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精选8篇)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1篇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班级姓名

一、芙蓉鸟

我有一只非常可爱的芙蓉鸟。

这只鸟的头是圆圆的,头的两侧长着两只像黑珠子一样的眼睛。它的嘴巴尖尖的,是金黄色的。它的羽毛是白里夹着淡黄的颜色。尾巴像一把打开了一半的小纸扇。它叫起来“叽叽叽、叽叽叽”,真好听,像在唱歌。

1.鸟的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鸟的眼睛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鸟的嘴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鸟的羽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鸟的尾巴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鸟的叫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服务电话

()爸爸告诉小华:“120是急救电话号码,像这样的服务电话还有很多,如110是 匪 警 电话,119是火警电话,114是查号电话,121是天气预报电话,122是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小华家最近安装了一部电话。

()小华问爸爸:“真奇怪,怎么一打电话救护车就来了?”()一天,爷爷病了,爸爸连忙拨打120,救护车很快就到了。

()听了爸爸的话,小华觉得电话的作用可真大。

1.在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

慢—()少—()健康—()

2.遇到下面的情况,可以拨打什么电话:

(1)小华想知道少年宫的演出时间,可以先拨打___查问少年宫的电话号码。

(2)小华的妈妈想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可以拨打____查问。

(3)小华爸爸在路上看见一起车祸,可以拨打____报警。

三、小 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一句诗。

2.文章按照顺序写小草。

3.从文中找出“严寒”的反义词。

(严寒)——()

4.短文是围绕 来写的。

5.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线,并写在横线上。

四、第一个大苹果

小熊家的苹果熟了,他请来了小伙伴一起品尝。小熊从树上摘下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谁先吃呢?

小鹿说:“我给苹果树浇水,施过肥。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

小猴说:“冬天,我给果树穿过厚厚的稻草衣。这个大苹果给我吃吧。”小猫说:“果子闹虫子的时候,我喷洒过药水,把虫子全杀死了。这个大苹果就给我吃吧。”

怎么办呢?小熊眼珠一转,把苹果切成了六块,挑了两块最大的递给了爸爸、妈妈。

哦!小伙伴们明白了:吃东西要先想到长辈,大家分享快乐才是最幸福的。

1.根据短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⑴春天,()经常给果树()水、()肥。

⑵果树生病了,()给果树()药水杀虫。

⑶秋天()爬上果树轻轻地()下一个大苹果。

⑷冬天,()给果树()上厚厚的棉衣。

2.请照样子写出表示动作的词,看谁写得多。

摘、穿、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伙伴们明白了什么,请用“_____”在文中划出来,并写在横线上。

4.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____,因为。

五、谁最美

今天,森林公园里召开“谁最美”的比赛(sài)大会。一清早,大家向赛场走去。

忽然,大家发现小山羊家失火了。梅花鹿怕烧坏它的花衣服,吓得躲了起来。小狐狸怕烧坏它的皮大衣,悄悄地溜走了。

大熊猫急急忙忙地跑过去,勇敢地冲进屋里,救出了小山羊。它自己的眼圈儿却被烟火熏(xūn)黑了,身上烧出一块块黑印子。

会上,大象当着大家宣布:大熊猫最美。

从这以后,大熊猫不管走到哪儿,人们都十分喜爱它。

1.选词填空。

员 圆 园 向 象 弟 第森林公()里,在小超市服务的工作人()是身子()()的小熊兄()。()一个进来的顾客是大()爷爷,小熊兄()热情地()它介绍刚到的食品。

2.参加森林选美大赛的小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妈妈____________地去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真勇敢。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_______。

4.小山羊家失火,小动物各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用“____”划出描写它们不同表现的句子,并写在横线上。

5.写出表示大熊猫救小山羊时的动作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六、云朵玩耍

孩子们在地上玩耍(shuǎ),云朵在天上玩耍。

白白的云朵,玩起来花样可多了。它们有时候玩追(zhuī)人,一朵追一朵,蓝蓝的天空成了运动场。它们有时候和太阳捉迷藏(cáng)。有时,云朵还会变,先由一朵云变成一只“大狗”,再由一朵云变成一只“白兔”。“白兔”在前面跑,“大狗”在后面追。有时候,天上连一朵云也看不见了。那是云朵玩累了,回家去了。

1.这段话共有()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的是第()自然段。

2.按短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__在地上玩,_______________在天上玩。

⑵白云有时玩____________的游戏,天空成了______________。

⑶白云有时和_______________玩捉迷藏的游戏。

⑷白云会变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⑸有时,天上没有白云了,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你认为短文中最有趣的地方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小马长大了

小马长大了,老马请黑狗来教小马跑路,请山羊来教小马爬山,请黄牛教小马拉车。

小马都学会了,一样一样地做给老马看。老马看了很高兴,亲亲小马的脸说:“你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真是一个好孩子。”

小马说:“从明天起,我就可以帮助妈妈做事了,也可以出去为大家做事了。”

1.短文有()段。

2、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小马向_____________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

3.小马学好本领是为了帮助妈妈做事,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2篇

一、阅读训练:

乌 鸦 兄 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

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

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它会去修了。‛

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窝被风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一开始,这个洞大吗?

2、为什么兄弟俩都不修补?

3、由于都不修补它们窝的破洞,最终兄弟俩怎样了?

4、请找出文中描写寒冷冬天的句子:

二、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春天的田野真美啊!柳树发芽了。桃树开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针。金黄的油菜花,引得蜜蜂来回地飞舞。

1、这段话主要写了()的景色。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有--------------

3、把这段话中比喻的句子勾出来。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动物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鱼的尾巴像船上的舵,鱼儿游动时,靠尾巴掌握前进的方向。牛的尾巴好比一条长鞭子,夏天用尾巴赶走叮在背上的苍蝇和蚊子。

1、这段话主要讲了()。

2、鱼尾巴的用处是()。

3、牛尾巴的用处是()。

(二)蚂蚁整天辛勤的劳动,没有一个偷懒的。它们很团结,见了面就相互摇着触角打招呼。我很喜欢它们,有时候捉虫子给它们吃。

1、这段话中的‚它们‛指的是()。

2、‚我‛喜欢它们的原因:一是它们();

二是它们();

3、‚我‛喜欢它们表现在:()。

阅读练习

(一)姑姑给冬冬找来一把小阳伞。这把小阳伞可漂亮啦!天蓝色的尼龙伞面,上面印着一只只五颜六色的气球。伞架子亮晶晶的可以照得见人。最好看的是伞柄。伞柄是个戴着气行员帽子的小姑娘的手,小姑娘正朝人笑呢!

1.第()句写伞面很美。第()句写伞架子很亮。第6句写()。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

3.简要说明小阳伞的样子。

伞面:

伞架子:

伞柄:

阅读练习

(二)月亮上有山没有水,有阳光没有空气,白天很热,夜里很冷。月亮上没有虫鱼鸟兽,也没有花草树木。那里一片荒凉。

可是月亮的肚子里藏着什么呢?等你长大了,揭开它的秘密吧!

1.月亮上有()、(),没有()、(),没有()、(),所以是一片()。

2.“月亮的肚子”指。

阅读练习

(三)长江——祖国第一大江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许多大江、大河。它们像祖国妈妈身上的血管(guǎn),给祖国带来了生命的力量(liàng)。小朋友,你知道吗?在祖国的千万条江河中,哪一条最长呀?祖国最长的江河就是长江。它从祖国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开始,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一直流入东海。长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长。万里长江是祖国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1.哪些词的意思不能理解的?写下来。

2.祖国最长的江河是(),共有()公里长,从()开始一直流入()。

3.祖国的大江、大河,像()。

阅读练习

(四)、从前,有一个人头顶着大包袱(fu)骑在马背上赶路。走了不大一会儿,他满脸汗水,十分吃力。

“喂!”过路人看见了十分奇怪地问,“你为什么要顶着大包袱,不把它放在马背上呢?”

“唉!”骑马的人叹了口气,说:“我怕马吃不消,所以把包袱顶在头上,这样做可以让马省些力气呀!”

1. 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 用“——”划出过路人问的话。

3. 用“~~~”划出骑马人回答的话。

阅读练习

(五)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大树上。我悄悄地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两个眼珠圆溜溜(liū),亮晶晶(līng),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shàn)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它玩起来了。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蜻蜓放了,它是益虫!”我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对人类(lèi)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全文有()段。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只()一对()两个()一棵()

3.用“ ——”画出描写大蜻蜓漂亮的句子。

4.“我”为什么把大蜻蜓放了?

阅读练习

(六)啊!晚霞,多么绮(qí)丽,它一会儿像一匹骏马在奔驰,一会儿像一头雄狮在怒(nù)吼,一会儿像朵朵鲜花开放… …我看着看着,身体感到轻飘飘的,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片晚霞。一会儿一道霞光射来,晚霞闪耀(yào)着绚丽的光彩。我把眼睛微微睁开,眼前顿时出现了赤、橙(chéng)、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我的身体好像也被色彩裹(guǒ)住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晚霞一()鲜花一()颜色

一()雄狮一()骏马一()霞光

2、晚霞的形状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阅读练习

(七)猫头鹰

猫头鹰的面部像猫,身子像老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猫头鹰的眼睛同别的鸟儿不同,是长在正前方的。白天,它常常站在树枝上闭目养神,可是,到了夜晚,它就像一名哨兵,睁(zhēng)着两只闪闪发光的大眼睛,注视着田野。猫头鹰的耳朵也很特别,耳孔很大,周围排列着很长的羽毛,好像一对竖起的猫耳朵。它的听觉很灵,哪怕一点轻微的声音,它都能听见。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用“——”画出猫头鹰的耳朵很特别的句子。

3.因为猫头鹰,所以人们叫它“猫头鹰”。

4.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轻微”的“微”:查()部,去笔画剩下______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___

(①小,细小;②低下;③精深;④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

(2)“注视”的“注”:查()部,去笔画查__ __画,在短文中的意思为___ _

(①灌(guàn)进去;②集中在一点;③记载,登记)

阅读练习

(八)在我国南海的沙群岛上,住着成百上千种海鸟。

数量最多的是白鸟。这种白色的鸟最爱吃鱼,它们成群地在海面上寻找鱼群,傍晚才飞回海岛。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两张课桌那么长。它常常张开翅膀在海上飞,能飞好几百里才停下来。

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第三自然段有()句话。

2.这段话主要讲西沙群岛上有 海鸟。其中最多的是,最大的是。

3.“成百上千”的意思是()。

4.用“——”划出文中具体写信天翁很大的句子。

阅读练习

(九)春天来了

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人间。

春风过后,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小树长出嫩绿的小芽,麦苗儿也开始返青了。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各种动物也都开始活动了,小朋友们脱下厚厚的棉衣,快活地在操场上活动着。

1、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变化。

3、第三自然段写了春天()、()、()的变化。

阅读练习

(十)我家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春天,树上开满了浅黄色的花。夏天,树上结满了青枣。到了秋天,小青枣慢慢地变成大红枣,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我和小朋友站在枣树下,抬头望着这些大红枣,心里想:要是吃在嘴里,一定又甜又脆。

1、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

2、‚树上就好像挂了很多小红灯笼‛一句中的‚小红灯笼‛指的是()。

3、这段话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

阅读练习

(十一)学校院子中间,有一座美丽的花坛。里面的花都是我们亲手种的。

花坛的四周,摆放着一盆盆冬青草。嫩绿的枝条向四周伸展,针叶上挂着水珠,长得非常密。挨着冬青的是五颜六色的各种小花,在花坛里开得十分好看。

同学们爱惜它,用汗水浇灌它。小花给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欢乐。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里有()句话。

3、花坛的四周有什么?()。

4、冬青草长得怎样?

()。

阅读练习

(十二)青蛙有两只大眼睛,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鼓得高高的,一眨一眨的,可机灵了。碧绿的身子,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发了脾气,一鼓一鼓的。两条有弹力的后腿,折叠着分排在身体两边。好神气的‚田间勇士‛啊!

1、这段话共有()句话。

2、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的身子()的斑点()的肚子

3、这段话描写青蛙的外形,是先写(),然后写(),再写(),最后写()。

4、()是‚田间勇士‛。

阅读练习

(十三)村子的前面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河两岸有田野和青山。山坡上开着各种颜色的野花。河上有一座白色的石桥。一群群鱼儿在河里游来游去。

1、这段话共有()句。

2、写颜色的词有:()。

3、写鱼动作的词有:()。

阅读练习

(十四)我家养了一只小花猫.它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拖着一条长长的花尾巴.白白的小胡须在灰色的小嘴上.身上的毛有白色的黑色的,还有灰色的.有时见到我还撒娇似地歪着脖子,‛喵喵‛地唱起歌来,真是讨人喜欢.1、用‚~~~~~~‛画出文中表示小花猫动作的句子。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的眼睛、()的尾巴、()嘴

()的身体()的胡须

阅读练习

(十五)小鸡们跟着老母鸡跑,就像许多小绒球在地上滚一样。它们跟着妈妈学着找食物,小小的嘴到处乱啄,有时,就在伙伴们的头上、腿上啄。冷了,老母鸡张开翅膀,那小些小鸡就连忙躲到妈妈肚子底下暖和暖和。这些小鸡真

可爱。

1、这篇短文共有()句话。

2、短文里写了()和()。

3、用‚——‛线画出小鸡找食物的句子。

4、小鸡冷了怎么办?()

阅读练习(十六)

受伤的小鸟

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鸟。看着它可怜的样子,便把它捡回了家。这只小鸟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巴,头上有一小撮(cuō)红色的毛,背上、尾巴上的羽毛是黑色的,腹(fù)部的羽毛是灰色的,可好看了!

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小鸟,高兴地告诉我说:‚这是一只啄木鸟。它能够捕食树洞里的害虫,人们称它‘树医生’。‛我听了,心想:‚原来是一只益鸟啊!等我把它的伤养好后,一定送它回大自然,让它继续给树治病。‛

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

2、受伤的小鸟是一只(),人们称它()。

3、按短文填空。

()的嘴巴受伤的()()的样子黑色的()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3篇

一、画图法

根据数形结合的思想, “画图法”可以把抽象的条件变得直观形象, 许多难题因为有了图的演绎而变得容易理解、容易解决。画的图可以多种多样, 有时是一些模拟图, 有时是一些线段图, 总之要根据具体的题意确定恰当的方法。

如题:“有一桶油连桶共重120千克, 倒了一半后, 连桶还重70千克, 桶里的油一共重多少千克?”我们可以把整个题目画成模拟图, 一开始先画满桶的油, 桶用红色粉笔画出, 用白粉笔涂满, 当倒掉一半后, 再画一个红色的桶, 但其中只涂满一半 (如下图) 。这样, 学生很容易看出重量从120千克减少到70千克的原因就是因为少了桶里的一半油, 这一半油是50千克, 那么整桶油就是100千克。

当遇到下面这个题目时, 画线段图比较合适。“小林今年9岁了, 他问王老师今年几岁, 王老师说当小林到他这么大时, 他已经47岁了, 王老师今年多少岁?”这里理解的关键是小林长了几岁, 王老师也长了几岁, 但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不画图理解起来的确很抽象。于是我用一根线段表示小林的岁数, 再用另一根比较长的线段表示王老师的岁数, 根据题意把一些数据标好 (如下图) , 很快学生便从图中发现从9岁到47岁之间经过了38岁, 这表明小林和王老师分别都长了19岁, 所以王老师今年应该就是47-19等于28岁。

二、演戏法

低年级学生爱表演, 爱做游戏, 他们乐在其中, 并从中明白事理, 获得快乐的体验。受语文课上情境表演的启发, 在讲解某些题时我也很乐于让他们上台来演一演。

比如一年级常见的排队问题, 知道小明前面有几人, 后面有几人, 求一共有几人时, 请几个学生上台来一演, 道理一下子就明白了。再如二年级时遇到的一道开放题:“小明家离学校有300米, 小红家离学校有200米, 那么小明离小红家有多远?”初次解答时, 大多数学生都算出结果是500米, 但实际情况并不只是这一种, 小明家、小红家也有可能在学校的同侧, 这时他们两家之间的距离就只有100米,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小明家、小林家和学校根本就不在同一条线上, 这样他们之间的距离也就无法确定了。因此为了帮助他们理解, 我请了三位学生分别做“小明”、“小红”、“学校”, 让下面的学生想一想他们三者之间可能的位置关系, 小明、小红除了分别在学校的两侧还有哪些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演一演, 大家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举例法

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具体的事物, 我们做一线教师的也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比如当你想让他们通过观察一组题目说说发现的规律时, 他们往往不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叙述, 而仅仅针对其中某一道算式进行阐述。所以在讲解某些纯语言的题时, 不妨用举例法来解决。

比如这道题:“在一道减法算式里, 被减数减去减数与差的和, 它们的差是 () 。”我们都知道, 被减数就等于减数加差, 所以被减数减去减数与差的和, 它们的差就是0。可是仅凭这样的叙述, 有些学生就是想不通, 所以有必要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如在100-30=70中, 100- (30+70) =0, 在25-5=20中, 25- (20+5) =0当举了若干个这样的例子后, 学生自然就明白“差是0”的道理了。

四、另类法

“另类法”是对我在讲解一些题目中所用特殊方法的概括, 因为学生小, 好奇心强, 这样另类的讲法总能牢牢吸引住学生, 我讲得开心, 他们听得明白, 学得快乐。以下是几个快乐的瞬间。

案例1:“牛奶和水分开”。

“小明喝一杯牛奶, 先喝掉一半, 加满水, 又喝了一半, 再加满水, 全喝光, 小明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因为喝掉一半牛奶后加满水, 水和牛奶混在一起, 学生就有些搞不大清了, 搞不大清就讲不清楚。因此, 我在讲解时分三步, 边写边讲:第一步, 小明喝了半杯牛奶;第二步, 假设倒满的水没和牛奶混在一起, 那么上半杯是水, 下半杯是牛奶, 小明喝了一半, 就喝了半杯水, 剩了半杯牛奶;第三步, 杯子又倒满了, 还是假设倒满的水没和牛奶混在一起, 一起喝完, 就是喝了半杯水和半杯牛奶。这样小明一共喝了一杯水和一杯牛奶, 所以答案是牛奶和水喝得一样多。

案例2:“换个角度想问题”。

课本题改编题训练二(数列) 第4篇

1-1. (改编)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2an+1(n∈N*).

(1) 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2)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 (人教B版必修5P40例2)数列{an}的前n项和Sn=2n2-30n.

(1)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求出它的通项公式;

(2) 求使得Sn最小的序号n的值.

2-1. (改编)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a1=1,an+1=Sn,n=1,2,3,…,求a2,a3,a4的值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2. (改编)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5,前n项和为Sn,且Sn+1=2Sn+n+5(n∈N*),证明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3. (人教B版必修5P32习题2-1(B)第2题)如图,用4根火柴可以拼出一个正方形,用7根火柴可以拼出两个正方形……试写出一个与此有关的数列,并写出它的通项公式.

3-1. (改编)如图,第(1)个多边形是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来的,第(2)个多边形是由正方形“扩展”而来的……如此类推.设由正n边形“扩展”而来的多边形的边数为an,则a6=;+++…+=.

3-2. (改编)观察下列各图,并阅读下面的文字.像这样的10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是;像这样的n(n≥2)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是_____.

第3-2题图

4. (人教A版必修5P62习题2.5B组第2题)已知数列{an}是等比数列,Sn是其前n项和,求证S7,S14-S7,S21-S14也成等比数列.

4-1. (改编)一个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48,前2n项和为60,则前3n项和为_______.

4-2. (改编)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5a6+a4a7=18,则log3a1+log3a2+log3a3+…+log3a10= .

5. (人教B版必修5P38例5)已知{an}是等差数列,其中a1=17,公差d=-0.6,此等差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出现负数?

5-1. (改编)已知{an}是各项均不为零的等差数列,其中a1>0,公差d<0,若S10=0,则数列{an}前几项和最大?

5-2. (改编)在等差数列{an}中,Sn为前n项和,且a1=25,S17=S9,求Sn的最大值.

6. (人教A版必修5P61习题2.5A组第4题(3))求和:Sn=1+2x+3x2+…+nxn-1.

6-1. (改编)已知数列an=4n-2和bn=,设cn=,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

6-2. (改编)已知un=an+an-1b+an-2b2+…+abn-1+bn(n∈N*,a>0,b>0).当a=b时,求数列{un}的前n项和Sn.

7. (人教A版必修5P47习题2.3B组第4题)数列的前n项的和Sn=++++…+,研究一下,能否找到求Sn的一个公式?能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推广吗?

7-1. (改编)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设Tn=++…+,求Tn.

1. ,3,13,53,213.

1-1. (1) 1,3,7,15,31.

(2) 因为an+1=2an+1(n∈N*),所以an+1+1=2(an+1),

所以an+1=2n,即an=2n-1(n∈N*).

2. (1) {an}是等差数列,an=4n-32.

(2) 因为Sn=2n2-30n=2n-2-,又n是正整数,所以当n=7或=8时,Sn最小,最小值是-112.

2-1. a2=,a3=,a4=.

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1,n-2,n≥2.

2-2. 由Sn+1=2Sn+n+5(n∈N*),可得Sn=2Sn-1+n+4(n≥2),两式相减,得Sn+1-Sn=2(Sn-Sn-1)+1(n≥2),即an+1=2an+1(n≥2),从而an+1+1=2(an+1)(n≥2).

由a1=5,S2=2S1+1+5,即a2+a1=2a1+6,得a2=11,从而a2+1=2(a1+1).

故an+1+1=2(an+1)(n∈N*).

又a1=5,得a1+1≠0,从而=2,即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3. 4,7,10,13,…,通项公式为an=3n+1.

3-1. 由图可得an=2n+n(n-1)=n2+n,所以a6=42;

且==-,所以+++…+=-+-+…+-=.

3-2. 设{an}为n条直线的交点个数,由题意可得a2=1,an=an-1+(n-1)(n≥3).

因为an-an-1=n-1,由累加法可求得an=1+2+…+(n-1)=,所以a10==45.

4. 略. 5. 30.

4-1. 若{an}为等差数列,则Sn,S2n-Sn,S3n-S2n为等差数列,即48,12,S3n-60成等差数列,所以S3n=36.

4-2. 因为a5a6+a4a7=2a1a10=18,所以a1a10=9,故log3a1+log3a2+log3a3+…+log3a10=log3(a1a2a3…a10)=log3(a1a10)5=10.

5-1. S10==5(a5+a6)=0,又d<0,所以a5>0,a6<0,即数列{an}前5项和最大.

5-2. 由S17=S9,得25×17+(17-1)d=25×9+(9-1)d,解得d=-2.

所以Sn=25n+(n-1)(-2)=-(n-13)2+169.

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当n=13时,Sn有最大值169.

6. 当x=0时,Sn=1;当x=1时,Sn=;当x≠0且x≠1时,Sn=-.

6-1. 因为cn===(2n-1)4n-1,

所以Tn=c1+c2+…+cn=1+3×41+5×42+…+(2n-1)4n-1,得4Tn=1×4+3×42+5×43+…+(2n-3)4n-1+(2n-1)4n,

两式相减,得3Tn=-1-2(41+42+43+…+4n-1)+(2n-1)4n=[(6n-5)4n+5],所以Tn=[(6n-5)4n+5].

6-2. 当a=b时,un=(n+1)an.

这时Sn=2a+3a2+4a3+…+nan-1+(n+1)an,得aSn=2a2+3a3+4a4+…+nan+(n+1)an+1,

两式相减,得(1-a)Sn=2a+a2+a3+…+an-(n+1)an+1.

若a≠1,则(1-a)Sn=-(n+1)an+1+a,Sn=;

若a=1,则Sn=2+3+…+n+(n+1)=.

7. Sn=1-+-+-+…+-=1-=.

此法是通过将数列中的每一项裂成符号相反的两项,然后在求和过程中,依据相邻项之间的关系,消去互为相反数的两项,从而求出数列的前n项和,这一求和方法叫做裂项求和法.形如(其中{an}是各项不为0的等差数列,C为常数)的数列的前n项和均可用此法求.

7-1. ==2-,

Tn=--.

编者的话 其实,高中数学中,数列知识是这样展开的:

1. 从等差、等比数列,延伸到一般数列,甚至数阵、数表,以及“生成数列”(用一个数列表示另一个数列).

2. 递推公式、通项公式、前n项和(积)公式一脉相承,知道其中一个即可决定数列,即可求出另外两个.

它们的关系是:相邻两个前n项和(积)公式(n和n-1时的公式)相减(除)即得通项公式,反之,前n个通项公式累加(乘)即得前n项和(积)公式;相邻两个通项公式相减(除)即得一种递推公式,反之,前n个递推公式累加(乘)往往可得通项公式.

这里比较容易的题目是“已知前n项和(积)公式,求通项公式”和“已知通项公式,求一个递推公式”,比较困难的题目是“已知通项公式,求前n项和(积)公式”和“已知一个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以及“已知一个递推公式,求前n项和(积)公式”.后者难就难在有时无法直接累加,而要变形,有时累加后用不了等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而要用相应的求和方法.怎么变形,怎么求和就成了解数列问题的永恒主题.当然等差、等比数列的递推定义要记住,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也要记住,还要记住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的推导方法(因为这些方法在解其他数列问题时也很有用,比如倒序相加法、错位相减法).

3. 数列问题除了变形技巧性强以外,还有一些易错点,比如“已知前n项和(积)公式,求通项公式”时容易忽视对n=1和n>1的讨论,等比数列公比不能为0等.

4. 与数列有关的不等式也是一个难点,有一些特殊的技巧,如放缩.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5篇

(二)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没头脑是“我”的邻居,今年()岁。A、8 B、12 C、11

2、没头脑找不到的练习本放在()。A、书包里B、屁股口袋里 C、桌子上

3、为了找练习本,没头脑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妈妈回来了,弟弟妹妹()扑了上去。A、生气 B、欢天喜地地C、哭着

4、为了找练习本,没头脑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听了妈妈的批评,()。

A、就坐在书桌前认真完成作业。B、他一不高兴,功课也不做了,就上床去睡觉。C、他就气呼呼地走了。

5、下了雨,大伙儿打由大道走,不高兴不高兴,要()打泥地上走。

A、抄近路 B、走远路

6、不高兴扑隆隆掉到一个大水坑里去了,水都溅起来了,还溅起了()似的一样东西。A、乌龟 B、蛤蟆 C、猴子

7、仙人念了几声咒语,一说“变”,只见不高兴和没头脑像()一样,呼的一下高了起来。

A、竹子 B、竹笋 C、大树

8、仙人让不高兴变成了(),让没头脑变成了()A、演员 B、建筑工程师 C、老师

9、不高兴在《武松打虎》中扮演()A、武松 B、老虎 C、李逵

10、没头脑长大了要当什么?()A建筑工程师 B演员 C歌唱家

11、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有多少层?()A一百层 B两百层 C三百层

12、没头脑在设计少年宫时忘了设计什么?()A电梯 B剧场 C休息室

13、泰焦傲的拿手表演是什么?()A 钻火圈 B走钢丝 C变魔术

14、闹闹最喜欢吃什么菜?()A炒鸡蛋 B 炒番茄 C土豆丝

15、小妖精教给阿土的咒语其实是什么?()A 芝麻开门 B乘法表 C绿豆开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zuò)者(zhě)是任溶溶。()

2、大家叫“我”的邻居没头脑,因为他没脑子。()

3、没头脑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着一大包东西上他家,拿东西是他自己的。()

4、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开始寻找。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前天半天没找到的铅笔,翻出来了;昨天半天没找到的铅笔盒,翻出来了;今天早晨半天没找到的尺子,翻出来了。哦,原来练习本藏在书包里。()

5、妈妈批评没头脑:“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哎,大起来怎么得了!”这几句话没头脑都听烦了。()

6、不高兴在你不高兴跟他玩,可他偏高兴跟你玩。()

7、不高兴掉到水坑里,抬起头来,只见面前站着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儿,袍服飘飘,像个老寿星。()

8、没头脑在台下看不高兴演出,越看越觉得情形不对,不高兴的毛病正好跟自己的毛病一样,都给大家带来害处。()

9、台上的武松给老虎逼得走投无路,都快讨饶了,而老虎还在张牙舞爪、神气活现的时候,没头脑冲到台上去,一把抓住老虎的尾巴。()

二年级语文暑假训练题 第6篇

离离原上草,

二、读拼音写词语,字要写得正确、美观哟!(8分)

xiónɡ wěi, pò suì, jīng huāng, kuā jiǎng,jù lí, shāng diàn, chuí liǔ, jiāo ào

三、我会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6分)

雨痕(hénhénɡ),

窜出(chuàncuàn),

攒钱(zhǎnzǎn)

宝藏(cánɡzànɡ,

旗杆(ɡǎnɡān),

一溜烟(liūliù)

四、我会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6分)

(烧浇)花,

(谜迷)路,

(栏拦)干

(度渡)船,

(按安)排,

(勾钩)画

五、我会照样子写词语。(7分)

1、例:穷(富)稀喜欢()

2、例:(打)电话()水桶()花朵

3、例:洒水洒水车图书

4、例:牛奶奶牛

六、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12分)

1、一( )火车一( )珍珠一( )大雨

4、( )疲力()()()问底众志( )( )

3、( )的大娘( )的空气 ( )的杜鹃花

一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7篇

(一)我是一粒(lì)种子。春天到了,我发芽了。谢谢太阳和雨水,是他们帮助我长大。现在,我已经长得很高了。到了秋天,我就会结出果实,农民看了可高兴啦!

1、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种子

一()太阳

一(2、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① 我已经长(cháng zhǎng)得很高了。② 我会结(jiē jiã)出果实。③

3、短文共有_______句话,请用“/”和数字在文中标出来。

4、“我”是什么?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在什么时候发芽?什么时候结果?

“我”在_________________发芽,________________结果。

6、选择正确的答案,对的在括号里打“√”

“是他们帮助我们长大”中的“他们”指的是:

① 春天和农民()② 太阳和雨水()③ 阳光和春天

())雨水

(二)深秋了,树叶渐渐地黄了,一阵秋风吹来,片片黄叶从树上慢悠悠(yōu)地飘落下来,就像许多黄蝴蝶从树上飞下。我捡(jiǎn)起几片落叶,小心地夹(jiā)在书本里。我知道这是秋姑姑留下的影子。

1、2、短文共有_______句话,用“/”标出来。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秋风

一()黄叶 一()书

一()蝴蝶

3、树叶是在什么时候变黄的?

树叶是在____________变黄的。

4、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什么?

黄叶从树上落下来像________________。

5、深秋的落叶多不多?从哪两个词看出来的?在文中用“△△”

标出来。

6、“我”把什么东西小心地夹在书本里?

“我”把____________小心地夹在书本里。

7、“我知道这是秋姑姑留下的影子”,秋姑姑留下的影子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打“√”

秋风()

树叶()

落叶()

黄蝴蝶()

(三)小袋鼠,蹦蹦(bâng)跳,唱着歌儿上学校。小袋鼠,我问你: 为啥不背小书包? 小袋鼠,眯眯笑,拍拍肚子让我瞧: 肚子上,肉口袋,就是我的大书包。

1、连一连

唱着

书包

拍拍

眼睛 骑着

木马

咧咧(liě)

肚子 背着

歌儿

挤挤

嘴巴

2、“我”问了小袋鼠一个什么问题?请用“-------”画下来。

3、不背书包上学的是谁?请在下面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小老鼠()

小袋鼠()

小松鼠()

4、小袋鼠不背书包上学的原因是:

① 小袋鼠不爱学习,不肯上学。()② 小袋鼠偷懒(lǎn),让爸爸妈妈帮他背书包。()③ 小袋鼠的书包就在自己的身上。()

5、小袋鼠的书包在哪里?请用“~~~~”画出来。

原来,小袋鼠的书包就是__________________。

6、“瞧”的左边是个“目”,意思是与眼睛有关。“拍拍肚子让我瞧”,就是“拍拍肚子让我________。”

(四)我的生日蛋糕(gāo),好圆好大,金黄金黄,就像是一个太阳。我把“太阳”切了,分给每个小朋友。你一口,他一口,每人都有一口阳光。太阳是甜的,不信,你就尝尝。

1、“我”的生日蛋糕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

“我”的生日蛋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生日蛋糕像什么?

“我”的生日蛋糕像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有甜味吗?这个太阳指的是什么?

太阳_______________,这儿太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你一口,他一口,每人都有一口阳光。”意思是:()①每个人都吃到一口阳光,冬天就不怕冷了。②每个人都吃到一口阳光,晚上就能看得见了。④ 每个人都吃到一口蛋糕,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快乐。

(五)河马大伯在卖气球。五颜六色的气球用绳子拴(shuān)在货(huî)架(jià)上,好耀(yào)眼呦!

小老鼠想买气球,可他没有钱,怎么办呢?正巧(qiǎo),河马大伯打了个哈欠(qian),闭上眼睛打起盹(dǔn)来。小老鼠悄悄地跑过去,咬断一根拴气球的绳子,抓住气球的尾巴转身便跑。谁知气球的浮(fú)力大,载着他向空中飘去,越飘越高,小老鼠慌了,想松开手,又怕自己被摔伤,只好拽(zhuài)着气球飘。最后飘到哪儿去了呢?谁也不知道。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

2、谁在卖气球?

______________在卖气球。

3、小老鼠为什么不去买气球而要偷气球?

因为小老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马大伯打了一个哈欠,闭上眼睛打起盹来”是说:()①河马大伯假装闭眼睛,好让小老鼠偷气球。②河马大伯累了,困了,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

5、小老鼠是怎么偷气球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6、为什么气球会越飘越高?想想这是什么气球?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气球越飘越高。这是____气球。

7、小老鼠拽着气球飘是因为:()①小老鼠想到空中看看风景。

②小老鼠不敢松手,怕自己被摔下来。④ 小老鼠舍不得气球飞掉。

(六)小白兔没有钟,不知道时间,它请小山羊想办法。晚上,小山羊给小白兔送来了三盆花:牵牛花、午时花、夜来香。

太阳出来了,小白兔还睡在床上打呼噜(lu)。牵牛花开了,举起小喇叭(lǎ ba)大声吹着:“呜拉哇,呜拉哇,小白兔,起床啦!”

太阳升到头顶(dǐng),小白兔还在跳舞,午饭也忘了吃。午时花开了,笑嘻嘻地叫:“小白兔,该吃午饭啦!”

天黑了,小白兔还不想睡觉。夜来香开了,张开小嘴轻轻唱着:“小白兔,八点钟啦,快睡觉吧!”

小白兔有了三种花,起床、吃午饭、睡觉,再也不会忘记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

2、谁送给谁三盆花?

__________送给________三盆花。

3、小山羊为什么要送给小白兔三盆花?用“____”画出小山羊送花的原因。

4、太阳升到头顶是什么时间?

太阳升到头顶是____________。

5、把下面三种花和它们开花的时间用“____”连起来。

牵牛花 中午

夜来香 早上

午时花 晚上

6、小白兔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也不会忘记时间了。

7、给下面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午时花开了□笑嘻嘻地叫□小白兔□该吃午饭啦□

(七)柳树的头发又细又长,在微风中飘飘荡荡(dàng)。燕子飞来想给她剪(jiǎn)短,柳树说:“不剪不剪,短发哪有长发漂亮!”蝴蝶飞来想给她打个发结,柳树说:“不必不必(bì)我喜欢自自然然、大大方方。”春雨说:“我来给你洗洗头发吧!”柳树说:“好,好,谢谢,谢谢!你让我的头发更青翠、更清洁、更漂亮!”

1、你能写出和下面一样重叠的词吗? 飘荡——飘飘荡荡

高兴——___________

大方——___________

2、“短发哪有长发漂亮!”意思是:()①短发没有长发漂亮。②短发比长发漂亮。③短发长发都漂亮。

3、燕子想给柳树剪短发,蝴蝶想给柳树的头发打结,柳树同意吗? 同意()

不同意()

4、春雨要给柳树洗头发,柳树同意吗?柳树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

5、柳树的头发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

柳树的头发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的。

6、“青翠”的“翠”指的是绿色,“青”也指颜色,有三种:①绿色;②蓝色;③黑色。想一想,“青翠”是什么颜色?“青”在短文中应该是_____色。

7、柳树的头发就是什么? 柳树的头发就是_____________。

(八)一座小小的荒(huāng)岛上住着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gū)零零的,每天睡觉都梦(mâng)见和许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小熊明白了,他在岛上种呀种,种了许多小树苗。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màn)山遍野,绿叶成荫。

一只小鸟飞来了:“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小熊高兴极了,不停地说:“欢迎(yíng)你们!欢迎你们!”

1、短文有_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桥

一()云

一()树 一()熊

一()象

一()鸟

3、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零零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4、孤零零的小熊有什么想法?

小熊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儿变成一棵树,是想告诉小熊什么?

云儿变成一棵树,是想告诉小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哪儿看出小熊种了许多树?在这些词下面打上“△”。

7、“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这儿”指什么地方?“我们”是谁?

“这儿”指的是______________,“我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九)一天,小白兔在森林里采蘑菇(mï

gu),迷了路,心里又急又怕,不小心摔了一跤(jiāo),腿扭(niǔ)伤了,坐在石头上哭了起来。

小花鹿看见了,连忙跑过去,拉着小白兔的手说:“小白兔,你为什么苦哇?”小白兔说:“我不小心扭伤了腿,不能回家了。”

小花鹿安慰(wâi)小白兔说:“不要紧,你家住在哪儿?我送你回家好吗?”小白兔说:“好,谢谢你。”

小花鹿一边替小白兔擦眼泪,一边说:“快别哭了,看你把眼睛都哭红了。”说着小花鹿背着小白兔,送她回了家。

1、写出三个和下面一样的词。

又急又怕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2、小白兔摔跤的原因是:()①找不到妈妈,急得摔了跤。②迷了路,又急又怕,摔了一跤。③遇到了大灰狼,吓得摔了一跤。

3、小花鹿问小白兔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样回答的?用“~~~”画出小白兔说的话。

4、小花鹿安慰小白兔时说了什么?用“——”画出来。

5、小花鹿是怎样送小白兔回家的?

小花鹿___________________,送她回家了。

6、“小花鹿一边替小白兔擦眼泪,一边安慰小白兔。”你能用“谁一边干什么,一边干什么”写一句话吗?

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只乌鸦口渴了,飞出树林找水喝,在村中遇到了一只猴子。猴子告诉它:“村子的井(jǐng)里有水。”

猴子走了,乌鸦找到了那口井,就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xián)到井里,可是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这时候,猴子到井边来打水,看见乌鸦用这种方法喝水,哈哈大笑,说:“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说完,猴子很快打了一桶水,请乌鸦喝了个够(gîu)。

1、短文写了______和______之间发生的故事。

2、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标出段落号。第____自然段写乌鸦用老办法打水。第____自然段写乌鸦喝到了水。

3、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石子

一()井

一()水

4、猴子一共说了_____次话,用“~~~”画出来。

5、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衔到井里,为什么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因为井__________,把许多小石子丢下去也很难使水________,所以乌鸦衔了好久,还不见水升上来。

6、“你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喝井里的水就不行了。” “这种办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

因为瓶子________,往瓶子里衔石子,水面会_____________,所以用这种办法喝瓶子里的水是可以的。

7、乌鸦能喝到水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乌鸦是因为:①有了上次喝水的经验(yàn)才想出了这种办法喝水。()

②别人告诉它衔小石子能让水面升高才想出了这种办法喝水的。()

9、你觉得这是一只:

①爱动脑筋的乌鸦。()②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乌鸦。()

(十一)张乐平爷爷是我国著(zhù)名的大画家。张爷爷的妈妈是个心灵手巧(qiǎo)的人,经常为别人绣(xiù)花、剪纸。

那是一个宁静的夏夜,张乐平偎依(wēi yī)在妈妈身旁,看她绣花。忽然,他发现从蜡烛(là

zhú)上流下一条烛油,很像妈妈绣的小鸡。他急忙用手去捉,可是捉到手的却是热乎乎、软绵绵(mián)的油泥。他照着妈妈绣的花样,用油泥捏(niē)了一只小白兔,还从红蜡烛上挖下一点红油,嵌(qiàn)在白兔的眼眶(kuàng)里。他高兴地喊:“妈妈,你看我的小白兔!”

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搂(lǒu)着他,说:“好,你捏的小白兔真美呀!”在妈妈的鼓励(gǔ

lì)下,张爷爷一步步走进了艺术的大门。

1、“热乎乎”形容热乎,暖和;“_____乎乎”形容很胖;“____乎乎”形容很黑。

2、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号。

3、张乐平爷爷是_______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看着儿子的作品,这个作品指的是:

小鸡()

小鸭()

小白兔()

5、“烛油”指的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炒菜用的油。()②流在递上弄脏了的油。()③从蜡烛上流下来的油。()

6、张乐平爷爷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用“~~~”画出有关句子。

7、张乐平爷爷是用什么东西做小白兔的眼睛的?

张乐平爷爷是用__________做小白兔的眼睛的。

(十二)我是一只小蜗(wō)牛,住在田野里。我天天背着我的屋子走路,我背着我的屋子爬树,背着屋子玩耍,背着屋子觅(mì)食。我的屋子没有窗子,太阳永远照不进来。

我的家没有桌椅,只能住下我自己。要是你来看我,也没有地方给你坐,我想还是我到你那里去好了。

1、第一自然段有_______句话,用“/”和数字标出来。

2、小蜗牛的屋子能住下几位客人?在适当的□里打“√”。①一位客人 □ ②两位客人 □ ③一位客人也住不下 □

3、太阳为什么永远照不进蜗牛的屋子?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①因为它的屋子太小。()②因为它的屋子没有门。()③因为它的屋子没有窗户。()

4、蜗牛的家为什么不可以用来招待客人?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①因为蜗牛家太小,没有桌椅。()②因为蜗牛家太小,没有地方给客人坐。()③因为蜗牛不喜欢有客人来。()

5、小蜗牛住在哪里?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草地上()

田野里()

树林里()

(十三)风娃娃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柳树爷爷讲到高兴的时候,笑得弯下了腰:“哈哈哈„„”

你瞧,你瞧——

飘下了两片柳叶,柳树爷爷把牙都笑掉啦!

1、谁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

__________缠着柳树爷爷讲故事。

2、柳树爷爷讲到高兴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在下面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①笑得弯下了腰。()②笑得眉毛都掉了。()③把牙都笑掉啦!()

3、柳树爷爷的牙是什么?

柳树爷爷的牙是________________。

4、“瞧”是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什么意思?

“瞧”是_____字旁,与______有关。意思是_________。

5、“哈哈哈„„”是谁的笑声?

“哈哈哈„„”是_________的笑声。

(十四)公鸡在路上遇见了狼,狼暗暗高兴,想吃掉公鸡。狼问:“好朋友,你上哪儿去?” 公鸡说:“看朋友去。”

狼又问:“咱们两个一起走好吗?”

公鸡说:“怎么是两个?后面还有一只狗呢!” 狼一听,赶快转身逃走了。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标上段落号。

2、短文中有哪几个动物?

短文中有__________________这_____个动物。

3、狼遇见公鸡为什么暗暗高兴?

因为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遇见公鸡暗暗高兴。

4、第五自然段中公鸡说了_____句话。“怎么是两个?”是第____种解释。

①不是两个。②只有两个。③有三个。

5、“狼一听,赶快转身逃走了”,是因为:()①狗比狼厉害,会吃狼的。②狗来了,狼就不能吃到公鸡了。

6、公鸡的后面真的有狗吗?

公鸡的后面__________狗。

7、公鸡说后面有狗的是因为:()①知道狼想吃它,用自己的聪明把狼吓跑。②狗比狼凶。

(十五)妈妈从远方回来时,我正在吃饭。

妈妈开心极了,抱起我亲了又亲。

我脸上一粒淘气的饭,也想亲亲我的好妈妈呢!

它急忙一跳,粘到了妈妈的脸上。

1、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①粒 ②锅(guō)③口 ④碗(wǎn)

一()饭 一()饭 一()饭 一()饭

2、“我脸上一粒淘气的饭,也想亲亲我的好妈妈呢!”“淘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急忙一跳,粘到了妈妈的脸上”,“它”指的是____________。

4、饭粒粘到妈妈的脸上是因为:()

①它好长时间没见到妈妈了,想亲亲妈妈。②它跳得快,最先跑到妈妈的脸上。

③妈妈亲我时,我脸上的饭粒粘到了妈妈的脸上。⑤ 我让饭粒亲亲妈妈。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8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写作能力,阅读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扎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让小学生喜爱阅读,实现快乐阅读,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和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快乐阅读最原始、最直接、最有力的因素,所以开始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书籍,如《安徒生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等。这样的书籍因较高的趣味性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离奇的故事情节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要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更要因时因地系统规划。

1.推荐适合的 、学生喜欢的读物

(1)根据学生实际推荐读物。低年级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卡通、动漫等活泼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曲折、生动的故事,可推荐他们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 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

(2)根据教学需要推荐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和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教学《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教学《美猴王》,推荐阅读《西游记》;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

2.阅读的形式要多样化

(1)读一读、画一画。学生读书后 ,总有一种想表达的冲动,根据小学生喜欢涂鸦的特点,可以尝试让孩子画出所读的故事情节,当然要配有文字说明,然后不定期地举办画展,让学生互相欣赏画作,从而感受阅读的成功和创作的乐趣。

(2)读一读、讲一讲。讲故事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 ,所以要经常开“故事会”,为学生提供讲说的机会,为了激励学生,每次可以评出“故事大王”。

(3)读一读、比一比。朗读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情趣 ,也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所以要经常开展诗文朗诵会, 比一比,谁朗读得最棒,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培养良好语感。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加强阅读的指导

在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的同时, 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技巧的指导。有了阅读的能力,可以使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断提高。

兴趣虽然是学生阅读的直接动力,但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的特点,仅让小学生喜欢读书而不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远远达不到阅读的目的的。所以,引导学生阅读时还要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探索、辨析、历练,才能终生得益。

阅读方法总的来说有精读和略读。精读就是字斟句酌,即读书时划出重点字词句细嚼慢咽,去品析,去体会它的内涵,并作批注。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文质兼美的文章,比如语文课本中一些精读课文《草原》、《桥》等就需要用这种方法读。略读是在精读的基础上对读物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 它不像精读那样“纤屑不遗”,而是重在搜寻重要信息。就课外阅读的效果看,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那么何为略读?所谓略读就是一目十行、快速浏览、粗枝大叶地阅读。当学生拿到一本课外书时就应该教导他:先阅读书的封面、前言、目录、后记,从整体上了解书的内容和可读价值,进而快速浏览书的具体内容,粗知大意。这种方法和精读的方法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遨游浩海无边的书籍,这样阅读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视野

学生热爱阅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有耐心,有恒心,采取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校、老师、家长都参与,都重视学生阅读,多方位地为学生创造优越的阅读环境, 那么学生就会觉得阅读是件令人快乐的事,自然而然地养成阅读习惯,就会慢慢爱上阅读。例如,老师在教室里设置读书角,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让学生的书籍资源变得丰富起来;家长为孩子添置书房,多购买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样学生会随时随地地看到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也就会快乐地阅读。

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那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应该给予指导。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 ,推荐优秀的课外书 。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扩大知识面。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国演义》、《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故事》、《童年》等 ,报纸杂志如《读书》、《课外阅读》、《儿童文学 》、《少年文学》、《语文报》等。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 ,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有:

(1)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

(2)剪贴式 , 把自己的书报中的一些喜欢的文章、图片剪下来,分门别类地粘贴成册。

(3)手抄报式 ,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

(4)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等。

3.指导写读书心得 。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 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极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二年级阅读训练题(精选8篇)二年级阅读训练题 第1篇二年级阅读训练题班级姓名一、芙蓉鸟我有一只非常可爱的芙蓉鸟。这只鸟的头是圆圆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