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精选3篇)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 第1篇

1 鸡腿部疾患病因分析

鸡腿部疾患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 主要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外伤、营养代谢病、维生素缺乏、矿物质缺乏、中毒和营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病毒引起发病的多为新城疫、传染性脑脊椎脊髓炎、马立克病、病毒性关节炎等;细菌引起的为鸡传染性滑液囊炎、禽结核、包涵体性肝炎、细菌性关节炎、家禽副大肠杆菌病、一过性麻痹病、家禽螺旋体病等;寄生虫引起发病的多为卡氏白细胞原虫病;另外机械性骨折、扭伤等外伤引起的炎症也会导致发病;痛风、Ca、P比例失调等营养代谢病亦是其发病的诱因之一;维生素中的VB1、VB2、VE、胆碱、烟酸、尼克酸、生物素、VA、叶酸、VD3以及矿物质锌、锰的缺乏同样能诱发该病;霉菌毒素污染、使用过量抗球虫药物、霉菌毒素、优素精、庆大霉素、肉毒素、有害气体中毒以及食入含鞣酸高的日粮也会造成鸡腿部发病;环境管理不善, 鸡舍内寒冷、湿度大、垫料潮湿、换气不良, 特别是缺少氧气的环境, 可诱发鸡脚弱, 笼养蛋鸡在炎热季节管理不科学, 高产鸡常发生脚软无力, 不能站立, 侧卧或瘫痪, 产薄壳或软壳蛋, 但是间歇光照 (1 h光照, 2 h黑暗) 时的脚弱发生率比连续光照低得多。

2 鸡腿的特征症状在诊断中的提示

2.1 两腿劈叉, 小雏鸡为脑脊髓炎、VE缺乏症, 较大鸡只为马立克氏病。

2.2 鸡腿脱腱、足底和趾皮肤龟裂、出血、足垫皮炎, 即为生物缺乏症。

2.3 腿瘤站立不稳, 为Ca、P比例失调、痛风。

2.4 关节炎, 为葡萄菌、滑膜形体和营养缺乏病。

2.5 脚鳞片隆起, 有石灰痂皮, 鸡膝螨的特征。

2.6 长骨短粗, 跗关节肿大, 腿脚皮肤磷片状, 两腿软弱, 运动失调, 缺锌症或铜缺乏症。

2.7 扭转、抬头望天、瘫痪, 往往是新城疫、VE、硒缺乏症所至, 结合其它症状可鉴别。

2.8 转圈、观星状, VB1缺乏症。

2.9 颈麻痹而平铺地面, 羽毛易脱落, 翅膀麻痹, 鸡肉毒素中毒特征。

2.1 0 脚麻痹, 趾卷曲, VB2缺乏症。

2.1 1 头向后弯曲, 呈观星状, VB1缺乏症。

2.1 2 腿骨弯曲, 运动失调, 关节肿大, 病毒性关节炎、滑膜霉形体或铁、胆碱缺乏症。

2.1 3 高度兴奋, 奔走鸣叫, 头后仰, 痢特灵中毒病。

2.1 4 病鸡腿极端无力, 身体坐在腿上, 呈蹲伏姿态, VD3缺乏症。

2.1 5 病鸡一侧跛行, 走路时呈一种特殊跳跃式步态, 鸡骨骼结核病。

2.16病鸡冠苍白, 运动失调, 两肢轻瘫, 可疑是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3 鸡腿部疾患的防治

3.1 注意选择良好的饲养环境

3.1.1 在选址上:

应注意选取地势高燥、通风良好、座北向南的缓坡地修建鸡舍, 周围30 m内不要有其他房屋建筑, 以免影响消毒防疫。

3.1.2 鸡舍不宜过大:

鸡舍面积最大不应超过60 m8 m, 以便于饲养管理。鸡舍模式:南方地区以开放式鸡舍为好, 北方地区适宜砖瓦结构鸡舍, 且应留有较大窗口。舍内地面以水泥打底, 并铺上干燥、清洁的厚垫料, 采用全程厚垫料饲养, 有利于减少腿病的发生。3.1.3增设运动场地:同时, 运动场在夏季应有较好的遮阴设施, 如搭建凉棚或种植遮阴效果好的树木等, 以便快大黄鸡的防暑降温。

3.1.4 水源充足:

保证有充足、清洁、卫生的饮水, 供快大黄鸡在生长过程中饮用。

3.2 注意全程饲喂全价饲料

用于饲养快大黄鸡的全价饲料含有较全面和充分的各种营养物质保证快大黄鸡的快速生长需要。因此, 养鸡户只需按时足量饲喂, 并供给充足、清洁、卫生的饮水就可以保证快大黄鸡的正常生长, 无需添加或补充其他营养物质如黄豆粉等。不过, 经常在运动场内投放一些鲜嫩多汁的青菜、青草等, 则有利于快大黄鸡的健康生长。

3.3 注意搞好饲养管理工作

3.3.1 注意控制好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 不仅会使腿病的发生增多, 而且还会引起其他疾病如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的暴发。一般而言, 快大黄鸡的放养量按鸡舍面积计算, 以每平方米9~10只为宜。在饲养前期的育雏阶段, 因保温需要, 可在鸡舍内围成几个小栏, 搭建小屋、保温棚或保温架等, 缩小饲养面积, 相对提高饲养密度, 以利保温。中期阶段, 1 kg以下的仔鸡, 密度应不超过每平方米12只。以后逐渐扩栏, 至1 kg以上时, 密度应控制在每平方米9~10只。

3.3.2 全程采用厚垫料地面平养:

快大黄鸡性情温驯, 不喜运动, 一天中除吃料、饮水活动时间外, 其他绝大部分时间都伏卧休息, 很容易发生腿病或胸囊肿。根据快大黄鸡不好运动这一特性, 应采用全程厚垫料饲养, 即鸡舍内地面全部铺上3~5 cm干燥、清洁的松软垫料。

3.3.3 注意调整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保持舍内空气良好, 地面干燥, 光照适宜, 防止产生过冷或过热及其他应激反应。

3.3.4 防止引起腿部损伤的一些意

外因素:在快大黄鸡的饲养过程中, 常常会因一些意外因素导致腿部损伤。如在育雏阶段, 保温措施差、雏鸡打堆、拥挤而压伤腿部。在中后期饲养阶段, 快大黄鸡生长、增重较快, 采食和饮水量较大而引起鸡只哄抢、啄斗、拥挤、践踏等意外原因导致腿部损伤。

3.4 疾病预防

快大黄鸡抗病力差, 很容易发生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病毒性关节炎这些疾病。因此, 在快大黄鸡的饲养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搞好环境卫生消毒, 按免疫程序及时做好各种疾病的免疫工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定期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抗生素或中草药, 以预防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一些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发现鸡群有异常, 应立即报告技术人员及时处理。

大黄米食用方法 第2篇

另外还可以做东北的粘豆包,材料是:大黄米,白糖,饭豆.制作方法同样是把黄米洗净,泡6小时,晾半干,磨成面,再用冷水和面,然后像做白面馒头那样进行发酵,待发出酸味后开始用手揉面,直揉到酸味消失.制馅:将饭豆煮熟(不可煮破皮),捣成豆沙馅,放糖,攥成核头大小的馅团,备用.用揉好的大黄米面将豆沙馅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入屉后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吃时可蘸白糖,吃其香甜粘.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着吃,品其香酥味,非常好吃!

大黄米之所以能够受到人们的喜欢,无非是因为它的味道和营养价值很高.当然了,这些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米的追求,不能停止人们的研究.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还会继续发现更多的、营养更好、味道更佳的大米来适应这个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大黄及其伪品的鉴别 第3篇

关键词:大黄,真伪鉴别

大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 陶弘景释其名曰:“大黄, 其色也。将军之号, 当取其骏快也。”古代很早即认为产于四川北部和甘肃的质量为好, 如吴普曰:“生蜀郡 (今四川) 北部或陇西 (今甘肃) 。”苏恭曰:“今出宕州 (今甘肃岷县南) 、凉州 (今甘肃) 、西羌 (今青海) 、蜀地者皆佳。”在植物形态方面, 苏颂曰:“正月内生青叶, 似蓖麻, 大者如扇。根如芋, 大者如碗, 长一二尺。……四月开黄花 (与今药用大黄相符) , 亦有青红似荞麦花者 (与今掌叶大黄相符) 。”[1]

大黄为著名的中药, 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 利胆退黄之功效。《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 收载的大黄有蓼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cinale Baill.、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和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2]。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药用大黄, 商品称“南大黄”。青海、甘肃等地主产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 商品称“北大黄”。然而, 近年来栽培大黄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药用量需求, 陆续出现过以蓼科植物华北大黄Rheum franzenbachii Munt.、藏边大黄Rheum emodi Wall.、河套大黄Rheum hotaoense C.Y.Cheng et C.T.Kao和天山大黄Rheum wittrochii Lundstr.的干燥根及根茎冒充大黄的情况。笔者在日常中药材检验工作中也发现有不少伪品大黄, 因此有必要对其正品与伪品予以区别。现将大黄及其伪品的性状以及理化反应特征进行比较, 以供药材采购、调剂和检验等相关人员作参考之用。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 本所对我市5县2区范围内抽检的和中药材 (饮片) 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送检的大黄共46批次, 均为其中药饮片。其中, 正品5批次, 炮制不合格20批次, 伪品21批次, 不合格率89.1%。

1.2 仪器

ZF-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 (上海顾村电光仪器厂) 。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性状比较见表1和图1。从表1可知大黄鉴别要点是:首先观察根茎部切片是否具有明显散在或排列成环的星点 (异型维管束) , 这是正品大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而伪品则无。其次是气味差异, 正品的气清香, 而伪品气微或气浊。

2.2 理化鉴别

2.2.1 方法

取样品粉末0.1g, 加乙醇5ml, 振摇, 放置10分钟, 滤过, 取滤液1滴点于滤纸上, 再滴加50%乙醇5滴, 晾干, 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4]。

2.2.2 结果

正品大黄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 而伪品大黄显亮蓝紫色荧光。见表1和图2。

3 讨论

3.1通过上述实验结果 (表1和图2) 可知, 根据药典标准和快检手册[2,4]进行理化鉴别, 可以快速正确区别大黄正品与伪品。再次验证了以检查土大黄苷 (亮蓝紫色荧光) 的方法来鉴别大黄真伪是可行有效的。

3.2大黄中药饮片的炮制问题:本次研究的46批次大黄饮片中有20批次炮制不合格, 其比例高达43.5%。出现如此高的炮制不合格率现象值得深思, 药典规定大黄饮片的炮制——去杂质, 洗净, 润透, 切厚片 (2~4mm) 或块 (8~12mm的方块) , 晾干。但在检验过程中发现, 有掺杂大黄植物地上部分入药的, 有厚达6~10mm的片, 也有切割粗糙的大块等等。究其原因, 我们分析有以下几点: (1) 大黄多数属野生, 资源偏少, 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采收时混入了非标准药材入药; (2) 大黄以产地加工为主, 不同产地的加工方式不尽相同, 有不少非药用部位如地上部分掺杂入药材之中; (3) 个别饮片加工厂利益为先、社会责任感欠缺, 购买入大黄药材后未经进一步加工炮制合格, 直接分装销售。

综上所述, 大黄的常见伪品来源于大黄的蓼科同科植物, 鉴别具有较大的难度。但是只要掌握了真伪品的特征, 即结合颜色、气味、质地、断面及理化反应特征, 应不难鉴别大黄的真伪。在此特警示某些不法商家不要见利忘义, 应该还大黄的本来面目。同时呼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中药材 (饮片) 的打击力度, 并提醒药品检验工作者把好药品检验关, 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 (第一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9:24-3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22-23.

[3]纪俊元, 张继, 宋长义.常用中药材真伪对照鉴别图谱[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17-18.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

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精选3篇)大黄鉴别方法分析研究 第1篇1 鸡腿部疾患病因分析鸡腿部疾患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种, 主要为病毒、细菌、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