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翻译辩证观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翻译辩证观范文(精选3篇)

翻译辩证观 第1篇

关键词:《白鲸》,矛盾,人类,自然,辩证法

小说《白鲸》的主人公之一亚哈, 其复仇、冒险的行为被视为疯狂或罪恶的表现, 有人把他当作刻薄的利己主义者来进行谴责, 认为他是征战未知世界的歇斯底里的恶魔, 也有人认为他是真正敢于同残酷现实作斗争的真英雄, 到底他是个怎样的人物, 作者给我们留下了思考余地的同时, 也提出了灵活、相对的观点来看待事物, 即不要把事物绝对化而忽视了其相对性。

相对另外一位主人公伊希梅尔而言, 小说中亚哈歇斯底里地征战未知世界, 疯狂地实施自己的复仇计划, 甚至置整个船员的性命于不顾, 其自私、野蛮的程度被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后却以灾难性结局告终, 这种结局难道是一种暗示吗?很多读者认为这是对人类侵犯自然的一种警示, 是人类违背自然的后果。但如果我们以辩证的观点来看, 这也不同样体现了人类不屈不挠、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吗?正是捕鲸这个职业把他放在了人性与非人性的平衡之间。他也有自己的家庭, 有自己的感情, 他在海上漂泊的时候也曾想到他那年轻貌美的妻子, 这说明他也有人性的一面;但是当他在仇杀鲸鱼时, 就像一个恶魔, 把魔爪伸向了美丽无辜的自然生命。善与恶, 人性与非人性, 生与死, 这些都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 就在一霎那之间, 矛盾达到了顶点。

也许麦尔维尔不想看到《白鲸》被绝对化, 所以在《白鲸》里, 所有的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面。没有绝对的人性, 也没有绝对的非人性, 每对对立物间都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亚哈的捕鲸船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 他的冷酷、残暴与年轻的船员伊希梅尔的善良、充满希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 反过来想一想, 伊希梅尔就真的那么完美吗?捕鲸本身就是一种残忍、凶险的职业, 只不过在这种现实中人的表现不同罢了。他的存活是人类希望的延续还是残忍凶险的继续?这是一个让人矛盾的话题。

在人类的认识史中, 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见解从来都是两种, 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 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 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列宁说:“对于发展 (进化) 所持的两种基本的 (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 观点是: (一) 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 是重复; (二) 认为发展是对立的统一 (统一物分成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 而两个对立又互相关联着) 。”《白鲸》的诞生, 引发了无数的争议和探讨, 人们从各个角度对其剖析, 如生态社会主义观、对立和谐统一观、资本主义危机观以及语言技巧观等等。这些多角度的研究本身也说明了这是一部百科全书类的小说。小说以一艘名为“裴廓德号”的捕鲸船为背景描述了在船长亚哈的带领下追杀白鲸, 最后葬身大海的故事。一艘小小的捕鲸船就囊括了人类发展的辩证观, 船上形形色色的人、船下世间种种的诱惑无疑是在事物的矛盾中发展变化着, 在新旧交替, 生死轮回的轨道中循环着, 而这种交替、循环并不是单一的、简单的, 它是多维的、复杂的。

饱经沧桑、内心充满复仇欲望、专横、霸道的亚哈船长与年轻、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普通船员伊希梅尔的对比, 正是展现了人的生存两面性。许多评论家把亚哈作为残暴、自私的反面人物, 可我们谁又能肯定他曾没有过伊希梅尔的单纯, 或者他曾经也是伊希梅尔;反之谁又能说现在的伊希梅尔不会是以后的亚哈?小说结尾伊希梅尔的生还正是生命不断交替、更新、发展的预示。在这个循环往复、不断变化的人类发展过程中, 我们始终要遵循着辩证观的规律, 遵循事物矛盾发展观的规律。所有的事物都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我们不得不承认麦尔维尔是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人, 他穿透一切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打破了绝对的理念, 用辩证的方法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他在展示19世纪美国社会的繁复状貌的同时, 也渗透出资本主义的垄断经济对人性的抹杀, 使人变得面目狰狞、似人非人。人, 在社会利益的暴敛中与内心渴望纯净的挣扎。《白鲸》的成功并不是以情节取胜, 而是处处夹杂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虽然“裴廓德号”毁灭了, 但很多个“裴廓德号”还存在, 在无限与有限当中, 在生存与死亡当中, 麦尔维尔没有停下探索的角度, 这些矛盾事物构成了他伟大作品的核心, 也值得我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 1990年版, 第55卷.

[2] (美) 赫尔曼·麦尔维尔 (著) , 曹庸 (译) .白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3] (美) 马库斯·坎利夫, 方杰.美国的文学 (上卷) [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1975.

[4]Murray Kriehger.The Tragic Vision:variations on a Theme in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辩证法矛盾观专项练习 第2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建构童年的精神世界中,悲伤与苦痛是一个重要而又必要的精神元素,和阳光、快乐等元素一道构筑了人们精神成长的台阶。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①瑕瑜互见,长短并存

②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④和实生物,同则不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如图漫画“精准扶贫”告诉我们()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3.《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制定实施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其他城市不得设置落户限制。这一落户规定体现了()

A.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B.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4.我们在肯定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由此可能引发的风险。这表明()

①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漫画《家传》(作者:周喜悦)所蕴含的哲理有()A.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6.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保护传统村落是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也带来传统村落“变昧”的尴尬。当前,如何把传统村落保护的定化逻辑与旅游业发展的经济逻辑有机统一起来,是传统村落保护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④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中长期经济问题的综合治理药方。面对这场硬仗,中央提出慢不得,等不得,急不得,在具体推进中既要注重当前治标,降虚火、挤泡沫,更要着眼注重长远固本元、活气血。这一要求体现了

①事物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②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之中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2016年11月9日,随着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美国新一届总统尘埃落定,无论谁上台,我们都应该看到,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双方协调合作远多于摩擦冲突。未来,中美既有合作,也有摩擦,将是个常态,但总体看来还会是合作多于斗争。该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中美之间的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中美矛盾的关键 ④分析中美关系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9.(2016•江苏一模)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德行高尚的乡绅,被称为“乡贤”。他们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由此形成了传统的乡贤文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继承传统的乡贤文化,摈弃其中等级森严、尊卑有别等糟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社会贤达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领,培育新乡贤文化。(1)结合材料,说明新乡贤文化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辩证否定。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培育新乡贤文化对乡村建设的意义。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公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

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结合《通知》精神,根据本地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培育对象。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不盲目贪大。注重挖掘当地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传统,传承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茶叶文化、陶瓷文化等,通过文化元素的植入、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品牌的打造,增强特色小镇的文化氛围,提升特色小镇的功能和品质。在发展现代科技新兴产业的同时,陶瓷、茶叶这些带有鲜明G市印记、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产品、传统产业也随着特色小镇一起发展壮大起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推动了互联网民宿建设,为特色小镇,休闲旅游增添了新亮点。

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是怎样发挥文化的作用的。(10分)

⑵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释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所采取举措的合理性。(12分)

⑶借鉴G市经验,请你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两条建议。(4分)辩证法矛盾观专项练习答案

1-5:BCACC 6-8:ABA 9.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乡贤文化保留了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乡贤文化在今天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③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新乡贤文化克服了传统乡贤文化中的糟粕,保留了其中积极合理的内容.(2)

①有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②有利于发挥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培养新型农民;

③有利于发挥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10.(1)①文化作为精神力量,体现着一种精神价值。G市通过文化提升了特色小镇的功能和品质,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特色小镇的建设。(3分)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发挥科技、文化的作用,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促进了G市经济发展。(3分)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G市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开阔了农民视野,推动了互联网民宿建设,为特色小镇休闲旅游增添了新亮点。(4分)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G市在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中,分析本地特殊情况,科学确定培育对象,具体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G市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根据本地特殊情况对症下药,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每点4分,共12分)(3)答案示例:

①坚持规划引领,做到科学布局、凸显特色。②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动作。

③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休闲旅游业

增长率的辩证观 第3篇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样,都处于低迷时期,8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下降到50%以下。面对这种局面,经济政策调整为以稳增长为中心。但要在短期内改变消费不足的状况是个难题,增加出口也是不能由我们决定,因此,稳增长的重任就落到了投资身上。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以来,13个省市已经出台的计划投资总额共12.8万亿元,每个省市平均投资额约1万亿元。

大量投资的增加,当然会刺激经济,实现政府在年初提出的增长率7.5%的目标,达到8%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实现这个增长率目标对稳定经济、稳定就业、稳定社会当然是有利的,这就是经济周期短期中的“福”,但在长期中会不会有“祸”潜伏其中呢?

应该看到,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主力正是投资,由投资引起的增长率达50%左右。但这种增长基本是量的增加,质的提高并不多。由投入型经济向技术进步型经济的转型并没有实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初期階段,依靠投资实现数量型增长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直这样增长下去,没有增长方式的转型,最终会达到极限而出现停滞。现在所遇到的经济困难关键并不在于世界经济的低迷,而在于我们没有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就是说,三十年来以投资为中心,以高污染和低工资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情况下,再采用增加投资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就决不仅是“福”,而是在“福”中隐藏了极大的“祸”。

投资包括两大块。一块是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的投资,我们习惯地把这一块投资称为“铁公基”,这种的投资要受到土地资源和社会需求的限制。另一块是企业固定投资,这种投资要受到资源和消费需求的限制。这次增加的投资,两种投资都有,但更多的还是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增加固定投资,扩大生产能力,最终还是要用于消费。但我们的经济中,消费一直是不足的,个人消费仅占GDP的35%左右,加上公共消费也不过略高于50%。中央也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增加消费,并且略有成效。但消费不足有其深刻的制度原因,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在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什么问题呢?显然,企业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生产出的产品卖不出去,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其实,三十年的投入型增长已经形成了产能过剩。以钢铁为例,2009年时,工信部部长就表示,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达到6.6亿吨,但实际需求只有4.7亿吨,已出现1.9亿吨的过剩产能。从今年2月份以来,库存钢铁已达1500万吨,且还有增加的趋势,另一方面,许多钢厂处于亏损状态,开始大规模减产停产。尽管铜铁产能如此过剩。但在新一轮扩大投资中,又有了广东和广西两个钢铁投资项目。再以光伏产业为例,现在的产能已达全球需求的两倍左右。但各地投资光伏产业的积极性不减,这次地方版的“4万亿”中有一些还是投资于这个产业的。从全国来看,产能过剩的产业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水泥、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这些产业是发改委明文列入产能过剩行业的,而没有列入的行业,产能也有过剩的,如汽车。

这些行业除了产能过剩之外,还有资源限制与环保问题。众所周知,钢铁是资源和能源消耗大户,我国富铁矿严重不足,主要依靠进口。如此大规模的产能扩张,那些铁矿企业不又要大涨价了吗?钢铁、光伏都是环境污染大户。如此多的产能,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更坏了吗?

扩大投资增加产能的确能带来短期的效益,但不可不看到其中的“祸”。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福祸”并存的,只有“福”远远大于“祸”的事才值得去做。但从长远看来,以追求目前增长率的“福”出发,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是“祸”大于“福”的。

这有前车之鉴。上世纪20年代,美国胡佛政府也采取了促进投资,扩大产能的政策,不到十年内汽车工业产能增加了255%,钢铁产能增加了75%,其他行业也是高歌猛进。这就形成了“疯狂的二十年代”。正是这种二十年代的“福”引起了其后三十年代的大萧条。而且,我们应该知道,美国当年已经是市场经济,投资的主体是私人企业。这就决定了投资再增加也是有限的,而且投资的不良后果要由私人企业和投资者承担。但我们今天的投资以政府为主,以国企为主,投资所受的限制要小的多,加之政府与企业又不必承担投资风险,这就使投资和产能过剩中隐含的“祸”更大。

在中国式的辩证法中,“福兮祸所伏”还有一句,是“祸兮福之所倚”。今天的增长低迷,无疑是“祸”,但其中隐含的“福”,就是逼迫整个经济和企业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逼出来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放弃增长率的目标,以经济低迷逼迫企业走技术进步之路,实现增长方式转型,那么,下一次繁荣就指日可待。

翻译辩证观范文

翻译辩证观范文(精选3篇)翻译辩证观 第1篇关键词:《白鲸》,矛盾,人类,自然,辩证法小说《白鲸》的主人公之一亚哈, 其复仇、冒险的行为...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