灌篮高手”的风姿矫健;迎宾馆、威尼斯游泳馆里,“美人鱼”自由翱翔的浪里穿梭„„

愚笨如我者,知道自己的小脑不发达,不擅运动,因而对各种流行运动只是浅尝辄止,满足一下自己“追星”的乐趣,然后依旧自说自话地开始自己的行程。交谊舞跳得、广场舞跳过、走酷加入过„„我参与了,我知道了个中滋味就好,发现自己不适合那些大批量人群的活动后,果断撤离。一个人开始了以散步为主的不惟运动而运动的运动。

步行上下班,无论寒暑。于是我总能在同样一条线路上看到不同的风景:春天第一朵迎春花绽放的鹅黄柔软,秋天葱兰叶子的舒展张扬、夏天紫薇树上的氤氤氲氲、冬天席天幕地的风雪如烟,都曾经是我一路的旅伴,让我在不开心时释怀、高兴时放纵;失落时放下,得到时坦然。万物有灵,这一路的风景应该也是懂得我的,因为它们在以“默”的方式伴我四季行走的同时得到了我一路歌声不断的回馈,我们曾经分担过寒潮、风雷、霹雳;我们也曾共享过雾霭、流岚、虹霓,再也没有比不会说话的朋友更是长长久久的朋友了,因为世间毕竟还存在有《春闺怨》般的评价“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假恩情”!

从事着极简的运动,选择的同样是极简的生活。单纯地工作、读书、行走,坦然地处事、为人,不为名利所累,不逐锱铢之较,行出一片清风明月,动出一派月白风清。因而我能在工作之余,品茶为享、听歌以喜、读书为怡、养花为乐;因而能在职场ol与春闺碧玉的角色中转换从容;因而能有暇思考一下短暂而又漫长的人生;因而能期盼一种哪怕“昭昭不足”但能“冥冥有余”的另类情感,并由此衍生出“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的欣喜的轻愁;因而能在有闲且有钱的时候,来场随心所欲的旅行,放松自己为生活、为工作而紧绷到极限的心弦,从而能快速让自己满血复活,进而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极简运动让人享受极简生活,不攀比、不刻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累了自然放松自己的灵魂,渴了马上润泽自己的心灵,喜了可以开怀大笑,痛了自顾暗自哭泣,即使偶一为之的失眠,也能让人感受到夜凉如水时自己沉浸于潋滟夜色那种如痴如醉的唯一感„„捡一抹春天的新绿,避一刻夏日的濡热,迎一种秋季的丰硕,接一粒冬雪的花瓣。四季为我盛开,我迎接万物的亲近,以佛心温柔对待世间的一花一叶;用莲韵清洁自己蒙尘日久的素心;象末日将至一样的欣喜于每一个日出日落;如初生般的新奇发现角角落落里每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愫。

就象现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风拂面,风光旖旎的时刻感动着满城热爱生命的人,我更是深深地明了——我是如何用了一冬臃肿的蛰伏,才换来当下这一派春光的明媚!

2016年3月6日早8:00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第2篇

——《极简生活》读后感

原创: 笨丫头就是我有时候,我们会觉得生活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心里莫名的烦躁;家里的空间越来越小,总也收拾不干净,而每件东西还都不舍得扔掉;外面的世界又太诱人,好玩的、新奇的东西越来越多,购物清单越来越长;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朋友圈的好友标签越来越多,可是有多少是真心交往的朋友呢,有多少是一面之交呢?当你被以上这些事情牵绊时,你的内心一定在渴望着做减法,做过一种平静的生活。

简单而美好,是每一个都市人都向往的生活状态。只有化繁为简,才能拥有安适的心境与生活。只有把生活变得简单一点,才会有精力去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极简生活》从生活空间、时尚、健康、人际关系、财务计划、时间管理等方面出发,教会你“断舍离”的同时,教会你“极简的生活态度”.这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对待时间的极简生活——增加让自己高兴的时间。

时间是上天给我们的厚礼,学会利用时间,增加让自己高兴的时间,那些幸福的时间才是重中之重,是我们想要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要学会:

1、杜绝浪费时间。首先,我们学会摒弃不必要的信息,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社会,每天有大量的信息涌向我们,到底哪些是无用的,哪些是有用的,我们要学会甄别,固定时间去固定的网站查阅自己需要了解的信息即可,其他八卦、广告、垃圾邮件自动过滤吧。其次,给自己列明一个代办事项清单,分清轻重缓急。最后,把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交给擅长的人去完成,也可以达到节约时间的效果。

2、调整做事的流程。能够在5分钟内完成的事情,就要立马去做,而不要有半点拖拉,有时候稍有懈怠就忘记或者不愿意再做;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安排固定的时间去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抓住碎片时间等等。

3、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本身就是节约时间的表现,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做好小目标里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步骤,循序渐进。

二、对待空间的极简生活——让自己生活的更惬意。

我们生活的空间本来是我们的心灵港湾,为我们补充能量的地方,但是往往因为堆满了杂物,而显得乱糟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我们的生活怎能美好。学会收拾也是一门大学问。记住九个字的黄金法则——不添置、大胆扔、巧收纳。不添置就是需要了再买,如果有代替品就不买,免费的东西不要;大胆扔更是要掌握丢弃三原则,就是现在不需要的东西就可以扔,属于过去的东西也可以扔,属于遥远未来的东西也可以扔。即使如此仍然有些不舍得扔的东西怎么办呢?第一,可以用来送人,送给那些有需要的人,做慈善。第二可以废物利用,重新发挥作用。最后,就是巧收纳,要明确每件东西的固定位置,使用频率高的东西尽量放在一起,少用收纳工具。

看了以上的介绍,是不是觉得很有感触呢?多少次想扔舍不得扔的东西堆在家里落灰,总以为有一天,万一有一天能用上呢?结果也逃脱不了闲置无用被扔掉的命运。即使家里东西已经很多了,可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不停的买买买。双十一快到了,赶紧看看自己的购物车,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再添置了,清空购物车吧。

三、对待金钱的极简生活——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极简财务计划

金钱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限的,我们要能把钱花在有价值的东西上,花在刀口,花得开心,最重要。以“适合自己的生活”为基础,大致做出每月的支出计划,管理“可控”的钱,留出“不可控”的风险区间。不花无谓的钱,把钱花在“喜欢的东西”和“想做的事情”上和为自身成长花钱。这些都是可以换来巨大喜悦和幸福的事情,这些幸福感可以给你带来好心情,能够让你创造出新的价值,就能给你带来新的幸福,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绿色生活新方式——极简主义 第3篇

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实现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专业素养、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

精神极简:了解、选择、专注于1~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充分学习、提高。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表达极简:写东西、说话,尽可能简单、直接、清楚。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副词。

工作极简:使用有效的GTD方法(GTD是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GTD的核心理念概括就是必须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自己一一去执行,不拖延。及时清理电子邮件,不要让它们堆积起来。一次只专注做一件事,尽可能不做多重任务。

生活极简:慢生活;不做无效社交;锻炼;穿着简洁、不花哨;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喝白水和纯果汁,不喝添加了大量化学成分的碳酸饮料和果汁。

物质极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是极简主义者推崇的生活信条。

逐渐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送人、出售或捐赠给需要的人,比如看过的杂志、书,不再穿的衣服,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

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买不需要的物品。只有最必要时候才购买物品,同时将家里具有同样功能的东西进行处理;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不囤东西,不用便宜货和次品;不为未来而买东西,不为便宜而买东西。

用一支好用的钢笔,替代堆积如山的中性笔;用电脑写东西,少用纸,养成将纸质文件扫描和存档的习惯。

出门带一只水壶,不用别人提供的杯子,特别是纸杯喝水;出差在外,不用饭店的免费的牙刷和牙膏,而用自己带的;带一只勺子出门,如果在需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吃饭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勺子。

整理自己汽车的后备箱,将没用的东西及时处理,保持最轻便;能步行,不坐车;能乘公交车,不开车。

经常整理自己的电脑,整理好目录,便于查询,将不用的文件删除。

精简各种银行卡、会员卡和优惠卡,只保留必要的卡。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和纸袋;整合、精简电源线、充电设备;不重复购买电子产品。

不培养收藏癖好,减少多余的爱好;不养猫狗或其它宠物;

实践极简主义的方法、角度有很多,关键是要行动起来。

极简生活能让人更有幸福感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当大多数人都习惯了过度消费和拥有之后,有很多人质疑看似倒退式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能让人过得更好、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吗 ?

专家分析,在物质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成为精神世界的一片绿洲,吸引着渴望返璞归真的人们。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频率、满负荷,对资源的过度汲取,精神生活被大量抽空,让很多人感到混乱而窒息。极简主义生活与其说是一种风尚潮流,不如说是人们在“互补意识”支配下产生的摆脱繁琐复杂、追求简单和自然的心理。以简洁和纯净来调节、转换精神空间,以期获得一种解脱。

极简主义不是“苦行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而又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绝大部分极简主义者提倡花钱“购买体验”,各种旅行与有益的社交活动都是值得鼓励的。极简主义者似乎更善于自我反省,并致力于将精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集中于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第4篇

科学家摄影师

用当下的流行语来形容,今年68岁的瓦尔兹是个不折不扣的“斜杠人才”(“斜杠”一词来源于英文“Slash”,形容拥有多重职业或多重身份)—— 科学家/教授/动物学家/摄影师,而在这么多身份中 ,摄影师估计只能排到最后一个。他年轻时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主修生物和化学专业并取得博士学位,在其后的40多年里,瓦尔兹一直从事动物学和动物心理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足迹遍布德国多地,如海德堡、雷根斯堡、乌尔姆和波茨坦,直至2013年退休。多年来摄影一直伴随瓦尔兹左右,之前主要是作为辅助手段,用照片进行科学记录。2006年,他开始进行摄影艺术创作,主攻风光摄影和抽象微距摄影。在这两个领域,瓦尔兹都曾尝试运用极简主义拍摄手法来进行艺术表达。瓦尔兹的妻子贡杜拉·瓦尔兹(Gundula Walz,曾在德国多所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受其影响,也在2009年开始迷上摄影、进行摄影创作。瓦尔兹夫妻二人都偏爱极简风光摄影,他们还一起合作了摄影项目“创伤风景”(Wounded Landscape),展现德国劳济茨湖地(欧洲最大的由工业废地改造成的人工湖)的风景。

瓦尔兹的摄影作品风格明显,空旷、安静,他曾这样来概况他的创作理念,“慢下来,静下来,给复杂的世界做一道减法,然后将这些转换成一张简单的照片。”

与极简主义结缘

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1960年代兴起的艺术风格,最早出现在绘画领域,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元素,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东西,把画面削减为仅剩色与形的关系。极简主义摄影和绘画相似,也强调色彩和元素的至简。瓦尔兹说:“我最早进行的极简主义摄影尝试是用长时间曝光手法来拍摄风光,画面非常简单、干净。因为那时候工作压力比较大,就想通过这种摄影方式让自己静下来。后来我对极简主义摄影越来越着迷,画面中的元素也尽可能减少并大量留白,让观者自己参与到对作品的思考和建构中。”

瓦尔兹习惯从绘画作品中寻找摄影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尤其钟爱以马克思·恩斯特(Max Ernst)和胡安·米罗(Joan Miro)为代表的超现实主义画家。他们把内心的观点融入到画作中,对现实进行抽象和重构,这种创作思路对瓦尔兹影响颇深。

极简主义摄影非常适合表现抽象的概念和观念,简单的画面能更有效地传达摄影师的想法。针对极简主义摄影创作,瓦尔兹总结了一些经验:摄影师要多去寻找,甚至去设计那些元素简单极简主义摄影的拍摄地点,还要深入掌握能让画面变简单的各种技术,比如过曝、欠曝、模糊、长曝、利用雾天等等。

长时间曝光(以下简称“长曝”)是瓦尔兹极简主义摄影常用的手法。长曝会让画面变得柔软,雾状的水、流动的云、运动物体留下的虚影,这一切都让现实场景变得抽象、不真实。更重要的是,长曝可以让照片记录下时间的流逝。“我喜欢创作长曝作品的过程,那会让人的心静下来,去享受时间流逝的美,还能迫使摄影师提前设想拍摄效果。”瓦尔兹说。

黑白摄影是瓦尔兹常用的另一种手法。黑白照片摒弃了色彩,让视觉元素更加突出,这有利于营造氛围、表现抽象主题。黑白摄影配合长曝可以创作出富有氛围的极简照片,因此这也成为瓦尔兹偏爱的表现方式。

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思考方式

“海边的人”系列是瓦尔兹海景摄影项目的一个子项目,这个系列有别于其他的海景照片,他特意把人物融入画面,通过与空旷无垠的景色进行对比,让观者感受到人类的渺小。整组照片风格统一,为了表现主题,摄影师后期提高了亮度、降低了色彩饱和度,让观者能更加注意画面中的人物。不需要太多说明,我们就能从照片中感受到安静与孤独的氛围,并开始思考人类的命运。风光照片的意义不只是好看,瓦尔兹希望观者能够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思考,并汲取灵感。

极简主义摄影创作需要耐心,也需要心境,这是一个需要慢下来去发现、思考和感悟的过程。在瓦尔兹心里,极简主义摄影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他思考、学习的方式。“对于摄影师本人来说,摄影创作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每一张极简照片的拍摄过程都像是一场洗礼,静心去感悟风景和时间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重新审视自己、思考人生,把感悟转换成照片进行呈现。整个过程是如此美好,让我享受。”

瓦尔兹一直都在学习。为了实现照片必要元素、照片质量和摄影师本人的主观思考之间的完美平衡,他试着去研究和尝试极简主义摄影的各种可能。未来瓦尔兹还准备在微距摄影领域尝试更多创作。他说,微距摄影能为人打开一个个微小的宇宙,那些奇妙的结构、组织、框架都是日常生活中肉眼无法看到的,它们让我产生通过摄影表现纯美、抽象与超现实的想法,就像一场令人欲罢不能的奇妙旅程。

世界本就复杂,无论是宏观世界还是微观世界,何不简单看之?自然伟大,人类渺小,何不一起在极简主义摄影里感悟?

极简生活改变了我美文 第5篇

“极简主义改变我的生活!”我希望在的12月31日,回首这一年的365天,可以自豪的说出这句话。

时间穿越到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在电脑上噼噼啪啪的抒发我激动的情怀。

“许多东西还没有买,我就已经看到扔的时候了。所以,不再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要是买了也会赶紧处理掉。收入不是太多,每月却能省下不少,这也许就是极简主义的好处之一……”网上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这就是我的目标呀!我最近也在践行“极简主义”,真是天涯无处无芳草,知音处处有呀。

几年前,接触“断舍离”的思想,也实践了一阵子,可是没有坚持。当再有一个“更新自己的衣橱,才有动力更新自己的内在”的说法时,自己又毫不犹豫的改旗易帜。恰巧赶上发年终奖金,天时地利人和,自己一下子入手了好几件衣服,长短厚薄,就连胸针和皮带也买了。还特意写了一篇文字《新年购新衣》,将自己的“败入”行为粉饰得有内涵有高度。

东西多,超出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加之自己不擅此道,无心此道,所以家里不整洁可想而知。说“不整洁”是给自己留了面子,实在是羞于说出口。自己不检讨自己的行为,反而言之凿凿地和老公说:“如果给我换大房子,我就能弄整齐。”昔日那理直气壮的话语犹在耳畔。可是,老公已经给我换了大房子,而家并没有因此而整洁多少。此时的我已再无当年的气焰。

痛定思痛,可终是不知所措。

一本日本人写的小书《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似乎让我又看到了“光明”。作者是位女士,她只有3只大中小的包包,全年只有14套衣服,四季只有2双鞋……原来生活可以这样!

一直为外物所累,什么衣服搭配什么裤子,穿什么鞋,配什么包包,带什么围巾。所以,往往买入一件,就会同时买入一系列衣物与之搭配。想拥有,就会想拥有更多。因为买的冲动,没有太多的精挑细选,所以买到的也不一定是精品,用起来也不是十分精心。经常发生这样的现象:衣服不少,有场合时候,似乎还是缺那么一件称心如意的。

去年双十一的时候,本来购物车已经选了几件衣服,准备败入。看了朋友圈里的一篇文章《一对北京情侣,3年不点外卖,7年不买衣服》,自己被彻底震撼了。文中的主人公余元之前也是“买到停不下来的疯狂消费者”,但她从践行极简生活后,3年没买过一件衣服。看了这篇文章,我心底里那颗“断舍离”的种子迅速生根发芽,枝条舒展开来。“我也要这样!”内心里有一个强烈的声音。果断清空购物车。从去年双十一到现在,自己没有败入一件衣服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精选5篇)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 第1篇极简运动 感悟生活春天是运动的季节,蛰伏一冬的人们已经开始运动了。于是天天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