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废塑料废水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废塑料废水范文(精选3篇)

废塑料废水 第1篇

目前塑料造粒废水处理以混凝沉淀法为主,存在投药量多,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本试验采用加药混凝-深床过滤的处理工艺处理塑料造粒清洗废水,利用深床过滤直接快速截留沉淀污泥,占地面积大大减少。深层过滤采用的滤料为聚氨酯多孔填料,其比表面积大,对污染物颗粒的吸附、截留能力强,持水后载体密度在0.9-1.0g/cm3,网状颗粒介质实现泥水的分离主要原理有介质截留、碰撞、沉淀、扩散作用。污水经过过滤传质,与介质不停的碰撞并停留在介质表面,能够去除尺寸远小于滤床孔隙的悬浮颗粒。

1 材料与方法

1.1 废水来源与性质

塑料造粒废水小试试验研究所取的某废旧塑料造粒厂的废水,水质如表1。

1.2 试验装置

首先将废水通过蠕动泵泵入搅拌混合反应池,投加混凝剂对废水中颗粒物脱稳和凝结后,自流进入絮凝反应池,投加PAM使得悬浮颗粒物絮凝增大后经蠕动泵增压进入过滤柱,过滤柱密集堆填聚氨酯泡沫填料。其中混合反应池容积1L,絮凝反应池容积3L,过滤装置容积1L。

1.3 测试项目

废水主要测量进出水的SS及浊度,SS的测量采用称重法,主要的测量仪器有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AL204电子天平、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的DGG—924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SH/T0093砂芯过滤装置及循环真空泵。浊度测量主要是分光光度法,主要的测量仪器是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的WFZUV—2000型紫外线可见光光度计。

1.4 试验方法

首先确定混凝剂考查了混凝剂投加量、混凝剂的种类和pH对塑料造粒废水混凝效果的影响。然后在动态连续流情况下,考查不加混凝剂与加混凝剂对深层过滤的影响。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凝剂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废旧塑料造粒废水过滤前混凝剂的对比筛选试验在六联混凝试验搅拌机上进行,取1000mL原水,加入相同质量浓度的混凝剂,先以300r/min快速搅拌2min,100r/min慢速搅拌10min,静置沉淀20min后,在液面下2cm处取样测定浊度。

不同混凝剂投加量对造粒废水混凝效果的试验如图2所示,在废水pH为6.5,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废水浊度先降低后略有增加,相比较而言,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要略好于聚合硫酸铁(PFS),在混凝剂投加量在100mg/L左右混凝效果最理想,混凝后造粒废水的浊度在2以下,水体透明度较好,悬浮物产生的矾花密实。

2.2 pH值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在混凝剂投加量为100mg/L,通过加酸碱调节废水pH,考查了废水不同pH对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影响,如图3所示,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受废水pH的影响的趋势基本一致,在酸性条件下混凝效果较差,在pH为6~9之间混凝效果较好,pH在9以上混凝效果反而有所下降。

2.3 不加混凝剂条件下,深层过滤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在未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情况下,考查了直接过滤对塑料造粒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如图4所示,直接过滤情况下,出水浊度较高,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加,出水浊度也有小幅度的增加,表明滤料本身对细小颗粒的截留能力较差。

在未加混凝剂和助凝剂直接过滤情况下,如图5所示,出水SS随着滤速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可见,在不投加混凝剂情况下过滤速度对出水SS的影响较大。

2.3 加混凝剂条件下,深层过滤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依据混凝试验搅拌机筛选比较得到的混凝剂种类的投加量,在连续流小试装置考查了对塑料造粒废水混凝-过滤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小试试验过程中,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在混合池均为10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0.5mg/L。过滤速度对去除浊度的影响如图6所示,对于聚合硫酸铁和聚合氯化铝两种混凝剂而言,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加,过滤出水的浊度均有小幅增加,聚合氯化铝混凝剂的混凝过滤效果要好于聚合硫酸铁。同样情况下,考查了两种混凝剂混凝过滤去除废水中SS的效果,如图7所示,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加,出水SS明显增加,聚合硫酸铁的增幅要小于聚合氯化铝,主要原因是聚合氯化铝产生的絮体颗粒物较为疏松,过滤速度较大时的紊流容易打破聚合氯化铝形成的大颗粒絮体,导致出水SS明显增多。

3 结 论

综上所述,在过滤速度小于40m/h时,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投加量在10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为0.5 mg/L,出水SS可以降到10 mg/L以下,出水COD 小于40mg/L,浊度小于5NTU,相关指标能够达到GB/T18920-200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废塑料造粒废水经混凝-过滤处理后可以回用于废旧塑料清洗用水。

参考文献

废塑料废水 第2篇

混凝沉淀及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废旧塑料加工废水

废旧塑料回收加工过程产生大量废水,其中SS、COD、BOD,浓度均较高,但沉降性和可生化性较好,可以采用混凝沉淀及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处理,混凝剂PAC投量为200 mg/L,设计负荷为2.5kgBOD5/(m3滤料・d).运行结果表明,该处理工艺具有占地少、效率高、启动快、投资省、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在不加混凝剂的情况下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 8-)一级标准,加混凝剂后出水各项指标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

作 者:朱乐辉 杨涛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刊 名:资源再生英文刊名:RESOURCE RECYCLING年,卷(期):“”(12)分类号:X7关键词:废旧塑料加工废水 混凝沉淀 曝气生物滤池

废塑料废水 第3篇

DCP生产废水有机物浓度高、苯酚含量高、盐分高、难生物降解与有毒有害物质浓度高[2]。其主要有机污染物的成分为[3]:异丙苯、异丙苯氢过氧化物 (CHP) 、a, a-二甲基苄醇 (CA) 、过氧化二异丙苯 (DCP) 、酚、丙酮以及甲醇、乙醇等。其中异丙苯、CHP、CA、DCP可生化性差, 酚、丙酮以及甲醇、乙醇可生化性较好;而异丙苯、CHP、CA、DCP等还可能严重影响生物处理效率。根据DCP生产工艺特点和初步的水质分析, 采用除油-铁屑内电解法-混凝-好氧生物处理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水质

试验用水取自国内某塑料助剂生产厂, 来自于6个不同生产工段, 分别为还原母液、氧化碱洗水、还原洗涤水、缩合洗涤水、结晶洗涤水和蒸馏残液。混合废水的水质指标见表1。

1.2 分析方法

化学需氧量 (COD) :重铬酸钾法 (CODCr) 。苯酚浓度: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p H值:p H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除油破乳

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反应物 (异丙苯) 和中间产物含油量大, 废水中油 (主要为异丙苯) 在COD总量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其成分较难生化, 并且对铁屑内电解与好氧活性污泥也有极大的不利影响, 因此应在预处理中去除。选择破乳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HCA) [4], 研究p H和药剂量对除油的效果影响。

2.1.1 pH的影响

图1为不同pH对除油效果的影响。pH=1.52时, 除油效果最好, 出水COD为31156mg/L, pH=2.0时最差。综合考虑所消耗的酸量, 确定pH为3较适合。

2.1.2 HCA投加量的影响

在选定pH=3的试验条件下, 研究HCA投加量对除油效果的影响。图2显示, HCA的投加量虽然对废水中COD去除有一定的影响, 但不显著;HCA投加量为0时, 出水COD为32344mg/L;投加量为20mg/L时, 出水COD为31050mg/L (效果相对最好) , 两者相差仅1294mg/L。鉴于投资、操作与运行成本等因素, 在后面的试验中没有投加HCA, 仅仅用酸调节pH。

2.2 铁屑内电解

反应器由塑料材质制作, 总容积为3L, 内填装铁屑至2/3处。填装的铁屑为铸铁刨花, 经碱性溶液洗涤, 去除油污, 再用酸性溶液活化铁屑表面氧化层, 每次进水前都需活化并洗净容器。将废水调节至一定的pH, 加到事先用2%稀硫酸活化过的铁屑反应器内[5], 反应24小时, 出水调节p H=9.0, 再加2ml/L PAM (0.1%) 聚丙烯酰胺 (PAM) , 经搅拌、絮凝、沉淀, 取上清液分析。

2.3 pH对混合废水处理的影响

随着pH下降, COD的去除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当pH=3-5时, 去除效果基本相同, 约为45%;酚的去除率与pH值没有明显的关系;混合废水的去除率均不高。结合破乳除油是在酸性条件进行的, 确定工艺为在除油后直接进行铁屑内电解法试验, 而不再调节pH。

2.4 好养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的出水、进水为均间歇性的 (即SBR法操作工艺) , 周期为24小时, 每次换水1L, 将前一步 (铁屑内电解法工艺) 的处理出水稀释10倍后加入反应器, 采用曝气方式为好氧和兼氧循环曝气:循环周期为60min, 曝气45min, 停止曝气15min。由于原水中缺少N、P营养元素, 需补充营养 (C:N:P=100:5:1) , 其中氮为氯化铵, 磷为磷酸二氢钠。

系统开始运行时, 活性污泥没有适应较高负荷废水, 所以出水COD浓度较高, 但随着污泥慢慢地适应, 出水水质有了明显的好转。运行出水COD稳定在150mg/L以下, 酚<1.0mg/L。

3 结论

试验选择了除油、铁屑内电解-混凝沉淀、好氧生物处理等单元组成的处理流程, 对DCP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结果显示, 原废水调节pH至3.0, 不加任何破乳剂, 也能取得良好的除油效果;除油后经铁屑内电解反应后调p H混凝, 将废水稀释10倍, 上清液适合生物处理, 最终生物处理出水水质COD<150mg/L, 酚<1.0mg/L, 满足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梁玉蓉.用DCP化学交联聚丙烯的研究[J].山西化工2001 (04) .[1]梁玉蓉.用DCP化学交联聚丙烯的研究[J].山西化工2001 (04) .

[2]庄会栋, 刘勃, 季华东, 洪卫, 苏颖.高浓度难生化塑料助剂废水工程实例[J].广东化工.2010 (10) .[2]庄会栋, 刘勃, 季华东, 洪卫, 苏颖.高浓度难生化塑料助剂废水工程实例[J].广东化工.2010 (10) .

[3]王卫.以过氧化氢为原料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合成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4, 5 (8) :53-56.[3]王卫.以过氧化氢为原料的过氧化二异丙苯合成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04, 5 (8) :53-56.

[4]靳晓霞, 赵迎秋, 侯洋.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其在含油污水中的应用[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2008.[4]靳晓霞, 赵迎秋, 侯洋.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其在含油污水中的应用[A].2008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第28届年会论文集.2008.

废塑料废水范文

废塑料废水范文(精选3篇)废塑料废水 第1篇目前塑料造粒废水处理以混凝沉淀法为主,存在投药量多,占地面积大的缺点。本试验采用加药混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