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黄牛产业发展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黄牛产业发展范文(精选6篇)

黄牛产业发展 第1篇

走进“牛市”的XX牧业

——关于XX市黄牛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牛,走得很慢,但牛产业富民速度却很快。近年来,XX市积极引导农民转变传统养殖方式,算精养帐、念育肥经、发肥牛财,打造出了黄牛产业的“牛市”。可以预测:3—5年后,XX农民牵着黄牛奔小康,XX也终将成为名副其实“骑在牛背上的城市”。

一、XX“黄牛股”一路飘红的五大看点

2006年,XX市黄牛产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专业大户纷纷增资扩股,仅半年时间大户发展数量猛超全年计划数。全市饲养100头、50头和20头以上黄牛的大户达到86户、246户和652户,分别是年计划的148%、164%和115%。截止6月末,XX市黄牛饲养量达到20.6万头,同比增长24.2%,预计年末黄牛饲养量将达到40万头,实现产值3.6亿元,占牧业产值的42%,突显了黄牛产业的主导地位,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大看点。看点一:养殖小区一流建设。小区建设,青(黄)贮窖和牛舍是关键。全市目前新建成青(黄)贮窖21个,均坚持了容积70立方米以上、可供30头牛一个育肥周期饲料需求的贮存建设标准。八道河子镇高尚伟建成的可贮3040吨饲料、可饲喂500头牛5个育肥周期的窖,成为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青贮窖。牛舍建设采用钢架棚式双列结构设计,每平方米造价85元左右,规格、标准和质量均属省内一流。目前,全市年出栏200头的黄牛养殖小区已达到34个,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500头以上规模的小区有7个。看点二:销售渠道远通近畅。XX黄牛销售网络通畅,最远销售南到浙江、西到青海等省,本省大买家是长春皓月集团。截止目前,仅销售给皓月集团的黄牛就达到1.13万头,至春节前可达3万头。正在建设中的XX市宝信稚牛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量可超过3万头。看点三:黄牛市场牛气冲天。XX市北方黄牛交易市场作为吉林地区规模最大的交易市场,月开集12次,平均每集上市黄牛800多头,旺季每集上市超2000头,年交易量10多万头,交易范围辐射永、舒、磐、蛟、辉南等周边县市及九台、德惠等外地县市,最远达山东等省。另外,八道河子、横道河子和桦南3个常年性市场和金沙、桦树等7个季节性市场,全年开集600多次,上市黄牛10万头,成交5万多头。看点四:龙头企业“高开高走”。XX新建的龙头企业均实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运行的“高开高走”策略,分别向黄牛养殖的上下游产业延伸,跨越了以往自给自足的“小打小闹”和屠宰场式的“杀了就卖”低层次建厂定位。二道甸子镇金牛饲料有限公司集生产养殖于一体,生产秸杆压缩饲料可满足育1万头肥牛的需要,能解决全镇区育肥牛饲料不足问题。XX市宝信稚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精品肉、风味熟制品等系列肉制品以及牛角梳、牛角勺、牛角笔架等30多个牛角、牛骨工艺品,改写了XX没有黄牛深加工企业的历史。看点五:投养主体成分多元。过去,XX投养黄牛的主体单纯由牛贩子和传统养牛户构成,现今,已演变为个体老板、城市居民、机关干部、从事种植业的农民等多种身份的多元主体,汇集了人气,聚集了资金,推动了黄牛产业发展。

二、XX“牛市”强劲拉升的五大支点

XX市有着悠久的养牛史,一些镇村曾有“全省养牛第一镇”和“全省养牛第一村”的名气,但封山禁牧后,黄牛被大量抛售,黄牛产业一度“跌停”。为此,XX市成功启动了五大支点,使处于低谷的黄牛产业出现了历史性反转。

第一支点,明确定位点燃“牛市”行情。XX市对中药材、黄(奶)牛、肉鸡3个主导产业和优特粮、食用菌、林蛙、林木4个重点产业进行了精筛细选,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把黄牛产业明确定位为XX市农业产业化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头号“种子选手”,给予重点扶持。XX市牧业局更是把黄牛产业作为了主业,全系统146名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过“牛年”,围牛转、替牛想、为牛服务。2006年,从领导到职工,分别以独、合资等形式,全员参与了育肥牛场建设。4月份,又共同集资92.2万元,为宝信稚牛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先行垫付资金,该工程没有因为投资款暂时没有到位而耽搁进度,预计10月份竣工投产。

第二支点,顺势引导激发“牛市”行情。XX市积极引导农民算三笔帐。一算单头纯利帐。饲养一头肥牛成本为8元/天,增重约4市斤/天,百天出栏,可获纯利500元左右。二算规模效益帐。规模饲养,规模效益。单户养殖最佳规模为30头,获利在1.5万元左右。扩大养殖规模达到100头,获利可达5万元。三算比较效益帐。东北地区庄稼一年一熟,育肥黄牛每年出栏三批,相当于一年三“熟”。从周期方面比较,舍饲圈养黄牛高出种地3倍;从收益方面比较,饲养100头牛的大户一年三期“牛利”可达15万元,是从事种植业农户收入的10多倍。在此基础上,XX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外出考察。广大农民通过到榆树市五棵树镇等地的实地考察,见识了舍饲圈养的方式,消除了对封山禁牧的顾虑,实现了从思想上接受到行动上实践的跨越。一些乡镇还出台了激励政策,引导农民扩大养殖规模。二道甸子镇对圈养育肥牛超过百头户予以奖励一台揉碎机或价格不低于2000元的黄牛一头,以点带面,刺激发展。

第三支点,全力扶持催生“牛市”行情。一是政策扶持。年初,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和专题会议,研究黄牛发展产业政策,制定下发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和《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落实问题》,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鼓励全社会兴办黄牛养殖、经销项目。二是资金扶持。市财政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列支100万元用于扶持黄牛产业发展。其中,25万元用于奖励青(黄)贮窖建设,养牛户每建成1个容积70立方米以上贮窖的奖励1000元;10万元用于奖励标准牛舍建设,养牛户建成每批次育肥牛100头以上标准牛舍的奖励2000~3000元;20万元用于政策贴息,对养牛户贷款贴息;45万元有偿无息资金支持规模小区标准牛舍建设。三是技术扶持。市牧业局专门成立了黄牛产业发展技术服务组,配备了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市黄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技术指导和服务。各乡镇为较大养殖小区派驻2~3名专职防疫员,进行跟踪防疫,为XX黄牛以及黄牛产业增设了一条生命线。

第四支点,务实机制保证“牛市”行情。XX制订了“一个产业、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方案、一套措施、一个时限、一路绿灯”的“七个一”工作机制,要求相关业务局一把手挂帅,乡镇街主管领导挂帅,组成“七个一”工作组发展黄牛产业。积极落实各级干部的黄牛产业包保责任制,即市主管领导包产业、乡镇领导包片、工作组包村、一般干部包社,实行严格考核,升降奖罚让“牛”说话。

第五支点,双赢带动托稳“牛市”行情。XX市出现庞大的养牛群体和红火势头,是与大户带散户、双赢共发展分不开的。XX万犇黄牛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尚伟直接带户11户,在购牛、防疫、销售等方面“统购统销”,同时,还为其他养牛户提供担保贷款等帮助。2005年为养殖户协调担保贷款共计150万元,赊给养牛户建舍材料、兽药等物资折合人民币14万多元。发展起来的散户纷纷与之签订养殖合同,组成了万犇养殖联盟,公司实力迅速增强。2006年,万犇销售给皓月的肉牛占皓月集团生产加工总量的1/10,两年后,这一份额将改写为1/5。其影响也日渐升级,长春皓月集团给予了万犇比市场价高出0.2元/市斤的售牛优惠价。在他的影响下,八道河子镇及周边乡镇出现了1300多家养牛专业户,形成了前孤顶子屯等多个养牛专业屯,八道河子镇也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镇。2006年上半年,该镇饲养20头以上的养牛户达到180户,户均出栏25头,户均增收1.125万元。桦郊乡解放村支部书记魏清义领办创建了绿森黄牛养殖小区,带动8户农民进行规模化养殖,每批可出栏800头育肥牛。

三、XX黄牛产业持续看好必解的五大节点

在XX市黄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五大节点,该产业迅猛势头才能持续、持久,进而成为农民实现“生活宽裕”的典范载体。

1、解决资金问题。缺钱仍是XX黄牛产业面临的最大难题。据测算,30头牛一期费用总计需要15万元,如果没有外资注入,大多数农户难圆养牛梦。在农村信用社资金杯水车薪情况下,必须广开思路,可以做农发行扶持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文章,可以打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的主意,可以冒职工集资的风险,可以走财政担保的尝试之路,不管什么形式,产业发展起来了才是硬道理。

2、解决用地问题。只有大基地,才能栓住大龙头、引来大企业、左右大市场。但目前,XX市养殖小区及牛舍建设用地极为紧张,制约了基地“长大”,地成为继资金之后必须解决掉的“卡脖二”。土地、建设、林业部门尽快出台有利于黄牛产业发展的用地政策是当务之急。

3、解决牛源问题。目前,XX黄牛养殖小区“架子牛”的牛源主要来自于各个黄牛交易市场,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随着社会性养牛热的兴起,牛源势必紧张,“架子牛”价格的抬高,直接导致成本加大、收益降低,进而损伤农户、波及产业。为此,要未雨绸缪,尽快建立种牛场,稳定牛源,巩固产业。

4、解决品牌问题。XX黄牛产业走品牌之路,才是长远出路。政府要积极引导,甚至越俎代庖,创名牌、造名品、建名企,在省内立牌、国内立名、国际立足,以黄牛基地、龙头企业以及黄牛本身的品牌持久带动产业长久。

5、解决增值问题。资料显示,长春皓月集团一头基础成本5000元的优质肉牛,从肉到皮,从骨到血,直至骨髓,均可利用,价值扩大了15~20倍。鉴于此,XX要走“皓月之路”,改变目前“精养粗卖”的现状,要依靠宝信稚牛有限公司等一批本地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这样,XX黄牛产业才能真正发挥出裕民、富乡、强市的巨大作用。

黄牛产业发展 第2篇

安徽省蒙城县黄牛发展现状与建议

本文对蒙城县黄牛发展现状,肉牛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加快肉牛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作 者:李国强 王英 LI Guo-qiang WANG Ying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畜牧管理局,安徽,蒙城,233500 刊 名:中国牛业科学 英文刊名:CHINA CATTLE SCIENCE 年,卷(期): 35(2) 分类号:S8-1 关键词:蒙城县黄牛   发展现状   对策  

促进黄牛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第3篇

(1) 政策扶持养牛户兴建母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场。在用地上, 按农业用地管理使用, 合力扶持养殖发展, 在用地、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优先支持, 建议给与补贴政策扶持。

(2) 大力开发青绿饲料和秸秆饲料。大力推广应用秸秆饲料的青贮、氨化、盐化、生物饲料制作技术, 提高秸秆利用率, 扩大饲料来源。

(3) 加强和完善肉牛繁殖改良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配套的肉牛繁殖改良网点。增大肉牛优良品种的推广力度, 提高基础母牛的繁殖率和经济效益。

(4) 强化科技服务, 提高基础母牛的科学饲养水平。通过采取母牛补饲技术、加强繁殖疾病预防和治疗等工作, 全面提高繁殖成活率和群体质量。

(5) 加强基础母牛资源保护。基础母牛是肉牛群体增长的首要条件, 因此要保证对国家和省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实到位, 保障基础母牛的稳定发展。

(6) 加强基础母牛养殖区的重大疫病、疫情的控制和检测工作。通过实施重大疫病强制免疫, 开展疫病检测, 控制防止疫病发生, 有力保护基础母牛健康发展。

(7) 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合作。实行龙头加工企业与母牛养殖户建立紧密利益共享机制, 降低养殖风险, 提高经济效益。

(8) 建立母牛保险制度。建立实施基础母牛保险制度和保费补贴办法, 促进基础母牛稳定发展。

黄牛产业发展 第4篇

【关键词】 延边黄牛 产业化 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在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其对牛肉质量要求的标准远远高于中国。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黄牛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走外向型发展道路。黄牛产业的发展,其质量是否达到发达国家合理的食品质量标准,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战略问题。因此,黄牛产业要发展,其产品质量不得不加以慎重考虑。另外,生产成本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低成本高收益能够使产品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将会相应提高企业的效益,使其在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生存空间。

2008年,中国黄牛存栏9000多万头,牛存栏数居世界第三位,牛肉产量750万吨。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牛之一,延边黄牛品种特征和肉品特性优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在国内外市场享有一定声誉的高档肉牛品种。延边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除使役性能外,其产肉性能良好,肉质独特。成年公牛平均身高1.3米以上,体重470~500公斤以上,日增重850克,屠宰率55%,净肉率45%。其肉质细嫩多汁、鲜美可口,风味可与韩国的韩牛、日本的和牛相媲美,在牛肉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延边黄牛主要分布在图们江流域长白山区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等朝鲜族聚居地。延边朝鲜自治州所辖的8个县(市)、74个乡镇,是延边黄牛的集中产区,而且品种纯正,质量较好。2006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成养牛小区和大规模农场46个,规模养牛户达11180户,饲养500头牛以上的大户100多个。近几年,全州黄牛饲养量保持在85万头左右。

学术界对于我国肉牛产业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研究集中于消费、国际竞争力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李志强、王济民(2000)认为我国猪肉消费比重逐年下降,牛、羊、禽肉的消费比重不断上升。同时,有研究表明,我国牛肉的消费与收入水平有關,其消费量随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当家庭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对牛肉消费量增加的速度会逐渐下降(胡定寰,2000)。乔娟(2001)认为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世界所有牛肉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相比,1985~1995年,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牛肉价格优势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明显。李建平、罗其友(2002)认为肉牛业是我国养殖业中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周永昌(1997)认为,龙头企业上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农户,形成松散型或紧密型利益共同体,是我国肉牛产业应采取的发展模式。因此,研究延边地区黄牛产业发展问题,不仅丰富了肉牛产业研究方面的文献,而且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延边黄牛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

1.1 疫病是畜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阻力

近几年,养殖、畜牧业遭受严重疫病。一方面增加了养殖户风险,削弱了养殖户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影响国内畜牧产品的出口。据调查,2004年延吉市三道乡由猝死症而死亡的牛为37头,死亡率为13.34%;珲春市敬信乡因爆发气肿疽病共死亡103头,死亡率为13.73%,因焦虫病死亡200余头,其中外地引进牛死亡率高达70%以上。疫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1.2 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是制约黄牛产业发展愈加重要的因素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在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其对牛肉质量要求的标准远远高于中国。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黄牛产业的发展必然需要走外向型发展道路。黄牛产业的发展,其质量是否达到发达国家合理的食品质量标准,是一个应该引起重视的战略问题。因此,黄牛产业要发展,其产品质量不得不加以慎重考虑。另外,生产成本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低成本高收益能够使产品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降低生产成本将会相应提高企业的效益,使其在极其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大的生存空间。

1.3 黄牛饲养管理水平落后

当前肉牛饲养大多是传统的一家一户散养,科学技术在饲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较小。多数以家庭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还属于无标准生产、无规范操作;群众养殖观念陈旧,经验主义思想严重;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不畅,由于种种原因,新知识、新技术传授、宣传、落实不到位;缺乏典型带动受知识层次限制,农民对技术局限于照搬照抄,没有真正形成典型示范带动,许多先进技术很难使养殖户应用。

1.4 产业化水平低

当前肉牛生产多处于散养状态,户均养殖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建设的一些养殖区,很多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改进。牛舍建设缺乏经济实用型;缺乏配套的精粗饲料配合模式、日常管理模式;真正按市场经济运行的黄牛产业化组织体系还没有形成,养殖农户自我服务能力弱,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畜产品加工环节落后,产业链条短,产业化程度低。

1.5 发展投入不足

畜牧业是大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种植业一样,同属弱质产业,自身积累能力很差。对发展畜牧业投入能力弱,难以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致使良种、疫病、信息、监测、流通等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监管服务难以到位,支持补贴、风险应对政策不尽完善,极大地限制了畜牧业竞争力的提高。虽然近年来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对畜牧业投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与畜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制约着黄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发展延边黄牛产业的政策建议

2.1 充分发挥企业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支撑,按照效益优先原则,进行资源禀赋优化配置。企业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在利润目标的驱动下,企业有效利用资源,企业的发展本身就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的介入是有效利用市场力量的重要途径。对于黄牛相关企业,应优先扶持延边黄牛产业的龙头企业,借助“龙头企业+ 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来促进延边黄牛产业的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是一个成熟的产业发展模式,有其自身的优点:既能有效防治疫病,降低风险,又能提高产品质量;既能发挥企业规模经营的优势,又能避免农户小规模养殖的弊端。黄牛企业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有利于黄牛产业发展。

2.2 重视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

科研单位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黄牛产业、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学养殖等方面需要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科研单位在黄牛养殖技术推广方面,应立足延边地区的现实情况,选择实用技术,如草料加工、精饲料的配给等方面,从而缩短饲养周期,提高经营效益。在技术推广过程中,按照试验、示范、宣传和培训等方法向农户转移和扩散,使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2.3 加大政府对黄牛产业的扶持

政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公共产品供给、政策支持。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防疫方面。养殖规模较小而企业未能完全介入的地区,政府可以组织畜牧防疫机构统一提供防疫、养殖技术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并考虑防疫技术人员的收益与风险责任挂钩;金融支持方面。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政府可以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支持,给农户提供黄牛养殖小额信贷;黄牛专业协会的筹办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专业协会的潜力未能很好得到发挥,作为一个新型经营模式——“农户+黄牛协会”,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政府可以适度引导农户组建黄牛专业协会,使统一经营与分散养殖完美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从而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和经营服务水平。

2.4 重视黄牛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现代产业发展不仅注重规模的发展,而且注重产业与环境的可持续性。黄牛饲养给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尤其是大规模黄牛散养,应该加以限制。当黄牛产业走向规模经营时,其资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也是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发挥资源的整体效益将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一种发展模式,黄牛排泄物可以生产沼气、化肥等,当得到再次利用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并减轻环境压力。因此,从黄牛产业长期发展规划上,应加以考虑。

2.5 发挥区位优势,开拓国外市场

黄牛产业发展 第5篇

黄牛山

作者:王冕  朝代:元  体裁:五律   招提万山底,古屋蔽烟霞。

密竹先秋意,长藤过夏花。

繁阴沉雨脚,清响漱云牙。

黄牛产业发展 第6篇

过黄牛峡

作者:张朝代:唐体裁:七律 黄牛来势泻巴川,叠日孤舟逐峡前。

雷电夜惊猿落树,波涛愁恐客离船。

盘涡逆入嵌空地,断壁高分缭绕天。

黄牛产业发展范文

黄牛产业发展范文(精选6篇)黄牛产业发展 第1篇走进“牛市”的XX牧业——关于XX市黄牛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牛,走得很慢,但牛产业富民速...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