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体义齿范文
附着体义齿范文(精选8篇)
附着体义齿 第1篇
1.1 精密附着体 (precision attachments)
定义一:是一种嵌锁型固位装置, 其一部分固定于基牙上, 另一部分与义齿基托或桥体相连, 起固位、支持和稳定的作用。
定义二:是一种将可摘义齿固定于固定义齿上的机械装置, 一部分 (附着体阳性部分) 位于固定义齿上, 一部分 (附着体阴性部分) 位于可摘义齿上, 这两部分吻合后, 给可摘义齿固位与支持 (图 1~3) 。
1.2 附着体义齿
是用附着体 (或含有附着体) 来提供固位的可摘义齿。
2 可摘义齿固位体的发展历程
2.1 附着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①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致使更多残根、残冠得以保留;②固定修复与活动修复技术的提高;③精密机械加工技术的产生;④新材料的不断出现。
2.2 发展历程
钢丝卡环-铸造卡环-简单附着体-可调节固位力附着体-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种植体上部精密结构。
3 精密附着体分类
3.1 根据放置部位分类
(1) 冠内附着体:附着体 (阴性结构) 被置于牙冠内 (图 4、5) 。
(2) 冠外附着体:附着体完全置于牙冠之外 (图 6) 。
(3) 根上附着体:附着体以预备的牙根固位 (图 7、8) 。
(4) 杆式附着体:铸造杆将几个基牙/种植牙连接起来, 由可摘义齿中的卡扣与之固位 (图 9、10) 。
一般情况下, 精密的附着体属于硬性附着体, 硬性附着体的阴阳2 部分之间不应有任何动度, 适于稳固的基牙。
(2) 弹性 (resilient) 附着体或称应力缓冲附着体 (图18、19) 。
弹性附着体属于半精密附着体, 而弹性附着体的2 部分之间则能有一定方向、一定量的动度。
3.4 根据结构分类
(1) 栓道式附着体:利用栓槽固位, 精密度要求高, 义齿稳定性好。
(2) 球帽式附着体:分为侧向球帽和垂直球帽固位, 多属垂直弹性附着体, 允许基牙与附着体之间发生垂直向移动。
(3) 锁式附着体:通过锁式或铰链附着体固定义齿。
(4) 杆卡式附着体:杆式附着体横跨牙槽嵴, 与基牙、牙根或种植体相连。覆盖义齿通过一个或多个与杆相匹配的卡、袖套或夹子骑跨在杆上, 从而获得固位和稳定。
(5) 双重冠:又称套筒冠 (telescope) , 严格意义上说不属于附着体, 但属精密结构。由内冠和外冠组成固位体, 内冠与基牙紧密粘固, 外冠作为固位体与义齿的其他部分相粘接。当义齿戴入时, 套筒冠的内外冠贴合, 产生固位力。
(6) 磁性附着体:由根面的衔铁桩核与义齿内的永磁体相互吸引而产生固位力。
3.5 根据制作方法分类
(1) 铸造式:可以自行设计制作, 也可使用预成塑料件铸造, 或部分预成塑料件铸造。
(2) 预成式:附着体阴阳部分均为预成金属件, 多为贵金属, 价格较昂贵。
3.6 根据材料分类
(1) 贵金属附着体:附着体材料由金合金、铂金合金、钯金合金等组成。
(2) 非贵金属附着体:附着体材料由纯钛金属、钛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等组成。
4 精密附着体适用范围
4.1 冠和冠桥修复
用于固定桥的应力中断或改变基牙就位道方向。也可用于种植体与天然牙混合桥的应力中断。
应力中断:当固定桥较长, 或含有中间基牙时, 固定桥应分段以缓解应力集中 (图 20~22) 。
就位道方向改变:当基牙就位道方向不同时, 可将固定桥分为2 段, 先以一个方向就位后, 再利用附着体和另一基牙就位方向平行就位。修复体与基牙和附着体之间均粘接固定。
种植体与天然牙混合桥:天然牙含有牙周膜具有生理动度, 而种植体与牙槽骨结合无动度, 故混合桥需用精密附着体进行应力中断 (图 23) 。
4.2 固定-活动联合修复
此为最常见的附着体应用病例, 多用于美观要求高、游离端义齿和减小修复体面积的情况 (图 24~26) 。
4.3 覆盖义齿修复
使用的附着体包括磁性附着体, 垂直球帽, 套筒冠, 杆卡等形式。
(1) 磁性附着体:
覆盖义齿可轻微侧向运动, 适用于基牙牙根较弱的病例。
(2) 垂直球帽:
固位确实可靠, 易于操作 (图 27、28) 。
(3) 套筒冠:
一般需3 个基牙以上, 加工工艺要求高。
(4) 杆卡式附着体:
铸造杆将几个基牙或种植牙连接起来, 由可摘义齿中的卡扣与之固位 (图 29) 。
4.4 种植义齿修复
种植义齿上部结构除直接固定修复外, 可设计以上各种形式的附着体。
5 附着体义齿的优点与缺点
5.1 优点
(1) 符合生物学原则:基牙上的力传导更轴向, 减少基牙扭力;联合基牙与骨黏膜支撑, 缓冲咬合力;改变冠根比例, 延长残根残冠寿命。
(2) 修复体美观, 基牙无卡环, 修复体小而舒适。
(3) 固位确切, 义齿的稳定性能好。
(4) 保留残根残冠。
(5) 设计灵活。
(6) 可演化为种植体的上部结构。
目前种植技术已广泛用于修复领域, 在种植体上进一步制作修复体, 可以结合附着体修复技术。比如:在下颌无牙颌的牙槽嵴上种植2~4 个种植体后, 可用杆式附着体或套筒冠技术制作修复体, 也可用垂直球帽固定上部结构。再如:游离端缺失, 在缺牙区植入种植体后, 可用拴道式或侧向球帽式附着体作固位体。因此, 附着体义齿在口腔修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5.2 缺点
制作复杂, 对医生和技师的操作技巧要求高;费用昂贵。
6 精密附着体作为连结体的特点
6.1 冠内精密附着体
解决共同就位道;将跨度较长的固定义齿分为若干个小跨度的固定义齿; 减少因温度改变引起的变形; 应力中断, 保护桥基牙; 获得生理性动度, 解决固定修复中种植义齿与天然牙生理动度不一致的问题。
6.2 冠外精密附着体
(1) 优点:
不受牙冠体积的限制; 主要用于游离端的义齿设计中。
(2) 缺点:
菌斑不易控制; 不能用于缺牙间隙过窄的病例。
精密附着体的护理体会 第2篇
【关键词】 精密附着体;护理;体会
在21世纪的发展中,随着口腔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口腔材料的发展,其精密附着体的做工和形态日益趋向完美化,因为精密附着体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显现制作过程中的金属部分,故在美观上达到了患者的需求。它不依赖牙周的情况和牙体的外形便能很好的取得固位效果和稳定性,提高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咀嚼效果,尽量利用自身的牙齿减少了拔牙所带来的痛苦,有利于充分利用剩余的间隙和利于天然牙的保存,有利于义齿取得就位道,有利于保护基牙和牙周组织的健康,所以精密附着体越来越的到患者的认可和普遍的使用。当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生所提出的护理要求,才能保证精密附着体使用时间的长久性和对于患者口腔环境的保护。可以说后期的护理过程的好坏也是决定精密附着体使用情况好坏的标准之一。
1 资料来源和方法
1.1 病例的选择 在某医院口腔科室中随机的调取20位经过精密附着体治疗的患者资料,年龄在21-78岁之间,以30-55岁的患者居多,其中有牙冠牙根严重缺损的,基牙为残冠残根等情况。
1.2 方法 对于残冠残根而牙髓并没有病变的情况应该及时的给与根管治疗。待牙片显示根尖治疗没有病变,根充治疗完好的情况下,观察两周以上仍然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者,即可进行修复性的治疗。对于残冠残根可以采用固定性的铸造桩核或者是根管内的种植体进行修復牙体的外形,然后制取模型,保证印模没有产生气泡,牙面的光滑度完整性和基牙肩台清晰度,最后用硬石膏倒取模型,制作精密修复体。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仔细、准确,试戴过程中如果出现就位问题,不应该轻易磨改附着体,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地调和,慢慢的达到患者所需要的舒适度,美观度,为义齿提供稳定性和固位性。同时,在有些情况下不适合选择做精密附着体,如口腔卫生环境不好,自洁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或是残疾人,没有安放附着体所学要的颌间距离,或是基牙牙周炎未得到治疗控制和(或)根充治疗不完善的患者。针对于做了精密附着体的患者,最后的医嘱也尤为重要,正确的护理方法决定了精密附着体的使用年限和对患者口腔内组织粘膜的损伤程度。才能达到患者的理想需求。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患者必须先试戴几天之后再加以粘固,粘固过程中,义齿应始终保持在基牙的支托凹内。
2 结 果
精密附着体是通过机械精密加工而成的预成附着体,其结构与牙体精密吻合,耐磨性好,精确度高,使用时间长,后期容易修理,不外露卡环、恢复了牙齿的自然外形起到了美观的作用,对基牙有较好的应力分布,将咬合力纵向垂直于牙根方向传导,避免了对基牙的侧向力,尤其是冠内附着体的位置接近于基牙的中轴,作用力对基牙的传导则更接近于垂直方向保护了基牙,减少龋齿、牙周病的发生,固位效果好、用起来自然舒适,尽量利用自身牙齿、减少了拔牙率,降低了食物嵌塞、菌斑和龋齿的发病率,患者用起来舒适自然并能提高咀嚼效率,有利于控制咬合力以及抗旋转力,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美观上都适用于牙列缺损的患者,是口腔修复过程中的不二选择。针对于精密附着体的使用,患者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保护和护理,必须定期的检查其余基牙的健康情况,看有无发生龋坏,有无牙周病变的发生,使用期间有无人为的损坏,卡环是否松动,基牙是否发生松动脱落或是侧向的倾斜状况,牙槽骨是否萎缩吸收变平,就位道是否清晰完整等等情况都是我们后期护理中必须要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3 结 论
一个好的精密附着体的制作完成所要具备的条件有很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患者口腔的自身环境是否合适制作精密附着体,分别从以下几点进行考察:1.口腔环境是否良好,自洁能力如何;2.能否自行操作取戴的过程;3是否有根尖周炎症,根充和根管治疗是否完善等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考虑制作精密附着体,再逐一根据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制作出各种适合患者的精密修复体。并且要保证其美观度和使用功能的完整。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取模的方式和方法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不能有气泡,龈缘处必须光滑,并且用硬石膏灌取模型等等。等到精密附着体制作完成之后,我们不宜立即粘合,必须先让患者试戴一段时间,找出需要打磨抛光的地方加以修改和磨除,最后才能粘合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可以说是另一个护理阶段的开始,对于口腔各种治疗,后期的护理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直接影响着前期的治疗是否成功,后期的不护理或是护理方法的不当将直接影响到精密附着体及其患者本人的健康。如果是塑料的精密附着体,就要避免用热水冲烫,以免发生变形的情况;如果是烤瓷精密附着体,在使用时应该避免咬过硬或是过脆的食物(如核桃,瓶盖等),以免造成绷瓷的现象,影响美观方面的问题。如果是按扣式精密附着体,在取戴时应该注意就位道的方向,切勿使用暴力或是直接用牙齿要进就位道中,这样会改变卡换的形态,同时也会造成口腔黏膜及其基牙的损伤。如果是栓道式精密附着体,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食物残渣进入牙槽脊与精密附着体之间,生成牙菌斑,造成严重的口腔异味和不适感,从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从各个方面看,口腔后期的护理显得尤为的重要。也算是界定精密修复体制作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马轩祥.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4-95.
[2] 魏洪涛,张天夫,曾晨光,等.牙颌三维有限元模型生成方法的探讨[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2):51-52.
附着体义齿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列缺损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病例纳入标准:(1)上颌为无牙颌,为全口义齿修复;(2)下颌仅残留双侧残根或双尖牙,为覆盖义齿修复;(3)牙列缺损,除外仍保留有残余牙根或基牙、没有任何健康牙以及牙齿缺失处对应的牙槽嵴已经出现中度以上吸收的患者;(4)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对本研究知情且书面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缺失部位的牙根外周骨组织被吸收破坏程度达到牙根长度的一半以上,经根管治疗后根尖出现组织病变者;(2)合并有口腔黏膜疾病、急慢性感染、结缔组织疾病、恶性肿瘤及精神病患者。基牙选择标准:(1)牙周袋≤0.3cm;(2)牙槽骨吸收≤1/3根长;(3)松动度≤Ⅰ度;(4)压根长度≥0.8cm;(5)X射线结果显示根尖周围无组织病变,根管治疗完善,根管充填严密;(6)缺牙区牙颌银距离≥0.4cm垂直高度;(7)基牙牙体经卡环固位后完整性良好。
1.2 材料
齿科钴铬铸造合金(美国Dentsply公司),义齿基托树脂(上海新世纪齿科材料有限公司),Ultrapak排龈线(美国皓齿),专用根管扩大钻(日本马尼株式会社),金刚砂车针(日本马尼株式会社),3M玻璃离子粘接剂(日本),SD球帽附着体(德国塞福公司),Magfit EX600磁性附着体(日本爱知制钢株式会社)。
1.3 方法
义齿制作的流程,上颌全口义齿、球帽附着体固位义齿以及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均依据相关卫生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制备。戴入义齿1周后,对患者进行复查,若无异常在义齿戴入后1、3、6个月、1年进行随访,所有患者的随访时间均为1年。
1.4 观察指标
义齿戴入6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义齿戴入1年后比较2组患者的牙周健康情况及满意度。
1.4.1 咀嚼功能测定
称取干杏仁2.0g、小枣3.0g,通过收集患者咀嚼30s后的实物残渣进行定筛滤过,将过滤后的残渣送到符合室温的条件下晾置24小时。与此同时采用相同质量的干杏仁2.0g和小枣3.0g作为对照物同时放在烘箱内,在65摄氏度恒温条件下烘干4个小时,分别对两组进行称重计算,咀嚼率的计算标准为咀嚼率=(a×咀嚼前质量-剩余质量)/(a×咀嚼前质量)×100%,a为对照试物烘干后的质量与其未烘干前质量的比值。
1.4.2 牙周健康检查
由同一名牙周科医生进行检查,包括牙槽骨高度、牙周袋深度、松动度、出血指数、牙龈指数。(1)牙槽骨高度:使用X线射线机测定下颌内侧边缘与下颌牙槽骨嵴的垂直距离即为牙槽骨高度。(2)牙周袋深度:使用牙周探针法记录舌侧远中、中央、近中部位以及颊侧远中、中央、近中部位深度的平均值。(3)松动度:以牙冠松动方向计算松动度,(1)Ⅰ度,颊舌方向松动;(2)Ⅱ度,颊舌方向松动并伴有远中近方向松动;(3)Ⅲ度,颊舌方向松动,并伴有远中近方向松动剂垂直方向松动。(4)龈沟出血指数:探诊不出血,牙龈正常记为0;探诊出血,牙龈正常记为1;探诊出血,牙龈无肿胀但出现色泽改变记为2;探诊出血,色泽改变,牙龈轻度肿胀记为3;探诊出血,色泽改变,牙龈明显肿胀记为4;牙龈自发出血记为5。(5)牙龈指数:健康牙龈记为0;牙龈轻度水肿,颜色发生轻度改变,探诊不出血,牙龈轻度炎症记为1;探诊出血,牙龈水肿色红,牙龈中等炎症记为2;牙龈出现自动出血倾向,牙龈明显溃疡或明显红肿,牙龈严重炎症记为3。
1.4.3 满意度调查
包括清洁维护、坚固性、舒适性、语音情况、咀嚼效能、美观性、固定情况7项内容,每项内容均有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4个等级。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已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比较2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2组患者的牙周情况比较
2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性附着体的牙槽骨高度、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明显优于球帽附着体。
2.3 2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磁性附着体组患者在舒适性、固位力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球帽附着体组(均有P<0.05);两组患者在清洁维护、语音情况、咀嚼效能、美观性、坚固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郭灏涌等研究指出,应用附着体固位的方式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治疗在美观上要优于磁性附着体,同时附着体的存在能显著提升实用者的咀嚼效率,也可以达到预防牙槽骨吸收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使用磁性附着体还是球帽附着体,患者均具有较高的咀嚼效率,但2组患者的咀嚼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在行义齿修复后,在力刺激作用下,牙根部的牙周膜本体感受器就会接收力刺激,从而患者更易感受到食物的硬度及形状,使机体能更有效的咀嚼食物,提高食物的咀嚼效率[3]。
基牙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全口义齿修复的成败。全口义齿修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基牙出现牙周炎或龈炎进而造成基牙不牢固出现松动,最终导致全口义齿修复治疗以失败告终。本研究结果提示,磁性附着体组患者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明显低于球帽附着体组。结果提示,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中能更好的保护牙周组织健康。这主要是因为磁性附着体固位时衔铁表面通常都会有显著的抛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牙齿菌斑的堆积;另一方面磁性附着体所应用的衔铁材料与患者牙龈以及牙龈周围组织能更好相容[4]。本研究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患者的基牙松动度显著低于球帽附着体组,这更表明磁性附着体在基牙保护方面的优越性,同时其对冠根比要求低于球帽附着体,在受到侧向力时,磁性附着体能沿根面板发生移动,有效减小了基牙所受的侧向力力度,能更好的保护基牙的牙周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磁性附着体组患者在舒适性、固位力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球帽附着体组;两组患者在清洁维护、语音情况、咀嚼效能、美观性、坚固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由于磁性附着体能很好的利用自身的避合磁路作用,将义齿的固位力明显提高[5,6,7]。磁性附着体固位的全口义齿与球帽附着体比较,其外观上无颊舌侧卡臂暴露的现象,并且在进行安装时其占用义齿基托的面积也较小,给人呈现出更加小巧、更加美观的感觉[8]。综上所述,与球帽附着体比较,采用磁性附着体固位的下颌可摘取义齿修复能提供更优的固位力,且能更好的保护基牙牙周组织健康。
参考文献
[1]姚希,谢雷,李昀生,等.磁性附着体和球帽附着体在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修复中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31(04):234-238.
[2]王一敏.磁性、球帽附着体和传统卡环固位体在老年下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2,28(26):53-54,57.
[3]郭灏涌.两种不同附着体固位全口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的生物相容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29(30):4790-4794.
[4]刘晶,张恩,刘子豪,等.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31(03):164-167.
[5]Yang T C,Maeda Y,Gonda T,et al.Magnetic attachment for implant overdentures:influence of contact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nture base on stability and bending strai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13,26(6):563-565.
[6]Maeda Y,Yang T C,Kinoshita Y.Development of a self-adjusting magnetic attachment for implant overdentur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2011,24(3):241-243.
[7]Chen J,Tomotake Y,Watanabe M,et al.Telescopic magnetic attachment for implant-supported denture:evaluation of splint effec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Maxillofacial Implants,2011,26(3):657-664.
附着体义齿 第4篇
关键词:MK1精密附着体,卡环式活动义齿,牙列缺损,咀嚼效能
上颌面是影响人体面中部位功能与外形最为关键的骨骼结构, 发生于该部位的牙列缺损, 不仅会直接损害患者牙齿的咀嚼功能, 影响患者面部外形, 还可能对发音功能造成一定影响, 非常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 牙列缺损问题发生率呈现上涨的趋势, 患者对疗效的要求也从重功能转移到功能与外形并重, 传统的卡环式活动义齿的不足日益凸显。面对这一问题, 口腔修复的相关技术、理论、材料不断更新, MK1精密修复体义齿等多种新型修复技术被研发出来, 在临床应用中显示诸多优势。我院此次为了了解MK1精密修复体义齿、卡环式活动义齿二者对咀嚼效能的具体影响, 分别选择34例患者实施了修复以及咀嚼效能研究,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68例牙列缺损患者均为我院口腔科在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收治, 皆为单侧上颌部位第一或者第二磨牙缺失, 缺损类型皆为Kennedy II类, 牙周情况较好, 未有龋齿症。 争得患者同意后, 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 男20例, 女14例, 年龄36岁~69岁, 平均年龄为 (45.2±6.7) 岁;对照组34例, 男19例, 女15例, 年龄35岁~68岁, 平均年龄为 (44.6±7.8) 岁。两组患者比较性别、年龄、缺损类型等一般资料, 均未有显著差异, P>0.05, 可实施组间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以MK1精密附着体义齿施治, 方法如下:选取第一、第二前磨牙作为基牙, 冠高 (缺牙区的高度) 在5mm以上;以全部覆盖上颌结节部位的缺牙区域, 到近中部位的第一、第二前磨牙间, 为基托范围;采用第一、第二前磨牙的烤瓷联冠修复术实施修复治疗, 将MK1精密附着体阳性部件置于第二前磨牙的远中位置, 阴性部件置于第一磨牙的组织面, 以插销连接两个部件。需要注意, 基牙必须依照烤瓷牙制备标准制取, 联冠间必须保留可放置间接固位体的足够间隙, 且各个基牙处于相同的就位道, 以硅橡胶制取功能性的牙齿印模, 并在技工室将义齿制作完成。对照组以卡环式活动义齿实施修复, 方法如下:基牙为缺损间隙一侧的第二前磨牙与对侧的第一前磨牙, 冠高 (缺牙区的高度) 在5mm以上;基托范围:从缺牙区域向外延伸, 直到对侧第二前磨牙的近中部位;于第二前磨牙处设计RPI卡环, 将间隙卡放置于对侧第一前磨牙部位。按照常规制作方法制作活动义齿。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与卡环式活动义齿材料均为镍铬合金, 镍、铬、铜所占比例分别为63.5%、27%、5.6%, 人工牙均选贺利氏三层色牙。
1.3评价方法
在患者治疗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 分别测定修复牙齿的主观感受与咀嚼效能, 测定方法为分光光度仪。具体方法如下:以清水充分漱口, 以彻底清洁口腔;清洁完成后, 选取已经去皮且分为两瓣 (约为5g) 的炒花生米置入修复牙齿部位, 使用该部位进行充分咀嚼 (时间为30s) ; 将咀嚼物吐入已备好的口杯内, 反复进行漱口, 保证口内无任何残留;采用蒸馏水对吐出物进行充分稀释 (约稀释为1000ml) , 再用玻璃棒对其搅拌1min, 搅拌后沉淀2min;在量筒中上部位1/3处吸取5ml悬浊液, 置于比色皿中, 将波长调至590nm, 对吸光的光度数进行记录, 计算吸光值。以吸光值评定牙齿咀嚼效能, 吸光值越高, 证明咀嚼效能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为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的记录方式为 (±s) , 以t值法检验对比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计数资料以“n”和“百分率”记录, 行x2法检验, P<0.05为有统计意义。
2结果
对照组34例患者中16例 (47.06%) 咀嚼有力, 10例 (29.42%) 主观感觉稳固舒适;观察组对应对照组则分别为25例 (73.53%) 、26例 (76.47%) 。分别对比两组中咀嚼有力、稳固舒适患者所占百分率, 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2个月与6个月时, 咀嚼效能分别如表1所示, 观察组在三个时段的指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作为可摘除局部义齿与固定义齿二者联合的新型修复方式, 可以借助于定位锁将阳性部件与隐形部件加以结合, 使两者达到充分嵌合的效果, 保证牙齿的固定度, 而且, 其修复体与剩余牙齿间的直接固定力可通过阳性部件垂直传递到基牙的牙根部位, 使水平方向所产生的牙齿咀嚼力得以平衡或抵消, 进而提升牙齿整体的咀嚼效能以及舒适度。
在此次研究中, 采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实施修复的34例患者, 73.53%咀嚼有力, 76.47%主观感觉牙齿稳固舒适, 明显高于使用卡环式活动义齿修复的47.06% (咀嚼有力率) 及29.42% (主观稳固舒适率) , P<0.05, 差异显著。而且,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后的1个月、2个月及6个月, 患者的咀嚼效能分别与卡环式活动义齿的患者相比较, 均显著高于后者, 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MK1精密附着体在牙齿固定度、舒适度、咀嚼力、整体咀嚼效能方面所具有的优势。
此外, 相比于传统的卡环式活动义齿,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还有金属部分相对隐蔽、牙体外观接近真牙、义齿不易活动脱落的优势, 而且, 在修复中, 它只需做单侧的基托, 可以有效降低口腔异物感及患者对义齿的排斥感, 缩短修复体影响患者口腔健康的时间。但是, 经过多项临床研究, 临床医师发现, 在使用MK1精密附着体义齿时, 应当严格限定牙齿缺损类型、基牙牙周情况、是否有龋齿症、基牙牙冠高度以及患者平素口腔卫生, 优先对符合各类客观条件, 而且愿意与医师配合, 能够定期进行进行复查的患者, 实施治疗。我院此次研究中34例以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患者之所以得到了良好的疗效, 与研究人员严格限定了入选条件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 MK1精密附着体义齿在修复上颌面牙列缺损中具有诸多优势, 可以有效满足患者对牙齿修复的功能及外观双方面的需求, 极大地弥补了传统的卡环式活动义齿的缺陷, 应当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珍.铸造支架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1) :1485-1486.
[2]徐业高.固定义齿与活动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12X) :148.
[3]蔡世雄, 陈婉红, 孙玉环.活动义齿在牙周病修复治疗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32) :115-116.
附着体义齿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1月至2007年9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列缺损患者76例, 其中男71例, 女30例;年龄35~70岁;根据牙周状况分成2组, 每组各38例。
1.2 适应证选择
下颌牙列KennedyⅡ类缺损, 所缺牙齿为第一或第二磨牙;无活动性牙周炎症, 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患者无全身系统性疾病。缺牙区相邻的双尖牙松动度I的分为第2组。
1.3 修复方法
第1组采用MK-Ⅰ锁止式附着体修复, 第2组采用ASC-52缓压式附着体修复。设计:镍铬合金烤瓷牙, ASC-52和MK-Ⅰ附着体, 镍铬合金支架、拜耳牙、拜耳基托树脂;单侧设计, 联合双基牙的远中放置冠外附着体;牙体预备、硅橡胶取模、灌模、咬关系、排牙试戴、充胶。技工室:定远牙科加工中心。
测试方法每例患者分别在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采用吸光度法测量其咀嚼效能。给受试者每人每次5g干花米仁, 充分咀嚼30s后吐人容器内, 吐尽口内残留物, 用清水将义齿上附着残渣冲洗人该容器内;加水稀释至1000m L, 充分搅拌1min后静置2min, 用吸管吸取容器上1/3悬浊液5m L, 置比色皿中, 放入722型光栅分光度计内, 测定该悬浊液在波长590nm处的吸光度A值。将我科测试的戴卡环可摘局部义齿的肯氏Ⅱ类者的吸光度值作为对照, 与附着体患者1个月后测得的吸光度值进行比较。
统计学方法。用ANOVA程序进行分析, 进行咀嚼效能比较, 作配对t检验。
2 结果 (见表1, 2)
结果显示MK-Ⅰ锁止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高于ASC-52缓压式附着体义齿 (P<0.01) , 而且明显显示冠外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高于卡环可摘局部义齿 (t=7.177, P<0.01) 。
3 讨论
3.1 测定咀嚼效能的高低是客观评价义齿修复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3]
咀嚼效能是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 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 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及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广泛地应用于评价牙列缺损或缺失后义齿的修复效果。目前常用测定咀嚼效能的方法有3种: (1) 称重法; (2) 吸光度法; (3) 比色法[4]。其中吸光度法测试结果的精确度和患者的依从性较高。咀嚼效能高者嚼得细碎, 悬浊液的浊度高, 测出的吸光度读数大, 反之则小。
3.2 咀嚼效能的影响因素及效能的高低反映咀嚼功能的强弱, 是咀嚼过程中各种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现
患者的口腔状况以及整个口颌系统的健康状况、全身健康状况均会影响咀嚼效能。牙列末端游离缺损患者咀嚼功能可能只有正常的1/4~1/3, 修复后可得到部分恢复和提高。义齿在行使功能时能否提高咀嚼效能取决于义齿的固位、稳定是否良好。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在修复末端游离缺损时, 易产生翘动, 摆动、旋转、下沉, 咀嚼效能减弱, 基牙松动。
3.3 本实验显示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高于卡环式可摘局部义齿, MK-Ⅰ附着体义齿高于ASC-52附着体义齿
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采用不同的固位体, 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作用有所不同。义齿咀嚼效能的高低取决于义齿支持组织所提供支持力的大小。Saito等[5]在研究受力时认为附着体义齿主要是由基牙提供强大的支持力, 牙槽嵴的支持作用较弱;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义齿咀嚼效能的高低。附着体义齿是通过阴阳结构的机械嵌合锁结结合形成较强固位力, 且能长期保持效果, 稳定性也较好。MK-Ⅰ附着体其固位使用锁止装置阴阳两极在锁止的状态下是无法脱出的, 固位力特强, 咀嚼时对基牙所产生的多向性牙周压力也较大, 长期应用或对基牙产生较大损害, 对基牙要求较高, 而ASC-52缓压式附着体使用开放栓道, 并在球杆中间应用一个贵金属推簧杆固位, 当受力较大时或方向改变时通过阳极的轴向拉伸与摆动来缓解较大的咀嚼力, 减少对基牙的损害, 对基牙的选择要求不高。因此, 虽然MK-Ⅰ锁止式的咀嚼效能明显高于ASC-52缓压式, 但其产生的牙周负担也大, 国内外许多研究均认为人体的咀嚼效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年龄、性别以及受试者的全身健康情况、口腔状况均会影响咀嚼效能国内尚未有学者对此进行研究。咀嚼效能在3个月后基本稳定下来, 并逐渐增加, 其长期修复效果有待于进一步随访及资料收集。
摘要:目的比较缓压式与锁止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方法2组各38例下颌KennedyⅡ类缺损患者行ASC-52缓压式和MK-Ⅰ锁止式附着体义齿修复, 并在1个月、3个月后采用吸光度法测试其咀嚼效能, 并进行比较, 作配对t检验。结果1个月后缓压式义齿的均值为0.751, 3个月后为0.811;锁止式义齿的均值为0.911, 3个月后为为0.983。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结论在下颌游离缺损修复中, MK-Ⅰ锁止式附着体义齿的咀嚼效能高于ASC-52缓压式。
关键词:咀嚼效能,附着体义齿,游离缺损修复
参考文献
[1]Riedy SJ.The Precision mtaehment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J].J Tenn Dent Assoc, 1997, 77 (2) :36~39.
[2]Tsai SP, Shen Y F_SimPlified method for fabrication of a clasPless re-moveable Partial denture using extracoronal resilient attachment[J].J Prosthet Dent, 1999, 82 (1) :114~115.
[3]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4]韩建勋, 马楚凡, 王美青, 等.三种咀嚼效率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J].口腔医学纵横杂志, 1997, 13 (2) :94~96.
附着体义齿 第6篇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
义齿18 件, 其中上颌8 件、下颌10 件。修复前对所有的残根进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和根管治疗。16 例均选择双侧各一个磨牙作为基牙, 2 例因双侧后牙缺失, 故选择双侧尖牙作为基牙。
1.1.2
常规半口义齿 12 件, 采取常规塑料基板制作方式。
1.2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方法
1.2.1 基牙预备
齐龈磨平根面, 根管预备, 颈缘形成肩台以保证根帽密合。
1.2.2 制作带衔铁的根帽
将衔铁置于根帽蜡型中, 包埋蜡型, 用钴铬合金浇铸成根帽。
1.2.3 制作义齿
将根帽试戴合适后粘固于基牙上。将Magfit EX- 600W牙科磁性附着体 (爱知制钢公司, 日本) 磁体与相应衔铁准确对位, 常规取模, 制作义齿。
1.2.4 初戴及完成义齿
义齿初戴合适后, 患者先戴用2 周左右, 咬合稳定后在口内将磁体粘固于义齿组织面。
1.3 评价指标
2 种半口义齿修复前与修复后1、 6、 12 月3 个时间点进行随访:①由同一牙周科医生测定各基牙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 ②修复后6 个月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 (吸光度法) [1], 使用 752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天普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上海) , 测定吸光度 (A) 值。③修复12 个月后参照赵铱民等的标准[2]评价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固位效果。
2 结 果
2.1 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前后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随时间延长略有增高的趋势, 但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 (表 1) 。
2.2 咀嚼效率
2 种半口义齿修复后半年进行咀嚼效率的测定, 经t检验统计分析P<0.05, 差异有显著性。18 例覆盖半口义齿中, 16 例磨牙作基牙的患者A值平均值为0.81, 其余2 例尖牙为基牙的患者A值平均值为0.70 (仍然高于常规半口义齿) (表 2) 。
2.3 义齿固位
覆盖半口义齿修复12 月后有1 例基托折裂, 经加网修理后可以正常使用;满意+良好所占百分率为89%, 2 例改善均为尖牙基牙的患者。常规半口义齿修复后12 月出现1 例下颌半口义齿固位变差;满意+良好所占百分率为75% (表 3) 。
2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3.1 固位及咀嚼功能显著提高
应用2 个磁性附着体就可使半口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3], 这就保证了义齿在各种功能状态下都能保持持续可靠的固位, 进而提高了咀嚼效率[4], 后牙作为基牙比前牙作基牙时固位和咀嚼效率更佳。如果能保留残根, 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修复, 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3.2 对基牙的保护作用明显
磁性附着体的钉帽状衔铁覆盖基牙根面, 如果设计制作得当并采用强力粘接树脂粘固即可严密地覆盖牙根面而防止继发龋。
总之, 采用磁性附着体覆盖半口义齿在临床修复中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95-296.
[2]赵铱民, 邵龙泉, 林丽红, 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9, 15 (6) :422-423.
[3]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5-391.
附着体义齿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于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进入本院制作全口覆盖义齿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以18例使用常规义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制作全口覆盖义齿的患者中男性9例, 女性11例, 年龄为56~73岁, 平均年龄为 (62.3±3.2) 岁;共使用64枚磁性附着体制作30件全口覆盖义齿, 其中13件上颌总义齿, 17件下颌总义齿。对照组中男性10例, 女性8例, 年龄为54~68岁, 平均年龄为 (60.4±3.8)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①基牙选择及基牙预备:进行磁性附着体固位时, 一般选择根长>10 mm, 牙槽骨吸收在根长1/3以内, 没有牙周炎症遗留问题的基牙, 单颌余留1~2颗尖牙或者双尖牙, 并对基牙进行必要的根管治疗。进行基牙预备时将基牙截冠使根面和龈缘相齐平, 准备好专用根管扩大钻及低速手机以随时改变根管粗细, 准备1~1.5 mm内径的根管, 留出2 mm以上作为根尖封闭区, 用磨头在根管口预备内径为0.2 mm、长度为2 mm的防旋转小沟, 在根面预备盘状凹面, 确保根帽衔接有足够的空间, 预备宽1 mm、倾斜45°的肩台, 修整根面尖锐线角并抛光[2]。②制作印模:使用排龈线在牙龈周围进行5 min常规排龈, 使用注射硅橡胶法制作根管, 具体步骤为:准备塑料专用牙根钉和托盘, 在根管内涂抹石蜡油, 在根管口注射聚醚硅橡胶, 用低速手机将硅橡胶打满根管, 插入准备好的牙根钉, 用托盘取出印模[3]。③制作根帽衔铁:取出印模, 制作根帽蜡型时将衔铁设置在根管口较低位置, 在根面中央偏舌侧, 保证其吸附面和牙平面平行, 根帽由钴铬合金铸造, 略微进行抛光打磨。④制作义齿:先在基牙上试戴, 后粘固根帽衔铁, 将磁体吸附于衔铁上, 制作义齿。制作义齿时可加入铸网抵抗弯折, 并留出磁体窝。⑤义齿试戴及完成义齿:制作完成后先让患者试戴1~2周, 如果试戴后无不良反应则在预留出的磁体窝舌侧开出一条直径为2 mm的自凝塑料排溢通道, 在磁体窝内注入自凝树脂, 在根帽上准确吸附磁体, 将义齿戴入患者口中, 提醒患者紧咬正中咬位, 使自凝塑料从溢出道中排出, 而后取出义齿进行修整抛光, 从而完成义齿[4]。
1.3观察指标:观察基牙在粘固磁性附着体后的固位情况和健康状况, 安置磁体前后对固位力进行测试, 并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咀嚼效率,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为期10~18个月的随访, 统计患者满意度。基牙健康状况主要从牙齿松动度、龈沟出血指数、基牙牙龈指数等方面分析。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件使用2~4个磁体的义齿修复效果满意或良好, 10件使用1个磁体的义齿固位效果得到改善, 见表1, P<0.05。基牙健康状况良好;全口覆盖义齿后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明显优于之前, 且逐渐稳定;14例对磁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效果感到满意, 12例效果良好, 4例效果改善。
3讨论
磁性附着体对于义齿的固位力和咀嚼效率都有显著作用, 并且固位力是永久性的, 随着义齿逐渐稳定, 它会得到持续的固位力, 即使不断摘下义齿, 重新佩戴时固位力也不会受到影响, 能够帮助患者尽快适应义齿, 不会产生任何不适感。在佩戴义齿前由于对基牙的冠根进行调整, 能够避免义齿对基牙产生压应力从而保护基牙免受伤害。在制作磁体义齿时, 要注意避免使自凝塑料进入根帽倒凹面, 尽量加入铸网提高其抗折性, 彻底清理基牙, 以免影响修复效果, 定期对基牙进行检查, 防止生长细菌引起炎症, 全面保护基牙的健康。使用磁性附着体制作的全口覆盖义齿拥有舒适、美观、取戴容易、稳固效果佳的优点,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 使用67个Magfit磁性附着体为20例患者制作30件全口覆盖义齿, 并以18例使用常规义齿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在基牙粘固磁性附着体后的固位情况和健康状况, 安置磁体前后对固位力进行测试, 并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咀嚼效率, 发放调查问卷进行为期1018个月的随访。结果 20件使用24个磁体的义齿修复效果满意或良好, 10件使用1个磁体的义齿固位效果得到改善;基牙健康状况良好;全口覆盖义齿后固位力和咀嚼效率明显优于之前, 且逐渐稳定;14例对磁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效果感到满意, 12例效果良好, 4例效果改善。结论 磁性附着体在全口覆盖义齿中的临床修复效果较好, 能够显著提高义齿固位力和咀嚼效率,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全口覆盖义齿,临床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
[1]Noar JH, Wahab A, Evans RD, et al.The durability of parylene coatings on neodymium-iron-boron magnets[J].Eur J Orthod, 1999, 21 (6) :685.
[2]赵依民, 邵龙泉, 林丽红, 等.Magfit磁性附着体在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9, 15 (6) :422-425.
[3]张军岐, 王玉善.磁性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义齿的应用中的定量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杂志, 2008, 17 (4) :376.
附着体义齿 第8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贵阳市口腔医院收治全口无牙颌需行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的86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18~58岁,平均(33.43±5.32)岁。随机分为杆卡组与按扣组,两组各为43例,两组信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纳入标准:均无牙颌修复,其颌骨最小的骨量为能容纳直径4 mm、长度10 mm的种植体; 严重牙槽骨吸收。排除标准:凝血异常、严重磨牙、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等。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详细记录患者信息,分别给予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美国FACTOR INC)和按扣式附着体固位(美国Sterngold Dental LLO,CLIXTi-Ti)。
采用2段非潜没式种植体(瑞士Straumann公司,SLA柱状种植体)植入颌骨。种植体的安放位置: 按覆盖义齿要求,种植体最好位于牙弓中段重要位置上,有利于承担牙合力和咬合平衡。由于无牙颌牙槽骨普遍的萎缩,应确保种植成功为优先选择。根据患者的牙槽骨实际条件,能在牙列中段植入的尽量考虑,双尖牙区条件差者种在前牙区。全口义齿试戴合适后制作杆卡式或按扣式附着体固位覆盖全口义齿。
随访观察2年,对咀嚼性能、牙周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满意度包括:义齿稳定性、外形美观性、语音情况、咀嚼效能、清洁维护。分为满意及不满意。
咀嚼效率测定[2]:称取干花生米2.0 g,分别咀嚼30 s后收集咀嚼残渣,用测定筛过滤,室温下放置24 h。与称取的对照试物花生米2.0 g一起放入干燥箱内,65℃恒温烘干4 h后分别称重,按以下公式计算咀嚼效率:咀嚼效率=(a×咀嚼前重量- 剩余量) /(a×咀嚼前重量)×100%(a为对照试物烘干后重量与其鲜重的比值)。
边缘骨吸收:通过种植体根尖片或全景曲面断层片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心。使用Image J program 1.48 s软件测量种植体修复后2年种植体颈部平台至颈部接触皮质骨冠方边缘距离,与种植体长轴平行,以种植体实际长度为参照标准,记录种植体近中和远中骨吸收程度(精确到0.01 mm)。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数据资料经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数据的两组间的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行 χ2检验,多组之间比较用方差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后两组满意度及咀嚼性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满意度及咀嚼性能比较结果显示: 杆卡组咀嚼效能、义齿稳定性满意例数明显高于按扣组,且咀嚼效率亦明显高于按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治疗后两组骨吸收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骨吸收情况比较结果显示,随访2年杆卡组边缘骨吸收最小为0.02 mm,最大为2.63 mm;按扣组边缘骨吸收最小为0.01 mm,最大为2.65 mm;两组边缘骨吸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两组菌斑指数比较
两组菌斑指数比较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杆卡组与按扣组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杆卡组与按扣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术后24个月杆卡组菌斑指数明显低于按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3讨论
全口无牙颌患者的义齿修复是口腔医学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口腔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尤其对于牙槽嵴严重吸收的患者,义齿修复的疗效不佳。采用种植覆盖全口义齿修复技术,可以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拓展了无牙颌患者的治疗手段。目前临床上杆卡式附着体和按扣式附着体结合种植体修复全口义齿的临床操作简便、疗程短、固位好、咀嚼效能高、费用相对较低、患者易于摘戴和清洁,因而越来越成为全口种植修复的优先选择。但两者固位修复何种效果更好尚无定论。
本研究分析患者对杆卡式与按扣式附着体治疗的满意度发现,杆卡组咀嚼效能、义齿稳定性满意例数明显高于按扣组,进一步分析咀嚼效率发现,杆卡组咀嚼效率亦明显高于按扣组。可见杆卡式附着体有更好的咀嚼效能及固位效果。分析认为杆卡式附着体属于机械式固位,主要是利用杆与尼龙卡之间的卡抱结构起作用[3,4]。研究发现[5],杆卡式附着体中1只卡约4.6 N的固位力,2只卡即可满足下颌全口义齿的固位力。由于外力加载在种植体之间的中前份区域时种植体承担的应力和扭矩都相应更大,本研究选择3只卡可以进一步增加固位力,且杆卡式附着体有较好的对抗义齿侧向滑动的作用[6],因此可以更好地提高义齿的稳定性。
临床上牙周指标主要包括牙周袋的深度、牙周出血情况及牙周附着丧失。本研究分析不同附着体固位对牙周健康的影响发现,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附着丧失(atlachment lost,AL) 均有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杆卡组PD、BI、AL明显低于按扣组,但术后12个月和24个月两组牙周指标比较无差异。可见杆卡组与按扣组均可以改善患者牙周情况,虽然长期观察两组疗效无差异,但杆卡组可以更早的改善牙周。MALO等[7]研究发现,术后6个月杆卡附着体治疗后PD的减少(4.0±1.6)mm明显大于按扣组减少的(2.2±0.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菌斑指数可以有关反应无牙颌种植修复后的维护情况[8],本研究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杆卡组与按扣组菌斑指数均有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杆卡组与按扣组菌斑指数比较无差异;但术后24个月杆卡组菌斑指数明显低于按扣组。可见杆卡式及按扣式附着体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但长期看来杆卡组改善更为明显。分析认为杆卡式及按扣式附着体均为可拆卸附着体,因此方便患者进行清洁,对清除菌斑提供条件[8]。由于杆卡式附着体可以更好覆盖种植体边缘,因此降低菌斑堆积[9,10]。而按扣式附着体由于容易发生按扣表面磨损, 容易在磨损处发生菌斑堆积[11,12]。
附着体义齿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