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精选12篇)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1篇

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取食行为D.防御行为

2.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给人类的启示是( )

①杀虫剂在杀虫的`同时,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②引起人们对野生动物的关注

③呼唤人们的环境意识④人们可以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④ D.②③④

3.有一种名为鬼切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毁坏了鬼切草B帮助鬼切草传播种子和果实C.人对鬼切草不会产生作用D.以上答案都不对

4.某年,重庆发生罕见蝗灾,急运去了5000条蛇,20万只青蛙。这么做的目的是( )

A.利用生物防治害虫B.减少农药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C.调整食物链,恢复生态平衡D.以上三项都对

5.当你用手将食物放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6.杜鹃将卵产在苇茑鸟的鸟巢中,苇茑代为孵化和育雏,这种行为是()

A.防御行为B.生殖行为C.社群行为D.觅食行为

7.据CCTV-4新闻报道,在英国,一只刚失去幼崽的猫,用自己的乳汁喂养了三只刚出生就失去了妈妈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对猫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学习行为③是由遗传物质决定④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2篇

1.我国的国徽图案庄严大方、内涵深刻,体现了我国是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农民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C.知识分子工农联盟

D.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2.关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B.犯罪人员都不享有的权利

C.普通法规定的公民在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权利

D.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3.法律保障是()

A.道德保障的一部分

B.亲情、友情保障

C.和纪律保障一样

D.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手段

4.凡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这表明()

A.社会主义道德本身就是法律

B.我国法律可以代替社会主义道德

C.我国法律明确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D.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必然是违反我国法律的行为

5.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________;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是________。()

A.法定义务道德义务

B.道德义务法定义务

C.公民权利公民义务

D.公民义务公民权利

6.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这说明()

A.公民权利和义务不能重合B.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C.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互制约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3篇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草。毛毡草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然发现他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月后,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有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了30厘米。

此外,还有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写一个词把文章名称补充完整。

2.这篇短文重点介绍了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单地介绍了奇妙的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的奇妙植物,奇妙在哪些方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4篇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圣火传dì梦想,爱心铸就国魂!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无法_______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靠________它的宽度和高度来_______它的容积,使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A.增加扩大控制B.扩大控制增加C.控制增加扩大

3.修改下面的病句。(3分)

空降兵部队具有机动能力强、突击速度快,可以越过地理障碍迅速向目的地投送兵力。

改正: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依次是()和()(只填序号)(4分)

__________。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阅读散文,________。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A.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

C.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D.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5.在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句子。(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2分)

(2)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6.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0分)

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3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 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4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江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学习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7-10小题。(15分)

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6分)

(1)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释:

(2)呼老兵诣道边酒垆诣:

(3)咨其风土咨:

8.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2分)

A.交友B.考察C.读书

10.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顾炎武的哪些特点?(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1-13小题。(10分)

元青花之谜

在青花瓷的家族里,元青花的名字一听就如雷贯耳。然而,元代青花瓷从诞生之日起,就给后世留下了众多的谜团。

第一个谜就是它的纹饰为什么是蓝色的。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西亚、中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他们带来了西域的文化。蓝色是西域波斯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建筑。

第二个谜就是它的发展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它是突然成熟的。过去任何一个瓷窑,其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它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元代中晚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波斯人带来了现成的原材料和成熟的工艺,元青花直接受波斯文化的影响。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有大量北方工匠南迁,他们绘画能力都比较强,他们来到南方的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从学术角度讲,至今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纹饰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都是花卉、鸟兽、龙凤,后期才出现了人物题材。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注意展现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有拿下江山之前,曾长时间驻扎在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第四个谜是元青花造型硕大,大件瓷器特别多,如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的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元青花大器特别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的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我能够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

元青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迅速繁荣起来。后来的明清两代,瓷器都以青花为主。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正是因为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和蕴藏的民族文化内涵,千百年来,它以扑朔迷离的光泽闪烁在历史的记忆中。

(根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相关内容整理)

11.根据文本内容填空。(3分)

作者从色调、□□、□□、□□四个方面介绍了元代青花瓷的四大谜团。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他对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对战争故事的关注,以人物为纹饰题材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为什么说“元青花是汉族文化、西域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请整合文本信息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第14一17小题。(15分)

神奇的丝瓜

今年春天,孩子们在房前空地上,斩草挖土,开辟出来了一个一丈见方的小花园。周围用竹竿扎了一个篱笆,移来了一棵玉兰花树,栽上了几株月季花,又在竹篱下面随意种上了几棵扁豆和两棵丝瓜。土壤并不肥沃,虽然也铺上了一层河泥,但估计不会起很大的作用,大家不过是玩玩而已。

过了不久,丝瓜竟然长了出来,而且日益茁壮。这当然增加了我们的兴趣。但是我们也并没有过高的期望。我自己每天早晨工作疲倦了,常到屋旁的小土山上走一走,站一站,看看墙外马路上的车水马龙和亚运会招展的彩旗,顾而乐之,只不过顺便看一看丝瓜罢了。

丝瓜是普通的植物,我也并没有想到会有什么神奇之处。可是忽然有一天,我发现丝瓜秧爬出了篱笆,爬上了楼墙。以后,每天看丝瓜,总比前一天向楼上爬了一大段,最后竟从一楼爬上了二楼,又从二楼爬上了三楼。说它每天长出半尺,决非夸大之词。丝瓜的秧不过像细绳一般粗。如不注意,连它的根在什么地方,都找不到。这样细的一根秧竟能在一夜之间输送这样多的水分和养料,供应前方,使得上面的叶子长得又肥又绿,爬在灰白色的墙上,一片浓绿,给土墙增添了无限活力与生机。

这当然让我感到很惊奇,我的兴趣随之大大地提高。每天早晨看丝瓜成了我的主要任务。爬小山反而成为次要的了。我往往注视着细细的瓜秧和浓绿的瓜叶,陷入沉思,想得很远,很远

又过了几天,丝瓜开出了黄花。再过几天,有的黄花就变成了小小的绿色的瓜。瓜越长越长,越长越大,重量当然也越来越增加。最初长出的那一个小瓜竟把瓜秧坠下来了一点,直挺挺地悬垂在空中,随风摇摆。我真是替它担心,生怕它经不住这一份重量,会整个地从楼上坠了下来落到地上。

然而不久就证明了,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最初长出来的瓜不再长大,仿佛得到命令停止了生长。在上面,在三楼一位一百零二岁的老太太家的窗外窗台上,却长出来两个瓜。这两个瓜后来居上,发疯似的猛长,不久就长成了小孩胳膊一般粗了。这两个瓜加起来恐怕有五六斤重,那一根细秧怎么能承担得住呢?我又担心起来。没过几天,事实又证明了我是杞人忧天。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不知道从哪一天起,我忽然又发现,在两个大瓜的`下面,在二三楼之间,在一根细秧的顶端,又长出来了一个瓜,垂直的悬在那里。我又犯了担心病:这个瓜上面够不到窗台,下面也是空空的。总有一天,它越长越大,会把上面两个大瓜也坠了下来,一起坠到地上,同它的根部聚合在一起。

然而今天早晨,我却看到了奇迹。同往日一样,我习惯地抬头看瓜:下面最小的那一个早已停止生长,孤零零地悬在空中,似乎一点分量都没有;上面老太太窗台上那两个大的似乎长得更大了,威武雄壮地压在窗台上;中间的那一个却不见了。我看看地上,没有看到掉下来的瓜。等我倒退几步抬头再看时,却看到了那一个我认为失踪了的瓜,平着身子躺在紧靠楼墙突出的台子上。这真让我大吃一惊。这样一个原来垂直悬在空中的瓜怎么忽然平身躺在那里了呢?这个突出的台子无论是从上面还是从下面都是无法上去的,决不会有人把丝瓜摆平的。

我百思不得其解,徘徊在丝瓜下面,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我仿佛觉得这丝瓜有了思想,它能考虑问题,而且还有行动: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他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子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选自《季羡林散文》,略有改动)

14.在丝瓜的成长过程中,哪些神奇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深思?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3分)

两个瓜不知从什么时候忽然弯了起来,把躯体放在老太太的窗台上,从下面看上去,活像两个粗大弯曲的绿色牛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说说作者心目中的丝瓜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品读文本,说说作者看待事物的方式给了你什么启迪。(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50分)

“加油!”简单的一句话,让她浑身充满了力量,顽强地冲向终点。“孩子,老师说你做得不错,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简单的一句话,让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大学的殿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简单的一句话,让他悟到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5篇

小编精心推荐

初二寒假作业答案:

寒假将至,学生们肯定是无比开心,只是在疯狂玩耍的同时,可不能忘了寒假作业。初二寒假作业答案特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初二语文寒假作业答案,欢迎阅读。

一、1.注音

dí jìng jié dū wén jiān kùi xiè 襄 陵

2、选词

B E F D C A

3、填空

(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标题、导语、主体、结构、背景

4、C

5、jìn gāo zè yào yāo 飒飒 梭 蹿蹿

6、修辞手法

(1)反复(2)反问(3)借代(4)反语

7、(1)理由:上网可收集各方面的资料,扩大知识面,帮助学习。

(2)观点:上网弊大于利

理由:网络游戏容易让人沉迷,从而荒废学业。

8、略

9、略

10、课堂声声撒酒疯

1、注音

lìjiào jū fǘ 匍 袭 屏 穆

2、a c a a

3、a

4、(1)夸张(2)比喻(3)比喻

5、huǎng niáo fǎ xī qiè 骇 劫 缀

6、C

7、略 8、稳步增长 上升

9、“客到” “盘中”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用水比喻时光,匆匆一去复返。以警告世人要珍惜时间。

三、Cuì lóng miù yì wāng mù niáo huǎng

2、B、C、A、D、3、4—2----3-----1

4、zèn xù jié màng 拙 诅 孀 耸

5、B、B、C、B、6、姆、琐、衰

7、人物地位虽然低下,但却有傲气和骨气。

8、就那么一个老妪,跻身她们中间,并不起劲儿地招徕。偶尔发一声叫卖,嗓音是沙哑的。

9、为了获得自信自己仍然立在好人边上的自慰,老妪退钱表现了“人心的

尊贵”,相比之下,“我”深感自己的行为比较庸俗。

10、略

11、略

四、1、shì jí tuí xuè 差 踌 蹒 丧

2、D

3、A、B、4、略

5、lú qiè shǎng gà áo dàng zhào chāun

6、(1)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

(2)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3)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7、农村中人地位的高低、父亲一生的理想

8、略

9、略

10、‘爱’(潜意识)的力量可以创造人间奇迹。父爱重于山!

11、玉包含王字,有钱字 波包含在水边,是皮匠 楼指酒楼

12、游客、稀客、说客、熟客、刺客、门客

五、1、yǔ yì loū zhì zuò pì huǎng tā

2、伍、晨、肝

3、C、A、A、4、jì jì yàn peì zhoū zhuó jié è

5、A、6、比喻、反复、反问、比喻、7、戴振公捏的那把紫砂壶。

8、他得知紫砂壶的价值后失眠了,人们的势利,也打乱了他的正常生活,他不想为这样的生活所累。

9、紫砂壶被文物商人发现,想从中牟利。

10、.“一惊”:没想到一把普普通通的壶会这么值钱。“拒绝”:(d老铁匠不需要那么多的钱,他对平静的生活很满足;②对壶有很深的感情。

11、两者合一。在没有技术造出原子弹之前,一定要将别人的技术学到手,这样能少走弯路。有 了技术 才可以谈创新。

综合性学习

一、1、对近半个世纪各阶段流行音乐的研究

2、(1)你对现在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2)对我们上一辈以及更早前的流行音乐知道多少?

(3)流行音乐代表

表某一一时代特点,能反映出当代人的特点和崇仰。

(4)略

二、1、积累在平时的点滴中

2、B

3、略

 6

1、hú hóng zhāng dūn 堤 洨 称 肖

2、B、3、巧妙绝伦、惟妙惟肖、独一无

二、就地取材

4、作引用、列数字、摹状貌、作诠释

5、zuì fú qiān mēi 毁、弧、摄、叠、6、B、A、C、C、7、(1)措施:)增加公路总数,多修地铁入口、)减少小车出行,保持公车0增长。

(2)思路:出门多使用公交,减少道路拥挤,减少碳排放。

8、《朝花夕拾》、仙台、弃医从文、9、原句是:朝闻道,夕死可矣。道是指道理,不是盗匪。

10、白日依山尽,(100=百、略)

 7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第6篇

查字典物理网提醒广大考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顺利通过考试,大家必须要有周详的计划。建议同学们平时多积累。在此,查字典物理网编辑特为您准备了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希望给您以帮助。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试题

一、填空题

1、电灯的功率是40瓦特,它表示电流通过电灯泡在_________内做的功是40_________,也就是表示电流在_________秒钟内有40_________的_________能,转化成热能和光能。

2、把一段电阻是4欧姆的合金丝,接在电压是2伏特的电源上,通过合金丝的电流是_________安培,3分钟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焦耳。

3、一个1欧姆的电阻,在2秒钟的时间里通过它的电量为4库仑,那么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_,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它放出的电热量是_________。

4、一个标有220V、450W的电热器,在额定电压下使用,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_安培,通电10分钟,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焦耳。

5、白炽灯的灯丝烧断了,将它搭接起来后,灯还可以发光。但是往往在不长的时间里,灯丝很容易从_________处烧断,这是因为该处的电阻_________,工作时产生的热量_________。

6、串联电路里的两盏灯L1和L2,若L1电阻比L2的电阻大,则灯_________两端的电压较大。在相等时间里,电流通过灯_________做的功多。

7、用电器的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_________的电功率。用电器的实际功率是随着它两端的_________而改变的。例如标有220V、60W字样的灯泡接在110伏特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是_________。

8、一个标有220V、300W的电烫斗,如果电源电压在10%的范围内波动,则实际功率在_________~_________瓦特内变动。

9、电热器正常工作时,电阻为1050欧姆,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5安培,则在1分钟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___焦耳,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_瓦特。

二、选择题

1、判定电灯亮度的主要依据应是()

A、电功 B、电功率 C、电压 D、电流强度

2、电风扇的功率是50瓦特,它表示()

A、1秒钟内电流做功50瓦特 B、有50焦耳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1秒钟消耗电能50焦耳/秒 D、电流在1秒钟内做功50瓦特访?

3、有四个电灯泡,分别标明是:(A)220V、60W(B)220V、40W(C)220V、15W(D)220V、100W那么:

(1)电阻最大的是()

(2)并联接在照明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强度最大的是()

(3)并联接在照明电路中,最亮的是()

(4)串联接在照明电路中,最亮的是()

4、把标有220V、40W的电灯泡,接到电压是110伏特的电路上,它的实际功率是()

A、8瓦 B、20瓦 C、10瓦 D、40瓦

5、将两只电灯泡L1(220V、60W)和L2(220V、100W)串联接入220伏特的电源上,它闪的实际电功率是()

A、L1的实际电功率小于60W,L2的实际电功率比L1还要小

B、L1的实际电功率小于60W,L2的实际电功率大于60W

C、L1的实际电功率大于60W,L2的实际电功率小于100W

D、L1的实际电功率大于60W,L2的实际电功率小于60W 6、1只220V,40W的灯泡L1和1只标有110V,40W的灯L2相比较()

A、它们的额定功率相等 B、L1的额定功率比L2大

C、L2的额定功纺比L1大 D、它们的功率相等

7、用电器的工作电流是0.5安培,在10分钟内消耗电能66000焦耳,那么,该用电器的功率及端电压是()

A、110W、11V B、110W、220V C、220W、110V D、220W、220V

8、电炉丝通电后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因为()

A、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强度比通过铜导线的电流强度大

B、铜导线的电阻小,所以消耗的电能少,电炉丝的电阻大,消耗的能量多,所以热的发红 C、铜导丝有绝缘层,所以不怎么热 D、铜导线比电阻丝传热

三、计算题:

1、电阻R1与R2接在12伏电源的两端,已知R2=10欧,通过R2的电流为0.5安,求R1的阻值及R1消耗的功率。

2.标有6V,3W的小灯泡与电阻R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合上开关S,灯L正常发光10分钟,电路消耗的总电功为6000J,求:①R上消耗的功率?②电源电压?③R的阻值?

3.如图所示,当滑片P在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当滑片P滑至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的示数减少了8.4伏,电源电压不变,求R=?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7篇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

①培育“四有”公民

②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④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

2.底,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实现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读者可以无障碍、零门槛进入。这是一件惠及广大民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举措。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单位( )

①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②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明代思想家薛瑄曾将廉者分为三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为上;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次之;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再次之。“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应以传统廉政思想为修廉的根本 ②应树立廉洁文化的自觉性

③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④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学习借鉴外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近年,我国的传媒在以娱乐为目的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着严重的低俗化倾向,主要表现为过多地渲染权力场中的尔虞我诈,宣扬“皇权”意识和“奴才”意识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于( )

A.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多样文化载体

B.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C.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D.提倡大众文化的多样性

6.每年央视的春节晚会都为我们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地区、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对每年春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要求越越高。这表明( )

A.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B.要博采众长,生产适合所有人文化需求的产品

C.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D.文化建设必须面向世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7.每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全国中小学生通过视频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并以主题班会的辅助形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爱国”。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爱国主义( )

A.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B.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支柱

C.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D.可以直接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

8.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20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于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际网路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西方文化渗透的新工具。为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B.增强抵御外文化的能力

C.加快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D.尊重外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9.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勤劳勇敢精神是( )

①中华文化的集中表现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 ④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在阐述伟大的“中国梦”时特别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对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的警示和要求。这种重实干的时代精神( )

①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③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行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C.中华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够能实现融会贯通

12.2019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爆炸失事,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但它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在美国航天飞机出事一天后,俄罗斯成功发射了“进步M一47”货运飞船,并于2月4日同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2019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人们无法把握和改变

②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

③客观事物复杂多变,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④人们可以发挥意识能动性,推测未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3.美国科学家通过开普勒天文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宜居类地行星,据观测该行星每290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周,表面有很多岩石并可能有水,温度在“宜人”的22摄氏度。可见

①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②人们借助工具可以获得认识

③人的认识活动有反复性 ④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4.有人说:“立事需要知识,问事需要相识,抓事需要意识,做事需要常识,大事需要胆识,议事需要见识,处事需要博识,共事需要赏识,成事需要共识。”其中蕴含的哲理有

①应该在普遍联系中认识事物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根据自身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

④理性认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5.面对频率越来越高的极端天气,我们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抗洪防汛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才能有备无患,经受住考验。这告诉我们

A.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B.面对极端天气人类无能为力

C.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 D.认识极端天气就能把握气象灾害发生的新趋势

16.秋天,有修行的弟子问禅师:“槿花带露,桐叶舞秋风,如何从这些现象中了悟人生的真实?”,禅师答道:“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这句话说明了

A.事物的变化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C.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简答题

17.人口素质是人口在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它包含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近年来,出国旅游休闲度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游客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备受诟病。有人说,每一位外出旅游者都是一张移动着的“中国名片”,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与传播者,应展示出国人健康文明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国民形象。

阅读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公民如何做好移动着的“中国名片”。

18.材料一: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 (9分)

材料二:2019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高%考&资源*网.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初一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 第8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中文编辑软件WPS的创作者求伯君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当他看到外国软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时,心里很不服气。他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不惜代价投入到WPS的开发研制当中,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说明

A.自信是成功基石B.自信就能成功C.自信就是对谁都不服气D.自信能给人带来好运气

3.清朝叶存仁,做了三十余年的官。他离任时,部属执意送行话别,但送行的船迟迟不发,叶存仁好生纳闷,等至明月高挂,来了一叶小舟,原来是部属临别赠礼,故意利用夜色以避人耳目。叶存仁当即写诗一首: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拒礼而去。这件事告诉我们①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②自尊的人能用正确的言行维护自己的荣誉③自尊的人积极向上④自尊的人都是不近人情的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林钢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才多艺、穿着漂亮,他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你认为他的表现①说明他有些自卑②说明他有自知之明③因为他没有长处和优势,所以不自信④因为他没能通过科学地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所以不自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5.下列行为中,属于自尊表现的是①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②在言行上约束自己③取得成绩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④对权威人士言听计从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道理是

A.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B.希望过富贵的生活

C.人活着不能贫穷D.无论何时都不能屈服

7.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先后试用过上千种材料做灯丝,可是都没有成功。面对他人的嘲笑,他却笑着说:我并没有失败,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坚持实验下去,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了

A.自信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B.爱迪生太狂妄C.自信者自傲D.自信一定能使人成功

8、《晏子使楚》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B自尊的人总是虚荣的

C自尊对成功没有帮助D自尊是不正常的心里。

9、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某校建立起学科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而音、体美、自然等学科的考评,在学期末特意增加了一项特别的考试我能行展示。采取学生主动申报、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展示出他们的特长。开展这一系列活动

①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②有助于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③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④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А、①②③В、②③④С、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列能反应中学生自尊心的是

①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②注意在容貌上和衣着上修饰自己③注意在言行上约束自

④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⑤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

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初中各科目的学习对同学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初中频道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24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BDACBCDABBB

二,判断(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B”。每小题1分,共4分。)

题号13141516

答案ABAB

三、简答题:

17、答:对于外来的文化和习俗不能不加分析地简单模仿,全盘照搬,对有毒有害的东西要坚决抵制。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利主要包括:

1、入学权利2、接受规定年限教育的权利

3、按规定获得奖学金、货学金、助学金的权利

4、完成规定学业,获得相应证书的权利等。(答到三点给全分)

四、分析题:

19、

(1)不同意1分对中学生而言,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优势互补,而且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3分)

(2)落落大方,掌握分寸。

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提倡男女同学之间的群体交往。(意思答对即可)现在是不是感觉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初一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答案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11、一次,体育课进行跳木马练习。小强个子矮,再加上平时缺乏练习,总也跳不过去,引来周围同学的一阵笑声。小强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发誓一定要跳过去,而且还要比别人跳得漂亮。从此以后,他加强练习,逐渐找到了跳木马的诀窍。在一次测试中,小强的跳木马动作规范而漂亮,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阵赞扬声。

这说明了什么?

12、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能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争取明天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这是北京市在中小学生中开展的我能行教育活动中总结出的八句话。

北京市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你对上述八句话中哪一句认识最深刻,请谈一谈。

13、请你来当心理专家,诊断一下王杰同学与成功无缘、自信全无的原因何在?

七年级五班的王杰同学,见人说话先脸红,遇到事情我不行,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

王杰的病因是:

处方:

第七课做自尊自信的人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1、A2、A3、A4、C5、C6、A7、A8、A9、C10、D

11、①自尊的人积极向上。自尊是促使人奋发进取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②真正树立起自尊,赢得他人尊重,是要靠自我努力、发展提高自己来实现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执著追求、勤奋学习,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12、提示: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针对部分学生中存在的自信心差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增强自信心。

关于对八句话中某一句中的认识,可根据自信的意义、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培养自信的方法等问题展开来谈,不一定拘泥于教材的论述。

13、病因:缺乏自信心,有自卑的心理作怪。处方:正确认识自己,要科学比较,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充分肯定自己。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一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怎么样,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祝大家学习进步,考试顺利!

相关链接:

寒假大窜联:七年级政治寒假作业选择题参考

七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选择题

初中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初中,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寒假乐园)初一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测试题参考,希望给各位学生带来帮助。

1.进入中学后,我们会遇到很多新鲜事物,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让我们站在一个新起点上。这里说的“新起点”是指

A.自身成长的新起点B.新环境C.新同学D.新老师

2.小张同学学习很刻苦,晚上常常学习到深夜,就连周末也从不休息,可她成绩并没有提高,她很难过,又找不出原因。你认为小张同学学习成绩没有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不够刻苦和勤奋B.学习时间太少

C.学习态度不端正D.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我国有句俗语:“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太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下面与这句话没有关联的表述是

A.松散的集体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

B.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C.和尚不喜欢与别人相处,和尚越多力量越小

D.集体的力量不仅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多少,更取决于成员之间的组织和配合

4.作为中学生,要想学会自主学习,就要应该

①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②成为一个自主的学习者

③能独立承担学习责任④拒绝任何形式的辅导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平时各门成绩不错的晶晶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失利后,沮丧地说:“我怎么什么都不会啊!”下列能帮助她正确认识自我的是

A.士别三日,刮目相看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D.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训体现的道理是

A.要学会通过与他人比较和倾听评价来认识自己B.要全面采纳他人的建议

C.要善于悦纳自己,学会展示自己的优点D.要在挑战中展示、发展自我

7.小江从乡下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读书。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才多艺、穿着漂亮,她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①说明她有些自卑②说明她有自知之明③因为她没有长处和优势,所以不自信④因为她没能通过科学的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所以不自信

二年级数学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9篇

一、填空。

1、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在计算除法时,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 )。

3、10个百是( ),6800里面有( )个百。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4、37÷6=( ),被除数是,除数是( ),商是(),余数是( )。

5、□里最小可以填几?

3□68>3568 □423>2635 1359>13□9

6.○÷6=8☆,☆最大是( ),这时○是( )。

7.照这样排下去,第23个图形是( ),第32个图形是( )。

8、在○里填“>”“<”或“=”。

688○689 1000○999 4900克○5千克 4000克○4克

9、把6千克、60克、5000克、5200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强的体重是35( ) 两袋加碘盐重1000( )

一袋方便面129( ) 一车煤重4000( )

11、把9999、9899、8999、9001这几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12、一台电脑的价格是6997元,大约是( )元;一辆电动车的价格是元,比一台电脑大约便宜( )元。

13、2108=( )+( )+( )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 ”,错的画“ ”。

(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 )

(2)把14个梨分成2份,每份一定有7个。 ( )

(3)42÷6=7,这个算式表示把42分成7份,每份是6。 ( )(4)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比较,铁比较重。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 )

三、请你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6020 B、C、4800 D、3600

2. 在计数器上,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0,百位上是6,千位上是5这个数是( )。

A、2065 B、5206 C、5602 D、5062

3. 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D

4.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A、99 B、1 C、1000 D、100

5.数学课本的重是145( )

A、克 B、千克 C、斤 D、两

6、盘子里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华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明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大伟吃什么水果?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10篇

假期来了,大家是不是特别开心呀?但是小编提醒大家:我们还是个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哦!鉴于此,小编精心准备了这篇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试题2014,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9.(4分)完成下列作图(每小题2分)

(1)下面左图是一杠杆图,试画出作用在杠杆A端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并画出该力的力臂。

(2)下面右图是未装配好的滑轮组,请在图 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要求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最省力。

20、(4分)请记录下列测量工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

(1)观察如图甲所示;甲图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如图乙所示;乙图木块长度是 cm。

21、(5分)下图为某同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该同学先后三次将同一木块放在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然后分别用不同的力推了一下木块,使其沿斜面向下运动,逐渐减小水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木块运动的距离,从而得出力和运动的关系。

(1)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不要求解释错误的原因):。

(2)更正错误后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观察到,随着摩擦力的逐渐减小,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逐渐,运动的时间越来越,但由于实验中摩擦力,所以不可能观察到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情形。

(3)在上述实验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推测:如果摩擦力减小为零,水平面足够长,那木块在水平面上的速度既不减小,也不增加,运动方向也不发生变化,木块将。

22、(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对有关的问题分析如下:(1)他们利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 拉着木块沿长木板滑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 力。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他们应控制 不变,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实验中应用了 的研究方法.(3)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

23、(5分)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 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用字母表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24、(6分)如下图所示是某小组研究浮力问题的装置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两图中,B图中测力计的示数变小,说明了物体,A、B两图中测力计示数之差等于。

(2)比较B、C两图能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有关;

(3)C、D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 有关。

(4)比较 图和 图可说明物体浸在同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2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公式并带数值和单位计算,文字说明应简明扼要。

25.(9分)如图21所示,一底面积为410-3m2的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 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烧杯中原来水的深度为20cm。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22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求:(1)此圆柱体的重力是多少?

(2)圆柱体未浸入水中时,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3)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4)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

(5)圆柱体的密度是多少?(6)圆柱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9分)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如图14所示的装置将重为500N的建材从地面匀速送到6m高处,所用拉力为300N,时间为20s.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10N/kg)求:(1)工人做的有用功;(2)工人做功的功率;(3)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起400N的重物,需要用多大 的拉力?

27、(8 分)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30N,其底面积为1200cm2。鱼缸内装有0.2m深的水,水的质量是27kg。(g取10N/kg);请计算⑴鱼缸内所装水的重力;⑵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⑶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因为物体是全部浸没,所以V物=V排=410-4m32分

初一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练习题 第11篇

A.身体的外型发生了变化B.身体内部器官逐步完善

C.性机能走向成熟D.内心充满着各种矛盾

2.走进青春期,我们会面对一些新的烦恼。这些烦恼

A.永远是我们成长的阻力B.不可能通过自己得到解决

C.根源于青春期特有的矛盾心理D.是成长过程中的主旋律

3.对青春期出现的特殊生理现象,如变声,我们应这样对待

A.寻求朋友的帮助,朋友怎么建议就怎么做

B.欣然接受,因为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的生理现象

C.更多地注意自己在生理上的其他变化,一有变化就去医院

D.寻求医生的帮助,尽量回到原来的状态

4.青春期出现长青春痘、体味加重等现象,是

A.正常的心理现象B.不正常的心理现象

C.正常的生理现象D.不正常的生理现象

5.青春期一般指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12篇

1.小丽刚刚升入七年级,下面是她对初中生活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有

①七年级是人生成长道路上的新起点 ②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集体,给了我们新的憧憬 ③七年级学习紧张,没有小学时轻松 ④新的班集体,需要我们共同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进入中学后,每位同学都想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习、生活。下列同学的说法不利于所在班级成为良好班集体的是

A.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B.确立共同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C.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D.“各扫门前雪”,只要每个人都能独立处理好个人的事情就行

3.彩虹的美丽在于它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人都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都无法替代。

A.共性 B.同一性 C.独特性 D.普遍性

4.每个人都应成为“学习的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应该 ①学会自主学习②提高学习效率 ③科学安排时间 ④投入“题海战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小明在日记中写道:每次遇到一个难题,就苦思冥想,甚至睡不好觉;但是经过努力解决了,那种愉悦是不能言表的。他 的这句话说明

A.学习是无法摆脱的 B.学习是非常辛苦的 C.学习只会令我们感到快乐 D.学习是苦乐交织的 6.下列学习方法中,值得我们借鉴的是

A.遇到难题立即问老师,不必过多思考 B.学习任务到了最后时刻再动手,不必操之过急

C.学习有计划,首尾兼顾 D.自主学习就是完全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自学成才

7.生命的成长过程是漫长的,结束一个生命是瞬间的。这启示人们对待生命应该

A.相互排挤 B.相互竞争 C.相互尊重,相互关爱 D.相互敌视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精选12篇)寒假接力棒初二上册语文寒假作业练习试题 第1篇1.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