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精选3篇)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7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 男42例, 女33例, 年龄9个月~13岁, 平均5.6岁, 其中年龄<1岁5例, 2~7岁52例, 8~13岁18例。所有患儿其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病原学检查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发热症状, 其中气促13例, 喘憋9例, 头痛、呕吐39例。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或片状阴影。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明显升高, 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高, 血沉增快, 冷凝集试验阳性。所有患者排除肝脏疾病或肝、肾功能异常。随机将75例患儿分为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38例, 采用阿奇霉素贯序治疗, 对照组37例, 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2组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贯序治疗是应用抗生素治疗时先用抗生素静脉滴注, 待病情缓解或控制后改为口服抗生素。2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用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采用阿奇霉素10mg/ (kgd) 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连用5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 连用3d, 停服4d, 再服3d;对照组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法, 采用阿奇霉素10mg/ (kgd) 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 连用7~10d为1个疗程。

1.3 效果判定

根据卫生部1993年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后,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体温正常, 血象正常, X线胸片肺部阴影完全吸收, 为痊愈;治疗后,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体温恢复正常, 血象稍降低, X线检查胸片肺部炎症较治疗前有大部分吸收, 为有效;治疗后, 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和好转, 甚至加重, 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未有任何消退, 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2组进行比较, 治疗组38例治愈21例, 治愈率55.3%, 有效15例, 有效率39.4%, 无效2例, 无效率为5.3%, 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37例治愈17例, 治愈率45.9%, 有效15例, 有效率40.5%, 无效5例, 无效率为13.6%, 总有效率为8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有14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5例出现轻微腹泻症状, 减少药物剂量或减慢滴注速度后症状消失, 所有患儿全部完成治疗, 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肺部病症之一, 具有很高的感染性, 病程长、发病严重, 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各系统的并发症。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可阻碍病原微生物细胞壁合成, 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与细菌核糖体形成可逆性结合, 影响或阻断病原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红霉素是治疗衣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但由于红霉素静滴注入后通过胆汁分泌至胃肠道, 可引起较重的胃肠道不适合和耐受性降低。

阿奇霉素是新型的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对支原体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有良好的组织渗透性, 在组织内特别是肺组织内的浓度较高, 代谢缓慢, 半衰期长, 与组织的亲和力高, 不良反应少。阿奇霉素贯序治疗不仅能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还能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 使其药物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在体内长时间停留, 消灭肺内存留的支原体, 提高治愈率, 也避免突然停药带来的不良反应, 使患儿有良好的依从性。

总之,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少, 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患儿依从性好, 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贯序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8例, 采用阿奇霉素贯序治疗, 对照组37例, 采用阿奇霉素常规治疗, 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37例总有效率为86.4%。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少数患儿轻微的胃肠道不适、腹泻症状, 减少药物剂量或减慢滴注速度后症状消失, 所有患儿全部完成治疗, 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治疗支原体肺炎不良反应少, 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患儿依从性好, 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贯序疗法,支原体肺炎,小儿

参考文献

[1]黄中炎, 李丽君, 王海涛.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48例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 2005, 2 (9) :830~831.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第2篇

【摘要】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儿科收入的小儿支原體肺炎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以10天为1疗程。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91.2%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花费也均较对照组少。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较为有效的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较好,而且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在减轻患儿痛苦的同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

支原体肺炎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一种由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婴幼儿也较常见。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肺炎支原体经飞沫的传播,感染患儿后侵入其呼吸道粘膜,吸附于宿主的细胞膜受体上,发生增殖并释放过氧化氢、酶、膜脂类等有毒性的物质,引起组织的损伤,诱发发热、咳嗽等症状[1]。阿奇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的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产生抑菌作用。序贯疗法是指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儿科收入的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10.4±2.1)岁。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11.2±1.9)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2]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7版)中关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表现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且MP-IgM阳性,无心、肝、肾等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即将10mg/(kg·d)的阿奇霉素溶解于5%的葡萄糖溶液中,每天注射1h,以10天为一疗程。

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先给患儿静脉滴注溶于5%葡萄糖的阿奇霉素10mg/(kg·d),每天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患儿情况稳定,则改为口服阿奇霉素颗粒,1次/天,每次10mg/Kg,以10天为一疗程[3]

1.4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1993年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本次研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4]。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常规检查正常,无并发症,X线片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完全吸收;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常规检查白细胞下降明显,较少并发症,X线片检查显示肺部炎症大部分吸收;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得到有效改善,血常规检查未见好转,较多并发症,X线片检查也未见明显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资料的X2 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两组疗效的对比,见表1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主要是由于病毒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组织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等,依据年龄的不同体征各有差异。婴幼儿可在胸部叩诊时闻及轻度的浊音,呼吸音也有所减弱,但在年长儿往往会缺乏较为明显的胸部体征。此病起病缓慢而且多迁延难愈,容易复发,造成多系统功能损害。因此临床需仔细进行检查防止漏诊、误诊,并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保证患儿生命健康。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能独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最小者,无细胞壁,对于能阻碍病原微生物蛋白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本次研究选用具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的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序贯疗法主要是指在进行抗菌治疗时,先进行静脉注射治疗,在病情稳定后再选用半衰期长且生物利用度接近注射剂的抗菌药物口服制剂替代注射剂继续进行治疗的方法,它是同一种药物不同剂型间的转换,具有减少注射带来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花费的优点[5]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因此将所选的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和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治疗后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有效治愈率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4%,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较传统的静脉注射治疗能较为有效的改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使白细胞下降,血常规恢复正常。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显示观察组仅有17.6.%的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经及时有效处理后均痊愈出院,而对照组有35.3%的患儿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皮疹等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花费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在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也减少了住院花费,减轻的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

由此可见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梁景林.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6):135-136.

[2] 何建军.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193-194.

[3] 赵天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4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5):144-145.

[4] 彭军琴,刘胜贤.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布地奈德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115-116.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80例,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研究组男24例, 女16例;年龄61~87 (64.8±4.3) 岁。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年龄59~88 (65.5±4.8) 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咯痰、胸闷、气短、紫绀等症状。胸部X线检查:肺部见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部分患者呈现大片状阴影。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患病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均入院后立即停止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给予一般治疗, 包括退热、吸氧、止咳祛痰和促进痰液排出, 盐酸氨溴索1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 每天2次。研究组另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国药准字H12000687) 0.2g, 以30~40滴/min速度缓慢静脉滴注, 每天2次, 连续使用7d后改为左氧氟沙星片 (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国药准字H19990053) 0.2g口服, 每天2次。对照组另给予阿奇霉素 (海南斯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H46020358) 0.5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速度30~40滴/min, 每天1次, 连续使用7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 (四川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国药准字H109801060) 。2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血常规、痰培养、呼吸道病原学测定及X射线检查, 同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体征、体温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 X线检查肺部病灶已吸收, 血象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 肺部啰音减少, X线检查肺部病灶未完全吸收;无效:用药72h后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或恶化[2]。总有效率= (显效+好转)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临床症状改善及消失时间

研究组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

研究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 轻度皮疹1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3例, 皮疹2例,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2.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但2组患者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或神经系统、造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2组患者均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老年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 占老人感染性疾病的57%, 远高于非老年人患者[3]。有资料显示, 老年人重症肺炎引起的病死率较青年人高3~4倍。因此老年肺部感染仍是新世纪需面对的一个难题[4]。吕敏[5]报道认为, 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在炎性反应发生部位的浓度及在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维持的时间。阿奇霉素为第2代大环内酯抗生素, 具有生物利用度好, 血浆和组织浓度高, 可透入细胞内, 体内抗菌作用强, 与左氧氟沙星比较, 左氧氟沙星于呼吸道器官内浓度高, 其痰中浓度可达到或超过血浆浓度, 被称为呼吸道喹诺酮药, 适用于呼吸道感染[6]。同时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7], 既有效, 耐受性又好。本结果显示,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 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综上所述, 由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较多, 一旦出现肺部感染不易控制, 因此应尽早选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治疗。左氧氟沙星具有高效、强力抗菌、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血浆半衰期长的特点, 是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理想选择。

摘要:目的 比较左氧氟沙星与阿奇霉素贯序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研究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 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和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咳嗽咯痰改善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左氧氟沙星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阿奇霉素。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肺部感染, 老年

参考文献

[1] 杨林爱.超声雾化吸入佐治老年人肺部感染80例疗效观察[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0, 20 (3) :29-31.

[2] 黄标升.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体会[J].按摩与康复医学 (下旬刊) , 2012, 3 (1) :79-80.

[3] 余宏伟, 王翼洲.清肺化瘀散对老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超敏C反应蛋白及补体C3、C4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 22 (7) :61-63.

[4] 李荣双, 韩伟.高龄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及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3) :23-24.

[5] 吕敏.加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山东医药, 2009, 49 (25) :70-71.

[6] 顾晓花, 沈策.大环内酯类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6, 29 (3) :200-202.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阿奇霉素贯序疗法(精选3篇)阿奇霉素贯序疗法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7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