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精选9篇)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第1篇

婚姻介绍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婚恋年龄,每个人都该收获幸福婚姻。但是有一些情况,我们无法自己遇到合适的姻缘,比如时间不够,选择面狭窄,择偶要求挑剔,或是需要重新组建家庭,所以,才会需要去婚介所征婚,借助专业婚恋服务机构来找对象。那么,有一个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就冒出来了:“一年之内,在婚介所找到结婚对象的可能性大吗,到底有多大”

程:从你产生去婚介所找对象的想法开始,到经过多方比较终于选定一家适合自己的婚介服务机构,然后和机构工作人员进行详细沟通,直至签订服务协议,开始服务,这需要一段准备时间(一般1个月以内)。服务期开始后,你将经历的过程是怎样的呢?以真情在线这样的专业服务机构为例,对于新加入的会员,顾问首先需要根据你的个人条件和择偶要求为你选择合适的约见对象,与双方沟通,协调好彼此的时间,促成一次约见,约见结束后,顾问一般还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反馈,以确定两人是否可以继续交往。一般来说,第一次约见就成功的机率较小(因为人的心理会倾向于多比较几个,希望再看看在后面的人)。

也许见到第*个的时候,你终于确定和他稳定交往,而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误解和摩擦,这时顾问的价值就又体现出来了,只要不是原则上的不匹配,为了不错失一次好姻缘,顾问一般会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带领你们迈过交往过程中的沟沟坎坎。总之,考虑到搜寻匹配对象的成本、约见前和约见后,以及稳定交往过程中的时间成本等,一般在第6个月到8个月的时候,是相亲成功率最高的时候,是找到结婚对象概率最大的时期。真情在线http:// 的婚恋顾问道出其中原因:这个时候你和你的婚恋顾问早过了默契和,双方沟通更加顺畅,你也积累了一些相亲实践经验,对自己的认知更趋于合理,对什么样的男人适合自己已经比较心知肚明了,这些都是在第6—8个月容易遇到结婚对象的原因。

总之,从服务之日起,如果你这一年确实把找对象这件事排在相对重要位置(而不是动不动就出差一段时间,导致服务暂停),自己的生活也很平稳,未发生什么大变故,一般一

年之内你是会有所收获的。

其实在一年内尽快找到合适对象,提高在婚介所找对象的成功率的方法和技巧,真情在线的总监徐女士也给大家支了几招:

如何提高婚介所找对象的成功率——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婚介服务机构

根据自身条件和择偶要求适合自己的婚介所,这点很重要。每家婚介服务机构都会有自己的核心用户定位,有相对便宜服务于工薪阶层,也有的价格昂贵服务于高端人士。只有和自己身份地位相匹配的婚介所,才能提供满足自身期望值的服务。以真情在线婚恋网)为例,主要针对中高端人群,外企白领、商界成功人士、政企精英,综合条件达不到的用户一般很难加入。

如何提高婚介所找对象的成功率——择偶条件合理化

条件是双面的,一方面是自身,一方面是对对方的要求。往往较高的择偶要求同样需要自身条件更加优越于自己的要求。如果想要提高成功率,要客观认识自己,认清最终走向婚姻的目的性。

如何提高婚介所找对象的成功率——提高相亲技巧

提高自己的婚恋情商,培养一些实用的相亲技巧,这无疑是提高征婚成功率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实在真情在线这样的服务机构,你的顾问一般会事先指导得很周全,比如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鞋子,什么样的话能说,什么样的话最好不说,等等,真是比父母都要贴心。不过也能理解,顾问辛辛苦苦为你搜寻匹配对象,好不容易确定见面商定好见面时间,顾问自然希望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但关键还在自己,珍惜每一次相亲机会,与你的顾问紧密配合,如此才能早日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组成温暖的家庭。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第2篇

欢迎大家继续浏览自我介绍的以下文章:

如何正确地做好自我介绍?

变频供油调节发动机功率专利介绍 第3篇

现有的发动机正常工作状态下功率转速调节基本采用每个工作循环都供油做功, 只是通过调节进气多少或供油多少来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转速。在工作过程中无论功率转速大小, 所有汽缸都参与工作。由内燃机原理知, 在负荷率较小时比油耗较高, 排放污染较大;符合率较大时比油耗较小, 排放污染最少。例如汽油机一般在负荷率约为80%~90%时比油耗最低, 排放污染最小。安装在汽车上的发动机, 其功率都是按照满载时最高车速或最大爬坡度等极端工况配备的。而在大多数使用情况下, 例如在城市市区行驶, 负荷率通常只有20%~50%, 因而油耗较高;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由于提高了发动机的负荷率, 油耗即可降低。小排量汽车比大排量汽车省油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多数情况下小排量汽车发动机的负荷率比大排量汽车高。

1 专利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频供油调节发动机功率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发动机节能问题。本发明可以通过改变发动机供油, 从而调节发动机频率, 来达实现节油的目的。

本发明的变频供油调节发动机功率的装置, 由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发动机功率信号传感器3、发动机功率及转速选择开关4、供油频率控制器5、放大驱动电路6、喷油控制器7和气缸喷油器8、9、10、11构成, 发动机转速传感器1、冷却液温度传感器2、发动机功率信号传感器3和发动机功率及转速选择开关4分别连接供油频率控制器5的信号输入端, 供油频率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放大驱动电路6, 放大驱动电路6连接四个气缸喷油器8、9、10、11, 四个气缸喷油器分别连接喷油控制器7。

本发明的变频供油调节发动机功率的装置,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内燃机, 尤其是汽油机和柴油机。通过本发明的装置可以改变供油频率, 即每分钟供油循环和停油循环均匀交叉进行, 改变供油循环与停油循环的比例, 即可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转速。每次发动机气缸都处于一定的中高负荷, 喷油量基本不变, 控制简单。转化效率高、排放性好, 动力响应性好。减少了汽油机节气门体组件及相关部件或者柴油机油门调节机构, 真正实现“软”控制发动机的功率转速, 可控性好。

2 实施方法

如图1, 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 冷却液温度信号输入, 控制比例信号 (即控制发动机功率大小或者转速大小的控制比例) , 功率控制或者转速控制的选择开关信号, 分别输入到放大驱动电路中。

供油频率控制器5, 根据功率/转速选择信号, 明确目前采用功率控制还是转速控制, 再通过控制比例知道当前需要的功率或者转速, 根据发动机冷却液温度知道当前发动机的冷却情况或者是否冷启动, 确定是否采用全频率供油或者超温保护, 然后根据发动机的转速与目标转速对比采取相应的增加供油频率还是减小供油频率, 如果采用的功率控制则进行固定的供油频率或者适当的调速, 以此逻辑计算出当前需要的供油频率, 以此来控制放大驱动电路, 实现对喷油的变频控制。

放大驱动电路6, 根据供油频率控制器的输出信号实现对喷油器的供油频率进行控制, 再根据基本喷油器确定每次喷油量和喷油时刻, 以达到具体的喷油变频控制。

基本喷油控制器7, 可以是现有的电喷系统, 也可以是新开发的定制的喷油系统, 逻辑非常简单, 只需要对全负荷工况进行喷油量控制, 和喷油时刻控制即可, 逻辑简单, 对硬件要求极低。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对于汽油机而言, 彻底改变以往靠节气门控制进气量来控制发动机的功率转速, 而采用取消节气门 (相当于节气门全开) 或者处于几个较大的典型位置, 改变供油频率 (每分钟供油循环和停油循环均匀交叉进行, 改变供油循环与停油循环的比例, 既可达到改变输出功率转速) 来调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转速。对于以往传统的汽油机而言, 正常工作状态下往往每个工作循环都供油做功, 只是通过进气多少或供油多少来改变发动机输出功率转速, 而本方法则是对于某一典型节气门位置, 每次发动机进气量基本不变 (随转速变化, 有细微变化) , 喷油量基本不变 (只是相对发动机转速、进气压力、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等作微调) , 始终使发动机的每个供油做功的汽缸的每次燃烧做功都处于转化效率高的中高负荷工况。以每个缸为单位或者以每个工作循环为单位, 采用供油与停油均匀交叉进行的变频供油方式来达到调节汽油机功率转速的目的。

对于汽油机而言, 按工作循环为单位或者按缸为单位进行循环比例控制喷油, 完全可以做到从0~100%的连续调节。其中加粗不带下划线的缸表示供油, 不加粗带下划线的缸表示停油。这两种方式中, 按工作循环为单位相对控制简单得多, 不涉及到具体某一缸, 也不涉及到具体几缸机, 通用性强, 适合高速机。按缸为单位相对控制比较复杂, 适合低速机。尤其是对汪克尔转子发动机而言, 按气室为单位控制更简单。

对于柴油机而言, 原理基本类似, 可以使柴油机始终工作在效率较高的中高负荷, 而且可以大大减小柴油机电控系统。每次喷油量基本不变或则设定几个较大固定喷油量, 只是控制喷油频率。而且由于有的工作循环供油燃烧做功, 有的工作循环不供油, 此时冷空气对发动机具有非常好的冷却效果, 对于高速、风冷式发动机特别有益。

3 实施实例

3.1 4/6缸电喷汽油机改造、以工作循环为变频供油控制单位。

首先取消氧传感器, 将其信号至高电压1V (制造混合气偏浓的假象, 让发动机减小喷油量, 从而达到稀燃的效果) , 然后将节气门开度固定于趋近最大开度位置 (不能最大, 防止启动的时候电控单位误认为溢流控制, 以至于无法启动) , 将原有节气门拉索至于供油频率控制器的控制比例电位计, 通过拉动控制比例电位计来反映操作者的功率需求或者转速需求。将原有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接入到供油频率控制器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口, 以此来作为供油频率控制器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将原有的冷却液温度信号传入供油频率控制器冷却液温度输入信号接口。然后将喷油器与放大驱动电路进行连接, 既可实现本方法的发动机功率转速调节。

控制比例范围为0~100%, 供油频率比例从X%~100%, 其中X%即稳定怠速时候的供油频率比例, 通过调试确定。

如果采用功率控制, 则控制比列与供油频率比例成正比。

如果采用转速控制, 则采用闭环控制, 根据当前转速与目标转速的比较, 如果当前转速低于目标转速则增加供油频率, 如果当前转速高于目标转速则降低供油频率。其中目标转速采用 (最高额定转速-怠速转速) *控制比例, 如此通过控制比例大小可以控制目标转速, 以达到控制发动机转速的目的。

3.2 化油器式风冷式单转子汪克尔汽油发动机、以转子气室为变频供油控制单位

首先取消化油器, 将其改进成喷油器 (高速, 能适应3000~9000rpm) , 倾斜角以适应, 每次喷油都能直接喷入到气室内, 以防止停油气室后有上一供油气室的剩余燃油, 影响发动机油耗和排放。改进供油系统, 采用压供一体式喷油器。将原有节气门拉索至于供油频率控制器的控制比例电位计, 通过拉动控制比例电位计来反映操作者的功率需求或者转速需求, 也可以通过控制电脑直接控制比例信号实现“软”控制。将原有的转速信号 (点火引出) 接入到供油频率控制器发动机转速信号输入口, 以此来作为供油频率控制器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将原有的发动机特征温度信号传入供油频率控制器冷却液温度输入信号接口。然后将喷油器与放大驱动电路进行连接, 即可实现本方法的发动机功率转速调节。

控制比例范围为0~100%, 供油频率比例从X%~100%, 其中X%即稳定怠速时候的供油频率比例, 通过调试确定。

如果采用功率控制, 则控制比列与供油频率比例成正比。如果采用转速控制, 则采用闭环控制, 根据当前转速与目标转速的比较, 如果当前转速低于目标转速则增加供油频率, 如果当前转速高于目标转速则降低喷油频率。其中目标转速采用 (最高额定转速-怠速转速) *控制比例, 如此通过控制比例大小可以控制目标转速, 以达到控制发动机转速的目的。

本控制方法对于此高速小型发动机应用于航空或者发电机组非常的适用, 可以实现“软”控制, 对于类似无人机和高速变频发电机组非常有益。

4 优势

采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1) 减少了进气测量系统, 以及汽油机的节气门体及相关部件, 以及柴油机的油门等部件。

2) 由于发动机汽缸始终工作于一种工作状态, 喷油量控制相对简单得多 (只需在设计时调试好, 参数基本不变) 。

3) 可以实现2种控制:功率控制 (直接控制喷油频率也可以适当范围内的调速) 和速度控制 (相当于巡航功能, 直接进行对比控制, 将瞬时速度与目标速度进行比较, 如果小于目标速度就增大喷油频率, 如果大于目标速度就减小喷油频率) 。

4) 可以实现无变速器, 无级变速, 对于摩托车或者速度扭矩范围要求不高的应用领域非常适用。

5) 节油 (每次燃烧做功都处于中高负荷, 转化效率高) , 提高发动机寿命和工作可靠性 (对于每一个汽缸而言, 始终在供油燃烧和停油空循环2种状态之间转换, 在空循中就可以对汽缸进行冷却, 对发动机的冷却润滑非常有益) 。

6) 减少了机械式发动机控制装置, 提高了发动机的可控性和可靠性。 (尤其对于需要自动调速或者无人操作自动控制装置中非常有用) 。

7) 加减速性能高, 响应速度快, 不存在加减速工况剧烈变化引起的冒黑烟等现象。

8) 由于中间存在不供油空循环, 因此, 排气管里氧气浓度较高, 可以氧化未然HC和CO, 有利于降低排放。

9) 由于气缸冷却好, 有利于减少爆震, 而且发动机处于80%~90%负荷, 气量大, 最高温度不是非常高。如果需要排放好, 还可以适当减小空燃比, 增加供油, 从而减小NQx排放;如果需要经济型好, 则可以适当增加空燃比, 使发动机处于偏稀燃烧。

10) 对于类似汪克尔三角转子发动机类高速发动机, 此种控制方法更是特别有效, 对于一个三角转子的三个气室, 只需要一个喷油器, 而且由于汪克尔三角转子发动机自身的平衡性好, 因此其振动会更小, 工作更稳定。

11) 对于航空用活塞发动机或者发电机组用发动机, 由于其工作转速相对较高较稳定, 此种控制方法更适应, 还可实现“软”调速, 而且此种控制方法简单对硬件要求较低, 完全可以利用变频单片机实现发动机喷油控制。

12) 此方案所用的组件: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控制信号 (速度/功率) , 进气温度、冷却液温度。相对现有电子控制发动机系统简单得多。

13) 对于采用CDI磁电机点火的汪克尔三角转子发动机, 采用此方案实现的电喷汪克尔三角转子发动机, 可以从点火信号引出转速信号, 点火信号和转速信号估算出喷油时刻, 进气温度、发动机特征温度。相对以前的化油器式或者电喷式都简单得多, 可实现“软”控, 加速性更好, 经济性好。

14) 采用以工作循环为单位的变频控制供油调节发动机功率转速, 通用型好, 无论汽油机柴油机几缸都可以采用。可以单独重新设计, 也可以在原有电喷系统之上改进, 可实施性强。对控制电路的要求非常低。

15) 此控制方法实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属于闭环控制, 抗干扰能力强,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 某一次喷油或停油丢失, 对发动机的工作基本没有影响, 自适应性强。

功率教学设计 第4篇

1 理解功率的概念,熟练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应用,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2 能定性和定量分析机车的起动过程,熟练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运用。

3 熟练类比法、图像法等的应用。

重点难点

1 重点:功率定性分析,机车以恒定加速度起动和恒定功率起动分析计算。

2 难点:瞬时功率的理解是难点;机车的过程分析及公式的选择是难点。

课后回顾在物理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有很多相通可比之处,类比法是一种常用、高效的学习方法。通过本节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学生实现了多个概念的统一化,提高了学习效率;辨析了两对功率,实现了在混淆、纠错中提高能力;两种起动方式图像类比——动力学和能量观点运用的类比,实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创造力的培养。总之,通过各种教法的实践,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科学的态度,有利于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本课黑板中间的主板书

1 功率的概念及表达式

(1)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表达式:P=W/t

2 功率的分类

(1)平均功率:P=W/t 或P=Fvcosα (v为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

(2)瞬时功率:P=Fvcosα (v为某时刻的瞬时速度),描述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

3 机车两种起动情况分析应用

(1)以恒定功率起动

(2)以恒定加速度a起动

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介绍 第5篇

一、概述

3000系列闭环电控外混式天然气发动是以B3000高可靠性柴油机为本体、借鉴在1512T系列气体机上成功应用的国际先进的控制技术、由我公司自行研发设计的电控外混天然气发动机。

二、总体特点和外观特征

1、AD12V190ZLT2型(3412T)电控外混式天然气发动机

AD12V190ZLT2型电控外混式天然气发动机,是以B3000高可靠性柴油机为本体、借鉴在1512T系列气体机上成功采用的国际先进的控制技术,设计开发的电控外混天然气发动机。转速1500r/min,单机功率为1100kW,该机可配成1000kW天然气发电机组和固定机械配套动力。

2、AD12V190ZLT2-2型(3412CT)电控外混式天然气发动机

AD12V190ZLT2-2型天然气发动机是在3412T天然气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的,转速1000r/min,单机功率为800kW,该机可配成700kW天然气发电机组和固定机械配套动力。

三、主要技术规格和基本参数

四、3000系列电控外混式天然气机的特点

1、采用压气机前混合方式,通过EGS控制系统对空燃比进行闭环控制,发动机可以按不同工况和不同转速适时地自动调整空燃比,从而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佳状态,同时通过提高空燃比,实现稀薄燃烧,提高了发动机经济性、可靠性,解决了普通外混式天然气机的回火、放炮等问题。

2、选用高压比大流量增压器,满足发动机进气要求,以达到高空燃比。

3、对进气系统及冷却系统做了大量工作,将中冷器进行了大胆改进,大大减小了功率蝶阀后气道容积,提高了进气效率,改善了发动机调速特性。

4、选用高能量、高可靠性的点火系统,使发动机各缸燃烧更加稳定,均匀。

5、在发动机进气系统设置了带消焰功能的放泄阀,以满足气体发动机的防爆要求,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

6、燃气进气系统选用了国际上成熟的产品,具有过滤、调压、超压保护及紧急切断等功能;同时通过合理的选型匹配,在完善功能的同时,节省了成本。

五、主要用途

本机型以天然气为主,同时兼顾沼气、煤气等低压燃气的用途,可以替代进口大功率天然气机,满足城市、井场供电以及压缩机等市场的需求。

六、发动机接口图

6000系列电控外混式天然气机简介

一、概述

为开拓产品市场,满足用户对大功率天然气机的要求,不断扩大、完善190系列天然气机的功率范围,提高天然气机的性能指标,济柴自行研制开发了H16V190ZLT-2型天然气发动机。H16V190ZLT-2型天然气发动机是以公司16V柴油机为原型,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基础上,借助多年研制12缸V型天然气机的成功经验,研制出的一种适用于低压燃气、高智能化、热耗低、可靠性好、低排放、长寿命的16缸V型天然气机,满足国内外市场对1000kW以上大功率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的需求。

二、总体特点和外观特征

H16V190ZLT-2型(6016CT)电控外混式天然气发动机是在6016型柴油机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上,借助多年研制12缸V型天然气机的成功经验,研制的一种大功率、高可靠性的16缸V型天然气机,转速1000r/min,单机功率1200kW,可配成1100kW天然气发电机组和固定机械配套动力。

四、H16V190ZLT-2型闭环电控外混式天然气机的特点

1、增压器前混合技术,燃气和空气在压气机同时被吸入,以适用于低压燃气。

2、稀薄燃烧技术,利用Woodward的EGS-02控制系统对空燃比进行精确控制,达到高空燃比,实现稀薄燃烧。

3、燃气的单点喷射和空燃比闭环控制技术,实现对空燃比(λ)闭环控制。发动机可以按不同工况和不同转速的要求适时地自动调整空气和天然气的量,从而使发动机在最佳状态运行。

4、高效可靠的进、排气系统设计,选用先进的高压比、大流量增压器,加大进气管道流通面积,提高进气效率。

5、采用德国技术的高效率、低阻力中冷器及板式油冷器,以提高冷却效率,加大空气、润滑油冷却面积。

6、选用高能量、高可靠性的点火系统,使发动机各缸燃烧更加稳定,均匀。

五、主要用途

H16V190ZLT-2型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制成功,不仅为我国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提供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的动力设备,代替进口机型,并且节省大量外汇。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第6篇

设计

电功率

整体设计

《电功率》一章是初中电学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电学知识学习的核心。而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是掌握好本章知识的关键。本节内容较多,包括:建立电功率的概念;根据P=Wt公式进行有关计算;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电功率的测量和利用公式P=UI的计算。

本节教学可分为4部分:

1.电功率。在学生的潜意识中,常认为用电器的瓦数越大越费电,即将

消耗电能的快慢与消耗电能的多少相混淆。教学中可通过将不同瓦数的灯泡分别接入电路中进行实验现象的观察,引导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使学生正确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可通过问题引出电功率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电功率的单位。

教材通过小资料介绍了常用“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这些数值对很多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应使学生通过阅读对用电器的电功率分类了解,尤其要知道哪些用电器属于大功率用电器。

2.“千瓦时”的来历。对于此知识点,教材通过公式W=Pt直接介绍“千瓦时”的来历,简单易懂。教学中可让学生推导千瓦时与焦耳的换算关系,加深对这两个单位的理解。还要让学生知道通常在哪些情况下使用公式W=Pt,并增加适量练习,以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该公式求解某些问题的能力。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看似很简单的知识点,但学生接受起来却

有一定的困难,是初中电学中的难点之一。突破方法:充分利用好演示实验。实验一:分别观察同一灯泡在额定电压、略高于 额定电压和略低于额定电压这三种情况下的发光情况,三次所观察到的亮度是用电器在各实际功率下所显示出的亮度,由此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概念;实验二:探究额定电压相同而额定功率不同的两个灯泡(“220 V 40 W”和“220 V 15 W”)并联和串联接入电压是220 V的电路中的发光情况,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两盏灯发光时的实际电压、实际功率与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的关系。最终使学生明确: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才能正常工作,只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灯泡的实际功率影响灯泡的亮度。

4.电功率的测量。由前面的实验学生很自然地能想到灯泡的实际电压影响了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电压越大,实际功率越大。根据欧姆定律,我们还

可以知道当电阻不变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小与灯泡两端的电压大小成正比,它们都直接影响灯泡的实际功率。由此可推知,电功率P与灯泡两端的电压U和灯泡中的电流I有关系,由实验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P=UI。

由于下一节学生将运用伏安法直接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实际功率,所以有必要在本节教学中对伏安法测电功率进行深入讨论,为下一节实验探究留出更充裕的时间。

教学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 技能

1.知道电功率的定义、定义式、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3.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UI进行简单计算;

4.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观察体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与实际功 率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课前准备

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 W电灯泡和一个100 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 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 W)、教学课件等。

教学设计

方案1:实验导入

引导:学过了电能和电能表后,谁观察过电能表的转动情况?不同时刻、不同家庭的电能表转动得一样快吗?

演示实验:在电能表后分别接不同的灯泡,一只灯泡上标有“220 V 15 W”,另一只灯泡上标着“220 V 100 W”,接通电源,发现后者比较亮的灯泡电能表的转盘转动得快,而前者比较暗的转动得慢。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 第7篇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2.过程和方法

通过探究,体验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并发现其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教学重点

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理解.●教学难点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实验探究 ●教具准备

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安排这个实验,是为了巩固电功率的概念,加深学生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能力。教材通过“想想议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再根据上一节所讲的测定功率的方法以及上一章测定小灯泡的电阻的方法,分析要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需要测出那些物理量?需要那些器材?学生很容易想出应测定电压、电流,进一步得出应该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测量。教材还安排了在额定电压、1.2倍的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三种情况下,来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其目的是让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眼观察,从灯泡的明暗程度的变化,体会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不一定相等,实际功率的大小取决于加在用电器两端的实际电压。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几个步骤,进一步熟悉电压表、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上一章的第五节已经测量过小灯泡的电阻.还记得是怎么测的吗?

[生]利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再利用电压表测出了小灯泡两端的UU电压,然后利用欧姆定律I=R的变形公式R=I算出了小灯泡的电阻.[生]为了测量更准确,还利用变阻器进行了多次测量,然后求平均值.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11813c34b90d6c85ec3ac693.html(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我们在上节课刚学过了电功率,谁来说说什么是电功率?

[生]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用电器在1 s内消耗的电能叫用电器的电功率.百度搜索(电功率概念)http://baike.baidu.com/view/127731.htm

[师]电功率能测吗?怎么测? [生]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生]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师]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 [生]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应该用第二种办法测.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373958.html(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方法)

(二)进行新课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能设计一个方案来测出小灯泡的功率吗?

[师]大家一定还记得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同学们一起说)额定功率。如果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叫什么功率,你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明白了吗?

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373958.html(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师]同学们现在可以设计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经过以前的探究活动,已能了解实验活动的基本程序,所以,不必过多讨论,用课件提醒学生即可)

[设计实验]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373958.html

●设计思想(实验原理):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4373958.html ●实验电路:

●实验器材:(注明使用器材规格)●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教师巡视,及时指导.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实验)[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观察: ●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提醒学生做第(2)个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泡.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

百度搜索http://wenku.baidu.com/view/0cc49718c281e53a5802ff9e.html [实验现象及原因分析] 课件展示[评估和交流])

实验结束,选择1---2组同学和大家交流.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说明](课件展示)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时注意:(1)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3)连接好以后,每个同样检查一遍,保证电路连接正确.2.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实验结论]

由公式P=IU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评估]

能想到问题,我们都考虑,基本上没有什么错误.<结束> [师]我们这组同学非常自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交流,谈谈你在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想,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我们组认为实验中最容易出错的就是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易错,滑动变阻器阻值就从你想的最大成为实际的最小.合上开关就容易使电表偏转过激.[生]电流表、电压表的接线也很重要,如果接反了,表针“反打”也会损坏电表的.[生]实际接线前可以先将实物按电路图中的位置摆放好,然后再连接,这样接起来不容易连接错,检查也容易.[生]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开始在阻值最大的位置,调节的时候阻值从大到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会从小变到大.测量时为什么不先测低于额定电压时的功率,依次测量等于额定电压和高于额定电压的功率,以免变阻器阻值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还容易错。

[生]在不是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用电器的功率不是额定功率,该叫什么呢? [师]同学们非常认真,非常棒.谁能来解释刚才那几个同学的两个问题呢? [生](同学讨论)不是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时就叫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就可以.[生]我们认为先从低于额定电压开始测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先测额定电压更好.这样在观察小灯泡亮度时有明显的区分,容易观察.[师]不知道同学们对他们的解释满不满意,下去以后可以参照以前实验继续探讨.[生]老师,我们发现今天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装置与上一章测“小灯泡电阻”时的装置一模一样.[师]是吗?还有什么?

[生]测量的内容也一样,都是测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生]实验过程中的要求和注意的问题也基本一样… [师]有不一样吗?

[生]两次测量的目的不同,上次是要测电阻,这次是要测功率.[生]从今天的测量数据也可以算出小灯泡电阻.[师]可以的话,大家算一下电阻.[生]三次测量算出的电阻值基本相同,但有小的差别.将三次测量的值加起来算平均值就知道小灯泡的电阻了.[师]大家都求出电阻了吗?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电阻可以求平均值,今天测的功率不能求平均值.[生]上次多次测量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这次是为了比较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和发光情况.U[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比较计算电阻的公式R=I和计算电功率的公式:P=IU,式中的电流和电压相同吗?

[生]如果是同一次测量,就是同一个电流值和电压值.[师]哪组同学认为你们的实验非常有特色,可以展示给大家,共同交流.(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了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锻炼了设计实验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更充分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四)课堂练习(课件展示:练习题1、2)

(五)课堂达标检测(1、2题)

(六)板书设计

课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UU 公式:I=R 导出:R=I

公式:P=IU 教学反思: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进行定量测量综合实验,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难点: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本课成功之处:

1. 在探究前理顺了实验原理、计算电功率的公式、实验器材、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的事项、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的选择、表格的设计后,为学生探究实验清理了障碍。2.

2.实验结束后对三次测量结果通过计算得到的三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值,能否将这三次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出平均数,得到小灯泡的平均电功率?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能否计算出平均电阻值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电功率的意义。3. 通过对比实际电压和额定电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能更好的使学生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本课不足之处: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 第8篇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整体设计

本节是上一节《电功率》学习的延伸,是初中电学实验中较复杂的一个实验。本节实验中要求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这电学中的三大基本仪器,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是电学中第二个同时使用三大仪器进行定量测量的综合实验,所以在中考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节对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加深对电功率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上节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用伏安法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方法,对公式P=UI有了初步认识,通过本节实验探究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电流、电压对电功率的制约关系。

本节实验与前面做过的探究实验相比较,更突出了实验探究过程及实验过程中应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际功率的理解,从实验角度使学生了解电流、电压如何影响用电器的实际功率。对探究实验的要求上升了一个高度,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报告,并写出这个实验的目的、依据的原理、主要操作步骤、所得到的结论及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设计实验报告是学生第一次做,因此完成好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提示,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本次实验报告设计的全过程。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要完成教材中相关问题的讨论,可提出如下问题或由学生提出一些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想到的问题,课上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

此实验的方法及原理是什么?

此实验中应用到哪些测量仪器及工具?你能画出本次实验的电路图吗?

滑动变阻器在本次实验中起什么作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放在什么位置?实验中怎样移动滑片更合理?

为保证本次实验中小灯泡不被烧坏,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伏?

怎样设计实验记录表格更合理?

将本次实验步骤与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实验的步骤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次实验中哪一次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若实验中只要求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应该如何做?

伏安法测电阻也是要求测三次,和这个实验中的测三次目的一样吗?能否依据三次测量数据计算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为什么?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发光情况是怎样随它两端的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的?如果用PU图象表示变化的规律,图象会是什么样的?

实验分析讨论也是一个探究过程,是学生能力的升华过程,教师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教学重点:

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方法,区分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观察实验→展示成果→总结交流。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会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理解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体验小灯泡的电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改变而改变,并发现其变化的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和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学生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以及节约用电的意识。

课前准备

2~4人为一组,每组配有:学生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教师制作好。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展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什么是电功率?什么是额定功率?什么是实际功率?

2.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哪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是根据什么公式进行测量、计算的?

学生纷纷回答:

.电功率是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路中工作时所消耗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有两种方法:

方案:可以利用电能表和秒表测。依据的公式:P=wt。

方案:也可以利用公式P=UI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因为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所以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测。

[推进新课]

一、想想议议

展示问题:参考上一章“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你能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吗?怎样计算?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引导: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测哪些情况下的功率有代表性呢?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多媒体展示:

测量要求: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

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引导学生依据上述要求设计实验,并把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写出来。

二、设计实验

.设计思想;2.实验电路;3.实验器材:;4.实验数据表格。

教师巡视,及时指导。设计完成后,可以进行实验。

三、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步骤;2.实验现象观察;3.实验数据记录;4.实验中存在什么问题:

种情况的实验时,需小心调节滑动变阻器,以免实际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因电压过大而烧坏灯泡。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

四、分析和论证

根据公式P=UI计算灯泡的电功率。

五、评估和交流

实验结束,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和大家交流。

多媒体投影展示讲解:

第一组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小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右图所示电路。

说明: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其两端电压,因为要测量不同电压下的功率,所以电路中要接入滑动变阻器,用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

实验器材:

.小灯泡:额定电压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格示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小格示__________,__________;

4.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______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______A。

5.电源______V;6.开关;7.导线。

说明:电源的选择应考虑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大于小灯泡额定电压的1.2倍,但不能过大。

实验数据表格:

项目

次数

实验要求

发光

情况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

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六、实验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作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说明: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时注意:

连接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

连接好以后,检查一遍,保证电路连接正确。

2.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阻值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值位置并调整。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滑动滑片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七、实验结论

由公式P=UI计算小灯泡的功率,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通过分析和比较得出: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亮;

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暗。

八、评估

反思小结实验过程中的得失,完成实验报告,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的体会。

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交流,谈谈你在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中有什么新的感想,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纷纷讨论和交流,教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实验过程的总结与点评。

即学即练

多媒体展示:

.小阳在实验室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当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左下图所示,此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A,小灯泡的电功率是______w。

2.右上图是小兰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所连接的实物图。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5V,电阻约9Ω,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1A”字样:

把电压表正确连入电路。

在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放在______端。

小兰合理地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都不亮。小兰分析产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①小灯泡灯丝断了;②小灯泡短路;③滑动变阻器开路。请你依据表1中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帮小兰判断故障原因,并将其序号填写在表1对应的空格里。

表1

电流表

电压表

故障原因

示数不为0

示数为0

示数为0

示数不为0

排除故障后,小兰调节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V、2.5V、2.8V,依次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并观察发光情况,记录在表2中。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右图所示,此时小灯泡电阻是

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表2

U/V

I/A

R/Ω

灯泡亮度

0.25

2.5

2.8

0.32

很亮

请你根据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电压分别为2V、2.5V、2.8V时灯泡的发光情况和电阻大小,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3 0.9 2.电压表“-”接线柱跟小灯泡左接线柱或电流表“0.6”接线柱相连,电压表“3”接线柱跟小灯泡右接线柱或滑动变阻器B接线柱相连 A 上空②

下空① 8.33 0.75 小灯泡发光越亮,其电阻越大。

拓展深化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用伏安法测电阻两实验的区别和联系: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和用伏安法测电阻两实验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区别,列表对比分析如下,请同学们将表中空格处的内容整理补充完整:

实验名称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测量小灯泡的功率

原理

R=U/I

P=UI

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被测的电阻或小灯泡

电路图

分析

对比分析测量结果

结论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实验,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电功率的理解,巩固了电流表、电压表的操作技能,锻炼了设计实验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更充分交流,在相互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错误,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

[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2。

板书设计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一、原理:P=UI

二、测量仪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三、所测物理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及灯泡中的电流

四、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结论

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正常发光;,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亮;,当U实<U额时,P实<P额,灯泡较正常发光暗。

活动与探究

课题:坏了的灯泡为什么更亮了

内容:测完小灯泡功率后,同学们知道了灯泡的亮度和它的实际功率有关系。这让一个同学想起了一件事:他们家的一只灯泡有一天不亮了,爸爸把它取下来,看了看说灯丝断了,就随手放在了桌子上。同学也过去拿起来看了看。没断呀?他就又小心地把灯泡装上了,打开开关,灯果然亮了,并且比原来还亮。爸爸看了一眼说了一句:过不了多久还得灭。果然没多久,还是坏了。

过程:听说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一下兴奋了。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找原因:

灯丝断了,能再连上吗?

断了的灯丝,如果再连上和原来的一样吗?

再接上的灯为什么“好景不长”?

同学们开始分头活动。一部分同学去查资料,另一部分同学去找因为灯丝断开而不同的灯泡做试验,看能不能再连在一起。

结论:经过同学们的努力,大家发现:

灯丝断开后,再连在一起时不是“连”而是“搭”在了一起,搭在一起后,灯丝没有原来的长,电阻变小了,电压不变,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很快会被烧坏。

设计反思

本节实验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它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骤最复杂,教材中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的,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课堂上,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启发,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的正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也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

本节实验中三大仪器的连接与规范使用依然决定着实验能否顺利进行和实验的成败,所以对电压表、电流表及滑动变阻器正确使用与读数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对电路故障的排除,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教师只提示可能的位置和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现象排除故障,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方面通路、短路和断路的体会。

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评估与交流能力。评估是对实验过程的反思,可以培养学生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从评估中汲取经验教训,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评估,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尝试改进探究方案。

参考资料入出境

电功率实验中的十大异常现象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但是由于电路连接或操作等方面的原因,实验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异常现象使实验无法进行甚至毁坏实验仪器。现将这个实验经常出现的十大异常现象及其原因简要分析如下:

现象1:小明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反转。

辨析:电压表的“+”“-”接线柱接反,应该是“+”进“-”出。

现象2:小张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摆动较小,很难读出电流值。

辨析: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偏大。小灯泡的电流一般小于0.6A,所以用0~0.6A的量程即可。

现象3:小华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都不动。

辨析:两表指针都不动说明电路出现开路,电路不通。电源、电流表、小灯泡、开关、滑动变阻器这些元件只要有一处接触不好,都会出现这种现象,所以实验时一定要使各个接线处接触良好。

现象4:小宇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灯泡特别亮。

辨析:小灯泡特别亮说明它的功率特别大,它的电压超过了额定电压,电路中的电流过大,原因是闭合开关前没有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实验时一定要注意:闭合开关前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另外,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上面两个接线柱同时接入电路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象5:小丽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指针不动。

辨析: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小灯泡开路,即小灯泡的灯丝断了或接线没有接好,这时电路不通,所以电流表无示数,而此时的电压表相当于接在电源两端,所以测量的是电源的电压。另一原因是两表的位置接反了,将电流表接在了小灯泡的两端,因为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将小灯泡短路,而电压表的内阻又很大,可以认为是将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上,电路中的电流很小,所以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小灯泡不亮。

现象6:小清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示数,但是电压表指针不偏转。

辨析:小灯泡发光,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基本正确,电压表指针不动说明问题在电压表上。原因很可能是电压表的接线柱接触不良。

现象7:小红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且灯光较暗。

辨析:这个实验是通过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的,两表的示数都不变,说明滑动变阻器不起作用,肯定是滑动变阻器接错。而小灯泡较暗,说明是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了电路,成了一个定值电阻。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一定要注意,接线时要一上一下。

现象8:小明的实验电路连接正确,但是实验中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

原因:小灯泡比较暗,说明它两端的电压比较小,而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压,可见,问题只能是电源的电压太低。因此,完成这个实验时,电源的电压一定要比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大20%以上。

现象9:小颖连接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变亮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但是电压表的示数却变小。

辨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变化,说明电路连接正确。移动滑片小灯泡变亮,电流表示数变大,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变大,但是电压表的示数却变小,说明电压表测量的不是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而小灯泡的电压变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正好变小,所以电压表实际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现象10:小勇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滑片移近阻值最小端时小灯泡才发光,而且滑片稍一移动,两表的示数就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很难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额定电压。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 第9篇

#TRS_AUToADD_1203563311250{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03563311250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03563311250TD{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03563311250DIV{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TRS_AUToADD_1203563311250LI{mARGIN-ToP:0px;mARGIN-BoTTom: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yFav_1203488443170P.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LI.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DIV.msoNormal{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TimesNewRoman";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P.msoPlainText{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宋体;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LI.msoPlainText{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

宋体;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DIV.msoPlainText{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0.5pt;mARGIN:0cm0cm0pt;FoNT-FAmILy:

宋体;TEXT-ALIGN:justify}DIV.myFav_1203488443170DIV.Section1{page:Section1}课题 第八章:电功率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操作技能;

3.通过实验、比较,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过程方法:

1.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法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及分析、概括能力。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态度;

2.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重点

会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学习难点

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学方式

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具与 媒体

三个人为一组,每组配有:电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小灯泡(带灯座)、开关、导线若干、投影仪。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如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呢?上课我们学过了哪两种方法?它们分别根据什么公式进行测量、计算的?

【提出问题】怎么测电功率?

【方案1】可以利用电能表和钟表测。

【方案2】也可以利用公式P=IU测出电压和电流,计算出电功率。

如果我们要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用哪种方法呢?小灯泡不能接在家庭电路上,应该用第二种办法测。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师〗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功率叫额定功率,如果小灯泡不是在额定电压下,它的电功率叫什么功率,你想要测量的是什么功率?

(一)【测量要求】(3min)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有很多,对应的实际功率也有很多,为了全面地看清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化情况,我们需要测量多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大小。

测哪些功率有代表性呢?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师生讨论

类比并结合实际情况得出对电功率的测量

为测量什么做好铺垫

分别测量以下三种情况下的实际功率即可:

(1)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测出其功率,观察小灯泡亮度。

(2)使小灯泡两端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2倍,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3)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测出其功率,并观察小灯泡亮度。

(二)【设计实验】(6min)

1.要使小灯泡发光,该如何连接?

2.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该如何设计电路图?

3.要使小灯泡两端达到额定电压,电源电压应该是多大,需要几节干电池串联?

4.要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该在电路中连入一个什么器材?

5.怎样知道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看谁?通过谁来调节?

(三)【进行实验】(25min)

强调几个问题:

1.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应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2.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值,估计电路中电流、电压的最大值,选择合适的量程,并注意正负接线柱的连接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法。

3.合上开关前,应检查滑动变阻器滑片是否在最大值的位置上,若不是,要弄清楚什么位置是最大位置并调整。

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白向什么方向可以使变阻器阻值变大或变小,怎么调能使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或变小。

(四)【分析论证】(3min)

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小灯泡发光的功率分别是多大?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五)【评估】(3min)

1.你的实验数据和现象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在什么环节出现了问题?

2.你通过实验,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六)【交流】(2min)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

【实验报告】

[题目]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实验原理]根据公式P=UI,测出灯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计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电路]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设计如下电路。

[实验器材]:小灯泡(2.5V0.3A)、电压表(0~0.6A和0~3A)、电流表(0~3V和0~15V)、干电池(三节)、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实验步骤]

1.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2.合上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3.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值的1.2倍,观察灯泡发光情况,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示数;

4.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观察并做记录;

5.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

[实验数据记录]

次数 要求 亮度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1 U=U额 U>U额

U

【结论】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功率不同,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功率越大。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师生讨论、学生回答

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回答

师生讨论

学生讨论

明确实验的目的提供、启发设计的思路

这些问题既可以提前通过讨论解决,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出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书写实验报告的格式可以结合本实验给出,但告诉学生主要的框架即可,不能太详细 小结

这是一节实验课,主要学习测电功率的方法,感受实际电压下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间的关系。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①、②、完成本次的实验报告。教 学 流 程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一、实验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设计实验

四、记录数值

次数 要求 亮度 电流 电压 电功率 1 U=U额

U>U额

U

五、完成实验报告 课

本节课是电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学生实验,它涉及的器材最多、操作步骤最复杂,教材中是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完成的,我认为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所以在课堂上,我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启发,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给予了必要的提示,这样学生的正确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实验也比较顺利地能够完成。

很多学生的实验失误出现在对电表的使用上,包括电表的连接、量程的选取、数值的读出等,所以练习对电表的使用,仍是实验的关键。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精选9篇)《功率》的教学设计介绍 第1篇婚姻介绍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婚恋年龄,每个人都...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