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精选13篇)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第1篇

从小我就喜欢风筝,我家里也一直有一个风筝,因为风筝可以飞到很高的地方,可以遨游天空,所以一直以来,我也想变成一只风筝。

有一次,爸爸和我一起拿着家里的那个风筝去放,我和爸爸在田野上奔跑,不一会,风筝就飞了起来,我在爸爸的精心指导下,慢慢地将线放松,风筝越飞越高,渐渐地几乎就要消失在我的视线中,我看着那风筝飞的那么高,我心里相关想着:那风筝飞得可真高呀!要我是那风筝,我也可以遨游天空,没有束缚,看看那美丽的景色,真是令人羡慕。

我从下向上看着风筝,看到它在左右摇摆,似乎要摆脱线的束缚,心想:为什么不可以将风筝的线去掉呢?这样风筝不就自由了吗?有了这个想法,于是,我就从爸爸的手里将风筝拿回来,用地上的树枝想尽办法将风筝线给弄断。风筝在空中自由的飞去我兴奋地冲爸爸喊道:你看,那风筝飞的多高,多自由啊。爸爸没有说佬,他使我看着天空,这时,由于风向有点变化,风筝被吹的到处乱跑,一头就栽了下来,而且还被乱到树枝上,还好,在一位好心大爷的帮助下,我们将风筝拿了下来。由于风筝线断了,而且也没有了放风筝的心情,我和爸爸只好回家。在回家的路上,爸爸对我说:“你不应该将风筝线弄断的,它们两者是联在一起的,你不应该将他们拆散。”我低着头,心里非常的失望,自己这么喜欢、崇拜风筝,如今却是如此的弱小,离不开线的支撑。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风筝为什么离不开线,终于有一天,我想明白了,风筝就是我,则风筝线就是我的家庭,我是离不开家庭的,一旦我离开了家庭,就如风筝离开了线一样,没有了依靠,自己会不知去处,流落各地。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第2篇

是呀,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你也许不知道,是线引着风筝前行,带着风筝向上,时时刻刻牵着风筝,不离不弃。如果没有了线,风筝只能随风远去不再回到线的身边。可有时候,在收风筝时难免会断线,这也许说明了你的方法出现了差错,让它感到难过便“展翅高飞”。线在生活中虽然一点也不起眼,可它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难道不像一位母亲吗?

说到这儿,我似乎感到自己就像那一只风筝,妈妈便像那牵引我的那根线。即便有时她帮助了我可她却让我拘束着,因为线的存在,便不能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能做,有时也真感到厌倦。时时刻刻跟着我们不放手没有自由,仿佛陷入了困境,有时我真想挣脱线去外面走走。

想到这儿,心里有些酸酸的。想起曾经别人告诫我,要学会满足。我想: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何必到外面的世界,在那里,什么事都自己干,更加没有关爱,是个灵魂不全的人。我可不要做灵魂不全的人。我要做真正的自己。

针与线的艺术 第3篇

我国有“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其中苏绣尤为出名。苏绣遍及江苏全境,尤以苏州为代表。不仅从业人员众多,精品也最多,渐渐地,人们习惯把苏州刺绣,简称为“苏绣”。

苏绣的历史源远流长,至于究竟始于何时,目前无法说清楚。据西汉文学家刘向在《说苑》记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便已有“绣衣而豹裘者”。三国时,东吴丞相赵达的妹妹,已运用刺绣绣出了我国第一张山川地势军用地图,被当时的人称赞为“针绝”。

改革开放后,苏绣得到了很大发展,苏州的镇湖、藏书、光福、东渚、木渎等乡镇,几乎形成“家家有绣棚,户户有绣娘”的规模。

苏绣艺术品以其旖旎之姿争芳于绣坛。除了小猫、金鱼等常见题材,花鸟、走兽、山水、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作品异色纷呈。苏绣艺人在技艺上不断创新,发展了苏绣的表现能力和绣面效果。有绣品正背两面纹样、针法相同,色彩迥异的双面异色绣,双面三异绣,还有双面五异绣等,都达到了鬼斧神工的程度。

令人爱不释手的苏绣作品到底是怎样绣出来的,难不难学?为此,我特意拜访了中国刺绣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蔡梅英老师,让她来告诉我们完成一幅刺绣作品,需要哪些步骤吧。

简单来说,我们首先需要选择要绣的作品题材,将其画在真丝布料上。然后根据所选画稿的色彩匹配相应颜色的丝线。接着将准备好的真丝底料固定在绷架上。上好绷后再将绷架放在透明玻璃上描绘。最后是绣制和装裱两个重要的步骤。

要想绣出一幅好的刺绣作品,并不容易。首先,要肯吃苦,打好基本功,熟练掌握各种针法的运用;其次,要耐得住寂寞,有恒心,肯钻研,尤其要学习美术知识,懂得虚实、明暗关系等,最好有绘画功底,学起来会更快一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刺绣艺术的热爱,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绣这项针与线的艺术,被美誉为“有生命的静物”“东方的艺术明珠”,所以常作为国礼馈赠于国外元首。因此,它也成为了我国联络各国人民友谊的纽带。

风筝与线的启示作文 第4篇

可是谁又知道,风筝看似自由,但还是得靠自己身后那一根风筝线。终于有一天,风筝厌倦了这样的生活,看到一朵朵白云飞到了更高处,而自己却被线牵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什么他还要被线给牵着?他也要和白云一样身上更高的蓝天。他稍稍用力就冲破了束缚,飞上了更高的蓝天。可是好景不长,他掉在了地上,后来被风吹进了河里,连尸骨都找不到了。

我们不就是那一只风筝吗?而那一根线不就是我们的父母吗?我们想去玩,父母不同意。我们想离开学校,父母不同意。父母总是想方设法地管着我们,根本没有自由可言。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父母的限制其实是一种关爱。我们对父母要多一份理解和包容,我们是自由的,只不过这并不是没有限制的自由,而是有限制的自由罢了。

风筝与线的想象作文 第5篇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只十分漂亮的风筝,它的尾巴不停地转动,飘来飘去,显得十分自由。风筝下面有一根长长的线,线十分小心谨慎地放着,风筝也随风越飞越高,线兄弟还是那么尽心尽职,把风筝拉得紧紧的。

慢慢地,风筝感到有点不自在,它埋怨地对线说:“线兄弟,你干吗老拉着我,弄得我浑身不舒服。”线说:“如果你没有我拉着你,你会在天空中翻跟斗,你能飞翔,也有的一份功劳啊。”

风筝生气了,它大声嚷道:”胡说,是风姐姐送我上去的,没有你,我会飞得更高。”线兄弟听了,非常伤心,它咬断了自己。线断了,风筝一个劲儿地往下栽。最后,“啪”的一声落到了地上,骨架也散了,再也飞不起来了。

风筝与线的故事作文 第6篇

如众星捧月般的风筝叫道:“微不足道的线啊,你在我眼中多么不值一提啊!你看看下面的人们,他们都是为我而停,止住脚步是为了看到我,看到翱翔在天上的我啊!哪会有人在乎你这条卑微的线!”线低下头,慢吞吞地说道:“我是没有你引人注目,可是没有我,你又如何能在天空中翱翔?一旦失去我,你便会变成一只无头苍蝇。”

“你只不过是羡慕我的才能罢了,你这么说,好像我离不开你似的。哼,我告诉你,没有你的束缚,我能更自由自在,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走着瞧吧!”说罢,风筝开始疯狂摇摆起来,线心里虽然很生气,但还是拖住了它。

几天后,当疲惫不堪的线再也无力拖住风筝的时候,“嘣”线断了,看着飘飘欲坠的线,风筝兴奋起来,用尽全力朝更远的地方飞去。

“爸爸,那只风筝飞得好高呀!”

“儿子,那是只断了线的风筝,它现在虽然飞得很高,但这样自由的时间不会很长,飞到最后,它可能会一头栽下,支离破碎,也可能被大风卷进河里,尸骨全无。它和线本就是一体的,相依相存,离了线,它的生命便也到头了。”

风筝与线的高中作文 第7篇

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只十分漂亮的风筝,它的尾巴不停地转动,飘来飘去,似乎像一位舞者在空中跳舞,它又显得十分自由,无拘无束。风筝下面有一根又细又长的线,细得似乎和天空融为一体;长得似乎可以到达天边。线十分小心谨慎地放着,风筝也随风越飞越高,它也越来越小,好似一只蝌蚪。线还是那么尽心尽职,把风筝拉得紧紧的。

渐渐地风筝感到线拉得太紧了,影响了它的飞翔,便对线说:“喂!离我远点!你影响了我的飞翔,如果没有你我已可以飞的比飞机还高,比风还快的!你就是一个累赘,真不知道为什么你要缠着我,使我要受你控制。”说完还做出一副鄙视的样子。“哦,如果我不是努力地拉着你,你还能在天空吗?不能,你早就在下方的土地上安静地躺着了。”线有力地反驳道。风筝急忙回答道:“不用你拉,风能够把我送上天空的,你只是多余的。”线又不忙不乱地反驳说:“没有我你就保持不了平衡,就算你能飞,你又这么下来呢?”风筝越来越着急了,脑子里想的只有怎么反驳线,慌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它的姿态不再那么优美了,也不再那么引人注目了,保持不了平衡,掉了下来。说时迟那时快,幸好线一拉,稳住了风筝,停了下来,说:“你看,我还能救你呢,不认你早就摔死了。”风筝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竟把线扯断了,线先从空中摔了下来,风筝也像折了翅膀的小鸟,跌跌撞撞的摔了下了,粉身碎骨。

不但风筝后悔莫及,后悔自己没有听线的话,而且线也后悔没有想到风筝飞走了自己也会摔下来。像风筝这样自私自利,认为这都是自己的功劳的人在生活中也有;像线这样只知道反驳,不顾后果的人也有。生活中,人和人也一样,如果人人都争吵,就会像这样;如果人人和平共处,就会越飞越高,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风筝与线的700字作文 第8篇

我们在放风筝的时候,常常会赞美翱翔在天空中那美丽的风筝,然而你想过吗?那一团满沾着灰尘的线,它为风筝奉献了一切。风筝与线是一组好搭档,没有其中的任何一员就不能使风筝自由地飞翔在高空中。线是风筝的守护神,风筝是线的天使。它们彼此之间互相关爱,形成了人所未有的默契。

记得是三年前的春天,那时我还小,妈妈给我们买了一只风筝,那是我第一次接触风筝。是一只蝴蝶风筝,它是五彩缤纷的。我虽然感到心情很愉悦,但却又感到十分可惜。因为我不会放风筝,只能看着她们两个放。

姐姐打开风筝,准备开始放风筝。我心里那时感到有说不出的.喜悦,十分想看到风筝自由地飞在天空中。姐姐把线栓好了,我喊了声:“一,二,三,放!”姐姐立刻使风筝飞向了空中。我和妈妈都“哇”的一声。

此时,风筝越飞越高。姐姐也跟着跑了起来。我们也快乐的跟着风筝跑了起来。迎着那凉爽的春风,随着那翩翩起舞的风筝,我们奔跑、奔跑。仿佛感到我们也翱翔在天空中,无忧无虑,像天使一般。

跑着,跑着,仿佛到了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自由的,平静的。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正当我们放得最高,感到快乐无比时,风筝与线突然分开了。那一刻,我们都彻底惊呆了!美好的心情变成了沉重而又失落的心情,我的小世界突然消失了!

风筝与线的作文500字 第9篇

风筝在天上飞,是因为有一根线在它背后。父亲的爱,就是一根长长的线,无论何地,无论多远。都会时时刻刻把我牵挂。

还记得小时候,常常坐在他的肩头。即使他把我抛起来也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他就在下面接着我啊。可是长大以后,父亲总是严肃的,沉默的。他不爱笑了。于是我畏惧他,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少了。

早上,母亲给我做好早饭、天凉了,母亲告诉我要多穿衣服、生病了,母亲在身边寒虚问暖。可是父亲并没有。他不关心我的`身体,不关心我的生活,好像就不关心我一样。我心里怨恨他。

星期六的早晨,因为怕冷而被窝太暖所以不想起床,妈妈叫我好多次都没有理会。最后妈妈生气了,就对我碎碎念,说我不听话啊,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啊。这时父亲对我妈妈说“你让她再睡会吧,不急,她也怪冷的。”然后就把妈妈拉去看电视,对我说:“你再睡会,待会起来吃饭。”

等我磨磨蹭蹭的起床以后,当父亲把帽子递过来。我这才发现他的双手是那么粗糙,干裂的皮肤上一层又一层的茧子。他的眼睛里有操劳留下的血丝,有几根胡渣也没有打理掉。原来他并不是不关心我,只是他要用双手撑起家。

原来不知不觉您鬓角已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已添了皱纹。原谅我总是向您索取却不曾说谢谢您。

关于风筝与线的议论文 第10篇

风筝从低到高,从近到远,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这都取决于线。 风筝就像是我,而这线,就是我亲爱的父母。 从低到高:刚出生的我,什么都不会,不会说话,不会走路,就像风筝不能自己飞翔在天空,需要线的牵引,而父母就是一直牵引我,指导我,让我能够顺利成长起来的线。从一开始的牙牙学语,到现在成为一名口齿伶俐的中学生,我都离不开父母的牵引和照顾。 从近到远:等我长大后,开始和父母顶嘴,就像风筝把线绷紧想要逃出去,寻找自己的自由,以为离开了线的牵绊,自己的天空就可以很高很远,但是一旦真的断了线,才发现,外面不但有鸟语花香山清水秀,还有狂风骤雨电闪雷鸣,不但有自由自由,还有无助落寞,这时,才知道线的苦心,才知道家的温暖,才会怀念那些欢声笑语,舒适温馨。 越来越高:如果想要飞的更高,就要一紧一松,就像父母在学习上从来不允许我讨价还价,在生活上教育我要独立不能拖泥带水,在品质上要求我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有半点马虎。但是在平时放松的时候,父母会陪我一起开心自在地玩,还会带我出去旅游开阔眼界,看看外面的美好,这样一张一驰,我玩的尽兴,学的过瘾,才能在知识的天空自由翱翔。 越来越远:再长的线,也有尽头;再好的风筝,也会落地,线走到了尽头,风筝也将不再前行,线有多长,风筝就能飞多远,我就能走多远,父母将指引我的一生,带我攀登人生的高峰。风筝与线,我与父母,不论我飞得多高,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不论我飞得多远,都离不开父母的牵挂;不论我飞得多快,都飞不出父母的视线,就让我做只永不断线的风筝,带着父母的挂念飞翔!

风筝与线随笔 第11篇

天边的云绵软得如同江南女子嘴里滑出的吴语,太阳躲在云后,光束肆意从缝隙间挤出来。一片纯白的风筝,一根剪不断的光线,牵引它的,又是谁的手呢?

墨蓝的天空,金黄的啤酒,纯白的泡沫那些个乡土的记忆哟!

那时,云绵薄如谁的面纱,天空的高远里包含着一个无忧无虑的我。一家人忙活着晚饭,都挤在厨房里,翻卷着的从那朱红色门框中奔涌出的白色气团,模糊了家人的身影,只剩下黑黑的轮廓。可不加掩饰的笑声却在空气里漾开,随着白雾飘散开来,就像被线牵引的风筝。我嗅着浓郁的香,一头扎进那白色的云朵里。

当头顶的天空一点点地由浅蓝幻化为醉人的幽蓝时,院子上的星空就热闹起来。爷爷搅动玻璃里的啤酒,发出快乐清脆的叮当声,金黄的`啤酒和纯白的泡沫在墨蓝的天空里映照出迷人的色彩。我不等泡沫消去,硬要喝了一口,嘴上又沾了些,像是老神仙的胡须。欢笑声便纷纷扬扬落满这生我养我的黑土地。

童年模糊又精致的记忆牵引着在外读书的我,虽离家乡不远,却不知为何不常回去,只是经常回忆。

这天,飘逸的云朵就像童年迷失的童话,静静地淌在蓝色梦境里。我踏进家门,依稀还能拾起童年掉落在这里的笑声。爷爷见到我,淡淡的一句“回来啦”,我却分明看见他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惊喜,真切地听到他的布鞋与地面愈加欢快的摩擦声。奶奶在厨房里忙活着,她的身子像突然间瘦小了一样,渐渐模糊在翻腾的雾气里。厨房门框上朱红的漆零碎不堪,房里白色的墙上夹杂着黄色的油斑和聚集成众的黑斑,不登大雅之堂的厨房却不可思议地将空气都染上熟悉的味道。我依恋着它,就像风筝依恋着线吃完后,爸爸匆匆收拾好东西叫我快走。“再玩会儿?”奶奶说。她近乎恳求的语气让我的心一阵湿漉漉的疼。“不了,孩子作业要写。”爷爷红着鼻头说:“去吧,路上不要急。”

断了线的风筝现代散文 第12篇

清明时节,阴雨绵绵中,我痴痴的凝视着空中飘逸的那只断了线的风筝。

童年,是只风筝。童年是一首诗,缠绵深长;童年是一幅画,色彩美丽;童年无忧无虑,闻着花儿的芳香,听着小鸟的歌唱,看着蓝天朵朵白云,任阳光轻抚脸颊;童年,单纯天真,没有束缚;童年,自由自在,没有牵挂;童年,浮想联翩,没有界限;童年是天堂,幸福美好,没有羁绊。童年,是一场梦,美好短暂;童年,早已像断了线的风筝,灰飞烟灭,美好时光不再。难忘的童年,一去不复还。线,还傻傻在手里,风筝却再不回来。

,是只风筝。春雨穿起那思念的心线,花落人断肠。风中轻轻的叹息,惊梦雨滴窗,忧伤惆怅,却不知付予何方。你离开的瞬间,我泪水悄悄流淌在风中。一窗残月,心事难寄,你的影子,依旧是我心里挥之不去的伤疼。我发现,自己永远是思念的奴仆。唯有思念,让孤寂漂零的心,有了暂时的依托,唯有思念,重温那拥有过的曾经。曾经爱过,痛过,温暖过的.生命。思念,是断了线的风筝,越飞越远,愈飞愈没有边际。

爱,是只风筝。断了线的风筝。爱,已经支离破碎。推开房门,里面不再弥漫着那份梨涡浅笑的温馨,寂静的让人心痛,难以呼吸,令人窒息。看过北国的风霜,听过南海的波涛,世事无常,沧海桑田,多少次春夏秋冬,无数个日日夜夜,我等待的泪水,化做咸涩的海洋,我寻找的足迹,变为干枯的沙漠,唯一不变的是,我这颗万年执着的心。告别了花开花落的季节,为什么还是这样一个结局,难道爱本来就是转念即逝,昙花一现?迎着丝丝春雨,看着手中的断线,望着空中的风筝。心未想,泪已流。风残,泪残,人亦残。伤了,痛了,如何承受,如何忘却?如风,如水,如月。拂过,流过,亮过,只是一瞬间。有些缘分,是注定要失去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泪已干,梦不回,风筝已不见。佛说:放弃该放弃的是明智,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奈,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勇于追求是一种精神,勇于舍弃是一种境界。学会放弃。

故乡,是只风筝。梦醒之间,悠悠我思。曾几何时,背井离乡,追求成功。曾几何时,梦想衣锦还乡。曾几何时,身心疲惫。故乡,总有一种忧伤的情绪笼罩着,想抓住什么,却又不见,惆怅难消。暮色中回首来时路,历经了多少欢笑忧伤,看过了多少爱恨痴狂,总想把所有时光心中留藏,浮生犹似梦一场,不动声色从指间滑落。清明时节,站在外公外婆长眠的墓前,孑身一人,潸然泪下,不经意间,已经忘记了很多。忘记该忘记的,不忘记不该忘记的,记住该记住的,不记住不该记住的。北江的水,赣江的风,谁把我风筝的线儿弄断了?断了线的风筝,断了心的思念。断了线的风筝,宛如断了心的思念,无所牵挂、无所适从。故乡,对我来说,是只断了线的风筝。

每个人都有一颗向着自由的心,如同那空中飘逸的风筝,翱翔天空。如果没有了风筝,线儿会不会寂寞;如果没有了线儿,风筝该漂泊到哪里?断了线的风筝,会飘向何处?阴雨霏霏的天空里,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漂泊,从此,年年岁岁,从此,岁岁年年。

其实,我的风筝未曾断线,在万千人中,我遇到你,在千万人中,我执起了你的手,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在时间无涯的洪荒里,恰逢其时,蓦然回首。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第13篇

虽然知道是祭拜祖先,孩童心中却一直疑惑,已经去世很久的人是否真能听到这些子孙们的悼念,祈求保佑,一直眼盯着杯碗中的酒和饭,看有没有减少,试图寻找是否真有自己看不见的幽冥来过的蛛丝马迹。结果显然是失望的,于是心中下断论,这一切只是个没有意义的形式,于是以后清明便只当是去踏青、聚餐。

直到一次清明节陪朋友去扫墓,才让我对这个节气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朋友只有兄妹两人是彼此唯一的亲人,父母都已过世。平时两兄妹都在不同的城市各自为生活奔波,联系很少,只有每年清明节这天,一定相聚一起去给父母上坟。

那天一直下着小雨,我们在湿滑的泥泞山路上艰难行走几个小时,终于爬到山腰,找到他们母亲的坟茔。兄妹俩修理了周围的杂草,边燃烧纸钱边和母亲说话,仿佛这些动作确能与母亲的在天之灵沟通,就像以前一样,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当烟雾和纸灰盘旋上升时,我觉得他们相信有什么悄然降临,在冰冷的风中感觉到熟悉的气息。

第二天去看他们的父亲就没有这么顺利,那是在一座没有路的荒山上,也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志物,费了好大周折才终于找到被掩盖在杂草丛中的坟茔。一路上兄妹俩都笑对方,居然找不到父亲了,坐在山上休息时,谈起小时候父母健在时的很多趣事,俩人笑得像个孩子,好像并不认为父母真的永远消逝在他们的生命中,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于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空间里,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份爱和生命的关联。

昨天陪小小兵去放风筝,看见空中一只风筝突然断了线,瞬间风筝转头朝下,几秒钟就直线坠落。我心头一震,想到自己只是黑暗孤寂的宇宙中的一个小点,亿万年中转眼即逝的一瞬,渺小和短暂得不得了。

如果生命只是偶然跌落到地球上的一颗流星,掉落后没有任何痕迹,真是让人沮丧和绝望。

所以我们的祖先不相信死亡是一个终结,找到通往冥界世界的通讯道路,用香火和纸钱能够如同古早的狼烟一样与过世的亲人互通音讯,让世世代代的子孙在更为深远的层面上彼此关联,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原子。

正是有了清明节这样让我们可以和已故亲人通信的日子,才会让即使父母都不在了的兄妹两人也能保持联系,不会像断了线的风筝。

如果我们成了断线的风筝,便会找不到来路,看不见归处。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精选13篇)风筝与线的散文随笔 第1篇从小我就喜欢风筝,我家里也一直有一个风筝,因为风筝可以飞到很高的地方,可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