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精选6篇)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 第1篇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性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英语写作的基础知识和技巧,例如词汇的恰当用法、英语成分与各类型结构的多样化运用等,并能按照不同要求正确书写便条、信函和通知等应用文,缩写课文内容,组织提纲并根据提纲书写短文(150单词左右),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面向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应具备基本英语写作能力,达到英语专业入学时的各项要求。

三、教学环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Unit 1:正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举例及练习提升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学会如何正确运用词汇;写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辨析词汇不同侧面的意义,如:denotative & connotative meanings; affective & collocative meanings.

【教学内容】

1.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2. Attitude and collocation

3. False friends

4. Subject-verb agreement

5. Note-writing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2:恰当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鉴别不同文体,即正式、常用、口语和俚语,并根据不同文体使用恰当的词汇;写较为正式的`便条。

【本章重点及难点】

避免中式英语

【教学内容】

1.Various styles in English

2. Chinglish

3. Writing notes to older people, strangers and business clients

5.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3:简洁精确用词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纠正学生习作中常见的冗余用词,帮助学生建立分类记忆词汇的习惯从而精确用词;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及难点】

提高学生对词汇细微差别的敏感度,尤其是名、动、形容词,培养良好的词汇学习的习惯。

【教学内容】

1. Conciseness

2. Preciseness

3. Effectiveness

4. Modifiers and related problems

5. Informal notice

Unit 4:基本句型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例句比较,使学生理解并学会选择恰当的词汇作主语,避免动词的名词化倾向;明确主语通常的位置及主语后置时的影响;总结何种情况下使用主动语态或被动语态的原则;归纳一般现在时的较特殊用法及单句中时态的匹配;掌握虚拟语气的常见用法;学写正式通知。

【本章重点难点】

构建最基本句子框架;句中词序的变化对语意重心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Subject and its position

2. Active voice & passive voice

3. Tense and sequence of tenses

5. Mood

6. Extended notice

7.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5:基本句型的扩展(一)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掌握扩展基本句型的方式之一:增添修饰成分,并会正确使用七种类型的修饰语;正确使用定语从句达到强调作用;为段落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使用修饰语扩展句子,以及修饰语的顺序。

【教学内容】

1. Attributes

2. Relative clauses

3. Incomplete sentences

4. Word order

5. Precis for short paragragh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6基本句型的扩展(二)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会使用分词和独立主格结构来扩展句子;为较长篇章写缩写。

【本章重点难点】

复杂分词结构的使用;学会在两个或以上的动词中正确选择用作分词结构的动词;避免悬垂修饰语、连写句、连串句。

【教学内容】

1. Participles

2. Absolutes

3. Comma-split sentences

4. Fused sentences

5. Precis for longer articles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7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一:并列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并列在单词、词组、从句和句子这四个层面的使用;学会不同类型连接词的用法;掌握并列句的具体用法和功能,以及更为复杂的并列句的使用,例如并列词的重复或缺失、用分号连接的并列句和有插入结构的并列句。

【本章重点难点】

如何正确应用并列句;错误的并列。

【教学内容】

1. Coordinate structures

2. Coordination at the sentence level

3. Function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4. Advanced usages of coordinate sentences

5. Lack of unity & faulty parallelism

6.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8连接句子的方法之二:从属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辨析并列句与从属句在表达语意上的区别;正确使用名词性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理解从属句的两大功能;学写提纲。

【本章重点难点】

从属句的有效使用;从属句与并列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Subordination vs.coordination

2.Types of subordination

3.Functions of subordination

4.Effective use of subordination

5.Misplaced modifiers

6.Basic format of a short composition

7.Follow-up exercises

Unit 9句子多样化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理解句子多样化的重要性,并从句子长度、句子结构、语意重心和句子开头这四个方面达到句子多样化的目的;正确使用倒装,避免逐字翻译;学写短文开头。

【本章重点难点】

达到句子多样化的方法;如何通过重新排序和特殊结构达到强调的目的。

【教学内容】

1. Ways to achieve sentence variety

2. Inversion &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3. Introduction of a short paragraph

4. Follow-up exercises

Unit 10标点符号

【学时】3

课堂讲授学时:2

其他教学学时:1

【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常用标点符号的功能和用法;学写短文结尾。

【本章重点难点】

标点的用法;插入语的三种不同标点组合的区别。

【教学内容】

1.Functions of punctuation

2. How to end a sentence

3. How to join sentences of equal weight

4. How to punctuate within a sentence

5. The conclusion of a short composition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和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使用多媒体教学,由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引导学生发现使用规律,结合小组活动和个人训练等各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学习热情。在课外布置适量的写作任务,及时操练和巩固所学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加强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材与学习资源

本课程教材为邹申主编的《写作教程(第一册)》,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 第2篇

一、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写作,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并掌握关于日记的写作方法及策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便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欣赏英语国家文化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参与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 书面表达

请根据以下图片的内容以及所提示词,假如你是康康(kangkang),写一篇日记。字数在 80个左右,并注意日记的格式。

三、教学方法

讨论、示范、练习、同学之间互改、教师反馈。通过练习写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写作方法及策略。通过写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培养学生正确的日记写作方法及策略

四、教学环节

step1.review

1.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michael’s diary of his trip to the ming tombs in 1a , section d ,topic 2 , unit 6 , grade 8.2.ask the student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 of the diary.3.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forms of the diary.4.leading:

do you know how to write a diary ? when we write our diaries ,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s of the diary.we should use the past tense , except that ,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what we mainly write.we usually write the following: what we saw;what we did;who we met;how we felt and so on.step2.presentation

1.show the pictures to the students and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pictures.2.ask the students to say some sentences about the pictures.3.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sentences by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given.4.go camping

1)run after a goat

2)get lost

3)help him get back

5.teach something about the diary.march 17th,2011thursday rainy

today, i still went to my mother’s office.my mother was very busy, so was my father.they always live in beijing.they work hard every day.so i should save my money.and i can help them with housework because i am one of my family.in the future, i will take a job and work.but now i should study hard.讲解:

1)日记格式。一般是在左上角记上当天的日期(月、日、年或者日、月、年)、星期的排列顺序,星期写在日期之后;右上角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表示天气情况的形容词,如:fine(晴朗的),cold(寒冷的),snowy(下雪的),sunny(晴朗的),rainy(多雨的),cloudy(阴天的)等。

2)人称。写日记时,人称通常是用第一人称。

3)日记常用的时态。日记中所记述的事情通常发生在过去,常用一般过去时。但文章中如果要描述未来的一些情况时,可以用一般将来时。

step3.practice

1ask the students to say some sentences about the pictures.2.ask the students to write some sentences by using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given.3.write down the diary and check the mistakes in your own diary.4.read the other students’ diary, and find out its mistakes and then correct them.5.show the good passage to the students.step4.sum-up

6.ask one or two students to sum up the important points in this lesson.1).the forms of a diary

2).the tense we should use

3).what should we write when we write a diary ?

2.let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what should we do when we are lost?

step5.project

1.read another one student’s diary, and find out its mistakes, and then correct them.2.write a diary.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s of the diary.五、教学评价方式

包括自身评价和学生评价。初中英语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所提示的相关信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想象力,表述与表达事实、自己的观点,同时能够让学生根据相关信息进行交流,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所以本人在设计这节课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并掌握关于日记的写作方法及策略。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本人使用了讨论、示范、练习、同学之间互改、教师反馈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并设计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教学任务活动,如:让学生针对图片进行讨论图片中的信息,并根据所给词汇加以造句,使学生能够针对所给信息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展示范文并让学生讨论一些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最后由老师加以总结,以进一步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并设计了让学生讨论一些我们迷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活动,以培养良好的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本人是借助于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采用了问题式、设问的方式,过渡衔接极为的自然。通过学生之间的互改,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在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反馈时,本人适当地运用了一些简单的表扬式和鼓励式的评价策略,对学生优秀句子充分给予肯定,并加以推广,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布置作业时,本人设计了让同学们去改一篇其他同学的日记和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日记,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进一步学习巩固写日记的格式和时态。

高中英语PPT课件改进管见 第3篇

一、PPT课件形式的改进

1. 相关图片的改进

一般说来, 别人的PPT作品在文字上常常带有其个人的、当地的倾向性, 从网上下载的PPT的图片也不例外。为了突出本地、本校的特色, 更换图片是常有的、甚至必须的事。比如换上具有本校特色的建筑照片、人文景点、课堂教学、竞赛活动等图片, 均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培养学生的爱校情怀, 营造和谐、绿色的课堂气氛。即使使用别人的图片, 也有重新调整、改进、增添的必要, 因为每个人审美视角不同, 审美观也各异。

2. 版面容量的改进

有些作者为了醒目起见, 在一张PPT课件上仅制作一道单项选择题, 字号太大, 幻灯片间的频繁切换, 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也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及思维的正常发挥。曾看到一位老师一堂课放了46帧PPT (这当然不是最多的) , 一堂课下来, 学生看上去确实有点晕, 而通过合理压缩与整合, 完全可以减为23帧。一般说来, 一帧PPT课件上可制作3~4道单选题, 或28号字、1.1倍行距约13行文字较为理想。

3. 幻灯版式的改进

幻灯内容版式第一性, 幻灯形式版式第二性。幻灯形式版式无论多么花哨, 也只是起到点缀与装饰的作用, 可适当运用, 但是, 它必须服从于内容版式。如果一帧内容较多, 且不宜分开时, 教师就应选择无任何装饰的内容版式。纯白版式犹如清泉, 看上去养眼、喝起来爽心、品起来对味、检起来环保。因此, “软件设计不花哨、不作秀, 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又不可替代。”[2]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说过:“一张白纸, 没有负担, 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

4. 幻灯播放的改进

不同的幻灯切换流程图, 让人眼睛一亮、心情舒畅。如果幻灯片之间没有切换程序, 那么课堂或多或少地就缺少点生气。选择幻灯片之间不同的切换方式, 确实能使课堂锦上添花, 且能活跃课堂气氛, 进而提高课堂效率。常用的切换方式有:水平百叶窗、盒状展开、垂直梳理、新闻快报、圆形、顺时针回旋、从下抽出等。

二、PPT课件内容的改进

1. 表格导语的改进

表格, 在PPT课件中已得到广泛使用。表格中的英语导语理应准确、简洁、明了。有位教师在制作江苏译林牛津教材模块八第2单元有关三位音乐家的生平情况的Task表格时, 曾使用了这样的导语:things that influenced them。首先, 这一导语不够准确。因为, 根据课文内容, 影响他们的不只是“物”, 还有“人”。其次, 此导语复杂冗长, 不够简明。经过思考与斟酌, 笔者认为把它改进为:influenced by。此导语准确、简明、意域广, 当然适应性更强。下面一例来自某地级市教研室网站, 作者是该市三中的一位老师, 其制作的有关分词作定语的PPT表格内容如下:

其实, 以上表格内容完全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单前短后”。教师稍作解释, 辅以练习, 学生即可掌握。

2. 语法描述的改进

实践证明, 采用PPT课件教授英语语法, 既省时又高效。有时采用汉语教授效果更佳。然而, 语法讲授中的陈述语言同样需要简明扼要。“变长为短, 变繁为简”是其基本原则。有位教师在讲述can与be able to的区别时, 是这样陈述的:

can一般指一个人、某种物体所具有的客观能力;

be able to指经过努力后而达到的一定程度。

经过思考, 笔者的改进如下:

can“客观”能;

be able to“努力”能。

然后经过几道试题的演练, 学生即刻就能掌握要点。

3. 单选试题的改进

众所周知, 教学过程中的巩固环节, 单项选择题是最佳题型。其实, 一些单项选择题包括高考题, 还是有较大改进余地的。改进的目的是:拓展思维, 使知识网络化。例如, 2010年全国卷Ⅱ第16小题:I refuse to accept the blame for something________was someone else’s fault.

A.who B.that C.as D.what

此题正确答案为B项。笔者把它改写为:I refuse to accept the blame for________was someone else’s fault.

A.who B.that C.as D.what

这样一来, 正确答案就非D莫属了。原题考察的是定语从句, 而改写后的试题考察的是名词性从句宾语从句。因此, 单选题改进应遵循的原则是:时代性、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和知识性。

4. 讨论话题的改进

众所周知, 话题讨论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以江苏译林牛津教材模块一第2单元的Project“Growing pains”为例, 该课讲的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有位教师设计了下面的讨论话题:

Topics:What are your growing pains?How do you usually deal with them?

我们可将以上讨论话题改进为:Teenagers have growing pains, but do you think adults, such as your parents and teachers, also have growing pains?What pains may they have?And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deal with their growing pains?

改进后的话题跳出了常规思维, 学生的角色由平时的“被关注者”和“被保护者”变成了“关注者”和“保护者”。这样, 不仅更好地激发了讨论热情、提高了讨论效果, 而且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事物, 学会换位思考, 有助于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3]。

5. 句子翻译的改进

句子翻译, 尤其是汉译英, 是语言点教学时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了突出主题, 句子的翻译设计应具有科学性、简易性、教育性、趣味性及时代性。大家知道, 英语中, 一词多义、一词多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在讲到一词多义、多项时, 笔者曾让学生翻译这么一句趣味横生的例句:“我曾见过锯锯锯。” (I sawa sawsawa saw.)

巧妙利用英语语音的谐音, 也时常能收到绝妙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笔者曾让学生翻译下面的妙语:“Mary, I’m so merry.May I marry you?” (玛丽, 我太高兴啦。我可以娶你吗?) 由于此句琅琅上口, 且妙趣横生, 所以学生乐于学习和记忆, 很自然地就能把这四个单词所含的元音音素 (包括意义) 一一区别开来, 熟记于心。在教授英语生词gym时, 笔者设计了这么一句十分有趣的谐音句让学生试译:Jimmy and Jim are doing gym in Jim’s gym. (吉米和吉姆正在吉姆的健身房里做体操。) 当笔者用正确的语音且富有节奏感地把它朗读出来时, 全班学生兴趣盎然, 通过笔者的两遍带读, 学生充分品赏到了此句的魅力与趣味[4]。

6. 书面表达的改进

与word文档不同, PPT课件中的书面表达不应只是一篇文章, 教师可通过对重点词、短语、句式变为红色等加以强调;还可以添加彩色下划线、彩色方框、彩色椭圆框等;可以对原书面表达进行挖空, 或只给出首字母, 让学生根据句意填上合适的词;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层次, 在PPT课件上只给出“书面表达”语篇中的“语块”, 让学生稍作准备, 进行口头复述练习。教师只要点击, 即可切换到下一帧, 特别方便、快捷、实用。一般说来, 一篇书面表达约有140字、约13句话, 教师可将这13句的汉语单独制作在PPT课件页面上, 并在括号中给出英语关键词或词组, 让学生逐句口译。口译的过程, 就是对书面表达内容加深、巩固的过程。

实践证明, 要想对PPT课件进行改进, 修改者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 而且还应具有勤学的秉性、善思的习惯、探究的精神、创新的意识、敬业的心态等要素。

因此, “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 教师应亲自创作, 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 既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 又让学生易于接受”。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只有改进, 才有出路。只有改进, 才有希望。不断改进, 是教学的永恒话题;不断创新, 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积累点滴改进, 创造巨大成绩!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英语教师应慎用多媒体.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4) .

[2]盛德仁.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4) .

[3]袁晓林.以优化话题提高英语课堂讨论的实效性.教学与管理, 2011 (1) .

高中英语教学中课件的使用 第4篇

一、多媒体演示课件

多媒体演示课件通常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情况,以多媒体制作工具,如Power-Point,Authorware4.0为平台,综合运用教学信息的一个电子演示教案。

研究表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记忆65%的内容。以多维的、多样的、多角度的、高密度的展示方法,融声、光、电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语言输入自然清晰,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对知识的表现更加准确、生动。这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教《圣雄甘地》一课时,我们从国际互联网上搜索到甘地的人像,印度的地图、国旗、国会大厦等图片,把这些资料运用于课件之中,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奥林匹克运动会》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声像库里的资源,通过若干奥运会镜头的回放,配以原汁原味的英语解说,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兴趣。

多媒体演示课件的使用可以收到以下效果:

创设氛围,提高兴趣多媒体演示课件,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进行集成处理,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辅助教学,教师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向学生提供最新的“原汁原味”的英语材料,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的环境,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其认知兴趣,调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听力,了解文化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听到传统的课文录音,而且能够接触到很多原汁原味的英语解说,这有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有利于学生获取大量有关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和历史事件的背景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

二、国际互联网和网络课件

国际互联网为师生拓展课程资源提供了不少便利条件:内容丰富——互联网上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英语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接触到许许多多真实的语言材料;检索快捷——互联网为收集和了解某个相关内容的知识变得容易而又快捷。当然,网络上的东西很多,利用网络要注意方向性和目的性。

利用互联网的一般策略是依课本迁移,绕热点展开。“依课本迁移”,就是根据所学教材内容在网上查找材料。例如:我们在学习Britain and Ireland 单元时,师生一道从网上查找了许多有关英国和爱尔兰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政治制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文章和图片。由于活动内容与课文内容相关,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们把收集到的材料,精选之后以两种方式呈现给学生:一是在教师个人网站上做了一个特别网页;二是印制装订成册,在教室图书角放几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取不同素材、不同数量的材料进行阅读。

“绕热点展开”,就是围绕社会热点问题的网上查找。圣诞节来了,师生一起从网上寻找并阅读有关Christmas,Santa Claus,Christmas tree, Christmas stockings等的来历的文章,收集各种有关Christmas的图片,学唱有关Christmas的英语歌曲。伊拉克战争爆发,我们从网上和报纸上收集了许多与战争相关的文章;SARS肆虐中国,我们从www.who.com(世界卫生组织网站)、www.chinadaily.com、www.nytimes.com(纽约时报网站)、www.timesonline.com.uk(泰晤士报网站) 等网站上阅读了不少有关Sars的文章。这样,学生就把学习英语与了解时事有机结合起来了,学生在关注社会的同时学习了语言,也可以说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了社会。

网络课件可以用Frontpage制作。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网络课件,上传到局域网上各位教师的个人网页,供学生上网自主浏览学习,也可以供教师上英语课使用。

以《澳大利亚》一课为例。课前布置任务,师生一道收集有关澳大利亚的各种信息。师生共同制作一个Australia的特别网页:学生打开澳大利亚课件首页,便可见到文字简介、地图、国旗等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点击有关链接,进入相关页面浏览学习。比如,若想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的情况,可以点击 Animals 链接, 进入澳大利亚动物页面。

国际互联网和网络课件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发挥如下作用:

角色转变,实现学习个性化利用网络课件和国际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每人一台电脑,人手一个鼠标,个个成了负有任务的探索者、自主自控的学习者;教师真正地变成了学习的组织者(组织和制作网页课件)和指导者(提出任务,提供帮助,总结检查)。学生自己动手,把自己置于一个多媒体的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可以阅读timesonline.com.uk(泰晤士报)上的新闻,可以欣赏有英语解说的影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英语水平,自主选择内容、自定先后顺序、自控时间长短,实现个性化学习,做到人人有收获。

打破教材中心论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以往不可侵犯的教材中心论受到了冲击。学习英语不再局限于课本。在学习书本的同时,可以了解更多的内容,接触比教材内容多许多倍的英语语言素材。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校本化、个性化方面发展。

学生文化意识增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国际互联网和网络课件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了学生开放的品质。

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互联网的普及,使教学方式更加开放,学生自主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了。

新闻写作培训课件 第5篇

一、什么是新闻?

新闻也叫消息,是指通过各类宣传媒介(包括但不限于网媒、纸媒、广播电视、自媒体

等)进行传播的信息统称。

二、企业新闻宣传的作用

1.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塑造企业外部形象的主要渠道。

2.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

3.企业新闻宣传工作是培育企业文化的主要方式。

三、通讯员怎么样写新闻?

首先必须学会写消息,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四部分组成。

标题 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导语 导语是开头的一段话,要求用极简明的话概括消息的最基本内容。

主体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要求具体清楚,内容翔实,层次分明。

结尾 是对消息内容的小结。有些消息可无结尾。

例文:陕煤化集团携手招商银行

本报讯(消息头)近日,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王庆彬、西安分行行长王冰剑带领总

行、分行有关人员来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与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总经理高仰才,副总经理尚建选,董事吴继亮和集团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座谈,并举行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导语)

在座谈中,招商银行总行行长助理王庆彬介绍了招商银行发展历史、业绩、经营特色和

优势。他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使双方的合作达到一个新水平。

陕煤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华炜介绍了集团概况和集团煤炭、煤化工等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并介绍了集团的四大优势,即资源优势、煤化工人才优势、合作伙伴优势、资本运营优势。他感谢招商银行对该集团的支持,希望通过这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高仰才介绍了该集团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创业的规划,他说这些项目都需要包括招商银行等各方面的支持,希望双方合作实现双赢。

座谈会后,高仰才和王庆彬分别代表双方公司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主体)

名词解释:倒金字塔结构

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後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後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l 消息写作的关键:写好导语

l 消息写作基本要求:

1.交待要素。一则消息,无论其报道中心是人、事、情况或问题,都具有事件的性质。因此,构成事件的要素即消息的要素,包括事件的主人公、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称“六个W”。

2.确定主题。消息的主题是新闻本身所具有思想意义,也是选择和组织材料的依据。

3.选择角度。所谓选择角度是指作者报道同一则新闻事实时不同的着眼点。

4.安排结构。消息大体有二种结构形式:一是按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安排材料的时序结构。二是按事物内部联系组织和编排材料的逻辑结构。

5.斟酌语言。消息报道的是客观事实,而最能勾画事实的语言总是平易的、朴实的。因此,通俗易懂应是消息语言的首要特点。

例文:加强内部审计工作 服务集团公司科学发展——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召开审计工作会议

3月25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在西安召开审计工作会议,总结去年的审计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审计工作。

2008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共完成各类审计项目276项,通过审计取得经济成果8625万元,审计合同5398份,提出管理建议192条。内部审计在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不断显现,内部审计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和澄合矿务局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贠公法被评为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孙云华等人6人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

会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纪委书记吴卫平作了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内部审计工作,为集团公司科学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十一五”后两年审计工作思路,明确了2009年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求今年着重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二是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三是落实工作制度;四是全面开展各项审计工作,要扩大财务收支审计的层面;积极开展建设项目审计;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力度;加强物资采购的审计监督工作;以内部控制审计为切入点推进内审转型;积极立项,有效开展专项审计调查。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华炜在会上提出三点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内审在企业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其次,内审工作始终要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第三,内审队伍建设是我们的历史责任,要为内审部门选配一个称职的一把手,要培育造就审计专业的领头人,培养一批能干事、会干事的业务骨干。他特别强调了要重视对党政重要决策执行落实情况的审计,同时对项目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文化建设也提出了要求。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总经理高仰才主持会议,他要求与会人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审计会议精神和此次会议精神,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面对目前的形势,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有效使用资金,降低成本。

会上,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监事会主席赵秦川宣读了表彰决定,铜川矿务局等8个内部审计先进单位、贺蓬勃等12名内部审计先进工作者、《玉华煤矿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等8个优秀审计项目以及荣获全国、全国煤炭行业的内审先进单位和个人受到了表彰。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审计委副主任贠公法传达了温家宝总理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

四、通讯员要写什么样的新闻?

1.读者(部门、社会)想知道,但没有办法知道的2.读者不知道,但想让读者知道的3.提高单位知名度和美誉度,让社会了解、理解、关心、支持,甚至参与的4.让企业干部职工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更努力工作的多数通讯员一个共有的困惑是感觉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大家处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第一线,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者、参与者,又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的践行者、落实者、推动者。无论是日常业务工作,还是临时性工作,无论是对上级重要会议、重要部署的贯彻落实,还是重大节庆活动,通讯员都身处其中,身临现场,积极参与活动,以实际工作去推动、落实。事件能否最终落实到位,其中出现的一些亮点、现实生活中反映的难点、热点以及涌现出的典型人物,都是企业网站所需要反映和报道的新闻。因此,在我们身边,有着十分丰富的新闻资源。我们要懂得及时总结、分析、提炼。

五、通讯员要怎么样才能获取新闻?

1.从工作、会议中找新闻

2.从文件(计划、总结等)中找新闻

3.从领导活动、讲话中找新闻(准确、凝练、新颖)

4.从媒体上(部门内外)找新闻……

例文:陕煤化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幅29.8%《陕西日报》 2009年7月25日二版

7月24日,记者从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领导干部会上获悉:在整体煤价下滑的情况下,上半年陕煤化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37.45亿元,同比增加31.55亿元,增幅为29.8%。其中煤炭产品增收突出,同比增幅达到47.15%。成为全省工业经济增长中的亮点。

上半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煤炭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的情况下,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保增长、促发展”的战略部署,逆势而上,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应对危机、降低成本的“双十条”政策。并通过加快项目建设保增长,狠抓陕北新建的三个大型现代化矿井的试生产,扭转了煤炭产量整体下滑的趋势,使煤炭产量完成了上半年的预期目标。针对所属化工企业受影响较大的现实,他们一方面提供流动资金支持,一方面争取省上的化肥储备贴息贷款政策,使所属化工企业在三月份全面恢复生产,五六月份部分企业陆续开始盈利。同时,围绕“关中保价、陕北增量”的营销策略,狠抓市场开拓。特别是在陕北坚持公路和铁路并重的原则,不仅理顺了陕北地区的销售体制,为陕北新建大型矿井试生产扫平了障碍,完成了销售目标,而且有效遏制了整体煤价下滑的势头,与上年同期相比,实现了稳中有升,促进了企业发展。(贺韬)

l 从文件中找新闻

例文:国务院安委会要求防范煤矿水害事故

据国家安监总局消息,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防范煤矿水害事故。

通知称,当前,中国正值雨季,极端天气事件频繁,煤矿透水事故时有发生,煤矿水害防治工作任务艰巨。继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新桥煤矿6月17日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人死亡、12人下落不明后,又发生了两起煤矿较大水害事故。7月8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老寮坑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7月19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汪家寨镇煤洞坡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3人下落不明。

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落实雨季水害防治工作,凡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或发现重大隐患与问题的,必须停产整改,查明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要严格雨季巡视和停产撤人制度;要认真落实雨季各项防治水措施;建立健全预防暴雨洪水的应急救援体系。

通知要求所有煤矿企业严禁超层越界和盲目组织生产。

l 从媒体上找新闻

例文:陕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243位 与去年相比名次大幅提升66位

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于9月5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出炉。榜单显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43位。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自2004年2月成立以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2008年间分别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422位、342位、331位和309位。特别是2007、2008年两年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112.1亿增加到了2008年的234.08亿,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陕煤化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今年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比去年提升了66位,比前年提升了88位,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从领导讲话中找新闻(如XXX讲话稿)

六、通讯员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1.新闻要强调新鲜性、独家性

别人还没有报道的(新鲜性)

别人无法采写到的(独家性)

2.消息写作“一事一报”

3.注意标题的制作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揭示新闻内容。

l 鲜明——选择新闻中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或观点;

l 夺目——选择新闻中最有特点的事实或观点;

l 文题相符——选择的事实和观点要与新闻内容的本质相一致

4.立意尽量高,角度尽量新且小,要以小见大

5.挖掘新闻素材,深化新闻主题,提高新闻影响力

l 没有挖掘深度的报道

例文:陕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243位

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于9月5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出炉。榜单显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43位。

l 做了挖掘深度的报道

例文:陕煤化集团位居中国企业500强243位 与去年相比名次大幅提升66位

一年一度的中国企业500强的评选结果于9月5日下午在浙江杭州出炉。榜单显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243位。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自2004年2月成立以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2005年—2008年间分别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422位、342位、331位和309位。特别是2007、2008年两年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营业收入由2006年的112.1亿增加到了2008年的234.08亿,翻了一番,等于再造了一个陕煤化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今年在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比去年提升了66位,比前年提升了88位,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l 挖掘深度深,领导满意的报道

6.多用新闻图片

深入一线,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冲击力、震撼力、感召力。

l 新闻摄影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l 掌握正确持机姿势

l 持机要稳,轻按快门

l 快门的按法:分两步走。先按一半对焦,不要松手,后再按下快门

l 图片报道的基本要求

l 必须符合新闻的概念,即新近发生的事实;

l 突出主题,画面简洁,交待环境,用好背景。最好有会标、布标、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有现场的气氛,否则就突出人物;

l 善于抢拍、抓拍,拍出新意,尽可能避免摆拍

l 对原始的照片只能进行适当的裁剪、改善感光,不能依赖后期制作,更不能在电脑中更改处理;

l 图片说明要准确、简练,与图片相得益彰。

7.新闻报道必须用第三人称

l 如“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监督管理部等等。

l 杜绝“我公司”、“我市”、“我单位”等第一人称的说法

8.新闻报道人物的姓名、职务必须完整无误

l 如:新安洁董事长、总裁魏延田、执行总裁王啸等

l 杜绝用魏董、王总等

七、提高写作能力的几点建议

l 编辑选稿原则

l 实效性:过时新闻没意义。

l 重要性:没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没意义。

l 时新性:同一题材角度新。

l 标 题:醒目、抢眼。

l 篇幅适中:消息不得超过600字;通讯不得超过1500字(图文并茂)。

l 行文规范:消息有导语、主体,一事一报。

l 文字水平:语言流畅,表达准确,结构好。

l 网上信息发布要求

⑴内容尽量反映单位工作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努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⑵一律采用第三人称,应注明新安洁、暄洁、再生资源、宣方、各职能中心、各平台公司、项目公司名称,不得用“我司”、“我公司”、“我部门” 等,;

⑶标题鲜明,要与内容相符;

⑷人物姓名、职务必须完整、准确;

⑸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要准确,标点要规范;

⑹标题不超过30个字。如有副标题、眉题等,则在正文中可以出现标题。段首要空两格;字体统一用黑色宋体,字号为small。

财经新闻写作课件 第6篇

经济的涵义

财经,财政、经济的合称。

财政,国家对资财的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活动。

经济,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由“经世济民”缩写而成,其意为治理国家,管理人民。古对联:“文章西汉双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杜甫《上水遣怀》云:“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红楼梦》中贾政、薛宝钗等屡劝贾宝玉关心“仕途经济”的学问,“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古希腊经济学家色诺芬《经济论》中,“经济”是“家庭管理术”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赋予经济“谋生手段”的涵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

恩格斯说:“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全过程。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统一体。在这四个环节中发生的全部人与人的关系,都是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经济新闻,就是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新闻。

资本主义国家的报纸传媒所报道的经济新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商品交换,是为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服务的。从内容上划分,主要有:

一、广告。

二、金融贸易的报道。如国内外市场行情、证券股票市场动向等等。

三、关于经济萧条、景气的报道。

四、关于社会大众经济生活的报道。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新闻报道,是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的产物,是为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服务的。经济报道的宗旨,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搞活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展生产,方便人民生活。

第二节 经济新闻的历史回顾

一、我国早期经济报道的简单回顾

16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即有《威尼斯公报》。美国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704年4月24我国早期的近代报纸,大多是外国传教士和外国商人创办的。英国商人肖瑞德·安日的《波士顿新闻信札》。

德鲁1845年在香港创办《德臣报》。1858年中国人伍廷芳(曾任清廷驻美国、秘鲁大使)在香港创办《中外新报》。稍后中国资产阶级创办《新闻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大量宣传军民大生产运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农业劳动模范等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报纸、电台大量宣传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党的经济政策、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经验、新人物,对推动全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左”倾路线影响下我国经济报道中的偏差

从1958---1977年,由于经济建设和政治生活中“左”的思想影响,经济宣传出现偏差,搞浮夸风、片面报道、贴政治标签等等,弊端突出,如:

1、违背实事求是精神,搞浮夸、冒进,助长了经济建设中的浮夸风。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唯心主义观点。1958年8月20日《没有“母鸡”也能生“小鸡”》等等。

2、贴政治标签,宣传政治可以冲击其他,否定经济工作规律和经济宣传的特征,扼杀经济宣传工作。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报道出现的新变化

(一)、经济新闻的传播网络基本形成。各种经济类报纸,以经济活动、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问题、经济知识、经济理论为报道内容,为推动我国的四化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互联网的经济新闻更加迅猛发展。

(二)、经济新闻的报道面不断拓宽。多侧面、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人们的经济生产活动、经济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反映人们的吃、穿、住、用,报道的视角从过去的单一报道先进典型人物,转向报道普通人物、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注意普通人的心态,反映普通人的要求。

(三)、经济新闻的报道内容不断深化。

第一,既注意报道热点问题,又注意关注过去一直被人们忽视的冷僻问题。

第二,注意从理性方面进行突破,经济报道的理论色彩增强了。

(四)、经济新闻的报道形式更为活泼多样。除了原有的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以外,大量出现对话报道、主体报道、参与式报道、新闻评点等等崭新的报道形式。

第一节 经济新闻的特点

一、较强的政策性

许多经济新闻,旨在配合党和政府一个时期内的经济政策,进行解释和宣传。

二、较强的业务性

涉及生产工艺流程、技术术语、专用名词、成本核算、经济效益、产值、利润等等内容,经济新闻故有较强的业务性。

三、较强的保密性

对直接关系到国家进出口计划、新技术、新工艺不到时候不宜报道。外贸的进口计划、出口库存情况、我国与外商的成交价格、外销产品的质量问题、敏感问题(如劳改产品出口问题),重要的军工生产情况、名贵中药秘方等等信息都不宜泄密。

第二节 经济新闻的功能

一、传达经济政令

传达经济政令具有的优势: 1.权威性。2.及时性。3.广泛性。

二、传递经济信息

经济信息,包括市场行情、物资供求状况和生产状况,也包括经济决策、经济法规、经济管理状况和经济理论研究动向,还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及规划状况、不同地区人们的消费心理及习惯等等。

三、监督经济行为

经济新闻不仅可以传播大量经济信息,而且可以对经济工作的过程、结果进行监督,对各类经济行为进行评判,以激励先进,批评后进,指导经济工作。

(一)披露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揭露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风。如2000年3月2日《广州日报》刊登葛洲坝三峡实业公司总经理戴兰生花7亿元买回的洋设备竟然是洋破烂。黄光裕案、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案,等等等等等。

(二)反映人民群众对各项经济决策的讨论与参与。如关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文章、爱情、婚姻与房子、车子问题,经济建设与教育关系问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

长王平说“不应该鼓励农村孩子去上大学”)等等等等。其特点: 1.公开性。2.广泛性。3.及时性。

四、传播经济知识

1.从事经济活动的业务知识。如工农业生产知识、商品知识、经济政策与法规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等。

2.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地理知识和其他知识。

五、指导经济生活

1.在思想观念上进行指导。2.在资源开发上进行指导。

3.在经营方法和消费方式上进行指导。

第三节 经济新闻的种类

一、政策性经济新闻

(一)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新部署、新决策,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经济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各级干部群众在执行党和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情况和涌现的新典型。

(三)各地、各单位在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成果。

(四)各地在开展经济工作中出现的带政策倾向性的问题和现象。

二、信息型经济新闻

(一)预测性信息新闻。主要报道经济发展的趋势、趋向、前景,内容包括产值增减比例、发展速度、市场供求、成本利率、物价指数,等等。股市指数。

(二)动态信息新闻。

(三)反馈信息新闻。如政府对房地产调控,广大人民群众对房价的满意度等等情况的反馈等等。

三、服务型经济新闻

按服务范围划分,生产服务性、生活服务性、知识服务性经济新闻。服务性经济新闻与一般性经济新闻不同点:

1.服务对象不同。所有人;经济机构、经济人。

2.传播目的不同。传播一般经济信息;为经济部门或经济人士进行经济决策、管理提供依据。

3.报道形式不同。消息;文章、专稿、资料介绍、商品评介等等。

四、人物型经济新闻

1.人物活动型新闻。2.人物事迹型新闻。3.人物言论型新闻。

五、自然现象型经济新闻

1.天气与海洋情况报告。

2.暴风雨、暴风雪、飓风、龙卷风、沙尘暴、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洪涝灾害、旱灾、火灾等等自然灾害的报道。禽流感、狗流感、猪流感等等。

3有重大价值的经济珍闻。如发现巨型的石油、天然气、黄金、稀土、钽、钼、钨、铂金、金刚石、石墨、煤、铁矿藏等等等等。还有一米长的黄瓜、龙荔、桃梨(已经有梨苹果)、犀马或马犀、狮虎或虎狮、羊马(已经有骡马)羊鹿(山羊与梅花鹿交配)等等等等。

前些年,人们对经济新闻普遍觉得有“三难”:

一是难写。以前认为经济新闻就是工农业生产报道。工业报道习惯于唱“首季开门红,二季双过半,三季战高温,四季满堂红”,农业要么唱“四季歌”,报道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要么是修水利、搞农田基本建设。年年老调重弹,令人生厌,难于写好。二是难懂。不少经济新闻,对生产过程介绍详尽技术名词充斥全篇,又缺乏必要的解释,令人难于明白。

三是难记。内容缺乏接近性,写得又呆板乏味,数字繁多,受众不感兴趣,难于留下深刻印象。

以前读者比较喜欢的新闻排前的是国际新闻、先进人物报道、国内政治新闻。

以前经济新闻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报道面窄。多从生产角度报道。

二、角度单一。多从领导角度报道。

三、写法呆板。习惯于按“事件起因——提高认识——采取措施——获得效果”这一固定程序和框框套写。

四、干瘪枯燥。缺乏生动有趣的具体情节和充足的事实,全篇充满高度概括的结论性语言,令人难以捉摸。

第一节 从广阔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报道材料

从广阔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选取报道题材,拓宽经济新闻的报道领域,丰富其报道内容,这是“医治”经济新闻报道面窄这一“病症”的良方,也是增加经济新闻的接近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措施。

新闻题材,是新闻报道写作表现的对象或采写的内容。确定新闻题材,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前提和开端。——《新闻学大辞典》

新闻题材的重要性:

一、直接决定记者的采访内容及采访方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记者是在确定新闻题材后才进行具体深入的采访工作的;而采访什么、采访谁、用什么方法采访,都需根据挖掘与表现新闻题材和材料来决定。

二、是进行新闻报道与写作的依据和“物质基础”。

三、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重要性程度和新闻价值量的大小。

经济新闻的报道题材所包括的内容:

一、工业、农业、商业等经济部门所开展的各类有价值的业务活动。

二、党和政府新近颁布的各项经济政策。

三、各级党政部门围绕着经济建设所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经济领域出现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

五、各地经济工作部门和单位搞活经济工作的新经验、新措施。

六、群众的经济生活。

七、边缘经济新闻。“结合部”经济新闻。如梁洛施和李泽楷的分手新闻、郭晶晶和霍启刚、梁锦松和伏明霞、美女争先恐后当应聘为亿万富翁生子等等。

八、经济信息。狭义的经济信息,指新近出现的经济情报、经济行情、经济动向。

第二节 精心提炼报道主题

一、提炼主题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

1.是否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否符合四项基本原则。

2.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是否符合被报道对象的实际情况。

(二)、集中。

(三)、新颖。

1.具有时代精神的主题。50年代的时代精神是忘我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60年代是热爱祖国、热爱集体、关心他人;80年代是献身“四化”,振兴中华。等等。

2.能够体现新思想、新观念、新精神的主题。

3.能够解答人们心中疑惑、扣住热点问题的主题。

4.能够指导人们工作实际、推动工作开展的主题。

二、提炼主题的方法

(一)、从全局的需要着眼,分析报道对象的世纪内涵,寻求既能体现时代精神、解决

四、对新闻报道的可接受性和接近性有着重要影响。

实际需要,又能反映典型面貌的思想、观点或精神,作为报道的主题。——宏观分析法。

(二)、将所要报道的典型单位、典型人物的材料、事迹,与同类的单位,人物进行比较,与它们过去的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差异和特色,发现新的思想、新的精神,从而形成新的主题。——微观分析法。

(三)、步步深入分析 事实,多面透视,抓住新闻事实中最本质、最深刻的东西作为主题。——筛选法。

三、经济新闻主题的表现方法

(一)、以小见大,抓住一个典型事件或典型人物,表现重大主题。

1、所选取题材(事件、人物)必须具备典型性,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

2、题材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与时代精神,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容易使受众产生联想和升华。

(二)、精心选材,用生动、典型的材料表现主题。

(三)、巧用议论或抒情,使经济报道的主题得到揭示、升华。

(四)、进行理性概括,使经济新闻的主题更为深刻地揭示出来。

第三节 认真选择新闻角度

新闻角度,就是记者在采访和新闻写作中认识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即记者从什么立足点、什么视角,什么突破口,去寻找、挖掘、认识、选择和表现新闻事实,以更充分、更鲜明地体现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

一、选择新闻角度的意义

(一)、显现新闻的意义,凸显新闻价值。

(二)、另辟报道蹊径,避免角度重复。

(三)、化腐朽为新颖,变旧闻为新闻。

二、新闻角度所包含的具体内容

(一)、选题角度。

即记者选择新闻题材时所采取的角度。

(二)、采访角度。指记者采访新闻素材时所选取的方法、途径。

1、接触事实的角度;

2、观察事实的角度;

3、解剖事实的角度;

4、截选事实的角度。

(三)、立意角度。

即记者在提炼和确定报道的主题时所选择的角度。

(四)、表现角度。

即记者运用新闻素材表现主题以及谋篇布局构思全篇时所选取的角度。选用哪些新闻素材来表现主题、如何把报道引入正题、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材料、如何写好报道的开头和结尾,等等。

三、怎样选择最佳角度

(一)、选择有时代感的角度。

(二)、选择新颖的角度。如《野山羊来到老西沟》——《人民日报》1980/3/12.(三)、选择小角度。如《华西农民学外语》、《二连浩特“手语市场”》。

(四)、选择有群众观点的角度,即注意多从群众角度报道新闻事实。

第四节 注意写人的活动

一、人的活动应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体

(一)、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

新闻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之中,何人是新闻事实的主体。

(二)、人的活动最富有动感和生活气息,是新闻报道诸素材中最活跃的的素材。

(三)、人的活动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故事性,是经济新闻的激活素。

二、着力刻画经济活动中的人物

(一)、把人的活动与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经济工作进程结合起来写,力求做到既见政策又见人或既见经济工作进程又见人。

(二)、注意刻画经济活动中人的情感和精神风貌。如《农民日报》的获奖新闻《爱集体 顾大局 得表扬;损集体 顾自己 受批评》反映农民承包土地过程中的不同思想认识和做法;前国务副总理李岚清退休后到小店应聘打工遭拒;上世纪日本前女教育相和田圣子大学毕业后当酒店清洁工的真实故事。

(三)、从写一般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生活入笔,通过交代人的活动过程,阐明某一经济成就或某一经济理论问题。如《三舅还帐》等等。

第五节 着力写好现场

曾经两获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美联社特派记者雷尔迈·莫林指出:“一篇理想的新闻报道应该把读者带到现场,使他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

一、现场在经济新闻中的地位

(一)、现场是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具体场景和环境,新闻“六要素”中的“何地”、“何事”与之密不可分。如《长江上游仍在砍树》(新华社1998年8月19日 熊小立、黎大东)。

(二)、新闻现场所展现的事物,既有场景、摆设等静物,又有人的活动、人的语言等有动感的事物。如《经济日报》1998年4月16日的《黄河断流万里探源》。

(三)、适当写现场,可使经济新闻改变仅仅靠叙述手法表达新闻事实的状况,增加一些描写性成分,有助于把经济新闻写活。如《新疆日报》记者张晓艳采写的《塔河还

能流多远》。

二、经济新闻写现场的方法

(一)、对经济活动现场的场景、气氛进行简要勾勒,写出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特定环境。如《天津日报》1983年8月16日消息《滦河水向天津奔来》。

(二)对经济活动现场中人物的活动、动作、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描绘,写出经济活动中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如《经济日报》1994年7月4日的《粮乡农民的喜悦》。

(三)对经济活动现场发生的有趣的故事情节和细节进行简单交代,增强经济新闻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新华社1997年5月30日《夏收何必搞仪式 小麦未熟遭“剃头”》。

第六节 科学运用数字

经济新闻由于报道的是经济工作,离不开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而经济工作中的指标、效益、速度、质量等指数,常常通过数字才能做准确的反映。(可跟诗歌等文艺作品里面的数字比较,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入宫十六今六十”等等)

一、数字的功能

1、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准确的报道新闻事实,反映新闻事实的发展状况,说明报道的主题。如2000年4月14日《人民日报》登《信息产业:广东工业第一大支柱》。

2、作为辅助性背景材料,解答新闻中的疑难问题,说明新闻事物的特征,或对新闻中所涉及的学术名称、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受众理解新闻内容。如《长江日报》《我省“燎原工程”显示不寻常活力》。

3、对新闻事物的性质、地位进行判定,确定新闻事物的质。

二、经济新闻中数字的种类

(一)、绝对数:即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定时期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数值。

(二)、相对数:即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绝对数之比。

经济新闻中常用的相对数有:

1、计划完成情况的相对数:实际完成数与计划完成数之比。

2、结构相对数:同一新闻事物内各部分的数量与全部数量之比。

3、动态相对数:发报道时的最新数值与原基数之比。

4、横向对比数:甲地某一经济现象的数值与乙地某一经济现象数值之比。

(三)、平均数:社会经济现象总值与人数或亩数等单位总量之比,表示一般水平的平均值。

三、怎样用好数字

(一)、使用数字要优化,要选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数字说明主题。

(二)、使用数字要科学。

1、真实,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和生活实际,不能失实。如“大跃进”时期的假大空数据等等。

2、使用的比例单位要科学,不闹笑话。如不能用“降低了××倍”或“减少了××倍”,要严格区分“增倍”和“翻番”的涵义,不能滥用。如《中国青年报》1984年11月11日刊登的一篇通讯说:“广州白云山制药厂大胆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产值翻了27番。”假如该厂你按生产总值只有1000元,翻27番就是1342亿元,而1984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才4972亿元。显然,作者是把27倍当成27番了。

(三)、使用数字要准确。如《广州日报》1998年9月10日刊登的《抗洪减少了多少损失》中说“据了解此次长江、松花江防洪工程使200多座县级以上城市免遭水淹,减淹面积达2710万平方公里,保护了2234万人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

(四)、运用数字要通俗。要借助物化、比喻、联系、推论等多种手法,把数字表达得简明、通俗、生动、形象。

1、运用比喻法,使数字形象化。如“从1971年至1979年全国累计少生5600万人,相当于目前广东省的人口”。今年两会代表说:“每年公款喝酒喝掉一个西湖。”(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最泞处有5米多。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原为古海湾,钱塘江泥沙淤阻后形成。)

2、运用比较法,使数字所包含的意义更为明确。1)、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以显示其差别。2)、把同一事物的现在与过去比较,一显示其变化。

3、运用分解法,把大数字化小,使之与受众更为接近。

4、运用综合法,使小数字变大,以便引人注目。

5、运用衬托法,使使之所包含的意义更为鲜明,更好地说明新闻事实。

6、运用比拟法,使被报道的事物更为形象具体。如哥伦比亚《时代报》1999年10月1日报道《今逢华诞的巨人》:“在亚洲危机中,邻国得了肺炎,而中国仅打了几个喷嚏。”

第四章 经济信息写作

第一节经济消息写作概况

一篇经济消息通常由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结尾等部分构成。

一、经济消息标题

经济消息标题,就是经济消息的题目,它是经济消息内容的形象概括。

(一)、经济消息标题的常见形式不外乎单行题和多行题。

昔日“穷过渡” 今天迎“熊猫”(引题、肩题、眉题)大寨建成“电视村”(主标题)

成都电信局花钱“买批评”(主标题)在报上登《公告》欢迎群众对通信服务

工作进行批评监督

(副题)

长期看好中期偏淡 个股炒作渐趋活跃

知否?知否?应是贱“肥”贵“瘦”(引题)(虚)爱吃瘦肉者,请你多付钱(主标题)(虚实皆可)本省十几个县市调整猪肉各品种之间的差价(副题)(实)

我国出现第一家新型集团式企业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

唱出改革的好戏

缴纳利润占整个特区企业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二)、制作经济消息标题要遵守的最基本原则:

1、贴切传神。要从经济消息中“抽筋取髓”,令读者望题而知文意。

2、具体明了,突出主要新闻要素。

3、简练生动。

二、经济消息头

经济消息,其开头部分往往冠以“本报讯”或“新华社上海8月18日电”之类的字样,这就是经济消息头。

经济消息头主要有“讯”与“电”两大类:

(一)、“讯”:主要是指通过邮寄或书面递交的形式向报社传递的经济新闻报道。凡是报社通过自身的新闻渠道所获得的本埠经济消息,一般都标明“本报讯”。

(二)“电”:主要是指通过电报、电传、电子邮件、传真或电话等形式向报社传递的经济新闻报道。

三、经济消息导语

经济消息导语是经济消息的开头部分,它紧接在经济消息头的后面,一般由最新鲜最重要的经济新闻事实或依托经济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一)、经济消息导语担负着三项使命:

1、以省俭的笔墨反映出经济新闻的要点和轮廓,使读者一见即知此经济消息主要传递的是何经济信息。

2、一语定意,为整篇经济消息报道定下基调。

3、吸引读者注意,最大限度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经济消息导语在写法上虽有千变万化,但是也有一些公认的基本要求与准

(双主标题)

则。

1、出语不凡,巧于开篇,突出最有经济新闻价值的新闻要素。

2、要抓住经济新闻事件的核心和精华,突出经济新闻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突出个性,摆脱一般化、公式化、概念化的窠臼。

3、突出最新的经济消息内容和最新的经济消息时间要素。1)、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容要新,要提供新的经济信息;在经济新闻导语中要突出最新鲜的经济事实。

2)、讲究经济新闻报道时效,在经济新闻导语中突出最新的时间要素。

4、要清晰、简明、生动。

5、要吸引和诱导读者阅读经济新闻的其余部分。

四、经济消息躯干

(一)、经济消息的精华一般浓缩在导语之中,其躯干部分往往是导语的进一步充实和展开。作用:

1、解释和深化经济消息导语。对于经济消息导语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进一步提供有关细节和经济新闻背景材料,使读者对于经济新闻事件有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

2、补充新的经济事实。使新闻六要素得以完备,以便读者对于经济新闻报道的主题和经济事件的来龙去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二)、在进行经济新闻躯干部分写作时需注意的问题:

1、围绕一个主题取材。

2、叙事要尽量具体、充实,使读者对经济新闻人物和事件有较为完整而真切的了解。

3、叙述生动,行文有波澜,保持读者的兴趣。1)、经济新闻报道要生动,往往离不开经济新闻细节,而经济新闻细节往往是在经济新闻躯干部分展开的。这有助于经济新闻报道增添对读者的吸引力。2)、经济新闻躯干比导语长,回旋余地较大。可以从不同角度方位层面去报道,远观近察,写出经济事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给人丰富、充实之感。3)、可以采用叙述、描写、引用等等多种表现手法并举的方法使经济新闻产生更生动活泼的效果。

4)、要吸引读者保持兴趣,除了注意叙述生动之外,还要注意顺应读者的阅读心理,不要避开读者急切想知道的的内容去节外生枝,谈一些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之事。

4、层次段落要分明,起承转合要自然。

表述时,一定要注意材料安排的顺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有讲究,力求条分缕析,环环紧扣,不能凌乱重叠。

五、经济消息结尾

(一)、经济消息结尾的作用

好的结尾可以卒章见义,点出经济新闻报道的主题。还可以使经济新闻结构完整,增强读者记忆。

(二)、经济消息结尾的常见方式

1、自然结尾法 不添结尾段

2、拾遗补缺法 补充新闻导语、躯干未提及的新闻要素或背景材料

3、卒章见义法 画龙点睛,总括全篇,突出主旨

4、别开生面法 别出一层,补充题蕴

(三)、经济消息结尾写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结尾是经济消息的组成部分,要紧扣主题,使其为表现和深化主题服务。

2、要以叙事为主,切记空泛。

3、宜顺势而行。不草率收尾,也不戛然而止。

4、力求简洁、不重复。

5、要令人留恋,或取豹尾之势,遒劲有力,给人较为强烈的印象;或取撞钟之意,余音绕梁,能使人掩卷沉思。

第二节政策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宣传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报道的一项带根本性的任务

二、政策性经济消息类型

(一)、政策性经济消息以反映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为报道对象,其特点是政策性强、指导性强。包括:

1、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

2、各级党政部门和劳动群众在执行党和国家经济领域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创造的新经验、新做法和涌现的新典型。

3、反映执行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绩、成果。

4、反映在执行经济政策过程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和不良倾向。

(二)、随着一项新的经济政策的发布、贯彻和发展完善,与之同步的新闻媒介的政策报道、宣传业表现为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整体。

1、发布性的经济政策消息

2、解释性政策消息

3、兑现性政策消息

4、经验性政策消息

5、引导性政策消息

6、验证性政策消息

三、在经济政策宣传和政策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对经济政策的宣传不能只满足于政策条文的传达解释,更要因地制宜的具体化、形象化,把经济政策的精神解释清楚。

(二)、要与当时当地的群众思想脉搏挂起钩来。

(三)、把经济政策的宣传、报道与群众的经济生活挂起钩来。

(四)、经济政策的宣传、报道决不仅是个编辑技巧问题,只有认真研究经济态势、走向,以及读者心态变化,才能采写出吸引人的佳作来。

第三节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信息性经济消息概况

信息性经济消息的报道内容,主要是商品信息,即传播商品生产、供应,销售、需求、消费等等各个环节中的价格、数量、品种、质量、余缺等等方面的信息。

二、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分类

(一)、政策信息。

(二)、价格信息。

(三)、市场规模信息。

(四)、资源信息。

(五)、销售信息。

(六)、新产品信息。

(七)、预测信息。

(八)、需求信息。

三、在信息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投其所需,实用第一。

(二)、为时而作,及时迅速。

(三)、具体实在,准确可靠。

(四)、字无虚发,简要明了。

第四节解释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解释性经济消息概况

解释性经济消息,即运用有关背景事实来补充和解释经济新闻事件发展的来龙去脉,揭示它的实质、意义的一种报道形式。

这种消息形式与新闻评论或述评新闻的区别:它是站在当前,回顾过去,仍然必须遵循用事实说话——发表无形意见的原则,来说明“为什么”和体现“怎么样”这两个要素,而新闻评论由作者运用议论手法,甚至引经据典,对新闻事实加以解释、述评。

二、解释性经济消息的写作特点

三、在解释性经济消息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一般来说,解释性经济消息大都属于二次报道、连续报道,纯经济消息报道在前,解释性报道在后。

(二)解释性经济消息的价值,突出的体现在具有强烈针对性的指导意义及丰富的知识性上。

(三)、解释性经济消息必须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解释。

第五节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写作

一、预测性经济消息概况

预测性经济消息,就是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建设实践中带普遍意义的新动向、新情况、新课题,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从理论上进行全局性、前瞻性、深层次的科学论证、解释、分析和探索,从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活动或某个经济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有根有据的推测和判断的一种经济报道形式。

这类报道应包括三要素:1、2、3、二、预测性经济消息写作的主要特征

预测性经济消息,不只简单的讲一些事实,而是正确的从事物的总体和相互联系上反映了事物的变化,显现出一条新闻事实出现的轨迹,为读者提供事物变化的纵深信息。

写作要求有:1、2、3、4、三、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分类

(一)、结论性的预测。

(二)、探讨式的预测。

(三)、提醒式的预测。

(四)、咨询式的预测。

(五)、建议式的预测。

(六)、选择式的预测。

按照预测对象的范围的不同,又可分为:

1、宏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2、中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3、微观性经济预测信息

四、在预测性经济消息的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鲜明的提出问题。就事论事。

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有深度。过去和现实情况的概括; 对未来的分析和预测;

提出实现未来所需的条件或可行措施。

(一)、预测性经济消息对经济实践具有依赖性。

(二)、预测性经济消息不但注重对社会经济现象本身发展前景的思考,而且十分注重关于未来发展的条件、环境以及发展可行性的分析,强调发展过程中环境和发展物之间的相互制约性进行科学预测和分析。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

高中英语写作课件(精选6篇)高中英语写作课件 第1篇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英语专...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