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范文
多囊卵巢范文(精选12篇)
多囊卵巢 第1篇
目前对于35~40岁之间PCOS患者生殖特征的了解较少, 本研究连续5年跟踪PCOS患者卵巢功能变化情况, 并与健康妇女进行比较分析。这是国内首次报道35~40岁之间PCOS患者卵巢功能的随访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2年10月~2008年12月在长沙市第四医院妇科就诊的PCOS患者40例。PCOS的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制定的中国PCOS诊断标准, 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是诊断的必须条件。另外, 再符合下列2项中的1项即可诊断为疑似PCOS: (1) 高雄激素的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2) 粥声表现为多囊卵巢。具备上述疑似PCOS诊断条件后还必须逐一排除其他可能引起高雄激素的疾病和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才能确定诊断。本研究中所有PCOS患者均为月经稀发, 超声表现为多囊卵巢, 均无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和生化特征, 并且无其他引起排卵异常的疾病。符合以上PCOS的诊断标准。35例健康对照组妇女来自于我院产科和妇科进行产前健康检查的女性。
1.2 研究内容
研究于PCOS和对照受试者月经后的3~7 d进行。对在研究时段内无月经受试者, 用超声和血清孕酮 (P) 检测, 出现优势卵泡 (dominant follicle, DF) 、近期排卵或黄体期患者不纳入本次研究。在研究开始的第3天对PCOS患者和对照组妇女进行常规体格检查, 包括:体质量, 身高, 腰围和身体质量指数 (BMI) 和阴式彩超检查。采用简化的椭圆体积公计算卵巢体积, 记录两侧卵巢中2~9 mm卵泡的数量。
研究开始后第4天所有参与者按10μg/kg剂量注射醋酸亮丙瑞林, 进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注射前后3 h分别测定血清LH和FSH水平, 注射前和注射24 h后 (研究开始第5天) 测定血清睾酮, 雄烯二酮, 17-羟孕酮 (17-OHP) 和雌二醇等浓度。给药前测定空腹性激素、孕激素、抗中肾旁管激素 (AMH) 及抑制素B含量 (第4天) 。FAI用公式:睾酮/基础血清SHBG×100计算。醋酸亮丙瑞林测试3 h后促性腺激素峰值, 24 h后类固醇出现峰值。
第6和7天之间, 禁食8~12 h禁食后, 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实验后的0、60、90和120 min取血液样品 (5 m L) , 测定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
1.3 检测方法
电化学发光法 (罗氏) 检测血清LH, FSH和雌二醇浓度。LH, FSH和雌二醇的灵敏度分别为0.1U/L、0.1 U/L和5.0 pg/m L。LH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8%和5.2%, FSH为1.8%和5.3%, 而雌二醇为5.7%和6.2%。放射免疫法 (RIA) 测定血清孕酮的含量, 其灵敏度为0.02 ng/m L, 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9%和7.1%。RIA测定血清雄烯二酮和17-OHP浓度, 放射免疫法测定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exhormone-bindingglobulin, SHBG) 。雄烯二酮, 17-OHP和SHBG的灵敏度分别为0.1 ng/m L、0.1 ng/m L和0.04 nmol/L, 其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3%和6.0%, 5.0%和5.0%, 3.8%和7.9%。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含量, 其检出限为10ng/d L, 组间和组内分析系数分别为7.0%和11.0%。酶免疫法测定血清AMH, 其分析灵敏度为2.1pmol/L, 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5.3%和8.7%。ELISA法测定血清抑制素B, 其灵敏度为7.0 pg/m L, 组间和组内变异系数分别问6.3%和4.6%。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用中位数 (范围) 表示, 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百分比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SPSS 18.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值<0.05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和PCOS患者组临床特征见表1。年龄、BMI和腰围在实验开始进行时均无组间差异。对照组的月经规律明显强于PCOS组。Ferriman-Gallwey多毛评分 (F-G评分) 结果表明PCOS组临床多毛症出现频率高于对照组。
醋酸亮丙瑞林给药前后受试者体内激素水平见表2。PCOS组雄激素最低值、最高值及给药后的雌二醇水平均显著偏高, 而SHBG水平显著偏低, 两组中基础孕酮浓度相同。
PCOS组卵巢平均体积和总窦状卵泡数目均显著偏高 (P<0.05) 。两组间的抑制素B浓度相近 (表3) 。PCOS组的AMH浓度显著升高 (图1) 。超声检查显示55.0%PCOS患者有卵巢多囊样变 (PCO) , 这一结果与鹿特丹标准相符。
两组促性腺激素和AMH水平间图1。两组中的基础和刺激后LH的浓度相似, 但PCOS组的基础和刺激后的FSH水平显著偏低。PCOS组血清AM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35~40岁间PCOS患者卵巢功能。与年轻PCOS患者不同的是, 本研究结果表明35~40岁PCOS患者LH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而基础FSH值和峰值显著低与正常对照组。此外, PCOS组中睾酮、AMH水平、卵巢体积和卵泡数目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抑制素B水平则无显著性差异。已有研究表明PCOS患者类固醇 (主要由卵巢分泌) 调节异常, 卵泡数目增加以及胰岛素水平升高。在生殖活动中, 性腺功能减退与一系列促性腺激素分泌相关, 通常LH和FSH水平通常处在较低范围内[5]。
本研究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检测生殖阶段中垂体性腺轴可能发生的变化, 35~40岁间女性仍有怀孕的机会, 但比年轻女性概率要低得多。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是检测该年龄段PCOS患者促性腺激素分泌功能障碍的有效工具。
据推测, PCOS患者生育年龄期LH升高引起AMH水平, 而在更年期人群, 由于卵泡发育异常或卵泡耗竭使得FSH与AMH含量呈负相关。因此, 高AMH水平与高LH水平表明生育能力降低, 这在18~35岁期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中已被证实。另一方面, 高FSH、低AMH水平表明在生育晚期或更年期患者不孕几率增加。
本研究结果未见LH水平和FSH水平升高, 同时也未发现其他报道提及的生育年龄段出现高AMH水平。近来CARMINA等[6]研究表明PCOS女性 (35~40岁) 体内低血清AMH水平能够预测患者排卵功能改善。因此, 在35~40岁期间, PCOS表现出与正常女性不同的激素特征, 包括高AMH水平, 低FSH水平及相同的LH水平。这些特征对PCOS患者是更有利于生育还是不利于生育仍有待研究。
如前所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因卵泡储备增加而引起前窦状卵泡和窦状卵泡数目异常增加的过程, 其中可能的机制之一是类固醇激素及局部和循环雄激素水平升高[7]。高胰岛素可加剧卵泡功能紊乱, 也与卵巢类固醇生成功能障碍相关。另一方面, 血清LH含量升高导致卵巢卵泡膜细胞内类固醇增加, 并使得卵泡无法排出。缺乏LH水平可能会使得35~40岁PCOS患者卵泡释放。事实上, 中年妇女PCOS患者体内的血清睾丸激素水平下降, 且有研究表明35~49岁PCOS患者在生育后期具有规律的月经周期和卵泡数量。
众所周知, PCOS患者体内的FSH浓度较正常水平偏低, 这表明存在内源性FSH分泌抑制, 这种抑制的来源可能是卵巢, 因为通过楔形切除卵巢组织或腹腔镜透热疗法能够恢复正常卵泡发育和排卵[8,9]。此外, 腹腔镜卵巢打孔后, 能排卵患者体内FSH水平快速上升。另一种可能原因是PCOS神经内分泌紊乱, LH脉冲增加, 频率加快。本研究结果表明PCOS组FSH对Gn RH类似物的反应不如对照组明显, 这提示对Gn RH脉冲有较高灵敏度可能与内分泌变化及卵巢变化有关。因此, 对Gn RH类似物反应的幅度可以作为性腺轴状况的评估的标志。KONING等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 卵巢功能衰竭患者的FSH和LH对Gn RH的反应更为强烈, KONING还推测在此种情况下妇女垂体对Gn RH更为敏感, 导致LH和FSH脉冲幅值升高, 这可能与缺少固有卵巢有关。因此, PCOS患者体内较低的垂体FSH分泌可能意味着卵巢储备增加或异常垂体响应。
抑制素B是卵巢储备重要标志物, 抑制素B减少表明卵巢开始老化[10]。然而, 抑制素B只与绝经过渡期前期的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有密切关系, 并且, 在最后一次月经的前4年就已经降至非常低甚至无法达到检测水平。因此, 它不是一个早期和强敏感的标记物。本研究未发现PCOS患者和正常女性体内的抑制素B有明显的区别。
AMH是转化生长因子 (TGF) 超家族的一名成员, 在女性出生时几乎检测不到, 青春期后微弱增加[11]。AMH合成和分泌是与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激素有关, 在月经周期规律的育龄妇女, 血浆AMH浓度稳定, 没有明显的波动。由于AMH测量具有方便、稳定的优点, 使得它成为反映卵巢活动的具有吸引力的指标。由于AMH仅由窦前和小的窦卵泡的颗粒细胞分泌, 因此能够很好地反映始基卵泡数量, 是早期准确反映卵巢储备功能的理想指标。PCOS患者生殖期AMH水平一直是正常女性的2~3倍, 这可能是由于卵泡数量增加导致AMH分泌增加。本研究PCOS组AMH水平及滤泡总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表明小滤泡数量增加可能提高了卵巢储备。此外, 本研究还发现雄激素和雌二醇的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该阶段的PCOS患者的类固醇的合成能力仍然比正常女性高。
总之, 本研究结果表明35~40岁典型PCOS患者生育年龄早期的生殖特征与正常对照组明显不同。因此, 通常基于月经周期模式和FSH水平变化对女性生育年龄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适用于PCOS患者。
参考文献
[1]王丽琼, 施晓波, 丁依玲, 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月经周期与内分泌代谢失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2 (29) :76-79.[1]WANG LQ, SHI XB, DING YL.et al.Cycle irregularity and endocrine and metabolic disorders i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atients[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2, 22 (29) :76-79.Chinese
[2]SMITH JW, TAYLOR J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Nursing for Women's Health, 2011, 15 (5) :402-411.
[3]郭慧, 龚斐, 罗克丽, 等.两种雌孕激素替代法内膜准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冷冻胚胎移植临床效果的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3, 23 (2) :74-77.[3]GUO H, GONG F, LUO KL, et al.Comparison of clinical outcomes of two hormone replacement treatment for 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 cycle in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3, 23 (2) :74-77.Chinese
[4]GOODARZI MO, DUMESIC DA, CHAZENBALK G, et al.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etiology,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is[J].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 2011, 7 (4) :219-231.
[5]WISER A, SHEHATA F, HOLZER H, et al.Effect of high LH/FSH ratio o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undergoing in vitro maturation treatment[J].The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2012, 58 (5-6) :219-223.
[6]CARMINA E, LOBO RA.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 :arguably the most common endocrinopathy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bidity in women[J].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Metabolism, 1999, 84 (6) :1897-1899.
[7]JAKUBOWICZ D, BARNEA M, WAINSTEIN J, et al.Effects of caloric intake timing 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hyperandrogenism in lea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Clinical Science, 2013, 125 (9) :423-432.
[8]饶龙泉.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抗苗勒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内镜杂志, 2013, 19 (6) :589-592.[8]RAO LQ.Impact of laparoscopic ovarian drilling on anti-Mullerian hormone level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China Journal of Endoscopy, 2013, 19 (6) :589-592.Chinese
[9]PERALES-PUCHALT A, LEGRO RS.Ovulation induc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J].Steroids, 2013, 78 (8) :767-772.
[10]TEEDE H, NG S, HEDGER M, et al.Follistatin and activin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Relationship to metabolic and hormonal markers[J].Metabolism, 2013, 62 (10) :1394-1400.
多囊卵巢要吃什么食物呢 第2篇
促排卵可以吃谷类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些谷类食物,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植物雌激素,可促进女性排卵。除了谷类食物之外,还有像豆类、茴香、葵花子、洋葱等,这些食物中同样含有丰富的雌激素,因此经常有不排卵情况的女性朋友应该多吃这些食物。
促排卵可以吃豆类食物
面对吃什么促进排卵的问题,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适量的多吃一些含有植物类雌激素的食物,因为很多时候女性之所以会出现不排卵的情况多半是因为体内雌激素过低所导致。生活中含有植物类雌激素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像黑豆、黑豆豆浆 、黑豆汤等。
促排卵可以吃水鱼汤
很多女性可之所以会出现不排卵的情况,多半是卵泡发育不完全所导致,这个时候促进卵泡的发育是关键。因此专家建议,这部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喝一些水鱼汤,它具有促进卵泡发育的功效。
多囊,不只是卵巢的事儿 第3篇
其实是内分泌疾病
不少育龄女性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而无法怀孕,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从名字看,似乎是卵巢中的多个囊泡产生了问题,1935年刚发现这种疾病时,医生们也是这么认为的。实际上却可能刚好相反——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内分泌紊乱疾病,卵巢出现多个囊泡只是激素失调的表现之一。
过长的月经周期和难以受孕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因为激素分泌失调,患者卵巢内的卵泡无法发育成熟和释放卵子。患者通常都有肿大的卵巢,经期一般也较长。时间一长,就会形成越来越多的囊泡(其实就是肿大的卵泡)。在超声波图像中,这些囊泡就像是一串长在卵巢表面的珍珠。现在,很多医生都相信,并非囊泡造成了月经失调和不排卵等症状,囊泡也只是症状之一。
患者的卵巢不一定多囊
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很可能并不是从卵巢开始,患者的卵巢内有可能只有很少的囊泡,甚至根本没有囊泡。根据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鹿特丹标准”,女性如果出现以下症状的其中两种,便可以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出现了雄性激素升高的症状,例如长痤疮、身体毛发浓重、男性型脱发。
月经不调,月经间隔时间长。
通过超声波图像观察到,卵巢出现12个或者更多的卵泡囊肿。
与胰岛素能扯上关系
有可能是胰岛素抵抗造成了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是一种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移到身体细胞中并最终转化为能量的激素。有胰岛素抵抗的人,对这种激素并不敏感。因此,当他们的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血糖)升高后,他们需要分泌比一般人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过多的胰岛素会增加脂肪的储存,从而导致体重上升甚至是肥胖症。许多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都超重或者肥胖。胰岛素还会刺激卵巢分泌雄性激素(女性也会分泌少量的雄性激素),所以患者一般毛发较重。不过,如同一些年轻女性的卵巢内虽然有很多囊泡,但却没有多囊卵巢综合征一样,一些女性虽然有代谢综合征和胰岛素抵抗,但是仍然消瘦。所以消瘦的女性也需要注意这方面的健康隐患。
链接:患者的男性血亲可能秃顶
多囊卵巢综合征通常是一种家族疾病,增加患病风险的基因会遗传给女儿以及儿子。有遗传基因的女性可能出现较轻或者较重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有遗传基因的男性虽然没有卵巢,但也无法逃过这一劫,他们会很早就开始秃顶并且身体毛发浓重。
大脑才是疾病的源头?
有专家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最根本的问题并非胰岛素抵抗,而是下丘脑的激素分泌失常。下丘脑是我们大脑底部一个小小的部分,但它释放的激素能够刺激脑垂体,而脑垂体会对全身的器官造成影响。
在大多数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中,她们的脑垂体会释放大量的黄体生成素,这种激素和胰岛素一样,会刺激卵巢分泌雄性激素,扰乱患者的内分泌。
对症制定个人化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囊泡变大后,她们还会分泌大量的雌二醇,但她们的黄体酮水平却很低,这会导致子宫内膜变厚,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所以即使还没有生育要求,月经不调、体毛浓重也不能放任不管。多囊卵巢综合征无法治愈,但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案。
吃避孕药调理 如果患者月经间隔太长,身体毛发浓重,那么可以用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的避孕药来调理月经周期和抑制雄性激素的分泌。高血压药物螺内酯也常被用来治疗成年女性因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痤疮和多毛症。
受孕需促排卵 如果患者想要尝试怀孕,那么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医生会让她们服用克罗米酚和来曲唑两种药物,从而刺激排卵。这两种药物都能够促使脑垂体释放促卵泡成熟素(FSH),这种激素会加快小卵泡的生长并刺激它们排出卵子。大多数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在经历过促排卵后都能够成功受孕和孕育宝宝。
减轻10%体重 相比吃药调理,治疗过程中更艰难的是减肥。只要减轻10%的体重,就能够让月经周期规律得多,并且还能够降低雄性激素水平。
控制淀粉摄入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如果想要通过节食来减肥,最需要控制的并非油脂,而是碳水化合物。她们需要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总摄入量,尤其要少吃糖和精制的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白面包、白米饭、糕点或者其他任何除去了自然膳食纤维的食品。
她们应该选择高纤维食物,如全麦面包一类只是粗加工过的食品。在一天的饮食安排中,最好不要把所有的碳水化合物都集中在一餐,这样会造成胰岛素水平快速上升。少吃多餐是不错的选择。
多囊卵巢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3年3月2009年6月,因PCOS相关性表现来本科就诊的年轻、体重指数(BMI)正常的诊断为P-COS的患者中选择20例未接受任何处理、处于无排卵状态的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例接受二甲双胍治疗(每天2片,每片850mg)6个月后出现排卵但是未能成功妊娠者为排卵组;另外选择20例接受同样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仍无排卵者为无排卵组。所有病例均符合文献[8]的PCOS诊断标准,且均有双侧卵巢多囊性改变。3组患者的年龄、BMI、腰臀比(WHR)、Ferriman-Gallw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正常排卵定义为月经出现前7天血浆中孕酮>10 ng/ml(32 nmol/L)及连续3个周期出现规则月经出血。研究开始前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各组一般基线资料见表1。
1.2 排除标准
年龄<18岁或>35岁,体重指数<18或>25,并发肿瘤、内分泌、代谢、肝脏、心血管或其他疾病,目前正在使用或曾经(最近6个月)使用激素类药物,有盆腔手术、盆腔器官疾病史,准备进行饮食控制或者有体育活动计划者均排除。
1.3 方法
1.3.1 指标检测
检测患者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动态平衡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U/ml)/22.5],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GIR)。
1.3.2 临床指标测量
测量各组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WHR、Ferriman-Gallwey评分。
1.3.3 超声检查
由同一位操作者进行阴道超声操作,在自发性或孕酮诱发性阴道出血的卵泡期早期(第2或第3天)检查双侧卵巢体积及形态变化。具体为:卵巢体积通过测量x、y、z3主轴直径,然后应用椭圆体体积计算方程计算。卵巢形态学变化根据标准定义为多囊卵巢(PCO)或PCOS[9]。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Kolmogrov-Smirnov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标准差表示,使用方差分析及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两两比较检验、t检验。
2 结果
2.1 卵巢形态改变
治疗6个月后,无排卵组有3例(15%)、排卵组有17例(85%)出现卵巢形态学改变,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卵巢形态变化。排卵组有3例(15%)PCO改变消失,其余均存在单侧PCO改变。
2.2 卵巢体积变化
治疗前,3组间卵巢体积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无排卵组治疗6个月后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而排卵组则明显下降(t=3.593,P<0.01)。见表2。
2.3 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变化
治疗前,3组FSH、LH、PRL、E2、T、SHBG、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GIR、HOM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6个月后,无排卵组与排卵组的T水平显著下降(t=2.197,P<0.05;t=3.698,P<0.01),SHBG显著升高(t=-7.775,P<0.01),空腹胰岛素水平显著下降(t=2.604,P<0.05;t=4.165,P<0.01),GIR显著升高(t=-3.049,P<0.01;t=-3.960,P<0.01),HOMA显著下降(t=2.746,P<0.01)。治疗后3组间T、SH-BG、GIR、空腹胰岛素、HOMA比较,总体组间存在差异(F=6.599,117.282,7.043,8.202,4.716);其中无排卵组的T(P<0.05)、SHBG(P<0.01)、GIR(P<0.05)、HOMA(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卵组的T(P<0.05)、SHBG(P<0.01)、空腹胰岛素(P<0.01)、GIR(P<0.01)、HOMA(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HOMA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动态平衡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U/ml)/22.5]
3 讨论
近期一项研究显示,95%的PCOS患者存在卵巢体积和(或)形态改变。另外,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胰岛素水平与卵巢体积相关,PCOS患者卵巢形态与生化特征改变无明显相关性[10]。PCOS合并胰岛素抵抗者的卵泡数目(AFC)比无胰岛素抵抗者高,AFC与GIR有显著相关性[11]。
本研究中2组有和无排卵的PCOS患者治疗后均显示了二甲双胍对睾酮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85%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均表现出卵巢形态学改变,特别是20例中有3例双侧卵巢PCO改变消失,其余患者出现单侧PCO形态改变。
本研究中,只有二甲双胍治疗后有排卵的患者的卵巢体积明显减小,而治疗后无排卵者的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与未治疗的PCOS患者相似。
本研究结果与Romualdi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他们认为二甲双胍存在独立于胰岛素增敏作用之外的作用,其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体重、胰岛素水平正常的PCOS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3、6个月后出现明显的高雄激素血症改善、卵巢体积减小及间质减少,而对血糖和胰岛素代谢无明显影响。
另外,Piltonen等[13]研究认为,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对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有促进作用,卵泡数目增加、卵巢体积减小。但是,他们没有提供激素及代谢方面的资料,因此无法判断其与卵巢形态学改变的关系。Bayrak等[11]观察到二甲双胍治疗PCOS患者1周出现明显的短期效应,同时观察到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但是,基于这些研究资料,仍然很难断定二甲双胍治疗后只在有排卵患者中观察到卵巢形态学的改变是否为二甲双胍的直接作用效果,抑或者仅仅为激素水平与代谢状态的改善而致的附带现象。而且,排卵也很可能是影响卵巢形态学改变的重要因素。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深入、大样本量研究探讨对二甲双胍反应水平不同的PCOS患者卵巢内生物化学指标表达的特征,深入探讨二甲双胍对PCOS起作用的确切作用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对二甲双胍具有不同排卵反应的多囊性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卵巢形态学变化。方法 年轻、体重指数正常的PCOS患者接受6个月二甲双胍治疗中,选取20例治疗后仍无排卵者为无排卵组,20例有排卵但是未能成功妊娠者为排卵组。另选取20例年龄和体重指数与无排卵组、排卵组匹配的PCOS患者(未做任何治疗)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的睾酮(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催乳素(PRL)、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动态平衡模型分析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空腹血糖-胰岛素比值(G IR),B超观察卵巢形态、体积的变化。结果 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后,无排卵组有3例(15%)、排卵组有17例(85%)出现卵巢形态学改变,对照组无一例出现卵巢形态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无排卵组治疗6个月后卵巢体积无明显变化[(12.2±1.2)cm3],而排卵组则明显下降[(11.5±1.6)cm3]。结论 PCOS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可出现与排卵反应密切相关的卵巢形态学改变。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原因是什么 第5篇
1、饮食调理
少食肥甘厚味,酒类也不宜多饮,且勿过饱。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湿、化痰祛痰的食物,更应多食之,如白萝卜、荸荠、紫菜、海蜇、洋葱、批杷、白果、大枣、扁豆、薏苡仁、红小豆、蚕豆、包菜等。
2、环境调摄
不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里;在阴雨季节,要注意湿邪的侵袭。
3、运动锻炼
痰湿体质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散步、慢跑、球类、游泳等,以及各种舞蹈,均可选择。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疏松的皮肉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之肌肉。气功方面,以动桩功、保健功、长寿功为宜,加强运气功法。要提高运动指数,适当运动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内分泌协调。
遭遇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6篇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并非是一种简单独特的疾病,而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呈多态性的神经内分泌、代谢性紊乱综合征,以卵巢的卵泡发育障碍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其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等。
为什么会发生囊卵巢综合征
生育年龄的妇女每个月卵巢内会有20多个卵泡发育,但是最后经过“优胜劣汰”,只有一个卵泡能够发育成熟排出卵子,其余的卵泡自行闭锁。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形成黄体,排出的卵子如未受精,黄体退化而导致子宫内膜剥落出血,月经来潮,形成一个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多种激素的调控。
由于受某些原因,如情绪波动、营养失调和激素、药物过度刺激等内外因素影响,造成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素比值异常,使卵巢内虽然有一群卵泡,但都不能发育为成熟的优胜卵泡而排卵。这群卵泡形成一个个增大的小囊泡,堆积在卵巢内使卵巢增大变韧,称之为“多囊卵巢”。多囊卵巢内的激素分泌紊乱:雄激素分泌过多,雌激素分泌模式异常,并与其他一些内分泌激素紊乱如高胰岛素血症与胰岛素抵抗等相互影响,导致月经异常、不孕,身体随之发生各种变化,在医学上称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其确切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人们推测它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哪些症状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由青春期发展而来的内分泌和代谢失调。如果不及时正确的治疗,有些女孩可能出现生育问题,远期还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子宫内膜癌等不良事件,所以一旦发现这种病症,家长和孩子都十分恐慌和焦虑。近年来,每到寒暑假,很多像小倩这样的青春期女孩也来求医,这些女孩大部分在学校紧张的学习期间出现月经紊乱、体重增加、痤疮等症状,她们往往因为肥胖和痤疮而自卑和抑郁,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那么该病典型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痤疮、卵巢增大及一些激素水平的改变。有的患者有典型表现,也可以只有部分症状。
月经失调主要是闭经,闭经前常有月经稀发或过少。也有的人表现为无排卵月经、功能性子宫出血。
不孕由于月经失调和无排卵,常致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年已婚妇女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
多毛由高雄激素引起,口唇周围、腋毛、阴毛、四肢的毛发增长,分布呈男性化倾向。
肥胖50%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伴有肥胖,这与高雄激素血症同化作用和雌激素长期刺激促进细胞肥胖增大有关。肥胖多始于青春期前后,渐进性加重。
座疮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常长小痘痘,主要分布在面部、乳房周围、下腹部等。
双侧卵巢囊性增大医生检查会发现双侧卵巢对称性增大2-4倍,做B超会发现卵巢内有多个囊性卵泡。
并发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高,常同时并存,都属于代谢综合征。由于无排卵月经失调,雌激素长期刺激,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将来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加。
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促黄体生成素与促卵泡生成激素的比值≥2~3,促黄体生成素无排卵前高峰值。血中睾酮和雄烯二酮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尿17-酮类同醇含量正常提示雄激素来源于卵巢,升高则提示肾上腺功能亢进。雌二醇水平衡定不变,无正常月经周期变化。血清催乳素(PRL)水平正常或稍升高。
怎样治疗囊卵巢综合征
尽管多囊卵巢综合征经常恋上年轻女孩子,但是得了这种病也不用害怕。正确认识陔病,克服恐惧和自卑心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降低体重,服用对症的药物,必要时开刀或在腹腔镜下楔形切除小部分卵巢,或刺破小卵泡都可以起到治疗的目的。
降低体重降低体重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原则。很多患者无需药物和手术,仅仅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锻炼就能够获益。研究表明,体重下降能降低患者的胰岛素和雄激素水平,恢复正常的月经及排卵,促进生育。一般来说,体重下降5%就能减轻多毛、痤疮等高雄激素症状。
药物调整月经周期口服避孕药目前已经成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可以长期应用的药物,主要用来保护子宫内膜、调整月经周期,并通过降低卵巢产生的雄激素,改善多毛和痤疮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醋酸环丙氯地孕酮(达因-35)、口服避孕药I号与II号、妈富隆等。
降低雄激素水平的药物还有:
地塞米松:抑制。肾上腺源的雄激素的首选用药,每天0.25毫克,一般用药3~6个月后停药。
安体舒通:是醛固酮与雄激素受体的拮抗剂,每日50~100毫克口服可改善多毛症状,一般用药6~9个月常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
二甲双胍:通过降低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使雄激素降低。常用剂量为250~500毫克,一日3次。
促排卵治疗不孕症克罗米酚是促排卵治疗的首选药物,月经第5~9天每天50~100毫克,监测至卵泡成熟时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如果无效可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能在大部分患者引起单个卵泡发育及排卵。
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排卵率可达54%~92%,妊娠率为35%~69%。卵巢多点啄活检切除、卵巢电灼、激光卵巢多点汽化和激光楔切。目的是去除一部分卵泡,降低雄激素,纠正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的异常,恢复排卵。
食疗助中医辨证调理身体中医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月经不调、不育虽有多方面认识,但根本上属肾气不足。同时按“肝肾同源”的中医认识,在某些月经失调患者中,除肾气不足以外,还表现出肝郁化火的症状。部分患者还存在气血不足。下面介绍两例食疗方案:
肝肾阴虚:白鸽1只洗净,鳖甲50克打碎放入白鸽腹内,共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炖熟后调味服食。隔天1次,每月连服5~6次可用。
气血不足:乳鸽1只洗净,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炖熟,调味后饮汤食肉。隔天炖服1次,每月连服4~5次。
五项措施摆脱困扰
措施一:加强锻炼,控制体重,避免脂肪堆积。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从而调节全身的激素水平。每天锻炼30分钟以上,以跑步为佳。
措施二: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限制高糖高脂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
措施三:调节情志,放松心情,减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愤怒和恐惧会刺激脆弱的神经,破坏内分泌的调节,直接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
措施四:坚持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措施五: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家族遗传病史者,均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制定合适的预防、治疗方案。
特别提醒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慢性炎症因子 第7篇
1 C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标志物之一就是C反应蛋白 (CRP) , CRP是在促炎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 介导的应激状态下由肝细胞产生的一种急性反应产物[1]。Kelly等[2]通过对17例PCOS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提出的NIH标准确诊]和15例健康对照者的研究, 最早证实了PCOS患者体内的CRP水平升高。在排除年龄和体重指数 (BMI) 影响的情况下, PCOS的CRP水平仍然明显升高。近期的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包括2359例PCOS患者和1289例对照者的31例临床试验[3], 分析指出, PCOS患者的CRP水平比健康女性平均高出96% (95%CI 71%~122%) 。考虑到BMI可明显影响CRP, 另一组分析选取BMI完全匹配的26例研究数据来进行, 结果显示PCOS患者的CRP水平比对照组高出102% (95%CI 73%~131%) 。由于CRP水平即便是小幅度的升高, 也与脉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的明显增加有关, 因此, 上述发现意义重大。血液中超敏CRP在1~3 mg/L, >3 mg/L水平的受试者患心血管疾病的相对风险 (年龄的影响调整后) 随CRP水平逐渐升高, 并明显高于CRP<1 mg/L的受试者[4]。
2 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
慢性炎症过程与许多促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 包括IL-18,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 ,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 (MIP-1) 的增多有关。PCOS与这些因子的增多相关, 尤其是IL-18水平的升高, 已在一些针对不同种族PCOS患者的评估研究中得到证实, 同时发现肥胖也与IL-18水平有关。在排除研究对象的年龄与BMI的影响情况下, 得出IL-18与PCOS存在相关性[5,6]。也有一些研究指出, PCOS患者MCP-1增多[7]。此外, 与健康人群的血清相比, PCOS患者的血清诱导人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 (THP-1) 表达MCP-1明显增强[8]。
3 白细胞
炎症反应的另一标志是血白细胞计数 (WBC) , WBC即使幅度不大的升高也与包括BMI增加、异常血脂、牙周疾病在内的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9,10]。首次证明PCOS患者体内WBC水平升高的研究由Orio等[11]发表于2005年。研究评估了年龄和BMI均匹配的150例PCOS患者和150例对照者的WBC水平, 结果显示两组的中位数分别为7260个/mm2, 5220个/mm2 (P<0.0001) 。PCOS患者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发现有明显升高。PCOS患者体内WBC水平与内环境稳态模型 (HOMA) 决定的胰岛素抵抗相关。随后的一些其他研究也证实了PCOS患者WBC升高这一观点[12]。
4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事实上, 大量研究支持一个恶性循环的观点, 即炎症诱导活性氧类 (ROS) 的产生, 而氧化应激又促使炎症反应加重[13]。这种恶性循环多存在于内皮细胞及脂肪组织。氧化应激增强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相关[14]。PCOS患者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及触珠蛋白一种具有抗氧化特性的蛋白质的水平均下降。PCOS患者因氧化应激也使得DNA损伤的易感性增加, 这种易感性与游离睾酮水平有关[15]。Gonzalez等[16]通过研究已证实PCOS患者的单核细胞相比对照者产生更多的ROS以应对高血糖症, 并提出了一个关于氧化应激和胰岛素抵抗联系的构想。
5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是还原糖与蛋白质氨基通过非酶催化反应, 形成可逆的席夫碱 (schiff bases) , 进而生成阿马多里 (amadori) 重排产物, 并最终产生的活性交联衍生物分子。AGEs与信号传导受体 (RAGE) 结合后, 诱发氧化应激。AGEs通过直接作用和作用于RAGE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展[17]。尽管常于糖尿病患者体内检测到AGEs过多蓄积, 一项研究比较了不同PCOS亚型、健康对照、单纯性雄激素增多症、卵巢多囊改变和非雄激素增多不排卵者的AGEs水平, 已证实PCOS患者也存在AGEs水平升高。近期一项研究指出, AGEs与抗苗勒管激素 (AMH) 水平、PCOS、不排卵有关联[18]。
6 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与内皮细胞炎症以及最终导致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最重要的是,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在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动脉粥样斑块与高血压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9]。PCOS与内皮功能异常及各种内皮炎症反应标志物的增多相关。针对这一点的一项早期研究收集了年龄及体重均匹配的12例PCOS肥胖患者及12例健康对照者, 在输注内皮依赖的血管扩张剂乙酰胆碱及胰岛素后, 通过测定腿部血流来评估其内皮功能, 结果表明PCOS以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胰岛素诱导的血管扩张抵抗为特征[20]。此外, PCOS与反映内皮细胞的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各种标志物的增多有关, 包括内皮缩血管肽-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 ICAM-1)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s VCAM-1) 、不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21]。PCOS与异常的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
7 感染
PCOS可能与轻度慢性感染有关, 对于PCOS和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来说, 这一观点也许是研究最少且最有争议的部分。尽管评估病原体在PCOS发生中有何作用的文献仍很少, 但却提示PCOS与衣原体属、幽门螺杆菌及牙周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22,23]。尤其是在自我报告 (非临床确诊) 的月经稀发及多毛症的患者, 血清学阳性表现的肺炎衣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另一项研究显示, 比起年龄一致的对照组, 血清学阳性表现的幽门螺杆菌在P-COS患者更常见[22]。最近, 一项研究评估了25例非肥胖PCOS患者和27例年龄、体重均匹配的健康者牙周疾病的标志物[23], 结果显示, 多种临床牙周疾病标志物在PCOS患者水平升高, 与牙龈炎的表现一致。需注意的是, 以上研究仅仅是初步证实PCOS与一些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 其原因及影响关系还有待测定。而且, 还需要基于不同人群的更大型的研究。
总之, 上述研究提示, PCOS患者循环中的一些炎症标志物水平发生变化, 反映出可能存在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然而这些数据对于确定慢性炎症与独立于肥胖的PCOS之间的关系仍具有限制性, 而且这些发现的长期意义有待证实。未来这个领域方面的研究, 要考虑研究对象的临床表型, 并根据BMI对研究对象进行分层, 应用临床相关的临界值而不是比较平均值, 最终得出生物标志物变化的纵向数据, 对阐明PCOS与慢性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才更有说服力。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与低度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多种炎症反应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白介素-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白细胞计数水平的升高, 以及内皮细胞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证明PCOS患者体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尽管PCOS发生全身炎症的机制仍不清楚, 但近期研究数据表明, 在PCOS、炎症反应和导致慢性轻度感染的媒介之间, 很可能存在某种联系。PCOS患者循环中的一些炎症反应标志物水平发生变化, 反映出可能存在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多囊卵巢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达英-35,二甲双胍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生殖功能及糖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调、月经稀发、闭经、痤疮、多毛、肥胖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 笔者采用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妇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患者按初诊顺序随机数字表法 (1∶1) 分为治疗组48例 (脱落2例) 和对照组49例 (脱落1例) 。治疗组年龄18~37岁, 平均年龄 (26.35±6.71) 岁;病程为3个月~4年, 平均 (1.89±1.36) 年。对照组年龄19~39岁, 平均年龄 (27.25±7.32) 岁;病程为3个月~4.5年, 平均 (1.93±1.27) 年。经比较两组在基线资料方面,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诊断标准
参考2003年鹿特丹PCOS会议上制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 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西医诊断标准; (2) 病程3个月以上; (3) 年龄18~49岁, 且未绝经; (4) 无先天疾病及肝肾功能正常; (5) 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达英-35 (月经来潮后第5天开始口服) 1片, qn, po, 连续服用21d, 按照此法连续服用3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二甲双胍片于进餐前0.5h口服, 0.5g, Tid, po连续服用3个月。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1.5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血清FSH、LH、T正常, 基础卵泡个数<12个, 排卵期有优势卵泡。有效:患者血清FSH、LH、T正常或降低, 临床症状减轻, 基础卵泡个数减少, 有优势卵泡或排卵正常。无效:临床症状加重或没有改变, 基础卵泡个数增多或没有改变, 内分泌仍然异常。
1.6 统计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 (±s) 描述, 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程结束后2组总有效率比较详
详见表1。
注:1个疗程结束后2组怀孕率及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2组治疗前、后激素变化情况
详见表2。
注:在治疗前2组激素比较, P>0.05;治疗后2组激素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生殖功能及糖代谢异常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改变其患病率越来越高, 在育龄妇女中达到5%~10%。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月经不调、月经稀发、闭经、痤疮、多毛、肥胖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增大、白膜增厚、小卵泡个数常>12个, 无优势卵泡或偶有优势卵泡, 并伴有颗粒细胞黄素化。囊卵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表现家族群聚现象, 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其发病机理暂时还没有明确, 现在认为其可能是由于体内内分泌系统紊乱。
近年研究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 致使垂体对性腺释放激素的反应增加, 性激素分泌亢进, 下丘脑-垂体-性激素轴紊乱, 从而导致一系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出现。因此改善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键所在。
达英-35含有炔雌醇和醋酸环丙孕酮, 雌激素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生成, 减少游离雄激素;孕激素能够通过负反馈抑制黄体生成素异常分泌, 减少卵巢内雄激素生成, 并能抑制子宫内膜的异常增生。二甲双胍有效抑制肝脏合成葡萄糖, 使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增加, 减少血胰岛素指标, 纠正体内过高雄激素状态, 提高卵巢的排卵功能。
本文表明,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
参考文献
[1]钟茜, 徐克惠.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与诊断进展[J].华西医学, 2006, 21 (1) :186-187.
[2]潘秀荣, 韩淑华, 张继敏, 等.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J].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 (2) :87-88.
多囊卵巢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3月接收的50例经药物治疗失败的PCOS患者, 年龄22~37岁, 平均28.2±3.3岁, 不孕时间1~12年, 平均年限7.2年。其中23例临床表现为闭经, 27例表现为月经稀发;原发性不孕者为38例, 12例为继发性不孕。50例患者药物治疗后仍无排卵且男方精液检查均正常。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PCOS主要依据标准: (1) 不排卵或稀发排卵; (2) 高雄激素血症; (3) 超声检测显示为多囊卵巢[3]。在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疾病后仍有以上2条或3条症状则可诊断为PCOS。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手术在患者经净后3~7 d进行, 或对患者进行黄体酮撤退性出血。手术麻醉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术前准备通液管, 以便术中为患者通液。术中采用电凝功率30~40 W, 卵巢打孔电凝直径2~4 mm, 深度4~6 mm, 每侧打6~10个, 每孔电灼1~2 s, 每孔间隔约10 mm。
1.3.2 术后随访及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和术后分别检测LH、FSH、PRL、E2等指标, 并对比检测数据;观察患者卵巢内卵泡数量变化、基础体温及月经恢复和排卵受孕情况, 以及手术前后卵巢体积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的所有数据都是运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腹腔镜盆腔检查结果
50例患者双侧卵巢均明显增大, 其中15例卵巢出现多囊样改变, 且表面有明显卵泡突起;35例患者卵巢皮质明显增厚, 表面没有卵泡, 50例患者均进行卵巢打孔术。
2.2 输卵管通畅情况
经患者宫腔内推注美蓝液检测, 44例患者输卵管通畅, 6例患者输卵管通而不畅, 经抗炎及盆腔理疗后6例患者输卵管恢复通畅。
2.3 手术前后激素水平的变化
2.4 术后排卵情况
50例中34 (68%) 例患者术后1个月恢复排卵, 13 (26%) 例第2个月恢复排卵, 1 (2%) 例术后3个月排卵正常, 术后3个月正常排卵率为96%。2例经HCG治疗后正常排卵。
3 讨论
治疗PCOS多采用药物治疗, 但效果欠佳, 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 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主要是因为卵巢打孔破坏卵巢间质, 使E2水平下降, 解除E2对LH正反馈作用, 使LH水平下降;同时解除对LH的负反馈作用, 使FSH水平提高, 从而促使卵泡发育成熟;术后循环中抑制素水平下降, 解除抑制素对FSH的抑制, LH/FSH下降;卵巢打孔释放卵泡液, 使卵巢张力减小, 改善其血循环, 利于卵巢功能恢复和卵泡发育。腹腔镜卵巢打孔术对患者创伤较小, 术后恢复快, 且成功概率较高, 在5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术后3个月自然排卵率为96%, 是临床治疗PCOS的重要方式, 应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小乐, 黄海玉, 范涛等.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48例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 2011, 17 (3) :242.
[2]林莉, 曾文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腹腔镜卵巢打孔术治疗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 :34.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辨证施治近况 第10篇
在中医妇科学中,没有与PCOS准确相对应的病名,但根据其证候特征,可将其归于“闭经”、“经水后期”、“不孕”“癥瘕”等中医病名中。近年来学者依据中医学理论阐述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脾气虚弱、肾精不足、肝气郁结、痰湿阻滞和瘀血内阻等。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脾虚肾虚为本,痰湿瘀血为标。中医发挥其辨证施治的诊疗特色在PCOS患者恢复排卵、调整月经周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病机探讨
1.1 肾主生殖学说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为先天之本。卵子的发育和成熟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而肾中精气又分为肾阴和肾阳。前者是卵子的发育与成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起着滋养、濡润作用;后者是卵子正常排出的必备条件起着推动、温煦作用。肾阴亏虚,精亏血少,血海无法按时满溢,胞宫得不到很好的滋养、濡润,均可致月经稀少或闭经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中阻,内生痰湿,或胞宫胞脉无气血温煦而瘀阻经脉,均可引起经水后期或闭经[2,3]。脾肾阳虚不能生化精血为天癸,则冲不盛,任不通,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而下,乃成闭经而不孕。而无论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都将发生因虚致瘀、冲任气血瘀滞,使卵子难以排出、卵巢增大而致PCOS[4,5]。故肾虚是排卵障碍的根本原因。常用补肾活血祛痰、补肾活血调周期、补肾软坚等治疗方法[6]。
1.2 冲任学说
胞宫为奇恒之腑,生殖之脏,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冲任二脉起于胞中,是联系脏腑与胞宫之间的通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冲脉与肾经并行,与阳明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之称。冲脉既可秉承肾脏而滋养胞宫,又能联系先天之肾和后天之脾胃,从而输布精血供养胎儿。任主胞胎,在小腹部与足三阴经相会,能调节全身的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任又与“妊”意义相通,与女子妊娠有关,为妇女妊养之本。十二经脉气血充盈,才能溢入冲、任二脉,经过冲、任二脉的调节,注入胞宫。冲任阻滞可致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卵巢称多囊性改变。常用治法包括疏肝通任法、补肾滋任法、补任填督法、补肾调冲法等[7,8]。
2 辨证论治
2.1 从肾论治
2.1.1 补肾活血祛痰
肾阳虚弱,脾失键运而生湿痰,肾虚不能濡养和温煦,痰湿气血互结,故以补肾活血祛痰为其治则。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肾虚痰湿证症状除不规则月经外,兼见形体肥胖、面浮足肿、胸腹痞满、恶心痰多,舌淡胖或有齿痕、胎腻,脉滑。
楼国平等[9]以补肾活血祛痰为治则,药用山茱萸、紫石英、锁阳、覆盆子、桃仁、菟丝子、熟地、苍术、胆南星,兼有气郁者加理气药,出血不断者加止血药。口服安体舒通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性激素测定值明显高于治疗前的性激素测定值,且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从而证明补肾活血祛痰法治疗PCOS可改善内分泌紊乱,改善月经和排卵周期,提高妊娠率,疗效优于西药组。
2.1.2 补肾活血调周期
补肾活血调周法遵循中医理论,依据经后、排卵后期、行经期肾之气血阴阳的变化,顺势而为,调整补肾药物和活血化瘀药物的用量,促进胞宫按时满溢,月经正常来潮[10]。《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肾虚血瘀证的症状:除不规则月经外,兼见腹痛、腹中可触及癥块,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或沉弦。
徐莲薇等[11]以孙卓君所创的促排方为基础方,运用辨证论治结合月经周期的变化进行加减,确立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PCOS。以菟丝子和肉苁蓉温肾补阳;以三棱、红花、柴胡疏肝理气活血;佐以当归、熟地滋肾养血填精;配合山萸肉,不仅能够补益肾精,又能温肾助阳,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停药3个月时观察中医证候评分、月经正常率和排卵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补肾活血调周法治疗PCOS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延续作用,并对阴虚火旺型、肾虚痰湿型及肾虚血瘀型等不同证型的PCOS具有相似的疗效。
2.1.3 补肾软坚
肾阳不足,气化失司,痰浊壅阻,必然影响气血的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而至血瘀,故拟补肾软坚方治疗PCOS。宋知理等[12]配伍龟板、覆盆子、枸杞子滋阴益肾,填精补髓,充养胞宫血海;桃仁、丹参、莪术、虎杖活血化瘀,调畅血脉;加之生地、熟地、当归、白芍补血调经;辅以香附行气,佐以石菖蒲、远志涤痰开窍;青蒿、鳖甲清郁热、软坚消癥;炙甘草调和诸药。对照组给予枸橼酸氯米芬片。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等。结果两组疾病疗效无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素(LH/FS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雌二醇(E2)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明补肾软坚方治疗PCOS无排卵症有良好疗效,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性激素水平有关。
2.2 从肝脾论治
2.2.1 脾肾气虚,水湿停聚
常见于病症较轻,尚无临床症状者,或见月经后期,易于疲劳,舌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滑细。病机主要为疲劳过度,生活与环境改变,或久病之后,流产之后,体质尚不够强壮,脾气不足,肾气不足,气不运湿,水湿停聚,湿阻气滞,而血运不畅,湿浊气血,瘀于宫中,使宫内失和,月经迟至,瘀久而经闭。江丹[13]认为中药煎剂可用金匮肾气方合苍附导痰丸方加减熟地、山茱萸、山药、杜仲、菟丝子、牡丹皮、泽泻、茯苓、香附、苍术、半夏。中成药可用金匮肾气丸、人参归脾丸、半夏白术天麻丸、二陈丸。
2.2.2 肝郁气滞,化热化火
郑桤[14]治疗36例闭经以及4例宫血的PCOS患者,全部口服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当归、柴胡、黄芩、山栀、生甘草、泽泻、车前子、生地),每日1剂,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经期停服,连续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2.2.3 肝郁乘脾,痰湿阻滞
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而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的运化功能健旺。若肝失疏泄,日久便脾失健运,痰气交阻,累及肾阳,致痰湿与脾肾两虚互为因果,产生闭经。治以疏肝理气、补肾健脾。药用右归饮减去杜仲、肉桂、炙附子,加疏肝理气药,如香附、苍术、陈皮等;并随症加减活血化瘀药物,如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泽兰等;健脾化痰泄浊药物如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等。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1次口服,经期停用[15]。
3 结语
目前PCOS的中医药研究仍多处在临床报道及动物实验研究阶段。在临床报道中大多数认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效果显著。但是,对于中医药疗法治疗该病的疗效缺乏统一的标准,尚需深入的临床验证;在机制阐述方面尚缺统一解释;证型研究方面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因此,如何进一步在对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发挥中医药优势,将成为今后该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以月经失调、排卵障碍、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为主要特征,是造成育龄期妇女月经失调及不孕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及痰湿阻滞、气血瘀滞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其临床症状运用中医辨证与辨病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对付多囊卵巢综合征首先减肥 第11篇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发生在青春期,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分院妇科主任黎小斌说,从临床上看,有些女孩是从初潮开始即出现月经异常,经过1-2年的仍无法形成正常周期;有些女孩原来月经正常,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学习压力大、饮食结构改变、体重明显增加而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
小丽上初中就出现月经不规律,起初她不以为然,觉得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引起的。等上高中了,月经紊乱现象没见改善,脸上的痤疮越来越多,上唇、面颊和下巴等处竟然长出了胡须,体重也增加了不少。她这才到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黎小斌说,给这些病患做检查,可以明显发现双侧卵巢增大,每个卵巢内有很多小卵泡。多囊卵巢综合征不治疗会影响女性一生,年轻时月经失调、多毛、痤疮、肥胖。结婚后,往往会导致不孕。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将来还会有远期的并发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因而,患者应尽早治疗。
减重2%-7%症状就能改善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存在不健康生活方式,比如食量大、不爱运动。医生通常认为,治疗此病,最基础的就是要改掉不良习惯。有研究显示,多数患病女性体重下降2%~7%后,便可以降低雄激素水平,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改变或减轻月经紊乱,改善卵巢的排卵功能。而体重下降10kg,可减少胰岛素水平40%,减少睾酮水平3.5%,并有可能恢复排卵。
所以,治疗此病首先就要减重。专家建议,可以选择有氧运动项目,比如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5次运动。
在饮食上,建议采取高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以更好地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
临床上还发现,很多青春期和育龄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各种原因经常熬夜,造成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不保证,这也也会影响健康,导致月经失调,妨碍疾病的康复。黎小斌建议,每天子时(23点~1点)之前就应入睡。
【手把手】
多囊卵巢综合征食疗方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腻之品,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甜食、油腻之品。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很有帮助。
黄芪大枣黄鳝汤
【组成】 黄芪50g,大枣5枚,黄鳝500g,生姜二片,食盐半茶匙。
【制法】 黄芪、大枣(去核)洗净,稍浸泡;黄鳝宰后洗净、切断,与生姜、食盐齐炒至微黄。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炖熟,吃肉喝汤,可经常食用。
【功用】 黄芪性微温,味甘,为补气生血之要药,具有补益脾胃作用。黄鳝性温,微甘,能补益气血,通脉养颜,加上益气血的大枣,全方具有补益脾胃、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虚证闭经及多囊卵巢综合征。
薏米陈皮粥
【组成】 炒薏米30g,陈皮6g,大米适量。
【制法】 炒薏米、陈皮、大米共煮粥食用。
【功用】 薏米性凉,味甘甜,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作用。陈皮健脾祛湿、理气化滞。全方具有健脾祛湿、理气调经的功效,适用于痰湿阻滞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辨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体会 第12篇
1 辨证及治法
1.1 辨证分4型
1.1.1 脾虚痰湿
证见月经稀发, 量少或闭经, 或形体肥胖, 带下量多, 色白质粘稠, 胸闷泛恶, 体倦乏力, 纳呆便溏, 舌质淡红, 舌体胖大, 或边有齿痕, 苔白腻, 脉细滑弱。治以健脾益气, 祛痰通经。方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减, 方药如下:苍术、香附、胆南星、陈皮、半夏、茯苓、枳壳、当归、川芎、泽兰、鸡血藤、甘草。
1.1.2 肾阳虚衰
证见月经稀发, 量少或闭经, 或伴不孕, 带下清冷, 量多质稀薄, 腰痛如折, 畏寒肢冷, 小便清长, 大便溏薄, 舌淡苔薄白, 脉沉迟。治以温肾调冲, 燥湿化痰。方用归肾丸加减。方药如下: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紫石英、补骨脂、鹿角霜、茯苓、当归、川芎、鸡血藤、牛膝。
1.1.3 气滞痰阻
证见月经稀发或闭经, 精神抑郁, 烦躁易怒, 面部痤疮, 胸闷泛恶, 乳房胀痛, 舌淡红, 苔白腻, 脉弦滑或沉滑。治以行气活血, 理气化痰。方用逍遥散加减。方药如下:柴胡、白芍、当归、川芎、白术、苍术、茯苓、陈皮、菖蒲、半夏、枳壳、甘草。
1.1.4 痰瘀互结
证见月经稀发, 量少, 色紫黯有块, 或闭经, 胸闷痰多, 小腹胀痛或刺痛, 拒按, 舌紫黯, 苔腻, 脉沉涩。治以活血化瘀, 燥湿化痰。方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方药如下:桂枝、茯苓、赤白芍、桃仁、红花、丹皮、当归、川芎、泽泻、泽兰、鸡血藤、甘草。
2 病案举例
2.1 例1付某, 32岁, 未婚, 2003年7月31日初诊
患者16岁初潮, 期、量、色、质正常。2年后月经逐渐后延, 周期3个月~半年, 有时需肌注黄体酮后月经方潮, 且月经量较少。在当地妇产科医院检查B超示:子宫体积偏小:4.5cm3.9cm3.1cm, 诊断为“继发性闭经”, 使用西药人工周期治疗, 症状改善不明显。现患者月经1年未潮, 肌注黄体酮无效, 形体肥胖, 体重明显增加, 精神疲倦, 腰膝酸软, 白带量多色白, 手足发凉, 记忆力下降, 舌淡胖, 苔白腻, 脉沉细滑。脉证相参, 此属脾肾阳虚, 温煦失职, 水湿不化, 湿聚成痰, 阻滞冲任, 胞脉闭塞, 经水不行。治以温肾健脾, 除湿化痰。方以苍附导痰汤加减, 药用苍术10g, 香附10g, 青皮10g,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5g, 枳壳10g, 胆南星10g, 补骨脂10g, 鹿角霜15g, 泽兰15g, 益母草30g, 甘草6g。服药月余, 患者精神好转, 腰酸症状减轻, 白带量明显减少, 自觉小腹微胀坠, 于前方加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20g。服药4剂, 月经来潮, 量少色淡, 腰酸痛。于上方减牛膝、青皮, 加川断10g, 寄生15g, 紫石英30g。服药后月余, 月经又潮, 量较前增多, 腰痛减轻。继服此药半年, 月经完全正常, 体重减轻, 全身情况良好。
2.2 例2王某某, 26岁, 已婚, 2000年4月初诊
患者15岁月经初潮, 经期、色、量均属正常。自述工作后压力较大, 经水逐渐后期而至, 且量少, 经前两乳胀疼, 经潮后缓解, 末次月经1999年5月14日, 迄今达12个月未潮。近年来, 形体逐渐肥胖, 体重增加明显, 且有嗜睡乏力, 头晕目眩, 烦躁易怒, 腹疼大便微溏, 舌红苔薄白, 脉象弦滑。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均无异常。此属肝郁克脾, 脾不运化, 湿聚成痰, 阻滞冲任。治以行气活血, 理气化痰。方用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6g, 杭芍l0g, 云苓10g, 白术6g, 当归l0g, 川芎10g, 菖蒲10g, 香附6g, 泽膝l0g, 枳壳10g。连服20剂, 月经来潮, 持续5d始净, 经色偏淡, 量适中, 无血块, 诸症亦减, 仍宗原方服药4个月, 体重下降, 经水每月届期而至。
3 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PCOS可能是由于遗传、心理因素、环境改变等原因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分泌失调, L H/F S H比值增高, 从而引起性腺轴功能失常而致。中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累及肾、肝、脾等脏器, 其病理因素主要包括虚、痰、瘀, 而冲任不调是其根本病理因素。正如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博济方论》所说:“妇人病有三十六种, 皆由冲任劳损所致”。因此, 无论何种证型, 均应重视调理冲任治疗。常用的调理冲任药物有:当归、川芎、紫石英、鸡血藤、五味子、桃红、路路通、苏木、益母草、鹿角霜、牛膝、茺蔚子、泽兰等。临床治疗该病时, 应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对于不孕患者, 应积极进行促排卵及调整月经周期治疗。
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由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所引起的闭经、不育、多毛、肥胖等一系列表现的症侯群。其发病高峰为20~30岁, 约占妇科内分泌疾病的8%。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可归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病症当中, 多因禀赋素弱、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失常等累及肾、肝、脾三脏, 导致气血瘀滞、痰湿内生, 胞脉阻滞不通, 而发为本病。
多囊卵巢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