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测试工程师
it测试工程师(精选12篇)
it测试工程师 第1篇
XXXXXX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86)139-XXXX-XXXX XXXXXXXXX@163.com
求职意向 系统测试工程师
教育背景
2011.09~ 2014.03 XXXXXX(学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硕士(免试)
.09~ 2011.07 XXXXXX(学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士
GPA:3.36 全院排名:第三
项目经历
.01 至今 XXXXX课题 研究生
u 作为项目独立完成人,研读了智能交通领域中的目标检测与跟踪方面的算法,包括帧间差分法、背景差分法、光流法、Mean-shift算法、推理算法等;
u 在目标检测与跟踪方面的背景及国内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目标检测及跟踪算法,提高了检测及跟踪的检测效率以及准确性,能够解决存在遮挡的目标的跟踪的问题。
2012.07 ~ 2013.01 XXXX智能养老服务平台系统 研究生
u 在此期间带领着本组的小队员们进行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模块设计、编码实现及测试。自己悟出了一些团队之间需要及时的沟通以及团队管理的一些道理。
2012.07 ~2012.11 XXX管理系统的三期工程 研究生
u 参与XXX管理系统的干部聘用模块的开发,此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该系统更多的设计到的是流程的控制。掌握了如何利用前台Jsp页面和后台Java程序配合实现更快捷、更准确的流程控制。
2010.09~ 2011.07 XXXXXX学院网站的设计 本科
u 本科在校期间参与我们学院网站的整个设计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程、调试以及测试。在此期间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第一次全面的参与整个开发流程。对软件测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社会活动
.09~ 2011.07 XXXX二班 班长
u 组织我班同学做有关“就业方向,就业前景”市场调查,为确定以后的就业方向打下基础
u 策划“社会公德在我心”活动,旨在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
u 制定“不抛弃,不放弃”方案,鼓励和帮助挂科的学生突破分数线,顺利毕业
u 策划“汤姆一通实地感受”活动,并得到同学和老师好评
奖励情况
u 学术类: XXXX大学一等奖学金(前2%) 4次
XXXX大学“中国移动杯”教师教育专项奖学金(1/36)
XXXX大学三等奖学金(前10%)
u 社团类: XXXX大学校级三好学生(前10%) 3次
XXXX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前5%)
个人技能
u 具备Java编程能力,有Java项目经验,熟悉PS、FLASH
u 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u 获得中级软件设计师证书
u CET-6,有翻译计算机相关专业文献的经历;熟练的英语听说能力,阅读和撰写商务便函
自我评价
u 对软件测试具有极高的热情,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
u 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激情,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较强的社会公德心
u 善于沟通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处事灵活、适应力强,富有创新精神
u 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勤勉上进、锐意进取,我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我未来的潜质!
it测试工程师 第2篇
IT测试工程师数学要求高吗?软件开发很多人都是可以学习的,不要因为文理科的局限放弃了自己梦想,更不要因为上不到合适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初衷!
初中出来我们能干什么呢?去工厂每天上十个小时拿三千不到的工资吗?还是去餐厅当服务员吗?没有一技之长我们很难在社会上干一些光鲜亮丽的工作。这样的我们只能谋生存,可是以后还要结婚,还要买车买房。还要赡养父母,抚养下一代。我们不学一门技术怎么能够达到。
说到学习专业的计算机IT技术,我相信你一定听过北大青鸟。目前北大青鸟为企业培养了近百万的IT技术性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如果你想找到好的就业单位,拥有一技之长,来北大青鸟是你很好的选择。
北大青鸟是全国知名的IT专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个经营模式。学员入学立即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学员毕业后有就业方向,同时很大程度解决了学员毕业后出去找工作碰壁的困扰。
正是因为学校坚定不移地秉承北京大学的教育理念,真正地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对学员的教育和未来负责,才使北大青鸟兰州优越学校成为现在大家口口相传的好计算机培训学校。在未来,兰州北大青鸟将持续为学员的进步做出各方面的改进!
it测试工程师 第3篇
2015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互联网+”首次引入了政府报告,“互联网+”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等产业发展[1]。
每个传统行业都孕育着“互联网+”的机会[2],“互联网+”在各行业在行业能力提升中都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信息化将在这个“互联网+”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化已成为组织管理变革和流程创新的必然选择。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总监)作为信息化的直接领导者,其素质、地位和职责直接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或政府信息化的成败。CEO-CFO-CIO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的三驾马车。我国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很多IT投资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甚至是失败,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缺乏CIO这样的人才[3]。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将需要大量的CIO人才,CIO人才的培养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IT工程师经过若干的岗位磨炼和晋升要素的获得才能够达到培养CIO人才的目的,文章针对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各类企业人员从IT工程师从成长为CIO有着一定的帮助。
2 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研究(Research on IT Engineer's Key Stage of Growth)
通过对相当数量的软件企业(以下简称为乙方)及需方企业的IT部门(以下简称为甲方)相当数量的优秀IT工程师的数据采集及分析,挖掘和分析了优秀IT工程师的成长关键阶段[4],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3 IT工程师职位体系研究(Study of IT system engineer)
3.1乙方IT工程师职位体系研究
要了解乙方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各关键阶段影响职位晋升的要素,首先要分析乙方工程师的职位体系[5]主要职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基于中软国际、软通动力、东软等软件企业的调研数据,在乙方企业中,典型职位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中,助理、专员、高级专员、主管、高级主管属于初中级职位,其余属于中高级职位,根据职业发展路线又分为开发类、实施咨询类、产品类、测试类及品质类。
以软件开发为例,开发类分为软件技术和软件开发管理两类,软件技术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3所示,软件开发管理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4所示。
软件技术类为技术人才,其特点为善于独立思考,做事谨慎细致,热衷于专研技术及其创新,对新技术敏感,技术涉面广。软件开发管理类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其首先要精通技术,然后还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团结人;精通软件工程的流程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源的有效使用等。
以软件开发为例,实施咨询类分为IT咨询和IT实施两类,IT咨询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5所示,IT实施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6所示。
IT咨询类首先要熟悉IT技术及项目管理流程,然后还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深入的行业知识,偏重于行业业务。IT实施类首先要熟悉IT技术及项目管理流程,然后还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行业知识,精通产品,偏重于产品与行业的结合。
以软件产品为例产品类主要对应的职位为销售,首先要熟悉IT技术及应用方案,然后还有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和深入的人脉关系,偏重于公共关系,其职业发展流程主要包括初级程序员、程序员、高级程序员、售前顾问、销售经理、高级经理、销售总监、CMO,详细如图7所示。
以软件产品为例测试类、品质类都需要熟悉IT技术及项目管理流程,精通QC与QA过程管理,强调沟通,属专业技术人才,其职业发展路线分别如图8和图9所示。
从IT工程师开发类、实施咨询类、产品类、测试类和品质类等职业发展路线图可以看出,精通技术是乙方各类职业的根本要求,也是IT工程师人生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首先精确掌握一门技术,才能触类旁通的掌握其他技术。精通技术不仅仅是为了精通技术,而是为了触类旁通,为了掌握精通技术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体会身处技术顶点的感受和境界,只有这样,下一次准备或需要进入甲方领域时,才会有明确的目标。
3.2甲方IT工程师职位体系研究
要了解甲方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各关键阶段影响职位晋升的要素,首先要分析甲方工程师的职位体系,主要职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基于威孚高科、华润安盛、华润华晶、华润矽科等制造型企业的调研数据,在甲方企业中,典型职位体系如表2所示。
表2中,助理、专员、高级专员、主管、高级主管属于初中级职位,其余属于中高级职位,根据职业发展路线又分为技术类及管理类,技术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10所示,管理类的职业发展路线如图11所示。
甲方技术类首先要有创新意思、精通技术,熟悉IT技术及项目管理流程,精通软件工程的流程与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资源的有效使用等;甲方管理类需要具备信息技术知识、信息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流程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公共管理知识、信息变革知识、信息战略知识、信息文化知识及数据分析与处理知识。
3.3乙方到甲方的转变要素分析
从上述乙方和甲方各类职业发展路线可知,初中级职位的岗位性质为纯技术型,由于技术型岗位多,空缺多,升迁难度是相对容易的,升迁的关键因素特征总结为:(1)依靠个人努力可以实现;(2)侧重于技术的学习与提高;(3)侧重于工作经验的积累。中高级职位的变迁岗位性质为管理技术型,由于管理技术型岗位少,空缺更少,所以升迁难度较难,升迁的关键因素特征总结为:(1)除个人努力外,也需要机遇;(2)知识获取和经验的积累不再单纯局限在技术层面,更多的精力需聚焦在管理和业务层面;(3)侧重于管理能力的培养。
IT工程师要实现从乙方到甲方的转变,必须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
技术能力包含了六大基本素质,即良好的编码能力、自觉的规范意识和团队精神、认识和运用数据库的能力、较强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具有软件工程的概念和求知欲和进取心。
管理能力是指其既要懂得管理,也要学会配合管理。懂得管理,是指既要学会管理工程(进度、过程、资源、需求分析、客户交流);也要学会管理人,表现在重视团队建设,重视团队合作,重视团队文化建设,重视团队的凝聚力,重视管理者的个人感染力[5]。
根据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重要影响因素包含了家庭、学校、企业、社会及个人因素,要谋求实现乙方到甲方管理岗位的转变,需从技术和机遇两个方面分析转变要素。在技术上方面:(1)需要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精通行业的各个业务过程,成为行业专家;(2)考虑到很多公司在实施CPS(信息物理系统)的时间节点上会有招聘资深IT管理人员的需求,精通某一著名产品,例如:SAP、Oracle等ERP产品。在机遇方面:(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从甲方公司赢得Offer;(2)通过猎头戒招聘网站。
4 IT工程师成长历程关键阶段晋升要素模型构建(Construction the key elements model of ITengineer growthup)
IT工程师职业生涯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创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基于此四个阶段构建IT工程师成长历程关键阶段晋升要素模型,详细如图1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6—18周岁为启蒙期,主要完成基础学习;18—26周岁为准备期,该期间接受高等教育,培养技术能力和学习管理知识;毕业后四年间为磨合期,包括了现场实习和入职初期,该阶段主要提升技术能力和培养管理能力;30—36周岁为转折期,入职5—10年后经过磨炼创立,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对成熟;该阶段后的36—45周岁为黄金二十年,该阶段为职业生涯的成熟期,根据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层次,将决定了IT工程师的职业生涯是进入了维持期、发展期还是停滞期。
经和调查样本数据[4]对照,IT工程师成长历程关键阶段晋升要素模型与样本数据吻合度达到90%,验证了本模型的可信性。
5结论(Conclusion)
论文基于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初中级职位升迁、中高级职位升迁关键阶段对应职位的研究,分析了影响其职位晋升的技术要素和管理要素。结合IT工程师晋升要素的途径及其职业生涯各阶段的时间节点来完成IT工程师成长历程关键阶段晋升要素模型的构建,该模型可以协助工程师根据自身情况更好的制定其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15(2):191-205.
[2]Neumann-Staubitz P,Neumann H.The use of unnatural amino acids to study and engineer protein function[J].Current Opinion in Structural Biology,2016,38:119-128.
[3]Dawson G S,Ho M W,Kauffman R J.How are C-suite executives different?A comparativ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urvival of American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5,74:88-101.
[4]华驰,廖海,朱建成.IT工程师成长历程中的关键阶段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1):41-46.
通过软件测试防止IT浪费 第4篇
软件缺陷往往发生在应用的早期开发阶段,而通常直到测试阶段才会被发现,有时甚至会延误到生产时才被发现。企业在开发周期中越晚发现缺陷,相关成本就会越高。应用设计和代码的过多返工会造成开发延迟、成本提高,并浪费宝贵的IT资源。然而,未检测到的缺陷所造成的高成本能被尽量降至最低,而其所节省的成本可被更好地用于旨在促进创新、增强竞争优势的业务计划上。
为解决IT浪费问题,企业可部署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和管理测试服务,该解决方案及服务侧重于在早期查明缺陷并充分了解软件的质量、性能、安全性及就绪情况,可显著降低软件缺陷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关键系统故障的风险——而这比其他业务成果更为重要。
测试服务应基于风险、由需求驱动,同时须充分了解企业业务的影响。大部分缺陷均源于需求,因此,通过在各项目周期的最前期运用歧义分析及风险分析工具,将有助于确保需求的清晰明确。对需求进行业务影响分析将确定可决定测试战略的业务风险和价值。“高风险”的业务功能需要利用包含根本原因分析的业务组成战略,进行高系统化、自动化的测试。“低风险”功能只需要简单的特别手动测试。正确的战略将确保对高风险、高价值需求的测试次数和覆盖率达到最优。相反,企业不愿对低风险、低价值的需求进行过多测试而增加成本。
功能建模是另一种技术,可使用户在生成代码前将需求作为原型模型浏览。该因果图表格式使商业用户可以查看应用功能,并快速找出其与需求的差距——即为了完善模型,哪里需要更详细的规范。随后,利用功能模型自动生成测试案例,可实现以最少的测试次数实现最大的测试覆盖率。通过在定义需求过程中暴露缺陷,功能模型提高了功能性业务需求的精确度,并减少了项目返工。
由于开发商不断变更应用以适应当今业务变化的速度,企业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充分进行测试,同时实现快速进入市场的目标。然而,企业不能牺牲应用质量,因为任何隐藏到生产阶段未被发现的缺陷都有可能影响业务运营。企业可利用测试自动化加速测试,将风险降至最低。在测试自动化过程中,企业可在几小时内——而非几天内——执行数百、甚至数千次测试。尽管一个简单的代码更改不足以影响大量手动测试,但倘若一个简单的变更包含未被检测到的缺陷,则会导致重大的延迟、成本和宕机问题。若测试服务能实现测试自动化,企业则能通宵运行完整的回归测试,并能确保一个简单的更改不会影响系统的其它部分。
试想,能通宵运行一整套回归测试的强大,这将确保每成功纠正一个错误,在修复原有问题的过程中均不会产生其它错误。这将对下一次项目开发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短迭代周期项目。当企业调查测试选项时,应利用可交付预先完成解决方案的框架,该方式能显著减少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减少这些脚本的日常维护工作。
测试服务须包含质量方法、测试软件工具、企业测试方法、质量保证流程及专业测试人员。惠普将该完整、全面的管理产品称为“Testing Center of Excellence(COE)”。其测试方法以及质量保证将使客户了解其应用软件的质量和就绪状态,凸显其必须重点关注的风险领域。通过测试和经过质量保证认证的专业人员,COE提供“质量管理、测试管理、缺陷管理、性能管理及应用安全管理”等一系列最好的实践流程。无论名称如何、由谁提供,该服务都必须确保客户应用软件的功能质量、性能及安全性满足其业务的功能需求和期望。
精心设计、全面管理的测试战略是分布式企业的重要资产,并可为其提供集中流程、基础设施和报告。通过实施测试最佳实践,企业将能节省回归测试周期的时间,并降低应用质量成本。此外,通过减少在晚期才被发现的缺陷相关的浪费,企业将可按时、在预算内交付项目。
it测试工程师 第5篇
软件测试工程师作为软件质量的把关者,其职能在于保证交付到客户手中的软件可靠好用,运行畅通无阻。从产品定义到产品开发再到产品维护,都离不了软件测试。
按其级别和职位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高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熟练掌握软件测试与开发技术,且对所测试软件对口行业非常了解,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编写软件测试方案、测试文档,与项目组一起制定软件测试阶段的工作计划,能够在项目运行中合理利用测试工具完成测试任务;初级软件测试工程师,其工作通常都是按照软件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测验,检察产品是否有缺陷。
软件测试就是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开发工作的根本是尽量实现软件用户的需求,测试工作的根本是检验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软件用户的需求。
软件测试工程师简单的说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检测者和保障者,负责软件质量的把关工作。软件测试工程师具体工作有:、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测试技术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大类。其中黑盒测试技术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因果图法、状态图法、测试大纲法以及各类典型的软件故障模型等;白盒测试的主要技术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判定覆盖、基本路径覆盖等;、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工作。单元测试工作主要在编码阶段完成,由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共同完成,其主要依据是详细测试。集成测试的主要工作测试软件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实现,基本依据是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是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验证软件的功能与需求的一致性、验证软件在相应的硬件条件下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主要依据是用户需求。、测试人员将发现的缺陷编写成正式的缺陷报告,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缺陷报告编写最主要的要求是保证缺陷的重现。要求测试人员具有很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测试人员需要分析软件质量。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来分析软件质量,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最后给出一个软件是否可以发布或提交用户使用的结论。、测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与实施测试工作,测试负责人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有测试资源、测试进度、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风险等。、测试人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测试,保证测试工作质量,需要在执行测试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形成测试用例报告。设计测试用例是保证测试质量的核心工作,很多测试技术都可以用来指导设计用例。为了提高测试用例的设计效率,BTEST培训课程专门开设了高效设计测试用例一门课来讲授各种设计用例的技术与方法。7、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或提高测试水平,测试工作需要引进自动化测试工具,测试人员需要学会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编写测试脚本,进行性能测试等。、测试负责人在测试工作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水平,进行测试队伍的建设等。
测试组长这类测试人员通常是测试项目的负责人,既要具备较高的测试技术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主要职责是制定测试计划、编写测试计划、监控和管理整个测试过程。测试组长可以向上发展为测试部经理、质量经理,也可以横向发展为项目经理,而且通常待遇相对较高些。
测试分析师
主要职责是对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例如缺陷分析、性能分析等。测试分析师不但测试技术能力较强,还要具备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技术知识。这类职务的发展空间也不错,可以发展成系统设计师等。
自动化测试工程师、测试开发工程师
主要职责是编写测试程序、执行自动化测试任务。这类职位的测试人员至少要达到初级程序员的能力,因为经常和程序打交道。发展空间也不错,例如可以发展为程序员。
计算机专业技能
计算机领域的专业技能是测试工程师应该必备的一项素质,是做好测试工作的前提条件。尽管没有任何IT背景的人也可以从事测试工作,但是一名要想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或者持久竞争力的测试工程师,则计算机专业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计算机专业技能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1.测试专业技能
测试专业知识很多,本书内容主要以测试人员应该掌握的基础专业技能为主。测试专业技能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等基础测试技术,也包括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还包括基础的测试流程管理、缺陷管理、自动化测试技术等知识。
2.软件编程技能
“软件编程技能实际应该是测试人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在微软,很多测试人员都拥有多年的开发经验。因此,测试人员要想得到较好的职业发展,必须能够编写程序。只有能给编写程序,才可以胜任诸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等难度较大的测试工作。
此外,对软件测试人员的编程技能要求也有别于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编写的程序应着眼于运行正确,同时兼顾高效率,尤其体现在与性能测试相关的测试代码编写上。因此测试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算法设计能力。依据资深测试工程师的经验,测试工程师至少应该掌握Java、C#、C++之类的一门语言以及相应的开发工具。
3.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知识
与开发人员相比,测试人员掌握的知识具有“博而不精”的特点,“艺多不压身”是个非常形象的比喻。由于测试中经常需要配置、调试各种测试环境,而且在性能测试中还要对各种系统平台进行分析与调优,因此测试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知识。
在网络方面,测试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网络协议以及网络工作原理,尤其要掌握一些网络环境的配置,这些都是测试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知识。
操作系统和中间件方面,应该掌握基本的使用以及安装、配置等。例如很多应用系统都是基于Unix、linux来运行的,这就要求测试人员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以及相关的工具软件。而WebLogic、Websphere等中间件的安装、配置很多时候也需要掌握一些。
数据库知识则是更应该掌握技能,现在的应用系统几乎离不开数据库。因此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安装、配置,还要掌握SQL。测试人员至少应该掌握Mysql、MS Sqlserver、Oracle等常见数据库的使用。
行业知识
行业主要指测试人员所在企业涉及的行业领域,例如很多IT企业从事石油、电信、银行、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行业领域的产品开发。行业知识即业务知识,是测试人员做好测试工作的又一个前提条件,只有深入地了解了产品的业务流程,才可以判断出开发人员实现的产品功能是否正确。
很多时候,软件运行起来没有异常,但是功能不一定正确。只有掌握了相关的行业知识,才可以判断出用户的业务需求是否得到了实现。
行业知识与工作经验有一定关系,通过时间即可以完成积累。
个人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首先要对测试工作有兴趣:测试工作很多时候都是显得有些枯燥的,因此热爱测试工作,才更容易做好测试工作。因此,除了具有前面的专业技能和行业知识外,测试人员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个人素养,即下面的“五心”。
1.专心:主要指测试人员在执行测试任务的时候要专心,不可一心二用。经验表明,高度集中精神不但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发现更多的软件缺陷,业绩最棒的往往是团队中做事精力最集中的那些成员。
2.细心:主要指执行测试工作时候要细心,认真执行测试,不可以忽略一些细节。某些缺陷如果不细心很难发现,例如一些界面的样式、文字等。
3.耐心:很多测试工作有时候显得非常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才可以做好。如果比较浮躁,就不会做到“专心”和“细心”,这将让很多软件缺陷从你眼前逃过。
4.责任心:责任心是做好工作必备的素质之一,测试工程师更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如果测试中没有尽到责任,甚至敷衍了事,这将会把测试工作交给用户来完成,很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
5.自信心:自信心是现在多数测试工程师都缺少的一项素质,尤其在面对需要编写测试代码等工作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做不到。要想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测试工程师们应该努力学习,建立能“解决一切测试问题”的信心。
“五心”只是做好测试工作的基本要求,测试人员应该具有的素质还很多。例如测试人员不但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而且应该学会宽容待人,学会去理解“开发人员”,同时要尊重开发人员的劳动成果——开发出来的产品。
外包软件测试工程师
外包软件测试工程师主要承接外包软件测试工作,外包软件测试就是指软件企业将软件项目中的全部或部分测试工作,交给提供软件外包测试服务的公司,由他们为软件进行专门的测试。这样做的好处有两个:一方面软件企业可以更好地专注核心竞争力业务,同时降低软件项目成本;另一方面,由第三方专业的测试公司进行测试,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上,对提高软件测试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外包软件测试行业前景非常看好,发展空间很大。IDG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中国的软件外包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6.5%,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8年预计已达到16.9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目前韩日、欧美国家的软件企业纷纷关注中国市场,而作为软件外包强国的印度,在其国内处于前几位的软件外包服务商也准备来“分一杯羹”。从目前市场来看,选择将部分软件测试工作进行外包的公司主要是微软、IBM等国际软件旗舰企业,他们利用第三方专业软件测试公司,在产品发布前对软件进行一系列的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即保证了测试工作的全面性,又节省了人力、物力的开销。最重要的是,测试结果往往好于这些软件企业最初的预期,效果非常令人满意。软件企业和提供软件外包测试服务的公司进行合作,只要达成双赢,两方皆大欢喜,这样的合作就会越来越多,项目也会越做越大。
主要业务类型
·本地化软件测试
·国际化软件测试
主要测试的范围
·本地化语言质量测试
·国际化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测试工作主要方式
·公司内部(In house)执行的测试
IT测试部年终工作总结 第6篇
ERP-产品系统 20xx年6月30日之前完成测试工作。
ERP-采购系统 20xx年8月25日之前完成测试工作。
ERP-仓储系统 20xx年9月30日之前完成测试工作。
ERP-物流系统 20xx年11月5日之前完成测试工作。
ERP-订单系统 20xx年12月10日之前完成测试工作。
it工程师自我评价 第7篇
有着丰富的机械设计、设备采购,机电运行(含节能技改项目研发等)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研发及质量、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等的工作经验。
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近3年的机械行业工作经验,为成为机械行业的高级技术人才而努力,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多次策划、实施大型工程安装项目,能合理地统筹安排工程中的各中资源,在最短时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拥,能与同事及其它部门积极配合,公司利益至上,工作认真负责,能承受工作中的压力,可以独当一面;尊重公司的安排,能与上司保持良好的沟通,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希望接受挑战和更大的发展平台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业工程研究视角下IT治理探讨 第8篇
1992年Loh和Venkatraman第一次提出IT治理名词, 1999年Sambamurthy和Zmud发展成了“IT治理框架”, 将IT治理与公司治理有关概念结合, 初步形成IT治理的思想。此后其成为世界研究热点, 相关研究主题有IT治理委员会、IT安全治理、IT治理和组织匹配等。IT治理主要是描述组织是否采用有效方式方法, 使IT应用完成组织赋予使命;通过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 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至今尚未有统一定义, 将各阶段各学者的观点总结表1。
2 IT治理的相关管理标准及评价
IT治理需达到最重要目标是确保IT资源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使风险透明化;确保IT服务满足组织对优质、可信和安全的信息需要。支持IT治理达到目标的手段主要有COBIT、ITIL、IT服务管理ISO/IEC17799、PRINCE2、CMM。这些标准都已在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复杂治理过程梳理出清晰而透明的流程。
(1) COBIT覆盖信息系统全部生命周期, 目前是国际公认IT管理与控制标准, 指导世界一百多国家的重要组织与企业有效利用信息资源, 管理与信息相关的风险。美国堪萨斯州把COBIT标准作为虚拟政府策略一部分, 降低了运营成本, 为客户和委托人提供了高质量服务。
(2) ITIL是IT服务管理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有望成为ISO体系的标准。Proctor&Gamble采用ITIL标准的四年里, 节省超过5亿美金的预算, 运作费用降低6%-8%, 技术人员人数减少15%-20%。
(3) ISO/IEC17799信息安全管理的国际标准。这是ISO历史上最快通过的一项标准, 表明了全球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这套标准在全球已发放了5000, 预计其认证速度会更快提升, 达到ISO9000的发展。
(4) Prince2在Prince的基础上席卷包括IT项目在内的项目管理, 已风行欧洲、北美。Sun、Oracle等将PRINCE2作为实施项目的标准管理方法、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讯科技署将PRINCE作为政府项目管理的标准指南。
将这些管理标准运用于IT治理过程, 对其流程实现结果的评价标准, 就成为IT治理重要方面。目前主要研究成果是Van Grembergen以平衡计分卡为基础的IT治理评价标准, 此体系仍将IT的效果作为IT治理衡量的标准, 再加入许多客观标准, 将IT治理的效果从对企业的贡献、有效提供IT服务、提供创新机会、以用户为中心四个方面来衡量。Van Grembergen将这4个部分划分为16个主题, 每个主题再包括15个子项, 进而设计出IT治理的衡量体系。体系较全面, 但在可操作性方面需进一步加强。
3 基于工业工程研究视角, 我国IT治理的困境与挑战
工业工程的研究重在以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和生产率为导向, 综合多学科知识, 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改进, 使之成为更有效合理的综合优化系统。在信息化的现代, 良性发展的IT治理架构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强竞争力、提高效益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因此工业工程研究中, IT治理正引起更多关注。而目前我国符合企业和政府部门需求的IT治理标准、知识体系和管理规范远滞后于行业用户需求, 实现IT治理目标面临些许困境。
(1) 困境1:技术与管理脱节。
2006年《中国计算机用户》与南开大学联合对IT治理的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企业IT治理意识仍较低, 对IT认识停在技术和管理层面。部分管理者过分看重引进的IT治理平台、新型管理系统, 机械化完成固化流程, 这是IT治理失策的致命伤。IT治理的本质应该是管理, 而非“IT”。
(2) 困境2:缺乏企业文化的必要支持。
缺乏合适企业文化与大氛围是失败普遍原因之一。企业文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 企业及员工在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 其影响着员工的思维和行为。IT治理是新技术的发展, 对于企业传统必然产生一定冲击, 造成权利再分配, 习惯再造就等变化。若企业文化不够开明, 家长型氛围过浓, 可能使治理行为“出师未捷身先死”。因此IT治理中须将企业文化嵌入规划当中, 互相作用支持。
(3) 困境3:缺乏高层支持。
过分注重技术人员, 在治理团队中缺高层人物参与是造成IT治理陷入僵局又一原因。如果说IT厂商需对技术有100%掌握, 那用户的技术人员掌握50%就够了, 而用户的管理层只需30%, 能够提出登高望远的前瞻性见解最关键。PricewaterhouseCoopers公司为ITGI所做调查中, 335位接受调查的CEO和CIO中76%认为, 若有正式治理框架, IT问题能得到解决。但42%的人还没制定涉及经理层指导的IT治理计划。IT治理需要一位有IT领导力的高层, 来统领、驾驭IT治理与风险管理。
(4) 困境4:监管不利。
随IT治理作用与日俱增, 董事会与高管层面对IT治理工作的职责愈发凸显, 但目前国内外对IT的监管尚无标准可循。这种状况下, 需要对信息技术内行的经理们能运用明确语言, 将业务的完整含义准确表达出来;总经理们也需学习新知识和技能, 更有效监管治理, 在信息技术重重迷雾中找出问题的真相。
4 结语
综上所述, 建议以后研究中, IT治理模型需牢固嵌入企业文化、流程和价值;IT治理领导人应评估更多领域, 作为治理方法的元素, 包括业务调整、开发方法和标准、组织结构、外包选择、采购标准和质量目标等;公司治理的方法、手段需与IT治理进一步融合;IT治理与全面风险管理要更多整合;IT治理评价体系需逐步完善, 指引IT治理的方向。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化进程加快, 为增强竞争实力, 各企业在信息技术上的投资不断增加, 随之而来的IT治理也成了全新研究领域。追根溯源从涵义、标准以及评价三个方面了解IT治理, 并结合工业工程研究视角剖析IT治理的困境与挑战。
关键词:IT治理,工业工程研究视角,管理
参考文献
[1]Loh and Venkatraman.Diffus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ou sourcing-influence sources and the Kodak effect[J].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1992, 3 (4) .
[2]Henderson and Venkatraman.Strategic alignment-leverag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transforming organizations[J].IBM Systems Journal, 1993, 32 (1) .
[3]Brown C V.Examiningthe emergence of hybridIS governance so-lutions:evidence froma single case site[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7, 8 (1) :69-94.
[4]Sambamurthy V, Zmud R W.Arrangements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vernance:a theory of multiple contingencies[J].MIS Quarterly, 1999, 23 (2) :261-290.
[5]田野, 宝贡敏, 常红.基于IT治理的企业信息战略管理探讨[J].技术经济, 2005, (10) .
[6]郝晓玲, 李明.IT治理对企业的影响分析[J].科研管理, 2005, (5) .
[7]计春阳, 唐志豪.IT治理与企业竞争战略匹配及实施[J].统计与决策, 2007, (24) .
it测试工程师 第9篇
it工程师自我评价 第10篇
本人能够独立设计完成非标工程项目,项目范围为电镀行业,工业清洗行业,部分涂装行业;同时待人诚恳热情,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期间 独立完成镀铬生产线,阳极氧化生产线,镀金镀银生产线及配套设备等的选型和设计,使用三菱PLC和触摸屏独立完成注塑机械手等的机械设计,接线,编程,调试;参与完成伺服驱动五轴平面喷涂自动化生产线和精确点胶机,各种清洗机等设备的开发,送排净风的无尘车间。熟悉使用solidworks20xx,PRO/E20xx,AUTOCAD,各种办公软件,熟悉ISO14000及ISO9001 期望从事职业: 研发工程师,机电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 期望月薪: 面议 目前状况: 我目前在职,正考虑换个新环境(如有合适的工作机会,到岗时间一个月左右)
IT工程师的分类 第11篇
IT行业分类
IT行业总体来说分为三个方面:
1.网络
2.软件
3.集成电路
如果您希望进入IT行业,那么您先要确定进入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
三个方面的就业方向:
1.集成电路方向,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方向,需要求职者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这些专业知识很能通过培训来补充,需要很好的类似于大学教育的培养;这类人才就业面很窄,但如果就业了,其薪水很高(当然要看企业的情况)
2.软件方向,这个方面比集成电路设计在专业上相对宽一些,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师,也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常规的培训可以使一个没有软件基础的人成为一个软件蓝领,但要成为软件设计人员,还是需要相当的工作与学习时间;这类人才大多就业于软件企业;
3.网络方向,这个方面涉及的面就比前两者宽得多,通过培训可能从一个对网络技术不了解的人逐步成为网络的工程师,因为网络技术是一种更偏向于操作的技术。在就业面也宽得多,因为信息化是一个全社会的工程,政府、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都需要在网络方面寻找合适的人才进行其网络系统的运行、管理、维护。
因此,从就业面来看,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集成电路工程师
现在社会、学校、企业都兴起了一股软件工程师培养热,这是一种误导,的确我们需要大量的软件工程师,但现在的培训还只是一种软件编写的人员培训,以后这种培训出来的学员是否真正能成为软件开发的主导力量,这还是一个疑问,我们的软件公司是否有足够的位置留给这些软件CODING人员?
而不同的是,网络工程师却是各行各业所需要的。
什么是网络工程师,我们可以从企业信息化的岗位体系中作一些了解。企业(或政府)信息化过程中需要以下四种人:
1.企业信息化主管:负责信息化建设中的目标与方案决策,信息化建设中的方向研究;
2.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设计、建设,包括设备、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建设;
3.运行维护人员: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基本的开发;
4.操作应用人员:主要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本职工作。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运行的过程来看,一个企业会把建设过程以外包方式交给专业的IT公司来完成,于是一般一个企业不会有IT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说IT 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都集中于专业的IT公司;而当信息化系统建成后,企业一般会有一个人,或一个组来负责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这部份人是企业必配的,而且从成本角度来看,企业会招聘一个对网络设备、网络系统、数据库、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以及基本网络开发都有所了解的人来负责其信息化系统,这类人一般叫网管。这类人的知识是水平性的,多方面的,但不是特别专业的。如果当企业真正遇到非常专业的技术问题,一般会让这个网管带着问题咨询专业的IT公司。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工程师的就业面会远大于其它两类工程师。
那现在社会中有很多称呼为网络工程师的认证培训或培训认证,我们如何来选择呢,我们可以网络技术的系统来分析与了解:
1.网络设备技术,这主要涉及网络的硬件建设,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组局网、广网,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CISCO、NORTEL;
2.网络操作系统,这主要涉及操作系统的系统管理与网络管理,这方向有代表性的是WINDOWS 2000、UNIX、LINUX等;
3.网络数据库,这主要涉及应用于网络的数据库,这方面有代表性的是SQL和ORACLE等;
4.网络安全,大家不应把网络安全片面的想成对操作系统、应用系统的安全,其实安全问题在网络的各方面都存在,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出现比较好、比较全面的认证;
5.网络管理,这涉及一个局网、广网的综合管理、优化、计费等等,也没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证;
6.网络应用开发,企业的网站的基本开发、互动性开发,技术有HTML、ASP、JSP、JAVA等等。
it维护工程师简历 第12篇
目前住地:越秀区民 族:汉族
户 籍 地:广州身 材:175 cm 65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 龄:23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网站维护工程师:
工作年限:2职 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一个月
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自我介绍
it测试工程师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