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调整原理范文
风险调整原理范文(精选3篇)
风险调整原理 第1篇
1 仪表着陆系统简介
I L S的地面设备包括航向信标台 (LOC) 、下滑信标台 (GP) 及测距仪 (DME) 。航向信标台设置在飞机着陆方向的对端, 其天线阵通常设置在跑道中线延长线上, 它由一组垂直于跑道中心线的天线组成, 向前辐射出航向信号, 为进场着陆的飞机提供相对于跑道中心线的水平方位引导信息。下滑信标台则设置在跑道入口端, 位于跑道的一侧, 其天线阵由一组挂在下滑铁塔上的垂直于地面的天线组成, 向前辐射出下滑信号, 为进场着陆的飞机提供垂直方位引导信息。
为了能给飞机提供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引导信号, 在《国际民航公约》的附件10中对航向及下滑的信号的场型、分布及强度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在附件10中第三章第一节“仪表着陆系统 (ILS) 规范”中, “3.1.3甚高频航向信标及其监视器”对航向的射频、覆盖、航道结构、载波调制、航道对准的准确度、位移灵敏度及监控提出了要求, 而在3.1.4中则对下滑相应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如何形成符合要求的空间场型呢, 航向的实现方法就在跑道延长线上在与跑道垂直的方向上安装一排的航向天线阵, 而下滑则是根据场地地形设置在跑道的一侧, 在铁塔上垂直安装2~3个下滑天线来实现。分配网络将航向机房送来的射频信号CSB和SBO (双频系统还有CLR CSB及CLR SBO) 进行幅度与相位的分配, 以特定的幅度和相位关系馈给每个天线单元, 将信号辐射到出去后在空间合成, 形成航道及下滑道扇区。
当天线将信号发射出去后在空间合成, 给飞机提供引导信号。但怎样才能保证信号的符合附件10要求的呢。当然, 每180天的飞行校验, 让校验飞机在空中接收航向信号, 通过分析来检查信号是否合格是最好的方法。但在平时, 我们怎么检查信号是否正常呢, 这就要依靠监控系统了。通过监控网络, 对发射出去的信号进行取样分析, 来保证信号的正常。下面就以国内使用最普遍的Normarc设备为例对监控网络进行讨论分析。
2 航向监控网络分析
为了监控航向发射的信号, 我们可以在外场接收信号, 对信号进行取样分析。比如为了检查航道的位置, 在天线前端约100 m处的跑道中心延长线上安装一个近场监控天线。对这个天线所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 得到它的信号强度、调制度和及调制度差。由此来监控航道信号的正确与否。
但是, 其它位置的信号是否正确呢?比如宽度信号点, 余隙信号点等等。当然, 我们也可以在这些位置放置接收天线来分析信号的正确与否。但在实际工作中, 这种实现方法比较复杂, 同时, 不是所有的机场都有合适的位置来放置这些天线。进一步想, 如果环境没有什么变化, 那么, 空间信号就是由发射天线所发出的信号所决定。因此, 重要的是发射天线发出去的信号一定要正确, 不能有偏差。通过校飞, 我们知道了空间的信号符合附件10的要求,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 元器件的老化, 甚至设备故障, 都会导致空间信号发生变化。因为这些变化都是由发射信号的变化所引起的, 因此我们监测发射信号的变化就可以体现空间信号的变化了。
那么应该如何监测发射信号呢。变化是必然有的, 但变化多少是在容许的范围内呢, 变化多少又必须关闭设备, 以免误导飞机呢。在附件10的“3.1.3.11监控”部分对此有要求:“a) 对于Ⅰ类设备性能的航向信标, 在ILS基准数据点处, 平均航道线从跑道中心线的位移大于10.5 m (35英尺) , 或线性等于0.015DDM (以小者为准) ;......d) 使用单频系统提供基本功能的航向信标, 输出功率降低到额定值的50%;......f) 位移灵敏度的变化超过航向信标设备频率定值的17%”。因此, 我们对发射信号进行取样, 对几个关键的参数进行模拟, 就可以监控外场信号是否正确了。对此, 航向监控网络对每个天线的发射信号进行取样, 模拟了跑道中心的航道信号、航道宽度点处的信号及余隙信号。
当我们模拟远场的信号时, 我们认为测量点P足够远, 这样各个天线到达测量点的信号是平行的, 只是因为位置的不同, 到达测量点有路程差。这个路程差与角度θ (P点与天线阵中心点的连线与跑道中心线的夹角) 有关, 与天线阵的各天线到1号天线的距离有关, 当选定天线类型时, 各天线之间的距离是确定的, 而当P点确定后, 角度θ也是确定的。当P点在跑道中心线上时, θ=0, 各天线的取样信号同相合成, 这样得到航道的模拟信号。当P点在宽度点时, 将各个天线的采样信号移相合成。根据天线阵的类型及航道宽度不同, 各天线采样信号的移相多少也不同, 这些信号移相的多少在出厂时已经定做好了的, 在现场只做微调就可以了。同样, 当P点处于余隙位置时, 同将采样信号移相合成即可。图1显示了20单元航向天线的监控网络信号合成示意图:信号分配器将天线采样信号分成三路, 分别合成航道、宽度及余隙信号。其中图中只画出了航道CL这一路信号的合成图。
3 航向监控网络的调整
航向监控网络的调整就比较简单, 首先, 要保证取样信号的正确及一致性, 这样, 就要测量从天线取样回来的信号是否能正确反映天线所发射的信号。我们通过网络分析仪测量每个监控天线对发射信号的采样是否一致, 相对于1号天线, 采样信号相对发射信号的幅度与相位要求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Normarc要求在±0.2 d B及±3°的范围内。如果是幅度达不到要求, 则要检查天线、发射电缆及监控电缆是否有故障。如果是相位达不到要求, 则要修剪监控电缆长度, 使之达到要求。
在保证取样信号正确后, 就需要对监控网络进行调整。由于不同机场的跑道长度不一样, 这样航道的宽度就不一样。而航道宽度不一样, 则合成宽度信号时信号的相移就不一样。在出厂时设备厂家针对不同宽度范围配备了几条电缆来更换, 以满足不同的宽度要求。接上合适的电缆后, 对监控网络的调整则是改变CL及D S移相器, 使得CL DDM值为0, DS DDM的值为15.5%即可。
4 下滑监控网络分析
对于下滑而言, 同样有一个近场监控天线监控着下滑道的信号, 看下滑道是否有偏移。而对下滑道及宽度、余隙的远场信号模拟同样是通过对发射信号的采样及合成。与航向不同的是, 航向信号的合成只要移相合成即可, 但下滑不一样, 下滑是利用地面反射来工作的, 所以模拟远场下滑的信号时要考虑地面镜像天线的影响。
如图1所示, 远场P点收到下滑天线的直射信号, 同时收到下滑天线从地面的反射信号。信号从下滑天线辐射到地面后反射到P点, 其效果就类似于在地面以下存在着另个一个天线, 它发射的信号与地面上天线所发射的信号幅度相等, 相位相差180度。考虑到下滑天线与其镜像天线到P的距离差远远小于天线到P点的距离, 我们认为这两个天线发出的信号到达P点时幅度相等, 只有相差。这样的两个信号在P点空间合成后, 其合成信号的相对幅度为:
其中H0为天线的挂高, A0为天线发射信号的幅度, 而角度θ则为PA的连线与反射面 (地面) 的夹角, λ为发射信号的波长。而合成信号的相位则相当于从两个天线之间发射信号的相位加90度, 即A点信号的相位加90度。因此, 下滑3个天线到达P点的相位是相等的, 只有幅度不同。
在Normarc下滑设备天线挂高的计算中, 下天线挂高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θ0为下滑角。将式 (2) 代入式 (1) , 则得到下天线在P点的合成信号幅度为:
在一个确定的机场, 其下滑角是不变的。因此, 这个幅度的大小只与检测点P的角度θ有关。
同理, 中天线及上天线的挂高为下天线的2倍及3倍, 因此其相对幅度为:
下滑设备监控网络监控3个方位的下滑信号, 分别是:下滑道信号 (θ0) , 下滑宽度信号 (θ0-0.12θ0) 及下滑余隙信号 (θ0-0.7θ0) 。
当θ0为3°角时, 下滑宽度及余隙的角度分别为2.64°及0.9°。将这3个值分别代入, 则各天线信号在P点的相对幅度如表1。
查看下滑监控网络的出厂测试报告, 其相对值与上述结果相一致。
5 下滑监控网络调试
下滑监控网络的调整步骤如下。
(1) 关闭余隙信号, 使下天线只发射CSB信号 (将分配网络H4的1端接假负载) , 上天线只发射SBO信号, 在SBO通道加90°线, 外场接收机接监控网络的CL输出端, 调整移相器PH1使CL的DDM为0。
(2) 去掉SBO通道的90°线, 恢复H4, 调衰减器AT1使CL的DDM为0。
(3) 在SBO通道加90°线, 外场接收机接监控网络的DS输出端, 调移相器PH2使DS端的DDM为0。
(4) 去掉90°线, 调衰减器AT2使DS端的DDM为8.75%。
(5) 外场接收机接监控网络的CLR输出端, 调移相器PH3使CLR的DDM尽可能地大 (150Hz占优) 。
(6) 开CLR信号, 检查CLR的DDM不少于38%。
由以上的调整步骤可以看出, 第1、2步的目的是调整上天线监控信号相对下天线监控信号的相位及幅度, 第3、4步的目的是调整中天线监控信号相对于下天线监控信号的相位及幅度, 这样, 就使得上、中、下天线监控信号相对的幅度及相位达到要求。第5、6步则是调整中天线监控信号余隙支路相对的相位, 使得余隙信号符合要求。
6 结语
由于仪表着陆系统的重要性, 每180天就要对其发射的信号进行空中校验, 以保证发射信号的正确性。而在其运行期间, 对发射信号的偏差也有严格的要求, 所以在飞行校验时, 不仅要对正常工作时的信号进行空中校验, 而且对设备的告警门限也要进行飞行校验, 以保证航向及下滑信号的变化不会超出门限, 能满足飞行安全的要求。同时, 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元器件的老化及性能漂移, 在每次校飞后, 设备参数都会有所变化, 这样, 在每次的校飞后就要对监控网络进行调整, 以保证它能正常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永涛.仪表着陆系统的校验与设备调试方法[J].科技视界, 2013 (9) :58-59.
[2]秦伟.浅析仪表着陆系统航向台辐射场型的优化[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36) :66.
风险范围以外合同价款调整方法 第2篇
投标单位不得改变以下费用标准:
(1)、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只计取基本费,其费率为建筑工程:2.2%
(2)、安全生产监督费:建筑工程1.9%;
(3)、社会保障费:建筑工程3%;(由总包单位代收代缴)
(4)、住房公积金:建筑工程0.5%;(由总包单位代收代缴)
(5)、工程排污费:暂按0.1%计取;(待工程结算时凭环保部门收据按实结算)
(6)、税金:3.41%;
(7)、临时设施费:1.2%;
(8)、检验试验费:土建;0.2%;安装:0.15%;
其他项目
1、天棚抹灰取消不做
2、除厨房、卫生间、楼梯间楼面外,其他楼面均为砼结构毛面,无找平及面层。
3、图纸中若空调板、飘窗板有保温取消不做,按普通水泥砂浆抹灰计算。
4、平整场地不计算。
5、基础土方不考虑挖土、运土、若发生以现场签证为准。只计算人工修边坡、整
平。
6、砖基础墙面水泥砂浆粉刷取消不做。
7、原图纸中层高2.9m 楼层改为3.0m,其中各楼层层高2.9m改为2.4m。
8、基础深度按2.0m计算。
9、本工程按商品砼计算,若不采用另行调整。
10、塔吊基础每台费用按10000元计取;结算时若为两栋房屋同时共用一台塔吊,其每栋房屋塔吊基础费用分别按5000元计取。
11、塔吊进退场及组装拆卸费每台按8000元计取;结算时若为两栋房屋同时共用一台塔吊,其每栋房屋塔吊进退场及组装拆卸费用分别按4000元计取。
12、垂直运输费工期按180天计算。
13、A轴上所有2.2m洞口改为2.4m。
奖励措施:
1、荣获市级现场文明工地:奖励工程总造价的1%。
2、荣获市优质工程:奖励工程总造价的1.5%。
3、荣获省优质工程:奖励工程总造价的2%。
以上奖励费用已包含现场考评费、奖励费。
推拿调整人体升降的原理与方法 第3篇
关键词 推拿 原理 气机 方法 升降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不论脏腑的联系与活动,气血津液的循环与代谢,还是水谷的受纳、消化与转输,一切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中医将这种运动变化过程称为气机或气化,并认为升与降是气机运动变化的基本形式。
1中医升降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如下
1.1属性迥异,趋势相反:一般认为阳主升,阴主降;阳从左升,阴从右降;脏在下,其气应升,脏在上,其气宜降;清轻精华当升,浊重槽粕当降;五脏藏而不泻,满而不实为升,六腑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为降。可见升降是客观存在于人体的生理规律,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运动趋势。
1.2脾胃为升降枢纽:由于脾胃位于中焦,无上下之偏,脾升胃降在人体升降运动中居主导地位。且不论上焦之降,或下焦之升,中焦都是必由之路。中焦运则全身气机畅达,中焦滞则全身气机停滞,故称脾胃为升降之枢纽。
1.3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升降相因:升降是一对矛盾,二者运行方向和趋势虽然完全相反。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的,在自然界,"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在人体,下焦肝肾精气血上升以涵养心肺,上焦心肺之君火、清(宗)气下行以济肝肾。其心肾相交,金水相生,气血治节天地之云雨,上下往复,变幻无穷。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升是降的基础,降是升的前提,二者互为因果。
1.4升降失常是疾病的共性和基本特征:各种疾病尽管其部位、性质、症状千差万别,但从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疾病总的表现趋势来看,升降失常无疑是疾病的共性和基本特征。因为升降概括了人与自然及人体内所有脏器组织之间的关系;概括了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特征,即非升则降,不降则升,绝对静止,不升不降是不存在的。就临床所见:升降失常的病机主要表现为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升之太过、降之太过和枢机(脾胃)失调五大类型。
1.5升降之征有据可凭:升与降揭示了气机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即向上和向下。表现于外,则是人体各种生理与病理趋势。如升降有度,则阴平阳秘,气血调和,表现为神清气爽,二便、饮食、睡眠如常;反之,升降紊乱,则阴阳反作,气血逆从,表现为飧泄、選胀、薄厥等病理征象。可见升降是有据可凭的。特别是在推拿过程中,患者常有面红、唾液增多、身热、微汗出、呃逆、干呕或吐、噫气、嗳气、太息、喷嚏、咳嗽、呼吸浅促等,表示气机已升。若出现矢气、泄泻、尿频或失禁、呼吸深长、易饥饿等,则说明气机已降。在推拿过程中临床可以此作为手法得宜和深透与否的标志,并判断疾病的预后。
2推拿调整人体升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手操作灵活多变,客观地表现出向上与向下趋势。该趋势能影响或改变人体本身的升降趋势,从而使升者当升,降者当降,升降有度,复归平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如下:
2.1致气调神,导而引之:最早提出按摩致气的是《内经·玉机真藏篇》中有"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的记载。明确提出了在一定部位按摩,通过神与经络的作用,可将部位的血气、经气、神气、君相之火等引导至按摩部位。当操作部位在头顶、肩上和上焦心肺(胸廓)时,其致气的结果必然是将中下焦之气机引而上行,为升;如揉百会升阳举陷,推攒竹开启天门、运太阳疏风解表,摩囟门、按四神聪聪耳明目,拿肩井开关升津,揉肺俞、大椎宣肺止咳,摩膻中回阳救逆等。反之,在足、脚底或小腹、腰骶等躯干下部操作时,则导上部气机引而下行,为降,如取涌泉引火归元,太冲、行间平肝潜阳,三阴交安神镇静,承山舒筋,丰隆化痰,会阴通经,关元气海利便等。致气引导多采用揉法、摩法、运法、一指禅推法等,时间宜长,力度宜轻(如图)。
2.2按而收之,阻截升降:经云:"其遹悍者,按而收之。"指来势急猛之证,特别是升之太过和降之太过,宜强行阻断,逆其势而治之。推拿可以逆其升降趋势操作,使之截然而平息。如升之太过,可在头顶、面部、耳鼻、肩部或上半身穴位等用点按之法,方向直指下方,以降其亢奋。而降之太过,宜在足、脚心及躯干下部向上点按,以升提下陷。该法的代表手法为点法、按法、震颤法等,操作时间宜长,力度宜重且方向应直指上或下。该法与致气导引所取部位恰恰相反,一为引导升降,一为阻截升降,二者常配合运用,异曲同工(如图)。
2.3顺应升降,推而行之:致气导引与阻截之法用于升降系统(人体经络血脉等)的两端。而在系统的路径上,当操作方向从下向上或力的方向向上时,与系统之升相一致,能助其升而抑其降,表现为升,如捏脊、推上七节、推上三关、上推中脘、膻中等。反之,从上向下操作或力的方向向下时,顺应系统之降,能助其降而抑其升,则为降,如下推腹部、推桥弓、推下七节、推天柱、开璇玑等。该类手法有推法、擦法、揉法、点法、挪法等,操作应注意在推擦时须平行体表,直上(升)或直下(降);点按挪等应斜向上(升)或斜向下(降)(如图)。
2.4控制枢纽,调节升降:脾胃为升降枢纽,脾升带动五脏及全身气机上升;胃降带动六腑及全身气机下降。因此,调节脾胃,就是调节升降;固护中焦,就控制了枢纽。推拿对脾胃的调控不但有效,而且颇具特色。如"脏腑点穴"的脘腹部操作,陈宇清的胃病推拿法,以及骆氏"腹诊法"等。其治疗重点在脘腹部,主要方法有摩腹、揉腹、推腹、振腹、托腹、点按腹等。并总结出:方向朝下或右转(阴从右降),或与胃肠蠕动相一致,有利于大便排除的手法为降。方向向上或左转(阳从左升),或逆胃肠蠕动,能涩滞大便,或能涌吐的手法为升。这种通过调理脾胃功能来调整人体升降的方法是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值得重视和发掘。
2.5升降相因,重在平衡:升降紊乱的表现形成和病理机制是复杂的。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兼顾升和降两方面,即运用升法时,不能升之太过;运用降法时,不能降之太过。并且,有升才有降,有降才有升,升降互为因果。所以,一味用升,此无根之升;一味用降,此浮云之降,终不能顺其升降也。古人亦认识到这一点,为了纠偏匡正,使升降、阴阳协调,治疗时常升法和降法配合运用,如脊柱的上推与下推,摩腹的顺时针与逆时针,推上三关与下六腑,以及二龙戏珠、苍龙摆尾操作中的转阴阳法等。特别是当这种升和降的不同手法、次数、频率、时间和力度根据辨证而合理搭配时,如升3降1或降5升2等,其升降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显露无遗,这是其它疗法不可比拟的,也是推拿升降的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推拿调整人体升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完全符合中医升降的基本理论。它将复杂而抽象的升降具体化、简单化和客观化了。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值得重视。
风险调整原理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