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基本技巧范文
翻译基本技巧范文(精选12篇)
翻译基本技巧 第1篇
1.词汇特点
(1) 科技俄语在使用专业词汇方面较普通文体用词显得更多。通常情况下科技文中常用俄语词汇大约有4 000个。尽管如此, 但这4 000多个科技词汇在科技俄语中的应用频率却非常高。
(2) 大多数专业词汇和术语是单义词, 表示特定的概念或事物。因此在翻译时一定要勤于查字典, 在字典中找寻相应的专业术语, 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无误。
2.翻译知识
(1) 人文社会科学翻译
人文社会科学指的就是研究人文社会现象的科学, 其中包括政治、经济、文艺、美学等。该类语体用词规范大气, 结构紧密。与注重内容的自然科学不同的是, 此文体注重的是理论与情感的表达。
现在只有一条道路, 即自我累计之路, 节约之路, 勤俭办事之路, 才能为我国工业化积累必要的资金。
(2)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翻译
科技翻译通常是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翻译, 这类文本往往是在研究自然变化、科学进步以及通过科学技术改造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类文章。这类文章的语言特点为专业性强, 句法关系复杂, 并且为求行文准确, 注重逻辑性。所以会用到大量的中性词汇, 该类词汇客观准确,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避免使读者产生歧义误解。因此在翻译科技类文章时, 译者要注重原文的内容, 相反, 此时表达形式将会退居次要位置。
二、科技俄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1.翻译方法
(1) 顺序翻译
顺序翻译即为按照俄语原文词组排列顺序, 依次将其翻译组合的翻译方法。顺序翻译比较死板, 没有变通性, 在科技俄语翻译中比较少见。
(2) 逆序翻译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 俄语和汉语在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词组排列习惯上有很大的差异。有时, 语义相同, 但却以表达方式的不同而造成句中词语的排列顺序、主次关系完全颠倒, 这时为求译文的精准、流畅、通顺, 必要的情况下要通过逆序翻译将语序完全颠倒处理。
不过完全逆序处理翻译文本在平时还是比较少见的, 通常情况下只是原则上逆序, 部分结构仍通过其他翻译方法进行变通处理。作为翻译工作者不应该只追求某种原则处理, 而要学会变通, 才能够翻译出流畅、通顺、简洁的翻译稿件。
(3) 综合变序
顺序翻译和逆序翻译均是在原文翻译处理中比较常见的翻译方法。除了这两种翻译方法以外, 科技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运用综合变序法对原文的翻译语序进行加工处理。要想翻译出一篇高质量的译文, 通常是要在原文基础上除了顺序翻译和逆序翻译两种翻译方法外加入灵活的综合变序翻译法, 以此来使译文更加准确。
例:Разноимённыеполюсымагнитовпри-тягиваются, фодноимённые———отталкиваются, совсемтакже, каки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заряды.磁铁同名极相斥, 异名极相吸;这种情况与电荷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完全相同。
2.翻译技巧
(1) 善用符号与国际单位
(2) 力求简洁
科技文章的翻译应力求精简顺畅, 文中多运用专业科技术语可以帮助译者达到这一目的。如“弹径”、“射程”、“射高”等词语虽在普通文体中鲜少出现, 但在科技文章中却由于高度的概括性而体现了精简之美, 也充分体现了术语化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阎德胜.实用俄汉科技翻译技巧[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
[2]阎德胜.俄汉科技翻译技巧[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2.
[3]徐长瑞.科技俄语翻译技巧与练习[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第2篇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一、名词性从句的翻译
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一)主语从句
① what ,whatever ,whoever,whether ,when ,where ,how ,why 等词引导翻译时,一般可以按照英语原文顺序来翻译
例1.What he told me was only half-truth.他告诉我的只是些半真半假的东西而已。例2.Whatever is worth doing should be done well.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应该做好。
例3.Whether he comes or not makes no difference.他来不来都没有关系。
例4.When we can bengin the expedition is still a question.我们何时才能开始这次考察仍然是悬而未决。例5.How he is going to do it is a mystery.他准备怎么做这个事情是个迷。
② 用it做形式主语的主语从句,把主语从句放到汉语句子最前面去翻译。例1.It doesn’t make much difference whether he attends the meeting or not.他参加不参加会议没有多大关系。(it没有翻译)
例2.It seemed inconceivable that the pilot could have survived the crash.驾驶员在飞机坠毁之后,竟然还能活着,这看来是不可想象的。(it翻译为“这”)例3.It is strange that she should have faild to see her own shortcomings.真奇怪,她竟然没有看出自己的缺点。(it不用翻译,还可以翻译为“奇怪的是....”)
(二)宾语从句
①
用that ,what ,how ,when ,which ,why ,whether ,if 等引起的宾语从句。翻译成汉语的时候,一般不需要改变它在原句中的顺序。
例1.I told him that because of the last condition ,I’d have to turn it down.我告诉他,由于那最后一个条件,我只能谢绝。例2.Can you hear what I say ? 你听得到我所讲的吗? 例3.I don’t know that he swam across the river.我不知道他游过了那条河。
例4.I don’t know how he swam across the river.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游过那条河的。
例5.He has informed me when they are to discuss my proposal.他已经通知我他们将在什么时候谈论我的建议。例6.Smith replied that he was sorry.斯密斯回答说,他感到遗憾。
例7.He would remind people again that it was decided not only by himself but by lots of others.他再三提醒大家说,决定这件事的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其他许多人。
② 在翻译的时候,that 所引导的宾语从句一般可按英语原文顺序翻译;it有时候可以不用翻译。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例1.I made it clear to them that they must hand in their papers before 10 o’clock in the morning.我向他们讲清楚了的,他们必须在上午十时前交卷。(it没有翻译)例2.I heard it said that he had gone abroad.听说他已经出国了。(it没有翻译)
例3.I regard it as an honor that I am chosen to attend the meeting.我被选参加会议,感到光荣。(it没有翻译)
例4.We consider it absolutely necessary that we should open our door to the outside world.打开国门,实行开放,我们认为这是绝对必要的。(it翻译为“这”)
(三)表语从句
例1.It seems that it is going to snow.看起来要下雪了。
例2.That is why Jack got scolded.这就是杰克受到训斥的原因。
例3.The question remains whether we can win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问题是我们能否赢得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
例4.His view of the press was that the reporters were either for him or against him.他对新闻界的看法是,记者们不是支持他,就是反对他。
(四)同位语从句
能借同位语从句的名词主要有:belief(相信),fact(事实),hope(希望),idea(想法,观点),doubt(怀疑),news(新闻,消息),rumor(传闻),conclusion(结论),evidence(证据),suggestion(建议),problem(问题),order(命令),answer(回答),decision(决定),discovery(发现),explanation(解释),information(消息),knowledge(知识),law(法律),opinion(意见,观点),truth(真理,事实),promise(承诺),report(报告),thought(思想),statement(声明),rule(规定),possibility(可能)等。
① 一般来说,同位语从句可以直接翻译在主语后面。
例1.He expressed the hope that he would come over to vosit China again.他表示希望再到中国来访问。例2.There is a possibility that he is a spy.有可能他是一个间谍。
② 有时候在翻译同位语从句时,可以将其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前面,相当于前置的修饰语,但不一定使用定语的标志词“的”。
例1.We know the fact that bodies possess weight.我们都知道物体具有重量这一事实。
例2.The rumor that he was arrested was unfounded.关于他被捕的传闻是没有根据的。
③ 增加“即”(或者“以为”、“这样”)的词来连接,或用冒号、破折号直接分开主语和同位语从句。
例1.But this dose not in any way allter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w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irrational.但这却丝毫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即从实用的观点来看,他们今天仍是不合理的。例2.We have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practice is the criterion for testing truth.我们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例3.Not long ago ,the scientists made an exciting discovery that this waste material could be turned into plastics.不久前,科学家们获得一个令人振奋的发现—可以把这种废物变成塑料。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二、定义从句的翻译
重要性:绝对重点,绝对难点,绝对要掌握
翻译考点重要性排序:定语从句>状语从句>被动结构>名词性从句 英语中定语从句的分类: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一)前置法
把定语从句翻译到所修饰的先行词前面,可以用“的”来连接。例1.He who has never tasted what is better dose not konw what is sweet.没吃过苦得人不知道什么是甜。
例2.Space and oceans are the new world which scientists are trying to explore.太空和海洋是科学家们努力探索的新领域。
例3.His laughter ,which was infectious ,broke the silence.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声打破了沉寂。
(二)后置法
把定语从句翻译在所修饰的先行词后面,翻译为并列分句。
1.重复先行词
例1.I told the story to John ,who told it to his brother.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约翰,约翰又告诉了他的弟弟。
例2.We wish to express our satisfaction at this to the Special Committee whose activities deserve to be encouraged.在此我们对特别委员会表示满意,特别委员会的工作应该受到鼓励。
例3.You ,whose predecessors scored initial success in astronomical research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accomplishment in this respect.我们的先辈在天文研究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你们现在则在这一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成就。
例4.Although he lacks experience ,he has enterprise and creativity ,which are decisive in achieving success in the area.他虽然经验不足,但有进取心和创造力,而这正是在这一领域获得成功的关键。
2.省略先行词
例1.It is he who received the letter that announced the death of your uncle.是他接到那封信,说你的叔叔去世了。
例2.They work out a new method by which production has now been rapidly increased.他们制定出一种新方案,采用之后生产已迅速得到提高。
(三)融合法
把定语从句和它所修饰的先行词结合在一起翻译。例1.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楼下有人要见你。
例2.In our factory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are much interested in the new invention.在我们工厂里,许多人对这项新发明很感兴趣。
例3.We used a plane of which almost every part carried some indica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我们驾驶的飞机几乎每一个部件都有一些国籍标志。
例4.She had a balance at her banker’s which would have made her beloved anywhere.她在银行里的存款足以使她到处受到欢迎。
(四)状译法
把定语从句翻译成汉语中的状语从句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1.译成表示“时间”的分句
例1.A driver who is driving the bus mustn’t talk with other or be absent-minded.司机在开车时,不许和人谈话,也不能走神。
2.译成表示“原因”的分句
例1.He showed no further wish for conversation with Mrs.Smith ,who was now more than usually insolent and disagreeable.他似乎不愿再和史密斯太太讲话,因为她现在异常无礼,令人厌烦。
3.译成表示“条件”的分句
例1.Men become desperate for work ,any work ,which will help them to keep alive their families.人们极其迫切地要求工作,不管什么工作,只要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行。
4.译成表示“让步”的分句
例1.He insisted on buying another house ,which he had no use for.尽管他并没有这样的需要,他坚持要再买一幢房子。
5.译成表示“目的”的分句
例1.He wish to write an article that will attract the public attention to the matter.为了引起公众对这一事件的注意,他想写一篇文章。例2.He is collecting authentic material that proves his argument.为了证明他的论点,他正在收集确凿的材料。
6.译成表示“结果”的分句
例1.They tried to stamp out the revolt ,which spread all the more furiously throughout the country.他们企图镇压反抗,结果反抗愈来愈烈,遍及全国。
7.译成表示“转折”的分句
例1.She was very patient towards the children ,which her huaband seldom was.她对孩子们很耐心,而她的丈夫却很少这样。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三、状语从句的翻译
单个单词作状语的情况
法则:灵活运用
状语从句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让步、目的和结果等意义。
(一)时间状语从句
时间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常常有:
when(当...的时候),whenever(每当...),as(当...时),since(自从...),until(直到...,如果不...), till(直到...),before(在...前),after(在...后),as soon as(一...就),once(一旦...), the moment(一...就),immediately(一...就),the day(在...那天),no sooner...than(一...就), hardly(scarcely)...when(一...就),the instant(一...就),instantly(一...就),directly(一...就), the minute(一...就),the second(一...就),every time(每当...),by the time(等到...的时候)等。① 译成相应的时间状语
例1.While she spoke ,the tears were running down.她说话时,泪水直流。
例2.She came in when I was having supper.我正在吃饭的时候,她进来了。
例3.As he finished the speech ,the audience burst into applause.他结束讲话的时候,听众掌声雷动。② 译成“一(刚、每当)...就”的结构 例1.I’ll let you know as soon as I have it arranged.我一安排好就通知你。
例2.Directly he uttered these words ,there was a dead silence.他刚说出这些话,大家就沉默下来。
③ 译成条件句
例1.Turn off the switch when anything goes wrong with the machine.如果机器发生故障,就把电门关上。
例2.A body at rest will not move till a force is exerted on it.若无外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会移动。
例3.We can’t start the job until we have the approval from the authority concerned.如果没有有关当局的批准,我们不能开始这项工作。
(二)原因状语从句
英语中,原因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常常是:
because(因为),since(既然,由于),as(因为),now that(既然),seeing that(既然), considering that(考虑到,因为),in that(在某方面),in view of the fact that(鉴于)。
① 译成表“因为”的分句,放在主句前翻译,显示“前因后果”的关系。例1.The crops failed because the season was dry.因为气候干燥,作物欠收。
例2.We had to put the meeting off ,since so many people were absent.由于很多人没有来,会议只好延期。
② 用汉语的“之所以...是因为”的结构来连接。例1.He will get promoted ,for he has done good work.5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他之所以得到提升,是因为他工作干得很好。
例2.Theory is valuable because it can provide a direction for practice.理论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它能给实践指出方向。
③ Not...because 的结构
例1.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我之所以教书并不是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太容易。
(三)条件状语从句
英语中连接条件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常常有:
if(如果),unless(除非,如果不),providing that(假如),so long as(只要), on condition that(条件是),suppose that(假如),in case(如果),only if(只要), if only(但愿,要是...就好了)等。
① 翻译在主语前面
例1.It was better in case they were captured.要是把他们捉到了,那就更好了。
例2.If you tell me about it ,then I shall be able to decide.假如你把一切都告诉我,那么我就能够作出决定。
② 翻译在主句后面,用来补充说明条件。例1.You can drive tonight if you are ready.你今晚就可以出车,如果你愿意的话。
例2.No doubt I could earned something if I had really meant to.毫无疑问,我本来是可以赚到一点的,如果我真有那样打算的话。
(四)让步状语从句
英语中,表示让步关系的连接词常常有:
though(虽然),although(虽然),even if(即使),as(尽管),while(尽量),whatever(无论什么),wherever(无论哪里),whoever(无论谁),however(无论怎样),no matter(不论,不管),for all that(尽管),granted that(即使),in spite of that fact that(尽管),despite the fact that(不管)等等。例1.No matter what I say or how I say it ,he always thinks I’m wrong.不管我说什么,也不管我怎么说,他说是认为我错了。例2.While we can not see the air ,we can feel it.我们虽然看不见空气,但却能感觉到它。
例3.Granted that you don’t like the proposal ,you shouldn’t have rejected it without consulting others.即使你不喜欢这个建议,你也不应该没有同别人商量就把它否决了。
(五)目的状语从句
连接目的状语从句的连接词常常有:
that(为了,以便),so that(为了,以便),lest(以防),in case(以防,以免), for fear that(以防),in order that(为了)
① 一般翻译在主句前面
一般来说,这种表示“为了”的目的状语从句通常放在主句前面翻译。
例1.He pushed open the door gently and stole out of the room for fear that he should awake her.6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为了不惊醒她,他轻轻推开房门,悄悄地溜了出去。例2.We should start early so that we might get there before noon.为了正午以前赶到那里,我们很早就动身了。
② 还可以翻译在主句后面
表示“省得”、“以免”、“以便”、“使得”、“生怕”等概念。
例1.He emphasized it again and again ,lest she should forget.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免得她忘了。
例2.They hid themselves behind some bushed for fear that the enemy should find them.他们躲在树丛后面,以防被敌人发现。
(六)结果状语从句
① 连接结果状语从句的连词常常有:
so that ,so...that ,such....that ,to much a degree 等等,通常可以翻译为“结果,如此...以至于...”,可以直接翻译。
例1.He made a wrong decision ,so that half of his lifetime was wasted.他做了错误的决定,结果浪费了自己半生的时间。例2.The difference is such that all will perceive it.差别这么大,所有人都看得出来。
② 在主句中含有“never ,never so ,not much ”等否定词,可以翻译为“没有...不”。例1.She never comes but she borrow.她不借东西不来。(即:他如果不借东西就不来。)例2.She is not so old but that she can read.他并没有老到不能读书。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四、被动语态的翻译
句法翻译中第三大结构
英译汉时,大量的被动语态要根据汉语的习惯翻译成主动
被动语态翻译:少用“被”字
1.译成汉语主动句
(1)保存原文主语
适合的情况:句子的主语是无生命的名词,且句中无“by”引导的行为主体。
例1.The meeting is scheduled for April 6th.会议定于四月六日举行。
例2.Water can be changed from a liquid into a solid.睡能从液体变成固体。
例3.When rust is formed ,a chemical change has taken place.当绣形成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变化。
(2)主宾颠倒
适合情况:有“by”引导。例1.She was given a new pen by her father.她爸爸送给她一支新钢笔。
例2.Heat and light can be given off by this chemical change.这种化学反应能放出热和光。
例3.Only a small portion of solar energy is now being used by us.现在我们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太阳能。
例4.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have already been used for living transmission inour country.我国已将通讯卫星用于实况转播。
例5.The numerical data concerned are provided in the next chapter.下一章提供了有关的数据资料。
(3)增加主语
例1.The issue has not yet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人们对这一问题迄今尚未进行过彻底的探索。
例2.She was seen to enter the building about the crime was committed.有人见过她大致在案发时进入了那座建筑物。
例3.What we say here will not be long remembered ,but what we do here can change the world.我们在这里所讲的话,人们不会长久记住。然而我们在这儿所做的事,却能改变世界。
2.译成汉语无主句
例1.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prevent the epidemic from spreading quicjly.已经采取了措施来防止这种流行病迅速蔓延。例2.Water can be shown as containing impurities.可以证明,水含有杂质。
例3.The unpleasant noise must be immediately put an end.必须全部停止这种讨厌的噪声。
3.译成汉语判断句
判断句也叫“是”字句 例1.The decision to attack was not taken lightly
进取的决定不是轻易作出的。
例2.Printing was introduced into Europe from China.是从中国传入欧洲的。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例3.The manuscript was sent to the printer in London a few weeks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手稿是在法国革命前几周寄往伦敦付印的。
例4.The credit system in America was first adop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in 1872.美国的学分制是1872年在哈佛大学首先实施的。
4.译成汉语被动句
有些英语被动句着重被动的动作,突出原文的被动意义
汉语中被动标志:“被、受、遭、让、给、由、把、得到、受到、遭到、加以、得以、为...所、由...来”。
例1.He had been fired dor refusing to obey orders from the head office.他因拒绝接受总公司的命令而被解雇了。
例2.The schoolboy was knocked down by a minibus when crossing the street.那名男生在穿过街道时让一辆小公共汽车撞到了。例3.He was praised by his teacher.他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例4.Problems should be resolved in good time.问题应及时加以解决。
例5.For s long period to come ,most of China’s elderly will continue to be provided for by their families.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老年人仍旧要由家庭来赡养。
5.“It+被动语态+that”的翻译
采用主动语态翻译方式
三种翻译方式
例1.It is considered that bioclimatology is an involved subject.有人认为,生物气候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例2.It is stressed that the field of science may be divided into two major areas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有人强调说,科学的范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领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例3.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this process is oxidation.应该指出,这一过程就是氧化。常用被动句型的习惯译法:
It is hoped that...希望,有人希望
It is assumed that...假设,假定
It is claimed that...据说,有人主张
It is believed that...有人相信,大家相信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据通报
It is considered that...人们认为,据估计
It is said that...据说,有人说
It is supposed that...据推测,人们猜测
It has been announced that...已经宣布
It is asserted that...有人主张
It is rumored that...听说,谣传
It is noticed that...有人指出,人们注意到
It is suggested that...有人建议,建议
It is reputed that...人们认为,可以认为
It is learned that...据说,据闻,已经查明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It is demonstrated that...据证实,已经证明
It is estimated that...据估计,有人估计
It is pointed out that...有人指出,人们指出
It is proposed that...有人推荐,有人建议
It was told that...有人曾经说
It was first intended that...最初就有这样的想法
It will be said that...有人会说
It was noted above that that...前面已经指出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必须承认,老实说
It has been illustrated that...据图示,据说明
It is stressed that...有人强调说
It can not be denied that...无可否认
It can be said without exaggeration that...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It is sometimes asked that...人们有时会问
It was felt that that...有人认识到
It is universally accepted that...人们普遍认为
It is unanimously agreed that...大家一致同意
It is alleged that...据说
It is calculated that...据计算
It has been proved that...已经证明
It has been found that...人们已经发现
It is still to be hoped that...我们仍然希望
It is well-konwn that...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
It should be realized that...我们应该认识到...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五、否定结构的翻译
(一)部分否定
1.all ,both ,every ,everybody ,everyday ,everyone ,many ,everything ,entirely ,altogether, absolutely,wholly ,completely ,everywhere ,always ,often 等与否定词not 搭配使用,常常翻译为“并非所有,并不是都”。例1.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并非所有发光的都是金子。例2.Both the windows are not open.两扇窗户并不都是开着的。
例3.Everybody does not believe the rumor.并不是每个人都听信这个谣言的。
例4.They are not always in the office on Sundays.他们不一定每个星期天都在办公室。例5.The responsibility is not altogether mine.责任并不全在于我身上。
例6.The situation is not necessarily so.情况并非如此。
2.“all...not ”和“every...not ”等结构属于传统用法。现代英语中采用“Not all...” 和“Not every...”这种表达形式。例1.Not all matals are good conductors.并非所有的金属都是良导体。例2.Not everyone accepts his proposal.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接受他的建议。
(二)全部否定
never(决不,从来不),no(没有,不),not(不,不是),none(没人,谁都不,没有任何东西),nobody(没人),nothing(什么也没有,没有任何事情),nowhere(没有什么地方),neither(两者都不),nor(也没有,也不),not at all(一点也不)。例1.He is no professor.他根本不是教授。
例2.None of my friends smoke.我的朋友都不抽烟。
例3.Our great motherland has never before been so prosperous as it is today.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繁荣昌盛。
例4.Nothing in the world is difficult for the one who sets his mind to it.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例5.Never have we been daunted by difficulties.我们任何时候都没有被困难吓倒过。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三)双重否定句
常见的双重否定形式主要有:no...not(没有....不),Without...not(没有...就不)
Never(no)...without(每逢...总是,没有...不)Never(no)...but(没有...不)
Not(none)...the less(并不...就不)
Not(never)...unless(不少于,不亚于,和...一样),Not...any the less(没有...而少做)。
例1.Now no spaceship cannot be loaded with man.现在没有任何宇宙飞船不能载人。(用汉语的双重否定翻译)
现在所有的宇宙飞船都可以载人。(用汉语的肯定结构翻译)例2.You will never succeed unless you work hard.如果你不努力,就绝不能成功。(用汉语的双重否定翻译)
只要你努力,你就会成功。(用汉语的肯定结构翻译)例3.There is nothing unusual there.那里的一切都很正常。
例4.The machine is working none the worse for its long service.这台机器并没有因为长期使用而运转不良。
这台机器长期使用运转一直良好。
例5.She did not work any the less for her illness.她没有因为生病而少做一些工作。例6.That’s nothing less than a miracle.那完全是一个奇迹。
例7.No task is so difficult but we can accomplish it.再困难的任务,我们也能完成。
(四)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
英语中的某些句子虽然以肯定形式出现,没有no ,not ,never 这样的词,但表达的意思是否定的,翻译成汉语时要翻译成否定句。
1.more than can...结构
more than can...在意义上相当于英语得can not...可以翻译为“简直不,无法,难以”:
more than one can help 相当于as little as possible ,可以翻译为“尽量不,绝对不”。例1.The beauty of the park is more than words can describe.这个公园美德简直无法形容。
例2.The boy has become very insolent and it is more than his parents can bear.这男孩变得非常无礼,到了他父母都不能忍受的地步。例3.Don’t tell him more than you can help.能不跟他讲究尽量不要跟他讲。
例4.She never does more work than she can help.能不做的事情,她是绝对不做的。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2.anything but...结构表示否定意义,常常翻译为“绝对不,根本不,一点也不”。例1.He is anything but a scholar.他绝对不是一个学者。
例2.The wood bridge is anything but safe.那座木桥一点也不安全。
3.have yet to do...结构表示否定意义,相当于have not yet done...,常常翻译为“还没有”。例1.I have yet to hear the story.我还没有听过那个故事。例2.I have yet to learn the new skill.我没有学那项新技术。
4.may(might)as well...结构表示否定意义,常常翻译为“还不如”。例1.It is still raining hard outside;we may as well stay here over the night.外面仍然在下大雨,我们还不如呆在这里过夜呢。例2.You might as well burn the book than give them to her.你把这些书给她还不如烧毁了好。
5.借助具有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动词短语
这样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常常有:
miss 错过,即没有碰到
deny 拒绝,即没有答应
lack 缺乏,即不足
refuse 拒绝,即否认,没有答应
escape 逃避,即没有被发现
resist 抵抗,即没有放弃
reject 拒绝,即没有答应
decline 拒绝,即没有答应
doubt 怀疑,即不太确信
wonder 想知道,即不明白
fail 失败,即没有完成
exclude 排除,即没有接受,不包括
overlook 没有注意到
cease 终止,即没有坚持
neglect 没有注意到
defy 不服从
forbid 不许
give up 放弃,即没有坚持
refrain from 不允许
lose sight of 不管
keep up with 不落后于
save...from 使...不
shut one’s eyes to 不看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to say nothing of 更不用说
not to mention 更不用说
protect(keep ,prevent)...from 不让
keep off 不接近
keep out 不让进入
turn a deaf ear to 不听,不顾
fall short of 不足
live up to 不辜负
dissuade...from 劝...不要
keep...dark 不把...说出去 例1.The specification lacks detail.这份说明书不够详尽。
例2.My husband missed the last bus ,so he had to go back home on foot.丈夫没赶上末班公共汽车,所以只好步行回家。例3.The error in calculation escaped the accountant.会计没有注意到这个计算上的错误。例4.Please keep the news dark.请不要把这个消息说出去。例5.He fail to meet his girlfriend.他没有碰到他女朋友。
6.借助具有否定意义的名词
常常具有否定意义的名词有: neglect 没有注意到
failure 失败,即没有完成
refusal 拒绝,即否认,没有答应 absence 不在,缺少 shortage 不足 reluctance 不情愿 ignorance 没有注意到 loss 没有
exclusion 排除,既没有接受,不包括 lack 缺乏,没有
negation 拒绝,即否认 Greek to 对...一无所知
例1.We cannot finish the work in the absence of these condditions.在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完成这项工作。例2.She was at loss what go do.她不知所措。
例3.English literature is Creek to her.她对英语文学一无所知。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7.借助具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常见的具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有:
far from 远不,一点也不
free from 不受...影响
safe from 免于
short of 缺少,不足
ignorant of 不知道,没有注意到
independent of 不受...的支配
impatient of 对...不耐烦
deficient 缺乏
devoid of 不具有,缺乏
alien to 不同
foreign to 不适合,与...无关
blind to 看不见
far and few between 很少
absent from 不在 different form 不同
reluctant to 不愿意
less than 少于,不多于
dead to 对...没有反应
the last 最后的,即最不愿意,最不配,决不 例1.The newspaper accounts are far from being true.报纸的报道远非属实。
例2.Present supplies of food are short of requirements.目前食品供不应求。
例3.Holiday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放假的时候并不多。
例4.He is the last man she wants to meet.她最不想见到的人就是他。
8.借助具有否定意义的介词或者介词短语
past 超过
above 不低于
without 没有
beyond 超出
instead of 而不是
in vain 无效,没有
in the dark 一点也不知道
at a loss 不知所措
but for 要不是
in spite of 不管
at fault 出错
against 不同意
before 还没有...就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below 不到...beside 与...无关
but 除...之外
except 除..之外
from 阻止,使...不做某事
off 离开,中断
under 在...之下,不足
within 不超出
beneath 不如,不足
beneath one’s notice 不值得理睬
out of 不在...里面,不在...状态
out of the question 不可能
in the dark about 对...不知
例1.That lazy boy went to class before he had prepared his lesson.那个懒惰的小孩不预习就去上课。例2.Mr.Smith was above reproach.史密斯先生是无可指责的。例3.Her beauty is beyond compare.她的美丽是无以伦比的。
(五)形式否定但意义肯定
英语中的某些句子虽然以否定形式出现,但表达的意思是肯定的。这一类翻译方法与上面一类“形式肯定但意义否定”结合起来,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的翻译技巧。
常见的带有隐含肯定意义的词组或单词主要有:
not...until 直到...才
not...to 越...越好
none but 只有
nothing but 只有,只不过
nothing more than 仅仅
no sooner...than 刚一...就
none other than 不是别的人或物而正是
none the less 依然,仍然
not but that 虽然
make nothing of 对...等闲视之
for nothing 徒然,免费
not only...but also 不仅...而且
not...long before 很快就
no more than 仅仅,只是
no other than 只有,正是
例1.You can’t be too careful in doing experiments.你做实验要特别小心。
例2.There is no material but will deform more or less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各种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多少都会有些变形。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例3.It is no more than a beginning.这仅仅是个开端。
例4.They gave me the wrong book ,and I didn’t notice it until Igot back to my room.他们把书给错了,直到我回到我的房间才注意到了。
(六)否定成分的转译
I do not think you are right./You are no right.我认为你不正确。
1.否定主语转换为否定谓语
例1.No energy can be created ,and none destroyed.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例2.No sound was heard.没有听到声音。
例3.Neither plan is practicable.两个方案都行不通。
2.否定谓语转换成否定状语
例1.He doesn’t study in the classroom.他不在教室里学习。
例2.I was not playing all the time.我并不是一直都在玩。
例3.The women did not come here to ask us for help.这位妇女来这儿不是为了求得我们的帮助。
例4.Metals do not change their form as easily as plastic bodies do.金属不像塑料物体那样容易变形。
3.主语的否定转换为从句的否定
not because...并不是因为...才...例1.She did not come because she wanted to see me.她并非因为想见我才来。
例2.You should not despise him because he is young.你不应该因为他年轻就轻视他
4.否定主句的谓语转换为否定宾语从句的谓语
①
常常出现在动词think ,believe ,except ,suppose ,imagine ,reckon ,fancy , anticipate ,figure 等后面的宾语从句中。
例1.I don’t think that they must have arrived there by now.我认为他们现在一定还没有到达那里。
例2.I don’t suppose they will object to my suggeston.我想他们不会反对我的建议的。
例3.I didn’t imagine that he would go abroad.我料想他不会出国了。
② 当有view ,wish ,belief ,thought ,opinion 等名词作主语的表语从句时。例1.It is not my opinion that he is the best man for the job.我认为他斌不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
例2.It is not my thought that he can finish the work within a week.我认为他不可能在一周内完成这项工作。
例3.It is not my wish that you should break your work.我希望你不要违背诺言。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六、比较结构
考研翻译中考过的比较结构:
less and more 与其说...不如说...(99)
not so much...as...与其说...不如说...(94)
rather than 而不是
not any more than /no more than 既不...也不(06)从理解与表达的角度来看:
比较的形式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意义上的比较。
I am taller than him.This classroom is larger than that.(一)as...as...句型
① as...as...句型
同级比较,翻译成:“什么和什么一样” 例1.My parcel is as heavy as yours.我的包裹和你的包裹一样重。
例2.She is as much interested in music as ever.她和以前一样对音乐感兴趣。
例3.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is as stable recently as formerly.最近,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以前一样稳定。
② not as(or so)...as...句型
相反比较,翻译成:“什么不如什么” 例1.My uncle is not as(or so)tall as your father.我叔叔不如你父亲高。
例2.People are not so honest as they once were.人们现在不如过去那样诚实了。
③ not so much...as...句型
通常翻译为“与其说...不如说” 例1.He was not so much angry as disappointed.他与其说是生气,还不如说是失望了。(可以理解为:“他的生气不如失望多”,就是说“他更多的是失望,愤怒是其次。”)
例2.The oceans do not so much divide the world as unite it.海洋与其说是要把世界分割开来,还不如说是把世界连接在一起。
例3.Bad writing is caused not so much by mistakes in grammar as by weakness in style.拙劣的写作,与其说是语法上的错误,还不如说是由于文体上的弱点。
④ not so much as...句型
not so much as...这个结构相当于“not even...”,所以通常翻译为“甚至不...,甚至没有...”。
例1.He didn’t so much as ask me to set down.他甚至没有请我坐下。
例2.He cannot so much as spell a word.他甚至连一个词也不会写。
例3.He didn’t so much as his fare home.他甚至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了。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二)比较级+than to do...句型
通常翻译为“不至于做某事”。例1.You ought to know better than to go swimming on such a cold day.你不至于这么冷的天气去游泳吧。
例2.I have more sense than to tell him about our plan.我不至于傻到会把我们的计划告诉他。
例3.I had a better command of English than to make such foolish mistakes.我的英语学得很好,不至于犯这样愚蠢的错误。
(三)more...than...句型
① more A than B句型
more A than B句型通常用于一个人或者事物在两个不同性质或则特征上面的比较。翻译为“与其说B,不如说A”。类似的结构还有less A than B,翻译为“与其说A,不如说B”
请注意这两个结构中“与其说”与“不如说”的对象,即A与B两者的在翻译中的位置。例1.He is more good than bad.与其说他很坏,不如说他很好。例2.He is less good than bad.与其说他很好,不如说他很坏。例3.He is more a writer than a teacher.与其说他是老师,不如说他是作家。例4.He is less clever than diligent.与其说他聪明,不如说他勤奋。② more than...句型
1.more than 后面接数词,表示“多于...,...以上”的意思。例1.I have known him for more than twenty years.我已经认识她二十多年了。
例2.I have more than ten dollars in my pocket.我口袋里还有十多美元。
2.more than 后面接名词或者动词,表示“不只是...”的意思。例1.He is more than a father to her.他待她胜过父亲。
例2.He more than smiled ,but laughed.他不只是微笑,而是放生大笑。
3.more than 后面接形容词、副词、分词,表示“极其,非常”。例1.She was more than kind to us.他对我们非常好。
例2.He was more than upset by accident.这个意外事故让他非常心烦。
4.more than...can...则表示“难以...,完全不能...”的意思。例1.That is more than I can understand.那件事情,我实在是不明白。
例2.The cold was more than the children could bear.寒冷是孩子们所不能忍受的。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③ no more...than...句型
no more...than...句型在意义上与not any more than...一样,表示对两者都否定,所以可以翻译为“...和...一样不,不...正如...,既不...也不...,...和...两者都不”。
例1.His grammar is no better than mine.他的语法同我的一样不好。
例2.He is no more a writer than a painter.他既不是画家也不是作家。 跟no more...than...句型相近,但是意义相反的句型是no less...than...,可以翻译为“既是...,也是...,两者都是...”。
例1.He is no less a writer than a painter.他既是画家也是作家。
例2.I am no more a poet than he is a scholar.我不是诗人,正如他不是学者一样。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七、强调结构
强调结构在考研翻译中考的并不多,考研翻译近13年来,至于在98年的71题考过。
在英语中,有时候为了突出某一个词、词组、句子时使用强调结构,强调结构通常采用变化词语顺序,增加用于强调的词语,或者采用强调句型“It is +被强调部分+that...”.为了突出强调部分,有时候在汉语译文中将该部分放在句首,或者加上一些表示强调词:“的确、究竟、务必、千万、就是、正是”等词来突出强调语气。
(一)倒装与强调
① 强调宾语
例1.Such good students we have never seen.像这样好的学生,我们还从来没有见过。(直接按照英语顺序翻译)例2.Not a word did she say the whole two hours.整整两个小时她一句话也没有说。(把宾语还原到谓语动词后面翻译)
② 强调状语
例1.At any time and under no circumstances will China be the first to use or menace to use nuclear weapons.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直接按照英语得顺序翻译)
例2.Never will they give up 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and peace.他们绝对不会放弃为自有和和平而斗争。(把状语还原到谓语动词前面翻译)
③ 强调表语
例1.More serious was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更为了严重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按照英语顺序翻译)例2.Very strange the thing seemed.这件事情好像很奇怪。(把表语还原到系动词后面翻译)
④ 强调宾语补足语
例1.Electronic computers make possible the fast complicated calculation.电子计算机使快速进行复杂计算成为可能。(把possible 还原为到宾语后面)例2.A scandal people call the whole matter.人们把这件事称为丑闻。(把a scandal 还原为到宾语后面)
(二)助动词do
在动词前面加上助动词do,也是英语中一种表示强调的方法。翻译成汉语时,可使用“的确、确实、务必、一定、千万、真的”等词来突出强调语气。例1.She did accomplish the task in time.她的确准时完成了任务。
例2.We do have sufficient food and drink.我们确实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
(三)添加词组
在英语中,可以在what ,where ,who ,why ,等疑问词后面加上the devil ,the hell ,on earth ,in(或under)heaven 等词组用来加强语气,有时在某些否定词或最高级后面也可以加上on earth 以增强语气。翻译成汉语时,可以增加“究竟,到底”等词来处理。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例1.Who the devil is that women ?
那个女人究竟是谁?
例2.What on earth is the matter over there ?
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例3.How on earth can one accomplish such a feat ?
一个人怎么能够完成如此伟大的工作呢?
(四)It is +被强调部分+that...强调句型
英语中,It is +被强调部分+that...这种句型常用来突出某一个部分,在意义上起到强调的作用。被强调部分如果指人时,可以用who ,whom 代替that ,it 本身没有实在的意义;被强调部分可以是谓语以外的其他任何成分:主语、宾语、状语等;翻译时可以在被强调部分加上“就是、正是、是”等来加以强调;如果被强调部分本身带有强调词,比如:only,not until 译成汉语时则不需要加强调词。
例1.It was Professor Wu that(who)sent me the letter.给我寄信的正是吴教授。(强调主语)
例2.It was my father who did the experiment in the lab yesterday evening.昨天晚上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正是我父亲。(强调主语)例3.It was I myself who opened the window.就是我自己打开的窗户。(强调主语及其同位语)
例4.It was your mother-in-law that(whom)I met in the park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前天我在公园里碰到的正是你的岳母。(强调宾语)例5.It is this novel they talk about last week.他们上周讨论的就是这本小说。(强调宾语)例6.It was at an evening party that I first saw her.我是在一次晚会上第一次见到她的。(强调状语)
例7.It is only when one is ill that one realizes the importance of health.只有在人们生病了才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强调状语)
例8.It was not until recently that scientists know much about lung cancer.直到最近,科学家才对肺癌有较多的了解。(强调状语)
(五)表示程度的形容词或副词加以强调
在英语里面有些表示程度的形容词或副词,也可以用来增强语气。翻译的时候,也可以增加“就是、正是、是、到底、究竟、最”等词来表示强调。例1.You are the very man I am looking for.你正是我要寻找的人。例2.Who ever said so ?
到底是谁说的?
例3.The pear is rotten right through.这只梨子完全烂了。例4.Put it right in the middle.把它就放在正中间吧。例5.This is much the best.这事最最好的。
例6.That article was simply ridiculous.那篇文章简直是荒谬极了。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八、插入结构
在考研翻译中并不多见,插入语结构考了4次,英语中的插入语结构表示说话人的态度和看法,解释说明整个句子,插入语结构通常与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在语法上没有关联,插入语结构一般用逗号与句子其他成分隔开,可以在句子开头、中间、末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以符合汉语言的习惯。
插入结构成分:副词、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主谓结构等。
(一)副词插入语
英语中副词作为插入语,可以放在句首、句中、句末; 翻译时最简单方法:直接放在句首; 例1.Apparently ,it is going to rain.很明显,要下雨了。
例2.Fortunately ,I passed the examination.幸运的是,我通过了考试。
例3.Incidentally ,your proposal has been put to the discussion at the meeting.顺便说一句,你的建议已经提交会议进行讨论了。
例4.He was luckier ,however ,because he was only slightly wounded.然而,他比较幸运,因为他只是受了点轻伤。
例5.He is young.He has much experience in teaching English ,though.他很年轻,但是他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
(二)形容词短语作插入语
一般翻译为“...的是,...”这样的结构
例1.Most important of all,computers create wide communication around the world.最重要的是,计算机使世界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交流。
例2.I slept late yesterday morning;worse still ,my bike was out of order.昨天早上我起得晚。更糟糕的是,我的自行车坏了。例3.Strange enough ,he doesn’t know that famous writer.奇怪的是,他竟然不知道那位著名的作家。
(三)介词短语作插入语
all in all 总而言之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上
as a result 结果
at worst 在最坏的情况下
by the way 顺便说一句
first of all 首先
for example 例如
in conclusion 总之,最后
in fact 事实上
in effect 实际上
in my opinion 依我看来,我认为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换言之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in short 简言之
to my delight 让我高兴的是
to one’s amazement 使某人惊讶的是
to one’s deep regret 是某人深感遗憾的是
to one’s relief 使某人深感欣慰的是
to one’s surprise 使某人感到吃惊的是
例1.China ,in fact ,has caught up with and surpassed the world advanced levels in many respects.事实上,中国已经在许多方面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例2.What happen to him ,by the way ?
顺便问一句,他后来怎么样了?
例3.All in all ,her condition is greatly improved.总之,他的健康状况已经大大的改善了。
(四)不定式短语作插入结构
so to speak 可以这样说
to tell you the truth 老实对你说
to be frank 说句实话
to begin with 首先
to start with 首先
to be more exact 更确切地说
to sum up 总之,概括地说
to put it briefly 简单说来
to put it in another way 换句话说
to make a long story short 长话短说
to say the least of it 至少可以这样说
needless to say 不用说
strange to say 说来奇怪
to conclude 总之,最后
to be sure 可以肯定的说
to be specific 具体说来
to be precise 准确地说
to speak frankly 坦白地说
例1.To tell you the truth ,I haven’t bought anything for a year.老实对你说,我一年来什么东西都没有买过。例2.It wasn’t a very good dinner ,to say the least of it.至少可以这样说,这次宴会并不成功。例3.The movie ,to be frank ,moved me to tears.坦白地说,这部电影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例4.She wrote ,to be exact ,ten novels in her lifetime.确切地说,她一生写了十部小说。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五)分词短语作插入结构
considering...考虑到
all things considered 从整体来看
allowing for...考虑到
generally speaking 一般说来
judging from...从...来判断
putting it another way 换句话说
roughly speaking 大体说来
taking account of...考虑到
taking all things into consideration 全面看来
taking...as an example 以...为例
talking of...说道
speaking of...说道
strictly speaking 严格地说
例1.Judging from the handwriting ,it should be written by our teacher.从字迹上判断,则应该是我们老师写的。
例2.Generally speaking ,she’s not quite fit this kind of work.总的来说,他不太适合做这种工作。
例3.You managed the project very well ,considering your inexperience.考虑到你缺乏经验,你对这个项目的处理已经很好了。
(六)主谓结构作插入结构
I think 我认为
I hope 我希望
I guess 我想
I’m afraid 恐怕
I believe 我认为,我相信
I suppose 我想,我认为
I wonder 我想知道
you see 你应该明白
you know 你知道
don’t you think 难道你不认为
don’t you know 难道你不知道
I tell you 我告诉你
it seems 似乎
it seems to me 在我看来,这似乎
it is said 据说
it is suggested 有人认为
例1.The man ,I think ,does not deserve the prize.我认为,那个人不应该得奖。
例2.The air is rather refreshing ,I suppose.我想,那里的空气应该很宜人。例3.Honesty ,I believe ,is her virtue.我认为,诚实是她的美德。
第三章 翻译技巧:句法翻译法
(七)what we call 句型作插入结构
类似的句型有:
what we used to call what is called
what they described as what can be called what they regarded as as we call it as we know it
通常翻译为“所谓的...”,可以按照英语原文顺序直接翻译 例1.He is what we call a walking dictionary.他就是所谓的活字典。
例2.Most of what they regarded as geniuses are successful only because they have made extraordinary effort.大部分所谓的天才是由于付出了非凡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九、基础阶段学习方法
考研翻译复习时基础阶段该如何做?
考研翻译和精读在基础阶段结合起来做,最好的练习材料:考研真题
基础阶段最重要的两点:
1.单词的复习(考研英语5500词汇=3000基础词汇+2500难词汇)
最好的单词书:大纲(04年有释义)
9月1号之前看完,最晚不要超过10 月1 号
2.翻译/精读的突破(考研阅读10年来:68篇文章;翻译10篇)
最好的方法:翻译突破法
1)精读所用的材料:
新东方所发的材料,周雷等《考研英语阅读真题语言注释与难句突破》
2)每天完成的任务
每三天完成一篇阅读文章
① 10分钟通读全文;8分钟做题;5分钟翻译。
词层翻译单位的翻译技巧 第3篇
关键词:翻译技巧;翻译单位
1 省略
1.1 代词省略
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的少,因此英译汉时要避免在句子里过多使用代词,否则译文会显得生硬
They provide themselves on their independence, their right to make up their own minds.
他们为能独立行事,为有权做出自己的觉得而感到自豪。
1.2 连接词省略
英语句法结构重形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用适当的连接词语,以表示其结构关系。汉语句法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连接词语。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1.3 冠词省略
由于汉语中没有冠词,因此不定冠词(a, an)出表示“一”这个数量概念是需要译出之外,其他情况下往往省略不译
The American has a passion for grandeur.
美国人酷爱豪华的气派。
定冠词“the”翻译时如果名词前不加“这,那,该”就能清楚地表达意思那么the就可以不译。
The individual American is generous, but the American nation is hard.
美国人作为个人是慷慨的,但美国作为一个民族则是吝啬的。
2 加词
2.1 把不清楚的语义用更多的字讲清楚或者在译入语中用增减重复法调整语言结构
Now, signs of the upheaval are everywhere, from talk of the end of the 35 hour work in France, to landmark union deals throughout Europe.
现在到处有动荡不安的迹象,从法国人关于终结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议论,到欧洲各国劳资双方达成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交易,不一而定。
2.2 出于句法考虑,把原文中的省略成分补上
A.英语不及物动词后加上名词
Before he went to Africa, he learned how to ride and shoot.
在去非洲前,他学习了怎样骑马和射箭。
B.英语数词后加上量词
It is a tough job and nobody can help you.
这是件棘手的事情没人能帮你。
3 词性转换
两种语言因表达方式不同而需词类转换,一味追求词类对应效果会适得其反使译文生硬
常见的转译有:
3.1 动词,名词的互相转译
We can house you of the hotels are full. (动词)
如果旅馆满了,我们可以给你提供住处。(名词)
3.2 形容词,副词的相互转译
Saloon-bar patriots may be happy to read tabloid newspaper. (形容词)
沙龙酒吧里的爱国分子们会十分高兴地阅读通俗小报。(副词)
3.3 其他词与动词的互相转译
汉语中的动词用的比较多,一句话里有好几个动词,鉴于这一特点,在翻译的过程中,英语的不少词类都有可能转译成汉语的动词,如形容词,副词和介词。
A.可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形容词大多是表达知觉,情感和欲望的形容词。
I am sure they will win the basketball game. (形容词)
我相信他们将打赢这场篮球赛。(动词)
B.可转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副词大多是限在系动词后做表语用的副词,以及复合宾语中做宾语补助语用的副词。
The meeting was over and they all went home. (副词)
会议结束后他们都回家了。(动词)
C.可转译成汉语动词的英语介词一般含动作意义。
She is against smoking and drinking. (介词)
她反对吸烟和喝酒。
语言的七个层级各有不同翻译技巧,本文只从词的角度叙述了一些具体实用的翻译技巧,希望对读者在以后的翻译实践中有所帮助。
翻译基本技巧 第4篇
关键词:散文《莫高窟》,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技巧
翻译理论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反过来它又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译者运用翻译技巧能够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因此, 翻译过程是译者自觉运用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进行翻译实践的过程。
笔者在翻译余秋雨先生的散文《莫高窟》的过程中, 针对汉英句子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借助恰当的翻译技巧,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译文的质量。
1. 汉英句子的对比
句子是人们语言交流过程中使用的基本语言单位, 也是翻译中的基本翻译单位。汉英两种语言的语句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 译者掌握这些差异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1.1 句子形式
汉语句子是“语义型”, 即汉语句子的根据在句意。相比较而言, 汉语句子形式随意, 不拘泥于严格的语法结构, 没有主语或谓语动词的句子在汉语中很常见;英语句子是“语法型”, 句子形式严格遵循语法规则, 句子中必须含有具有一致关系的“主谓”结构, 所以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和动词不可缺少。如:
听故事, 学艺术, 谈历史, 寻文化, 都未尝不可。
You can approach it by listening stories, studying art or exploring history and culture.
此处, 汉语句子中省略谓语动词“是”, 仍可表达完整的意思;译文中短语“listening stories, studying art or exploring history and culture”在句中用作状语, 为了英语句子形式的完整, 须根据上下文将主谓部分补齐, 增加“Youcan approach”。
1.2 句式结构
汉语句式一般是按照思维程序的先后顺序、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或逻辑关系反映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将句子内容在说明部分逐项交代出来;英语句式是依据意义上的主次, 先理出主要意思, 确定“主谓”框架, 然后将次要意思通过从属或修饰关系附着在主干上。如:
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 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 为这个天地欢呼。
Here, even birds, singing and dancing, and flowers, with carefully-formed pictures, are cheering for this spectacle.
译文中, 先确定主要结构“birds and flowers are cheering”, 然后将“singing and dancing”和“with carefullyformed pictures”分别用作状语。
1.3 语义关系
汉语句子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呈隐含状态, 各部分之间依靠隐含的语义相关联;英语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则主次关系分明, 依靠形式上的语法关系相关联。如: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 而已是春风浩荡, 万物苏醒, 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
The early-spring warmth and pervasive spring wind has made all nature come to life and people feel extremely excited.
“初春的气温”和“春风浩荡”与“万物苏醒, 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之间有一种隐含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译文中用了“has made”来说明此句的主语是施动者。
1.4 句子语序
汉语句子的语序一般以中国人的思维顺序展开, 即先考虑事物的环境和外围因素, 再考虑具体事物和中心事件。反映在句式上, 表现为:单句的状语和定语部分长, 主谓部分短;主语部分长, 谓语部分短;修饰成分长, 中心词短。英语句子句义表达的重点在句末:状语一般置于主谓语之后;定语成分除单词之外, 多数都要置于中心词之后;有时需要使用形式主语来避免头重脚轻的状况。如: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的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
What is the most attractive in the world is no more than the sign of life shown by a group of people who lead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life.
汉语中, 定语“一群活的很自在的人发出的”在中心词“生命信号”之前;译文中, 定语“shown by a group of people who lead a leisurely and carefree life”放在中心词“the sign of life”后面。
2. 翻译技巧
在汉英翻译技巧方面, 常用到增词法、减词法、易词而译、易序而译、正反表达法;而在修辞上则注意用词简洁、准确, 并灵活运用标点符号。
2.1 增词法
在翻译过程中, 为充分传达原文含义, 有时需要加词而译。如:
他们作为观看者存在, 他们期待着仰望的人群。
They exist for the sake of their viewers and they expect the appearance of appreciative viewers.
译文中, 添加“appearance”一词, 增强了表达的准确性。
有些汉语语句中含有隐蔽的意义, 或者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翻译时也需通过加词的方式来达到意义的完全表达的目的。如:
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 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洁。
Since the preach of Buddhism has been distilled by the flame of beauty, there only leaves the mystery, maculation and excellence which is owe to the rite.
通过增加“Since”一词表达两个分句之间隐含的逻辑上的因果关系。
2.2 减词法
汉语句子强调意思的完全表达和具体形象化, 因此常会出现措辞的重复和使用同意词的现象;英语句子在表达方面强调简洁和精确, 所以在汉译英过程中应注意使用减词技巧。如:
“舒舒展展的细密流利的线条”译作“smooth lines”。
“舒舒展展”和“细密流利”在此形容物体的状态方面有相近的意思, 所以在译文里仅用一个词“smooth”即可达意, 避免语义重复。
“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 而已是春风浩荡”译作“the early-spring warmth and pervasive spring wind”。“不再仅仅”和“而已是”合译作“and”一词足以表达意思。
2.3 易词而译
由于理解上的原因, 如果具有相通表层含义的译文词语无法表达出原文的深层含义, 就需要换一个词, 这个词表面与原文不同, 但深层却是原文的真实含义。如:
“它把人性神话, 付诸造型, 又用造型引发人性”译作“It defines human nature and molds it into something, which in turn, invoke human nature”。原文中的“又”字的字面意思可译为“also”、“too”、“as well”, 但是这里译作“in turn”来表达隐含在句中“反过来”或“因而”的意思。
“于是, 它让人走进神话, 走进寓言, 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译作“Thus, it leads human being into a myth, a fable and a kingdom of universal consciousness”。“霓虹”一词在汉语中用来比喻绚丽又虚幻的事物或情境, 但译文中用“kingdom” (王国) 一词替代“霓虹”, 减弱比喻意义, 力求表达得更清晰明确。
2.4 易序而译
由于汉英句子在结构形式上的不同, 前者重视句子的前端重量, 形式如同“狮子头”, 而后者则重视句子的末端重量, 形式仿似为“孔雀尾”, 因此, 在翻译时, 有时需要对原文的词序作相应的调整。例如:
(1) 一堵壁画, 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 才是这幅壁画的立体生命。
The real life of a fresco consists not only of the fresco itself but also of the viewers’exclamation in admiration and in regret.
原文中的主语部分“一堵壁画, 加上壁画前的唏嘘和叹息”较长, 在译文中被译作宾语部分。
(2) 色彩猛地一下涡漩卷涌, 当然是到了唐代。
It is in Tang Dynasty that the flow of color suddenly begins whirling.
译文中使用强调句式, 改变了原文的语序。
2.5 正反表达法
原文正面表达的意思在译文里用反面的字句表达, 意思不变, 且译文更合乎习惯, 反之亦然。如:
一切伟大的艺术, 都不会只是呈现单方面的生命。
All the great art is more than a demonstration of his own life.
“不会只是”译作“more than”, “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译作“Here, when you strain your eyes eager to see every picture, you fail”。“非”一词在汉语中表达否定的意义, 译作“fail”, 英语中为肯定词。
2.6 标点符号的灵活运用
在翻译过程中, 随着组句谋篇的变化, 句式的不断转换, 标点符号也有着相应的变化, 因此, 不能完全照搬原文的标点符号。如:
这里没有重复, 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 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There are no duplicates because real pleasure has no duplicate at all;there is no stiffness because stiffness cannot bear real human nature.
在译文中, 使用分号取代了原文中的句号。与句号相比, 两个分句之间使用分号, 表示两分句之间更加紧密的关联。
3. 结语
翻译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在不断的翻译实践中锻炼。译者只有将理论和技巧融会到实践中, 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娴熟技巧, 才能实现提高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
[2]余秋雨.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1992.
翻译基本技巧 第5篇
倒置法:在汉语中,定语修饰语和状语修饰语往往位于被修饰语之前;在英语中,许多修饰语常常位于被修饰语之后,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译汉,?即对英语长句按照汉语的.习惯表达法进行前后调换,按意群或进行全部倒置,原则是使汉语译句安排符合现代汉语论理叙事的一般逻辑顺序。有时倒置法也用于汉译英。如:?
(1)At?this?moment,?through?the?wonder?of?telecommunications,?more?people?are?seeing?and?hearing?what?we?say?than?on?any?other?occasions?in?the?whole?history?of?the?world.?
此时此刻,通过现代通信手段的奇迹,看到和听到我们讲话的人比整个世界历史上任何其他这样的场合都要多。(部分倒置)?
(2)I?believe?strongly?that?it?is?in?the?interest?of?my?countrymen?that?Britain?should?remain?an?active?and?energetic?member?of?the?European?Community.?
我坚信,英国依然应该是欧共体中的一个积极的和充满活力的成员,这是符合我国人民利益的。(部分倒置)?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英语翻译技巧 第6篇
【关键词】英语 翻译 技巧
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中国发展飞速,英语使来自不同国度的人们能够交谈和交易。翻译是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各民族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必然存在千差万别。对于不同语域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译者要从宏观上了解文化的蕴含,且能掌握一些技巧,借助别人的经验,并加以对比分析,将有助于翻译。
一、直译与意译
1.Two Dragons Playing A Ball.二龙戏珠。
2.dragon 在英美文化中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凶恶可怕的象征。在中国是吉祥、高贵之义。如译“望子成龙”中的龙时,译成: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则会让西方人不得其解,甚至产生误解。因此“龙”的形象在英译是不能保留的,可译为 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望子成龙
3.Guilin has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China,and Yangshuo is the most beautiful part of Guilin.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二、词义的增加
Four mountains in China are Wutai in Shanxi Province,Putuo in Zhejiang Province,Emei in Sichuan Province,and Jiuhua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安徽的九华山。
三、地名加景点的翻译
Most imperial gardens are located in north China:the Summer Palace; the Imperial Summer Resort in Chengde,Hebei Province; and Huaqing Palace in Xian,Shanxi Province.
大部分皇家园林位于华北:颐和园,河北省的承德避暑山庄,和陕西省的西安华清池。
四、非音译意译景点名
Suzhou,known as the home of gardens,displays the most and the best traditional private gardens in China.These are the Pavilion of the Surging Waves,Lion Grove,the 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and the Garden for Lingering.
苏州市是园林之乡,拥有中国最多和最佳传统私家园林。它们是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
五、词意转换
The expression that “ Women hold up half the sky”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praise the of women in China today.
“妇女能顶半边天”被广泛用来赞美当今妇女在中国的地位。
六、符合实际情况
1.Silk and Silk goods from China would leave Xian,the then capital of China.
来自中国的丝绸和丝绸产品将离开西安—中国古都。
2.As to Mongolian folk dances,the female dance is lively in rhythm,brisk in steps,and with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movements such as shaking shoulders,turning over waists.
蒙古族民族舞中,女士的舞蹈节奏活泼、步伐敏捷,最有特点的动作是抖肩,下腰。
七、专有名词的翻译
1.Tea,the most popular beverage for the Chinese,is one of Chinas specialties and traditional exports.Tea from China falls into five major categories,i e black tea,jasmine tea,Wulong tea ( a tea that is half fermented),green tea,and brick tea,which is otherwise known as tightly pressed tea.
茶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饮品,是中国的特产之一和传统出口品。中国茶分为五大类,即红茶,花茶,乌龙茶(半发酵的茶),绿茶和砖茶(被压紧的茶)。
2.The Han Chinese prefer to drink what one might call plain tea,with its natural flavor.
汉族更喜欢喝有自然清香的的淡茶。
八、宗教术语的翻译
1.In the center of the grand hall is the statue of Sakyamuni,the founder of Buddhism.On his left is the Medicine Buddha and on his right is Amitabba Buddha.
在大殿的中央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塑像,他的左边是药师佛,他的右边是阿弥陀佛。
2.Goddess of Mercy or Guanyin is one of the bodhisattvas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is described as showing great mercy.
观音是中国佛教的菩萨之一,她有慈悲心。
九、语言要通俗
The saying “crops in the south,animal husbandry in the north,forests in the east,iron in the west and coal everywhere” figuratively generalizes the superior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in Inner Mongolia.
谚语“南粮,北牧,东林,西铁,遍地是煤”比喻地概括了内蒙古的优质资源和经济增长潜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英语[M].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6.8.
浅析英语翻译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第7篇
事实上,定语在汉语中是十分常见的,只是已短语的形式出现,相对简便,只是使用方法有所不同,例如,在汉语中,一般会放在修饰词前面,而在英语中则恰恰相反,要放在后面。这也成为翻译困难的一大原因。然而,翻译的核心就是不断地促使句子简洁明了,表达出核心内容,最忌讳将句子翻译得不中不英,不地道又不尊重语言规律。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定语从句分为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因其特点不一,侧重点不同,在翻译的方法以及翻译技巧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作为翻译者,我们必须做到,但无论是哪一种翻译方法,我们要根据文章的原意来进行翻译,不可望文生义,翻译出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必须做到让受众能够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
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对于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有以下见解:
一、对于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所谓限制性定语从句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翻译的,因为有所限定,也就是说,一个句子,被放在了它所修饰的先行词之后,同时,这个句子又对它所修饰的名词起到了一定的限定作用,也就是说,它与先行词的关系十分密切,同时,又有一定的指定行(限定性),期间,并不使用逗号将其分成两部分。
1.前置法。因为句子的主句与从句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可将主从两句放在一起翻译,这样显得和谐、连贯。如果遇到的句子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那么,只需要将句子译成“的”字词组,形成一个定语,同时,将这个“的字词组”组成的定语放置在修饰词之前,这样就完成了前置,前置的效果就是比较符合汉语的语法和语用习惯,简单易懂。
2.后置法。然而,在真正的翻译过程中,往往有许多复杂、较长的句子,这些句子如果都使用前置法,就会显得不太合理,句子臃肿且没有逻辑性,此时,我们就需要采用后置法来进行翻译,因为,后置法翻译结构复杂的定语从句,条理更清晰,更容易抓住句子的主干,理解句子的中心思想。
例如:Peter’s dream was to have his own room in whichhe produced
the workings of his own hands.(彼得的梦想是有自己的空间,在那里他可以亲自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个句子如果用前置法翻译就会变得无厘头,“彼得的梦想是有他自己可以亲自完成自己的作品的空间”,虽然是主谓宾齐全,顺序也很到位,但是,因为句子冗长,往往让然难以抓住重点,如果句子变的更为复杂,那便无法遵照原意进行翻译,那么,翻译也丧失了其价值。但是,有人会提出,这样翻译,往往使得翻译出来的句子与原文有出入,特别是在句式上,但是,翻译的本质就是传达句子的思想感情,句意表达明确了,才是翻译的主要目的,翻译者最忌讳舍本逐末。
3.融合法。所谓融合法,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原句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起来,同时翻译出来,不同的是,将他们翻译成一个一个独立的句子。这种翻译方法比较适合“there be…”句型结构。
二、对于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英语中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使用相对来说并不少,但是,大多数的中国学生对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附带着一种陌生感。在中国学生看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十分复杂、难以理解的,能够翻译的完美,就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什么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呢?简单地说就是从句对它所修饰的先行词,不起限制作用,仅仅只是对它进行适当的描写、解释而已。那么,这样的句子到底怎么翻译才比较通顺呢?
1.前置法。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也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短,同时又具有一定描写性质的从句,对于这种情况,与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前置法一样,采用“的字词组”来处理。
2.后置法。大多数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常常使用后置法翻译,不过,在翻译时,也会遇到翻译成独立句还是并列句的情况。有些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如果译成并列分句,那么,它的先行词需要重复表述。
有些时候,也可以讲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翻译成独立的句子,He was late again,which made the teacher very angry.(他又迟到了,这使得老师很生气。)如果像上文中,翻译成并列的句子,有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此,用代词“这“将句子连成一个句子。
笔者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的关于如何恰当翻译定语从句的经验,对于定语从句翻译方法的分析,笔者认为,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主要涉及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而她们的翻译方法主要就是是前置法和后置法,在翻译活动中,只要坚持原文主题思想,做到最大的形似即可,没有必要生拉硬拽,凑出不合思维逻辑的句子。
摘要:在英语翻译中,最让学生感到苦恼的就是定语从句,定语从句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定语从句往往使英语的句子变长、变复杂,因此,定语从句的翻译也往往一环套一环,能否对定语从句进行精准的翻译,往往显得特别重要,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定语从句,其翻译的具体方式也有所不同,为更准确的翻译出定语从句,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撰写本文,旨在为广大学子提供便利。
初探英语翻译中定语从句的翻译技巧 第8篇
在英语的句子中, 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的使用是十分频繁的, 但对于这三大从句的使用尤其是翻译和理解却又是非常复杂的, 其中在这三大从句中定语从句被很多学生认为是最为复杂的, 因为考量某一英语语法的难易程度不光要看其在英语中的复杂性, 同时也要看其在汉语中的使用程度及其区别性, 与汉语语法的区别性越大, 学生就会觉得该语法的难度越大。其实定语在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但多数都是较短的词语, 而即便是句子多数也都会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 也不会和英语中的情况一样放在所修饰词的后面。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会以汉语的语意及句意表达的清晰、明确且不臃肿为主要准则, 如不能把握定语从句的特点和句意就会把句子和文章翻译得中不中, 英不英的。
我们通常把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兼有状语从句职能的定语从句, 由于定语从句的种类不同、特点不一, 所以其翻译的方法和技巧都存在着不同之处, 常见的翻译方法有前置法、后置法、溶合法和状语译法, 但无论是哪种翻译方法, 我们都要立足于原文的文意, 忠于让受众能够理解文意的这一目的。保有原文的句式固然是好事, 但必须要在保证原文文意翻译通顺、合理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的“锦上添花”的事情, 所以在翻译定语从句时既要考虑从句的长短又要考虑定语从句的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以及兼有的状语意义。
1 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限制性定语从句顾名思义句子的定语是一个句子, 放在所修饰的先行词后并对所修饰的名词起限制作用, 与先行词关系密切且有一定的指定性, 不用逗号将其分开, 对待这类定语从句翻译的方法通常有前置法、后置法和溶合法。
1.1 前置法
由于限制性定语从句与主句的关系十分紧密, 一般是把从句和主句连在一起翻译, 如果定语从句比较简单, 通常会把句子译成带有“的”的一个定语词组, 并且把其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 也就是把原文英语的复合句翻译成汉语的简单句, 这种翻译比较符合汉语的习惯。
(1) I don’t like the way in which he talks to his mother.
我不喜欢他和他妈妈说话的方式。
(2) The pretty lady about whom you told me the other day turned out to be a thief.
你那天跟我谈及的那位漂亮女士原来是个小偷。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 例 (1) 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从句相对比较容易, 而例 (2) 中虽然从句较长但其内容与主句意义表达十分紧密, 且不难翻译, 所以我们会采用前置的翻译方法, 这样的翻译既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 又符合汉语的表述方式, 同时译文与原文的句式又很相似。但如果从句较长且较复杂, 那么用前置法翻译就不是非常得当了。
1.2 后置法
前置法主要用于翻译比较简单的定语从句, 对于比较复杂的或表述较长的定语从句显得有些不太合理, 而且会使译文显得过于臃肿不太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 此时我们会选择后置法, 用后置法来翻译结构复杂的定语从句就不会让人觉得句子主干不明、松散, 成分罗嗦、冗长了。
(3) Ted’s dream was to have his own studio in which he produced the workings of his own hands.
泰德的梦想是有自己的工作室, 在那里他可以亲自完成自己的作品。
(4) I can think of many cases which students obviously knew a lot o English words and expressions but couldn’t write a good essay.
我能想到这样的状况, 那就是很明显学生们掌握了许多英语单词的表达式但却无法写出好的论文。
以上的这些例子都是句子中存在比较复杂的定语从句, 很难运用之前的前置法来翻译, 要么很罗嗦要么语意表达不清, 只能选择后置法这种翻译方式, 虽然译文句式和原文的句式有出入, 但句意却能表示的很明白, 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翻译方法, 毕竟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表明原文的意思是最主要的, 神似好过于形似。
1.3 融合法
区别于前置法和后置法, 融合法主要指的是把原句中的主语和定语从句溶合都一起翻译成一个独立句子的一种翻译方法,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翻译限制性定语从句, 特别是“there be…”句型结构。
(5) There are men in the crowd who wanted to steal money.
人群中有小偷。
(6) There is a beautiful lady who wants to see you at the gate.
门口有个漂亮的女士想见你。
通过以上这六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 例 (7) 、 (8) 虽然句子不是很复杂, 但直接用之前提到的前置法或后置法都无法把句子翻译通顺, 而融合法在翻译“there be”句型时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如例, 虽然句子并不是很难、很复杂, 但如果采取融合法来翻译, 译文就显得既顺畅又简练。
2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
在英语中,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使用一点不比限制性定语从句少, 可对于很多中国学生来讲,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于他们是十分复杂且难以理解的, 翻译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就更加困难。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所修饰的先行词不起限制作用, 只是对它加以描写、叙述和解释作用, 我们通常用到翻译方法有前置法和后置法, 其中采用后置法的译法情况较多。
2.1 前置法
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也存在些较短而且具有一定描写性质的从句, 对于这样的定语从句我们也可以采用带有“的”的前置定语, 然后后面再接被修饰词, 但这种情况不像限制性定语从句那么普遍, 所以使用的频率并不很高。
(7) Last week I read a very good book, which was about Steve Jobs.
上周我读了一本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的很好的书。
(8) Tom’s words, which were very humorous, broke the silence during the long time walk.
汤姆幽默的话语打破了步行的静默。
这样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出现的并不是很多, 除非有特别的强调或是插入语并有很明显的描写性。出现更多的都是比较复杂的, 并且从句与先行词的关系比较松散。
2.2 后置法
绝大多数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都会采用后置法来翻译, 由于其复杂性和表述的需要, 力求把原文的意思表述清楚且不能罗嗦冗长。不过, 虽然都是使用后置法来翻译, 但也会出现两种比较常见的翻译情况, 一种是把从句翻译成为并列分句, 其中有可重复先行词也有省略先行词的情况, 还有一种是把从句翻译成为独立句。
1) 从句译成并列分句。
有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可以译成并列分句, 先行词需要在翻译时重复表述。
(9) The man in black is his father, who influences him much.
穿黑色衣服的人是他的爸爸, 他的爸爸对他影响很大。
(10) The military base was built in a secret place, around which were high mountains.
军事基地建在秘密的地方, 周围都是山。
2) 从句译成独立句。
(11) The competition was delayed, which was exactly what I wanted.
比赛推迟了, 这正是我希望的。
(12) Jack was late again, which made the teacher very angry.
杰克又迟到了, 这使得老师很生气。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得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主要为前置法和后置法, 其中前置法与限制性定语从句大同小异, 而后置法的区别较大但使用确实要更为广泛些,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 都要本着译文与原文句意符合, 译文表述明确、简练、通顺为翻译的目标。但相比较之前提到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下面所要谈的内容特点更为独特, 句意表达的逻辑性更强。
3 兼有状语职能定语从句的翻译
英语中有些定语从句在语法上表现的是定语从句, 而在实际意义上却兼有状语从句的职能, 虽然具有定语从句的特点但却在意义上与主句是有状语关联的。常见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与主句存在原因、结果、目的、条件、让步等几种关系。所以翻译时应善于从原文的字里行间发现这些潜在的逻辑关系, 然后译成较为合适, 句意表达明确、通顺的汉语偏正复句。
3.1 译成表“原因”的分句
有些定语从句从意义上看从句像是主句的原因, 所以我们在翻译时要尽量把句子的逻辑意思体现出来。
(13) They don’t want to go to Chengdu in July when it is too hot.
他们不想7月份去成都, 因为那时太热了。
3.2 译成表“结果”的分句
一些定语从句中的从句与主句是结果的关系, 翻译的时候也尽量把结果的意义体现出来。
(14) The little girl go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competition that pleased both of her parents.
这个小女孩在比赛中得了一等奖, 所以她的父母很高兴。
除了译成表示“原因”、“结果”的分句外还有很多可以译成“目的”、“条件”和“让步”等几种逻辑关系的分句。
3.3 译成表“目的”的分句
(15) The headmaster avoided students to take their cell phone to school, which made them focus on study.
校长不让学生们带手机到学校, 以便让学生们集中精力学习。
3.4 译成表“条件”的分句
(16) The food which is kept too long in the fridge will also spoil.
食物如果放在冰箱里太长时间也会变质。
3.5 译成表“让步”的分句
(17) She insisted on buying another new house, which she had no use for.
尽管她并不需要, 她还是要再买一套房子。
通过上述这些例子不难看出, 除了要注意语法意义的定语的翻译之外还要注意状语意义的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句意是十分关键的, 只有完全理解句子的含义, 体会出其内部的逻辑关系, 才能翻译好定语从句。
4 总结
根据以上对于定语从句翻译方法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如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主要涉及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以及兼有状语职能的定语从句, 它们的主要译法是前置法和后置法, 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循基于原文的文意和逻辑, 表述准确、顺畅, 符合译文所属语言的表述习惯, 要把定语从句融入语境来翻译, 灵活运用形合和意合, “形似”和“神似”固然都重要, 但相比较“形似”, 我们应更加注重“神似”, 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吻合。
摘要:在英语中定语从句的使用范围广、频率高, 但多数情况下也是因为定语从句的使用, 以使英语的句子变长, 因此正确的使用定语从句以及准确的理解和翻译好定语从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定语从句的翻译方式也是不同的, 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英语中定语从句通常需要放在所修饰词之后, 而在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少, 修饰的词一般不会很多、很长, 也就是这一特点, 我们在作英汉翻译时要注意其翻译技巧上的变化。本文将会从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和兼有状语职能的定语从句进行翻译技巧上的分析, 力求更好的使用和理解定语从句。
关键词:英语,汉语,定语从句,翻译
参考文献
[1]张培基, 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7.
[2]靳梅琳.英汉翻译概要[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 11.
[3]郝中秀.语篇观照下定语从句的翻译[J].教学与管理, 2012, 6.
[4]何琦.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7, 4.
翻译基本技巧 第9篇
1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
只要是进行英语翻译就无法躲避中西文化这一主要因素, 一些特定的文化词语如果没有相关的文化背景是无法正确理解的。例如:典故、成语、俚语等。另外, 患有一些为谋以文化而独创的失误, 如果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中没有对应的词语, 那么翻译时就要进行创造, 这对翻译工作是一个极大地挑战与难度。泰勒曾经对文化给予了准确的定义, 即:所谓文化就是包含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其他社会成员的人们能够获得一切能力与习惯的一种内在的复杂的集合。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经济背景、社会发展背景、所处地理环境、宗教习俗、文学与意识、社交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1 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进行思维活动是产生的一种方式, 是人类思维活动与思维功能的统一。由于中西方发展背景的不同, 西方人一般比较习惯于对象性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西方人习惯于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种在的对象进行研究。而中国人比较习惯于非对象性的思维方式, 即传统的“天人合一”。例如:中国人在表达家庭住址的具体内容时总是遵循从大到小的顺序, 以此写出国家、省份、城市、乡、镇、家门号码。但是在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则完全不同, 他们遵循的是从小到大的顺序。再例如:在对时间的表述方面, 中国人总是将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表达方式, 即:年、月、日。美国则截然相反, 以日、月、年的形式来表述, 这种表述方式属于一种从部分到整体的分析思维模式。可见, 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导致语言表达的不同。
1.2 颜色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对颜色理解是不同的。例如:西方人认为白色使自己心目中的纯洁、幸福、天使的象征, 因此, 西方人在举行婚礼时经常新娘要穿白色的婚纱、新浪要穿白色的礼服。但是在中国就不同了, 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有“红白喜事”的说法, 一般用红色代表嫁娶, 众人的挂念中将红色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例如:过春节时经常贴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窗花等来装饰节日的房间烘托喜庆的节日气氛;我国传统认识中一般用白色表示家中老人驾鹤西去, 显示出家人的悲伤、苍白。可见, 不同国家之间在颜色的不同理解在英语翻译时必须尽量避免对颜色的这种禁忌。
1.3 数字之间的文化差异
数字对于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含义与禁忌。在中国, 人们最忌讳的就是“4”和“7”这两个数字, 因为中国人民认为“4”与“死”的发音基本相同, 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 大部分人忌讳“13”这个数字, 因为在西方的圣经故事中, 就是耶稣的第十三个门徒无耻地背叛了他, 西方人民认为“13”就意味着背叛、不幸与欺骗。因此,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必须尽量避免这些数字的出现, 以免相互之间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与尴尬。
1.4 生活习俗之间的差异
生活习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日常社交活动中由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一种文化。例如:不同的民族在称呼、恭维、告别、打招呼、告别、道歉等方面的表达中所体现出的不同的额民族文化习俗。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俗。在这方面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我国普通人见面时打招呼最常用的客套话是:你吃了吗?你要什么?你去哪儿?在我国的语言体系中这只不过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并没有多么深奥的语言文化深意。但是, 西方人不了解我国人民的生活习俗, 对这几句话十分敏感。如果你跟西方人打招呼时说“你吃了吗?”很多西方人会认为请想请他吃饭。中国人见面总是问“你要干什么?”而西方人认为自己做什么到哪儿去都属于个人隐私, 别人无权过问也无权干涉, 除非是十分亲密的朋友。
2 跨文化视角下转换翻译技巧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 语言之间的翻译也就成为两种文化之间的良好交流。而翻译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因此, 在翻译时必须注重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 尽量缩短在不同文化背景由于误解而产生的障碍与距离。
2.1 人与人、物与人视角的转换翻译技巧
由于不同语言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性, 在翻译过程中, 很多翻译者会受到母语思维的影响, 从而对被翻译语言的认识度降低。另一方面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历史背景的差异, 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对主语的表述中西方民族的表述截然相反, 汉语中主要以“人”作为主语, 英语中通常以“物”作为主语。因此,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必须根据语境将主语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换。西方人总是讲究很绅士、很谦让, 在人称中总是将自己房放在最后, 为了表达对第三人的尊称, 与别人聊天时总是先说第三个人。一般的顺序是“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 即:You, he/she, it, I。例如:You, he and I should go there as soon as possible.如果在句子中是复数的人称代词做主语, 那么顺序就变成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顺序, 即:we, you, they。但是当承担责任或成人错误时总是将第一人称放在最前面。我们中华民族经历了五千年文化的流传, 有着较为浓厚的尊卑长幼的观念, 但是西方国家由于工业化程度较早, 他们对亲属的一些称谓显得比较笼统。例如:汉语中有“表兄弟”、“堂兄弟”之分, 而西方人的这些称谓只有一个。因此, 在翻译时必须搞清楚英语中的任务关系, 才能准确的表达出人物之间的亲疏关系。
2.2 跨文化视角下翻译句式转换的翻译技巧
在翻译与日常交际中, 我们主要是对句式进行的翻译。但是, 在英语表达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会受到语言习惯的影响, 这为我们的翻译增加了难度。例如:在英语中经常会遇到没有主语的句式, 例如:There be句型、省略句、祈使句等,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必须使用恰当的名词、代词将主语表达出来。当然, 在翻译时我们也经常会用到被动语态。例如:Splendid is the architecture of Manhattan, the heart of the city, with its hundred and more skyscrapers.全句中只有一个is谓语动词。这是一个完全倒装的句子。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倒装句的主语, 汉语可以翻译成:作为这座城市的中心, 曼哈顿的摩天的大厦有一百多幢, 其建筑十分壮观。
2.3 翻译视角转换下的增补主语的翻译技巧
在汉语中无主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型, 而在英语句子中一般都有主语。因此, 有的英语句子中的翻译需要转换视角, 主要是通过增补主语的方式来实现。这种视角的转换可以依靠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完成, 即: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添加相应的人称代词、名词作为句子的主语。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对原文的语义进行补偿, 并不是翻译人员单纯的增强了译文的连贯性。例如:中文的“不努力就不会成功”翻译成英文是:One never succeeds without making great efforts.
2.4 利用正反词进行的翻译技巧
在进行英语翻译时, 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词性之间的灵活性, 使源语言在不太通顺的地方进行翻译, 最终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翻译效果。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 在很多情况下, 汉语与英语之间可以使用反义词来表达相同的含义。例如:中文中的“北屋”就可以翻译成:A room with a southern exposure.在这里很多人会觉得在英语中“北”对应的是英文中的“north”这个词汇, 为什么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出现了“south”呢?很明显, 这种翻译使用的是反义词翻译技巧。这种反义词的翻译, 不仅将屋子的位置表述的十分清晰, 还充分考虑到了中英文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再例如:“他是一个外乡人”, 我们可以翻译成:He is not a native。在这个句子中, 翻译的疑问使用的是否定的形式, 其实这也是英文中的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方法, 这种委婉的表达方法主要是在各种交际的场合中使用的。可见, 翻译中采取肯定与否定、正向与反向之间层面意义的相互转换是一种比较灵活的翻译技巧, 这种翻译技巧不仅能更好的符合源语言的要求, 又能使目的语的读者不会产生理解上的误差。
总之, 翻译并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地词汇与句式的转换, 翻译的主要目标是对原著的忠实, 我们在翻译时不仅要尽量满足原著的风格, 但是也不能忽视译者的风格, 更不能完全否定翻译的技巧在翻译中的重要作用。每一个优秀的翻译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翻译风格, 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语言习惯翻译的表达方式并不同, 在跨越文化视角的转换翻译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翻译的作品更加符合双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与表达方式。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及经济的发展, 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已经不再是一项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了, 它蕴含着文化色彩, 与文化发展相融合。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差异、生活习惯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等使得英语跨文化视角的转换翻译技巧成为研究的重点。该文将以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下跨文化视角的转换翻译技巧进行研究。
关键词:英语翻译,跨文化视角,转换,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岳雪.基于文化视角浅谈英语翻译[J].剑南文学:景点教苑, 2013 (6) .
[2]潘颖.浅析商标的中英文互译[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6) .
[3]高子娟.浅析英语语法的特殊句式[J].文学爱好者, 2011 (9) .
英汉长句翻译技巧探讨 第10篇
1 英汉思维对比
1.1 具体与抽象
汉语的形式是具体的, 在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物品的各项特征, 来传达清晰准确的信息, 是一种“观物取象”的通过实物来表达客观事物具体形象、规律的语言。而英语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形式, 其更倾向于概括的, 整体的方式来表达具体的事物。由于这种思维的差异, 英语与汉语在对事物进行描述时使用动词、介词和名词的频率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中多用动词进行描述, 语言更加的具体、生动;而英语中则会大量地引入名词和介词, 语言显得更抽象。所以, 在将英语长句翻译成汉语时应做一定的词性转化, 将抽象化为具体。
例 (1) They took a final look at Amy, and found out she is still sleeping.
他们最后看了一眼艾米, 发现她仍旧在沉睡。
在这个例句中将名词look翻译成动词看, 并且将介词短语found out同样翻译成了动词发现。因为在英语长句中对动词的使用有严格的限制, 动词在一个英文句式中只能用作谓语, 因此有些时候会使用许多与动词同源的、表示动作的名词来表示动作。
例 (2) 他此时的心情如同踹了一只兔子, 根本静不下来。
He is very nerves, and he i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在汉语中有时会使用“踹了一只兔子”这种夸张的表述方式来表达人内心的紧张, 这是一种形象的、具体的表述方式, 但是在翻译成英文时应该“化实为虚”, 将其所表达的意思翻译出来即可。
1.2 主体与客体
受传统文化关于人和客观事物相融合的思维的影响, 汉语表达更加地偏向从主体的角度来描述客观事物, 通常使用人称主语来表达。但是英语受亚里士多德理性思维的影响, 更加地强调主体于客体的独立性, 在表达时更强调主语的客观性, 在英语语句中多使用物体、抽象名词等作主语。
因此在进行英汉长句翻译时, 应该注意“主语的选择”以及“主动和被动语态的翻译”。汉语中通常以“人”为主, 以人为主语。英语中更加强调客观事物对于人的影响, 通常以客观事物为主语。所以, 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应注意主语的选择。
例 (3) There is a urgent demand on the students for an ad⁃vancement on the canteen food.
学生们强烈要求对食堂的饭菜进行改进。
这句是英语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 在翻译成汉语时, 如果按照原句中的主语进行翻译不符合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 句中有“students”这一名词, 因此可以把这一名词作为主语进行翻译, 然后把原主语“demand”翻译成谓语, 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1.3 感性与理性
汉语在表达时更加注重心理感受, 注重对事物的直观感受, 所以在表达上不注重形式, 逻辑性较弱;而英语语句逻辑性较强, 注重形式。汉语语句更加的简洁, 成句主要依据于作者的形象思维, 是一种意合型语言, 表述较为随意。英语语句具有严格的结构, 是一种系统性的语句。
因此在进行英汉长句翻译时要想解决感性与理性差异的问题, 应该使用“增加词语”与“减少词语”这一翻译技巧。将英语翻译成汉语时应该适当的减少表示形式的词语, 同时要注意时态和数量等形式的翻译。将汉语翻译成英文时则应该根据英语要求的句式适当的增加词语。
例 (4) Every time I turn off the light, I must wait a long time before I can really sleep.
每次关灯以后, 我必须等好久才能睡着。 (减少关联词)
例 (5) 我看到他正在看书。
I look at him and he is reading the book. (增加关联词)
2 英汉长句翻译技巧
2.1 直译
在英语语句中, 许多的英语长句与汉语语句的逻辑关系、表达方式上大体相同, 对于这些句子可以按照句子本来的顺序直接进行翻译。在进行直译时要注意的问题就是“断句”, 将原句分成各个短句并结合成通顺的一句话。
例 (6) In our country, many logistics centers have not realized automatic sorting.
在我国, 许多的物流中心还没有实现自动化分拣。
但是, 英语长句直译时为了保证句子的通顺性可适当的局部交换词语的顺序。
例 (7) If God does not forsake me, of what ill consequence can it be, or what matters it, though the word should all forsake me.
如果上帝没有抛弃我, 那么全世界的人都抛弃我, 又会怎样呢?又有什么关系呢?
2.2 句式重组
有一些英文长句需要根据文章的结构, 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断句后重新排列顺序, 使得句子更加地通畅, 译文更加准确。
例 (8) In that same village, and in the beautiful woods which I came with my parents several years ago is still amazing, but at this time I come alone.
我再次来到了我和父母多年前一起来过的村庄, 这里有一个美丽的树林, 我独自一人在此来到这里, 发现这里的景色依旧令人惊叹。
2.3 删减重构
在前文中提到过汉语是感性的语言, 表达方式随意、简洁, 而英语是理性的语言, 表述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所以要想准确的进行英汉长句的翻译, 应该适当地增减词语, 对句式进行重构。
例 (9) It is an illusion that youth is happy, an illusion of those who have lost it;but the young know they are wretched, for they are full of the truthless ideals which have been instilled into them, and each time they come in contact with the real they are bruised and wounded.
青春是快乐的, 这是那些失去青春的人们通常会产生的幻觉。但是年轻人们知道, 一切糟糕透了, 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被别人灌输的与事实不符的理想, 当他们接触到残酷的现实, 他们总是会被事情的真相所伤害。
2.4 三段式翻译法
在对英语长句进行翻译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翻译技巧就是三段式翻译法。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将句子的主干提取出来, 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对句子的结构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要重点分析句子的层次和结构以及各层次的分句与主句的关系。然后将英语长句进行简化, 具体就是在英语长句原结构的基础上根据汉语的表达方式对英语长句进行重新排列和表述, 并且要保证不能改变句子原本的意思。最后一步就是对翻译好的句子进行润色, 使句子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3 结论
要想通顺并且准确地对英汉长句进行翻译, 首先要了解的便是英汉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英汉长句翻译的技巧。本文首先介绍了英汉在具体与抽象、主体与客体和感性与理性思维上的差异, 接着分析了直译、句式重组、删减重组和三段式翻译法等翻译技巧。同时, 翻译者还应增加自身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功底, 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才能翻译出高水平的译文。
参考文献
[1]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158.
[2]周薇.浅析英语长句翻译技巧[J].现代交际.2011 (12) :91-92.
[3]李善华.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浅谈[J].社科纵横, 2009 (9) :45-48.
[4]李蕾.试析英语长句的翻译技巧与方法[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 :57-59.
[5]郭凯.浅议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J].海外英语, 2011 (4) :110-112.
[6]林易.英语长句分析与翻译方法探析[J].中州大学学报, 2009 (5) :142-145.
[7]王贞霞.浅议英语长句的翻译方法[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87-89.
翻译基本技巧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技巧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其次就是听、说、写、译。而翻译教学长期以来就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早期为了避免“哑巴英语”现象的扩大化,教师则逐渐着手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可是“译”还是处于最末的位置。就目前的教学状况,翻译教学依然是作为附属品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且独立的知识单元。其作用也仅仅只是便于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词汇、短句造句而已。这种现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缺乏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同时也造成了“说容易、译困难”的局面。
1.翻译教学模式老化僵硬,花样单一
一般在大学院校中开设的英语翻译课所沿用的还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一概主张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其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填鸭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守着方寸之地,默默地接受一切的安排,甚少有机会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里进行翻译实践。虽说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学生的听、写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然而,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翻译能力却不见长进。同时,老化僵硬的教学模式,仅仅只是授“鱼”于学生,并没有把真正的“渔”授予学生,在一定程度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至于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差
学生在阅读某篇英语课文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抓住该篇的主旨以及知道翻译一些重要片段。不过,要想他们用汉语精准地翻译出通篇内容,则不是一件轻松并能顺利完成的事。就算译出来了,也只是死板地直译,不能够做到顺畅且自然。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本身的语言底子不够雄厚,英语的学习底子如此,母语的也没好到那里去。学生语言综合素质水平低,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从根本上约束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翻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不是主攻翻译研究方向的,从而欠缺一定的翻译知识以及翻译技巧,以至于在授业中显得有点费力。同时,教师自身的翻译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了。除此之外,教师的授业对象也大多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把在大学中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课堂实践。授业主体与授业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大大影响到整个翻译教学的水平。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技巧
1.中文英文比较差异法
我们母语的语句形式是主语+谓语+宾语,英语的句式结构也是主+谓+宾。不过,英语常常会出现主语、谓语、宾语倒置的句型,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句。这类句型与中文的语句顺序逻辑有所偏颇。如“how+形容词”的感叹句型:How cute the dog is!(多么可爱的狗啊!)按照我们中文惯用的语句形式则是:The dog is cute.既然如此,倒装句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倒装句的作用就跟我们中文重复运用某词起强调作用一样。How cute the dog is! 这句话就是强调这只狗是多么的“可爱”。而且这种“可爱”表达的情感层次更深些,这也是倒装句内涵所在。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中英文差异性的句子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并让学生逐渐明白两种文化转译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从而慢慢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2.灵活转变词性
在我们母语课文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词,本身是动词,但是语境的不同,则会被用作为形容词或者名词。英文中也是如此,如:没有想到你这么虎。“虎”本身词性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形容词。还有英语中的:You should have a rest.(你应该休息一下。)其中rest本身词性是名词,但是这里转作动词。在英语翻译中,一般有形容词、名词、介词的词性转化成动词, 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也常常转化为动词。如果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不懂得区别不同语境下的词性运用,依然按照惯用的词性思维直译句子,那么就会闹出笑话。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如果直译的话就是:下狗、下猫。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跟逻辑的,应当是倾盆大雨。又如:Tom is out now.直译的话就是:汤姆是外面现在。这同样不符合语言逻辑,应该翻译为:汤姆现在出去了。out在英语中是副词,但是在这个语境中,则需要译为动词出去。再如:Zhuli is up now.按照直译的逻辑则是朱莉是上面现在,显然这也不符合语言逻辑,应当是朱莉现在起床了。up同样是副词,但是这里也是用作动词,翻译成起床。从上面这些简单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个结论:翻译不能直译,要灵活转变词性,翻译出的句子要符合语言逻辑。所以,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要多抽查学生对词性的掌握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学生对词性转化的学习力度,尽量避免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弄清中英文语序的差异
我们母语文化跟英语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语序表达上面也是如此。因为学生从小到大是受中文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得学生以中文格式去套用英语,以致在翻译时出现不符合语言逻辑的情况。比如:这座老房子四周长满了杂草。有些学生就会按照惯用的中文思维翻译为:The old house grow fully weeds.我们来分析这个句子,The old house是整个句子的主语,grow是句子的谓语,fully weeds则是宾语。粗略看一下,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缺。按照中文格式那就是可以通过了的。但是再继续深入分析,就不难看出这个句子是有问题的。其中The old house是物,即不具备生命力的事物,而它所带的谓语却是只有生物体才能发出的动作grow,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逻辑的,所以这个翻译是不妥的。应该翻译为:The old house was covered by weeds.再举个翻译例子:这个市场已经人满为患,苹果之外的许多新进者都在艰难地争取立足之地。有些学生就会翻译为:The market people by people,and many non-apple entrants have struggled to gain a toehold.在学生的思维理解中,人满为患就是说人太多了,一个挨着一个,没处下脚了。但是这种翻译就类似于词语拼叠一样,且market 与people之间没有任何连词,这同样是不符合英语语序表达的。正确翻译应该是The market is crowded,and many non-apple entrants have struggled to gain a toehold.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清晰中英文语序的差异。
三、结语
英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范围较广,学生掌握好这门语言对其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而翻译又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翻译技巧便于与外国人更好地交流,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目前翻译教学的发展形势,学习翻译理论知识,加强自己的翻译技巧,提高自身的授业水平,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我国大学生的翻译水平迈上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丁玲.淺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科技信息,2010,(12).
浅析英语长句翻译技巧 第12篇
一、顺序法
当英语长句的叙述是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而与汉语表达习惯一致时, 可按英文顺序翻译。例如:
例1.The main aim of both the 10-week and 5-week courses is to prepare students who have successfully obtained an offer for a postgraduate course at Nottingham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and enable them to reach the language level required by the Business School (usually an IELTS 7.0) .
分析:本句实际上是一个“主+系+表”结构的句子, 一个不定式做表语, 一个who引导的定语从句, 还有一个过去分词短语作定语, 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所以我们可以用顺序法译成:
无论是为期五周的课程还是为期十周的课程, 目的都是使那些已成功拿到录取通知的学生为今后在诺丁汉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做好准备, 并使他们的英语水平达到商学院的要求 (通常要求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雅思7.0分) 。
二、逆序法
英语有些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 甚至完全相反, 这时必须从原文后面开始翻译。例如:
例2.And I take heart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nemy, which boasts that it can occupy the strategic point in a couple of hours, has not yet been able to take even the outlying regions, because of the stiff resistance that gets in the way.
分析:该句由一个主句、一个同位语从句、两个定语从句和一个宾语从句组成, 全句包含四层含义:①我从事实中得到了信心;②敌人吹嘘在几小时内就能占领战略要地;③敌人还没能够占领外围地带;④由于顽强的抵抗。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 我们采用逆序法, 翻译成:
由于受到顽强抵抗, 吹嘘能在几小时内就占领战略要地的敌人甚至还没有能占领外围地带, 这一事实使我增强了信心。
三、分译法
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翻译时, 原文里的一句话在译文里可能分成两句或多句, 使译文意思清楚, 文字干净利落。例如:
例3.Television, it is often said, keeps one informed about current events, allow one to follow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and politics, and offers an endless series of programs which are both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
分析:该长句中, 有三个并列的谓语结构, 一个插入语和一个定语从句, 这三个并列的谓语尽管同属于一个句子, 但都有独立的意义, 所以翻译时, 我们可以采用分句法, 翻译为:
人们常说, 我们可以通过电视了解时事, 掌握科学和政治的最新动态。从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既有教育意义又有娱乐性的、层出不穷的新节目。
四、综合法
事实上, 有些英语长句顺译、逆译或分译都有困难, 此时可采用综合法, 主次分明地对全句进行综合处理, 以便把原文翻译成通顺忠实的汉语句子。例如:
例4.As regards health, I have nothing useful to say since I have little experience of illness.I eat and drink whatever I like, and sleep when I cannot keep awake.I never do anything whatever on the ground that it is good for health, though in actual fact the things I like doing are mostly wholesome.
分析:该句共有四层含义:①关于健康, 我没什么可说, 因为我没怎么生过病;②我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③从来不做任何对身体有益的事;④尽管事实上我喜欢做的事也大多是对身体有益的事。第一句可采用顺译法, 第三句用逆译法把原因说在前面, 所以本句用综合法译成:
谈到健康问题, 我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因为我没什么生病的经验。我想吃就吃, 想睡就睡, 从来不为对身体有益而搞什么活动, 然而实际上我喜欢做的事大都是有助于增进身体健康的。
五、结束语
英语已经逐步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它既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 也可以让我们认识世界。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国际地位的提高,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其必然结果是会有更多的“中国话”译成外语, 从而使外语受汉语的影响不断丰富, 也会有更多的国际人学说中国话, 这样, 英汉、汉英的翻译就被摆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摘要:英语长句翻译应具备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以英语长句翻译作为研究对象, 说明了英语长句的基本译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英语长句翻译的四种方法--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综合法, 并以实例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长句翻译,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综合法
参考文献
[1]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
[2]靳梅林.英汉翻译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3]何刚强.现代汉英翻译操作.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翻译基本技巧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