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精选4篇)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第1篇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次此项目的一些相关的内容,我们汇报的工程项目总称为遵义市南部会馆区道路网工程。我们这次项目的主办单位是遵义市红花岗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

下面,我给各位专家领导介绍一下我们南部会馆区道路网的地理位置。遵义市南部会馆区道路网位于遵义市南部会馆区内。该会馆区用地又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桃溪寺,东临遵崇高速公路,南临桃溪河,西北侧为山坡林地。在该区域有很多的山丘,自然景观美丽。开发建设条件好,是红花岗区南部新城区的组成部分。有很丰富的旅游资源。由此可见本工程的实施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它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另一方面它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很好的突出了把把旅游、交通、城市这三个问题联起来考虑的思想。

由于该项目是遵义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城市发展以及完善会馆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拟订南部会馆区道路网共4条道路,分布于红花岗区转山、板水沟、黔丰村,遵义市南部会馆区内。南部会馆区道路网共长5458.23m,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按照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当前的城市用地的迅速扩张,拟定按Ⅱ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Km/h,本路网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12,其中车行道9m宽,两侧各1.5m的人行道。该路网包括四条道路,会馆一号路,会馆二号路,会馆三号路,会馆四号路。其路面结构组合为,沥青混凝土厚10cm(4cm细粒式+6cm中粒式)+防水材料+水泥稳定碎石层压实厚30cm+级配碎石层压实厚10cm+大碴层压实厚30cm+填石路基或软基换填+素土夯实

(Eo≥35MPa)。对于人行道铺装:采用5cm人行道彩板+10cm厚C15砼+10cm极配碎石垫层+素土夯实

接下来,让我详细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每条路的地理位置及起终点和道路网沿线的具体情况。在平面上,一号路起于会馆路二号路K1+474.796处,向北经土地坝村,终点接下穿崇遵高速公路接会馆路。全长1432.134m。在纵断面上会馆一号路起于会馆二号路,标高为867.5m,接终点会馆路下穿高速公路涵洞,标高为862.684m。道路纵断面在满足规范纵坡控制在9%以内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经进行平纵组合评价,技术指标均适协调、恰当。中线最大挖方高度23.294m,中线最大填方高度13.321m。路基总的填方量为66931.9m3,挖方量为116915m3。对于二号路,在平面上,会馆二号路起于会馆三号路K0+669.516处,向北经会馆四号路至K1+180采石场处后转折向东,迄于遵崇高速跨桃溪路旱桥处,全长1740.126m。在K0+745.162处布置3*Φ2000横涵。在纵断面上,会馆二号路起于会馆三号路,标高为860.729m,终点顺接遵崇高速跨桃溪路旱桥处,标高为860.511m 同样,经进行平纵组合评价,技术指标均适协调、恰当。中线最大挖方高度13.763m,中线最大填方高度8.233m。路基总的填方量为26771.526m3,挖方量为73864.751m3。同样,三号路在平面上起于至洪河的现状公路,向东在K0+103.906处交会馆四号路,在K0+669.586处交会馆二号路,迄于遵崇高速跨桃溪河桥梁处,全长892.167m。纵断面:会馆三号路起于至洪河的现状公路,标高为863.681m,终点顺接遵崇高速跨桃溪河桥梁处,标高为852.475。同样经进行平纵组合评价,技术指标均适协调、恰当。中线最大挖方高度6.235m,中线最大填方高度4.523m。路基总的填方量为10165.981m3,挖方量为22565.269m3。而会馆四号路起于会馆三号路K0+103.906处,向北在遵义市红花岗区石峰乙炔厂处转折向东,在K0+972.992处与会馆二号路相交后向北,迄于遵崇高速涵洞处,全长1393.803m会馆四号路在纵断面上起于会馆三号路K0+103.906处,标高为862.500m,终点顺接遵崇高速涵洞处,标高为855.966。经初步评价中线最大挖方高度5.264m,中线最大填方高度5.084m。路基总的填方量为25489.747m3,挖方量为24329.333m3。结合目前城市的规模,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交通量得估算,初拟车道为2~4车道。从目前的交通量以及现有的筑路环境地质条件,预计约需征地274.17亩,合价2847.46万元。拆迁15897平方米,合价为4946.2万元。整体用地情况是这样的,在用地东侧是崇遵高速公路,用地南侧有一条规划道路自东向西穿过,用地内部目前的现状为小路集中在淤泥区南北两侧,用地北部有少量的断头,内部交通凌乱不堪。相信的南部会馆区道路网的建设会为遵义市的整体经济带来一个不可小觑的进步。由于,南不会管去目前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因此,固定居住的人口不是很多。但是,我们要高瞻远瞩。届时,新建的道路网将会发挥它的功能,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后盾。从目前的实地勘察和预期估算,该项目约需耗费资金为15227.49万元,建安费为4834.14万元,占总投资的31.75%。由于该项目庞大,拟向银行贷款10800万元,占总投资的70.9%,其余部分需多方面筹措。

再者,是会馆区内管线及排水系统的建设问题。由于沿线村寨居民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南部会馆区路网将会对其有大大的改观。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同步实施城市配套设施,包括城市消防和垃圾桶,公共厕所等。这将会大大改变道路周边的环境,给居民带来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以上就是我此次对初步设计做的一个汇报,希望我能抛砖引玉,获得各位专家和领导更好的提议,谢谢!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第2篇

一、规划设计说明书

1、道路地理位置图

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2、概述

(1)经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有关评审报告及设计委托书;

(2)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4)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1)道路现状评价;

(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3)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等情况;

(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冻深等;

(5)工程地质资料;

(6)地震基本烈度及对大型工程构筑物区域地震分析评价。

4、工程概况(规划简况)

(1)工程地点、范围、规模、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

(2)规划简况:着重阐明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道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3)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5)如为改建道路,需说明原有道路情况,包括路面和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种类及强度、交通流量情况、车速、排水、路面完好程度以及沿线行道树树种,树干直径等;

(6)简述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解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5、道路设计

(1)道路规划情况,包括规划位置、道路规划等级,规划横断面、竖向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主要交叉路口的规划;

(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

(3)平面和纵、横断面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设计道路位置、走向、平面控制点的确定,道路竖向设计的原则及控制因素,设计横断面布置形式,宽度和断面组合的确定与规划横断面和现况横断面(改扩建道路)的关系,现况与新建地上、地下杆管线与设计断面间的平面与高程的配合原则;

(4)设计方案比选及远近期结合和近期设施方案;

(5)纵、横断面设计方案比选;

(6)沿线各种交叉设置方式方案比选,实施方案路口(含平交、立交)交通流量、流向分析、交通组织及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原则及各部分的基本尺寸和主要设计参数;

(7)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比选,实施方案确定的原则及内容,包括路基水温及土质、路基强度设计,路面结构类型及设计路面厚度的确定,包括荷载标准、计算方式、计算参数、结构组合、材料选择。利用旧路工程,需做旧路强度测定与技术论证;

(8)桥梁、隧道及附属构筑物设计原则及内容:包括立交桥梁、过河桥、隧道、大型涵洞、过街设施、公交停靠站、挡墙及交通工程设施;

(9)道路排水方式选择的依据:排水设计频率的确定,方案比选,如为雨水泵站,应确定泵站位置、形式和构筑物标准;

(10)附属工程包括: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等;

(11)沿线环境保护设施及评价;

(12)新技术应用情况及下阶段需要进行的试验研究项目;

(13)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14)设计配合:各类新地上、地下杆管线、沿线文物古迹、特殊建筑、相关部门(规划、业主、管理单位、县、乡、村)的联系配合;

(15)存在问题与建议:包括需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设计工作的建议。

二、附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勘测及设计合同、有关部门的批复以及协议、纪要等。

三、设计图纸

(1)平面总设计图(包括设计道路(或立交)在城市道路网的中的位置,沿线规划布局和现状重要建筑物、单位、文物古迹、立交、桥梁、隧道及主要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

(2)平面设计图(包括规划道路中线位置,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道路施工中线及主要部位的平面布置和尺寸。拆迁房屋征地范围,桥梁、立交平面布置,相交的主要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过街设施(含天桥和地道)及公交车站等设施,主要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

(3)纵断面图(包括道路高程控制点及初步确定纵断线形及相应参数,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新建桥梁、隧道、主要附属构筑物和重要交叉管线位置及高程,立交应包括相交道路和匝道初步确定的纵断,如设有辅路或非机动车道应一并考虑);

(4)典型横断面设计图(包括规划横断面图、设计横断面图、现状横断面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现况或规划地上、地下杆管线位置、两侧重要建筑、路面结构设计图);

(5)广场或交叉设计图(包括主要尺寸、形式布置、公交车站、过街设施、渠化设计、局部部位的竖向等高线设计图);

(6)挡土墙、涵洞及附属构筑物图;

(7)交通标志、标线布置图;

(8)工程特殊部位技术处理的主要图纸;

初步设计评审汇报内容要求 第3篇

各设计单位应当准备汇报幻灯片文本,由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专业设计人员参加汇报。汇报内容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建筑专业汇报内容

1、工程概况介绍:项目的工程名称、位置、规模、建筑类别、耐火等级、节能设计标准。

2、总平面介绍:总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总体布置、道路广场布置(场地主要出入口车流、人流的交通组织分析、停车泊位数量)、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人防、绿化等。

3、根据建筑图纸介绍平面功能分区,交通组织(垂直交通设施),防火分区的划分和安全疏散的计算。

4、节能设计:设计标准,主要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类型、保温体系等;

5、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其达到该星级标准在建筑方面采取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6、提请在扩初设计评审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二、结构专业汇报内容

1、本工程所在行政区划名称,场地类别、基本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建筑结构阻尼比。

2、结构形式、抗震设防类别、抗震等级、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上部结构嵌固部位、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

3、基础形式、基础设计等级、基础基底标高、正负零标高、室外坪标高、基础坐落的土层及其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桩顶、底标高,单桩承载力,成桩工艺、类型、检测要求。抗浮水位、抗浮设计、液化地基处理方案。变形、沉降控制。

4、简述荷载。

5、根据建筑物外形及结构平面布置图,针对本工程所采取的抗震措施重点解决的抗震技术难点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6、采用的计算软件及版本,计算参数的选取、主要的整体性计算指标及结果分析。

7、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其达到该星级标准在结构方面采取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8、提请在扩初设计评审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三、给水排水专业汇报内容

1、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和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2、消防系统:按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分别对各类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系统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系统等)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 消防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说明。

3、热水系统:说明采取的热水供应方式、系统选择、水温、水质、热源、加热方式及最大小时用水量和耗热量等。说明设备选型、保温防腐的技术措施等。当利用余热或太阳能时,应说明采用的依据,供应能力,系统形式,运行条件及技术措施等。对水质、水温、水压有特殊要求或设置饮用净水、开水系统者,应说明采取的特殊技术措施,并列出设计数据及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

4、中水系统:说明中水系统设计依据,采用的中水水源,水质要求,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设备选型及中水用途。

5、排水系统:说明排水系统选型,生活和生产污(废)水排水量,室外排放条件。有毒有害污水的局部处理工艺流程及设计数据。

6、雨水系统:屋面雨水的排水系统选型及室外排放条件,采取的降雨强度及重现期。

7、节水节能措施:说明高效节水,节能设备及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节水节能技术措施等。

8、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其达到该星级标准采取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9、需提请在初步设计评审时需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四、暖通空调专业汇报内容

1、设计计算参数: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

2、供暖系统:供暖热负荷;热源状况、热媒参数、室外管线及系统补水定压方式;供暖系统形式、分区及管道敷设方式;供暖热计量及室温控制,系统平衡、调节手段;供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3、空调系统:空凋冷、热负荷;空调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参数;空调系统热源供给方式及参数;各空调区域的空调方式,空凋风系统简述,必要的气流组织说明;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形式和水系统制式,系统平衡、调节手段;净空调注明净化级别;监测与控制简述;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

4、通风系统:设置通风的区域及通风系统形式; 通风量或换气次数;通风系统设备选择和风量平衡。

5、防排烟及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简述设置防排烟的区域及方式;防排烟系统风量确定;防排烟系统及设施配置;控制方式简述;暖通空调系统的防火措施。

6、节能设计:按节能设计要求采用的各项节能措施。

7、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其达到该星级标准采取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8、需提请在扩初设计评审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五、电气专业汇报内容

1、变、配、发电系统:确定负荷等级和各级别负荷容量;供电电源及电压级数,线路路由及敷设方式;备用电源和应急电源容量确定原则及性能要求;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

2、照明系统: 照明种类及应急照明的电源型式、灯具配置、线路选择及敷设方式、持续时间等。

3、电气节能及环保:拟采用的节能和环保措施。

4、防雷与接地: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及主要防雷接地措施。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及消防控制室的设置位置。

6、其他弱电系统:应根据建筑规模及建筑性质叙述主要弱电系统的规模及系统组成。

7、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及其达到该星级标准在电气方面采取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第4篇

证号:201125—sy;201125—ky

广西鹿寨县龙母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

初步设计汇报材料

广西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 二O一O年五月二十八日

1、概述

鹿寨县龙母水库灌区配套节水工程位于广西柳州市鹿寨县,龙母水库灌区枢纽工程位于鹿寨县导江乡黄坭村鸡石山屯附近,石榴河支流六鸣河上游龙母沟内,地理位置东经109°42′、北纬24°20′。龙母水库灌区东邻鹿寨县的四排乡,南接江口乡,西连雒容镇,北靠鹿寨镇,距鹿寨县城约23km,是鹿寨县重要商品粮基地。

龙母水库灌区范围包括导江乡和鹿寨镇7个村民委,原设计灌溉面积1253.3hm2,灌区东起鹿寨镇的大河村,南起导江乡的佛子村,西起导江乡的长洞村,北至鹿寨镇的石路村。

龙母水库灌区的水源主要为中型水库——龙母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5km2,多年平均入库流量0.56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769万m3,最枯径流量63万m3,无断流情况。龙母水库正常蓄水位193.00m,死水位171.80m,校核洪水位196.11m(P=0.2%),水库总库容1171万m3,有效库容881万m3,属多年调节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253.3hm2,有效灌溉面积900hm2。现灌区以种植双季稻为主,其次是甘蔗、玉米、花生和冬种作物。

龙母水库灌区始建于1975年11月,1978年1月投入运行,目前灌区内能正在运行的主要是总干渠、石路支渠和佛子支渠。

龙母水库灌区原设计总干渠长9.3km,设计输水流量2m3/s,共分两段:第一段从坝后电站尾水渠至鸡石山电站压力前池0.78km,浆砌石矩形断面,渠道底宽2~2.4m不等,渠道边墙高1.6m;第二段为鸡石山尾水渠至中寨8.52km,渠道随山边走,有矩形、梯形和一边直墙一边斜墙,由于弯多,断面变化大,渗漏较为严重,总干渠区间设计灌溉面积85.6hm2,其中水田76.7 hm2,旱地8.7 hm2。

原设计支渠4条共35.2km,其中:石路支渠从总干渠3+200km处往左延伸至大平,渠道长15.2km(目前已开挖渠道11km),设计输水流量1.5 m3/s,设计灌溉面积434.1hm2,其中水田347.67hm2,旱地66.7hm2,主要灌鹿寨镇的独羊、石路两个村民委;佛子支渠从中寨至佛子长6.93km,设计输水流量0.5m3/s,设计灌溉面积170hm2,其中水田133.3hm2,旱地36.7hm2,渠道因未硬化,渗漏严重;六谷支渠尚未全部挖通,渠道从总干渠尾经过跌水后连接,长7km,设计输水流量1 m3/s,设计灌溉面积411.7hm2,其中水田347.7hm2,旱地64hm2;古力支渠也尚未全部挖通,设计渠长6km,设计输水流量0.2m3/s,设计灌溉面积66.7hm2,其中水田33.3hm2,旱地33.3hm2。

龙母水库灌区由于渠系配套尚未完成,目前只石路、佛子两条支渠发挥部分效益,而六谷、古力两条渠道尚未建设,加上管理跟不上,工程投产多年来,目前实际灌溉面积只有58.67hm2,水库管理所仅靠发电、养殖等收入维持。

上世纪80年以来,龙母水库管理所每年发动群众断断续续地采取了一些工程措施,如清淤、防渗等,但效果不是很理想,进行得不彻底。渠道防渗只在一些渗漏严重的地段进行,多数只是在渠道内坡及底部抹一层薄水泥砂浆,运行一两年后,砂浆面层便开裂破碎,渗漏依旧,目前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39,因此渠道水利用系数仍然没有得到提高,灌溉面积远未达到原设计灌溉面积1253.3hm2。

龙母水库灌区在鹿寨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灌区农村人口18774人,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只有0.62亩,当地农业经济难以发展。因此,对龙母水库灌区进行配套、节水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我院受鹿寨县水利局的委托,对龙母水库灌区进行节水配套改造设计,主要工作内容有:灌区水量平衡计算;防渗渠道设计流量计算;渠系防渗工程设计;渠系附属建筑物设计等。

2、水文 2.1流域概况

龙母水库灌区水源是龙母水库,坝址位于六鸣河上游的一条支流——龙母沟上,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1.5km2,河流长度6.77km,河沟宽度一般为10m,河床平均坡降11.3‰,河岸高5~8m,河床多为石英质岩,两岸连接土岭,植被良好,林木覆盖率达90%以上,水土流失少,山青水秀。

龙母水库灌区属于低山丘陵地区,地形起伏较大,山顶高程一般在250~336m之间,沟谷高程100~150m,高差150~200m,沟谷呈“U”字型。灌区地面高程在80~136m之间,该区属于侵蚀型地形地貌。流域内低山丘陵山地占的面积比例较大,沿河两岸分布着三级河谷阶地。

灌区土壤主要是黄褐色粘壤土夹风化砂砾,稻田中土壤多为亚粘土,一般透水性不大。2.2气象

龙母水库灌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20.8℃,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年平均降雨量133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93mm;多年平均风速2.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m/s。2.3径流

参考《龙母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报告》水文计算成果。

径流计算采用流域附近的四排水文站实测资料间接推求基流,得龙母水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Q=0.486+0.075=0.561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769万m3。变差系数Cv=0.30,偏态系数Cs=2Cv,求得各种频率年平均流量,成果如下表2—1。

龙母水库坝址各频率年平均流量成果表 表2—1Q(m/s)0.5613Cv0.3Cs5频率P(%)及相应年平均流量(m3/s)***52Cv0.8630.7850.6960.5440.440.4170.3930.3590.316

3、工程地质

各渠道沿线主要为低矮的丘陵地形为主,渠道蜿蜒曲折,走向变化大,岸坡主要为土质岸坡,出露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的残坡积含碎石粘土,土体抗冲刷能力差,渠道沿线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渠岸滑塌,渗漏、渠岸冲刷、渠道淤积,山体滑坡等。

灌区地下水主由第四系孔隙水及下伏基岩裂隙水组成,根据地方有关建筑资料,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4、工程任务、规模和效益

本次初步设计建设项目有:总干渠0+000~8+140渠段(长8.14km)、石路支渠0+000~8+640渠段(长8.64km)、佛子支渠0+000~6+930渠段(长6.93km)的三面防渗和附属建筑物、交通便道续建配套或维修加固。

配套改造节水工程完工后可节约水量1136.7万m3,节约水量可恢复灌溉面积478.3hm2。

5、工程设计 5.1工程等别和标准

龙母水库灌区为中型灌区,工程等别为III等。灌溉设计保证率按85%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设计暴雨,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总干渠(0+000~8+140)、石路支渠(0+000~8+640)、佛子支渠(0+000~6+930)均为5级建筑 物。

5.2渠线布置及工程总体布置

渠系工程布置按以下原则设计:

1、保持原渠线,局部过于弯曲处适当栽弯取直;

2、在弯道段,如弯曲率小于5倍水面宽度,采取顺凸岸渐变横向降坡的方法;

3、在不改变渠道过水断面的情况下,通过渠道防渗技术措施,提高渠道输水能力;

4、力求上下断面连接顺畅,水流流态好;

5、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少占耕地;

6、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可靠。5.3渠道断面设计

1、渠道纵坡

对不满足过流要求的断面,加大了底纵坡,采用混凝土防渗面板或浆砌石对渠道衬砌,糙率n取值均为0.015。

总干渠(0+000~8+140)渠床底坡i值分别为0.00067、0.00033、0.0005,渡槽底坡为0.002;石路支渠(0+000~8+640)渠床底坡i值分别为0.003、0.00067、0.00054,渡槽底坡为0.002;佛子支渠(0+000~6+930)渠床底坡i值分别为0.0005、0.001,渡槽底坡为0.002。

2、渠道断面

总干渠(0+000~8+140)断面形式结合现状地形分为矩形和梯形,其中浆砌石矩形断面底宽1.2~2.2m,混凝土防渗面板梯形断面底宽1.2~1.7m,渠道两侧衬砌坡比1:0.8~1.0。

石路支渠(0+000~8+640)主要为混凝土防渗面板矩形断面,底宽1.2~1.5m。佛子支渠(0+000~6+930)断面形式结合现状地形分为矩形和梯形,其中浆砌石矩形断面底宽1.0m,混凝土防渗面板梯形断面底宽0.6~0.7m,渠道两侧衬砌坡比1:0.5~0.8。

各渠道渠底宽变化处上、下游断面间用直线扭曲面型渐变段连接,浆砌石墙结构,长15m。

3、渠高

总干渠(0+000~8+140)设计渠高1.355~1.515m;石路支渠(0+000~8+640)设计渠高1.385~0.94m;佛子支渠(0+000~6+930)设计渠高1.24~0.693m。

4、渠岸顶宽

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局部渠段岸顶宽扩宽至3m,并在防渗渠段一边渠顶设置一条宽2.5~3m宽交通便道。

5、渠道超高

总干渠渠道超高为0.5m,石路及佛子支渠均为0.4m,超高基面为渠道正常水深。

6、工程施工 6.1施工条件

本工程各渠道均有公路、乡村公路能够到达,对外交通较便利。但由于各渠道狭长,给堆料、场内运输及施工带来一定困难,沿渠线需修建交通便道或进行二次人工搬运。施工用水用电较方便。6.2主体工程施工

分为渠道防渗施工和附属建筑物施工。6.3施工进度安排

本工程计划分两年实施完成,总计划工期10个月,每年施工期为当年10月开始准备工作,至第二年3月份结束。

7、工程管理

龙母水库灌区工程运行管理主要由龙母水库工程管理所负责,龙母水管所隶属鹿寨县水利局,负责枢纽建筑物的运行管理、灌区管理及水工水文观测等工作。

8、征地补偿

本工程设计涉及的工程永久占地主要是干渠的拓宽和支渠的修整共计1.53hm2,其中水田0.27 hm2、旱地0.53 hm2、林地0.33 hm2、荒地0.4 hm2。占地补偿总投资85.15万元,其中:农村补偿27.37万元,临时用地补偿费0.27万元,其它费用2.49万元,基本预备费3.01万元,有关税费50万元。

9、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9.1环境保护

1、工程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主要不利影响:在工程施工期局部小范围的植被和绿化会遭到暂时性的破坏。工程建成后,灌区农民盲目过量施化肥对土壤的污染。

主要有利影响:配套节水工程完成后,恢复和扩大了灌溉面积,促进了灌区土 地资源的开发和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带动各行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2、环境保护设计措施

环境保护设计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水质保护措施、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措施和人群健康保护等。

3、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根据提出的环境措施,本工程环境保护投资为4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9.43万元,植物措施费0.99万元,临时工程费3.88万元,独立费13.21万元,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37万元,基本预备费1.13万元。

10、设计概算

本工程概算主要依据广西水利厅桂水基[2007]38号文颁布的《广西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规定》和《广西水利水电工程概算定额》、《广西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及有关文件编制。

工程总投资2083.6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422.19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24.98万元,临时工程90.83万元,独立费用327.22万元,基本预备费93.26万元,环境影响补偿费125.15万元。

11、经济评价

本项目总投资2083.63万元,年运行费81.26万元,年增加国民经济效益323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11%,经济净现值575.3万元,均大于社会折现率8%;经济效益费用比1.21>1.2。本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工程特性表序号一1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水源龙母水库集雨面积正常蓄水位死水位总库容有效库容2六谷水库集雨面积总库容有效库容二灌区规划目标1已实施设计灌溉面积2现状灌溉面积3配套恢复灌面积4设计灌溉面积三工程效益1保证率2节约水量3恢复灌溉面积四工程施工1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石方开挖土方回填砼M7.5浆砌石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钢筋钢材块石砂碎石3劳力及工期总工日总工期

km2mm万m3万m3km万m3万m3hm2hm2hm2hm2%万m32hm221.5193.00173.0011528812.15210153.577558.67478.31253.3851136.7478.3m33mm33mm3ttm3m33m万工时月30505113.7819816660559***9123331421064.72107

工程特性表序号五12项目经济指标总投资国民经济指标国民经济效益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ic=8%)经济效益费用比(ic=8%)投资回收年期单位万元万元%万元年数量2083.6332311575.31.2115备注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精选4篇)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 第1篇道路初步设计汇报报告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次此项目的一些相关的内容,我们...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