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精选2篇)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第1篇

附件1: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管理,规范工程测产方法,科学评价工程实施效果,保障工程运行质量,根据《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测产验收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简便、讲求实效的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粮食作物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在作物每季收获期组织测产工作时使用。

第四条 粮食作物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测产工作采用示范户自测上报、专家测产和实地验收相结合的方法。

第五条 各示范县在示范户自报测产结果的基础上,对有疑问的数据和一定数量样点进行专家测产后,方能汇总上报实施成效材料。

第六条省、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专家组组织、指导、参与各示范县的测产工作。省、市农业科技入户办公室对示范县上报数据有疑问或工作需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实地验收。

第二章示范户自测

第七条 技术指导员应指导示范户学习测产知识和技能,帮助示范户进行小面积测产,记录产量构成因子,并了解主推技术 1

和主导品种对产量构成因子的作用和特色。

第八条 示范户要认真做好田块面积的测量、产量预测和实收产量记录工作,并向技术指导员如实报告产量结果。县专家组负责汇总由技术指导员上报的各示范户自测数据。

第三章专家测产

第九条部级示范县由省级专家组成员牵头,省级示范县县由省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牵头、省辖市专家组成员参与,组织项目实施县成立测产小组,由7~9名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和统计部门专业人员组成。

第十条测产小组对有疑问的示范户上报数据进行抽查,并选择2~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选3个村,每个村选择3~5户作为全县测产样本,对样本组内示范户、辐射户、普通户的田(地)块进行测产。

第十一条 测产小组根据不同作物特点,采用通用的办法调查产量因子(如水稻的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等),推定测产田块的产量。

第十二条 根据对样本的测产结果测算乡(镇)和示范县的产量。

第四章实地验收

第十三条部级示范县由省级专家组成员牵头,省级示范县县由省科技入户首席专家牵头、省辖市专家组成员参与,组织5~7名省、市专家组成员和知名专家组成实地验收小组。同时邀请

当地有测产验收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农民群众参加验收工作。

第十四条 牵头专家对参加验收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并请当地相关部门提供项目区面积、产量等有关统计数据。

第十五条 验收小组在各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选2个村,每个村分别选择示范户、辐射户、普通农户各2户作为实测样本。

第十六条 选取面积在667m2以上的田(地)块,每块随机选择3~5个测产点,按不同作物的常规测产法,每个测产点划定一定的面积(如水稻12m2)进行实地调查、采收测产。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七条 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各首席专家组织人员根据本行业作物的特点,制定详细测产方案,发各地实施并报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办公室备案。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省科技入户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第2篇

农业科技推广是大多数国家政府用于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政策措施,农业技术推广带给农民的是技术推广的成效和生产行为的改变。在新形势下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满足新阶段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无疑是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创新。

1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的划分

为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最后一道坎”的问题而实施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是为贯彻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而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云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自2005年开始启动。文山州广南县是农业部确定的云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唯一的一个部级试点县,保山市隆阳区、昆明市寻甸县、曲靖市宣威市、昆明市晋宁县、红河州建水县五个县(市、区)为省级试点县。云南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依托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机构,建立了部级首席专家-省级首席专家-县级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带动户-普通农户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网络,这种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入户实施模式,创新了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可以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绩效,另一类是客观绩效。主观绩效主要是通过农户的满意度来反映;客观绩效主要是通过行为主体获得的利益来体现。根据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从农户角度看,客观绩效主要是农民的产量增加和收入提高,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的降低;从政府的角度看,客观绩效就是政府或部门的形象、信誉得到提高。

2 广南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绩效分析

2.1 主观绩效

主观绩效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农民和示范户对政府农业部门和科技入户工程评价的满意程度。为了了解云南省的情况,在调查范围上,选取了广南县科技入户实施较有成效的连城、珠琳和八宝三个镇进行调查,在调查户的选择上,遵循普遍选点,各种类型共存的原则,选择了示范户、辐射户和普通户三种类型共120户,采取座谈、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方式,主要针对调查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主推技术、种植效益、对科技示范工程的基本做法、服务内容及到位率、满意度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细调查。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05份,其中示范户48份、辐射户33份、普通24户。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可以看到不同类型受调查者年龄、文化程度、人口及劳力情况如下:调查户平均年龄48岁,示范户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辐射户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示范户的受教育程度明显高于普通户,也好于辐射户,这也是符合科技入户工程在选拔示范户时的基本要求和条件的。

通过科入户工程,就农业部门内部而言,农技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实现了由虚到实的转变,工作方法也由以往的“服务服从经营”转变为“经营服从服务”。在调查中参加座谈的农民朋友纷纷表示,以前在基层很难看到农技人员的身影,既使偶尔看到,也是来销售种子、化肥、农药的,而现在,农技人员定期主动免费上门向示范户传授新的技术,推荐新的品种,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难题,提供信息,有95%的农户回答接受过技术人员指导且效果良好,农民对技术人员指导他们学习和运用技术情况满意度非常高;其次服务内容较广泛且到位率也较高,技术员的服务态度良好,做到了“帮之以需、人员到户、成果到田、要领到位”,推广重点做到了“关键农户、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在推广方式上以“手把手、面对面、田对田”地进行。总之,农民对科技入户工程的满意度相当高,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2.2 客观绩效

2.2.1 增产效果显著,增收幅度较大。工程实施4年来,共推广

14个主导品种和22项主推技术。在试点县中,先进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0%以上,示范户推广示范农产品产量和收入比上年提高10%以上,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南县是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玉米示范县,受访户以玉米为主要种植项目,主推品种为兴黄丹、安丹三号、云瑞七号、大丰三号,主推技术为单行双株,双行单株。根据抽样调查资料整理计算,不同类型农户玉米种植成本效益如表1所示。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对三种类型的调查户进行玉米种植成本效益的对比分析。示范户的种植面积比辐射户和普通户要大得多,单产水平也明显高于辐射户,大大高于普通户。就投入水平来看的话,种植玉米的用工量区别不大,化肥及农药的投入也相差不大,但玉米良种的投入有明显区别,调查结果显示,示范户通常都是种植推广的高产新品种,且多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因此配合一定的农机使用,大大提高了效率,并最终体现出高于辐射户和普通户的种植收益。示范户的效益略高于辐射户,而普通户的种植基本处于保本状态,基本没有效益。通过科技示范工程,示范户玉米单产明显提高,实现了粮食增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经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群众种植玉米的种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农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加强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降低了玉米生产的成本投入,所以示范户的效益明显高于普通户。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种植大户比一般农户的效益好,而示范户之所以效益高于辐射户和普通户,除了

技术的原因外,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其种植面积都很大,连片种植效益高,无论是种植大户还是一般农户,成片种植比零星种植的亩平效益要高3%-5%。说明:该计算表中的投入各要素及产值数据是对入户调查数据整理以后得出的平均数值,其中亩产值以1.6元/公斤计算,用工是按35元/工日计算.

2.2.2 典型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绩效

广南县的珠琳镇是广南县农业大镇,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辣椒、花生、烤烟等。从2005年开始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主要是推广玉米新品种、新技术种植。5年来一直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良种良法直接到田”的总体要求,共实施科技入户核心示范样板859亩,平均单产623.3公斤,比常规栽种亩增26.3公斤增4.5%;示范户500户,累计栽种面积6033亩,平均单产607.5公斤,累计辐射带动8479户,带动面积54136亩,围绕主推品种、主推技术,加大科技示范力度,强化技术服务,有效地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步伐,为实现该镇全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待日后逐步解决。一是培育示范户面小,只占全县农户数的1.7%,辐射户占34.5%;二是个别技术指导员的业务知识、工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部分示范户文化素质低,小农意识强,只看重部分补贴,不能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目的及意义;四是云南省农民的用工成本位居各种成本之首,基本不使用机械,目前农技推广工作在指导农户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利用农业机械促进增产方面还有待改进,如何推广省工省力的轻简技术、如何推广农业机械的使用可能成为下一步推广工作开展的重点;五是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的绩效不明显。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农户使用先进的技术,减少农户在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生产经营成本,减少成本就是增加收入。从调查结果来看,科技入户工程在节省生产经营成本方面的绩效不大。根据科技入户项目组的调查,云南省农民的用工、肥料成本占成本的主要部分,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4 结论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五级一员一户”模式,“五级”就是从中央到乡镇的五个行政级别,而“一户一员”就是在村级培训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农业部实施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基本上没有超出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机制。我国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方式演变将最终与发达国家一样,即以通过诱导性为主、强制性为辅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应当从创新农业推广机制上入手,尽快实现从目前的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把农民作为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建立以农民为中心的现代农业科技传播体系。

摘要:通过对文山州广南县的科技示范工程进行调查和研究,从主观绩效和客观绩效两方评价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绩效,其在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当从创新农业推广机制上入手,尽快实现从目前的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绩效

参考文献

[1]刘滨,康小兰,潘晓华.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绩效评价与政策建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第6卷第3期.

[2]张蕾,陈超,朱建军.基层农技员推广行为与推广绩效的实证研究一一基于农户视角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第10卷第1期.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精选2篇)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粮食作物测产办法 第1篇附件1:河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