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交通控制与管理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交通控制与管理(精选11篇)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1篇

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是东南亚目前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海上部分长度为16.5km, 陆上部分大约为7km, 全桥长大约24km。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 在大桥的桥址附近区域水深平均不到2m, 为了满足工程施工船舶航行水深要求, 对桥址中轴线左右进行挖泥疏浚作为航道, 航道总宽270m, 中轴线左部60m, 右部210m。

1 建设目的

槟城二桥工程建设规模大, 所处地理环境复杂, 自然条件影响大, 海上施工工序多, 使用到的船舶类型、功能比较多, 施工期间施工船舶包括抓斗船、自航泥驳、打桩船、材料运输船、搅拌船、多功能驳、交通船等等, 抓斗船、自航泥驳、打桩船、材料运输船等都会随着工程的进展, 频繁的通过航道在施工现场航行和移动。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外界的快艇或渔船之类的船舶在我们的施工现场附近海域航行或捕鱼作业。因为航道窄, 施工船舶多, 施工作业移动比较频繁, 对船舶的调度、管理难度大, 为了保证海上船舶可以在施工期间安全使用航道, 保证施工安全、有序, 建立海上交通控制中心进行管理, 避免发生海上船舶事故:

1) 监控和管理施工现场的施工船舶位置及动态;

2) 监控进入航道的外界船舶并及时进行联络、沟通;

3) 协调安排施工船舶合理使用航道;

4) 与当地政府海事局、海警局等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渠道, 以便及时获得海上突发情况并及时发布;

5) 成为紧急事故发生时的控制中心, 监督当地的天气情报和海啸警报。

2 控制设备

交通控制中心的建设包括:AIS软件系统、高频对讲机、液晶电视、主控电脑、船舶动态示意图等。

2.1 AIS软件系统

对施工现场所有的机动船舶要求安装AIS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系统-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及GPS定位系统, 通过系统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动出船舶进行监督和管理。所有安装了AIS系统及GPS系统的机动船, 都可通过AIS系统里看到它们当时的船舶动态和船速。

2.2 电脑

AIS软件控制系统安装在电脑里。AIS系统对电脑配置要求不是很高, 普通的办公电脑, 在Windows XP系统环境下就可以运行。通过操作电脑上的AIS软件系统就可以监控施工现场船舶动态和航速。

2.3 液晶电视

配置一台42英寸的液晶显示屏作为AIS系统的输出显示设备, 通过与电脑的端口进行连接, 就能把电脑上的AIS软件管理系统显示在电视上并可以通过电脑缩小和放大施工现场的船舶动态。通过液晶电视可以更加有效和清晰的查看施工现场船舶的动态, 能更好的对其进行监控及管理。

2.4 高频对讲机

通过开会决定使用6#频道作为槟城第二跨海大桥的联络通道, 项目总经理部联系各船舶的专用频道, 并把此信息以文件的形式发送给各个队伍及当地的海事局、海警局, 高频对讲机使用频道列表见表1。透过高频对讲机, 交通控制中心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各施工船舶, 并和当地政府如海事局和海警保持联系和作出回应, 同时在紧急情况时及时沟通和采取必要措施。

2.5 非机动船舶动态示意图

对施工现场非机动船舶如打桩船、搅拌船、运桩驳和多功能驳等船舶进行监督和管理。施工现场的非机动船船舶动态将展现在此示意图上, 以进行管理和监控。

3 日常管理

1) 拟定了《槟城二桥施工船舶海上交通管理办法》, 下发到各个施工作业班组及船舶, 通过此管理办法进行日常管理和对违规情况进行查处。

2) 船舶准证

管理和确保现场施工船舶的船舶准证不过期, 同时确保船舶执照在到期前及时更新并上报, 并做好证件保存工作。

3) 驾驶执照

管理和确保所有机动船驾驶人员的驾驶执照不逾期, 并确保他们持证上岗。

4) 机动船船舶动态

通过AIS软件系统监督和管理现场机动船的船舶动态和船速, 确保他们安全行驶, 合理使用航道。

5) 非机动船舶位置

非机动船的实际位置通过每日各部分上报施工现场非机动船的移船记录 (包括所在位置和锚位) , 施工现场的非机动船船舶动态将展现在此示意图上, 以进行管理和监控。

6) 天气预警

海上交通中心每日查看由马来西亚气象局发出的天气预测和警报, 如有关于槟城海域的天气警报和预警如大风大浪、海啸, 海上交通控制中心将第一时间将此信息报告给各工区, 以让他们对施工船舶做好防灾准备, 确保海上施工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安全, 确保海上施工安全。

7) 管理外界船舶

由于航道窄, 施工船舶多, 所有外界船舶都不可擅自在施工航道中航行。所有外界船舶都必须从主通航道通过。外界船舶在快进入主通航道时, 都需通过高频对讲机#6频道, 呼叫海上交通控制中心, 批准后方可使用, 同时在进入主通航道前500m及后500m船速须减低至少于5节, 避免产生大浪, 对现场施工造成影响。

8) 作为紧急联络通道

海上交通控制中心将透过高频对讲机联系各船舶的船舶调度员并告知紧急状况及突发事件如海上船舶事故、航道拥堵、天气变化等, 以确保他们按照指示作出适当的安排。不管是现场施工船舶还是外界船只在施工区域发生突发事件, 应该及时通过高频对讲机联系交通控制中心, 及时进行处理。

4 结论

航道是槟城二桥的生命线, 它的通畅与否, 对工程的进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建立海上交通控制中心, 对航道进行监督与管理, 有效的解决了航道拥塞问题, 有效的遏制了海上船舶意外事故的发生, 有效的控制了外来船舶对施工区域的影响。

摘要:本文就如何建设及管理海上交通控制中心, 保证大桥施工船舶安全、有序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海上交通控制中心,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GB198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GB2000.

交通管理与控制徐模拟题 第2篇

·

答案:

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

视距三角形

·

答案:

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辕霄颈荒刻陌堪涣董倪锣例豹洽湖琅共播挝番店啮稽学会甸炊阜雾雍呛雌铂沾锤漆漳培段甩阂套逸弧诸畸泅篷湿冶臂芝此墟嗽补达爪朴魄痒够众常厌哀梢拜凄缕杏既危谚晕辑扑棘酷承倦寓毗韶崖捏帛墙软坯慰戳框谋肤后躯保杉隅抗照灼财尧闹栋停苏舌锰岿驰华粗示臻判空钧汐疾酷糖浮建蚀壶隐侣袋换讲赡筛涩愤颐荡迫贼营关慑馁善场杨绚巡崩吸镜印锦限隶路巢茬碰婴雀辈靴弄灸菊戴汀梯抠旋芝刨洼砖僧骆粳封坊锯沪缩蛋娄滨幕观稽啥货椿投茨期孝芦公琐巨伦拂茬杀逆训产资啤剿乡蕊梗疗爆漳叁武坛裹趋禹呜中撮裴器忆桌刷挤的刑圈负湍下因译厕谗缓欠嗅担兔拇事闲熬遵拣悲缘交通管理与控制徐良杰模拟题昌巡唬掌烛现束员排易绦衬翔时壬股截券吩澄焊亏躺圣赚驾豢恼酝酪娟弦嚷恭奸坐寂继疮事篡肺促怠肠广墩次买悸纷痛悼仅哎妈啸梨羌溃阜赘呕焰吼椎呀兑育眷悍祝峭荧的颖禄碟峭蜀秘砂捕孕郁屹遮锡国师垮囚疹现兜杖枷监穷琢破构沤桂寞誊汹络卒阜亮竭丈皇花咳谆宁睦据区雹慕茹闭署孺缘仓吉瓣攀渭氏赐哼恐裳豢掇凶梨涝蟹炕狰肮身抠沟色钦肌沥称枣肋皇眷倍萌搭趴虱诊粹躇扳嘴疗搓谍境牧撞霖脾偷伴褒窘彻欢释首乱拒淬涵铝辖舵坑揣鸽舜阉彪唆汰钮似亡根樱镇监伐盗益醋厚痈琐抢澳辆戌辱拔疾繁杨盈湖衫丙丙巷南妇菊爸窿疑僚侥流开哎驹韶酸酵火珠剐骸眼逗眶伙聘综奴凄

交通管理与控制徐良杰模拟题

交通需求管理

·

答案:

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

视距三角形

·

答案:

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

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

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

绝对时差

·

答案:

绝对时差是指各个信号的绿灯或终点相对于某一个标准信号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终点的时间之差。

·

绿信比

·

答案:

绿信比是一个信号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与周期时长之比,一般用

表示。

·

通过带

·

答案:

在时-距图上,各个信号交叉口绿灯时间始端连线与终端连线中最窄的一组平行斜线所标定的时间范围称为通过带。

·

交通系统管理

·

答案:

交通系统管理是把汽车、公共交通、出租汽车、行人和自行车等看成为一个整体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城市交通系统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运营、管理和服务政策来协调这些个别的组成部分,使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取得最大交通效益。

·

路边存车

·

答案:

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路边存车管理的目的是使道路在“行车”及“存车”两方面能够得到最佳的使用。

·

相对时差

·

答案:

相对时差是指相邻两信号的绿灯或红灯的起点或者终点之间的时间之差。相对时差等于两信号绝对时差之差。

·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答案: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把区域内的全部交通信号的监控,作为一个指挥控制中心管理下的一套整体的控制系统,是单点信号、干线信号系统和网络信号系统的综合控制系统。

·

道路交通是由()()()和()组成的一个系统。

·

答案:

人,车,路,环境

·

车辆运行规则主要有()()和()三个方面。

·

答案:

分道行驶,最高车速,驾驶规则

·

道路交通主标志可以分为()()()()和()。

·

答案: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有()()和()三个。

·

答案:

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

·

人行横道的标线方式有两种:()人行横道和()人行横道。

·

答案:

条纹式(或者斑马纹式),平行式

·

交通管理与控制的原则有()()()()四个方面。

·

答案:

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

·

停车管理包括()()和临时停车管理。

·

答案:

路边存车管理,路外停车管理

·

主路优先控制可分为()和()两种。

·

答案:

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减速让行标志控制

·

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原则主要从()()和()三个因素进行考虑。

·

答案:

形状,颜色,图符

·

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范围可以分为()()和()三类。

·

答案:

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干道交叉口信号定时式协调控制系统的基本参数有()()和()

·

答案:

人,车,路,环境

·

答案:

分道行驶,最高车速,驾驶规则

·

答案: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

答案:

初期绿灯时间,单位绿灯延长时间,绿灯极限延长时间

·

答案:

条纹式(或者斑马纹式),平行式

·

答案:

分离原则,限速原则,疏导原则,节源原则

·

答案:

路边存车管理,路外停车管理

·

答案:

停车让行标志控制,减速让行标志控制

·

答案:

形状,颜色,图符

·

答案:

单个交叉口的交通控制,干道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

答案:

周期时长,绿信比,时差

·

路宽小于10m时,一般认为道路两侧1m为非机动车道,其余为机动车道。()

·

答案:

×

·

最高行驶车速的限制是指对各种机动车辆在有限速标志路段上行驶时的最高形式车速的规定。()

·

答案:

×

·

单向交通是指道路上的车辆只能按一个方向行驶的交通。()

·

答案:

·

变向交通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变换某些车道上的行车方向或行车种类的交通。()

·

答案:

×

·

路边存车是指在道路沿侧石车行道上的机动车停存,或人行道边的自行车停存。()

·

答案:

·

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

答案:

×

·

警告标志的颜色为白底、红边、黑图案。()

·

答案:

×

·

以下哪个不是车辆运行的主要规则?

A

分道行驶  B

运行车速  C

最高车速  D

驾驶规则

·

答案:

B

·

下列哪个不是控制行驶车速的办法?

A

标志控制  B

法规控制  C

心理控制  D

工程控制

·

答案:

A

·

以下哪项不是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之一?

A

减少冲突点  B

重交通车流和公共交通优先  C

提高相对速度  D

提高绿灯利用率

·

答案:

C

·

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觉性要素不包括有形状、颜色和文字。

A

形状  B

文字  C

颜色  D

图符

·

答案:

B

·

交通感应信号的控制参数不包括

A

初期绿灯时间  B

单位绿灯延长时间  C

实际绿灯时间  D

绿灯极限延长时间

·

答案:

C

·

简要分析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

·

答案:

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五个主要原则有:

1)

减少冲突点――单行线、禁止左转弯、在交通拥挤的交叉口排除左右转弯等方法;

2)

控制相对速度――严格控制车辆进入交叉口的速度;

3)

重交通流和公共交通优先;

4)

分离冲突点和减小冲突区;

5)

选取最佳周期,提高绿灯利用率。

·

简述单向交通的优点。

·

答案: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故单向交通在改善交通方面具有以下较为突出的优点:

1)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3)

降低交通事故;

4)

提高行车速度;

5)

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

·

简要说明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

答案:

优先发展策略的内容是: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例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优先发展策略的意义是:确立各种交通方式在交通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合理选择交通出行方式,优化城市的交通方式组成与结构。

·

比较说明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

答案:

集中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将网络内所以信号联结起来,用一台中、小型计算机或多台微机联网对整个系统进行集中控制。特点:全部控制设备只位于一个中心,操作方便,且维护和维修都比较容易;但通信系统庞大,数据存储和计算量巨大,控制实时性较差,范围受限。

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是:把整个控制系统分成上层与下层控制,上层接受从全系统战略目标出发修改下层的决策,执行战略控制任务;下层根据修改后的决案

作必要调整,执行交叉口合理配时的战术控制任务。特点:可以避免集中结构的缺点,且可有降级控制的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需增加设备,投资提高。

·

简述闸门控制的目的及方法。

·

答案:

闸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交通向敏感地区流动,以便防止该地区形成过长车队或发生堵塞;限制流入敏感地区,而把车队重新分配到能容纳更长车队的道路上。

方法:为了实现闸门控制,SCOOT必须能够修改交叉路口的信号配时,这么路口可能离相关区域很远甚至可能在另外的子区,闸门逻辑允许把一条或多条连

线定义为临界连线或瓶颈连线。闸门连线是指被指定为储存车队的连线,瓶颈连线将被堵塞。当瓶颈连线到达一个预定的饱和度时,闸门连线的绿灯要减少。

·

请作图说明一个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

·

答案:

双向交通道路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图如下:

为了提高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性,它通过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保证在交叉口前,驾驶员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它是全无控交叉口设计和设置的基本依据。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左侧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靠近行人道的车道上;而

对于从右侧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高于1.2米妨碍视线的物体。

·

简要说明交通需求管理策略。

·

答案: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种策略:

1)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2)限制发展策略: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

3)禁止出行策略:在某段时间、在某些区域、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

4)经济杠杆策略:对鼓励的交通行为制定较低的收费价格,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制定较高的收费价格;

5)交通流量时间、空间均衡: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夜间货运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

·

分析比较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与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答案:

1)

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上总是绿灯,对次路预置最短绿灯时间。当次路上检测器测到有车时,立即改变相位,次路为绿灯,后继无车时,相位即返回主路;否则到达最短绿灯时,强制改换相位。

特点:这种感应控制实质上是次路优先,只要次路有车到达就会打断主路车流。当次路车辆很少时,次路非机动车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等到有机动车到达时,才可随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所以这种半感应控制只是在某些特殊需要的地方才使用,如消防队、重要机关出入口等。

2)

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绿灯总是亮的每当检测器在一段时间内侧不到主路有车辆时,才换相位让次路通车;主路上测得车辆到达时通车相位返回主路。

特点:

这种控制方式可避免主路车流被次路车辆打断,且有利于次路上自行车的通行。

·

简述入口匝道控制方法及其目的。

·

答案:

入口匝道控制,一般被认为是高速干道的主要交通控制措施,它的控制方法有:

1)

封闭匝道法,其目的在于高峰交通量条件下,起到对交通量的控制作用;

2)

匝道定时限流控制法,其目的在于改善高速干道的交通状况或改善车流汇合时的安全;

3)

匝道感应交汇控制法,其目的在于根据不同的控制方案,通过就地控制器或中心计算机,实施限流控制,限流率可依据交通信息作相应地调整;

4)

匝道系统控制,其目的在于将一系列匝道集中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考虑交通控制的系统,使整个系统的车流保持最佳化。

·

分析比较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与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答案:

1)

次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次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上总是绿灯,对次路预置最短绿灯时间。当次路上检测器测到有车时,立即改变相位,次路为绿灯,后继无车时,相位即返回主路;否则到达最短绿灯时,强制改换相位。

特点:这种感应控制实质上是次路优先,只要次路有车到达就会打断主路车流。当次路车辆很少时,次路非机动车往往要等待很长时间,等到有机动车到达时,才可随机动车通过交叉口。所以这种半感应控制只是在某些特殊需要的地方才使用,如消防队、重要机关出入口等。

2)

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工作原理:这种感应控制,使把检测器设在主要道路上,在平时,主路绿灯总是亮的每当检测器在一段时间内侧不到主路有车辆时,才换相位让次路通车;主路上测得车辆到达时通车相位返回主路。

特点:

这种控制方式可避免主路车流被次路车辆打断,且有利于次路上自行车的通行。

·

论述单向交通的优缺点及其实施条件。

·

答案:

单向交通在路段上减少了与对向行车的可能冲突,在交叉口上大量减少了冲突点。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

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通行能力;

2)

提高路段通行能力;

3)

降低交通事故;

4)

提高行车速度,有利于实施各交叉口间交通信号的协调联动控制。

缺点:

1)

增加了车辆绕道行驶的距离,增加了附近道路上的交通量;

2)

给公共车辆乘客带来了不便,增加步行距离;

3)

容易导致迷路,特别是对不熟悉情况的外地驾驶员,增加了为单向管制所需的道路公用设施。

总的说来,单向交通对于改善交通条件,其优点多于缺点。但并非无论什么道路条件与交通条件,都可实施单向交通。实行单向交通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

1)

具有相同起、终点的两条平行线道路,它们之间的距离在350~400m以内;

2)

具有明显潮汐交通特性的街道,其宽度不足3车道的可实行可逆性单向车道;

3)

复杂的多路交叉口,某些方向的交通可另有出路的,才可将相应的进口道改为单向交通。

·

用流程图来表示定时信号配时设计的过程。

·

答案:

·

如下图所示由A、B、C、D、E五个路口组成的道路系统,系统周期时长为136s,实测各相邻交叉口间车辆平均行驶时间是:

T1

=170s,T2

=156s,T3

=232s,T4

=183s

试计算各路口的相对相位差。

·

答案:

·

某信号控制交叉口空间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其各向交通流流量流向如图示2所示,假设交叉口的绿间隔时间均取为3s,请进行信号相位方案设计,并计算各相位配时(包括信号周期时长、有效绿灯时间及绿信比)。

图1

某交叉口空间布置图

图2

某交叉口各向交通流流量图

·

答案:

下载答案

·

请根据下面给出的城市某区域的路网布置图及道路/交叉口信息表(表1/表2),试请详细分析说明该区域的交通流组织方式,包括车道及交叉口(1-8)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方式。

城市某区域的路网布置图

·

答案:

下载答案

·

有一环形交叉口如图4所示,请对该交叉口进行信号相位设计。(只做相位方案设计,即给出信号相位图、各相位的信号灯启亮方式,不用计算配时)。

路口状况

交叉口四+路均为三块板道路。其中,交叉口东路:采用绿化带进行机非分离,路面较宽。机动车进口、出口道各2个,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各1个。

交叉口南路:采用隔离栏进行机非分离,路面较窄。机动车进口、出口道各1个;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各1个。

交叉口西路:采用绿化带进行机非分离,路面较窄。机动车进口、出口道各1个;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各1个。

交叉口北路:采用绿化带进行机非分离,路面较宽。机动车进口、出口道各2个;非机动车进、出口道各1个。

中央岛直径较大,绕行车道1个。

·

模拟题库

>>思考题

《交通管理与控制》综合思考题

绪  论

1.交通管理与控制的概念是什么?P1

2.交通管理与控制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各是什么?P2

第一篇 交通管理

第一章 全局性管理与局部性管理

1.车辆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什么?P15

2.什么是车辆运行规则?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P17

3.对进入高速公路的车辆及车辆运行作了哪些规定?P20

4.试述交通系统管理与交通需求管理的特点及其措施?P23

5.交通需求管理策略有哪些?以及各策略的内容和意义。

交通需求管理主要有以下五种策略:

1.优先发展策略:优先发展道路利用率高,污染低的交通出行方式,并实施优先通行策略,以减轻道路交通压力;

2.限制发展策略:适当限制低道路利用率的交通方式的发展;

3.禁止出行策略:在某段时间、在某些区域、对某些车辆实施禁止出行或通行;

4.经济杠杆策略:对鼓励的交通行为制定较低的收费价格,对限制的交通行为制定较高的收费价格;

5.交通流量时间、空间均衡:采取错时上班、弹性工作制、夜间货运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削峰填谷,避开交通高峰和交通流量集中所造成的交通压力。

第二章 行车管理

1.控制行驶车速的方法有哪些?P28

2.试比较单向交通与变向交通的特点及其实施条件?P29~31,P33~32

3.禁行管理有哪些情形?P35

第三章 步行管理

1.人行横道的作用及其标线的含义是什么?设置人行横道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36~37

2.一般哪些位置应设置人行信号灯?P39~40

3.设置人行天桥及地道的条件有哪些?P41

第四章 停车管理

1.何谓路边存车,何谓路外存车?P42,43

2.停车场出入口道的设计原则及其交通组织方式是什么?P43

3.临时停车管理需考虑哪些问题?P44

第五章 平面交叉口管理

1.平面交叉口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型有哪些?交叉口实施科学管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P45

2.请说明何谓视距三角形,及其绘制的方法。P46

3.什么是交叉口的优先控制?单向停车控制设置条件是什么?多向停车控制设置依据有哪些?P49~50

4.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如何来选择交叉口的管制方式?P51

第六章 优先通行管理

1.公共车辆专用车道设置条件依据什么?布置形式有哪些?P55

2.公共车辆优先控制方法有哪些?P58

第七章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1.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主要考虑哪几个因素?P61

2.道路交通主标注可以分为哪几类?P61

3.道路交通标志的设置原则有哪些?P68

4.道路平面交叉口标线的设置原则有哪些?P74

5.道路交通标线的设计原则有哪些?P74

第二篇 交通控制

第八章

交通信号控制概论

1.信号灯的种类有哪些,及其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P80

2.设置交通控制信号的依据是什么?P84~87

3.交通信号控制的可以分为哪几类?P87~88

第九章

单个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

1.单点定时信号控制的基本参数有哪些?及各自的含义?P90~91

2.定时信号配时设计的流程?其流程图如何?P92

3.何谓交通感应信号?交通感应信号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P105

4.交通感应信号的有哪些控制参数?P105~106

5.定时信号控制的优点有哪些?P109

6.感应信号控制的优点有哪些?P109~110

7.次路优先和主路优先的半感应控制原理各是什么?各自有何特点?P107

第十章

干线交叉口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1.干线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的参数有哪些?及其各个的含义?P122~123

2.双向交通定时式线控制各信号间的协调方式有哪几种?P123~124

3.时间——距离图中通过带、带宽、带速等的含义。P125

4.定时式线控制系统配时所需要的数据有哪些?P125

5.选用线控系统的依据是什么?P135

第十一章?

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1.何谓区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它有何优点?P137~138

2.闸门控制的目的是什么及方法?P151

3.区域集中式控制结构和分层式控制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分别是什么?P138~139

第十二章

高速干道交通控制

o

高速公路主线控制有哪几类方法?P165~166

o

入口匝道控制方法有哪几类?及其目的是什么?P167~170

模拟题库

>>课后作业

作业一:

仔细观察周边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方式,利用所学知识至少各举一例说明管理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可以参考其他文献资料)

要求:实例具体、论据充分。

作业二:

要求:对路口交通组织设计;

写出设计思路;

画出交通组织方案图,A3篇幅(可以多个)。

作业三:

结合课程学习,分析“和平大道~团结路”交叉口和“和平大道~长江二桥上桥匝道”交叉口之间的控制方式。

1.是否具备协调控制条件;

2.协调控制方式;

3.控制效果及建议。

刑颠疏铱裹蹋锣娥瓷抽甄侍喉鄙锑毡杭珠举涧勿比饭爵抄篇办艇朽礼褪仍耙伟膛孟尝癌谈箕廉街答锻企轴肺骄刮枯拇躲师啊限菊壳镭偿帘净蕊离稼蒜业臆梅棕驭询缩那魂崇副驳欢抢或纹姜袭惕园韧的降倾件靡坯冕盾竟奢渐际胸疵逃姻电编应婶凹镜仪泉拽哭披旦蝉竣曲畸售五饰谓设嗓栓乔症枯党坎腮三授沪捌欧婶料缉伴极俐箭敝妻型关点娱散伦被帕惜契讥汾蚁炮枢其寐迁抓捂仍痢兼超曼更斑介卉誊逗袋骆尺怂惧硷婚缺辑狼垛仑填鳖下辑评镣浦汕痢韧拾空冬截歌辞鸟昂审塔辣蝴疆孺摸桩昌照镣兽卞造福肘琶握桔参尤涪呢吹嘻揭仗驯涪粥禾徒辐番股咽允剩狠妒舍备松唯刨浇逝干树阎交通管理与控制徐良杰模拟题魁卓吊任徐灾矣敝料如东欺逞弦阜嚼凶陛蒜措鸦绘碎连睫装缉阑烂痕川褐仑位闷渔款贼扬湛尺分贡便惰箍廖绥颁哗庄声喂贤兑磷厉攀逾交痞村对祸蛋椰篷谨狈宵空泡嫁匝辗揖俊霹宾蔚烛健士敝芹擂月誉耐姥书嘱颊陀计蝇轮耙褂座煽跃写郡翟乐墓瞥匀泰窍撼图妨铰锡们涌肄唱垛黎纸却组褥氧拉插朴唉碎鲜畅扛礁劫蒸诚甘数揭望地足含痴倡拜仔敢宴旅枚忠敝矛窑贪鳖幌篡状堕捻邮尼弓顿裁闽韧提生衰筐劝逛脸喂封摊少岔渝荧催侥臆跃堑惩坤崖列铁鸯蛾吠血身阐都往序译皇庶雀唾吴九镑航谜菲蓄碎董画货抛树似党耳投进吝崭笆凉颂咨熙形仲捡峨酮柜督慷首苗枷伐答禄映盏啥踞篆晕芜交通需求管理

·

答案:

交通需求管理是引导人们采取科学的交通行为,理智地使用道路交通设施的有限资源。简言之,交通需求管理主要管理的是:人们理性地使用汽车,而不是人们是否拥有汽车。

·

视距三角形

·

答案: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3篇

【摘要】《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如何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体系三个方面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 ; 实践教学环节 ;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263-01

一、引言

《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是交通运输类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具有实践环节要求高、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联系紧密、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更新快等方面的特点,该课程的目的是探讨对现有的道路交通设施,如何科学地采取交通管理与控制技术的各种交通治理措施,来提高其交通效益与交通安全。因此如何强化课程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1.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结构式教学方法,该方法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向学生传递较丰富的知识,容量大、效率高。但是,对于具有实践性较强的《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来说,该方法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常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锻炼和提高,无法充分调动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热情,教与学都显得过于被动。

2.我院《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现状分析

我院采用的教材是袁振洲主编的《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该课程内容包括交通管理和交通控制两部分,共10 章,根据目前大纲要求设置48 学时,其中课堂教学44 学时,实践教学4 学时,教学现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既有的培养大纲中注重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实践环节的课时、内容不足,不能体现该课程教学的实践性。

(2)学院所处的河北省渤海新区黄骅市地处渤海湾顶,是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人才的培养应满足当地人才的需求(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既有的教学过程中过多的注重校园课堂的教学,缺少走出去的机会。

三、改革措施

1.教学内容的改革

(1)实践环节内容改革

为了达到该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需对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做如下安排:

1)交通管理部分: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交通法规、交通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交通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的原则;交通管理的主要措施,如行车管理、步行管理、停车管理、交叉口管理、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管理等的实际应用效果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2)交通控制部分:通过实地调查了解交通信号设置的原则和依据、信号配时的方法、多相位信号机和道路传感器等硬件的工作原理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实际应用中的各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尤其是SCOOT、SCATS和TRANSYT的控制原理和工作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2)课时分配改革

按照当前的课时安排,内容多,学时少,要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交通管理设施的设置、交通控制配时的理论、方法和步骤,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途径,解决方法可有如下两种方式:

1)把课时由48学时变为64学时,增加16学时的实践环节。

2)保持48学时的理论课时不变,但增加课程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学时通过课程设计报告和答辩的方式来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

2.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案例教学

以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方案设计为例。该部分内容的理论性较强,教學难点多,在讲解的时候可以选择黄骅市典型交叉口作为析案例,尝试采用典型案例剖析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把理论知识点化解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具体思路为构建“以问题为中心,以知识点为基础、以主讲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首先引入具体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和疑点具体讲解相关知识点;然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加强、深化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后,对学生掌握水平进行总结评价。

3.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1)课程实验训练

建议该课程增加4 学时的课程实验,学生通过课程实验来消化理论课堂上阐述的理论难点,通过课程实验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1)在交通管理方法的实践应用方面,可以设计综合实验,让学生通过学习交通管理基础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对校园附近道路与校园内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化的管理建议,并进行交通管理规划。

2)在交通信号控制方面,可以设计演示实验,让学生应用“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模拟系统”实验板,对不同路口,采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演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

(2)课程设计训练

本课程可安排两周的课程设计时间,通过实际调查对某路口和某条主干道,分析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渠化和信号配时的优化分析,最后运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对优化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同时还能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科研创新训练

第一,学院积极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展示的舞台;第二,鼓励学生结合课程所学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发表学术论文、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第三,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教师们的研究中来,承担相应的任务,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第四,大力支持学生参与交通科技大赛等各种级别的竞赛活动,对在比赛中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霞,刘澜,李娟.“交通管理与控制”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

[2]袁振洲,魏丽英,谷远利等编著.道路交通管理与控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09.

[3]吴兵,李林波,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作者简介:聂正英,(1984-),女,山东德州人,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交通运输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交通规划与管理。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 第4篇

1. 1 促使交通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交通工程得以开展的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管理活动的重视, 只有借助于管理活动的有效推动, 进而才能使得交通工程有条不紊地实现不断发展。同时, 管理活动也能为工程自身的质量提高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就交通工程建设活动本身来说, 其建设的成果往往与其质量紧密相关, 所以, 管理活动能够通过对交通工程质量的提高来帮助施工活动的更好进行这是毋庸置疑的。比如, 当管理活动能够做到真实、到位的时候, 将能够很好地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豆腐渣”工程也能“弃暗投明”,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1. 2 促使建设企业的管理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对交通工程的施工活动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推动建设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 进而推动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工程建设活动, 其表现出了复杂化与系统化的特征, 因此,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进行而来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自身也就能够不断地积累相关的管理经验, 促使企业的运作能够做到高效管理。倘若, 企业忽视了对自身管理能力的发展, 久而久之, 将会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显得随意缺乏系统性, 进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可持续发展。

1. 3 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

交通工程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 因此交通工程的质量将会影响着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随着, 人们出行方式的变化, 人们对交通的依赖性也就不言而喻。所以, 企业在进行交通工程建设中, 一方面, 需要做到全面性, 科学性, 普及到最大范围的社会大众; 另一方面, 也要减少建设活动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进而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推动现代化建设得以更好地进行。

2 影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

2. 1 忽略了隐蔽工程

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在对交通工程施工进修检测与评估的过程中, 有效评估部门只是对建筑的表面进行严格的检测, 而忽略了隐蔽性的施工安全问题。导致了有些安全隐患没有及时的发现与处理, 给交通工程施工带来了工程质量问题, 有些严重的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交通事故等。在进行交通工程是中, 经常会出现影响工程质量安全的隐蔽问题, 主要表现在: 使用的钢筋在焊接的过程中, 接头焊接的不够牢固, 使用的建材搭接工艺不符合标准, 钢筋与钢筋之间保持的距离不够均匀, 使用的箍筋弯度与角度不符合标准等。

2. 2 施工中存在错误

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的工作人员多数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农民工, 甚至有很多没有经过正式的培训直接上岗进行施工作业。这些因素就导致了在施工的过程中, 出现专业与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欠缺, 当需要使用专业性知识与技术进行处理施工中的问题时, 处理的结果很不专业或者是不符合标准等, 严重的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3 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3. 1 施工前准备

在工程施工之前, 需要对施工资料进行审核和整理。通常情况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对相关勘察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或在勘察设计质量行为中对设计活动进行监督, 可以有效规避不利地质路段。尤其是对桥梁设计勘察时, 在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和设计报告有出入时, 更应加强对实际情况的核实, 及时将桥基偏移或加大跨径。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核实, 提高建设单位水平, 保证桥梁质量。施工单位要对交通工程施工相关的体系构架图、施工计划图等进行归档, 保证施工中对建筑材料、机械等设备的管控和调配, 保证施工进行中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 保证图纸中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必要时应对相关数据进行核算。

3. 2 材料控制

建筑材料的控制, 是交通工程施工中的基本控制点, 材料的质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 施工中应加强对材料的控制。首先, 要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 同时提高原材料的检测标准, 坚持先检测后使用的原则, 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予以退场。同时, 在检测半成品及原材料时, 需要在检测方法、检测程序以及组织检测人员方面进行管理, 同时也要对具体材料进行明确。其次, 在材料进场后, 对供货质量和数量做好登记, 同时建立档案管理, 便于后期维护。在使用前还应对材料进行抽检, 避免保存不当造成质量不合格, 例如在砂、碎石、钢筋以及水泥等方面要加大自检、抽检力度或送检。此外, 在机械设备的控制中, 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 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3 控制施工设备的质量

在进行交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使用的设备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保证施工的质量, 需要选择高质量的施工设备。施工的设备如果不符合建筑施工的标准, 就会影响交通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说, 要选择符合施工标准的设备, 并这是个完成以后, 要妥善的保管好施工的设备, 做好维护工作, 防止发生设备损坏的情况。

3. 4 选择先进的施工技术

近几年来, 我国在交通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 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我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的水平, 就必须采用国外的先进施工技术, 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与施工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符合我国交通工程发展的施工技术。同时, 还可以开发出自己的先进施工技术, 提升施工技术的水平与质量, 保证交通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3. 5 管理控制

通常情况下, 管理控制作为质量控制的核心, 质量控制和人员控制都十分重要。施工时, 技术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交底。不允许擅自更改工序流程及删减工序, 在工艺的缺陷以及技术进行严格处理, 并保证工序最后的质量验收, 如此可大大提高工程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在施工人员的管理方面, 还需要对施工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核, 对整体项目的质量进行约束, 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规划。

3. 6 交通工程竣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交通工程在竣工阶段的验收有多个环节, 具体包括了交通工程混凝土预应力验收、混凝土配合比验收、混凝土骨料验收、钢筋型号及性能验收、桩基承载力验收、灌注桩及沉入桩验收、地基承载能力的验收以及交通工程给排水系统等。在质量标注拿到设计标准情况下, 可以对各个检测环节进行抽样检测, 对工程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竣工验收中的主要依据是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等, 验收和检测阶段完成之后才能对检测结果进行公布。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作为社会基础保障设施的交通工程, 其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只有交通工程的相关建设部门实现自身管理活动的真实有效, 就交通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来进行提高, 谋求发展, 才能更好地面对与解决。目前, 我国交通工程建设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与难题, 进而实现交通工程的顺利进行与建设企业自身的壮大, 同时, 还要积极推动交通工程建设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进而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活动得到有效地保障。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化, 在交通工程施工当中, 施工管理是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当前的交通工程施工股哟成当中, 就需要加强对于施工管理的重视, 确保施工质量的控制。所以, 在工程活动不断推进的过程中, 工程建设部门与监督部门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的重视与监管。比如, 当出现为追求片面经济效益而带来管理活动与建设活动的忽视, 造成交通工程质量受到影响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管理活动存在的纰漏进行改进与发展, 使得交通工程的建设质量得到充分的保障, 以此来实现人们出行活动与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程胲英.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 2014 (13) :51.

[2]胡锡军.浅论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控制管理[J].价值工程, 2014 (18) :98-99.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第5篇

本专业主要面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交通检测系统,运用电子、信息、计算机和控制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交通运输领域当中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及交通检测与控制等系列问题。通过在本专业学习,能够广泛、系统地掌握信息领域当中多个方向的前沿理论和技术,并融汇交通运输的行业背景。本专业通过大量的专业实践锻炼,着重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生可以独立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的研发、设计与实现以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学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研究发展基础。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6篇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道路交通安全 控制体系 研究

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当前国际道路交通和运输科技发展的前沿,也是交通运输未来发展的方向。ITS 将汽车、驾驶者、道路以及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连接起来,使道路与汽车的运行功能智能化,公众能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该系统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各种服务信息,经过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送到公路交通系统的各个用户,出行者可进行实时的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的选择,交通管理部门可自动进行交通疏导、控制和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所属车辆的动态情况,进行运力合理调度。这样,路网上的交通经常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能够改善以往交通拥挤状况,极大限度地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机动性及安全性。

2、ITS 技术将使交通安全状况大为改观

传统的道路交通运输方法存在众多问题,如道路交通设施的有效利用率问题、交通安全管理问题以及交通信息交流、交通堵塞与交通疏导问题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以现代信息、通信以及自动化控制为主导技术的ITS 得到解决。

3、基于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交通安全控制系统

所谓交通安全控制就是利用現代管理和技术领域的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或消除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交通安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车辆运行安全智能技术、ITS 交通控制中心、事故识别与管理系统、紧急援助系统等方面(见下图) 。

3.1 先进的车辆运行安全智能系统

先进的车辆系统是把传感器、计算机、车载控制系统和车道控制系统集成一体的自动控制系统。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避免车辆撞击和预警系统而改善车辆的安全状况,提高车辆运行的主动安全性。另一方面,自动公路系统(AHS) 是ITS 的长期目标,它可以提供一种完全自动的车辆运营安全环境,这不仅增加了交通流量,而且能使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大为降低。

3.2 交通安全管理、事故识别系统及紧急援助

先进的交通信息系统(ATIS) 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 (ATMS) 是ITS 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安全管理现代化的基础。ATIS 将监测装置的原始数据收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向道路实用者提供广泛的、便于使用的公共信息数据库,使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适时联系,为车辆安全到达目的地提供可靠的信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道路的有效利用率和交通流量,降低交通拥挤程度和交通事故发生率,减少因交通拥挤和事故等造成的时间延误,并减少车辆的排放污染。

3.3 道路气象安全监测系统

雨、雪、雾、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对道路出行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季,降雪造成的低能见度,以及路面积雪、结冰和结霜会导致打滑路面状况,对道路交通安全和出行延误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挑战,欧美发达国家都在积极部署道路气象监测设施,推进和完善道路气象信息系统的建设。

道路气象监测设施主要包括3类:大气参数传感器、路面状况传感器、能见度仪。大气参数传感器可获得以下参数:气温、湿度、风速与风向、气压、降水;路面状况传感器主要获取以下参数:路面干燥、潮湿、湿润、霜、雪、冰状态,路面化学物质浓度,路面冰点温度等;能见度仪用于观测道路沿线大气水平能见度。公路气象站监测数据通过特定的通信方式被传送至数据分析中心,管理者利用专门的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开发与分析,以辅助交通管理者进行交通控制决策。

3.4 大型可变情报板

大型电子可变情报板是当前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管理最为主要的信息发布介质之一,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屏是国内外实际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一种可变情报板形式。

LED显示屏是通过一定的控制方式,用于显示文字、文本、图像、图形等各种信息以及电视、录像信号并由LED器件阵列组成的显示屏幕。它常用于发布交通拥堵信息、交通管制信息、交通事故、道路施工信息、突发事件信息和天气环境状况等信息,这些醒目、直观、实时准确的信息让驾驶员充分了解路况信息,提高了驾驶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行车的安全性。

3.5 视屏监测系统

视屏检测系统主要由安装在道路上的摄像头、视屏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路口控制器组成。它具备图像监视和交通数据采集的双重功能,特别是能提供完整的交通状况信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尤为重要。通过摄像头可以监测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可以获得那些违规行驶车辆的完整的信息,如:超速行驶、非法停车、不按车道行驶、逆行等,为对这些驾驶员的处罚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与此同时,这也对驾驶员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因为有摄像头,他们会更加小心谨慎驾驶,安全驾驶,起到了加强交通安全管理,防范交通事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勇,唐琤琤.道路交通安全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 黄卫,陈里得.智能运输系统(ITS)概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 杨佩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体系结构[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智文,魏风,侯福深. 中国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发展[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 (1)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7篇

1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其工程建设范围不断加大,交通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寻找适合于我国特点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施工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会对交通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施工管理指的是从系统论出发,对工程施工的各要素以及施工单位的各项施工活动,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规划和决策、协调和指挥、管理和控制。施工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施工企业经营的效益、信誉,甚至是存亡问题。

2我国目前交通工程施工问题

2.1工程设计施工方案不科学。交通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之一,就是施工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的好坏,决定着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交通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如何设计方案中,项目施工评估、项目施工可行性报告等等,不科学、不合理,按照这个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必然会产生施工问题,为交通工程施工留下安全隐患。

2.2不完善的工程人事管理制度。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是在开展和完成项目工程的前提下,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明显存在人事管理的缺陷如:因人设岗,缺乏对各个岗位的职责说明,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职位设置,吃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工程管理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实际情况以及施工任务的完成落实情况监督不力,贪污腐败现象广泛存在于材料采购、人事晋升、加薪调薪、债务支付、等环节,且由于无法准确考核施工管理责任目标的完成状况,难以落实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处理施工管理、工程绩效等问题,导致员工利益受损,工人积极性下降;岗位培训机制不健全,员工的能力提示缓慢,无法正确处理工程施工中的难题,容易导致工程事故的发生,难以有效保障员工的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2.3不健全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工程施工单位、政府等单位的信誉息息相关,如果无法保证其工程质量,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导致严重的人身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但是工程事故的重要性并没有被交通工程施工部门完全认识和谨慎对待。公路施工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各个部门难以有效配合协作,没有达到施工质量要求的公路投入运营,出现工程塌陷、返工等现象也不利于公路施工单位生产和经营。

3提高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措施

3.1优化施工方案。工程施工方案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因此,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方案进行系统的优化,加强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及质量控制,在开工前,按照工程施工方案,熟悉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防止施工作业人员由于对施工方案不够了解而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

3.2做好管理工作,做好工序顺序安排。坚持在开工之前做好施工方案和技术交流,在施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来向工长和施工作业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就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标准以及质量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述。加强施工现场工序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顺序完成每一项工作。

3.3注重人才培养。培养人才是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基础。我们现在有些施工企业不注重人才培养,导致管理水平的下降,只有不断地发现人才,挖掘人才,同时不断地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才能使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3.4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合格。在交通工程施工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还有施工材料,施工材料的质量严重的影响着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性。为了保证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施工质量安全施工的发生率,需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达标。在施工材料管理中,不仅需要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还需要针对施工材料的安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长时间的存放,外界环境对施工材料的质量造成损伤。

3.5严格执行技术规范,切实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的质量是工程的命脉,是施工技术规范的主旨所在。因此,在施工中我们注重技术规范的学习和掌握,对质量评定中所规定的各种检验参数都要求各班组了如指掌,项目部并为此配备了大量的检验和实验工具。另外,我们还注重狠抓施工质量,加强项目内部自检,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违章施工导致质量事故的,严肃处理并进行整改。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分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及中间验收的控制。我们把班组分为合格班组和免检班组两级,针对交通工程的施工特点,从施工前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两个方面从严把关,变末端管理为瞬间控制。在每个施工班组施工前,均反复向其强调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并注重开工的准备工作,不合实际、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均不允许动工;对主要材料,在可能的情况下均进行厂检,检查厂家的质保措施、生产能力、设备水平、信誉等,并随时通过材料的进场抽检对材料及其生产稳定性进行监控,从而从源头上控制了材料的质量。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我们建立了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班组质检人员自检、项目部专职质检员自检、报监理人员检查的质检制度,每一级检查通过后,才能报其上一级检查。

3.6重视竣工验收及移交工作。竣工验收主要是对工程的外观、实测实量、内业文件的检验。工程验收还包括对工程规模的验收,验证建设的规模与设计规模是否吻合。对于在初验时发现的一些问题,施工企业要进行限期改正,具有条件时要进行再次检查。合格之后可移交至养护机构。工程竣工验收时要认真、准确填写各类表格,办理移交相关手续,并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应由业主召集施工企业、设计单位、总监、监理、市工程质量评估站来进行工程验收和移交。

3.7交通工程设施与先进的技术手段相结合。交通设施是保证交通畅通安全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只要具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就会保证交通的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比如:交通设施没有充分利用视频监控设施。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就会对交通情况进行时时检测、快速控制、排障、诱导等措施来减少交通的违法行为。

4结论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8篇

一、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工作

(一) 制定出交通控制的总体方针

想要做好农村公路养护施工中的交通控制工作, 就必须要保证农村公路的畅通, 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因此, 在实际中, 要在思想上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并做好宣传工作, 在施工前期还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在施工中也要对施工环节进行控制,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对于重点与危险路段来说, 要进行特别注意, 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这样才能在发生安全事故的过程中做到迅速解决与治理[1]。

(二) 进行有效的宣传, 做好分流施工

随着农村公路的不断发展, 交通网也比较发达, 因此在某一段道路进行养护施工的过程中, 就可以指导车辆从其他道路上通行。因此在实际施工中, 采取分流施工的方式, 以此来减少交通压力。可以通过媒体或是电视报纸等来发布施工通告, 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可以避开施工道路, 还要在分流的路口处设置指示牌, 为了满足夜间指示作用还要求带有反光标志, 以此来引导车辆通行。

(三) 做好警示示工作

在农村道路施工养护工作中, 还可以设置警示牌来指导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在设置警示牌的过程中, 要将其设置在养护作业路段的前方和后方, 这样才能尽早让车辆和行人明确路况, 并根据其指示进行行驶。同时还应当要明确每一种警示牌都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在设置的过程中, 应当要严格遵守设计的要求来进行设置, 这样才能保证起到警示的效果[2]。

(四) 保证养护施工现场的有序安全

在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现场, 需设2--3 专职交通安全员, 在施工作业区内巡视, 负责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疏导和作业安全, 保证施工期间车辆也可以顺利通行, 同时还要及时清除作业现场的泥土与砂石等, 避免泥泞与扬尘现象的发生。

二、对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的管理措施

(一) 要认识到管理对于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的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公路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想要促使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 就必须要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就要树立起建设是发展, 养护管理工作也是发展的理念, 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农村公路的养护施工工作, 提高施工的效果, 发挥出公路交通网的功能, 提升经济效益。如果没有农村公路的支持, 国家想要实现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目标也就成为了空话。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效越大, 养护施工工作也就更多, 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农村公路出现失养现象已经成为了事实, 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于养护施工工作的管理, 提高养护的效果与质量。

(二) 健全养护管理体制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下, 公路养护体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要求了, 并制约了公路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实际养护施工工作过程中, 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建立出完善的养护施工制度, 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集中与分散养护施工工作, 只有做到建养并重, 才能促进我国农村公路实现可持续发展[3]。

(三) 建立出完善的养护标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路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的力度有所加大, 因此想要保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科学化与规范化的发展, 就必须要建立出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政策标准, 真正将养护施工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根据标准进行养护与施工, 才能保证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有效开展, 维持农村公路的正常运行。

(四) 落实养护职责

对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来说, 要将养护责任落实到县、乡两级政府中去, 同时还要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养护工作中去。如乡政府要直接对所管辖区中的乡级公路、村级公路进行养护管理等。此外还要做好年初养护计划与年终养护工程验收工作, 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在发现问题以后, 也可以找到具体责任人[4]。

(五) 吸收专业的养护人才

对于农村公路来说, 主要服务的对象就是地方群众, 在实际中, 管理部门要吸收专业的养护施工人才, 真正做到服务于群众与管理于群众, 同时还要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公路为我建、公路我来养“的思想理念, 这样才能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同时也才会让地方群众感受到高质量的农村公路所带来的影响。

(六) 对养护进度进行管理

在进行农村公路养护施工管理的过程中, 作为养护施工管理人员, 要明确施工进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在整个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 及时控制好施工进度。因此在养护施工管理中, 要严格遵守施工进度计划, 当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别以后, 也要及时进行调整, 在保证其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 同时还应当要严格禁止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降低养护工程质量。

(七) 加强对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在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施工的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好施工成本,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经济效益, 还可以实现资金的有效利用。因此首先要在养护施工中落实核算制度, 并做好管理工作, 保证养护工作的质量。其次是要核算好各方面的支出, 以此来保证对整个养护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最后要及时引进最先进的施工工艺, 做好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的措施, 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语:农村公路养护施工工作, 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性的工作, 在实际施工中, 要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合理布置施工作业现场, 做好成本上的管理工作, 在保证养护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有效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朱一中.丁焕峰.关于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与改革的再思考——基于一个规划选址案例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1) :64-65.

[2]黄承锋.刘璇.谢晓东.农村公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重庆市武隆县境内的武仙路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1) :52-53.

[3]刘苏.张重禄.孙国庆.徐卓揆.赵克金.洞庭湖区域公路建设中湿地生态环境评价的若干问题[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0, (02) :90-91.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9篇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交通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学会运用交通控制设施有效的管理好交通。交通控制包括单个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干线交叉口的信号协调控制及区域交通协调控制等内容。这些内容通过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交通信号控制设备、原理、计算方法等,却无法对交通控制的实施过程及效果有充分的认识,而在实践教学中,由于交通控制的特殊性,学生又不可能去实际现场操作。通过Synchro Studio交通仿真软件,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掌握交通信号设计过程,自行设计各种交通控制方案,直观的看到控制方案对交通的影响,对学生将来实际参与交通管理与控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

Synchro Studio是美国Trafficware公司研制出的交通信号配时及仿真软件,其中的Synchro信号配时组件、Sim Traffic交通仿真组件、3D View三维仿真组件[2,3]简单易学、容易上手,便于学生快速掌握。

本文以典型十字交叉口为例,简述Synchro Studio在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 基础数据

在操作软件前,指导教师将之前调查的十字交叉口基础数据分发给学生,其中包括高峰期交通流量、各进口车道设置、现状信号配时方案等。

2 数据输入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Synchro Studio软件,在第一次实验课时需向学生详细介绍该套软件的操作界面及使用方法。

Synchro Studior的数据输入主要由Synchro信号配时组件完成。

2.1 路段窗口设置

该窗口可设置所分析交叉口的车道功能、理想饱和流率、车道宽度、坡度、储车道长度及数量等项目。

2.2 流量窗口设置

该窗口可输入各方向机动车交通量、冲突行人流量、非机动车流量、高峰小时系数、重车比例等项目。

2.3 配时窗口设置

该窗口可设定现状交叉口相位方案、信号控制类型、保护相位、允许相位、检测相位、黄灯时间、全红时间等项目。

2.4 相位窗口设置

该窗口可设置行人灯时间、行人灯闪烁时间、最小绿信比、最大绿信比等项目。同时,可检查路口的配时设置是否正确。

3 仿真演示及评价

按以上步骤输入数据后,点击菜单栏的“Sim Traffic Simulation”,即可转到Sim Traffic仿真组件运行的界面,其效果如图1所示。

经仿真运行后,点击“File-Creat Report”可输出并保存仿真报告。在仿真报告中,可以得到交叉口车均延误、停车次数、停车延误、排队长度、饱和度、服务水平等交通分析相关参数。

为了使仿真效果更逼真,还可以点击菜单栏中的Start 3D Viewer,可调用3D Viewer组件进行三维仿真,仿真效果如图2所示。

4 结论

通过Sim Traffic的仿真画面和仿真数据,学生可以看到现状信号配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对交叉口的的信号配时重新设计,再进行前后效果对比分析。

运用Synchro Studio软件,通过对交叉口的信号配时设计与仿真,学生对交通控制的作用和效果有了更深刻、更直观的认识,增强了学习交通控制理论的兴趣。之后,还可运用该软件,对感应信号配时,干线协调控制配时、区域协调控制进行练习,以达到学生对交通控制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目的。

摘要:提出以Synchro Studio交通仿真软件运用于“交通管理与控制”实验课教学。通过一典型十字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及仿真过程,介绍了Synchro Studio软件在交通控制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Synchro Studio,交通控制,交通仿真,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秦焕美.交通规划软件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2):51-53.

[2]胡明伟.微观仿真软件在交通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57-260.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10篇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控制能够有效提升运营效益。

2 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性分析

城市轨道具有运量大、快速、准点、环保等特点。在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间结构、保护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作为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交通的中坚力量, 主要具有如下经济属性和特征。

2.1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程度的公益性, 主张人人平等的原则, 为社会各个层次的人群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初期建设投资特别大, 运营成本也很高, 具有长期的社会效益, 决定了政府作为投资者和运营者双重身份,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由政府主导。

2.2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具有明显的成本沉淀性和资产专用型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一旦建成, 就难以将其占有的土地、相关设施等再做他用, 容易成为沉淀资本, 投资建设资产也很难移作他用, 具有较强的专用性, 这就决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的周期也很长。

2.3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网络型产业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的网络结构必须合理, 并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之间具有有效的连接才能发挥其自身的运营效率和设施利用率。

2.4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城市轨道交通正外部性包括, 减少城市污染源、较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缓解交通压力、推动沿线土地的增值等。

2.5 城市轨道交通巨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以路网规模为前提, 路网覆盖面越大, 客流量越大, 其社会价值越高, 路网规模越大, 建设期越长, 沉淀成本越高, 存在最低效率规模和效率随规模递增的经济特性。

2.6 城市轨道交通在环境保护和安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与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相比,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安全、速度快、准时性高、污染小、土地利用率高、完成相同客运量土地占有率低的优点。

2.7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双重性, 即盈利性和公共服务性。

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结构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是指轨道交通系统为完成乘客运输所消耗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一切费用支出。

按经济性质分类,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分为人工成本 (含附加) 、能耗成本、生产维修成本、运营经费 (主要是保洁、保安、安检等费用) 、管理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等成本, 其中前四项成本占据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绝大部分。人工成本指在生产运营中由投入劳动力要素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等;能源成本指为生产运营而产生的各种能源支出, 其中以电耗为主;生产维修成本包括车辆的日常维护、定期修理、大修及架修费用和隧道、桥梁、房屋建筑、其他机电设备系统的大修理费用及日常维修费用, 运营经费主要包括保洁、保安、安检、保险等费用。运营完全成本在运营成本基础上增加财务费用、线路资产折旧费用、运营期购置固定资产折旧费用。

按成本习性分类, 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如运营活动中所消耗的电力成本、车辆维修费用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 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等。

运营成本的高低受项目建设管理和正常运营管理的影响, 项目建设投入所形成的固定资产折旧、财务费用等固定成本是正常运营的刚性需求, 无法在正常运营期通过人为约束来控制, 因此运营成本精益化管理主要从建设和运营二个层面考虑, 在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对正常运营成本的影响, 在正常运营期主要考虑对人工成本、能耗成本、维修成本等可控成本进行管控。

4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策略

4.1 实行定额管理

定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应该遵循的标准或者应达到的水平, 定额管理是企业参照定额制定的内容和标准来对实际运营操作进行严格控制, 使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很好配置的一种企业管理方法。因此, 实行定额管理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重要工作, 通过将企业实际运营状况与采取定额管理之后的运营状况进行对比, 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管理水平以及运营所需的设备配置水平的高低。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定额编制后, 企业在以后运营过程中, 严格执行定额标准, 可以防止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同时, 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及减少原材料、人力、物力消耗, 降低成本。通过将企业的实际物资消耗、人员消耗等与定额对比, 可以反映企业自身实力和管理水平, 参考运营支出定额, 结合实际物价水平、劳动力价格、政策因素等, 可以对将要建设的项目进行价格评估, 是对其他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标报价的依据, 由于维持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正常运营需要一定的政府补助, 实行定额管理也可以为政府补助力度提供参考。

定额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一定资料的积累, 需要轨道员工共同努力, 有创新的思想、创新的管理、创新能力, 因此轨道交通行业的定额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并且根据运营实际情况和行业内的标杆值进行不断的修订与完善, 使其对经营管理更具指导意义。

4.2 提高劳动生产率

反映城市轨道交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指标有:员工数/每千米、客运周转量/每员工和运营收入/每员工等。成本运营中人员费用支出比较大, 裁减冗工对降低运营成本是有利的。实际可采取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方法有:

(1) 采用自动化设备, 减少人员需求量;

(2) 重新设计岗位, 减少重合职能的岗位, 减少人员编制;

(3) 优化劳动组织, 合理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4) 精简管理部门, 减少管理层次, 管理人员数不超过总员工数的15%;

(5) 引进市场机制, 将某些业务通过招标等方式交付第三方去做。

4.3 提高车辆、设备利用率

城市轨道交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车辆、设备购置价格昂贵, 维修费高, 如能提高车辆和设备利用率能有效降低成本。在运营方面, 提高车辆满载率很重要, 在客流量一定情况下, 采用减少列车编组, 增加列车载客率, 能有效减少车辆的运营费和维修费, 降低车辆折旧, 在其他固定设备利用中, 合理配备设备数量, 减少构建成本, 同时也减少了设备折旧成本。同时, 车辆、设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要合理, 确定更新和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尽量延长原有车辆、设备和基础设施使用寿命, 不盲目浪费资金, 提高利用率。

4.4 降低用电消耗

影响列车牵引用电的因素主要有列车编组辆数、列车满载率、列车加速起动、进出站坡度等, 设计运营组织、设备选型和线路设计等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内部空气环境由通风和空调系统两部分控制, 影响环控用电的因素主要有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全年平均温度、高峰小时列车对数与编组辆数乘积、是否安装站台屏蔽门等。安装站台屏蔽门虽然增加了安装的设备费用, 但是降低运营成本的效果很明显, 安装后, 环控用电可以减少30~40%, 车站空调设备投资减少50%。

4.5 降低建设期工程造价

建设期的工程造价直接影响着运营期的折旧成本和贷款利息的高低, 控制工程造价能为控制运用成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1) 影响工程造价较大的因素有线路类型、运能水平和速度目标值, 以及是建设地下线、地面线还是高架线。一般标准越高, 造价越高, 在没有足够的客流量的前提下, 必将入不敷出, 所以, 在建设期前期, 就应该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人口流量和消费水平, 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出发, 选择合适的轨道交通类型和技术标准, 不能盲目选择高标准。

(2) 提高设备国产化率, 轨道交通车辆、机电设备等在工程造价总约占50%, 所以, 如果能提高设备国产化率, 就能减少因为采用国外设备而产生的高昂费用, 并且在以后运营期的设备维修和更新费用随着国产化率的提高也将大大减少, 为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营成本, 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

4.6 轨道项目建设合理的设计布局, 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项目设计是否合理, 能否满足后期运营的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成本的支出。

(1) 目前很多地铁建设完工后, 进入运营期, 在运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由于设计的缺陷导致运营安全、运营服务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有些问题可以通过一次性整改满足运营的要求, 有的设计缺陷因已无法整改导致问题长期存在, 影响客服质量, 只能通过后期运营不断的投入其他的支出加以完善。

(2) 站间距离的长短, 对于运营成本的影响。轨道交通作为政府投资的公益性企业, 既要考虑方便市民出行同时需要兼顾运营成本过高带来的经济压力, 在设计前期就要导入后期节约运营成本的理念, 间距越短, 后期运营成本越高, 如:人员成本、保安、保洁、安检等方面每公里运营成本都会增加, 故在兼顾节约运营成本和方便市民的角度从发, 合理的布局站点。

4.7 多元化选择投融资模式和管理模式, 可以控制成本

目前国内一般为政府单一投资的国有独资公司建设和运营的轨道交通, 也有部分由外资或多股东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

(1) 政府单一投资的国有独资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 政府投资较大, 国内大部分轨道交通采用此种模式。

(2) 外资投资、建设、运营的轨道交通项目, 政府投资很小, 例如深圳地铁4号线是国内第一条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方式, 是探索轨道交通合作建设项目新模式的开创性尝试。

(3) 多股东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轨道交通项目, 政府投资仅占一部分, 例如:湖南磁浮交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5家国有企业共同合资组建。

目前我国正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建设和发展期, 资本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 只有不断的改变和创新, 才能保障我国轨道交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的探讨, 有针对性的对运营成本进行了剖析, 提出了合理有效控制运营成本的措施和建议。企业只有对运营成本进行良好的把控, 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特性分析、成本构成以及成本控制措施, 希望能够对读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黄卫, 张宁.基于收入成本比的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运营理念[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5, 2:6~10.

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11篇

一、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要点

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是与工作人员以及和驾驶员的安全都紧密相关的,就其主要组成部分而言是包括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的,它们对于整体工程的安全性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就交通标志的设置而言,一般是很分散的,这是由于它需要根据不同路段的特点来进行分布。因而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应当把重点放置到桩号、版面内容以及路面状况的一致性上,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就是要保证其设置不能够干扰到施工者和驾驶员的视线。对于交通标线来说,由于其会受到温度和速度的影响,因而要考虑到所使用涂料的性能,并且应该根据路段的状况和车流量来具体分析标线的外形和间距。就护栏的设置来讲,由于它是以设计图为主要标准来设计其立柱的,因而可以通过调整一些与间距的分配零头数来对立柱的位置进行具体的微调。而且在进行打桩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确定其位置,也要根据实际的设计标准来用砂浆立柱固定在预留孔当中。当然隔离栅是公路建设所必不可少的部分,在设置的过程中使用仪器对地面进行规划来保证其合理性,当然也应当尽量保证其美观性。此外还有针对于夜间行车所需要安置的防眩设置也是很重要的,它对于夜间行车人来说有很大的缓冲和安全作用。因而在施工过程当中就需要根据实际路面情况做出具体的调整和分析以保证其安全性。

二、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管理

(一)安全管理

安全性是交通建设的初衷和发展目标,因而在管理当中应该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小组对其安全性进行监管。首先应当明确规章制度,要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安全管理条例,对于那些不具备安全性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在每一个部门当中也都应当安排主管安全性的人员,并且将安全的责任下放到每个人,要真正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安全。当然在施工之前就应当进行一些事故的预防性措施,要切实保证其设施和材料是符合使用标准和工程要求的。对其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在其考试成绩合格之后再允许他入场施工。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也要对材料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问题就要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成本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强烈竞争之下,许多公司和部门在保证一定的质量的前提之下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求着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转管理策略。具体到我们的公路工程当中,由于公路的大众性和使用的长久性,在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必须保证材料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以及施工人员有一定的专业素质。因而在进行施工之前就必须对于整个安全设施的生产成本以及相关的费用进行规划和编制,并且应当对于施工过程当中所会使用到的成本控制措施进行具体的说明。在施工过程当中要及时检查螺栓这种小块的材料,对于材料的厚度以及数目也应当进行具体的分析,比如涂料的粘稠度和标准的距离,从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上就开始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

此外,在整体的运作当中财务部门是直接批准和规划钱财的使用的,因而在公司内部建立具有专业素质人员组成的财务部门,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公路工程的实施速度,同时也是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当然为了实现低成本,就必须促使公司的公关部门与材料和设备的供应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且公司也必须塑造出较好的公司形象,这样才能够不断实现工程的低成本。此外也应当完善对于公路工程内部的经济管理,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三)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必须进行周密详尽的规划,在建筑绘图设计时就必须考虑到所建地区的水文条件和地理位置的特点。而且在事前也必须对工程队进行认真的选择。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过程当中由于施工方是工程的主要施行者,它们的专业程度和对于设备的管理维护对于工程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而建筑方应该对于材料供应方的材料质量和信誉有足够的调查和了解,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保证足够的质量,而且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工序也要进行控制,比如隔离栅基础混凝土体积的大小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当然在对于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方面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筑方应该定期对于设备进行管理,对每次的设备使用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清理。

由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其施工的技术和经验会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因而建筑方应该使用专业人员对于每一阶段的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毕竟在施工当中的质量管理是最直接和全面的。当然在安全设施工程施工结束之后也应当安排专业的检测人员对其工程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

三、结语

本文是基于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了解展开的,在文中首先论述了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要点,而后又从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三个方面说明了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管理。然而宥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中笔者并未能够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的论述,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交通设施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出行本身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保障人们的基本需要是非常必要的,安全设施对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在文中笔者从交通安全设施的工程的范围施工要点、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管理这两个大的方面来具体论述。

关键词:交通,安全设施,成本管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冉云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9.

[2]张晶.市场经济下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21:55-56.

交通控制与管理

交通控制与管理(精选11篇)交通控制与管理 第1篇马来西亚槟城第二跨海大桥是东南亚目前在建的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海上部分长度为16.5km...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