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精选6篇)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第1篇

************公司 技改工程项目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一、公司基本情况

根据******公司与*****公司**年*月*日签订的《水泥项目合作协议书》,决定成立****公司,并投资***万元建设一条日产***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含低温余热发电)。

在**委和**政府、**委和**政府、**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齐心奋斗,共同努力,***公司于**年**月**日顺利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自开工以来,公司进入三通一平,通过前期的积极准备,于**年**月**日开始土建施工。公司现在正在赶工期、抓进度,加快项目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建成投产,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二、工程概况

(一)施工进度

石灰石破碎站累计挖方30000m2,基础底板钢筋捆绑完成。

石灰石圆形预均化堆场至石灰石破碎站护坡进行分台端卸载。石灰石预均化堆场5—21轴环梁模板搭设完成,进行砼浇筑,完成工程量的60%。

原煤、辅助原料、石膏、混合材堆场土建基础完成90%。

工程完工率51.24%,设备订货率完成70%。

3、**分院5月7日开始对厂区进行地质补勘,根据建设需求和西普方建议进行补点,6月5日全部完成。累计钻孔81个深2601.5m,分别为:石灰石破碎:4个;石灰石预均化堆场:10个;原煤、辅助原料、石膏、混合材堆场:7个;辅助原料及原煤预均化堆场:9个;烧成系统平台:38个;水泥粉磨及包装平台:7个;生活区:2个;食堂:4个。**公司、监理公司、**公司、勘察单位人员现场进行验收合格,正在完善相关验收手续,预计6月20日出详勘报告。

4、投资情况:计划总投资56557.37万元,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802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完成**万元;安装工程:**万元;设备工具购置:**万元;其他投资:**万元。

三、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1、****,需要各级政府继续帮助协调解决,一劳永逸。

2、****,届时恳请州委政府及当地政府给予支持。

3、我公司技改项目建设需要地方银行融资,恳请州委政府及当地政府给予指导和地方政策支持和协调。

4、我公司现在的建设条件相对困难,外供电、用水、交通、矿山、土地等因素是技改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和地方政府的大力协调。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第2篇

1、合成技改部分设备已在年前招标,这周刚把厂家返回资料反馈给十一院相关人员。

2、合成设备两套系统分开运行方案已编制完成3、合成设备两套系统分开运行方案正在抓紧绘制施工图纸。

4、合成精密过滤器、离心泵拟定第十三批招标,尚未有相关招标信息。

5、合成硅粉库以及合成新建淋洗池的相关土建工程图纸去年已到,需土建部相关人员进行审核,并招标

6、硅粉干燥器仍未出招标书,正在和设备厂家和十一院联系中。

技改办 合成技术 吴海涛

试析技改项目经济性评价 第3篇

关键词:技术改造项目,风险分析,增量效益法

一、企业技改项目概述

(一) 技改项目概念

技改项目, 一般称为技术改造项目, 是指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前提, 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 用先进的工艺设备代替落后的工艺与设备, 以改变企业现有的生产技术面貌, 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 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品种、增加产品产量、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的目的。

(二) 技改项目的特点

技术改造项目主要是以降低能耗物耗、节约成本费用、增加产品品种、提高质量、治理“三废”、劳保安全为主要目的, 以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留存收益等企业自有资金和银行技术改造专门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 以设备更新与技术提升为重点内容, 土建工作量投资占比较小, 一般占整个项目投资30%以下。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以技术进步为前提, 以先进技术改造落后技术, 改造涉及设施、设备、技术、工艺等内容。

2.强调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 虽然技术改造不否定简单再生产的更新部分, 但重点是扩大再生产, 是一种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

3.强调以全面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 实现这个目标又以产品的更新换代、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主要手段。不但强调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强调社会效益 (节能、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 的要求。

4.其费用 (代价) , 不仅包括新增投资、新增运营费用及利用原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 还包括由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停产和减产损失, 以及原有固定资产拆除费等。

(三) 技改项目分类

根据技术改造项目目的、内容及特点, 同时为了便于选择更加适合的经济性评价方法和重点, 本文将技改项目进行了以下分类:

二、技术改造项目经济性评价

经济性评价是采用一定方法, 对项目投入产出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是, 从而对项目实施及如何实施做出评判。本文尝试将技改项目按新品开发、扩能降耗、改善作业等三个类别, 分析技术改造项目经济性评价的重点环节。

(一) 新品开发项目经济评价

所谓新产品开发项目, 是指一切与新产品相关联的成本费用、收益在开发之前企业没有发生过, 包括技术、设备、设施及人员都是新引进的, 经济效益与历史数据没有可比性。针对这类技改项目, 本文主张在采用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进行估值与盈亏平衡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的基础上, 应当重点增加对项目风险因素的考量。

新产品开发技改项目风险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 具体分析如下:

1. 技术风险

(1) 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有些技术工艺最初看来是可行的, 然而一旦实施后就会发现许多技术不成熟或技术问题无法解决, 需要进行较大改动, 甚至再开发, 然而企业又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研究能力, 导致技改项目不得不半途而废。有些企业一心追求最先进的技术, 不考虑技术的成熟度, 希望技术成果能够立刻实现规模化生产、创收见效。有些企业未待技术完善或未进行小试和中试, 就筹措巨资, 投资上马, 导致技改项目周期过长、成本过高, 甚至遭受失败的结局。

(2) 新技术与现有条件不匹配。新技术应用及规模化、产业化过程中, 技术的配套、工艺的衔接、环境的设计及操作人员的素质都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企业对技术改造项目中的困难估计不足, 或由于本身技术力量薄弱, 可行性分析不准, 或技术使用者消化吸收能力差, 迟迟掌握不了技术要领与核心, 都有可能导致新技术无法发挥效益, 达到预期效果。

(3) 技术效果的不确定性。一项技术或产品即使能够成功地开发、投产, 也难以确保其事后的效果。例如, 有的技术有副作用, 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 则可能受到限制而不能实施。

(4) 技术寿命的不确定性。由于技术发展的飞速变化, 寿命周期缩短, 因此极易被更新的技术所替代。

2. 市场风险

(1) 上游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若行业发展的膨胀而导致原料、燃料、运输等上游产品市场及瓶颈环节的短缺和紧张使产品成本直线攀升, 销售市场却不能同步增长, 则企业很难达到预期利润, 甚至会出现亏损。

(2) 销售市场接受力不确定。如果企业引进的技术并不是扩充生产规模, 而是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领域, 那么企业生产的新产品能否被原有客户接受, 开拓新市场的阻力如何, 产品可能难以找到确切的用户, 建立新客户关系的难易程度等都是不确定的。产品的推出时间和有效需求产生时间存在一定时滞, 时滞过长将导致资金回收问题。

(3) 市场容量不确定。企业通过技改项目创建的生产能力应与市场容量相适应。有时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已显现出来, 但无法预测市场需求的规模, 从而可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不足, 以及随后错误的生产及营销策略。

(4) 市场成长速度不确定。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导入期, 企业很难预测市场在何时成长以及成长速度如何, 如成长期和成熟期短于预期长度, 可能导致无法获取应有的利润, 甚至导致技改项目的亏损。

(5)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确定。企业很难估计竞争者将采用何种竞争手段与新产品进行竞争。如果竞争过于激烈从而导致价格不能达到预期水平, 企业将很难达到预期利润。

本文对风险评价思路参考了一些学者的学术研究论文, 针对新产品开发技改项目的风险特点, 得出如下思路:重点分析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集中对项目的投资进行概算, 概算的各个栏目详细罗列, 对每一个概算项目变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 进而反映到财务评价指标上。不过这一思路的运用可能需要很大的工作量, 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从对技改项目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分析来看, 主要影响的是项目的受益期、产品销售收入减少 (其中产品销售价格变动和产品销售数量增减都有可能受市场行情的影响) 、原材料及辅助材料成本等, 这些都是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时可靠指标, 直接反映项目的可行与否。因此如何将这两个风险因素引入项目经济评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 扩能降耗项目经济评价

扩能降耗技术改造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扩大生产规模的项目, 其经济效益表现为产品生产量与销售量的增加。

(2) 提高产品质量的项目, 其经济效益表现为由于产品质量提高, 使产品销售对象、销售量、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变化所获得的实际效益。

(3) 降低消耗的项目如改进原有工艺、更新陈旧设备等, 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为由于劳动生产率和材料利用率的提高, 能源消耗和废品率的降低, 设备使用费用和修理费用的减少, 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等所获得的实际效益。

对扩能降耗项目的经济性评价可采用增量效益分析评价方法, 即企业实施项目与假定不实施项目相比所增加的效益为基础的分析评价方法。具体计算方法是:将企业实施项目和不实施项目两种情况下同一时间里的费用、收益对应相减, 得出增量净现金流, 然后据此计算有关经济效益指标, 即计算增量财务内部收益率、增量净现值、增量投资利税率和增量投资利润率等。

进行增量效益评价时, 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项目的投入与产出要对应, 效益与费用的计算范围、时间、单位等要保持一致, 各项数据应具有可比性。

(2) 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是考察项目所创造的增量 (或新增) 经济效益, 需要时可计算技术改造后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

(3) 通过调查和搜集企业近三年至五年的产品销量、成本、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有关经济效益指标等数据, 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以确定变化趋势和判断企业不改造的未来状况。

(三) 改善作业项目经济评价

改善作业技改项目, 包括改善劳动条件、治理环境污染等技改项目, 其效益可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表现为节省的相关费用、减少排污费用等所获得的实际效益。社会效益表现为降低员工健康影响率、减少环境污染罚款等。

员工健康影响率, 包括企业技改项目员工健康状况影响率, 具体有员工工伤率、员工职业病率。计算方法为:

员工工伤率= (项目投产后员工工伤人数/员工总人数) 100%;

员工职业病率= (项目投产后员工患职业病人数/员工总人数) 100%。

三、小结

本文所分析的技改项目经济性评价对提高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 提高项目投资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下一步作者将重点跟踪项目实施过程及生产及运行情况, 通过分析对比各项实际评价指标是否与评价情况符合一致, 从而对实施过程、生产运行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优化提升的措施, 同时, 对经济性评价方法进行审视, 根据出现的问题,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 不断优化, 总结提炼出相对完善的项目经济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海平.浅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商业经济, 2012 (4) .

[2]赵贵周, 吕桂兰.浅析以增量效益指标作为改扩建项目投资决策依据的正确性 (J) .黄金, 2002 (10) .

[3]杜振华.工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估的研究 (D)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0.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第4篇

日前,记者就如何应对中国钢铁行业出现的全行业亏损,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

记者:我们知道钢铁企业对上游和下游的产业影响非常大,为了制止钢材市场的下滑势头,工信部将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我们从政策措施里面看到,工信部将加大对重要资源和产品的收储力度。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传言说工信部和一些部门正在联合制定钢铁的收储方案,请李部长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李毅中:钢铁工业是这次受影响最重的行业之一。钢材的价格这几个月下跌了接近一半,同时铁矿石的价格也在跳水,但遗憾的是,因为我们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是50%,我们钢铁企业在2007年、2008年年初铁矿石价格疯涨的时候,购进了大量高价矿石。据钢铁协会反映,钢铁厂库存的高价铁矿是3000万吨,码头上堆了9000万吨,加起来是1.2亿吨,我还听说在供应商手里长期订货的单子有1亿吨没有发货,这些加起来共有2.2亿吨。

这是什么概念?现有钢材量够今后半年使用,但是产品价格一下子跌了30%-40%,所以钢铁企业面临双重的困难,高价的原料消化要持续到2009年3月份,而低价的产品要马上兑现,所以钢铁全行业出现亏损。不仅小企业亏损,大企业也出现了亏损,形势确实比较严峻。

应对危机,度过困难,主要靠行业和企业的努力,政府也要给予支持。我们和相关部门商量,大概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是在钢材出口上,我们建议调整部分产品的进出口税率,高耗能的低档钢铁产品是限制出口的,但是一些高端产品还是要鼓励出口,把出口的退税率增加几个百分点。第二,我们要支持钢铁企业技术改造。中国钢的生产能力是6亿吨,2008年实际的产量可能是4.8-4.9亿吨,能力过剩,不能再铺摊子了,关键是要靠技术改造。刚才我讲品种质量、节能降耗是重点,如果2009年我们用150亿资金贴息,支持技术改造,钢铁行业将是重点。现在我们已经列出了钢铁行业需要支持的一些产品,比如高强度的三级钢筋、高档的汽车板、高排耗的取向硅钢、高速轨道用钢等产品,都是我们应该支持的。

第三个措施就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鼓励大的钢铁企业兼并小钢厂。中国现在有钢铁冶炼企业近1 000家,集中度太低,趁着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抓住这个时机,小钢铁企业该关的关,该兼并的兼并,为促进我们钢铁工业由大变强,在兼并方面要给予相关的政策。

技改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第5篇

复工验收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检查指导工作!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具体位置在束会川以西,奎洞沟以北,行政区划隶属于伊金霍洛旗纳林陶亥镇。属技术改造矿井,现将基本情况及技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矿井基本概况

井田南北长约5.4~5.5km,东西宽1.1~1.8km,开采深度1280m~1203m。井田面积8.3960 km2,矿井内共含2个可采煤层,分别为Ⅳ-

2、Ⅵ-1煤层。Ⅳ-2煤层为全部可采的较稳定煤层;Ⅵ-1煤层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平均厚度为5m,煤层倾角<25°,最低可采厚度:≥0.80m;截止2010年9月30日,井田内的获得煤炭总资源/储量17.17Mt。

燎原煤矿现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在井田中南部奎洞沟北侧的支沟张家渠内建有矿井工业场地及主、副、回风斜井,场地内行政、生活福利设施较齐全,地面辅助生产设施较完善。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

根据内蒙古安科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有限公司2012年对矿井检测

报告(2012-WJ-鄂Q005),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71m3/min~0.78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0.78m3/min~1.13m3/min,鉴定为低瓦斯矿井。井田煤尘具有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为Ⅰ级(容易自燃)。

井田内直接充水含水层主要以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含水层为主,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为辅。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矿井最大涌水量:15m3/h(含消防洒水及灌浆回水7m3/h);

二、矿井生产系统状况

(一)提升、运输系统

井下煤炭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方式,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主斜井倾角13°,斜长175m,净断面8.18㎡,副斜井倾角6°斜长65m,净断面12.28㎡,担负行人运料。大巷固定式胶带输送机2部,型号为DSJ100/63/75,功率2×75kW;大巷可伸缩胶带输送机1部,型号为DSJ100/63/2×55,功率2×55kW。本矿井已配备5台WC3FB型防爆无轨胶轮车,载重量为3.0吨,最高车速45km/h,最大爬坡度15°。

(二)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通风方法抽出式。矿井总风量58m3/s,选用2台FBCDZ-6-№18型对旋防爆轴流式通风机,功率2×90kW。根据矿井的开拓布置,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回采,因此,确定本矿井前期开采IV-2煤层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回采工作面为“U”型式通风,该通风系统的主要优点

是采空区漏风量小。

新鲜风流向:由副斜井(主斜井)→IV-2煤层辅运大巷(运输大巷)→IV-2煤层盘区辅运大巷(运输大巷)→ 工作面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

乏风流向:由回采工作面 → 工作面回风顺槽 →IV-2煤层盘区回风大巷 →IV-2煤层回风大巷 → 回风斜井 → 地面。(三)供电系统

本矿采用10kV送电线路供电,两回10kV电源线路均引自兰家塔10kV开闭所10kV侧不同母线段,架空线路导线采用LGJ-150型钢芯铝绞线,杆塔主要采用12m混凝土上字型杆塔,转角耐张杆塔A字型杆塔,线路全长为0.85km,电源线路运行方式为两回同时工作,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担负矿井全部负荷。全线电压损失为3.08%。设计利用地面已有10kV箱式变电所,并将原有S9—500/10,500kVA,10/0.4kV型变压器更换为S11-1000/10,1000kVA,10/0.4kV型变压器2台。

地面配电系统采用10kV、0.38/0.22kV两种电压等级。利用井下原有两回10kV电缆线路经主井井筒引至井下中央变电所。井下供配电电压采用10kV、1.14 kV、0.66kV和0.127kV四种电压等级。

井上、下主要设备均为双回路供电,井下电气设备的选型均符合防爆要求,两证一标志齐全,有完善的接地、过流和漏电保护装置。

(四)排水系统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15m3/h。设计利用井下

水泵房及主副水仓,利用已有水泵MD12-253型3台,排水管φ54×3mm沿主斜井排至地面井下水处理池。

(五)消防供水、洒水系统

工业场地内建有两座200m³的高位静压水池,井下消防洒水管路分别为DN50、DN80、DN100无缝钢管。已敷设到井下工作面。

工作面顺槽端头,掘进顺槽端头和皮带搭接等转载点和煤仓上下口安设了洒水器布置在容易产生煤尘的。水幕布置在采掘工作面的进回风顺槽接近工作面附近,距离工作面20m达到净化风流的目的。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布置在易产生局部小型火灾的地点,主要布置在:井下中央变电所、水泵房、斜巷出入口等。采煤机、掘进机自带喷雾洒水装置。

同时矿井已有井下移动式制氮装置DT300/6型矿用碳分子筛制氮装置一套和ZHJ系列矿用井下移动式防灭火注浆装置一套。

(六)压风自救系统

地面在主井口附近设有集中压缩空气站,安设了装备两台4L-20/8空压机压。风管路沿回风斜井井筒、辅运大巷、主运大巷至采掘工作面,管路均采用无缝钢管, 主管为Φ105×6mm,支管为Φ51×4 mm。

(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设计利用矿井已安装一套KJ110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新增一套KJ236动目标监测系统。设计井下配KF-F8型基本分站9个。矿井共设9个分站,安装瓦斯传感器8个、风门开关传感器6个、风

速传感器2个、温度传感器3个、一氧化碳传感器8个、负压传感器1个。

(八)通讯系统

矿井行政通信由当地市政通信系统汇接入网解决,生产调度通讯为RCOM-40型调度总机一台(已安装),地面设分机37门,井下分机选用KHT3本安型电话机14门。

(九)人员定位系统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采用KJ-128A型矿用人员定位系统,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三、矿井现状

燎原煤矿原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依据《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促进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的通知》(鄂府发电[2009]9号)的文件精神,促进煤炭行业产业升级,提升煤炭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结合燎原煤矿实际生产情况,提出将矿井原设计的钻爆落煤回采工艺进行优化升级,生产能力由原有的0.60Mt/a提升至0.90Mt/a。并于2013年8月31日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组织的综合验收。

现开采1408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165m。走向长度1145m,综合验收后推进320m,复工前调整支架及综采设备推进5m。工作面走向长度现剩余820m。现工作面恢复生产状态。掘进工作面暂不掘进。

四、管理机构情况

燎原煤矿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机构为矿、科(室)、队三级管理模式,矿级领导对直属科室进行管理,科室对直属队实行管理。

(一)矿长配备 矿 长:柴成忠;

生产矿长:王金荣; 总工程师:陈福明; 安全矿长:翟汉伟; 机电矿长:栾汝升;

(二)机构设置及生产人员配备

燎原煤矿现成立了调度室、安检科、生产技术科、通风科、机电科、办公室、财务科、供销科、保卫科,组建了采煤队、掘进队、巷修队、机电队、机运队、探防队。

(三)规章制度

燎原煤矿秉承“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有核心价值观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制定完善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科(室)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矿级领导值班制度》、《矿井领导入井跟班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安全奖罚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炸药雷管管理制度》、《探放水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事故分析制度》等上百项规章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执行,使各项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法可依,使矿井安全管理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汇报完毕!希望各位领导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指正。

内蒙古燎原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复工验收

料 汇 报 燎 原 煤 矿年9月4日

万峰煤矿技改情况汇报 第6篇

万峰煤矿技改项目情况汇报

一、项目概况

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是由45万吨/年改扩建为120万吨/年的资源整合矿井,山西金晖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为主体兼并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12.8878km2)和北部扩大空白区(3.2585km2)资源重组为1座单独保留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更名为山西金晖万峰煤矿有限公司,新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C***0045583),矿井井田面积16.1463km2,批准开采1-11号煤层,生产规模1.2Mt/a。

二、开拓、开采

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主立井+1180/296m,副立井+1180/257m,回风立井+1154/204.1m。

矿井以一个主水平一个辅助水平开采全井田,即以+1000m辅助水平开采5号煤层,以+940m主水平开采8+10号煤层。在5号和8+10号煤层中分别布置水平运输、轨道和回风大巷。

两层煤均采用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主要建设内容

井巷工程量:除改造利用原风井井筒做风井外,其余为新建。井巷工程总长度8119m,掘进体积111868m3,万吨掘进率68m。

矿井利用原矿井工业场地与设施,占地面积6.05ha。工业建(构)筑物总面积8598.6m2,总体积85764m3。胶带走廊长219.94m,行政、福利建筑物总面积12442m2,全部为新增面积。

四、设计、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山西东禺工程公司(一级资质),温州矿山井巷工程有限公司(一级资质),中煤建安第六十九工程处(一级资质),大同煤矿建井工程公司(一级资质),(安装)徐州安华安装工程公司(一级资质)等

五、项目建设

2010年8月12日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751号文批准项目建设正式开工建设。

矿井于2012年9月份开始联合试运转,9月11日已经通过山西煤炭工业厅批复。矿井实际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120万吨/年的设计能力。2013年3月进行全面竣工验收。

矿井设计内单位工程98项,其中矿建36项,土建23项,安装39项。单项工程已经通过质量认证。其中合格工程98项,合格率10%;优良工程**项,优良率****%。

六、招标与签订合同

工程项目招标**项,签订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未经招标签订工程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

设备项目招标**项,签订合同**项,总设备费用****万元。

未经招标签订工程合同**项,总工程费用****万元。

七、主要工程完成情况(至2012年7月底)

井巷工程完成11904.6m。其中井筒757.1m,井底车场巷道1146.5m,主要运输及回风巷道9261.6m,采区巷道310m,水仓及通道327.7m,变电硐室101.7m。

土建完成生产建筑10750m2+20196m3,胶带走廊300m,办公及福利设施1677m2。

设备购置913台/件。

主要生产系统、2套综采(放)设备等安装完成。

120万吨/年洗煤厂1座。

八、投资与完成情况(预计至2012年)

项目概算投资总额为51340.6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14013.5万元,土建工程5714.65万元,设备购置17331万元,安装工程2723.63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6458.57万元;基本预备费为4212.36万元;建设期间投资贷款利息为1206.6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480.23万元。

预计至2012年底,项目共完成投资102497.7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31781.05万元,土建工程8683.35万元,设备购置11399.13万元,安装工程2195.55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48438.65万元。

未完工程投资(概算内)****万元,2013年起列入专项工程费用。

项目超概算51157.12万元。其中:井巷工程为17767.51万元,土建工程2968.70万元,设备购置-5931.89万元,安装工程-528.08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36880.89万元。

超概算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综述:① 初步设计漏项,因矿井初设编制时间早,加之当时的条件限制,对某些项目要求标准较低,致使工程项目漏列较多,特别是煤矿安全六大系统方面及小的井巷工程等。比如:二采区水仓、泵房、变电所,井下避难硐室、紧急避险系统,地面土建工程中的瓦斯抽放站配套的10kv变电站等; ② 概算外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有些地面工程必须建设,但概算没有包括,如为了提升煤质而建设的原煤分筛车间以及煤场储煤仓、煤场办公楼等;③ 个别项目概算金额较低,个别单项工程概算金额较低,与实际严重不符。④ 物价上涨和人工成本增加,近年来物价连续上涨,特别是矿井建设的2008、2009年期间。另外,各种材料实际价格高于预算价格;⑤概算里没有一采地区,概算已经完成部分没有列在里面,总投资里面包含已完成的工程和一采地

区。

(一)矿建工程超概算分析

概算投资14013.5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1781.05万元,超概算金额17767.51万元。

1、主井筒。设计概算800万元,实际完成2578.56万元,超概算1778.56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2、副井筒。设计概算700万元,实际完成2648.13万元,超概算1948.13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3、风井筒。设计概算800万元,实际完成2563.62万元,超概算1763.62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4、井底车场及硐室。设计概算300万元,开工至2011年底实际完成18860.07万元,超概算18560.07万元,整合前已经完成。

5、兼并重组前有些矿建投资部分还没有完成兼并重组前的原万峰煤矿,因二采轨道、二采皮带、二采回风三条主要开拓巷道还没有延伸到位置,初采工作面1207和1209上下巷道均没有施工,剩余概算资金为9344.7万元还没有发生。

(二)土建工程超概算分析

概算投资 5714.6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8683.35万元,超概算金额2968.7万元。

1、提升系统。设计概算538.97万元,实际完成1297.30万元,超概算481.26万元。

2、通风系统。设计概算29.61万元,实际完成72.28万元,超概算42.67万元。

3、压风系统。设计概算29.31万元,实际完成132.10万元,超概算102.79万元。

4、地面运输系统。设计概算24.15万元,实际完成109.71万元,超概算84.96万元。

5、室外给排水及供热。设计概算137.70万元,实际完成220.77万元,超概算83.07万元。

6、场区设施。设计概算492.41万元,实际完成988.56万元,超概算496.15万元。

7、居住区。设计概算724.99万元,实际完成948.98万元,超概算223.99万元,(三)设备购置

概算投资 17331.02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1399.13万元,剩余概算金额5931.89万元。

没有完成原因:

1、2011年以前,矿井主要为巷道开掘工程和地面房屋建设,使用的设备少。另外,一些综采、综掘设备及液压支架等大型设备,还没有及时入帐。

2、因万峰煤业没有办理营业执照,所以有些设备和大宗材料已到货,但公司供应部没开发票,不能计入设备投资,财务科按暂估材料入账。

(四)安装工程

概算投资 2723.64元,累计完成投资2195.55元,剩余概算金额528.08万元,没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原万峰煤业会计帐目分类不够明确,将设备购置与安装合并或者将安装投资与矿建和土建工程合并,这也是矿建和土建工程严重超概算的原因之一。

(五)其它费用

概算投资11557.76万元,累计完成投资36880.89万元,超概算金额

48438.65万元,其中主要是未结转的财务费用达27613.56万元,占74.87%。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精选6篇)钢铁厂技改项目汇报 第1篇************公司 技改工程项目工作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一、公司基本情况根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