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精选6篇)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第1篇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http://

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

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面向名人、政府、媒体、企业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可以通过微信渠道将品牌推广给数亿微信用户,减少宣传成本,提高品牌知名度,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形象。相对于传统媒体、SNS、微博、邮件来说,微信的精准性和单向的互动率目前是最高的。

(网络运营)

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五个类别的内容。目前微信公众平台支持PC,移动互联网网页登陆,并可以绑定私人帐号进行群发信息。微信公众平台是一个自媒体平台,它是微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整个板块包含个人微信、二维码、公众平台。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http://

微信公众平台于2012年08月23日正式上线,曾命名为“官号平台”和“媒体平台”,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

(新媒体营销)

微信在2013年8月5日从4.5版本升级到了5.0版,同时微信公众平台也做了大幅调整,微信公众账号被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运营主体是组织(比如企业、媒体、公益组织)的,可以申请服务号,运营主体是组织和个人的可以申请订阅号,但是个人不能申请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主要是互动沟通、用户管理、服务定制。互动沟通就是消息的发送回复,用户管理则提供分组、资料、素材库、等管理,服务定制即进行会员卡绑定、提供企业CRM等。

小编:古月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http://

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第2篇

由上海安脉科技开发、南京启智教育销售的《学校综合管理平台V4.0》(国家版权局软著登记号20068R13364)是按照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结合众多中小学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需求设计开发的一套教育管理软件。

系统以学生和教师两个基础库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生和教师的长远发展。通过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信息建立学生的基础库,通过收集整理教师的基本信息,综合教师日常教学、科研等各种方式,建立起教师的基础信息库。依托基础库数据,应用科学的分析统计方法和理念,准确分析出学生学习的进步状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的薄弱环节。同时能掌握教师的教学、科研等情况,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此外,系统还提供了满足学校排课、选课等教务管理、办公事务管理、科研管理、政教管理、体育卫生管理、总务管理、流程管理、资源管理、图书管理等需要的功能强大的应用模块,为学校建立一个覆盖范围广、实用性强的教育管理平台;为教育精细化管理提供有效的评测依据。

《学校综合管理平台台V4.0》主要特点如下:

1.采用B/S结构.NET技术,有多元化的用户群,进行统一身份论证,符合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的要求;

2.采用模块化结构,易于扩充,可与上级部门无缝链接; 3.有多种形式的数据导入、导出和多样化的报表生成功能; 4.从德智体美多方面详细记录学生成长过程和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5.有多种样式的学生学业质量分析体系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6.有效监测和反馈学生学业进步状况和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水平; 7.多种评价手段对教师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第3篇

Industrial&Financial Systems,即IFS公司,是1983年成立于瑞典的一家以资金密集型行业的设备维护与服务管理为发展背景的全球前五大知名的ERP/EAM供应商,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ERP/EAM供应商。IFS专门为大、中型企业提供基于组件技术的ERP EAM解决方案,致力于开发和提供从设备与维护管理、工程与基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到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企业资源管理、电子商务等全套商务应用系统。IFS应用系统包含的组件有ERP,EAM,HR,SCM,CRM等等。其中EAM系统是该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IFS系统与主流的商业关系型数据库ORACLE,DB2,满足大型企业的需求。开发工具采用IFS Foundation1工具,该工具集成了主流的软件开发工具如Rational Rose,Microsoft,Oracle等等。在IT软件技术进步时,能够及时更新,确保技术的先进性。

2 Foundationl平台技术

IFS用于建立IFS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已经指定为Foundation1或简称F1,Foundation1是IFS开发IFS应用时的核心平台(框架),是基于对象导向的技术,这个平台是基于商务规则的Oracle PL/SQL,运行时客户端基于Windows,Web浏览器、PDA以及无线手持设备等,是IFS应用系统基于组件的研发,配置、管理和运行时的系统结构。它包括一套研发工具、标准和程序,此程序允许基于商务规则和Windows客户的平行独立组件PL/SQL的研发。

Foundation1包含了与供货商如:Rational,Oracle和Microsoft等的工具产品从内部到外部的结合。

Foundation1框架结构是基于被称为开放层结构模式OLA:Open Layer Architecture)的方法,它是完整的Foundation1结构的重要部分。摹于五层架构的OLA模型(图1)。

IFS早在1994年就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始开发IFS应用软件,这一代的第一个系统到1996年底已在许多客户公司运行,整个工程在1997年完成。现在的IFS应用软件由超过60个标准化的商业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可按许多种预定义组合装配和安装或自由装配。

IFS用于建立IFS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已经指定为IFS Foundation 1或简称F1,IFS Foundation1是IFS开发IFS应用系统时的核心平台(框架),这个平台是基于商务规则的Oracle PL/SQL,运行时客户端基于Windows。

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务的架构,是一种面向企业级服务的系统架构;简单来说,SOA就是一种进行系统开发的新的体系架构。在基于SOA架构的系统中,具体应用程序的功能是由一些松耦合并且具有统一接口定义方式的组件(也就是service)组合构建起来的。

利用基于SOA的系统构建方法,一个基于SOA架构的系统中的所有的程序功能都被封装在一些功能模块中,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已经封装好的功能模块组装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程序或者系统,而这些功能模块就是SOA架构中的不同的服务(services)。

IFS的技术架构完全按照SOA的标准进行构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企业的应用集成。

3 整体技术架构

该结构包括三个不同的部分:表示层,商务逻辑和数据存储。每个部分通过不同的API来沟通。这里定义的结构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封装,这是IFS成功地进行多客户方法的基础。此内容是基于小部分客户,因此客户根本不包括任何商务逻辑,但包括发送GU的演示逻辑和支持最终用户的浏览器。该结构也可以使组件的研发,易于理解的系统和更快的客户化及升级相一致。除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运行时间环境,IFS Foundation 1也包括一个完整的二次开发环境。

Foundationl快速应用开发环境(RAD)基于对象导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一个快速和标准的方法来设计应用系统,集中于较高的生产力。它包括整个应用工具箱为IF S应用系统创建高级的商务组件。该框架被分布于工具、标准和方法,用于设计、配置和管理等各种领域。

Foundationl是成熟的、稳定的应用平台,它自1995年由IFS研发部(IFS R&D)研发。经过不断地增加新的技术、工具和标准以提供技术状态的平台,用于IFS应用系统的组件。

具有以下特征:

用于Windows客户研发和运行时的工具和类库。

客户端和服务端汉化的工具和运行时支持。

PL/SQL的Foundationl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软件是基于IFS应用系统组件,包括安全框架,高级活动事件处理,连接到其他的应用系统了信息进入层,批量处理,历史数据功能,存档功能和更多。

Foundationl事件服务器软件提供系统进入外部操作,例如:电子邮件、网络、消息和其他的实用功能。

完整的报告环境支持标准的报告生成器和水晶报告(Crystal Report)。

Foundation 1打印服务器软件是用于提供背景创建并打印报告,也用于第三方应用系统,例如Stream Server。

完整的研发工具箱包括整个应用生命周期。

配置环境更易于IF S应用系统的安装,管理和升级。

哲学思想,一种思考的方法,一种做事的方式。

Foundationl被作为一个解决方案打包在一起,就像其他的IFS解决方案一样,它是由一些组件组成的。

目前的版本中,Foundationl由图3所示组件组成。

1)IFS Base Server

IFS Base Server对应于业务逻辑层的应用核心子层,包括运行时间工具和开发工具。另外,它也提供了许多运行时间服务,如应用安全、EDI Connectivity、业务对象复制、事件登记等服务。

IFS Base Server快速应用开发(RAD)基于面向对象理论和技术,提供了快速和标准的方式来设计应用系统。

使用Rational Rose进行UML建模,定义业务问题。

使用IFS Design和Oracle PLSQL来实现业务逻辑。

使用Oracle来进行数据存储。

使用IFS Client Developer和IFS/Client构架来开发Windows客户端。

使用IFS Report Designer创建报表。

另外,IFS Base Server提供了IFS/Configuration Builder和IFS Base Server Administrator工具来安装所有的组件和管理应用程序。

2)IFS Extended Server

IFS Web客户端是为Web用户界面提供的IFS的平台。IF S Web客户端用于介绍逻辑和用户界面设计。建立在IF S Web客户端的用户界面同其它界面平行运行。

JAVA最初是在浏览器和客户端机器中粉墨登场的。当时,很多人质疑它是否适合做服务器端的开发。现在,随着对JAVA2平台企业版(J2EE)第三方支持的增多,JAVA被广泛接纳为开发企业级服务器端解决方案的首选平台。J2EE平台由一整套服务(SER-VICES)、应用程序接口(APIS)和协议构成,它对开发基于WEB的多层应用提供了功能支持。

IFS Web是基于J2EE架构的100%Java,意味着它可在任何支持的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器引擎中运行。今天IF S Web客户端使用的核心技术包括:JDBC,JNDI,EJB、RMI,JSP,JAVA SERVLETS、XML、JMS、JAVA IDL,JTS、JTA、JAVAMAIL等。

IFS Extended Server对应于业务逻辑层的服务子层,包括运行时间工具和开发工具。IFS Extended Server使用IFS Developer Studio IDE进行Web应用的开发。IFS Developer Studio以开放源码的Net Beans Java IDE为基础,依照IFS Server面向组件的结构,加入UML建模工具,并集成了J2EE打包、配置和测试工具。

利用IFS的B/S应用的集成开发平台Developer Studio IDE可以快速封装业务逻辑,实现各种客户化的需求和扩展开发。IFS Extended Server的一个重要组件是Java Server Framework,可以与Oracle等数据库进行交互,对开发者隐藏了J2EE实现细节。开发者不需要了解J2EE方法和接口,可以快速学会开发,把重点放到对客户业务需求的分析和优化上。

另外,IFS Extended Server包括一些易于开放集成的关键技术。它在IFS应用系统中加入了一个平台独立的、强大的、容错能力强的以J2EE为基础的中间件。最重要的是,它提供了Access Provider(访问提供者)、Activity API和Business API.访问提供者是开放式集成策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快速的与非IFS软件和客户端集成。

IFS Extended Server还与第三方基础架构(例如Java Runtime Environment、免费的应用服务器JBoss,Apache web server,Web Logic服务器等)捆绑起来,从而建立和部署伸缩性较好的分布式应用,实现包括提供事务服务、安全领域、可靠的消息、名字和目录服务、数据库访问和连接池、线程池、负载平衡和容错处理等功能,造就了具有更好伸缩性和可维护性的应用系统,使其为大量的用户提供了增长的可用性。

IFS Extended Server有如下用途:

为IFS Connect提供运行时间平台。

打印用IFS Report Designer设计的报表。

为IFS Web Client和IFS Mobile Client的Serve:端组件提供运行时间平台。

使用Java,.Net,COM和PL/SQL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个集成平台。

是Business APIs和Activity APIs的开发平台。

3)IFS Web Client

IFS Web Client是用来开发和运行基于web用户界面的IFS平台。它用来表示逻辑和用户界面显示,支持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o IFS Web Client是用纯Java编程语言编写的,作为一个Web归档文件在J2EE Application Server中配置。J2EE application server有JBoss,Web Share,BAE Web Logic,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等。IFS Web Client框架建立在Java Servlet结构之上。

Foudation1提供了强大的Web Client Java类库,类库可以处理会话管理、业务逻辑访问、页面描述、缓冲、个人门户引擎等。

IFS Web Client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IFS个人门户(Personal Portal)。在个人门户中,每个用户可以为业务应用功能、Internet内容以及其它数据源配置他们自己个人的界面。它支持Portlets的开发,Portlets能够被配置和集成到个人门户中,使每个用户在IFS应用系统中拥有一个个性化的界面。

可以使用样式表、可替代的位图、JSP页面以及Java Servlets,来客户化IF S Web Client生成的用户界面。

如今,IFS Web Client是用来开发B2E和B2B Web界面的一个成熟的平台。由于它看上去像因特网上的网站,易于学习和使用IF S Web客户端界面。大部分人不需要培训就可使用该界面。

IFS Web Client具有如下特征:

在J2EE应用服务器中配置。

可与Apache和Microsoft IIS结合。

支持Netscape浏览器和Microsoft IE浏览器。

个人门户引擎。

提供一些通用目的的Portlets。

个性化保存查询字段、隐藏字段、显示字段、重排序字段、个人导航条等。

导航条可以集成到你的浏览器中的书签和收藏夹中。

支持水晶报表。

可以将数据导出到微软Excel,微软Word和PDF文档中。

4)IFS Data Migration

为了能够成功地进行数据移植,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IFS开发了数据移植工具,通常使用的工具是Data Migration Engine(称Damien)。

Damien是IFS系统实施过程中的一个辅助工具,用于从原有系统向IFS系统进行大量的数据的移植。

Damien的一个主要的优点是该工具与IFS应用系统的版本无关,换句话说,Damien可以用于IFS99版本的数据移植,也可以用于IFS2004版本的数据移植,只要执行标准的IF S R&D的开发指南,Damien也会适用于IFS未来的版本。

Damien的第二个主要的优点是与Radical的方法(如直接从表中导入或客户化导入程序)相比,Damien完全遵守业务逻辑规则,对所移植的每一个数据元素进行数据集成性检验。结果,每一条记录都通过与从标准系统生成记录同样的逻辑的验证。

最后,Damien具有完成结构化的可控的数据移植项目的能力,可用于一个模块的几百条记录直至几个模块的几百万条记录的移植。使用统一的技术使得它成为IFS实施过程中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

IFS Foundation1框架是IFS应用系统基于组件的研发、配置、管理和运行时的系统结构。它包括一套研发工具、标准和程序,此程序允许基于商务规则和Windows客户的平行独立组件PL/SQL的研发。

IFS Foundation1产品自1997年已成为由IFS组件使用的中心平台。IFS Foundation1自此发展并与IFS应用系统产品一起升级,成为今天主要的基础工具、标准和方法。IFS Foundation1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技术,至今它已与各种内部、外部工具(来自其他厂商,如Rational,Oracle和Microsoft)相结合。

这一策略可使IFS从那些主要的工具开发商正投资开发的大量产品中获益,IFS已经将这些工具与F1进行无缝结合,使之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开发环境,该开发环境支持现有先进商业系统的所有开发层面。

IFS Foundation1框架结构是基于被称为开放式分层结构模式(OLA)方法,它是整个的Foundation1结构的核心部分。(图1)

客户接入层:包括客户端各种前台接入方式,通过通讯中间件的Web Service技术,使系统支持WAP、GPRS、PDA等多种无线接入工具的委托指令。

业务逻辑层:对各种事务请求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查询、报表等形式进行反馈。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将事务处理部分独立出来,通过增加应用服务器,使得业务的扩展性和处理效率变得灵活而近乎线性提高,从而极适合超大规模的项目应用。在IFS的系统架构下,它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业务处理:

1)业务流程:实现系统与外界的数据通讯和协议转换,并实现整个广域网的网络管理。

2)业务活动:接收来自接入层发来的事务处理请求,根据事先定义的工作流中的业务逻辑,判断并将请求拆分后发往不同的业务实体。

3)业务实体(又称业务入口):用来提取和修改数据。

数据层:对系统的各种处理数据和中间数据进行存储。

IFS Foundation1快速应用开发环境(RAD)是基于面向对象的理论和技术,它提供一种快速和标准的方法来设计应用系统,具有较高的开发效率。

IFS Foundation1包括的所有应用工具箱可以为IFS应用系统创建高级的商务组件。并且该框架发布的所有工具、标准和方法,已用于设计、配置和管理等各种领域。

今天的IFS Foundation1是成熟的、稳定的应用平台,它自1995年由IFS R&D研发,经过不断地增加新的技术、工具和标准,以提供具有最新技术的平台及,用于IFS应用系统的组件。

今天的IFS Foundation1包括以下特征:

1)用于Windows客户端研发和运行时的工具和类库。

2)客户端和服务端汉化的工具和运行时支持。

3)PL/SQL的Foundation1应用系统服务器的软件是基于IFS应用系统组件,包括安全框架、高级活动事件处理、与其他的应用系统的连接、信息进入层、批处理、历史数据功能,存档功能等等。

4)Foundation1事件服务器软件提供外部辅助功能,例如:电子邮件、网络短信和其他的实用功能。

5)完整的报表环境支持标准的报表生成器和水晶(Crystal)报表。Foundation1打印服务器软件是用于提供后台封面创建和报表打印,也用于第三方应用系统,例如Streamserve。

6)完整的研发工具箱包括整个应用生命周期。

7)配置环境更易于IFS应用系统的安装、管理和升级。

8)哲学,一种思考的方法,一种做事的方式。

Foundation1被作为一个解决方案打包在一起,就象其他的IFS解决方案一样,它是由一些组件组成的。目前的版本中,Foundation1由下列组件组成:

1)IFS Foundation1

2)IFS Application Server

3)IFS Web Client

4)IFS Connect

5)IFS Connect NT(已被IFS Connect替代)

6)IFS Connect NT Adapters(已被IFS Connect替代)

IFS核心平台-IFS Foundation1

IFS Foundation1的内容可被分为9个不同的组件或子件。这是传统的查看IFS Foundation1框架中不同区域的方法。可连接这9个不同的组件到IFS Foundation1的发布和运行组件或开发部件。

4 结束语

IFS Applications 7是IFS系统的最新版本,IFS用于建立IFS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已经指定为Foundation 1或简称F1。今天的Foundation1是成熟的、稳定的商用应用平台,它自1995年由IFS R&D研发并应用与瑞典的Barseb?ck(Sweden)核电站,经过不断地增加新的技术,工具和标准以提供集成化的平台,用于IFS应用系统的组件的开发。Foundation1是IFS开发IFS应用时的核心平台(框架),这个平台是基于商务规则的Oracle PL/SQL,运行时客户端基于Windows,Web浏览器,PDA以及无线手持设备等。

IFS Applications 7是一套基于组件化技术和SOA架构的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平台,包括运行时环境和开发、配置、管理工具等。其SOA体系、分层结构的实现,从物理和逻辑上使系统各部分形成松耦合的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和可扩展性;其独有的快速开发工具(RAD)使构建系统非常简洁、快速;其强有力的Oracle数据库支持,使得构建大型应用系统游刃有余;其丰富的客户端类型,包括Windows界面、Web界面、移动手持设备界面,使得系统的应用模式灵活多变;其与标准技术及开源技术的兼容,使得系统与其他应用系统的接口可以轻松实现。

系统支持移动应用,系统支持与PDA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借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系统同时支持C/S,B/S结构满足远程运用的需求。

IFS的业务理念是增强企业的运营自由度。IFS采用经过验证的、完全基于组件的技术和分步实施方法,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成本最低,实施风险最小,与现有的信息的集成轻松自如,过渡平滑。

参考文献

[1]林海.浏览器/服务器应用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7-19.

[2]Boggs W.UML with Rational Rose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56-58.

[3]Kruchten P.Rational统一过程引论[M].周伯生,吴超英,王佳丽,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32-136.

[4]李大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7-60.

[5]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8-83.

[6]王言行.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2-36.

[7]Whitten J L,Bentley L D,Dittman K C.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methods[M].McGraw-Hill Companies,2000:78-91.

[8]Cyran M.Oracle9i Supplied PL/SQL Packages Reference Release 2(8.1.6)[S].1999:89-94.

[9]Portfolio T.PL/SQL User's Guide and Reference Release 8.1.6[S].1999:112-126.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第4篇

试着想象一下,如果在未来环境里,大量的感测系统建置已相当完备,当你每日起床准备出门时,你都可以轻易地透过任何形式的网络终端设备得到布建在目的地的传感器所撷取到的信息,可能包含了实时的平均温湿度及今日可能的温湿度变化预估等等,提供你外出时穿衣的选择参考。出门时也可透过预定的方式,将沿路地区感测系统的下雨观测结果以警报方式传送给你,提醒你出门时将雨具带上。或许你开车,感测系统会将你先前所预定的几个可能经过路口的实时车流速度在指定的时间以预报的方式提供你作为行车路径的选择参考。另外,像最近台风季节刚过,台风来时狭带着大雨可能带来不少灾情。或许你关心远在南部的老家有无受到大雨的威胁,于是连上感测网络系统去搜寻老家附近是否有相关的雨量侦测或是河道中是否有水位侦测的传感器布建,如果有,便可要求感测系统提供相关的观测信息或是量测数值,以供了解当地的降雨及河流排水情形是否会危及家里人的安全。或是你已从新闻里头知道家乡地区正在淹水,想进一步了解特定地区的实际状况也可透过这个感测网络系统来搜寻是否在当地有摄影机可提供相关的实时影像信息来确定灾情的严重与否。

这些情境很可能在不远的未来就能实现,但在此先让我们来看看要有这样一个系统需要具备那些条件。由于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像是温湿度侦测、降雨侦测、车流速度侦测、河流水位侦测及影像撷取系统等等都不断的在进行建置与布建。因此相关感测信息内容的提供自然不是太大的问题。虽然对于一种服务来说,基础建设是很重要的一环,但以服务能够提供的角度来看,也许要达到很普遍的传感器布建时程要拉得久一些,但就服务内容来看,传感器的多样化及布建的范围大小仅是量的问题,只要有需求的刺激,传感器系统的基础建设想必能够加速的进行。反过来说,目前得面临的问题反而是,在大量的传感器基础建置需求下,没有一个厂商能够独立完成够多样及布建范围够广的传感器系统建置,势必要透过众多厂商同时投入才有办法达成任务,但如何让不同厂商所建置的感测系统能够都提供出来整合成一个大系统来提供大范围的整合服务,则势必要有一个共通的整合服务平台才能够达到目的。简单的来说,虽不要求所有的感测网络服务都由同一个系统提供,但至少要能在各应用服务系统间相互分享在各个区域里所建置的传感器及从这些传感器上所获得的感测信息,相关的应用服务才能做大。故不但要有一个共通感测数据处理平台的存在,让各系统间的数据可以流通,而且还要要求各系统的传感器都说同样的语言,如此才可藉由后端系统直接对到传感器来进行数据内容的处理或更进一步来控制传感器的行为。除此之外,如何让使用者可以方便的从一个入口平台上获取这些信息则是串起整个应用服务的重要一环,于是Web Service变成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之一。故在这个时间点上,WSN的前端网络技术已逐渐成熟可以开始往量的发展上来进行,下一步似乎要看后端应用服务的平台是否能早日准备妥当,以因应大量前端感测网络建置后接下来的感测数据分享与扩大应用服务范围的挑战。

上述的应用服务情境,早在2003年OGC(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所提出来的”Sensor Web”概念中,就已将制订感测网络的共同标准界面的想法揭露出来。OGC是一个以订定地理信息服务及定位服务标准为目标的国际组织,早在1980年代中期因为要整合各地区的地理数据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便开始邀集各方相关的政府机关、业者或学界来参与这方面标准的讨论及制定工作。OGC所提出的Sensor Web的概念其实就是要将实体生活中的传感器硬件跟普及化的网络串接起来,让使用者可以简单的透过Web作为窗口来找到用户感兴趣区域里的各种型态的传感器,并且可以藉由Web的操作来撷取并利用这些传感器数据,以增进人们生活的便利。下图2为OGC用来描述此一概念的说明。

后来,一直到了2006年OGC开始的Web Services Phase 4(OWS4)的相关应用先期测试中,才以Sensor Web Enablement(SWE)的规划将Sensor Web的概念进行落实。OGC里共有13个标准工作小组,其中SWE标准工作小组主要针对各感测系统间的互操作性界面(Interoperability Interfaces)及感测数据的编码(Encoding)工作,来主导及推动相关标准的制订与相关测试平台的建立。SWE的目标,是希望达到让使用者能透过Web的界面来进行感测节点的搜寻、感测数据的撷取及感测节点控制的功能。故在OGC所制订的SWE标准内容里,包含了系统的实体功能项目”界面模块”的部分以及数据交换格式的”数据编码”两大类共7个主要项目。目前有5个项目的标准订定已有了初版的标准文件发行,仅剩余两个项目尚未完成。SWE标准所订定的7个目标项目及其功能说明如下:

Sensor Observation Service(SOS):此标准主要提供进行传感器量测工作及感测数据撷取的服务,透过SOS模块的窗口,用户可以从系统中得到所需要的感测数据。此部分标准于2007年10月完成第1.0版的制订。

Sensor Planning Service(SPS):此标准主要提供使用者在终端进行感测数据撷取的工作排程服务。用户一旦注册此服务,系统便会自动安排感测节点的工作,并在所预定的时间点进行感测数据的收集工作。此部分标准于2007年8月完成第1.0版的制订。

Sensor Alert Service(SAS):此标准主要提供使用者来设定感测事件警报的服务。使用者一旦设定完成,当所指定的感测数据达到警报发送的条件时,使用者便可得知警报信息。此部分标准尚在制订中,目前仅有第0.9版的相关文件提供(2007年5月)。

Web Notification Service(WNS):此标准主要提供系统的通知信息给在终端的使用者,包含排程服务完成通知服务,感测事件警报的通知服务等。此部分标准尚在制订中,目前仅有第0.1版的相关文件提供,算是这几个标准中制订进度较缓慢的项目。

Observations and Measurements(O&M):此标准主要在描述感测数据的观测与量测模型及所获取数据内容的描述方法。此部分标准已于2007年12月完成第1.0.0版的制订。

Sensor Model Language(SensorML):此标准主要以一般化的模型及XML语法来进行传感器特性与功能的描述。透过共同语法的描述,系统才有办法辨识各传感器组件的性质及其所能提供的感测数据型态。此部分标准于2007年7月完成第1.0.0版的制订。

Transducer Markup Language(TML):此标准在提供感测数据的转换描述,并藉由将感测数据与时间及地理位置信息结合,作为系统准确判断事件原委的参考,以便提供准确的数据作为决策选择的依据。此部分标准于2007年7月完成第1.0.0版的制订。

根据这些标准项目的分工,前4项为建立Sensor Web基础服务的主要工作模块,透过这些模块所提供的应用程序界面,可以让使用者透过Web来得到进行传感器搜寻、传感器数据撷取、传感器工作指派、感测数据警示状况设定及信息发报通知等服务。后3项的编码格式标准则是相对的提供了上述服务在操作时的传感器特性描述、感测数据格式内容以及感测数据转换的相关信息,以利各种不同的感测组件可以整合在同一个系统中。SWE的内容可以简单以图3来说明各标准项目彼此之间的关联。

有了这些标准,如何能够发展一个系统来实现我们一开始所描述的生活情境呢?首先,有了SensorML、TML及O&M等相关的共通语言,系统自然就能得知那个地方有那些型式的传感器资源来提供给使用者查询及利用,于是我们在情境中所指定要取得目的地的温湿度数据,上班途中行经路口的车流速度,灾区河水的水位情形以及家附近淹水情况的影像信息就可透过统合的系统传送到用户手上。而系统中的SOS模块就是用来协助我们获取感测数据的窗口,让用户可透过Web界面直接得到感兴趣的感测数据。系统上的SPS模块则是可供用户设定在指定时间进行指定传感器的数据撷取,并透过SOS将数据送至用户手上,情境中目的地的温湿度数据及路口车流速度数据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取得。而系统里的SAS模块则是用来协助使用者进行上班沿途下雨情形的判断及负责发送下雨警报到系统上。最后,再藉由WNS模块来将SPS模块及SAS模块所得到的信息告知用户。所以有了这样的应用服务平台,我们所谈的未来情境就可能轻松透过Web的界面来实现。

未来对于SWE标准的开发,可预期的将对WSN的相关应用发展产生不少的影响。对各种感测应用系统的建置厂商来说,它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整合平台来将各地区不同性质的传感器系统串接起来,以提供使用者更多元的感测应用服务,其所强调的就是一个分享的概念,透过网络功能及系统分享来将服务无限延伸。对要跨入这个领域的系统整合厂商来说,它让感测网络应用服务的跨入门坎降低,因为标准的平台提供了完整的感测网络基础运作服务功能,让开发人员能够花较少的时间来完成感测应用相关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亦是一种加速感测应用服务在短时间内迅速普遍的最好方法,也是政府在推动无所不在运算普及的最有利条件。就WTRS对未来感测应用服务乐观的的预估来看,WSN组件出货量的提升与应用服务的推广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当然,对于最大赢家的使用者来说,所有的感测应用服务都能够在网络上轻松获得,谁说我们未来的生活不会因为感测网络的兴起而有巨大的改变呢?难怪早在2003年时,无线感测网络技术便被预测是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首。从这里,你看见未来生活的模样了吗?

海尔电子商务概述 第5篇

【摘要】

在网络经济的时代,电子商务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势在必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脱离了传统模式的特征,迅速趋于电子商务平台的竞争。企业要想获取持续性的发展,必须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本文主要以电子商务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海尔的电子商务模式。简要介绍了海尔集团以及海尔集团电子商务理念。着重的分析了海尔电子商务的具体成功应用。通过海尔电子商务的分析给国内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带来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海尔、电子商务、网上商城、模式

一、海尔集团简介: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创业26年来,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0年营业额1357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已跃升为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并被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网站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

海尔要创造互联网时代的世界名牌。互联网时代世界名牌的特点是能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需要大规模定制而非大规模制造。海尔抓住互联网的机遇解决这一挑战,积极探索实践“人单合一双赢模式”,通过“倒三角”的组织创新和“端到端”的自主经营体建设,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型,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引领潮流的研发优势——海尔累计申请专利1万多项,居中国家电企业榜首,并率先实现国际标准的零突破。海尔累计已经参与了51项国际标准的起草,其中27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海尔通过标准输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出口。

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海尔在国内市场有强大的市场营销网络优势,并与互联网进行充分的融合,以“零距离下的虚实网融合”创出第一时间满足用户第一需求的竞争力。“虚网”指互联网,通过网络社区形成用户黏度;“实网”指营销网、物流网、服务网,第一时间送达用户满意。因此许多世界名牌将他们在中国的销售全部或部分委托给海尔;海尔也通过他们在国外的渠道销售海尔产品,形成了资源互换,加快了海尔进军世界市场的步伐。

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改变传统企业以产品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即需即供大规模定制,实现了“零库存”和“零应收”。在流动资金零贷款的基础上,海尔CCC(现金周转天数)达到负的10天。

在未来发展中,海尔紧扣住物联网时代的需求,将U-Home(智能家居)集成作为重点,掌控专利标准的话语权,进一步发展全球营销网络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同时,以“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模式整合全球研发、制造、营销资源,创造全球化品牌。

海尔在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援建了129所希望小学,制作了212集儿童科教动画片《海尔兄弟》。海尔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球唯一白色家电赞助商。

二、海尔发展电子商务的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在全球的推广及应用,目前国际化的跨国企业为了更多地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纷纷把目光投向全球。作为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的海尔集团,必须发展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其后海

尔在2000年3月10日投资成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4月18日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开始试运行,6月份正式运营。在2005年创业21年之际,启动了它的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本阶段的实施除了在全球建立30多个科研生产中心以外,主要依靠实施电子商务战略,为企业建立全球网络信息平台做好了有效的载体。

其次,进军电子商务是海尔国际化战略的必由之路。国际化是海尔目前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而电子商务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所以,海尔必须要进入,而且要进去就得做好,没有回头路。

第三,海尔如果在网上再没有拓展传统业务与网络挂不上钩,在网络经济时代就很难拓展其业务。在由网络搭建的全球市场竞争平台上,企业的优劣势被无情的放大,因为新经济时代下,企业就是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车况好的车,能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发挥优势,而破旧的车,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只有被远远抛在后面的结局。由此可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全球化经营环境下,海尔是非常有必要发展其电子商务的。

三、海尔的电子商务战略:

海尔虽然从开始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到现在并没有太长时间,但不可否认的是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是目前最成功的电子商务案例之一。海尔不但把传统的电子商务做的淋漓尽致,而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使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客户与好评。

(1)对于电子商务的认识

开展电子商务是海尔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只有顺行潮流开展电子商务,海尔才能继续生存,更好的发展,否则将被社会所淘汰。

(2)海尔电子商务的目的更好的为海尔用户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保证海尔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真正让电子商务成为改造海尔传统业务,在竞争中获取新的“制高点”的手段,让电子商务竞争力构成企业整体核心竞争力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海尔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

1.将现有的业务尽可能搬到网上进行,并实现业务借助于网络能够更好的开展。首先,将尽可能多的海尔传统业务“搬”到网上来,实现简单的传统业务流的电子化目标。接着,将各个不同时期进行的各种电子化业务流程整合成最合理的企业电子商务体系。最后,让海尔的电子商务战略能够与海尔的公司整体战略协调发展。

2.组建电子商务公司

3.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海尔之所以要觉得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必须有法达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保证,二是中国现在没有建立起比较规范和发达的现代物流体系也没有实力的物流公司。

4.建立并维护好两个网站。

四、海尔电子商务的实施:

(1)做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垂直门户网站

以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更进一步增强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竞争优势,不靠提高服务费来取得盈利,而是提高在B2B的大量交易额和B2C的个性化需求方面的 创新。

(2)优化供应链接取代本公司的(部分)制造业,变推动销售的模式为拉动销售模式。提高新经济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电子商务从两个重要的方面促进了新经济的模式运作的变化。一是B2B(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来说,他促使外部供应链取代自己的部分制造业务,通过B2B业务,仅给分供方的成本的降低就收益8-12%。从B2C的电子商务的角度,他促进了企业与消费者的继续深化的交流,这种交流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品牌价值。

(3)把商家也变成设计师,“个性化”不会增加成本。

海尔电子商务最大的特点就是个性化。他们提出与客户之间是零距离,而此前客户的选择余地是有限的,这对厂家有利,现在一上网,用户要定制他们的产品,这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的。

五、海尔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

海尔集团主页包括分别到产品中心,服务专区,海尔商城,海尔销售,人才招聘,新闻中心,关于海尔,企业直销等连接,直接连接到下属的各个子网。下属个网站网页内容和功能都很丰富健全。

(1)海尔在线商城

海尔在线商城是海尔为方便广大的海尔用户最新推出的最新的海尔电子商务平台,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海尔最新产品的介绍和简便易成的订单生成系统。海尔在线商城里有众多的海尔产品:手机数码,大家电,厨房家电,生活家电,视听影音,电脑等产品。在海尔商城里你可以任意的浏览,选购海尔的各种产品。这里产品种类多样,数量丰富,是你购物的理想场所。在海尔在线商城里你可以足不出户,只要轻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购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海尔在线商城拥有热情详细的在线导购功能,它可以指导你如何在商城里购得商品。商城还经常会举行优惠活动,给您带来意外的惊喜。总之,在海尔在线商城里购买产

品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省钱。

(2)海尔在线销售

海尔在线商城是海尔在线销售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企业直销也属于海尔在线销售的范畴。

海尔企业直销是一种面向企业与批发商的销售模式,企业直销产品的种类也是丰富多样,应有尽有的,包括商用台式,商用笔记本电脑,热水器,冰箱,波轮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彩电,商用冷柜,手机等。

企业直销的不仅是产品,也直销服务。如企业员工团购方案,产品定制,一单多地配送服务,住房酒店成套家电,积分礼品兑换等。其中产品定制服务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服务,改服务针对企业特别的产品需求,提供产品定制服务(功能定制,外观定制,贴标服务),以满足企业需求。

(3)海尔在线采购

海尔在线采购是以海尔电子商务B2B网上采购平台为基础的。从2000年10月起,所以海尔集团的原材料采购都通过海尔电子商务B2B网上采购平台来采购。通过海尔电子商务B2B网上采购平台来采购原材料,可以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业务的效率和效果,优化分供方。跨越企业的界限与供应商建立协同合作的关系,在海尔的B2B平台上实现网上招标,投标,供应商自我维护,订单状态跟踪等业务过程,把海尔与供应商紧密联系在一起。海尔电子商务B2B网上采购平台拥有以下功能:

1.采购申请的网上发布2.采购订单的跟踪与维护

3.库存信息的查询4.基础信息的查询

5.供应商的自我服务6.供应商信息中心平台

(4)海尔在线招商

海尔在线招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招海尔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分销商,代理商。

海尔主要通过招标的形式来招募上游供应商。海尔根据企业的需要,在海尔招投标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供应商可登陆海尔网站查看海尔的招标公告,然后根据海尔的招标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投标。海尔还经常在海尔招投标网上发布中标公告,采购预告,采购政策和供应商展示等信息,为供应商提供指导,方便中标供应商及时生产和及时供货。

六、海尔电子商务前景展望:

海尔电子商务系统还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中,将在新经济时代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加快海尔的创新机制,缩短进入的国际化进程。今后海尔仍然致力于电子商务平台向公用的平台发展,不仅可以销售海尔的产品,也将销售其他

各类的产品;不仅可以为海尔的自身的采购需求服务,也将为第三方采购和配送服务。所以,海尔在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仍有很大潜力。

电子商务合同条款概述 第6篇

--1 完整条款

--完整条款又称全部契约条款或一般条款,其作用主要在于明确有关契约事项均已在合同中完整且排他地作了约定,所有其他口头或书面文字均不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

--由于电脑契约相公问题比较复杂,完整条款就成为最重要的条款之一.其目的在于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清晰且单纯,减少企业不可预测的经营风险.该条款的目的一般为:

--(1) 免除供应商或其他销售人员在定约前为促销目的,以口头或书面陈述所可能引起的责任;

--(2) 限制供应商担保责任的范围;

--(3) 限制于争端发生时,其他救济方法,所得请求损害赔偿额总数等;

--(4) 免除契约签定前之备忘录或意向书的权利与义务;

--(5) 限制契约的范围,如使用手册,建议书,规范书,附件等是否属于契约的一部分进行明确;

--(6) 在履约期间发生争端时,使他方除依契约规定行使契约权利外,不得援引民法或英美普通法上所得解除或终止契约的原因;

--举例如下:本契约各条款已完整涵盖双方所有之协议事项及有关各该事项的共识,并融入双方在签定本约前所有讨论内容.除于本契约各条款已有明示规定外,双方当事人均不受任何其他口头或书面所承诺或共识之条件,定义,保证,建议或意思表示所拘束.契约之增补或修改非经双方当事人或经合法授权人以书面为之不生效力.

--2 担保及免则条款

--计算机产品及系统的`产品质量责任对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来说是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软件产品提供者和系统集成商,这一问题则更为关键.前有计算机问题,后有东芝笔记本事件等,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这一问题.而对于其中的有些具体问题,可以说,目前还很难找到明确的答案.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应的瑕疵担保及免则条款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应的条款可以这样表述:供应商担保,如下产品交付客户时,其功能状态良好,在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在 天的时间内,应具有如说明书所述之功能.但供应商不本产品的软件如任何错误或不受任何干扰.软件如有错误,供应商亦不保证此错误必然能更正.除以上担保外,供应商别无其他明示,默示之保证,亦不负任何其他法定之担保责任.

--3 违约救济限制条款

--该条款可以这样表述:如发生供应商依本契约应负担债务不履行或担保责任时,买方仅得请求供应商更换同种类的或退还原物以取回买方所交付之款项.除此之外,供应商不负任何给付或损害赔偿责任.

--前项请求自供应商交付本产品之日起六个月内不行使而消灭.

--还可以写为: 如发生供应商依本契约应负担债务不履行或担保责任时,供应商得派人取回该产品以进行检测,如在10天内仍无法检测出瑕疵所在或修复该瑕疵时,买方得请求减少价金;如买方欲解除契约时,应先返还供应商已支付的劳务费用.除此外,供应商不负任何给付或损害赔偿责任.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电子商务平台概述(精选6篇)电子商务平台概述 第1篇中软新媒体营销—专注新媒体培训及企业网络运营 http://微信公众平台的概述微信公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