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核查表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安全核查表范文(精选4篇)

安全核查表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运用《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患者有1896例, 其中男1247例, 女649例。最大年龄81岁, 最小年龄3岁, 平均年龄 (36.7±11.3) 岁。

1.2 手术安全核表的应用方法

《手术安全核查表》适用于各级各类手术, 是由具有执业资格的手术室护士、手术医师、麻醉师、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个不同时间段, 对手术患者进行逐项核查,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手术知情同意、麻醉方式、麻醉知情同意、皮肤情况、静脉通道是否建立、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备血、手术标本是否正确处理、各种管道是否通畅、术后患者的去向等项目, 以确保各项核查项目准确无误, 并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三方确认, 记录并签名。通过反复核查, 加强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及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增加了三方责任心及安全管理意识, 掌握手术患者各方面的情况, 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 避免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1.2.1 麻醉开始前:

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共同逐项完成安全核对工作。 (1) 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年龄, 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方式, 并签名。 (2) 确认麻醉方式, 麻醉知情情况、麻醉设备是否安全。 (3) 检查手术野皮肤是否准备、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有无药物过敏史及手术前备血等。 (4) 了解术前检查结果, 是否有假肢体, 植入体或金属, 有无相关影像资料等。

1.2.2 手术开始前:

(1) 由手术医生, 麻醉医生, 巡回护士再次次核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实际手术方式、手术体位。 (2) 检查静脉通道是否通畅, 各种监测建立情况。 (3) 手术、麻醉风险预警:手术医生预计手术时间, 失血量, 可能需要的器械或设备及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使参加手术人员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可能发生的意外,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麻醉医师陈述患者的检查报告情况, 有无异常, 是否需要特殊药品、监测仪器设备、及需要护士配合的事项。护士陈述各种灭菌物品有无潮湿、过期, 是否符合要求, 术中所需仪器设备是否完好备用。 (4) 术前、术中有无特殊用药, 相关的影像学资料是否齐全。 (5) 确认无误后签字。

1.2.3 手术结束后离开手术室前:

(1) 手术结束后确认实施手术患者的身份、手术方式、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 器械清点是否正确, 标本是否已妥善处理。 (2) 检查患者皮肤的完整性, 确认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是否有标识。 (3) 了解患者的去向, 病房或ICU。 (4) 检查各种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是否需要检修。 (5) 严格查对后签字, 将核查表放入病历中带入病房。

2 结果

我院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三年多来, 通过该表的应用, 明显提高了医疗和护理质量,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患者满意度大大提高。经统计, 共发现安全隐患35例, 其中未备皮8例, 术前针未注射5例, 影像学资料不全12例, 未上导尿管3例, 未签署知情同意书7例。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 及时发现了上术医疗及护理问题, 得到及时解决, 使手术安全顺利地完成。

3 讨论

3.1 通过《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

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及安全意识, 提高了工作效率, 使其对手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每一项工作流程熟练掌握, 严格把关, 对潜在的护理隐患及时发现, 消灭在蒙芽状态, 确保手术安全顺利, 杜绝医疗和护理纠纷的发生。

3.2《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明确了责任, 增强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手术护士之间的沟通。

通过三方反复核查, 获得准确有效的信息。增进三科人员之间的理解和协作。《手术安全核查表》是记录手术过程的有效原始材料。过去在手术安全核查工作中, 由于没有书面依据, 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 容易被繁忙的工作所忽视。出现差错事故后, 互相责怪, 推卸。此表应用, 明确了责任, 三方反复核对增进了沟通, 且能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减少科室之间的矛盾, 保证了手术的安全[1]。

3.3 改善了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对医疗质量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消除了各种医疗、护理隐患, 增进了患者、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之间的沟通。使患者消除了恐惧紧张的心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信赖及满意度。

3.4 提高了护理质量。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应用有利于手术室护士全面了解手术患者的基本信息, 做到心中有数, 确保患者的安全。保证手术物品、药品、仪器、设备的齐全及完好性, 加强手术各阶段护理质量的检查, 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质量及安全性[2]。

参考文献

[1]汪巧萍, 贾忠.手术安全核对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9) :1795-1796.

贫困村精准退出情况核查表 第2篇

所有专项扶贫项目,包括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整村推进项目、区域特色经济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科技产业化扶贫项目(光伏扶贫项目)、雨露计划培训、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扶持项目、互助金项目。主要核查开工情况、进展情况、竣工情况、档案完整性、发挥效益情况等。

二、核查方式

采取查阅相关资料和实地现场查验的方式,对所有项目进行现场检查。按照现场检查情况,由核查组填写《郑州市专项扶贫项目完成情况核查表》,核查情况作为核查定量和定性的依据。

三、核查时间

月26日1月8日。

四、核查组织

在年郑州市脱贫攻坚成效核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扶贫办相关业务处室负责进行。

五、核查结果

核查结果纳入2016年脱贫攻坚成效综合评定,具体积分办法见《郑州市脱贫攻坚成效核查计分表》。

安全核查表 第3篇

1 实施方法

1.1 以腕带作为识别标识

建立了腕带识别标识制度并制作了专门的标识腕带, 要求所有的手术病人术前应佩戴有病人身份识别信息的腕带标记, 以便核查。腕带上提供病人的个人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由病房护士于术前1 d负责在病人的手腕或脚腕佩戴标识腕带, 手术当日由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对病人身份共同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交接, 为手术病人的身份确认提供保证。

1.2 规范手术部位的标识

术前1 d由手术医生核对病人的身份及手术部位, 在病人清醒并同意的状态下, 用不易褪色的黑色记号笔, 在手术切口处做3 cm长的标志, 标志必须在皮肤消毒后仍清晰可见;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及年幼患儿由其家属配合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与标识;对身体对称部位的器官, 如肺、肾、四肢、乳房等, 标记时要特别注意确认左右, 不要混淆了左右的位置, 防止错误手术部位的发生, 提高标记的准确性, 消除手术安全隐患。

1.3 核查方法

1.3.1 麻醉开始前的核查

麻醉开始前的核查由麻醉医生主持。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根据《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 依次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手术方式, 查看与手术病人的腕带标识内容是否一致, 是否有病人知情同意书, 手术部位的标记是否正确, 皮肤是否完整, 术野的皮肤准备是否正确, 静脉通道是否建立, 病人有无过敏史, 有无抗菌药物皮试结果, 有无术前备血及术中用药, 是否需要体内植入物或影像资料, 并进行麻醉前的安全检查及术前手术仪器的检查。如果病人的意识清楚, 鼓励病人自己叙述姓名、年龄、手术部位等。如果病人提供的信息与核对信息有误, 应暂时终止手术进程, 直到所有信息保持一致为止[2], 并依次在核对表上打钩。

1.3.2 手术开始前的核查

手术开始前的核查由手术医生主持。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共同再次核查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及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记、手术物品的准备情况, 要特别注意有成对器官、左右之分的单侧手术, 并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由手术医生陈述预计手术时间、失血量、强调关注点;麻醉医生陈述关注点、应对方案;巡回护士陈述手术物品灭菌情况、手术仪器设备情况及应对方案、相关影像资料及术中体内植入物的准备情况, 保证术中用物及仪器使用的安全。及时在核对表上记录。

1.3.3 病人离开手术室前的核查

病人离开手术室前的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手术结束前由手术医生宣布实际实施的手术名称、各类引流管的放置情况, 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各自做好记录;手术医生、器械护士、巡回护士三方共同清点手术用物的数量是否正确, 做好记录。病人离开手术室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再次共同确认病人的身份、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的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病人的去向等。

1.3.4 确认签名

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在进行手术安全核查的过程中, 必须在每一步核查无误后, 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三方成员共同逐项核对, 并逐项打勾, 并清晰说出核对结果, 不得以沉默表示默认, 手术结束三方确认无误后, 分别在相应位置签名, 归于病历中保管。

2 结果

自2010年3月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应用《手术安全核查表》以来, 我院共实施2 126例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未标识2例, 病人义齿、首饰等术前应去除的物品未取下5例, 拿错病历1例, 二氧化碳钢瓶中的气体不足1例, 应带入手术室的物品不全4例等安全隐患, 均及时给予纠正, 未发生任何手术差错事故及纠纷,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讨论

3.1 加强手术安全核查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重点

加强手术安全核查、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是确保手术安全的有力保障。在未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前有部分医护人员过分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 对手术安全核查不够重视, 不愿主动参与, 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后由于规范了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 做到了有章可循, 提高了医护人员的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 医护人员积极主动参与, 提高了对病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 增强了病人及家属的安全感, 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病人对手术室工作的信赖和满意度。

3.2 明确职责, 确保环节落实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使用让手术医生、麻醉医生都加入到手术安全核查的过程中, 使手术相关人员各自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和职责;同时弥补了传统临床护理工作中“三查七对”不能覆盖各流程的不足[3], 确保在进行每一项操作时不漏掉任何一个安全步骤, 层层把关、环环相扣, 避免了以往因出现差错事故导致的责任不明确、互相推诿的现象, 减少了医疗护理质量的缺陷,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确保了手术安全核查各环节的落实。

3.3 加强沟通, 相互合作, 构建医院安全文化

大量研究显示, 手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息交流或沟通不足是导致手术错误的危险因素之一[4]。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手术三方成员分别核对病人, 各自为政, 一旦发现问题, 不能及时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容易导致病人的紧张和不满。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实施是将手术核对的职责扩大到整个手术团队的成员, 是一项多部门、多人员、多环节相互协作的复杂过程, 涉及病房护士、手术室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 只有每一个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 才能完成不同时期的核对。为了有效地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 营造一个大家参与的氛围, 便于相互提醒, 在手术间醒目的位置悬挂《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内容的宣传牌, 督促手术医生在手术当日准时到达手术室, 使手术团队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巡回护士能共同进行安全核查, 密切团队协作, 并在每次手术开始前, 对各自领域的风险预警内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全面掌握病人的特殊情况, 以便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通过医护团队良好的沟通合作及具体的《手术安全核查表》的记录手段, 保证正确的病人、正确的手术、正确的手术部位, 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 构建医院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柳英, 戴红霞, 张石红.手术病人核对表在预防手术错误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5A) :1294-1295.

[2]张军花, 武大林.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12) :10-11.

[3]李琳英, 尚兰梅, 陈俊英.手术室常见差错事故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6 (10) :936-938.

安全核查表 第4篇

1 手术安全核查表的组成

1.1 楣栏

科别、姓名、性别、年龄、ID号、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者、手术日期。

1.2 核查内容

1.2.1 麻醉实施前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确认;手术部位位标识正确;手术知情同意、麻醉知情同意、麻醉方式确认;麻醉设备安全检查完成;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正确;静脉通道建立完成;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响资料、其它。

1.2.2 手术开始前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确认;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手术、麻醉风险预警 (手术医师陈述:预计手术时间、预计失血量、手术关注点、其它;麻醉师陈述:麻醉关注点、其它;手术护士陈述:物品灭菌合格、仪器设备、术前术中特殊用药情况、其它) ;是否需要相关影像资料;其它。

1.2.3 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确认;手术用药、输血的核查;手术用物清点、手术标本确认;皮肤是否完整、各种管路 (中心静脉通路、动脉通路、气管插管、伤口引流、胃管、尿管、其它) ;患者去向 (恢复室、病房、ICU病房、急诊、离院) ;其它。

1.2.4 手术医师签名;麻醉医师签名;手术室护士签名。

2 使用方法

(1) 患者入室后, 由巡回护士负责担任表中项目安全核对的协调员, 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与具有执业资质的麻醉医师、手术医师三方对安全核查表的项目逐一进行询问、核查、记录。

(2) 记录方法:在安全核查表核对项目, 是、否栏内打钩并签名。

(3) 手术结束后存入病历。

3 作用与体会

3.1 是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有力措施, 是确保安全目标实现的方法和手段[2]

手术室安全管理有多个方面, 术前正确核查患者是确保手术安全基础。工作中手术患者核对通常口头执行无记录。通过使用《手术安全核查表》, 使各项医疗护理操作进一步核查得到落实。杜绝接错患者、病历书写与实际手术部位左右侧不符、手术准备不落实等严重事故苗头。从而, 最大限度地降低那些虽常见但不可避免地危及患者生命和健康的风险, 指导手术团队通过口头互动确保每位患者得到恰当的手术治疗[3]。同时对核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进行弥补或加强防范, 制定相应护理措施, 为确保手术安全提供了保障, 同时提高了手术配合质量, 增强了医生满意度。手术室一年来安全无事故, 无严重护理问题。

3.2 手术室护理管理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

作为每一个手术患者术前必须完成的护理工作流程, 工作有稽可查是护理质量考核的指标, 同时可作为防范护理纠纷的举证依据。

3.3 核对患者的引导

在手术室这种复杂环境中, 护士劳动强度大, 应急性事件多, 在快奏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准备期间, 任何一项内容均有可能被忽略, 工作中容易疏漏存在不安全隐患。因此, 使用手术核查表上各项目指引, 确认完成安全核查表中各个步骤, 可确保在快速进行下一阶段操作时不漏掉任何一个安全步骤, 逐项落实, 避免了疏漏, 确保核对快速有效落实。

3.4 核查单设计合理

只要在相应的是、否项目小框内打钩即可, 操作简单, 占用时间短, 减少了护士文字书写时间, 不增加手术护士工作量。

3.5 遵守安全核对标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 能拯救生命, 并提高人们对卫生系统的信任度

总之, 通过手术安全核查, 把握好手术的每一个重要环节, 提高了手术安全防范意识, 杜绝了手术差错发生, 加强了手术安全管理, 避免医疗及护理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Mida DF.Jmprowing patient safetv in the operating room:les2sons from the aviation industry[J].Ndc Clde Feact Clrdl, 2008, 5 (6) :289.

[2]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74.

安全核查表范文

安全核查表范文(精选4篇)安全核查表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我院运用《手术安全核查表》的患者有1896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