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职业作文
父亲的职业作文(精选7篇)
父亲的职业作文 第1篇
我的父亲是一位水利工作者,又是因为在规划科工作,所以经常在工地检查工作。
那是星期五下午放学,父亲来接我,闲来无事,我便顺道随父亲去了工地。
大概是刚下过雨的缘故,地上又全是泥,潮潮的,湿湿的。“吧唧”一脚踩上去,很难从上面拔出来。父亲不管,只是跟着工人向泥中走去。我小心翼翼地跟了上去,努力放轻脚步,以防脚上沾满泥巴。即便这样,一脚上去也难免沾上不少泥巴。就这样步履艰难地踉踉跄跄地跟上去,一脚提,一脚落地舞动着双臂,活赛个企鹅摇摆不定。渐渐地,泥巴沾在鞋上的越来越多,沉得像一双注了铅的鞋。我好不容易才追上坡头站立的父亲。也是奇怪,在这冬天里,竟然能流下些许汗水。
父亲把我拉上坡头。他的鞋上已全是泥巴,仿佛嵌在泥土中,灰色的裤子上也溅满了泥浆。他握着我的手,用另一只粗糙的、长着一道道颇深皱纹的手指向那边的桥。石桥上刻着精美的石栏杆,仿佛无坚不摧的样子,桥梁上有一排小彩灯,红,绿,蓝,点缀着朴实坚固的桥。
他自豪地说:“怎么样!漂亮吧,这些栏杆全是我们团队几周前去石雕之乡嘉祥县设计定做的 。”
“嗯!”我点点头。
我们站在那儿,停了一会儿,“咳咳”父亲一边咳嗽着,“咦?”是根白头发,“哇!”好多根。我抬头才发现,父亲老了。
人们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我心中,也确实是这样。父母为了儿女,不辞劳苦,就像鲁迅先生所说“我好像一只牛,吃得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父母为工作付出了太多,、为家庭操碎了心,父亲,我爱你。
父亲的职业作文 第2篇
第一味酸
做这种工作的人可是要记住两点:1.要诚实。如果不诚实的话呢,买家就不会信任你,这样的话呢,你就会没有买家。这样不管你的东西做得再好,也会败在这一步。2.要有好运气。因为如果没有好运气,你可能就是到的订单比你的水平高,就不会做。结果不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木材,就连钱都不会拿到,不会黑白颠倒,还钱!我爸爸呢,他酸在哪儿?哦,他呀,他酸在好不容易接了一张订单!
第二味苦
接到了订单后,我爸爸和几个可以称谓为师兄弟的人没日没夜地做起了雕像,起底,刻形,摸擦,起色,画纹,晒干一套接一套的工序,把我爸爸他们累得可以说是“盘古开天辟地,顶天立地”那副像。可是,在最后一套最最最重要的工序中,他们总是累得神魂颠倒了晒干的用意是加硬表皮那脆弱的光泽,但这样工序是最主要说温度、度、冷度三大度。在这套工序中我多想端上一杯水,说:“爸爸,您歇歇吧!”
第三味辣
“太好了,大功告成了!”在过了几个月的漫长斗争中,爸爸他们终于成功了。我真为他们骄傲,我等待的时刻终于来了,我端上几杯水,亲切的说:“爸爸,叔叔们,来喝杯水吧。”爸爸他们看着盘子里那弥漫一阵阵香味的红茶,心里火辣辣的。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第四味甜
“嘟嘟嘟!嘟嘟嘟!”卡车载着爸爸他们劳动果实走了。爸爸他们看着手中红彤彤的大款票,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但最甜的还是兄弟情,看那张照片上爸爸和叔叔们手拉着手走向他们的目的地。
感受:爸爸,订单多,朋友多,信任多,买家多,但最多的必是他那遗留下来的木头。
点评:孩子,是因为崇拜爸爸,跟爸爸的感情特别好,所以对他的事业也格外了解和关注,所以写出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大作吧!
父亲的职业作文 第3篇
一、儿童社会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儿童社会性发展指的是在3-6岁学龄前阶段,儿童通过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学习并逐渐掌握语言、思维、情感、社会行为规则等能力以及习得最初的行为方式,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家庭因素占据幼儿早期社会性发展的绝大部分,早期的社会接触只能从家庭环境中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感受家庭文化氛围。父亲本身就具有母亲所没有的个性特质,而对父亲产生既敬畏又害怕的心理,并且无意识地模仿父亲的行为,进而取得社会性发展。
二、父亲的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本研究中职业类型有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办事人员、生产等相关操作人员;农民;军人;不便分类的其他人员;而职业不同的父亲在教育观念、价值观、生活方式、文化修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多种因素的综合,导致父亲从事不同职业的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的显著差异。[2]
(一)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认知的影响
儿童社会认知指儿童对自我与社会环境中的人和事及其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判断。包括对事件的行为动机和结果的分辨、理解以及接纳能力。
1.影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对他人认知
根据皮亚杰理论,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社会认知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对错的评价,不以好坏来决定,而以自己的行动的愉悦感或者疼痛感来判定。Harbert指出,儿童多与父亲交往,有利于儿童今后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儿童对家庭的认识、同伴的关系、社会规范的领悟不自觉地就被吸收消化,访谈结果表明父亲职业是普通职员的儿童,自我认知较弱,相比缺乏开放的环境促进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接触的事物相对匮乏,间接经验也较少。
2.影响儿童对社会关系和社会规范的认知
孙瑜的研究表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管理人员、社会技术人员等职业类型父亲的儿童社会认知水平明显高于职工、无业人员等文化程度较低的子女;父亲职业的不同还影响儿童的自觉教育程度、教育方式,以及儿童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儿童在与父亲进行社会活动时,总以父亲为榜样,不闯红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父亲总是对邻居、客人礼貌热情,儿童也会对同伴、亲友友善。儿童对外界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可塑性极强的他们在观察中学会学习,对自我、社会关系以及社会规范的认知也在逐步完善。
(二)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行为的影响
社会行为是儿童在积极探索外部世界时表现出的利他性、和群性、责任感、分享以及诚信正直等行为趋向。社会行为的出现与儿童的自我意识、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很明显的联系。
1.影响儿童的分享和利他性行为
儿童把儿童自己认为最不好吃的、最不好玩的留给自己就是儿童利他行为,这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升华。儿童虽处于“他律阶段”,但父亲潜意识里的榜样强化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高有显著影响。“轮流原则”“分配原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利他观念和行为稳定性,王文江研究得到:“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修正自己的意见”,农民以及无业人员的子女仅仅占了18.6%,这表明农民把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劳作和奔波上,无暇顾及儿童的亲社会性教育。
2.影响儿童的责任感与和群性
侯积良结合国内外研究证实:亲社会行为取向会减少侵犯动机的产生,从而限制伤害同伴的行为发生。“永远别说两次”“与儿童一起制定规则”“互换角色扮演”是教育界专家提出的育儿对策,责任感在这一规则中充分的体现。访谈显示:职业是医生的父亲,要求儿童独立做决定,并要对自己的结果负责,引导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儿童的责任感在幼儿园有清晰的体现:自己桌子上的饭粒自己捡到餐盘中,自己的衣服自己穿等等。
(三)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1.影响儿童对新环境和对陌生人的适应性
主要的教育工作是5岁以前奠定的,在5岁以前所做的一切,就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90%的工作。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亲职业为商业、服务业的儿童善于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容易产生拘束感,很容易就能适应环境变化,情感也容易外露但变化迅速。父亲带儿童参加少年宫、儿童职业体验馆、角色扮演等活动,鼓励儿童参加“故事大王”“围棋大战”等比赛,这些都有利于儿童对陌生人的适应性提高。
2.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适应能力
同伴交往是指儿童与年龄相近或相同的儿童共同游戏的平等互惠的友好关系。王振宇等人在影响儿童择友态度的研究中指出:儿童倾向于依靠直接接触(共同游戏中直接表达“我和他是好朋友、我和他经常一起玩、我们两不打架”)来选择同伴,当然,敬慕也是儿童选择同伴的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父母在儿童面前的威信越高,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越大。
(四)父亲职业类型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
自我意识是指在社会交往中,个体获取自身准确定位。社会交往的范围和有效性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而儿童则必须以对自我的认知和情感经验为前提。
1.影响儿童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
罗森和戴德雷特的研究发现,当父亲对儿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并一直鼓舞儿童不断克服困难、独立做出选择时,儿童也自然就有较高的志向。不同的职业种类,往往预示着不一样的社会地位、家庭物质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升迁机遇,所有带来的这些又相应地与个体的价值观念、自尊、抱负、安全感、身份地位等紧密相关,进而影响个体对儿童的行为方式和期望,并通过与儿童的交流及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儿童的自我概念的发展。
2.影响儿童自我情感体验
伯恩斯坦认为,从事的职业较优越、具备的文化水平也较高的父亲,能够采取更积极的方法来教育子女,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自尊自信等方面愈发优秀;相反,对于那些从事较低职业地位的父亲而言,生活的不如意让他们对儿童进行更多的强制与威胁,使幼儿的攻击性、不合群等渐渐展露,儿童的自我价值感也屡屡受挫。
三、建议与对策
父亲的职业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很大,所以父亲在与儿童相处的过程中,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同的职业,在工作中无意识形成的行为模式和意识观念会潜移默化给儿童带来影响,父亲应该控制并尽可能排除职业习惯带来的消极影响,保持职业带来的优势。
(一)不同职业的父亲应克服职业弊病对儿童有正确的认识
对儿童有充分的认知,理解儿童的需要,给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培养儿童的独立性。不同职业的父亲要克服自身的职业弊病,给儿童提供快乐的、平等的家庭环境。更要恰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调动儿童的积极性。父亲应对儿童多进行正面诱导,发现并利用儿童的优点去克服缺点,并且注意对男孩女孩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二)不同职业的父亲应注重增强儿童自理能力的信心
每个儿童都有“大人梦”,总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个大人,总能在幼儿园听到“长大了就能决定吃什么,做什么”。如果儿童在父亲有意指导下,视独立为骄傲,在行为处事上处处显出自立的趋向,不但对儿童的性格,父亲也可以免去许多麻烦,减少摩擦,增加亲社会性行为。
(三)不同职业的父亲应依据儿童实际能力制定计划
父亲为儿童制定明确的计划,而定下的计划、派下的任务一定要让儿童独自完成,父亲可以给予适当的帮助并多多鼓励儿童,且要量力而行。父亲应该不被功利迷惑,扫除“早教”、“助教”等负面发展,为儿童制定适合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发展计划。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也应该形成合力,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幼儿园可以定期组织开展父亲教育培训,对于不同职业的父亲,结合父亲职业特点,展开有关“亲职教育”“父亲职业角色”“父亲角色”以及“教育者角色”的讲解和培训课程,给予父亲相关的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安园园.母亲职业对1-3年级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影响[D].山西: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
[4]孙小红.家长职业状况与子女学业成绩关系的社会学探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邓超平.做最好的父母[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11.
职业人就是父亲的样子 第4篇
人间四月清明日,我怀念父亲。在这个时节里,时间只有两段: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和与父亲分离的时间。“人生必奉一职,走心才能乐业”,父亲当年所言牵出丝丝缕缕的动感记忆,那是上一代人老而弥纯的职业情怀。
所谓“天职”,
就是上天安排你结缘的职业
12岁,应该是读书的时候,可父亲家穷,爷爷是拉黄包车的,供不起我父亲读书。父亲只好去养犬户给人家喂犬。当时大连被日寇占领,父亲不得不自己解决填饱肚子的问题。就这样,父亲开始了“狗窝”生涯。
寒来暑往,父亲与犬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尽管自己食不如犬,也不忍心从犬嘴中夺食。冬日寒风刺骨,晚上睡觉时,父亲为了取暖,不得已只能与犬同眠,怀里一只,脚下一只,就这样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严冬。从此便和犬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9年,新中国成立,父亲从事了警犬驯养事业,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训犬专家。从此便和警犬相处了半个多世纪。父亲驯养的“美丽”、“铁利”、“阿力”、“彼利”等名犬功勋卓著,令敌胆寒。因父亲深谙“黑背”(德国牧羊犬)之性,公安部多次派他赴德国选购纯种牧羊犬,以配育更多能完成侦查、缉毒、搜救、护卫等任务的优良警犬。
警犬是特殊的战士,有时抵得上一个连的冲锋枪。那是一个冬日,沈阳发生一起特大抢枪杀人案。罪犯抢走全自动步枪一只,子弹150多发,8枚手榴弹,占据民房一处并负隅顽抗。罪犯将追捕的刑警打伤8人,然后逃窜,气焰极为嚣张。此时,天色已晚,持枪罪犯在暗处隐藏,我方任何抓捕人员上前都有生命危险。罪犯气焰如此嚣张,严峻考验摆在前方。
我不能想象此时此刻父亲想的是什么,难道他不知道此时上前有生命危险?可事实却是父亲天职所在,临危不惧。父亲带领爱犬“铁利”三次探敌搜捕,迂回冲进民房。进入房间刹那,“铁利”在父亲的静音指令下四爪腾空,表现异常,机智的父亲断定罪犯藏在天棚中,便巧妙将犬引出,随后指明方位,集中火力,终将罪犯击毙。
是父亲爱犬还是犬爱父亲?在匿藏罪犯的房间里,若稍有半点声响,父亲和爱犬必定阵亡。老天怎么就这样眷顾父亲和爱犬,让他们双双无恙?
人有血有肉有脾性,犬也如此。父亲1957年工作调动,爱犬“美丽”不能同行。“美丽”想念自己的主人,七天七夜不吃不喝,最终跪望着父亲居住的辽南方向绝食而亡。每每想起与爱犬的情义,父亲都不禁老泪纵横……
我常翻看父亲的工作照,他时常像孩子一样跪在犬舍旁,任爱犬用那热乎乎的舌头舔他脸上的核桃纹。父亲对事业的忠诚和与爱犬的情义有时候胜过了家人。
那是一段母亲即将临产的日子。父亲本应守在母亲身边悉心照顾,可一起重大强奸案把父亲和爱犬引到了事发现场。父亲一心想着追踪破案,把妻子抛到了一边。三天后案子破了,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医
院,站到了母亲的面前,看着呱呱坠地的婴儿,这个刚强的东北大汉也不免泪湿眼眶。几多欣喜几多内疚。记得有一次,我问父亲“何为天职”,父亲猛地挺直了身子,说天职就是上天安排你结缘的职业,就像你无法转身背离信仰一样,敬畏它的神圣,才能有无悔的担当和奉献。
职业嗅觉一定源自精专精神
父亲留下的遗物中,有一大摞子是码满钢笔字的稿纸,那是新中国第一部警犬教材的手稿。我读书的时候总听母亲说,父亲当年在工作上是拼命三郎,白天一丝不苟地训练,晚上挑灯夜战赶写教材。每每都是母亲一觉醒来,父亲仍在台灯下赶稿。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独自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警犬训练教材,这得需要怎样的毅力?
有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佩有高级警衔的人到家里看望父亲。他们说话南腔北调,后来得知,他们是父亲带出的新中国第一批训犬学员。
我儿子小时候很调皮,看电视选秀玩宠物狗节目,就拉着他姥爷的手让教他训狗。父亲说,我教你打口哨,你怎么还没学会,是不专心嘛!职业训犬是有专业科目的,很苦的。德国牧羊犬的嗅觉是警官鼻子的延伸,平日没有敬业之念,战时人犬间就形不成磁场。父亲这番话是说给我们上班的儿女们听的,意在工作要有精专精神,不能糊弄自己。
动乱之年,父亲和战友豢养的无数条犬被杀,父亲也作为“狗权威”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69年,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们一家老少三辈随父亲来到了一个小村庄。不少村民都来看热闹,“城里又来了‘走五七’的老爷。”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阵锹镐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睁开双眼寻着声音望去,是父亲正带着家人铲除井沿上的积冰。原来父亲看到井边积冰太滑,打水村民站立不稳容易滑倒受伤,就带领家人清除了积冰。村民可以稳稳地站着打水了。这就是城市里的老爷,来到村里的第一个清晨就让村民看到了异样。
自从父亲到了这个村庄,老农天亮出来捡粪发现路上的马粪牛粪越来越少,显然是有人已经捡过。而慢慢发现路旁自家的粪堆越来越大。奇怪!后来才知道是父亲每日早于他们起床,一边调训当地的土狗,一边捡粪,碰到谁家的粪堆就送给谁家。受迫害的日子里,他既不丢职业功夫,还一心想着百姓。他说按毛主席的教导,“被动的形式中可以有主动的内容。”
记得父亲曾蹲下身子,拉着我的手指着村旁的冰河说:冰下的鱼儿还游着,人总要活在活着之上,心中一定有理想,天上一定有太阳。作为他的小女儿,当时我只有6岁,还不能完全听懂父亲的话。后来我懂了,这就是今天所说的诗意和远方。父亲像一束光芒把我的心照亮。
每朵烏云都有金边,每朵白云都有阴影。父亲一生甘苦,伴着声声犬吠,职业追求从没有空白页。在父亲的遗物中,我发现了不少泛黄的报纸,上面全是德文,同时有父亲的工作照。那是父亲几次赴德国为我们国家选购种犬。我请单位的德语老师帮我翻译,方知那些是德国媒体对中国专家的报道:德国养犬主折服于父亲对警犬的专业和敬业。高大的德国牧羊犬站起来,比身高一米八的父亲还高出半头。前爪搭在他肩头的瞬间,父亲的神手就摸出其乳头是奇数还是偶数,凸凹度如何,凡“杂种”和“干扰项”休想蒙混过关。波恩舆论界惊呼“中国专家厉害”。当地报纸头版头条刊载“中国训犬专家了不起”的通讯。
1984年,公安部举办首届警犬技术考核评比大会,当时任大会副总指挥的父亲率沈阳警犬队赴南昌比赛,获得团体总分和全能等多项第一。业界翘首仰慕“老黄忠”。
“孩子,走路时多回头看看,脚印是不是直的,如果歪了就赶紧正过来,不走正途就没有快乐。”这是父亲经常提醒我的话。他把职业当学问研究,当事业去奋斗,当艺术去追求,当娱乐去享受。一位采访过他的媒体领导评价父亲时说:正是王明水先生有这样的格局,才使他成为在“小众”中嗅得见大东西的“警界奇人”。他以身教告诉职场后来者:人生最大的奢侈是奉一职而敬之,最大的乐趣是专一业而静之。
父亲的职业作文 第5篇
调查称父亲学历和职业影响儿女高考成绩
“如果父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女孩的数学成绩比男孩好。”昨天上午,在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委共同主办的北京论坛“教育质量”分论坛上,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曾满超发表了关于中国高考中性别差异的调查结果。
曾满超表示,此次研究选取了2011年参加高考的山东济南市的高考生,将该市25个学校166个班级的6000多名学生作为样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的.职业和学历对女生的成绩有影响。比如,如果父亲是政府官员、私营企业家、个体商户、军事人员、警察和工人,女孩的高考数学成绩比男孩好。而如果父亲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女孩的数学比男孩好。而父亲的学历在本科以下,女孩的数学成绩比男孩要糟糕。(王璐)
学生描写父亲的作文:父亲 第6篇
人都是突然之间长大的,这话听起来一点都没错。时间像个小丑,总是在她脸庞上调皮的上蹿下跳,留下一道道岁月的烙印
许多年来父亲这个战无不胜的英雄,总是不知疲倦地为这个家开疆破土,让全家衣食无忧。他总是在沉默不语的时光里,默默无闻却熠熠生辉。我们从来没有为他佩戴勋章,他却是我们值得用一生一世来珍藏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他并没有老,总觉得他还是那个父亲,总觉得一切都还来得及,我们总忘了去给他一个拥抱,给他带去一句问候
父亲老了,曾经乌黑亮丽的头发被岁月一点一点熏染成白色;父亲老了,曾经疾声厉色的教诲变成了滔滔不绝的的唠叨声;父亲老了,曾经笔直宽实的后背变得佝偻消瘦。父亲老了,而我们长大了。
泛黄的树叶随风四处游荡,它可能漫无目的,但总有一个归途在等它。人也不过如此,不管我们在外面经受了怎样的挫折,总有一盏灯火在等我们回家,慰藉我们的心灵。
岁月是一站又一站的计程车,一去不复返。希望我们能够常回家看看,哪怕是经常给他们送去一句问候,都会让他们欣慰不已。
感恩父亲的作文:父亲的肩膀 第7篇
感恩父亲:父亲的肩膀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几乎成了父爱的代言,然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却是父亲的肩膀。
春节回家,发现父亲身体有些虚胖,因为长期睡眠不好,眼袋重了很多,脸上也爬上了一道道皱纹。他的双肩也不再那么结实,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泪光中,浮现出我中考后跟随父亲一起去教育局复查分数的一幕:复查分数的档案室虽然有工作人员在,但中午没有对外开放,只有一扇窗户开着。地势较低,够不到窗口。父亲蹲下身子,满面笑容地看着我说:没事!上来吧,爸扛着你!我怀着不安的心情颤颤巍巍地踩上父亲的肩头,父亲托举着我,仿佛托举着一个家族的希望。他把自己未能实现的读书梦想完全寄托在我身上然而,复查的分数没有错误,我终归还是落榜了。
曾经不止一次听姑姑们提起父亲的旧事。父亲是家里的长子,在那个连麦糊、薯渣都吃不饱的年月,父亲稚嫩的双肩很早就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咀嚼了生活的艰辛。他跟随爷爷一起早出晚归,常常是鸡还没叫头遍,他们就开始起床做线面,然后用箩筐挑着挨村挨户叫卖,后来又四处奔走兜售麦芽糖、正方糕,似乎所有能赚钱的小买卖他都不想错过。
我读初中的时候,父亲承包了一片木麻黄。有段时间,父亲经常驻扎在树林里,用肩膀扛起那刚砍下的一根根粗大沉重的木麻黄,不知疲倦。尽管肩衬很厚,但是那些衣服的肩部还总是最先被磨破,父亲的肩膀也经常被粗粝的树皮磨得红肿,父亲却没有丝毫怨言。有时候他会在酸痛的肩膀上敷上风湿膏。仿佛他扛起的不是木头,而是命运,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
前些年,父亲还揽了一个小工程砌山坡。我不知道父亲与工友们是如何把一块块笨重的花岗岩在陡峭的山坡上堆砌起来。他们肩挑手扛,终日与铁钎、瓦刀、泥浆为伍,双手磨砺得异常粗糙。那个时候,父亲的身体有些虚弱,稍微一干体力活就会汗如雨下,更何况这烈日下的劳作。几个月荒郊野外的生活,白天头顶烈日,夜晚工棚里蚊子成群来袭父亲想,做这个工程虽然比较辛苦,可是家里欠下的那笔外债到时多少可以偿还一些了。然而,活干完了,验收完毕,包工头却卷钱跑路了。父亲和工友们辛辛苦苦赚的一万多元的工钱也拿不到了,这一万多元简直就是天文数字!我不知道父亲疲倦的双肩怎样扛起这段难挨的时光
父亲的职业作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