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精选4篇)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历, 男20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4.8岁, 发现血尿18例, 体检发现14例。

1.2 手术方法

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 患者取健侧卧位, 分别于腋后线、肋缘下、腋中线髂嵴上及腋前线肋缘下切开皮肤以戳卡进入后腹腔, 气囊扩张后腹腔5分钟, 用分离钳与超声刀分离筋膜和脂肪囊, Hemolock先结扎并切断肾动脉, 然后Hemolock结扎并切断肾静脉, 于肾周筋膜外完整游离肾, 取出标本。结果:本组手术患者均获成功, 术后患者禁食12~24h, 术后36~48h下床活动, 7~10d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缺乏了解相关的疾病知识, 有疑虑和恐惧心理, 切除后影响生活, 心理负担重, 术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 向患者讲解腹腔镜的基本知识与开放手术的区别, 放松心情, 接受手术。2.1.2术前准备 (1) 术前做好全面检查, 详细了解病情, 了解心、肺、肝, 肾功能, 血尿常规, 凝血, 生化检查, 行CT检查, (2) 术前1d做好术区皮肤准备, (3) 胃肠道准备:术前2d禁食豆类, 牛奶, 术前晚灌肠[1], 术前禁食8h, 禁水4h, (4) 嘱患者戒烟酒, 注意保暖, 教会病人有效咳嗽。

2.2 术后护理

2.2.1 全麻后护理

去枕平卧床6h, 未清醒时头偏向一侧,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和呼吸音等情况,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2], 术后1d给予拍背, 清醒者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 防止肺部感染。

2.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心电监测, 血压监测, 血氧饱和度监测, 术后准确记录24h尿量, 肾窝引流量, 肾窝出血及感染是常见并发症, 每日更换引流袋, 告知病人侧卧, 防止肾窝引流管受压牵拉, 折叠, 有利于引流液流出,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 短时间内出血多, 考虑伤口有大出血, 肾周引流管24h引流量>300m L, 立即通知医生。留置尿管, 记录尿量, 观察对侧肾功能, 术后2h无尿或尿量逐日减少, 立即通知医生[3]。

2.2.3 观察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防止感染, 及时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 清洁。

2.2.4 察颈面部皮肤

2.2.5 妥善固定引流袋

用别针固定在床单上, 保持引流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 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会阴部清洁, 每日碘伏清洁尿道口一次, 每周两次定时更换引流袋, 位置不可高于耻骨联合。

2.2.6 术后患者24h排气可进流食, 48h后可进半流食, 术后3d可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2.3 术后并发症护理

2.3.1 观察肾窝引流管的量及颜色如发生术后出血, 必须立即卧床休息, 通知医生处理。

2.3.2 患者持续高热, 应考虑感染, 护理措施,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治疗, 嘱患者适量饮水, 保持尿管及肾窝引流管通畅。肺部感染, 术后患者清醒后给予半卧位, 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2.4 出院护理

出院后3个月内避免体力劳动, 禁止剧烈活动, 注意休息, 适当活动, 加强营养, 多吃蔬菜水果, 补充优质蛋白, 多维生素食物, 慎用药物, 防止损伤肾脏, 保护健侧肾脏, 定期复查肾功能和B超, 禁烟酒, 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腹腔镜手术尽管创伤小, 术区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 有其独特的优点, 但其穿刺、气腹及电烫等操作对呼吸、循环、内分泌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适随诊[4]。

3 小结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15例报告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47.5岁。术前均B超、IVP、CT确诊,健侧肾无异常。结石导致的无功能肾9例,其中感染肾9例;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导致的无功能肾2例;肾结核肾4例。左侧8例,右侧7例。

1.2 方法

全麻,健侧卧位。腋后线12肋间下做长1.5~2.0 cm切口,切开皮肤后用血管钳钝性分离至腰背筋膜下,食指伸入腹膜后间隙作钝性分离。置自制球囊导管于腹膜后间隙,充气约500 ml,维持5 min后排气拔出球囊导管。食指引导下于腋前线肋弓缘下及腋中线髂嵴上约2 cm分别作一小切口,置入5 mm和10 mm套管针,腋后线切口置入10 mm套管针。根据术中情况还可在腋前线平脐水平上另放置一个5 mm套管针用于术中牵引暴露。腋中线套管置入30°观察镜,另2个套管置入操作器械。充CO2,压力为1.73~2.00 kPa。纵行切开杰氐筋膜、脂肪囊沿输尿管向上分离显露肾脏动静脉,分别用2枚Hem-o-lok于腹主动脉侧结扎,其远端大钛夹夹闭,于Hem-o-lok和钛夹间离断,贴肾被膜游离患肾以及输尿管,于髂血管平面离断,输尿管残端钛夹夹闭,肾脏放入收集袋,绞碎从适当扩大的腋后线12肋间下截孔取出,降低气腹压力,确认术野无活动性出血,经髂嵴上套管针留置腹膜后引流管1根,关闭切口。术后腹膜后引流管留置3~5 d,无明显引流液体1 d后拔出。

2 结果

除1例脓肾因与周围肠道粘连紧密中转开放外,其余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7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无一例输血。术后24~48 h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6±0.5) d,术后1例结核肾患者继发肾窝及伤口感染,门诊换药1个月痊愈。

3 讨论

自从Clayman等[1]于1990年开展首例经腹途径腹腔镜肾切除和Gaur[2]1993年开展首例经后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无功能肾切除进入了一个新的微创阶段。开展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取代开放手术,能大大减轻无功能肾患者的痛苦。肾脏位于腹膜后间隙,采用经腹膜后间隙入路施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理论上更为合理,不会或减少对腹腔内脏器造成干扰和污染。其途径直接,患者损伤小、术后痛苦少、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张海滨等[3]比较了48例经腹和经后腹腔两种途径腹腔镜肾切除术,陈映鹤等[4]总结了17例后腹腔镜单纯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均认为后腹腔入路更佳。

后腹腔的镜下解剖是完成后腹腔镜手术的基础,熟悉后腹腔间隙的镜下解剖标志如腰大肌、前侧腹膜等,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笔者认为,(1)先处理肾血管,肾蒂的处理是肾切除成功的关键,直线切割器(Endo-cut)、生物夹和Hem-o-lok结扎锁处理肾血管牢靠。尤其Hem-olok是近几年应用较为广泛的腔内血管结扎器械[5],其优点是锁扣血管牢固可靠,一般不会出现锁夹脱落的危险,Hemo-lok有多种不同大小型号,可以完全夹闭宽粗的肾静脉;体积小使腔内操作灵活便捷,而且血管损伤的可能小,避免了Endo-cut可能出现的故障;此外价格适中,能够被广大基层医院所接受。用钛夹处理肾血管仍然是较经济的方法,但存在滑脱的风险。本研究采用Hem-o-lok结扎肾蒂血管,无一例出现滑脱。(2)游离肾脏时应贴肾被膜或于其下剥离,以减少出血,,避免腹膜损伤,维持足够的空间和清晰的视野,防止损伤周围器官。对于积水明显影响操作的情况,可以戳孔将积水吸出,释放空间,以利操作。对于粘连明显的情况,在解剖明确的情况下需要更多应用锐性分离。因为此时钝性分离较为困难且易出血,粘连严重甚至可以考虑包膜下切除。(3)结核肾切除后,肾窝可适当喷洒抗结核粉剂药物,有助于术后伤口愈合,避免术后肾窝感染[5]。本组术后1例结核肾患者继发肾窝及伤口感染,门诊换药1月痊愈。后3例结核肾术中均常规肾窝适当喷洒抗结核粉剂药物,术后未发生肾窝感染、伤口不愈情况。

可见,后腹腔镜下无功能肾切除术具有微创、出血较少、恢复快等特点,基层医院的医生也能够掌握,可取代大部分无功能肾开放切除术。

摘要: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无功能肾患者(积水无功能肾11例,结核肾4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切除术。结果 除1例脓肾因与肠道粘连紧密中转开放外,其余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7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无一例输血。术后24~48 h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6±0.5)d。结论 后腹腔镜下无功能肾切除术可取代大部分无功能肾开放切除术。

关键词: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参考文献

[1]Clayman RV,Kavoussi LR,Soper NJ,et al.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initial case report.J Urol,1992,]46:278 -282.

[2]Gaur DD.Purohit KC.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y nephrectomy:initial case report.J Urol,1993,149:103 - 105.

[3]张海滨,单炽昌,林哲,等.腹腔镜肾切除术两种不同入路的比较.中国内镜杂志,2004,5(5):23-27.

[4]陈映鹤,何有华,张磊,等.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积水.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2):1242-1244.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第3篇

关键词:后腹膜腔镜,肾切除术,改良体位垫,术中护理

现代麻醉理论认为, 体位的变化, 会导致呼吸和循环等生理功能的改变。安置体位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 又不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循环及神经功能[1]。目前, 国内90°侧卧位肾区手术, 体位摆放多依靠腰桥抬高肾区, 其次考虑体位垫的选择, 易造成患者腰桥前后体位变动过大, 患者的血压波动较大, 循环功能不稳定, 增加手术危险性及术后患者躯体的极度不舒适。为了能充分暴露术野, 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舒适、安全和方便操作及循环功能的稳定。我科自2012 年采用了新的手术体位垫改良设计方法, 并与传统的体位安置方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 年6 月~2013 年10 月, 选取100 名腹腔镜组同一名手术医生、同一名麻醉医生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切除术手术的患者。男58 例, 女42 例, 年龄41~73 岁, 平均 (56.2±3.5) 岁。身高158~178 cm, 平均 (168±4.8) cm, 体重54~74 kg, 平均 (63±7.5) kg。分组按手术顺序奇偶数随机分为两组, 奇数为改良体位组 (观察组) , 偶数为传统体位组 (对照组) , 每组各50 例。观察组男30 例、女20 例, 平均 (56.6±2.1) 岁。体重平均 (63±5.6) kg。对照组男28 例、女22 例, 平均 (55.8±2.9) 岁。体重平均 (64±4.7) kg。麻醉方式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麻醉方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研究遵循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学标准。入选标准:①符合后腹膜腔镜下肾切除手术诊断标准, 具有手术指证。②患者无腰腿疼痛及脊柱手术外伤史。身高158~178 cm之间。③两组患者均由同一名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实施手术。④患者可以配合研究, 术后具有良好的感知、判断及语言表达能力。排除标准:①脊柱无器质性病变及手术外伤史。②术前诊断为肾肿瘤伴下腔静脉瘤栓及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的患者。③体重为恶液质体质的患者。④不能理解调查内容的患者。

1.3方法

1.3.1 材质选择

传统的体位垫采用常规大小、不同型号的长方体海绵做填充物, 外用硬质的黑色皮革缝扎包裹。改良体位垫为自行设计订做的固定规格的半弧形海绵垫, 外用红色软皮革无角度密封封胶包裹。圆枕的材质同弧形。

1.3.2 改良体位垫设计

体位垫为半弧形, 底边宽50 cm, 比手术床宽度窄10 cm, 利于术者操作。长30 cm, 中心点的半径高10 cm, 两边呈弧形斜坡状延伸。此体位垫可改善患者侧卧的舒适度, 体位垫最高点对准腰桥放置, 摇高腰桥15°即可良好暴露手术野, 扩大后腹膜腔镜的操作空间。制作宽50 cm、直径10 cm的圆枕垫置于胸腋下, 防止臂丛神经受压损伤。 (图1-3) 。

1.3.3手术体位的摆放

患者全麻后取90°健侧卧位, 双上肢置于上下两层托手架上, 位于上方的下肢伸直, 下方的下肢屈曲15°, 两膝之间放置软垫。膝关节处用约束带固定, 压力适中。麻醉医生保护患者头部及气管插管防颈椎损伤及插管脱落。一名医生在肩部, 另一名医生在对侧髋部, 对准腰桥 (患者的第11、12 肋) , 两名医生同时轻抬患者, 观察组患者由巡回护士将半弧形垫最高点对准腰桥放置, 胸腋下方放置直径10 cm的圆软垫。臀部的固定架腹侧支点在耻骨联合, 背侧在骶尾部处分别固定于床缘处。暴露耻骨联合及会阴。约束带于上方的腹股沟固定髋部。术中抬高腰桥15°, 观察患者脖颈位置, 依患者头部位置高低不同, 头圈下垫高低合适的体位垫, 保护颈椎。对照组患者侧卧后由巡回护士选择大小合适的长方体体位垫, 上缘齐腋下10 cm, 下缘齐肋缘下。术中抬高腰桥30°, 手术床尾三分之一下垂过度, 需手工抬高床尾15°, 头托抬高15°。其余同观察组方法。

1.4 观察指标

1.4.1 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情况, 记录麻醉监护仪抬高腰桥前、抬高腰桥后即时、3 min、5 min血压及心率的变化。

1.4.2 由术者评判两组患者手术视野暴露情况, 评分标准参照Fromme术野质量评分表修改制作表格[2], I级为抬高腰桥, 患侧腰大肌完全伸展抬高, 术野暴露良好;II级为抬高腰桥, 腰大肌未完全伸展, 术野暴露不完整, 需用球囊人工再次扩大后腹膜腔暴露术野, 利于操作。III级为抬高腰桥, 术区仍然凹陷, 术野范围狭小, 需重新摆放体位。

1.4.3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 为开始麻醉至麻醉苏醒的时间, 以min为单位。

1.4.4 术后第二天随访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 统计躯体疼痛的例数 (不包括切口疼痛)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 标准, 记录两组有四肢关节、躯体酸痛、尤其健侧腰桥处不适3 分以上的例数[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ANOVA) , 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体位摆法对患者血压的影响, 见表1。两组患者抬高腰桥后血压均下降, 对照组抬高腰桥后即时血压下降明显, (P<0.01) 。观察组抬高腰桥后即时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躯体疼痛例数比较, 见表2。改良体位垫组 (观察组) 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24 h躯体疼痛不适症状明显要小于对照组 (P<0.01) 。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两组手术视野质量的比较, 见表3。对照组术野质量为Ⅰ级的有43 例, 观察组术野质量50 例全部为Ⅰ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肾及输尿管上段位于腹膜后间隙脊柱的两侧, 造成肾区90°侧卧位手术部位深, 其体位的安置是否恰当及稳妥, 对术野的暴露及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5]。采用传统的体位垫固定方法, 每台手术需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腰垫, 抬高腰桥后, 手术床前后倾斜幅度过大, 头部、床侧肩部和双下肢均向下降低30°以上, 易出现气管插管移位, 以及循环系统的改变, 血压下降幅度明显, 增加手术麻醉风险。肩部负重增加, 组织承受压力和强度亦随之加大, 易引起术后躯体疼痛不适, 术野质量仍不能满足术者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麻醉安全、患者舒适和术者方便操作, 提高手术配合质量。为此, 我科对体位垫进行了探索性的设计改良, 经临床应用, 能充分暴露术野, 在抬高腰桥改变体位时血压的变化幅度减小, 有效降低了麻醉风险。

3.2 采用改良体位垫用于后腹膜腔镜下肾切除术,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因体位改变所引起的血压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 体位改变前患者SBP、DBP、CVP无明显变化 (P>0.05) , 两组患者抬高腰桥后血压均下降, 观察组抬高腰桥后即时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1) 。主要与使用改良体位垫抬高腰桥后, 手术床前后倾斜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体位改良组与体位改变前比较血压变化均在生理范围内。麻醉医生无需特殊处理可恢复至患者入室血压。而传统手术体位摆放组, 抬高腰桥后, 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增大, 有时需通过快速输液或麻黄碱5~10 mg静推调整血压。两组心率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改良体位垫组 (观察组) 手术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术后24 h随访, 躯体疼痛不适症状明显要小于对照组 (P<0.01) 。可能与改良体位垫组抬高腰桥仅15°, 体位变化舒缓, 身体的负重点和支点压力程度相对小, 不易引起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损伤。观察组术野质量50 例全部为Ⅰ级 (P<0.05) 。缘于改良体位垫弧形最高点对准肾区, 使肾区肌肉组织抬高伸展, 扩大了操作空间。胸腋处垫圆枕垫, 有效防止腋窝的血管、神经受压。另外, 改良体位垫为半弧型无角度密封封胶包裹, 体位垫可一人一消毒, 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3 min即可干燥再用。若有血液、分泌物等污染物, 先流动水清洗擦干, 再用75%的酒精纱布擦拭消毒, 防止交叉感染。

3.3 改良体位垫在安置时需注意弧形的最高点要妥善对好“腰桥”, 即“腰桥”上缘对齐肋软骨, 过高可使患者感觉不舒适, 甚至引起肋软骨损伤, 过低不仅不能抬高肾区, 反而影响手术操作空间。患者侧卧, 患侧在上, 双上肢同侧放于双层搁手架上, 搁手架边缘应用布类包好, 防止挤伤患者腋部。腋部垫软枕, 将支撑受力点分散, 为防止肩胛部位受压而损伤臂丛神经。双腿间放软枕以防压伤, 同时用约束带固定好髋部、膝部和肩部, 使脊柱同手术床始终平行, 防止因术中体位改变脊柱扭曲。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发现对于身高低于158 cm、高于178 cm、以及恶液质体质的患者改良体位垫尚不能满足手术体位安置需求, 需更深一步的探讨。

4 小结

综上, 手术体位安置是外科手术学的重要基本操作, 是手术室护士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正确的手术体位对手术野的显露、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6]。应用改良体位垫行后腹膜腔镜下肾切除手术, 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较小, 手术视野显露良好, 对顺利进行手术操作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减轻术后患者躯体疼痛不适, 使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07.

[2]Fromme GA, Mackenzie RA, Gould AB Jr, et al.Controlled hypotension for orthognathic Surgery[J].Anest h Analg, 1986, 65 (6) :683-686.

[3]叶媛媛, 陈丽莉, 许金珠, 等.针型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体位改良设计[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5 (5) :444-446.

[4]文素芳.手术患者体位移动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5) :32-33.

[5]王凌云, 陈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33) :57-58.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58例, 患者均采用复合全麻下经腹膜后腹腔镜肾肿瘤根除术。58例患者中, 男34例, 女24例;年龄45~73岁, 平均 (58.56±6.35) 岁;肿瘤直径2.5~9.2 cm, 平均 (4.96±1.53) cm。将上述58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29) 和观察组 (n=29) ,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内容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包括术前检查、术后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 使患者保持舒适体位, 对于出血、放置有引流管和感染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根据医嘱对患者应用止痛药物。观察组:施行个性化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对于极度焦虑、恐惧患者, 与医生沟通后给予药物治疗, 术前耐心、细致地向患者讲解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的优点及成功案例, 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5];2术中护理, 患者进入手术室, 手术室温度控制在18~25℃为宜, 护理人员对患者基本信息核对完毕后, 主动安慰患者情绪, 使其获得安全感;3术后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恰当的早期下床活动方案, 同时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术后宣教方案, 讲解如何降低静脉栓塞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4出院指导, 制定出院指导手册, 嘱家属按照手册上记载的内容监督患者执行, 定期复查, 且禁用肾毒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进行比较, 焦虑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共含20个项目, 分为4级评分, 即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全部评分相加即得总评分, 总评分>50分为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共含20个项目, 分为4级评分, 即没有或很少时间、少部分时间、相当多时间、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 全部评分相加即得总评分, 总评分>53分为抑郁[6];2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活动时间、平均睡眠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3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n/%, 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比较

干预后,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 且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5) , 见表1。

注:与干预前比较, *P<0.05;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首次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 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肾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 且多为恶性, 而采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又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难免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7], 这种负性情绪对患者的恢复很不利。研究发现, 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8]。

20世纪80年代, 著名心理学家李心天提出了“整体健康医学模式”这一概念, 人们不再只是认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分别影响人体健康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是应将三个方面融合成一个整体, 即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转向了“以人为中心”, 这样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随之产生。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更高境界的护理模式。目前, 这种护理模式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护理过程中[9,10]。本研究从术前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四个方面对患者加强个性化护理, 以期加快患者康复。结果表明, 通过对两组患者施行护理干预, 观察组首次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个性化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并随之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11]。另外, 与干预前比较,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 (P<0.05) , 且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 (P<0.05) , 说明个性化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 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2]。

综上所述,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具有视野清晰、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 可减少其住院期间的不良情绪, 加快康复,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以期加快患者康复。方法 将收治的经腹膜后腹腔镜行肾肿瘤根除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n=29) 和观察组 (n=29) ,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施行个性化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显著降低 (P<0.05) ,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0.05) ;观察组首次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平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个性化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 促进患者康复, 提高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肾肿瘤根除术,腹腔镜,个性化护理

参考文献

[1]王娜娜, 薛佳, 曹正圆,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5, 29 (6) :518-520.

[2]周利群, 郑卫.中心型肾肿瘤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45 (4) :509-513.

[3]汪青蓉, 温桂芬.个性化护理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22) :2670-2671.

[4]唐敏, 孙健.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25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 (13) :3415-3416.

[5]张爱静.个性化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7) :140-141.

[6]王贞贞, 汤雄鹰, 葛淑宏.老年肾肿瘤后腹腔镜辅助切除及其对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23) :5850-5851.

[7]何妙瑛.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探析[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1 (2) :90-91.

[8]张燕.心理干预模式对手术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2, 25 (10) :60.

[9]江平, 王新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护理路径变异患者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0) :86-88.

[10]李文莉.个性化护理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 2013, 32 (31) :139-140.

[11]李海燕.个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5, 28 (24) :3012-3013.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精选4篇)腹腔镜下肾肿瘤切除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历, 男20例, 女12例, 平均年龄54.8岁, 发现...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