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非结构法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非结构法范文(精选9篇)

非结构法 第1篇

一、非谓语动词的种类

非谓语动词包含三种,一是加ing,一是加ed,还有一种是to do形式。掌握非谓语动词,只需把这三种形式掌握即可。因而我们要注意它们的意思。一般地说,加ing形式一般是表示主动,加ed形式一般是表示被动,to do形式含有将要和为了的含义。下面举例如下:

1. The flowers his friend gave him will die unless_____every day.

A.watered B.watering C.water D.to water

解释: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句子的主句和从句前后主语一致,本句话主句主语是the flowers,unless后我们默认为主语也是the flowers,根据句子意思,花将会死去,除非被浇灌,因为花要被浇,表示被动,因而选A。

2. Joh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dinner,and with his work_____,he gladly accepted it.

A.finished B.finishing C.having finished D.was finished

解释:本句含义John收到了一份请柬去吃饭,他的工作被完成,他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个邀请。工作应该是被完成,所以用被动语态。A,D都是被动,但是with后面不能跟一个句子,因而A对D错。

3. He is a student at Oxford University_____for a degree in computer science.

A.studied B.studying C.to have studied D.to be studying

解释:本句含义:她是一个在哈佛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学位的学生。句子前后主语一致,主句主语为he,后面主语默认为he,他能够学习,为主动,所以用studying,表示伴随。

4. After a knock at the door,the child heard his mother’s voice_____him.

A.calling B.called C.being called D.to call

解释:在敲门之后,小孩听到他妈妈的声音叫他。因为他妈妈的声音能叫他,为主动,所以选A。

5. When asked why he went there,he said he was sent there_____for a space flight.

A.traingB.being trained

C.to have trained D.to be trained

解释:本句含义:当被问到为什么他去那的时候,他说他被送到那里接受训练进行太空飞行。根据译文他被送到那要被别人训练,因而是被动语态,又因为是即将被训练,含有将来的意味,故是to do形式。因而选D。

二、完成时的主动及完成式的被动

注意完成时的主动为having done,完成式的被动为having been done,使用完成时表明动作发生在主句之前,现举例说明:

1. The country has already sent up three unmanned space-craft,the most recent_____at the end

A.has been launchedB.having been launched

C.being launchedD.to be launched

解释:国家已经发射了三个无人飞行器,最近的是在上个三月被发射的。根据句意,最近的已经被发射了,因而选B。

2. After he became co nscious,he remembered_____and_____on the head with a rod.

A.to attack:;hitB.to be attacked;to be hit

C.attacking;be hit D.having been attacked;hit

解释因为被攻击这件事已经发生,发生在恢复意识之前,因而要用完成时的被动。

三、词组类题

需要牢记的几个词组:

be seated坐下be devoted to doing贡献去做某事

have sb.do sth.使某人做某事

have sb.doing sth.是某人一直做某事have sth.done使某事被做

forget to do sth.忘记做某事 forget doing sth.忘记做过某事

remember to do sth.记着去做某事%remember doing sth.记着做过某事

stop to do sth.停下来去做某事stop doing sth.停止正在做的事情

try to do sth.试着做某事try doing sth.尽力做某事

mean to do sth.打算做某事mean doing sth.

意味着allow sb to do sth.允许某人做某事

1.Excuse me sir,where is Room 301?

Just a minute,I will have Bob_____you to your room.

A.show B.shows C.to show D.showing

本题考查结构have sb.do sth.,故答案为A。

2.Did Peter fix the computer himself?

He_____,because he doesn’t know much about computers.

A.has it fixedB.had ifixed it

C.had it fixedD.has fixed it

解释:本题考查结构have sth.done,又因为时态为过去时,故答案为C。

归纳:经过笔者长时间的高考备考实践,现将非谓语动词的做法归纳如下:

做非谓语动词题时注意一看二想三挑:

一看为看主动或被动,先根据句子的意思及前后主语一致的情况确定句子主动还是被动,通过这一点可以确定应该是使用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

二想为想词组,脑子中熟记一些固定搭配,这样就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挑选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

三挑为挑出答案,当弄清楚主动被动,了解句子结构并且懂得它的固定搭配后,剩下的事情就是简单地挑选答案了。

练习

1._____of stealing money from bank,he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A.Accusing B.Accused C.having accused D.To accuse

2.Blue tooth i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technology_____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supporting B.supported C.to support D.supports

3._____in the mountainous for a week,the two students were finally saved by the local police.

A.Having lost B.Lost C.Being lost D.Losing

4. All flights_____because of the snowstorm,many pas-sengers could do nothing but take the train.

A.had been canceledB.have been canceled

C.having been canceled D.being canceled

5._____the old houses,they built a beautiful garden in that area.

A.pulledB.having pulled

C.pulling down D.to pull down

6. Though_____up in a big city,Bill always prefers coun-try life

A.brought B.was brought C.bringing D.having brought

7. So much advanced technology_____from abroad can im-prove the qualities of our products.

A.having brought inB.having been brought in

C.has been brought in D.have been brought in

8._____the public schoolswith the private schools,theguide book gives us a clear idea ab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Having comparedB.Compared

C.To compareD.To be compared

9. When_____questions in class,one should answer them as clearly as possible.

A.asking B.to ask C.to be asked D.asked

1 0.If_____help,regardless of what,please don’t refuse.

No,I won’t.Thank you.

A.offeringB.to be offering

C.having been offered D.offered

详细解析:

1.答案是B。主句含义他受到警察质询。从句的主语默认为he,因而根据句子意思应该是受到偷银行钱的谴责,表示被动含义。

2.答案是A。根据句子意思蓝牙是一种国际的技术,这种技术用于支持短距离无线通讯。根据句子意思技术支持无线通信应该是主动。

3.答案是B。主句含义两个学生最后被救了,前后主语一致,前半句应该是他们在山上迷路了一个星期,表示状态,be lost省略be,因而答案是lost。

4.答案是C。主句含义很多乘客只能坐火车了,因而前半句是状语,不能是句子。主语是航班,航班应该是被取消,表被动,又因为是分词作状语,只能选C。

5.答案是C。后半句的主语是they,因而前半句的主语也是they。他们推倒房子应该是主动,所以一你该选现在分词。

6.答案是A。后半句的主语是Bill,是一个人,默认为前半句主语为人,因而人被养大,应该使用被动语态。

7.答案是B。主语是高科技,因而根据句子意思高科技应该是被引入,所以应该是被动语态,再其次应该是现在分词作伴随状语所以答案是B。

8.答案是B。后半句的主语是书,前半句主语默认为是书,书要被比较,所以用被动。

9.答案是A。后半句的主语是人,前半句主语默认为是人,人应该被问,所以是被动语态。

10.答案是D。本句主句是一个祈使句,主语是你,前半句主语默认为是你,因为你被提供帮助,因而应该是被动语态。

参考文献

[1]张道真.英语语法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2-1.

[2]张道真.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2-1.

非结构化面试 第2篇

1、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就是让在有限的时间内模拟分析真实的案例问题。

案例分析与其他面试形式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实践性。

主试官向你提供有关一个特定问题的信息,由应聘者进行分析并给出结论。

应聘者的工作是基于提供给信息进行合理的假设,之后向主试官提出一连串逻辑性良好的问题,进一步收集信息,最后做出总结并提出建议。

大多数的`案例分析并没有某个特定的正确答案。

主试官希望通过观察分析案例的过程,测试应聘者的反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能想到主试官都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即使这个方案并不成熟,那么应聘者的表现也将属于最出色的。

为什么进行案例分析?近年来,招聘单位越来越重视面试过程的实践性,且希望在面试过程中实际模拟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以测试应试者的实际能力。

这种趋势迫使应试者在尽快时间内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

举例来说,民生银行的招聘原则是“重文凭,不唯文凭”。

因为在他们看来,学历可以反映一个人知识的结构,但却无从考察他的实际工作能力。

民生银行在人行招聘考试中发现有这样一种倾向,往往考试成绩好的人,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比较局限。

当然这未必是普遍规律,但这样的问题确实存在。

而有些人可能基础学历相对较低,但应变能力,开拓业务能力却很强。

基于此,民生银行非常看重应试者的悟性。

这主要是通过面试中的谈话,特别是会设置一些案例,让应试者给出解决方案。

他们说通过案例分析能真实准确地看出应试者的反应能力和潜质。

2、脑筋急转弯 脑筋急转弯主要是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思维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面试结构的不断完善,脑筋急转弯将被越来越多的用到面试中。

应试者是否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脑筋急转弯可以很快地检测出来。

3、情境模拟 情境模拟测试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方法。

它是将应聘者放在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中,让应聘者解决某方面的一个“现实”问题或达成一个“现实”目标。

面试人员通过观察应聘者的行为过程和达成的行为结果来鉴别应聘者的处理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考察事务能力等综合素质能力。

如何才能有效地避免问题的发生/非结构化面试 编辑(一)掌握非结构化面试的技巧

由于非结构化面试内容的不固定性及主试官与应试者双向沟通的特点,决定了面试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试官的经验以及提问技巧等。

在面试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不同面试阶段的特点外,还需要注意面试的提问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面试提问的指导思想,不是要难倒应试者,而是通过应试者回答问题来充分展现其个性优势,测试其素质能力的差异。

因此,提问方式必须有利于应试者充分展示其才华,另外还要有利于对各位应试者的真实水平进行横向比较。

在提问时,应尽量让应试者“开口”,通过把问题用通俗的语言来陈述,让应试者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要把握面试的节奏和时间。

(二)建立科学的非结构化面试成绩的评价系统

非结构化面试成绩的评价,是面试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也是最为关键和易产生不同结果的阶段。

它是主试官根据面试过程中的观察与言辞答问所收集到的信息,对应试者的素质特征及工作动机,工作经验等进行判断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主试官必须作出对应试者特定方面的判断,比如他们的能力,个性品质,工作经验或工作动机,然后作出他们录用建议。

在这里对应试者特定方面的判断将直接影响随后的录用建议和决策。

作为主试官,应认真研究和掌握面试成绩评定中的各种技术及相关评价手段。

在非结构化面试评价中,运用比较多的是面试成绩评价量表。

它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评价表,常用的如行为定位评价量表,它具有很高的信度和效度。

虽然结构化面试有量化的评价标准,很容易被掌握,能使面试评分具有客观性,但是参照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也可以制定一定的评价标准。

非结构法 第3篇

为改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提高人民居住水平,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年JGJ 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在提出节能50%的同时,对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也进行了相应规定。虽然JGJ 1342001在设计阶段保证了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达到目标要求,但并不能保证建筑物建成后也能达到节能要求,因为建筑的施工质量同样非常关键。因此,判定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仅靠资料并不能给出结论,需要现场实测。

目前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主要的检测方法有热流计法[1]、控温箱-热流计法(以下简称热箱法)[2]、温度场响应法[3]。其中热流计法是国家检测标准首选的方法,在国际上也是公认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必须在采暖期才能进行测试,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为解决热流计法受季节限制问题,相关研究机构开发出了热箱法,该方法用热流计法作为基本的检测方法,同时用热箱来人工制造一个模拟采暖期的热工环境,这样既避免了热流计法受季节限制的问题,又无需校准热箱法的误差。为检验热箱法在非采暖地区应用效果,对无锡市某建筑物外墙传热系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分析检测数据的适用性和气候环境、太阳辐射等因素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1]。

1 测试原理

热箱法是测定热箱内电加热器所发出的全部通过围护结构的热量及围护结构冷热表面的温度。其基本检测原理是用人工制造一个一维传热环境,被测部位的内侧用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室内条件,另一侧为室外自然条件,维持热箱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8℃以上,这样被测部位的热流总是从室内向室外传递,当热箱内加热量与通过被测部位的传递热量达到平衡时,通过测量热箱的加热量得到被测部位的传热量,经计算得到被测部位的传热系数[4]。

根据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定义,当传热处于稳态条件时,通过围护结构的热流量应该与通过热流计的热流量相等。这样,围护结构的热阻R可由下式计算:

则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为:

其传热系数Kc可通过式(3)计算:

式中:△θ被测围护结构加装热流计后,热流计两面的温差,K;

q通过热流计的热流量,W/m2;

Ri内表面换热阻,取0.11 m2K/W;

Re外表面换热阻,取0.04 m2K/W。

2 测试系统

该测试装置由热箱、温度控制系统和温度、热流检测仪(BES-A)等组成。测试装置通过控制热箱内温度,人为造成试件两侧温差。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进行有关参数的测量,从而提高总体测试精度。

2.1 热箱装置

热箱采用铝合金框架结构,内壁设高效保温层,热箱内尺寸1200 mm1000 mm。热箱内设有加热元件及空气循环装置,温度采用PID调节,恒温控制。箱内温度控制在20~50℃,误差不大于0.2℃。

2.2 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由温度传感器、热流传感器、BES-A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及数据通讯处理软件组成。实现对热箱内外空气温度、试件表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等参数的高精度测量,直接显示测量数据和试件热阻及传热系数。

(1)温度测量

检测时需要测量室内外环境温度、被测墙体内外表面温度、控温箱内环境温度、控温箱加热器控制点温度。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测量,本测试装置有8路通道用于温度的测量,量程为-40~100℃,误差不大于0.2℃。

(2)热流密度测量

热流由热流计测量。热流计是1组热电偶组成的热电堆,直接测得的值是热电势,通过测头系数转换成热流密度。本测试装置有2路通道,量程为-20~20 mV;误差不大于0.2℃;热流传感器采用板式热流计。

(3)数据采集和处理

检测仪配有专用数据通讯处理软件。联机状态下具有实时显示当前数据、历史数据及曲线等。根据所测的温度、热流密度等数据自动计算出围护结构的热阻及传热系数。

3 检测实例

本实验所选取的墙体为某实验楼一东向外墙,无窗,所测墙体的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20 mm混合砂浆、200 mmKP1多孔砖、20 mm混合砂浆、面砖。经计算,外墙传热系数设计计算值为1.66 W/(m2K),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353 kJ/(m2K)。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装置安装:安装实验仪器,将内墙温度测点、热流计和外墙温度测点分别固定在内外侧墙体表面,把内外空气温度测点分别悬挂在室内外空气中。将室外空气测点和墙体表面温度测点用纸板遮住,使其不被太阳照射且不被雨淋。然后用热箱将热流计和内墙温度测点罩住,并用泡沫胶把热箱四周封好。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安装示意见图1。

(2)检测参数设定。待仪器安装好后,把各个测点按顺序接到BES-A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上,接通电源,启动热箱加热并设定自动温度控制值为50℃,调试BES-A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现场检测仪的数据,确定安装及接线正确,对检测仪参数进行设置、设定日期时间以及数据记录时间间隔,设为20 min记录1次。

(3)实验数据观察。检测期间每隔一定时间对仪器的运行情况和检测数据进行观察,保证检测实验正常进行,遇到意外情况及时处理。

4 围护结构热阻实测值的确定

实验数据采集测试时间从2008-03-24 T16:00开始至2008-03-28 T12:00结束,共有274组检测数据,内外墙体表面测点温度和室内外空气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全部实测传热系数和传热阻随时间变化如图3所示。

4.1 热阻计算

根据文献[4],建筑物围护结构热阻可以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具体公式如式(4)所示。

式中:θIj被测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温度逐时值,K;

θEj被测围护结构外表面平均温度逐时值,K;

qj通过热流计的逐时热流量,W/m2。

4.2 结束试验的判断

根据JGJ 1322001《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对于重型围护结构[单位面积比热容大于20 kJ/(m2K)],应使用全天的数据(24 h的整数倍)计算围护结构热阻,且在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方可结束测量。

(1)末次热阻R计算值与24 h之前的R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2)检测期间内第1个INT(2DT/3)天内与最后一天同样长的天数内的R计算值相差不大于5%;

本次试验外墙单位面积比热容为353 kJ/(m2K),属于重型围护结构,测试时间为3月25日6:00~28日的6:00共3整天,此阶段测量温度较稳定,测试期间全天平均热阻的计算及误差分析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第3 d的R值与第2 d的R值相差4.65%;检测期间内前2 d和后2 d的R计算值相差3.72%,均小于5%,满足结束检测的条件。将3 d实测热阻数据的平均值0.5058 m2K/W作为外墙热阻实测值。根据公式(3)计算出的试验外墙的传热系数为1.5249 W/(m2K),与设计计算值相差8%。

5 影响因素分析

5.1 太阳辐射对墙体传热系数测试结果的影响

由于该墙外围无遮挡,测试时天气为晴天,受太阳辐射影响大。从图2可以看出,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和室外空气温度变化的影响,外墙表面的温度变化较大,对传热系数的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因而,对传热系数测试应采取适当的遮挡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在选择外围护结构时应避免日光直射或狭缝处(风速大)外墙面,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北面外墙进行测试。

5.2 气候条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该外墙热阻试验曾在2006年9月(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平均温度分别为24.4、24.5℃)和2007年5月(测试期间室内外空气平均温度分别为25.5、26.9℃)时间段进行过测试,其外墙的传热系数分别为1.71、1.62 W/(m2K),与设计计算值相差3.0%和2.4%。

从结果可以看出,测试结果与设计计算值误差较小。说明采用热箱法检测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小,可以在不同季节进行测试工作。

5.3 热箱内空气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差别对K值的影响

一维传热理论,是建立在热箱内和室内空气的温度一致,相互之间无热量交换基础上的,因此,热箱扣住部分围护结构和相邻未扣住部分表面温度也一致,相互之间无热量交换。而检测实践中,热箱内和室内空气温度总是有一定差别。当热箱内空气温度大于室内空气温度时,热箱将向室内传热,且热箱扣住部分围护结构将向相邻未扣住部分传热,此时所测K值相对增大,反之,所测K值相对减小[1]。

6 检测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1)温度传感器要紧紧地贴在被测结构的内、外表面上(中心和四周),且都要做好防辐射处理。

(2)设置热箱控制温度时,应注意天气预报,一般情况下,设置热箱控制温度应高于当天(或未来几天内)室外最高温度12℃以上;这样就可保证即使室外温度有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也不会导致室内外空气温差达不到要求而致使数据无效。

(3)测试结果处理时,应选择传热过程基本达到热稳定条件后的数据进行处理。在试验过程中,需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能否结束试验。

摘要:采用控温箱-热流计法(简称热箱法),运用热流计法作为基本的检测方法,同时用热箱人工模拟采暖期的热工环境,实现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检测,可避免热流计法受季节限制的问题。采用热箱法对某建筑物外墙传热系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检测,分析了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及气候条件、太阳辐射、侧向热流等因素对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影响。实测结果表明,在非采暖地区应用热箱法进行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是可行的,应用时需要尽量避免环境因素和侧向热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热箱法,建筑围护结构,热阻,检测,非采暖地区

参考文献

[1]田斌守,杨永恒,孟渊,等.应用热流计现场检测建筑物传热系数[J].新型建筑材料,2004(8):59-61.

[2]田斌守.控温箱-热流计法现场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研究[J].建筑节能,2008(12):51-53.

[3]田斌守.建筑节能现场检测方法[J].工程质量,2006(12):52-56.

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 第4篇

本文有两个目的:(1)通过探讨“副词+名词”这种语言结构的创新过程说明非范畴化在认知与语言创新中的`作用;(2)在学者们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以下几个未决的问题:语言实体的指称与陈述意义的相互转化的认知操作机制、语义来源与基础;语义提取的方式;名词用于描述性意义时在相关结构中的可接受性差异;探讨该结构的理论意义.

作 者:刘正光 崔刚 LIU Zheng-guang CUI Gang 作者单位:刘正光,LIU Zheng-guang(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2)

崔刚,CUI Gang(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100084)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研究 第5篇

关键词: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计算方法,楼面谱

1 概况

1.1 非结构构件分类

抗震设计中的非结构构件通常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建筑非结构构件指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由室内建筑构件和室外建筑构件组成,包括非承重墙体如隔墙以及附着于楼面和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架等。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指与建筑使用功能有关的附属机械、电气构件、部件和系统,主要包括电梯,永久供电及照明设备和应急电源、通信设备,管道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烟火监测和消防系统,公用天线等。

1.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目标

我国新规范将采用不同的计算系数和抗震措施来表征,把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防要求大致分为三个层次:1)高要求:外观可能损坏但不得影响使用功能和防火能力,安全玻璃可能裂缝;可经受相连结构构件出现1.4倍以上设计挠度的变形(功能系数不小于1.4)。2)中等要求:使用功能基本正常或可很快恢复构件耐火极限时间减少1/4,强化玻璃破碎,其他玻璃无下落;可经受相连结构构件出现设计挠度的变形(功能系数为1.0)。3)一般要求:多数构件基本处于原位,但系统可能损坏,需修理才能恢复功能,构件耐火极限时间明显降低,容许玻璃破碎下落;只能经受相连结构构件出现0.6倍设计挠度的变形(功能系数0.6)。

以上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应于主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不同抗震要求,即在多遇地震下,建筑非结构构件不宜有破坏,机、电设备应能保持正常运行功能;在设防烈度地震下,建筑非结构构件可以允许比结构构件有较重的破坏(但不应伤人),机电设备应尽量保持运行功能,即使遭到破坏也应能尽快恢复,特别是避免发生次生灾害的破坏;在罕遇地震下,各类非结构构件可能有较重的破坏,但应避免发生重大次生灾害的破坏。

2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的计算方法

2.1 等效侧力法

等效侧力法适用于只在一个楼层有支点的附属系统,即单支点系统。该系统设计方法为:通过对大量建筑不同楼层上的不同周期的附属系统反应的计算结果进行统计,直接给出附属系统的地震力简化验算公式。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下称“规范”)给出了等效侧力法的计算公式:

F=γηζ1ζ2αmaxG (1)

其中,F为沿最不利方向施加于非结构构件重心处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γ为非结构构件功能系数,取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和使用要求,由相关标准根据建筑设防类别和使用要求等确定,一般分为1.4,1.0,0.6三档;η为非结构构件类别系数,取决于构件材料性能等因素,由相关标准根据构件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一般在0.6~1.2范围内取值;ζ1为状态系数,对预制建筑构件、悬臂类构件、支承点低于质心的任何设备和柔性体系宜取2.0,其余情况可取1.0;ζ2为位置系数,建筑的顶点宜取2.0,底部宜取1.0,沿高度线性分布,对新规范要求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结构,应按其计算结果调整;αmax为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可按多遇地震的规定采用;G为非结构构件的重力,应包括运行时有关的人员、容器和管道中的介质及储物柜中物品的重力。

建筑构件的功能级别可以参考相关文献得到。

当附属系统/楼层质量比较大时,式(1)得到的结果趋于保守。因此与建筑物刚接的刚性附属系统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的1%,或刚性的或刚性连接的附属系统的重力超过所在楼层的10%时,则不宜采用式(1),应当采用楼面谱法计算。

2.2 楼面反应谱法

楼面反应谱法简称楼面谱法。《规范》规定,采用楼面反应谱法时,非结构构件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采用下列公式计算:

F=γηβsG (2)

其中,γ,η,G与等效侧力法意义相同;βs为非结构构件的楼面反应谱。

楼面反应谱(也称楼面谱)是由安装在某楼面上的具有不同自振周期和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对楼面地震反应时程历史的最大值的均值组成的曲线。楼面谱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代楼面谱将不含附属系统的主系统的楼面反应作为输入,求具有不同自振周期的单自由度系统的反应谱,其优点是解耦,避免了求解主系统的运动方程。但是由于它没有考虑附属系统与主体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四个影响因素,所得到的楼面谱有较大的误差,在某些情况下误差可达百分之几百。这四个影响因素分别是:质量比,谐振,非经典阻尼,多支座激励。第二代楼面谱基于求解由主系统和安装在不同楼层上的单自由度附属系统组成的组合系统中附属系统的地震反应,这样就综合考虑了上述四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到更可靠的楼面谱。第二代楼面谱通常用滤波白噪声表示地面运动,用随机振动法通过峰值系数直接得到楼面谱。

3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举例

3.1 隔墙

现代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的非承重隔墙在地震时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主体结构框架的畸变或层间侧移。隔墙的地震破坏有以下几条规律:1)无筋砌筑的隔墙最易遭到破坏。2)用灰泥粉刷墙最容易产生裂缝和剥落。3)采用钢或木龙骨的非浆砌隔墙,地震时表现良好。

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有三种抗侧力结构体系,即纯框架,框架—剪力墙以及剪力墙。纯框架建筑地震时层间侧移较大,其非结构填充墙普遍受到破坏,一般为墙面出现交叉裂缝,或者墙体与梁,柱结合处出现水平和竖向裂缝,严重者局部倒塌。

3.2女儿墙及凸出构件

砖砌女儿墙,包括砖砌实心墙、墙带砖柱实墙、砖砌泥空山女儿墙等,地震时最易遭受破坏。砖砌女儿墙虽然抗震性能很差,但目前采用较多。根据震害经验,其破坏有下列几种情况:1)整片倒塌;2)由于女儿墙变形缝的宽度不够或女儿墙上端的混凝土压顶,顶管扶手没有断开,地震时在变形缝处发生碰撞,造成墙体开裂、外闪或局部倒塌;3)由于屋面板伸入墙内削弱了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或因屋面防水油毡嵌入墙体而使女儿墙根部截面削弱,地震时常在女儿墙根部与屋面交接处出现局部水平裂缝和通圈水平裂缝,严重者整片墙体外闪。

为提高砖砌女儿墙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灾害,采用砖砌女儿墙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不宜将女儿墙直接砌在屋面板上;2)避免因屋面板插入墙内而使女儿墙根部与主体结构过度削弱;3)宜在女儿墙根部油毡翻起处用豆石混凝土压牢,以免因油毡嵌入而削弱女儿墙根部截面;4)女儿墙顶部应采用现浇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5)在女儿墙内不宜埋设灯杆、旗杆等构件,如屋顶设有这些构件,则尽可能不要同女儿墙拉结;6)女儿墙上除排水口,不宜再开设其他洞口;7)女儿墙的变形缝应留有足够宽度,缝两侧女儿墙的自由端应予加强;8)不宜采用无锚固的砖砌漏空女儿墙。

4结语

非建筑结构抗震这一新兴领域,近几十年来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非结构构件抗震分析研究和认识会越来越深入。在工程设计中,这一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及设施设备工程师的密切合作。

参考文献

[1]杨强.房屋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要点[J].煤炭工程,2003(11):20.

[2]秦权,聂宁.非结构构件和设备的抗震设计和简化计算方法[J].建筑结构学报,2001(2):10-11.

[3]戴国莹.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规定[J].工程抗震,2000(4):6.

[4]朱樱,王灵仙.建筑非结构震害和抗震设计[J].河南科学,2002(5):29-30.

[5]王学军,何政,欧进萍.非结构构件性能设计初探[J].低温建筑技术,2002(4):41-42.

非加劲钢板墙结构研究 第6篇

非加劲钢板墙结构单元主要组成部件是内嵌钢板和边缘构件, 其中边缘构件为梁和柱, 而内嵌钢板中, 与框架的连接采用的是鱼尾板, 钢板连续布置在梁中, 形成了钢板墙体系, 受力类似于一种悬臂板梁 (底端固接、方向为竖向) 。它的设计理念之一是由于钢板剪力墙不承担竖向荷载, 而且在欧、美、日等国家的抗震设计中最常用。其具体施工是在主体结构完成后, 再将钢板墙和边缘构件连接, 而在这一步骤之前具体施工点都是临时固定的[1]。

对于其内部的框架结构一般是由梁和柱组成的, 这种结构主要用来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因此也就决定框架结构在建筑中主要是承重结构体系, 而对于分隔构件则是完全分开的, 一般墙只起围护与分隔作用。多层工业厂房及多高层办公楼、医院、旅馆、教学楼等建筑对于框架结构有特殊的偏好, 这是由框架结构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 框架结构在建筑平面中布置方便, 易划分空间, 可以满足生产工艺以及使用要求, 其中标准化的设计更加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 并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但是,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框架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小, 水平位移大, 故将它定义为柔性结构。一般框架结构随着建设高度的不断增加, 水平荷载也会随着逐渐增大, 当高度过高, 水平力过大, 可能产生侧移太大而丧失结构承载力。这时, 要解决侧移过大问题, 可以增加框架柱截面, 但是过大的柱截面会形成肥胖柱, 使得整个工程经济效益不佳, 不利于生产推广。一般定义6层~15层为框架结构的适用高度, 若想要更高层的框架结构, 则要考虑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框架抗侧移刚度, 非加劲钢板墙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框架抗侧移刚度弱这一难题。

1 非加劲钢板墙的种类

目前, 常见的非加劲钢板墙主要有非加劲厚板墙和非加劲薄板墙两种类型。

1.1 非加劲厚钢板墙

2200世世纪纪7700年年代代的的美美国国出出现现了了非非加加劲劲厚厚钢钢板板墙墙, , 非非加加劲劲厚厚钢钢板墙的采用主要是由于对薄钢板墙的认识有限, 因此增加板墙的厚度来提高它的屈曲数值, 以增加承载力, 但是这一种板墙的耗材量很大, 不适合工程中推广应用, 该种钢板墙主要出现在非加劲钢板墙理论研究初期, 是非加劲钢板墙理论的初期产物。

1.2 非加劲薄钢板墙

随着非加劲钢板墙理论研究伸入, 加拿大学者Thorburn[2]于1983年提出了薄钢板屈曲后强度的概念, 认为屈曲后的薄板墙还能继续承载力, 而且相比于一开始, 曲服后拉力带甚至可以起到支撑作用, 用来承受较大的弹性侧移刚度和抗剪承载力, 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于之后板厚选择的限制就更自由了, 认为可以随意选择板厚, 只要有利于结构的某个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即可。

2 非加劲钢板墙的理论

2.1 强框架与弱墙板理念

非加劲钢板墙被嵌入框架中, 最广泛的设计研究理论是边缘框架的设计。相关文献[3]中试验了多个1∶4比例的三层单跨结构, 试验的顺利进行, 得出厚的板墙被嵌入到钢框架结构中, 试验的柱子会发生局部的弯曲, 甚至有整体失稳的现象, 试验观察得到, 上述试验现象发生时, 钢板墙还未发生充分的屈服, 即柱子先发生弯曲或失稳现象, 然后才会有钢板墙的屈服。因此得出结论, 当体系的承载力主要是由柱子承受时, 对于钢板墙的厚度没有特别的要求, 即维持原先的板墙厚度即可, 甚至有些学者提出了可以使用薄板墙, 这就是“强框架、弱墙板”理论, 之后被广泛地应用。

同样在1994年学者[4]借助数值分析, 得出这样一种结构, 对于地震等级较大的地区有很大的优势, 即将柱子和墙板人为的隔开可以增加对柱子的保护, 其主要原理是对墙板的侧移刚度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 但是墙板可以达到充分的屈服并且耗散能量, 而且时间在柱子发生破坏之前, 同样是强调“强框架、弱墙板”理论。

2.2 边柱刚度要求

早早前前的的研研究究显显示示[[22]], , 与与非非加加劲劲板板墙墙的的承承载载力力最最密密切切相相关关的的是是边柱的弯曲刚度, 只要边柱可以达到足够的锚固刚度, 非加劲板墙的屈曲就可以充分的发挥。1997年, Lubell[3]做了相关的试验, 主要研究对象是非加劲墙试件, 试验所设计的柱子的截面面积并不是很大, 因此试验中可以看到明显的“沙漏”现象 (在拉力场作用下, 柱子出现了明显的弯曲, 导致在拉力场方向上刚度相对较大的梁上板的一部分区域几乎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

此外, 在极端条件下, 默认为边柱无限柔, 即可认为拉力带全部装配在边梁上, 这种情况跟边柱与墙板不相连的情况类似, 此时靠近边柱的板墙不能形成拉力场, 会降低有效抗侧面积, 此时的拉力场称为“不充分拉力场”,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 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给出了边柱截面的惯性矩的公式如下:

其中, Ic为框架柱截面惯性矩;tw为墙板厚度;hs为墙板净高度;L为墙板净宽度。

2.3 钢板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

一般钢板墙单元内部的内嵌钢板与边缘框架的连接是通过鱼尾板过渡的, 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全螺栓接, 另一种是全焊接, 具体详细资料在文献[5]中给出了这两种连接方式的利与弊, 但最后给出的建议是采用焊接的方式更有利于结构受力。

2.4 制作安装

使用非加劲钢板做剪力墙是由日本最先开始的, 他们首先设计的是使用栓接的方式对内嵌钢板与鱼尾板进行连接, 但是之后的施工, 验证了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连接, 精度不好控制, 使得安装起来很困难, 之后, 有人为了避免安装时产生的困难, 在设计的时候特别注意而且要求车间在加工的过程中特别细致, 但是后来的实际安装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 不是特别的理想, 甚至有一部分螺栓还得进行再次的扩充和加工, 最后迫使他们改变初始的想法改用焊接的连接方式, 焊接连接有效避免了制作和安装误差这一问题, 较螺栓连接更为方便。

3 非加劲钢板墙性能

3.1 力学性能

在力学方面, 所要研究的非加劲钢板墙中拉力场的开展是不均匀的, 而且强度的分布也不如理想中的均匀, 屈服的部位首先出现在对角拉力带, 且这个区域受到最大的拉力, 其余部位偏小, 一般是从外往里越走受到的拉力越小, 而且还容易出现“解纽扣”现象[6]。若连接方式是螺栓连接, 会使得框架结构的屈服点提前, 这主要是由于螺栓发生滑移现象, 而且这种连接方式得到的屈服荷载以及弹性刚度也偏低。所以, 应该注意在使用螺栓连接方式的时候, 必须严格控制设计荷载下的滑移, 而且临界摩擦力在墙板充分屈服之前不应该被克服。这种设计的实施, 使得设计和施工方面的要求更加的高, 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等级较高的地震作用下, 螺栓之间的滑移可以消耗地震产生的部分能量, 减小地震的伤害, 但是前期栓接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不能补偿这种好处, 也就是这种设计是偏于理论而不利于实际。

如果从延性的方向考虑, 很多学者认为栓接会稍好于焊接。但是根据现有文献来看[7], 而且有定性的数据可以显示焊接的墙板的延性实际上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具体数值为8~13, 跟一般延性钢框架相比, 已经很高了。所以, 想要通过螺栓连接提高钢板墙的延性是不可取的, 焊接的方式更加的合理。

3.2 使用性能

目前, 使用非加劲钢板的工程有天津津塔[8], 非加劲钢板被用在了抗侧力构件中, 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在初始设计时候, 采用大量的高强螺栓连接在周边构件与墙板之间, 但是现场施工时很不理想, 一方面是安装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现场带来连续不断的敲打声, 甚至在加载时候会时不时的有类似鞭炮的声音产生, 最后, 进行了设计变更, 局部采用了焊接连接。非加劲钢板墙在工程中的成功应用, 有效验证了其理论研究的科学性, 其使用性能的研究要在工程使用过程中不断总结、反馈。

4 结语

非加劲钢板墙的研究虽已有一定的成绩, 但是, 其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通过该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 更多积累工程经验和理论研究所需的数据, 这样有利于该理论的进步和完善, 进而形成理论与实际工程的完美结合。相信随着该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 该理论会更多的应用到工程中, 并且取得良好的工程效益。

参考文献

[1]童根树.钢结构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11.

[2]Thorburn L.J, Kulak G.L, &Montgomery C.J.Analysis of steel plate shear walls.Struct.Engrg Rep.No.107, Dept.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Alberta, Edmonton, Canada, 1983.

[3]Lubell A S, Prion H.G.L, Ventura C.E.&Rezai M.Unstiffen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 performance under cyclic loading.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0, 126 (4) :453-456.

[4]Ming Xue.Behavior of steel shear wall panels and frame-wall systems.PhD dissertation, Univ.of Lehigh, Bethlehem, Pennsylvanla, United States, 1995.

[5]郭彦林, 周明.钢板剪力墙的分类及性能[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6 (3) :1-13.

[6]郭彦林, 董全利, 周明.防屈曲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 2009, 30 (1) :31-39.

[7]S.Sabouri-Ghomi, M.Gholhaki.Ductility of Thin Steel Plate Shear Walls.Asian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Building and Housing) , 2008, 9 (2) :153-166.

英语中动结构:典型非典型 第7篇

关键词:典型英语,非典型英语,中动结构

英语中中动结构特征主要包括家族相似或原型特征,而其中具有原型特征的中动结构则被称之为典型中动结构,而具有家族相似特征的中动结构则被称之为非典型中动结构。 本文整合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简要总结和梳理一下典型和非典型英语中动结构的相关内容。

一、英语中动结构简析

英语中动结构的基本特征分为句法特征与语义特征两种。其中英语中动结构句法特征为非事件性与描述性,故而中动词不像其他动词能够于时态上导致句子形式变化。英语中动结构语义特征为:主语非施事性、施事隐含和非事件性相关。其中主语非施事性相关指的是受事主语允许出现受事外如处所和工具类似的角色主语;施事隐含相关指的是语义层面上中动句中的谓语动词在逻辑上存在一个事件主语(施事角色),而在实际的句法上又不予体现。通常认为,该施事角色并没有具体指代,而是指向不确定的施事角色;非事件性相关,多数学者赞同EMC具备非事件性特征,简单而言,就是说中动句只表示状态和属性,而不表示事件,故而中动词没有形态上的变化,类似表状态的动词都不能在祈使句与现在进行时中使用。

二、典型英语的中动结构

典型英语的中动结构语义类型探析:基于表达语义范畴而言,典型英语中的中动结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其分别是便捷性或事件易发生中动句和事物适意性中动句两类。该类中动结构在实践应用中其语用意义具有评价功能。

1.类型一:便捷性或事物易发性中动句。该类型的中动句,在典型英语表达中通常采用with no trouble、without any difficulty、effortlessly、easily等修辞词汇,而使用该类修辞的中动句是最为典型的中动句,因此很有必要从该类中动句开始来解析英语中动结构。

(1)Handle apricots gently because these fragile fruits bruise easily.

(2)Watch carefully because nuts burn easily.

(3)A good tent puts up in less than six minutes.

其中例句(1)和(2)中easily都表示便捷性,(3)中in less意思是不足什么什么,在句子中也表达了便捷性。

2.类型二:事物适意性中动句。该中动句主要用来表达某事物使用和操作的适意性,也可以说是灵便性或舒适性。该中动句中常用副词主要包括smithlty、comfortably、well等。

(1)The pack handles comfortably.

(2)These QRs close smoothly and firmly if you keep the pivot points lub ed.

其中例句(1)中comfortably表示舒服的,在句子中则在表达施事适意性中的舒适度,smoothly和firmly表示平稳和牢固的,也在表达某事物操作的适意性。

三、非典型英语中动结构

在认知语言学中认为语言是边界模糊且难以界定清楚的,简单而言,就是说语言本身没有所谓的共同特征和同质性。自然语言的使用者是人类,但并不独属于人类,也即自然语言有其特定的规律,而非单纯作为人类语言工具存在。 其特征主要为:范畴成员基本都有原型和家族相仿性特征, 简单而言就是成员拥有典型性特征。具有典型性特征成员还具有典型特征逐步衰减的趋势,也就是说,该典型特征成员存在于典型和边缘典型特征之间,是具有较宽范围的成员区间。具体到英语中动结构中,该特征依然存在,因此英语中动结构定义大致也可以进行这样粗略定义的。

在设计特点中动句被称之为中动句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和适意性及易发性都拥有和句子中动词、主语构成动宾结构的特征。而这种动宾结构特征,则被称之为中动句首要界定属性。第二个共同特征,则是该类型中动句都具有非事件性与通指性。在这两点共同特征之外,该类中动句不适用其他限制条件约束。因为该类句子不以表达实施动作与行为情状为目的,主要以表达主语特性为目的,故而不具有蕴涵施事,对于情景责任发生的归属主语也没有暗示作用。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该类句子的设计特点的中动结构在形态上具有自成一体的特征。

在事物适意性与事物便捷性和易发性两种中动句外,还有另外一个大类的中动句,该中动句主要表达事物设计特点,其修饰用语主要为独立结构、介词等复合型修饰用词。

1.Palyset folds up into a storage case with handle for easy carrying.

2.This dress buttons in the back.

其中例句1、2中使用的虽然都是介词短语,例句1使用的独立引用结构,例句2则表示了处所。

大底盘非对称双塔结构抗震设计 第8篇

本工程是集办公、住宅、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底盘高层建筑, 总建筑面积26×104m2。地下1层, 地上裙房3层, 地下室顶盖上共有10栋塔楼, 功能分别为办公和住宅, 地下室及裙房为商业、娱乐、车库等配套设施, 平面图详见图1。本工程A3#、C3#为地下室、裙房相连, 裙房以上完全分开, 其它单体均为地下室相连, 地下室以上完全分开。本工程地下室顶盖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 所以A3#、C3#按大底盘双塔结构进行抗震设计, 其它各楼均独立进行抗震设计。本文仅对A3#、C3#按大底盘双塔结构作为整体计算进行详细叙述, 从而探讨大底盘非对称双塔结构的抗震设计。A3#塔楼为32层, 地面以上建筑总高度为106m, C3#塔楼为24层, 地面以上建筑总高度为83m, 均为为剪力墙结构, 其剖面如图2所示。

2 结构计算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 , 本工程属于丙类建筑, 场地基本烈度为7度, 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类别为Ⅱ类。本工程抗震等级均为二级。

根据规范要求, 对于复杂高层结构应采用不同模型计算程序计算和分析[1]。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间组合结构有限元分析程序SATWE为主程序进行结构分析, 以ETABS程序为辅进行结构不同模型的计算分析, 计算考虑了结构在双向地震下的扭转耦联, 计算振型数取24个。

1) 结构自振周期

多塔结构受力特点和计算分析比一般的高层建筑要复杂。对于多塔结构, 通常采用的计算模型有两种, 分塔计算和整体计算, 对本工程周期计算采用分塔计算 (见图3) 。

多塔结构经采用分塔计算电算后结果详见表1、表2。

A3#第一自振周期为:2.304s、2.117s, C3#第一自振周期为:1.914s、1.735s均在合理取值范围内。此外X、Y方向前几个振型的投影曲线基本上连续光滑, 说明结构的整体刚度及其分布均较为合理。

2) 结构位移

位移比控制计算应考虑各塔楼之间的相互影响, 将各塔楼连同底盘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分析, 即采用整体计算。在水平地震及风载作用下双塔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Δμ/n详见表3,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之比Δμmax/Δμ及最大位移比出现的楼层详见表4。塔楼各层水平位移曲线连续光滑, 位移曲线呈弯曲型。

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比均小于0.9,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规范要求。

通过两种模型的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整体性, 计算结果基本接近, 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3 结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本工程进行多遇地震下弹性时程补充分析。在设计中从SATWE波形库中选取对应Ⅱ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的2组天然波和1组人工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输入分量地震峰值加速度为35cm/s2, 双向地震波的峰值加速度输入比为1:0.85, 结构阻尼比取为0.05。经计算各条时程曲线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均不小于振型分解反应普法的计算结果的65%, 三条时程曲线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平均值大于振型分解反应普法的计算结果的80%, 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要求。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显示, 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最大楼层剪力在裙房顶附近有突变, 与振型分解反应普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4 结构设计加强措施探讨

多塔结构在工程设计中虽然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抗震设防标准, 但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和计算的近似性等原因, 抗震设计更重要的是概念设计, 因此通过对本工程设计总结出以下加强措施:

1) 保证结构底盘与塔楼的整体作用, 裙房屋面板厚度取180mm, 并应加强配筋构造, 板面负弯矩筋贯通, 同时裙房屋面板上下一层的楼板也作加强措施。各塔楼之间裙房屋面梁适当加强。塔楼中与裙房连接体相连的外围柱墙从嵌固端至出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 在构造上予以加强。柱箍筋在裙房屋面上下层的范围内全高加密, 剪力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1]。

2) 本工程由于受到建筑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的限制, 结构平面布置存在一定偏心, 塔楼结构与底盘结构质心的距离略大于底盘相应边长的20%, 使平面抗扭性能相对较差。在结构设计中, 采用能反应楼板实际刚度的弹性楼板模型对结构进行计算, 将裙房顶层楼板定义为弹性膜, 充分考虑大底盘各塔楼之间的影响, 求解楼板的实际应力, 降低计算模型假定带来的误差, 并且在配筋中考虑楼板的面内应力, 增加板内的配筋率, 抵抗由于扭转带来的内力。

3) 在带底盘的塔楼结构中, 底盘是关键所在。底盘的刚度、高度及承载力的变化都会对结构的地震反应产生明显的影响。应避免底盘的刚度过小, 高度过高的情况;应加强底盘的承载能力, 避免造成上部结构变形过大而不能满足延性要求。在多塔结构中, 各塔的振动通过底盘相互作用, 相互耦联。将大底盘多塔结构简化为单塔楼带大底盘结构进行计算, 会低估高塔的反应, 而高估低塔的反应;但随着底盘刚度的提高, 对各单塔的反应差别逐渐减小[4]。因此, 在本工程设计中, 由于大底盘多塔的复杂性, 分析时考虑了平扭藕联振动和楼板平面内振动的影响, 加强了底盘的刚度的同时, 底盘承载力的加强能使底盘的层剪力增大, 能有效的降低结构底盘部分的层间变形及延性要求, 可以避免底盘成为结构的薄弱层。此外, 对该结构还进行了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来比较分析。

5 结语

根据上述的结构计算和分析, 本工程高层建筑的计算内力和变形等数据均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通过对本工程的计算和分析使笔者认识到:

1) 两塔楼层数不同情况下,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各个方面反应不同, 变化复杂, 结构的优化设计将比较困难, 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其中的规律。

2) 水平地震作用中, 塔自身的不对称性的影响比塔与底盘的偏心的影响更不利, 尤其是顶层作用增大很多, 应尽量避免形成差异过大的高低塔布置形式。

3) 大底盘多塔楼的抗震设计, 应采用符合实际结构情况的力学模型, 计算各塔楼的相对振动及独立振动引起的地震剪力扭转对裙房各层的影响, 特别是对裙房顶层楼板的影响。计算分析的重点是裙房的整体性和裙房协调上部多塔楼变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J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5001l-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陈岱林.多层及高层结构CAD软件高级应用[M].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方鄂华.大地盘多塔楼结构地震反应[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 1955.

【5】徐培福.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 2006.

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的研究 第9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及设备材料

仪器:科创GC900型气相色谱仪,上海科创仪器有限公司;HA-300型氢空一体机,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色谱柱:总烃柱-不锈钢空柱(Φ3 mm×1 m)玻璃微珠(60~80目)不锈钢填充柱;甲烷柱-GDX-502(Φ3 mm×4 m)不锈钢柱。

甲烷标准气体,以N2为底气,浓度有1.37 mg/m3,9.75 mg/m3,15.9 mg/m3,22.3 mg/m3,高纯氮气(99.999%)和除烃空气(O2含量20.8%,余N2),均购自佛山市科的气体化工有限公司。氢气、空气通过HA-300型氢空一体机产生,经5A分子筛、活性炭和硅胶净化处理。

采样器为100 mL全玻璃注射器,配胶塞以密封采样口和3 L 铝膜复合气袋采样袋。

1.2 仪器条件

色谱条件:柱箱温度:80 ℃,进样器温度:150 ℃,检测器温度:150 ℃;氮气:0.15 MPa(总烃柱),0.16 MPa(甲烷柱);氢气:0.035 MPa,空气:0.042 MPa,进样量:1 mL(定量环控制)。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1.2色谱条件,待仪器基线稳定后,甲烷标准气联接减压阀接口至气相色谱仪进样口,进入足量的气体,看到排气口有气体排出为止,切换六通阀,通过定量环进入1 mL气体于气化室。由低浓度至高浓度,每个浓度平行6次,以峰面积平均值(mV)为纵坐标和质量浓度(mg/m3)为横坐标,分别得到总烃和甲烷的标准曲线及相对标准偏差以及除烃空气相对标准偏差。分析数据及图谱分别见表1~表3,图1~图3。

2 结果与讨论

2.1 样品采集

用100 mL玻璃注射器,使用前必须用3.3 mol/L磷酸溶液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净,干燥后用氮气置换[2,7],在现场采样品用时润洗注射器3次,采集完后,迅速用硅胶封头封住采样嘴;用铝膜复合气袋采样前用高纯氮气置换多次[8],按GB16157-1996要求连接采用装置。

2.2 样品保存条件

注射器采样和铝膜复合气袋采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采集大气样品,在避光与不避光两种条件下,测定样品的质量浓度与保存时间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得出在避光条件下样品可以保存14 h。在光照条件下,1 h内NMHC质量浓度下降了30%左右。因此,采样完后应立即分析,如不能及时分析,必须密封后避光保存,14 h内分析完毕。避光条件下14 h内注射器采样和铝膜复合袋采样分析出的NMHC质量浓度差异不明显,一般在环境监测无组织排放源和有组织排放源采样可以选择注射器采样,除非有准确度和精密度很高要求样品。

2.3 样品分析

按1.2仪器条件和1.3标准曲线绘制分析步骤,用100 mL注射器在某注塑企业无组织排放下风向边界和有组织排放排气筒分别取4次平行样,分析结果见表4,测试图谱见图4、图5。由表4可知,无组织排放边界和有组织排气筒废气总烃和甲烷峰面积重现性好,甲烷的浓度基本相同。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我们在现场采用分别加入0.1 L 9.75 mg/m3和22.3 mg/m3甲烷标准气于3 L铝膜复合采气袋,得到回收率分别为96.8%和98.4%,以保证现场采样完好性;样品分析完后,再分析9.75 mg/m3甲烷标准气,测得结果为9.68 mg/m3,保证仪器的稳定性。

3 结 论

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测定非甲烷总烃时,总烃峰中包括氧峰,对测定结果产生正干扰[8]。因空气中氧的含量保持不变,所以在固定仪器条件下,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恒定值扣除。

采用GC900型气相色谱仪分析气体样品中NMHC,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掌握,避免了总烃柱测氧峰时需用纯氮气冲洗管路。可以用于测定无组织排放边界废气和固定源排气筒废气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但在平常分析测试时,因总烃柱对烃类没有任何分离,出峰时间较快,需要严格调试载气的流量;因不同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不一致,在按仪器的信号采集的时间有些差异,会导致总烃峰保留时间和甲烷的保留时间有差异。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587-589.

[2]HJ/T38-1999,固定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S].

[3]赵小敏,陈璟士,陈霞.气相色谱法测定非甲烷总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3:34-36.

[4]张新民,李小兰,吕冬彩.固定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探讨[J].广州化工,2012,40(7):141-142.

[5]Leinster P,Perry R,Young RJ.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of volatilehydrocarbons at ambi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atmosphere[J].Talanta,1977,24(4):205-213.

[6]潘金芳,赵一先,张大年.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和废气中非甲烷总烃[J].化工环保,1999,19(3):155-159.

[7]陆凤家,曹玲秋.总烃和非甲烷总烃的气相色谱法测定[J].上海环境科学,1993,12(8):29-31.

非结构法范文

非结构法范文(精选9篇)非结构法 第1篇一、非谓语动词的种类非谓语动词包含三种,一是加ing,一是加ed,还有一种是to do形式。掌握非谓语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