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上文科期末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高二上文科期末(精选6篇)

高二上文科期末 第1篇

益阳市第十七中学201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问卷)

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分封制也称封建制,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或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A“周公立七十一国”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郡邑”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

2、下列选项中,不是描述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的是()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B“伯玉姊当嫁,明日应行,今夕逃随人去,家寻求不能得”C“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D“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有()

①“仁者爱人”②“克己复礼”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②④

4、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国之人,不准回籍。”两位皇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官府垄断贸易 C闭关锁国D打压商人

5、“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圆明园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主权的沦丧B戊戌变法的兴起

C洋务运动的破产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这里的“再进一步”主要体现在()①轮船招商局②江南制造总局③京师大学堂④开平煤矿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④

7、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李大钊等几位是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B发动了社会变革运动

C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D是掀起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主将

8、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断,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力

9、虽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该本质区别是()

A两者的地位不同B颁布的机关不同

C两者的性质不同D两者的作用不同

10、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11、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各种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不起来,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的局面结束于()

A 1952年B 1954年C1956年D1957年

12、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出”水稻和高粱杂交的办法;有的省份则实验出了亩产65217公斤的水稻„„此类科学“奇迹”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D“大跃进”时期

13、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抵制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14、中新网2009年6月11日电,中国五矿集团11日正式宣布,完成对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的收购,这也是目前为止,央企在国外收购的首个百分之百股权的在产项目。这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

A“引进来”战略B“走出去”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科教兴国”战略

15、《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说明此法律()

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B维护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不鼓励高利贷的存在D对平民利益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6、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三位伟人的重大理论成果,引领了中国100多年的革命与建设。三者在理论创新上的共同特点是都坚持()

A独立自主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辟蹊径

17、在美洲,哥伦布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许多地方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据统计,仅在美国,以哥伦布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就有30多座。哥伦布对美洲的主要贡献是()

A为西方殖民者入侵美洲打开了大门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C第一次把美洲和欧亚大陆联系起来D极大地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18、《泰晤士报》把某个国家命名为“有君主的共和国”,称它搞出了一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即议会政府。在威斯敏斯特会议上,这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被称为“议会之母”。这个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9、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理查德·奥维瑞列举了人类历史上50个最重要的日期,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位列其中,其原因是()

A《物种起源》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B达尔文的进化论深化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开创了分子生物学C达尔文的理论进一步证明了“上帝造人说”的合理性

D达尔文的理论改变了人们对自身与环境的看法,动摇了人们对上帝的信仰

20、“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对此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君权神授遭到否定B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C国王权力受到法律制约D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21、某传单上写道:“同志们,被奴役的人民解放的时刻到来了,向沙皇政府报仇并惩办它的时刻到来了„„打倒战争!打倒沙皇专制政府!”这份传单最有可能出现在()A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中B巴黎公社期间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D俄国十月革命期间

22、电影《列宁在1918》中有这样一些情节,红军战士瓦西里在押送粮食回到彼得格勒后,自己却因为饥饿昏倒了„„瓦西里曾对妻子许下美好的愿望:“面包会有的„„”当时苏俄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23、“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美国著名记者杰拉尔德·约翰逊之所以这样高度评价罗斯福,从经济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

A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走出低谷 B罗斯福开创了新的经济模式,使美国经济先于其他国家恢复发展起来 C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使美国大发横财

D罗斯福当政期间,美国为其他国家提供援助,加强了对世界经济的垄断24、2003年,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苏联政局的动荡 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

25、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速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之间的鸿沟。”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②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③发展中国家应该抵制经济全球化④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陆)睿(原姓步六孤)始十余岁,袭爵抚军大将军、平原王。……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鉴谓所亲云:“平原王才度不恶,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时高祖(即孝文帝)未改其姓。

——《魏书》卷四十 材料二(迁都洛阳后)高祖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

——《魏书》卷二十二

材料三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崔鉴对陆睿的不满反映出当时民族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为此孝文帝采取

了那些改革措施?(7分)

(2)材料二中,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约》)为目标,制订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三、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材料二 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

第一条: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天皇为保持公共安全或避免灾厄可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

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应公布其将失去效力。……

第十九条: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日本在政体上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在任用官员上,比较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规定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

则。(10分)

(3)从《维新政体书》到《日本帝国宪法》,其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美国主张吸收世界各国和战败的德国加入这一国际联盟组织,各

会员国应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如果发生领土争端,国联有权干预。国联应负责处理战败国的殖民地问题。

材料二 国联盟约规定,国联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每个会员国,包括自治领都拥有一票。

材料三 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国联盟约无疑是他努力的一座

纪念碑。但是,新大陆的政治是否与旧世界一样尚不可知。威尔逊的理想征服了欧洲,他是否能征服美国呢?”

材料四 威尔逊签署了和约后,带病去美国作了10000公里的旅行,到处演说兜售他的国联方案,直到1919年10月中风,半身瘫痪,但参议院就是不买账。参议院共和党领袖洛奇说:“美国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在1920年3月的最后表决中,参议院以53:28的多数否决了参加国联的议案。

——均摘自《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张建立国联的目的何在?(3分)(2)材料二中的规定对哪国有利?为什么?(4分)(3)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4分)

(4)据上述材料,分析围绕国联问题而产生的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什么?(4分)

姓益

阳市第十号七学中学二○一○年上级学期班期末考试答卷号 考密封 线内 答题无效

号场考益阳市第十七中学201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文科历史(答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7分2)4分3)4分

27、(1)4分

(2)10分

(3)6分

28、(1)3分

(2)4分

(3)4分

(4)4分

((高二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BBCA6-10 DCACB11-15 BDCBD 16-20 BCADB21-25 CABDC

二、材料题

26、(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2分

措施: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5分

(2)说明了: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4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27、(1)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4分

(2)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依据:封建等级

制度或特权原则。

材料二规定: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可担任文武官员。

依据: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原则。10分

(3)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斗争的结果。6分

28、(1)目的: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3分

(2)对英国有利。因为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由此掌握国联的支配

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以及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

失败。4分

(4)实质是争夺世界霸权。4分

5高二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三、选择题

1-5 CBBCA6-10 DCACB11-15 BDCBD 16-20 BCADB21-25 CABDC

四、材料题

26、(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2分

措施: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5分

(2)说明了: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4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27、(1)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4分

(2)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依据:封建等级

制度或特权原则。

材料二规定: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可担任文武官员。

依据: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原则。10分

(3)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斗争的结果。6分

28、(1)目的: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3分

(2)对英国有利。因为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由此掌握国联的支配

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以及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

失败。4分

(4)实质是争夺世界霸权。4分

高二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

1-5 CBBCA6-10 DCACB11-15 BDCBD 16-20 BCADB21-25 CABDC

六、材料题

26、(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2分

措施: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5分

(2)说明了: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4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27、(1)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4分

(2)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依据:封建等级

制度或特权原则。

材料二规定: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可担任文武官员。

依据: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原则。10分

(3)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斗争的结果。6分

28、(1)目的: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

3分

(2)对英国有利。因为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由此掌握国联的支配

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以及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

失败。4分

(4)实质是争夺世界霸权。4分

6高二文科历史参考答案

七、选择题

1-5 CBBCA6-10 DCACB11-15 BDCBD 16-20 BCADB21-25 CABDC

八、材料题

26、(1)问题:汉族和鲜卑族之间存在着民族矛盾。2分

措施: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5分

(2)说明了:改革面临着阻力;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决心坚定。4分(3)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4分

27、(1)政体:由君主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4分

(2)材料一规定:只有亲王、公卿、诸侯可做一等官。依据:封建等级

制度或特权原则。

材料二规定: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可担任文武官员。

依据: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原则。10分

(3)变化的决定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激化;

斗争的结果。6分

28、(1)目的:控制国联,特别是联合各小国与英法抗衡,以达到争霸世界的目的。3

(2)对英国有利。因为英国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自治领),可由此掌握国联的支配

权。4分

(3)由于美国控制国联的目的没达到,以及美国的孤立主义传统,使威尔逊遭到

失败。4分

(4)实质是争夺世界霸权。4分

高二上文科期末 第2篇

首先,让公益变得“有趣”,是为了冲击传统公益文化的“无趣”。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仁爱善良的民族,所谓“人饥己饥,人溺己溺”、“上天有好生之德”即是如此。但中华民族又是一个“苦大仇深”的民族,我们自古至今,有着无尽的悲情。太厚重的文化,以至于中国的公益活动宣传,也总喜欢以“苦肉计”、“打悲情牌”来唤起民众的同情心,来吸引民众参加公益.宣传“希望工程”,就配上那位可怜的大眼睛姑娘的图片;宣传动物保护,就必然是小猴子遇害后猴妈妈悲戚的面容沉重的“道德压迫”简直要使这个民族窒息。因而,材料中的创意,不由得使人眼前一亮--“一个易碎品标志形状的鼻子”,看过之后,在会心一笑之余,悄然进入我们心灵的是对动物生存处境的担忧,是对“保护濒危动物刻不容缓”的高度理解和认同。既然如此,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让公益变得“有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我们早就进入到了“读图时代”。铺天盖地的图片、视频信息令人目不暇接,直观形象的表意方式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尤其对于宣传活动最重要的受众--青少年而言,新颖、有趣、轻松、富有亲和力是公益宣传成功的“杀手锏”。目前几乎所有的宣传机构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攻陷大众。在此背景下,我们的公益宣传也该放下身居“道德神殿”的高高在上的架子,努力以“亲民”的姿态来迎合民众,获取认同。所以,上述公益组织应该是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时代汹涌的潮流,得风气之先,积极应对,灵活变通。他们的创意之举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深切认同和积极回应,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二上文科期末 第3篇

一、课题确定的背景

1. 文科班生源特点:女生多, 基础差。

(1) 男女生比例:与理科班相比, 文科班女生相对居多, 我所教高二 (2) 班学生53人, 其中女生31人; (3) 班学生51人, 其中女生28人。

(2) 学习基础与学习心理障碍:文科班的学生属于心理上的弱势群体, 大部分是在高一学习中对数理化生等理科学科产生畏惧后选报文科的, 这使部分学生的心理上有一种被淘汰感, 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击。还有部分学生信奉“背多分”, 错误地认为“多背题”就能学好文科。这种片面的认识和“心理准备”导致了他们在后来的学习中事倍功半, 效率甚低, 出现厌学和考试焦虑等症状。

问题:如何引导学生, 特别是女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 提高学习成绩?

2. 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思考:教师如何利用历史学科的人文性, 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理念追求的目标,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历史上女性的地位。

在历史上, 女性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母系氏族社会, 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主导着整个社会事务, 这可以说是历史上女性的黄金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母权制被推翻, 女性的黄金时代就过去了。到了封建社会, 由于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 女性几乎完全被排斥在社会公共生活之外, 但是仍然不乏一些杰出的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她们的智慧和才能, 如王昭君、武则天、文成公主、李清照等。到了近代, 中国女性逐渐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要求自身的解放, 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新中国成立后, 妇女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女性平等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启示:虽然历史上,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过程中, 在男权欲的不断膨胀中, 女性逐渐地丧失了社会地位, 但一些杰出的女性, 如出类拔萃的政治家武则天, 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 豪气四射的革命家秋瑾等, 都是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典范, 她们的人生轨迹向世人揭示了女性角色的完美。能否从历史女性人物身上探寻她们的心路历程, 获取人生智慧, 找到激励学生不断奋发进取的精神养料?

4. 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

以目前所用的高中历史教材 (人民版) 为例:必修三册课本中共出现历史人物411人, 其中女性仅10人:李清照、慈禧、胡蝶、阮玲玉、宋庆龄、江青、勃朗特三姐妹、撒切尔夫人。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共有23个历史伟人, 没有一个女性, 仅有两张孙中山与宋庆龄合影的照片。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 出现的女性仅有北魏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

危害:这种状况必然造成学生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偏差。即历史是男人的历史, 女人在其中没有一席之地。这种带有性别偏见的教材非但不能反映社会变迁中的女性角色, 为文科班女生提供可供效仿的楷模, 反而对文科班女生的自我认识造成障碍。

5. 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带有研究问题性质的学习活动, 归纳起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学科教学中的研习活动, 强调学生要探究、自主学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指一种专题式的研究学习活动, 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内容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 在开放的情况下, 多渠道获取知识, 并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项目学习活动。本课题属于第二种。

思路:利用研究性学习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主题研究学习活动, 既可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 又可充分挖掘历史上女性人物素材, 为文科班女生提供可供效仿的女性楷模, 提高文科班女生的自我认识, 帮助她们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塑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坚强的意志, 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的实施

1. 准备阶段。

(1) 选择课题:针对历史教科书中女性人物的缺少和事件的匮乏, 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历史上的女性人物的资料, 并分类。

第一类, 神话中顶天立地、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女娲、精卫;

第二类, 现实生活中的英雄形象:冯夫人、秋瑾、赵一曼;

第三类, 女政治家、军事家:冯太后、花木兰、武则天、梁红玉、穆桂英、孝庄皇太后、宋庆龄、邓颖超、宋美龄、吴仪、撒切尔夫人、希拉里;

第四类, 文化领域作出贡献的: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第五类, 教子有方的典范:孟母、岳母;

第六类, 被“妖魔化”的女性:妹喜、妲己、褒姒、杨玉环;

第七类, 被誉为“美女”的女性: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个历史人物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

(2) 成立课题组:以4到6人为宜, 同一兴趣的人组成一个小组, 能力互补。针对同一人物可以有不同的课题组, 以便有可能形成不同的研究结论, 使学生形成不同的角度看待、评价历史人物的观念。

(3) 指导学生制定课题计划: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的范围、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角度和深度;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明确研究的方法及步骤。

2. 实施阶段。

主要是采取文献研究模式:

(1) 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学生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书刊杂志等方式获取所需信息资料, 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 得出相应的结论。

(2) 初步的交流:学生们将通过收集资料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充分交流。

3. 总结交流阶段。

(1) 结题指导与成果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将研究结果以报告或论文的形式展示出来。

(2) 成绩评价:评价的手段和方法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 小组的评价与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 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

三、课题实施的成效

1. 从研究性学习的角度看:

学生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 组织撰写研究成果等能力得到了发展;学生学会了分享和合作。

2. 从文科班学生历史学习能力角度看:

学生分析史料能力、客观评价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能力等得到大大提高。

3. 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角度看:

男女平等观、科学生育观等得到加强。

4. 更为重要的是, 从文科班女生人格发展角度看:

学生在研究、分析中心灵得到净化, 受到熏陶, 自信心得到增强, 鼓起刻苦奋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勇气。

5. 效果检验。在总结会上, 我设计了一组材料:

(1) 有人将“夏之亡归于妹喜, 殷之亡归于妲己, 周之亡归于褒姒, 唐之乱归于杨玉环”, 你认为合理吗?

(2) (92高考)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 分析评论赵巽的这一观点。

(3) 历史女性为何多此命运?今天的女性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结果:以上问题迎刃而解, 有位女生在发言中说:“只有独立的人, 懂得保护尊严和独立生存的权利, 才不会把自己变成别人的物品和工具。”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 自信心的增强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是促进学生学习成功的一对翅膀。如何将这两者融合于教学之中呢?新课程提倡研究性学习, 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本文从文科班学生特点、历史学科特点、高中历史教材的不足等五个方面论证开展“历史上的女性人物”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以及本课题实施的过程和成效。

关键词:课题,研究性学习,历史女性人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第4篇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炮/印朱/片眼/或/不容发

B. 门/囚/低/月咀/咬文

C. 寒/丝/龙烟/和竹/一十寒

D. 响/清/忌/簿种/未雨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说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后,许多西方媒体为寻找赞美北京奥运会的形容词而处心积虑,国际奥委会官员也为如何赞扬北京而发愁,绞尽脑汁想形容词。

B.如果你能设身处地为林黛玉想一想,那么你不仅会明白她寄人篱下生活的无奈,而且会彻悟为什么她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C.校运会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苏航一马当先跑在了前面,并第一个越过终点线,顿时同学们沸沸扬扬,好不激动。

D.无论是构思布局,还是语言文字,《老人与海》高妙的艺术、深孕的寓意都使人高山仰止

3.依照例句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4分)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翩跹的蒲公英;

人一离开乡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5分)

记者11月7日从陕西省测绘局获悉,得益于西安市地下水的持续回灌,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矗立千年的唐代建筑大雁塔由1996年时的1010.5的西北方向倾斜度,逐渐回弹至今年的998.9点九毫米。有专家称,按照目前的“回位”速度,倘若不出现意外,大雁塔塔身完全扶“正”尚需一千年左右。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的,始建于公元65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观津,曾祖罗,魏统万镇将,因居北边。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泰贵宠,追赠司徒。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当生贵子,可徙而南。”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及长,善骑射,有勇略。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天平三年,神武西讨,令泰自潼关入。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初,泰将发邺,邺有惠化尼谣云:“窦行台,去不回。”未行之前,夜三更,忽有朱衣冠帻数千人入台,云“收窦中尉”,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皆知其必败。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泰妻,武明娄后妹也。泰虽以亲见待,而功名自建。齐受禅,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子孝敬嗣。位仪同三司。

(节选自《北齐书·第十五卷·补列传第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泰母梦风雷暴起暴:突然

B.寤而惊汗,遂有娠娠:身孕

C.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纠:纠正

D.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关键:门锁

6.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显示窦泰“显贵”的一组是( )(3分)

① 泰贵宠,追赠司徒。

② 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

③ 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

④ 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⑤ 位仪同三司。

⑥ 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

A.①②⑥B.②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泰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代,因为曾祖窦罗是统万镇的守将,所以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在破六韩拔陵作乱时遇害,在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被追封为司徒。

B.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天要下雨,便走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

C.窦泰有勇有谋,自己背着战死的父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被赐爵为广阿子。后又受到高祖的赏识重用,不断升迁,升为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

D.东魏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死后,他被封为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皇建初年,朝廷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注释]管鉴在《<养拙堂词>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 管鉴原本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1) “愁”是这首词的词眼,词人抒发了哪些愁情?是如何表现这些浓愁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全词,本词中哪些字词用得传神形象?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 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6)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走近云梦草原

王守振

① 一直以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辽阔只是塞外风光的专利,也一直以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苍凉只是西域风情的绝唱。然而,在云梦山巅,当这些意象中流传千古的诗页与画卷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眼前的一切交汇时,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不是由于她的大气与非凡,而是为了她的似曾相识却又蕴涵着的独特和新奇。

② 这里是鹤壁市淇县云梦山东侧海拔500多米的一个山势平缓的山顶。秋去春来,年复一年,数千万年的风化雨浸、枯老荣生,使得漫山齐腰的黄稗草,在大自然的呵护与磨练下,浸染绵延成一处“空中草原”。放眼远眺,秋风劲舞,草浪翻涌,远山绰约,云雾迷朦,蒙古包白影点点,散落成趣;近看芳草萋萋,山花烂漫,群鸟翻飞;侧耳倾听,山风阵阵,秋虫和鸣。草丛中偶有几片嶙峋怪石,突兀伫立,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给这静谧而又辽阔的草原平添了几分野趣,更显得恬淡、宁静和安详。

③ 蓦然,阵阵马蹄声从背后生出,由远及近,沓沓作响。回首看去,一群青春男女跨骏马飞奔而来,打一个潇洒的手势,又携咯咯笑声擦身而过。飒爽英姿,骏马秋风,给苍茫的秋阳大漠风光注入鲜活之气、青春之美。

④ 沿名叫“桃园”的草坡前行,两旁以《鬼谷子》十四篇命名的十四座草亭,古朴雅致;太阳洞西侧,一堵大型汉白玉摩崖石刻巍然矗立,《鬼谷子》兵书全文跃然石上;“孙庞对弈”大型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广袤无垠的山顶草原和着秋草的气息、泥土的馥郁,泛起幽幽历史沉香。相传,这里曾是纵横家鼻祖、智圣鬼谷子演兵布阵、习练兵法的地方。当年鬼谷先生斩草为马,撒豆为军,点石为兵,揣摩出了诸如八卦阵、握奇阵、蟠龙阵、颠倒八门阵等一个个阵法,神出鬼没,奥妙无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旷世奇才,都在这里从师鬼谷先生,学有所成后,走出云梦,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叱咤风云,演绎出“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历史奇闻。

⑤ 眺望莽莽原野,细听草木萧萧。端坐反应轩,留连揣摩亭,小憩抵戏斋,抚摸鬼谷子兵书中的捭阖术、反应术、内楗术以及揣篇、摩篇、权篇的亭内雕刻,感受计计相套、环环相扣的兵法奥妙,领略这些智谋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技巧,特别是对现今人们为人处世、经商创业的启迪,使厚重的兵学文化与当今纷繁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昭示良多。

⑥ 夕阳西下,满天云锦。站在草原东侧的巨石之上,俯视脚下,悬崖陡峭;凭栏远眺,沃野千里。感触天地之造化,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人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的演练场。

⑦ 霞辉散去,夜晚来临。月儿垂挂天穹,繁星忽隐忽现,秋虫和鸣,清风拂面,草和着风在月光照及的地方发出嗍嗍的微响。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

11.文章第一段说“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结合全文说说,云梦草原为什么让“我”“惊诧与迷茫”?(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云梦草原“蕴涵着独特和新奇”,结合全文,分点概括云梦草原的“独特和新奇”。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四、五两段描述了鬼谷子的相关事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说:“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根据文章,探究思考作者为何说“更显得”?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周泽雄

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为由,奚落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对此,我曾就其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没有切入正题,倒不是出于回避,而是没有发现有效目标,即,他们所说的文采究系何指,尚未见明确表述。这问题其实颇值一议,我这就试试。

若不加限定,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通常体现为文字美色。被赞许为有文采,意味着该作者的文字眉眼,长得格外玲珑俊俏,类似语言里的西施、潘安。姑按此说,则我以为,文采是个低端概念;设若文学概念也有先进落后之分、健康陈腐之别,推崇文采,当属后者。

中国文学的发展相当特殊,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而其特有的早熟性,又把这份先天不良,培植到玄妙的美学高度,类似把一种变态水族培育成婀娜万方、清泪汪汪的金鱼,令人一见心喜之余,忽视了它的魅惑性和欺骗性。当然,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如刘勰有言:“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明确指出了辞采泛滥的危害性。诗人杜牧也有类似的高见,他说:“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今人钱钟书讥讽贾谊名文《过秦论》那个浮夸的开头时,也以一个黑虎掏心的洞见,点明了症结所在:词肥意瘠。不过,由于古人的文学观里缺乏高端概念,所以他们即使对文采有所警惕,也认知不足,一般仅限于指出文采与义理的冲撞相克,无法用一个更高的概念,把文采牢牢镇住。所谓更高的文学概念,我指的是风格、结构、文体、思想之类。

与这些更高的概念相比,文采不过是一介审美小厮。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拿文采来衡量曹雪芹或海明威,好比拿药房里称中药的戥子,为一头大象测体重。如果你对小说《围城》的欣赏止于作者的幽默文笔,结论只有两个:要么说明你缺乏把握长篇小说的能力,要么说明作者缺乏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什么美事。长篇小说自有长篇小说的胸襟抱负,它虽然不应在文采上有所亏空,但也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否则,就有失文学体统了。

由于文采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所以,在一些体量迷你的文体(比如随笔)里,会占据较大的权重。身为随笔家,却不能在文字美色上偶尔让人耳目一新,多少有些丢脸,其文学成就也难免随之下滑。反过来,身为小说家,却可着劲地在文字上逞风雅,耍贫嘴,而不是倾全力于作品的结构、主题及人物性格上,其实是志大才疏的表现。

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特有个说法,值得恭听,他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他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识者或谓,当今文坛,文笔“淡出鸟来”的家伙比比皆是,适时强调文采的重要性,难道不是对症之药?非也。依我小见,那不过暴露出我们文坛还有股沥青般呛鼻的文学初级阶段气味而已,我们若不明就里,盲目突出文采的地位,只会使我们愈加深陷在这个初级泥沼里。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针对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奚落巴金、茅盾等人作品,因为没有发现有效目标,作者只就论者的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

B.文章中引用刘勰的“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是为了论证“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

C.中国文学的发展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

D.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不仅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而且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

16.“文采”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为“低端概念”的“文采”有哪些特征?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作者说“文采是个低端概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分)

18.梦想,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梦想,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温情。在梦想实现的征程上,你在那美丽的季节里,曾有过泪与笑,曾有过苦与痛,也曾有过抉择与放弃,但无论如何,你有着美丽的梦想。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梦想的季节”为题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③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kǎn/jiàn huái/huí zhèng/zhēng jué/jiáo(A luò/lào tà/tà quān/juàn jiàn/jiān;C xuān/xuān jiǎo/jiāo ǎi/ǎi bào/pù;D dùn/dùn wéi/huì bó/bù miù/móu)

2. B(A“处心积虑”为贬义词,感情色彩有误;C“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不合语境;D“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不合语境)

3.示例:就成了离枝的树叶、飘荡的柳丝、飞扬的花朵、飘散的木棉。

4.示例:大雁塔逐渐改“斜”归正

5.C (“纠”为“检举”之意)

6.D (①窦乐被追赠,间接显示窦泰的“显贵”;④表现的是其他官僚对窦泰的畏惧;⑤说的是窦泰的儿子窦孝敬)

7.B (“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误,应是“遂有娠”,即有了身孕)

8.(1) 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殁,死;负,背着;归,投奔。注意三个实词的翻译)

(2) 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四年,根据语境,应是天平四年;为……所,被动句式;没,通假字,通“殁”)

(3) 当夜执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宿,名词作状语,当夜;直,通“值”,值勤;俄顷,不久)

【参考译文】

窦泰,字世宁,是大安捍殊人。他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裔,曾祖窦罗,是北魏统万镇的守将,因而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北魏末年破六韩拔陵作乱,窦乐与镇守的将领杨钧固守,遇害。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追赠窦东为司徒。当初,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要下雨,便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于是有了身孕。到时候却不能分娩,很害怕,有巫婆说:“你渡河让河水打湿裙子,就容易产子了。”窦母便走到河边,忽见一人对她说:“你应该会生个贵子,但要迁居到南方去。”窦泰的母亲听从了他的话。不久便生下了窦泰。等到窦泰长大成人,擅长骑射,有勇有谋。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赐爵为广阿子。高祖在晋州当政时,请求让窦泰来担任镇城都督,参与谋划军事。窦泰不断升迁,担任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窦泰以功臣贵戚身份居此要职,虽然没有检举弹劾几个人,但百官都畏惧他。

东魏天平三年,高祖西征,令窦泰从潼关进入关内。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这以前,窦泰将从邺城出师时,当地有个惠化尼编了个顺口溜说:“窦行台,去不回。”出发前一夜,三更天时,忽然有数千个穿着红色衣帽的人进入台中,声称“捉拿窦中尉”,当夜值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天亮后发现门锁没什么异常,知道那不是常人,都知道此战必败。死后封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窦泰的妻子,是武明皇后娄氏的妹妹。窦泰虽然是凭借亲戚的关系而被重视,但他的功勋却是自己建立的。北齐受禅建国后,派人拜祭他的坟茔。皇建初年,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9.(1) ①一是由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愁绪;二是离乡“远宦”之愁,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兴而引起的。②借景抒情,借落花而引发伤春愁绪。连绵的阴雨、怒吼的狂风使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刚是“正月二十日”,海棠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和远宦之叹。

解析:古人评诗论词时常用“诗眼”、“词眼”的说法,所谓“诗眼”、“词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词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本题为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愁绪”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愁”;至于如何抒发“愁”情,则是对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即表现手法的考查。

(2) 如“漠漠”,运用了叠音,音节上铿锵有力,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力地烘托了词人的伤春愁绪。如“细细”,亦用叠音,这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斟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这个词把作者留春的心境描摹得极其细腻。

解析: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这种题是要求品味这些锤炼过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0.(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2) 晓来谁染霜林醉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 非宁静无以致远

11.云梦草原既有塞外风光的广袤辽阔,又有西域风情的壮美苍凉,更蕴涵着的一种独特和新奇的美感。

12.(1)给人一种恬淡、宁静和安详之感;(2)有鲜活之气、青春之美;(3)泛起幽幽历史沉香。

13.作者写鬼谷子及其弟子事例,目的有二:一是突出云梦草原蕴涵着历史的沉香,二是表现现今人们的为人处世、经商创业从厚重的兵学文化那里受益颇多。作用在于使文章富于厚重感。

14.云梦草原给人一种独特和新奇,在那独特的环境之下感悟天地之造化,令人不仅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也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

15.B (这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辞采泛滥的危害性”)

16.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体现为文字美色。具体指作者的文字眉眼,玲珑俊俏。文采作为低端概念具有早熟性、魅惑性和欺骗性。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考试题 第5篇

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之比为6:7:9,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2、已知ΔABC的面积是3

2,b=2,c=3,则()

A、A300B、A600C、A300或1500D、A600或12003、数列1,4,7,10,13,……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an5n4B、an3n2C、an4n3D、an6n54、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32,则该数列前5项和为()

A、10B、16C、20D、325、设a0,b0.若2是2a与2b的等比中项,则11

ab的最小值是(A、8B、4C、2D、16、当a0时不等式42x2axa20的解集为()

A、aaaa

x|6x7B、x|7x6

C、x|a

6xaaa

7D、x|7x6

7、不等式组(x2y1)(xy3)0

0x3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A、矩形B、三角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

8、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

A、x2是x24x40的必要条件)

B、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是这条直线为圆的切线的充要条件

C、sinsin是的充分条件

D、ab0是a0的充分条件

9、已知x3,则函数yx1的最小值是()x3

A、2B、3C、4D、5

x2y2

1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

10、已知方程1k1k

A、1k1B、k0C、k0D、k1或k1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每小题5分,共20分)

x2y211、若双曲线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以椭圆的顶点为焦点,85

则双曲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命题“xN,x3x2”的否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x

13、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1,则z2xy的最大值为______.y1

2-1-m)xm0没有实数根,则m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12分)已知在ABC中,b3,c3,B300,求解三角形。

16、(本小题12分)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其前4项和

S440,且a1a428,求其公比q.17、(本小题14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负数,若a1a2a318,a1a2a3192

(1)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n;

(2)求这个数列前多少项之和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18、(本小题14分)椭圆经过点P(-22,0),Q(0,5)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过椭圆的右焦点F2作一条斜率为2的直线与椭圆交与A、B

两点,求ABF1周长。

19、(本小题14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2,bn是等比数列,且a1b1,b2(a2a1)b1

(1)求数列an和bn的通项公式;

(2)设cna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bn

2x2y220、(本小题14分)抛物线y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65

重合(1)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若斜率为1的直线l经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阳春五中高二文科数学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B4、A5、B6、A7、C8、C9、D10、D

二、填空题

11、x2

3y2

5112、x0N,x3

0x

2三、解答题

15、解:由b2a2c22accosB

得9a22723acos300

即a29a180

解之,得a6或a3

当a6ab

sinAsinB

得sinAasinB6b31

从而A900,故C600.当a3时,AB300,则C120016、解:由已知得q1

因a1(1q4)

1q401

a1a1q3282

(1)2

2)得1q10

1qq27

即3q210q30

解之,得q3或q13、314、m1或m13 1317、解:

(1)在等差数列an中

因a1a32a2且a1a2a318

则a26

a1a312a14a18因而得解之,得或a38a34a1a332

a3a184当a14,a38时d20,应舍去;312

a3a148当a18,a34时d-2312

n(n1)n(n1)故Snna1d8n(2)22

n29n

928122(2)由(1)知Sn9n(-n9n)(n)n24

81当n4或5时,S.n418、解:(1)由已知得a22,bx2y2故椭圆的标准方185

(2)CAF1AF2BF1BF2 ABF1

2a2a4a82

故ABF的周长82.119、解:(1)当n1时S12

当n2时anSnSn12n22(n1)24n2

此时a12S1

故an的通项公式为an4n(其中2a12,d4)

1设bn的公比为q,则b1qdb1又d4则q4

1n12从而bn的通项公式是bn2()n144

an4n2(2)因cn(2n1)4n1

bn

4n1

故Tnc1c2c3...cn1341542...(2n1)4n14Tn14342543...(2n3)4n1(2n1)4n两式相减,得

23n1n13Tn12(444...4)(2n1)4(6n5)4n53

1故Tn(6n5)4n59

解:(1)椭圆的右焦点为F(1,0)则抛物线的焦点为F(1,0)2

p即1从而p2故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24x220、(2)设A(x1,y1),B(x2,y2)

yx1由2消去y得x26x10则x1x26

y4x

高二上文科期末 第6篇

高二文科数学期末复习---推理与证明

一.1.二.1.观察下列数:1,3,2,6,5,15,14,x,y,z,122,„中x,y,z的值依次是()

(A)42,41,123;(B)13,39,123;(C)24,23,123;(D)28,27,123.2.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哪些性

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③。

3.由①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根据

“三段论”推理出一个结论,则这个结论是()

(A)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C)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D)其它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5.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三.典型例题:

例1、在必修⑤里面我们曾经学习了基本不等式:当a0,b0时,有

且还知道此结论对三个正数、四个正数均成立,即 abab成立,并

2当a,b,c0时,有abcabcdabc成立当a,b,c,d0时,有abcd成立 3

4猜想,当a1,a2,,an0时,有怎样的不等式成立?

2、用适当方法证明:已知:a0,b0,求证:

3、求证:

(1)a2b23abab);(2)6+>22+5。

4、用反证法证明:2,3,5不能为同一等差数列的三项.例

5、已知数列{an}满足Sn+an=2n+1,(1)求出a1, a2, a3的值;

(2)推测an的表达式并证明。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Snn2an(nN),(1)试计算S1,S2,S3,S4,并猜想Sn的表达式;

(2)证明你的猜想,并求出an的表达式。

7、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的中点,判断直线EF与平面ABD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ba ba

巩固练习:

1、设a,b,c大于0,则3个数:a111,b,c的值()bca

A、都大于2B、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C、都小于2D、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22、已知f(x1)2f(x)(xN*),f(1)1,猜想f(x)的表达式为()f(x)

24212A.f(x)xB.f(x)C.f(x)D.f(x) 22x1x12x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把a(bc)与 loga(xy)类比,则有:loga(xy)logaxlogay .

(B)把a(bc)与 sin(xy)类比,则有:sin(xy)sinxsiny.

(C)把(ab)与(ab)类比,则有:(xy)xy.

(D)把(ab)c 与(xy)z 类比,则有:(xy)zx(yz).

4、把下面在平面内成立的结论类比地推广到空间,结论还正确的是()

(A)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相交,则比与另一条相交 .

(B)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则比与另一条垂直.

(C)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则这两条直线相交.

(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nnnnn

353,1 , ,„„归纳出通项公式an =____。28816、数列{an}中,a1,an13an0,则an的通项公式为。

25、由数列的前四项:

7、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 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8、在十进制中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_______________

9、图(1)、(2)、(3)、(4)分别包含1个、5个、13个、25个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吉祥

物“福娃迎迎”,按同样的方式构造图形,设第n个图形包含f(n)个“福娃迎迎”,则012

3f(5)f(n)f(n1)(答案用数字或n的解析式表示)

10、设f(x)

122x,利用课本中推导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方法,可求得

f(5)f(4)f(0)f(5)f(6)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11、平面内的1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2条直线把平面分成4部分,3条相交直线但不

共点的直线把平面分成7部分,n条彼此相交而无3条直线共点的直线把平面分成____部分。

12、若数列{an},(n∈N)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bn=

列,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若数列{C

dn=____________(n∈N)也是等比数列。

13、从1=1,1-4=-(1+2),1-4+9=1+2+3,1-4+9-16=-(1+2+3+4),„,推广到第n个等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1,an1

证明:(Ⅰ)数列{

15、在数列{an}中,a11,16、观察(1)tan10tan20tan20tan60tan60tan101;

高二上文科期末

高二上文科期末(精选6篇)高二上文科期末 第1篇益阳市第十七中学2010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历史(问卷)时量 90分钟满分 100分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