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要求范文
翻译要求范文(精选6篇)
翻译要求 第1篇
一、被动句的翻译策略
(一)译成汉语主动语态句
由于汉语多使用主动句,在翻译时,很多英语被动句可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例如:
On their domestic stations events in the Middle East weredismissed briefly.(在他们国内电台的广播中,中东事件只轻描淡写地报导了一下。)
2. 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作宾语。例如:
Something must be done to control the epidemie.(人们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3. 译成带表语的主动句。例如:
The decision to attack was not taken lightly.(进攻的决定不是轻易作出的。)
4. 含主语从句的被动句型译为主动句。例如:
It is suggested that meeting be put off till next Monday.(有人建议会议推迟到下星期一举行。)
5. 增加恰当的主语。例如:
To explore the moon’s surface, rockets were launched again and again. (为了探测月球的表面, 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发射火箭。)
(二)译成汉语的被动句。
1.“被”或“给”,例如:
How long will it be before black and white television sets are found only in museums?(还要过多久黑白电视机才会被送进博物馆呢?)
2.“遭受”“受”。例如:
The Wright brothers were highly praised for having made the first flight in the world.(莱特兄弟因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飞行而受到了高度赞扬。)
3. 用带有“为所”这样的结构。例如:
The proposal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s accept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the meeting. (这条关于改善投资环境的建议为大会全体委员所接受。)
4. 译成“把”、“使”和“由”字句。例如:
The famous hotel had been practically destroyed by the bigfire.(大火使这家著名的旅馆几乎全部毁坏。)
例如:The mechanical energy can be changed back into electrical energy by a generator.(利用发电机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二、倍数句子的翻译策略
在英语中,人们常用倍数来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由于用倍数表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搞清楚各种句型的确切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就很有必要。
(一) 表示倍数增加句型和汉译
1.A+倍数+times+名词 (the height, length, size etc.of) B。
2.A+倍数+times+as+表示意义增加的词+as B。
3.A+倍数+times+意义增加的比较级+than B。
上述句型的含义是:A=B乘以倍数。翻译成:A是B的多少times倍。
(二) 表示倍数减少的句型和汉译
1.A+倍数+times+意义减少的比较级+than B。
2.A+倍数+times+as+表示意义减少的词+as B。
3.A is+意义减少的比较级+than B+by多少倍数。
以上句型的含义是:A=B除以倍数。翻译成:A是B的多少倍数分之一。
三、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
(一) 前置法
把英语原文的定语从句翻译成带“的”的定语词组,放置于被修饰的词之前。例如:
Water pollution is a pressing problem that we must deal with(水污染是我们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二) 后置法
如果从句结构复杂、译成汉语前置定语太长而又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时,往往可以译成后置的并列分句。例如:
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ve laid down their lives. (他们正在为实现一个理想而努力, 这个理想是每个中国人所珍爱的, 在过去, 许多中国人曾为了这个理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三) 融合法
融合法是指把原句中的主句和定语从句融合在一起,译成一个独立句子的一种翻译方法。例如:
In fact, many Americans who could afford to hire a cook or a driver do not employ them. (其实, 许多美国人都花得起钱请厨师、司机, 但他们并不那么做。)
(四) 兼有状语职能的定语从句
英语中有些定语从句,可起到状语从句的作用,表示原因、结果、目的、假设、让步等关系。
1.译成表示“原因”的句子。例如:
His lecture was very interesting and instructive, which attracted a lot of students. (他的讲座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因此吸引了很多学生。)
2.译成表示“目的”的句子。例如:
We have to oil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machine, the friction of which can be greatly reduced. (我们必须给机器的活动部件加油, 以减少摩擦。)
3.译成表示“条件、假设”的句子。例如:
Men become desperate for work, any work, which will help them to keep alive their families. (人们极其迫切地要求工作, 不管什么工作, 只要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就行。)
4.译成表示“结果”的句子。例如:
The bamboo is hollow, which makes it very light.(竹子是中空的,这使它很轻。)
5.译成表示“让步”的句子。例如:
My assistant, who had carefully read through the instructions before doing his experiment, could not obtain satisfactory results, because he followed them mechanically. (虽然我的助手在做试验之前已从头到尾仔细阅读过说明书, 但由于生搬硬套, 所以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四、长句的翻译策略
(一) 顺译法
当英语长句的内容的叙述层次与汉语基本一致时,可按照英语原文的顺序翻译成汉语。例如:
But now it is realized that supplies of some of them are limited, and it is even possible to give a reasonable estimate of their“expectation of life”, the time it will take to exhaust all known sources and reserves of these materials. (可是现在人们意识到, 其中有些矿物质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人们甚至还可以比较合理地估计出这些矿物质“可望存在多少年”, 也就是说, 经过若干年后, 这些矿物的全部已知矿源和储量将消耗殆尽。)
(二) 倒译法
由于英语和汉语句子重心位置的不同,因此,往往需要根据原句的结构改变句子的逻辑顺序,从后往前进行翻译。例如:
The time has long passed when the enemies of communism sought comfort in the thought that our economic plans were unrealistic and unworkable. (共产主义的敌人曾认为我们的经济计划是不现实的、行不通的, 他们藉以此聊以自慰, 这样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三) 分译法
有时英语长句中主语或主句与修饰词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翻译时可以按照汉语多用短句的习惯,把长句的从句或短语化成句子。例如:
The number of the young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o can’t read is incredible about one in four. (大约有1/4的美国青年人没有阅读能力, 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四) 综合翻译法
在翻译一个英语长句时,有时并不只是单纯地使用一种翻译方法,而是要求我们把各种方法综合使用。例如:
People were afraid to leave their houses, for although the police had been ordered to stand by in case of emergency, they were just as confused and helpless as anybody else. (尽管警察已接到命令, 要作好准备以应付紧急情况, 但人们不敢出门, 因为警察也和其他人一样不知所措和无能为力。)
(五) 插入法翻译
使用插入法就是利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后逗号将难以处理的句子成分插入到译句中。例如:
The snow falls on every wood and field, and no crevice is forgotten;by the river and the pond, on the hill and in thevalley. (雪, 在四处飘落着, 雪花撒在树上, 撒在田野, 撒在河边、湖畔、山上、谷底没有一条岩缝墙隙里不飘着雪花。)
翻译要求 第2篇
【关键词】网络信息时代 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21世纪是一个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汹涌澎湃的信息网络大潮改变了和正在改变我们的一切,重塑我们的世界以及我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
一、商务翻译的网络信息时代烙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大潮,促进了商务翻译的空前繁荣,商务翻译的需求海量增长,翻译辅助手段及技术突飞猛进,促使翻译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同时,翻译内容的本身也深深打上了网络信息时代的烙印。
二、网络信息时代的商务翻译要求
互联网不但起到放大增倍这些商务翻译需求,而且,互联网本身也在创造着新的独有的电子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现在的互联网网页据称有100多亿页面,出现了过去从来不曾出现的海量信息。另据称,世界上有70%以上的网站是用英文编写的,只有12%-13%的网站用汉语编写。在表明英语网站占互联网主导地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巨大语言障碍也提供了原来从不曾有过的翻译需求爆炸。
互联网的出现亦令“电子商务”(e-commerce)成为可能,而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由过去的公司产品及服务宣传渠道,深化演变成为真正的“电子企业”或“企业电子化”(e-business),即公司将其所有能够数字化的流程均进行数字化,转移到网上(内部网或互联网),这带来的不仅是交易与管理手段的变化,更是企业结构与运作方式的变革。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涌现出诸多新型业务经营、企业、服务模式,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各类门户网站,如百度、阿里巴巴、雅虎、Google搜索引擎等,各类软件公司,还有众多的网上交易平台、商务平台、各类服务提供商等等。若无互联网,这些与我们现代人息息相关甚或须臾不可或离的业务经营及服务形态将不复存在。而这些网络信息时代独有的业务经营形态,一夜之间产生出包括商务翻译在内的巨量翻译需求,比如有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网站本地化首期,可能就达数万字至数百万字之巨。
我们看到,网络信息时代的商务翻译需求带有自身的特点。现在,环顾四周,基本上是无商不网、无业不“网”、无学不“网”,连政府部门也深化推动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e-government)计划。而凡是与互联网沾点边的,都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东西,如e-advertising,e-business,e-logistics,e-banking,e-trading,e-finance,interact call conference等等,这是网络信息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的一个特点。同时,加上e-或i-或online这一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有维度,我们的现实世界尤其是商业世界,犹如从两维平面跳入三维立体,或如三维立体跳入四维时空那样,会发生在原来维度世界内根本看不到的精彩,一切旧有模式、方式、型态、信息资料等,都因网络维度的加入,新增了无限的丰富与精彩。这个网络维度的加入,从各个不同层面促使商务翻译需求的海量喷发,催生巨大的商务翻译市场。我们看到,互联网也在推动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同时,也促进翻译市场会跟进,迄今为止,仅国内翻译市场就保持着每年50%以上增长率,而且每一年的增长率均呈现递增趋势。这其中,不知有多少是网络信息时代特征所促进的。
我们在此无意对商务翻译的市场特性进行更深入论述,那不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在此谈论信息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的重点是,具体到翻译内容有何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提供翻译服务,满足这些翻译需求。
例如:以下是一个应用软件公司所提供产品的宣传单:
Supporting multi-currency,multi—language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quirements,Ambit Core Banking is SEPA compliant.Each module or application utilizes a common set of enterprise—wide customer definition and product parameters,to ensure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your customer activities and processes.Each module supports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a product with comprehensiv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cross customers,product,risk and accounting contr01.
Ambit核心银行系统不但支持多币种、多语言的国际银行业务要求,而且支持SEPA(单一欧元支付区)标准。每个模块或应用软件使用一套共同的企业客户定义和产品参数,确保客户活动和程序的无缝整合。每个模块由于有跨越客户、产品、风险和会计控制的全面的企业集成,均可支持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里,剔除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这一维度,上例文字理解起来会相当困难。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的人,稍微上网一查,就知道,Ambit Core Banking是SunGard公司的一种核心银行业务系统(一种应用程序套件),主要是帮助银行进行业务处理的。SunGard公司是一个领先的全球金融服务、高等教育和公共部门软件和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我们理解这一段就顺理成章了。
三、结语
正是与经济全球化同步而生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大潮,令翻译辅助手段及技术突飞猛进,翻译需求及服务供应空前深广,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我们看到,数字化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翻译辅助工具、自动翻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自动化办公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显著地改变了翻译服务供应商的工作、管理、经营方式,也开创了翻译史上的热兵器时代。
参考文献:
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要求 第3篇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活动涉及诸多因素:译者、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文、译文读者等。
翻译分不同的类型。就文本而言,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如文学、政治、文化、贸易、科技、传媒等。文本的类型概括起来有:文学文本,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科技文本,如科技报告、科技论文、自然科学课本;新闻报道、通讯、社论、特写;应用文本,如广告、信函、合同、产品说明书。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翻译。[1]
根据奈达的说法,文学翻译在全部翻译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而纽马克推测,诗歌的翻译仅占全部翻译的0.5%。根据Scarpa,文学翻译仅占世界翻译总量的1%。[2]非文学翻译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天,非文学翻译占绝对优势是毫无疑问的。我们可以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上网搜索“翻译公司”,“翻译服务”,搜索结果至少有几十万,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翻译公司的数目。每个翻译公司要生存,都必须有一定的翻译量作为支撑,我们可以想象全世界每天生产的翻译产品有多少,这是文学翻译无法相比的。虽然非文学翻译在现代翻译实践中占这么高的比例,但非文学翻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与其地位是不相符的,我们应当改变这种状况。
涂和平等人提出外事翻译的概念,认为外事翻译是应外交的需要而产生的。外事翻译的内容主要是在各种外交、外事场合口头和书面的讲话和文件。外事翻译的内容决定了它具有有别于其他领域的特点。首先,外事翻译政治性和政策性强。其次,外事翻译的时效性强。再者,外事翻译的政治性还决定了它的保密性强的特点。[3]
这里所提到的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在遵循翻译的共性原则的前提下,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广义的外宣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4]
可见,广义的外宣翻译包括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的艰难并不亚于文学翻译,而且能否准确达意,更具实际后果。目前90%以上的译者所做的都是非文学翻译。从字斟句酌、务实严密的法律典籍,到表述微妙暗藏机关的外交文件;从专业艰深的科技论文,到类型复杂的文件。狭义的外宣翻译的范围大于外事翻译,它强调译文和译文读者。外宣翻译是把中文译成外语,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译文要能够起到向外国人介绍和宣传中国的文化和政策的作用。
2 外宣翻译的特点和要求
2.1 外宣翻译的译文读者是普通的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这就意味着,译文的读者和原文的作者具有不同的语言、国情、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今日中国》的编辑段连城认为:我们不可低估外国读者或听众的智力,但切勿高估一般外国人对我国的了解水平。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处于劣势,学习该国语言的外国人就会很少,其中愿意从事该语言翻译的人更少。而这些弱势国家出于政治、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需要,往往要把大量的文献译为外语,依赖外国人翻译是不现实的,所以,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由本国人把文献资料从母语翻译为外语。翻译的目的是要让普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因此,要根据各种社会、文化、交际因素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一般来说,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无外乎两种手段: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的异化法和以目的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的归化法。异化法主张译者向原作者靠拢,在译文中完全依照原文的表达法,尽量保持原作的异域情调;而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译文读者靠近,按照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和阅读心理来传达原文的内容。[5]一般来说,外宣翻译早期以归化方法居多,以加强译文的可接受性。
例句: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译文:We must unswervingly give equal importanc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one hand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and ideology on the other hand.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本义是:两方面都同等重要,哪一个都不能忽视。如果将其译为:one hand to grasp development and the other hand to grasp……,译文读者很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一只手就可以抓住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但短期内汉译英的工作由中国人自己做的局面不会有根本改变。外宣翻译者担负着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使之从边缘走向中心的重任。
2.2 外宣翻译的着重点是读者而不是文本本身
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不要拘泥于原文字面意思,而是要深入发掘作者意欲反映的客观事实,以读者可以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显化原文隐含的信息、纠正原文的错误、消除歧义等。即符合“信”或“忠实”的翻译标准。对于外宣材料中的文化典故、历史事件、地理名称、风俗习惯乃至行话、俚语、俗语、术语流行词汇,都要根据读者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解释。
例如:农转非agricultural people to be given non-agricultural status
大龄青年single youth above the normal matrimonial age
三农问题the issue of China's countryside,farmer and agriculture
2.3 外宣翻译的目的是传递信息而不是美学效果
外宣翻译的语言应该朴实,为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服务。语言规范、简捷明了是准确传达意思的必备条件。符合通顺的翻译标准。
20世纪80年代德国两位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弗米尔和赖斯提出目的论。目的论将“行为理论”引入翻译理论中,认为翻译是一种行文,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自身的目的,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所应采取的方法策略。这就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目的原则认为,一项具体翻译任务的目的决定了翻译一个文本需要直译、意译或者是二者的中和,这样就解决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是应直译还是意译的争论。目的论的另外两个原则是连贯原则,包括语篇内连贯和语篇间连贯。语篇内连贯是指译文必须符合逻辑,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语篇间连贯又叫忠实原则。在目的论中,忠实原则是指译文不违背原文,译文和原文存在某种联系,并不要求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目的论所要求的忠实,其程度和形式是由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的。赖斯认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方法。她把主要文本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功能———语言本身传达的信息;表达功能———语言表达情感的功能;祈使功能———语言作用于接收者所产生的效果。在很多情况下,一个文本可能会具有双重或多重功能,那就意味着翻译的时候需要把不同的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2]
赖斯建议针对不同的文本,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信息性文本的译文应当传达原文的全部指称内容或概念内容,译文应当是“质朴的散文,没有废话,必要时把原文的意思显化。呼唤性文本的译文应当使译文接受者产生预期反应,翻译应当使用归化法,在译文读者中创造同等效果。[2]外宣翻译的文本应当属于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
例句:我说中印两国友好的时间有2000多年,可以说占99.9%,两国的冲突的时间很短,不到0.1%。即使这个冲突,也已化干戈为玉帛。
译文:I told him that the duration of time when China and India enjoy friendly relations stretched 2,000 years,or 99.9 percent of our total interactions.In terms of conflict,the conflict between our countries only lasted two years,or less than 0.1 percent of the total.We could always turn swords into ploughs.
把“化干戈为玉帛”采用归化法译为turn swords into ploughs,比喻的形象为了英语读者的理解有所改变,但喻义依然完整。
2.4 外宣翻译的文本属于非文学文本,包括政治文献翻译:政府
工作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等;新闻文体翻译: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新闻报道等;公示语翻译:政治口号或标语等;信息资料翻译:科技、旅游介绍等;汉语典籍翻译:中华文化经典读物、文学名著等。
关于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纽马克做了如下论述:文学和非文学的主要差异是,文学反映的是主观和想象的世界,是寓意或道德真相。非文学反映的是现实世界,是事实和事件。文学文本中,措辞和内容同样重要;在非文学文本中,只有代表重要概念、事物、动作、物质和精神属性等的关键词,其措辞和内容才同样重要。
翻译分为两个不同的领域: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涉及知识、事实和思想、信息、现实;文学翻译涉及想象中的个人、自然、人类居住的星球;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
纽马克认为,翻译的中心问题是翻译方法的选择,即“直译”还是“意译”或者“语义翻译”还是“交际翻译”。纽马克强调非文学翻译重在揭示真相—即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所反映或意欲反映的客观事实。[2]他认为,文学翻译以语义翻译为主,非文学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交际翻译的特点是:以读者为中心,关注内容,允许对原文作出修改,如删除、添加和替代。这种翻译方法适用于信息性文本或者呼唤性文本,并且要求译文与目的语的语体一致。
例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To err is human and to mend is a supreme merit.
原文是文言文,如果按照白话文翻译就太罗嗦,与原文风格不符。
例句:他们讲资本主义,我们讲社会主义。
译文:They preach capitalism whereas we advocate socialism.
汉语中的讲,但翻译成英语时应该有所不同,和一贬一褒,反映了原作者对两种世界观的态度。
总而言之,无论是哪种理论和翻译方法,都不是外宣翻译的唯一准则。随着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知晓度的日益提高,直译和异译的手段在外宣翻译中也会得以经常使用,但切莫操之过急,影响交际效果。
摘要: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按照文本的类型,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外宣翻译的特点是把中文译成外语,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更注重译文和译文读者。纽马克认为,文学翻译以语义翻译为主,非文学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外宣翻译的文本主要是非文学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外宣翻译,非文学翻译,交际翻译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1.
[2]李长栓编著.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0,11-13,60,66.
[3]涂和平,张欲晓,江光华,刘彦娟著.外事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13-14.
[4]张建“.英语对外报道并非逐字英译”,上海科技翻译[J].2001,(4).
英文翻译格式要求 第4篇
1、要有标题,作者及作者单位,正文,以即最后的参考文献。
2、最好是英文上有什么,中文也应有相应的翻译。人名和地名可以不翻译,但中文上要有该内容,即可以不翻译而用英文写在中文上。
二、格式要求
1、页面设置:自定义:210mm×297mm(或A4)
边距: 上:20mm,下:20mm,左:25mm,右:25mm2、标题用大于小四号的字,自己调整字号大小,最好以一行写完为好。
正文中文字号为小四号字,宋体,行间距1.5倍。
正文英文及数字用 The new Roman 字体。
三、图和表的要求
1、图
图题用五号字,所有图在放在合适的位置,图的大小以能看清图的内容为好。
2、表
翻译要求 第5篇
要是来自英语界和法律界.虽然也有既精通英语又懂法律的精英学者在研究法律翻译, 但是为数不多, 而对WTO法律文本翻译研究造诣颇深的学者人数更是屈指可数.笔者有机会参与到WTO相关文献的翻译中, 并且进行了WTO专业知识和WTO法律文本翻译专业知识的学习, 对WTO相关文献的翻译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文主要是结合自己专业所学和WTO法律文本的专家解读实例, 通过一些误译分析, 谈谈对WTO翻译的几点看法.
1 WTO法律文本翻译的跨学科要求
翻译是一门学问, 更是一门艺术.翻译是极其困难的, 而法律翻译更是难上加难.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经说过:“法与法律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语言形式, 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 法律是通过语词订立和公布的。”可见, 法律是通过语言构筑的规范。美国语言学家David Mellinkoff所说, “法律是一种词语的职业” (Law is a profession of words) (Sarat, 1996:1) 。Conley甚至这样认为, “如果法律没有实现其理想, 失败肯定应归咎于日常实践细节, 即完全与语言有关的细节。” (John M.Conley, 1998) 人们将WTO机构生动的比喻为谈判桌, 即指WTO为各方成员提供一个谈判的平台, 从而便于他们进行协商, 最终得出大家都满意的互惠互利的谈判结果, 即形形色色的法律文本。WTO法律条文官方文本只有英语、法语和西班牙语三种, 而现在WTO的成员国国有150多个, 他们使用的语言种类繁多, 这样要保证WTO法律条款的有效实施, 事实上就是确保各国学者对其字面背后逻辑和涵义的剖析和解读。作为译者, 我们必须深谙各种法言法语 (Talking like a lawyer or writing like a lawyer) 。
1.1 法言法语特征和WTO文献误译分析
WTO法律文本具有专业性、规范性、精确性和复杂性。由于对WTO法律英语条文中特殊的词法, 句法和法律知识的欠缺, 广大译者经常会在翻译WTO文本时困难重重, 进而造成误译, 该文将最常见的误译现象归类进行分析。
WTO法律文本词法的九大主要特征包括:普通词汇被赋予了特殊涵义, 古语的使用, 大量使用拉丁词汇, 法语等外来词汇, WTO专业术语, 庄严词汇的偏好, 意义模糊的词汇的使用, 配对词的使用以及数码格式词汇的使用 (邱贵溪和李克兴)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误译分析:
But the concept of inter-legality nicely conveys the sense that the plural legalities of the world encounter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误译:但是“法律间”这一概念有很好的表达了世界多元法律制度之间既有抵触也有交流这一含义。
参考译文:但是合法规定的相互性这个概念却很好地传递了这样一种意思, 即世界上多元的合法规定会相互冲突和相互作用。
对于legality和inter-legality的对应译文在十名译者中产生了十个译本。inter-legality是一个根据inter-textuality而新创的概念, 语言学中有一个概念为inter-textuality, 现在学术界将其解释为互文性, 所以推而广之, 也就将inter-legality译为护法性。当时只考虑到译文而没有考虑到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大家还很陌生的内涵, 在这里我建议运用译文+阐释的译法, 这样既不会使译文显得过于繁杂, 又能让读者明白。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即使对于一个看似简单的词汇的翻译, 我们也要具有学究精神, 勤于查阅专业书籍, 咨询专业人士, 以获得对词汇最好的理解。所以, 笔者主张研究型翻译。
1.2 WTO法律文本的特殊句法与误译
WTO句式通常都比较复杂, 多陈述句和长句, 多复合句, 这也是一般法律英语的特点。法律英语的有些经常使用到的句式在普通英语中很少使用, 即使使用, 意思可能也截然不同。李克兴和张新红层对法律英语十大句型进行归纳, 根据笔者的翻译经验和研究表明, 这十大句型在WTO法律文本翻译中也适用, 并且有几种也是译者很容易误译的。这十大句型包括:otherwise句型, subject句型, without prejudice to句型, where引导的法律条件从句, any person who does...shall...句型, for this purpose of...句型, provided that...句型, notwithstanding...句型, save...except (for) 句型, in respect of...句型。
Without prejudice to China's right to regulate trade in a manner consistent with the WTO Agreement, China shall progressively liberalize the availability and scope of the right to trade in all goods, so that, within three years after accession, all enterprises in China shall have the right to trade in all goods through the customs territory of China, except for those goods listed in Annex 2A which continue to be subject to state trading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tocol.
误译:与WTO协定保持一致, 不得偏向于中国管理贸易的权力, 中国将逐步使所有货物的贸易的获得和范围自由化, 这样, 在中国入世三年内, 除了附件2A中列出的货物外, 所有在中国的公司将会获得在中国关税区进行过货物贸易的权力, 根据本议定书规定, 附件2A中的货物将会继续由国有企业销售。
参考译文:在不损害中国以与符合《WTO协定》的方式管理贸易的权利的情况下, 中国应逐步放宽贸易权的获得及其范围, 以便在加入后3年内, 使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均有权在中国的全部关税领土内从事所有货物的贸易, 但附件2A所列依照本议定书继续实行国营货物贸易的除外。
如果不懂WTO专业知识初看误译译文会觉得没什么问题。可是, 法律英语翻译, 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是法律的转换, 我们要培养跨学科思维。仔细思考, 我们发现误译译文真是漏洞百出。首先without prejudice to...是法律十大句型之一, 虽然prejudice在普通英语中有偏见的意思, 但在法律英语中, 这个句型是指“在不损害的原则下, 在不影响的情况下, 不妨碍, 不规限”, 这是我们在翻译WTO文本时必须掌握的句型之一。还有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就是译者对state trading的误解, 在赵维田老师的《WTO中国入世议定书条款解读》中对该词作了详细的解读, 他建议翻译成“经国家垄断贸易的企业或单位”。根据是乌拉圭回合1994年达成的《解释GATT1994第17条的谅解》中对state trading下的工作定义:包括营销委员会在内的政府或非政府企业或单位, 凡被授予, 包括依法定或宪法权力授予的, 独家经营或专卖的权利和特权, 在行使该权利或特权时, 用它们的赊销活动影响进口或出口的水平或方位者。笔者认为赵老师的翻译把其中涵义都译出了, 但是对应的译文过长, 所以在这里暂时用了商务部的译本。State trading本来是国际贸易业界的一种行话, 它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而译成中文译者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因为中国读者固有的理解, 可能译成“国有企业”的话就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总而言之, 在翻译WTO法律文本时一定要不耻下问, 坚持学究精神, 培养跨学科思维。
2 WTO法律文本翻译的研究型翻译要求
就WTO法律文本过程中, 发现难点颇多,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一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词语, 在这个特定的环境当中的意思确很难确定。还有一个就是WTO文本作为法律文本虽然很讲究精确原则, 但是由于它的成员各国很多, 有时为了达成协议就不得不把条件放宽, 从而使用一些涵义比较模糊的词汇, 这就形成了建设性模糊现象 (constructive ambiguity) 。事实上, 模糊词汇的应用也是法律语言的特征之一, “like product”就是前一个问题的经典实例。
Like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单词, 《牛津简明字典》中对它的第一个解释是:指品质、特征全部或部分相同者;第二个解释是:相似。所以like product可以翻译为“相同产品”或者“相似产品”。专业课上, 老师给出的定义为“同类产品”, 而赵维田老师给出的翻译是“相同产品”。在这里重点不在于去判定谁对谁错, 因为这个有时很难决定, 但是笔者更偏向于“同类产品”这个解释。早在1970年的“边境税收调节”案中, 工作组对第3条国民待遇中的like product就给出了四条标准: (1) 产品的特征、性质和用途; (2) 产品的最终用途; (3) 消费者的口味和习惯; (4) 产品的海关分类。对于like并没有所谓的准确定义而言, 在“日本酒税案”中, 相关机关结合以前个案经验, 对likeness做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 likeness就像一架手风琴, 在适用于不同的WTO协定, 不同的场所就可以拉宽拉窄。
如上所说, Like product在WTO不同协定不同案例中都有出现过, 而专家组对它的诠释也在不断修订。作为一个合格的译者, 有时不仅仅要具扎实的英文功底, 并且在做WTO这样专业的法律文本翻译时, 因为涉及到的专业知识门类繁多, 而且它的适用场合形形色色, 这样研究型翻译就变得尤其重要。我们要仔细研读法律条文, 并且结合以往具体案例, 叩词酌句, 研究出最合适的译文。
3 结束语
由于WTO法律文本晦涩难懂, 通常国内学者很难正确地解读WTO颁布的原版法条。很多情况下, 只能通过译者的译作来了解与自己有关的法条传达的精神, 而译作质量称差不齐, 有时不同译本的意思竟然截然相反, 这给大家在参阅和研究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所以笔者在这里提出了跨学科研究要求, 给我们上过WTO农业贸易研究课程的卢先堃学者曾经提到过WTO翻译“不仅知其译还要知其意”。”笔者认为, 在翻译WTO法律文献的过程中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还要具有研究精神, 在懂得文本对应的中文词条时, 还要剖析其背后的意思, 这样才能更好解读法条, 这样译作的实践操作性也更强。
本文只是笔者对WTO翻译的初步了解, 随着中国加入WTO, 我们发现市面上WTO文本的中文译本版本繁多, 但非专业人士很难分辨其质量, 笔者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研究型翻译的发展, 能有更多准确深入的译本产生。
参考文献
[1]邱贵溪.WTO法律文件英语语言特点和翻译[J].中国翻译, 2006 (5) .
[2]李德风, 胡牧, 李丽.法律文本翻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
[3]李克兴, 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李克兴.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5]张法连.法律英语翻译[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6]宋雷, 张绍全.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7]杨宇洪.WTO法律文本的误译及原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 2005.
翻译要求 第6篇
一、商务翻译的网络信息时代烙印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大潮,促进了商务翻译的空前繁荣,商务翻译的需求海量增长,翻译辅助手段及技术突飞猛进,促使翻译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同时,翻译内容的本身也深深打上了网络信息时代的烙印。
二、网络信息时代的商务翻译要求
互联网不但起到放大增倍这些商务翻译需求,而且,互联网本身也在创造着新的独有的电子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现在的互联网网页据称有100多亿页面,出现了过去从来不曾出现的海量信息。另据称,世界上有70%以上的网站是用英文编写的,只有12%-13%的网站用汉语编写。在表明英语网站占互联网主导地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巨大语言障碍也提供了原来从不曾有过的翻译需求爆炸。
互联网的出现亦令“电子商务”(e-commerce)成为可能,而现在的电子商务已由过去的公司产品及服务宣传渠道,深化演变成为真正的“电子企业”或“企业电子化”(ebusiness),即公司将其所有能够数字化的流程均进行数字化,转移到网上(内部网或互联网),这带来的不仅是交易与管理手段的变化,更是企业结构与运作方式的变革。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时代,涌现出诸多新型业务经营、企业、服务模式,比如,我们所知道的各类门户网站,如百度、阿里巴巴、雅虎、Google搜索引擎等,各类软件公司,还有众多的网上交易平台、商务平台、各类服务提供商等等。若无互联网,这些与我们现代人息息相关甚或须臾不可或离的业务经营及服务形态将不复存在。而这些网络信息时代独有的业务经营形态,一夜之间产生出包括商务翻译在内的巨量翻译需求,比如有些大型跨国公司的网站本地化首期,可能就达数万字至数百万字之巨。
我们看到,网络信息时代的商务翻译需求带有自身的特点。现在,环顾四周,基本上是无商不网、无业不“网”、无学不“网”,连政府部门也深化推动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e-government)计划。而凡是与互联网沾点边的,都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东西,如e-advertising,e-business,e-logistics,e-banking,e-trading,e-finance,interact call conference等等,这是网络信息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的一个特点。同时,加上e-或i-或online这一网络信息时代的特有维度,我们的现实世界尤其是商业世界,犹如从两维平面跳入三维立体,或如三维立体跳入四维时空那样,会发生在原来维度世界内根本看不到的精彩,一切旧有模式、方式、型态、信息资料等,都因网络维度的加入,新增了无限的丰富与精彩。这个网络维度的加入,从各个不同层面促使商务翻译需求的海量喷发,催生巨大的商务翻译市场。我们看到,互联网也在推动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同时,也促进翻译市场会跟进,迄今为止,仅国内翻译市场就保持着每年50%以上增长率,而且每一年的增长率均呈现递增趋势。这其中,不知有多少是网络信息时代特征所促进的。
我们在此无意对商务翻译的市场特性进行更深入论述,那不是本书的重点。我们在此谈论信息时代商务翻译需求的重点是,具体到翻译内容有何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提供翻译服务,满足这些翻译需求。
例如:以下是一个应用软件公司所提供产品的宣传单:
Supporting multi-currency,multi—language international banking requirements,Ambit Core Banking is SEPA compliant.Each module or application utilizes a common set of enterprise—wide customer definition and product parameters,to ensure seamless integration of your customer activities and processes.Each module supports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a product with comprehensive enterprise integration across customers,product,risk and accounting contr01.
Ambit核心银行系统不但支持多币种、多语言的国际银行业务要求,而且支持SEPA(单一欧元支付区)标准。每个模块或应用软件使用一套共同的企业客户定义和产品参数,确保客户活动和程序的无缝整合。每个模块由于有跨越客户、产品、风险和会计控制的全面的企业集成,均可支持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这里,剔除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这一维度,上例文字理解起来会相当困难。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的人,稍微上网一查,就知道,Ambit Core Banking是Sun Gard公司的一种核心银行业务系统(一种应用程序套件),主要是帮助银行进行业务处理的。Sun Gard公司是一个领先的全球金融服务、高等教育和公共部门软件和处理解决方案提供商。有了这样的背景知识,我们理解这一段就顺理成章了。
三、结语
正是与经济全球化同步而生的,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大潮,令翻译辅助手段及技术突飞猛进,翻译需求及服务供应空前深广,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我们看到,数字化技术、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翻译辅助工具、自动翻译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自动化办公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显著地改变了翻译服务供应商的工作、管理、经营方式,也开创了翻译史上的热兵器时代。
参考文献
翻译要求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