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精选9篇)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第1篇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近些年来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汉语地位逐年提高,来华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的增加,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好的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有必要对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管理进行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让教师的教和留学生都能够后达到和谐高效的双赢目的。
关键词:留学生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教学管理
一.对外汉语教学背景
中国随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经济总量不断攀升,聚焦了全世界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和他们学习汉语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希望在经济上能够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所合作,也希望通过对汉语的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所以为了更好的达到这个目的,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来中国学习汉语,他们认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更有助于他们学习。这也让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近些年来有着异军突起之势,在其本身不断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有关对外汉语教育课堂管理方面的的问题也日渐显现出来。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管理远不只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课堂纪律,它有着更宽泛的内容(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课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等),是教师协调课堂教学中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1]
二.对外汉语教学现状所引发的因素
1.文化背景及教学环境对课堂影响因素
对于以上所列出的问题只是一小部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其引发的因素涉及很多方面,不能都归咎于是学生本身的问题,还有不同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不同国家在文化上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异,中国自古以来多受孔孟的儒家传统文化影响,尊师重道,上课方式多为传授式,以教师讲为主。课堂上专心听讲,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有问题也是在课下提出,课堂气氛较为安静。而西方则不同,大多数为讨论型课堂,师生互动较为频繁,尽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在课上学生发言较为随意。在桌椅摆放的方式上,中国的教室大多数都是桌椅统一面向黑板和讲台,排列有序,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认真听讲,而且便于作为课堂中心的教师监管学生们的动态;西方教室桌椅的摆放与中国也有所不同,为了显得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和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学生中去、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问题分析和解答的能力,西方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摆放桌椅或形成圆形或几个人聚在一起形成一个讨论小组的形式。
2.教师对课堂影响因素
在对外汉语教育课堂中,课堂教学管理的好坏与教师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教授过程中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实际知识点,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语法点讲解过程中不能贴近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讲解,也会使课堂教学管理效果收获甚微;还有就是教师的关注度不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配合程度的高低会影响教师讲课的效果。学生配合程度越高越能够激发教师的激情,课堂效果也越有效,但往往这种师生相互互动的情况会让教师会过分关注与他互动良好的学生,从而忽略了其他不与之互动或互动少的同学。因为来华留学生国籍较多,教师对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不足,对他们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风俗习惯等不能一一了解,教师也很难照顾到所有的学生,所以像这样照顾不到的情况也难免发生,但学生会觉得教师不喜欢我,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
3.学生自身对课堂影响因素
对外汉语教育课堂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留学生本身,而作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自己也是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主要原因。对于刚到中国的留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各种方面的问题,例如心理、环境方面等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留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状态。还有就是他们可能在还没有来到中国之前,对中国的校园环境,课程设置、难易程度等等都充满了幻想,但是来到中国后发现自己见到的和想到的有所不同,心理多少会有一些变化,甚至会出现排斥的情绪;还有就是留学生随着对汉语学习的不断加深,难度也越来越大,逐渐失去了对汉语学习的热情和渴望,这些情况的发生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课堂上做出一些与正常课堂教学不符的行为。
三.对外汉语教学管理策略分析
1.文化背景差异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教师与学生都应该提高自己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是否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会影响到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要求汉语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和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2]留学生在来到中国前,就应该自主的查询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避免来华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和问题,从而影响正常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对于来华后的留学生,任课教师应主动提供一些有关中外跨文化问题的资料,帮助他们尽早适应现阶段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环境。对于招生教师来说,在招生时教师就应该告知留学生在到中国学习之前应该对中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要有所了解,并印发一些有关中外跨文化问题的宣传册发给学生,使留学生在来之前有所准备,不要贸然前行到中国。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能够更好的在中国学习生活,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来华留学生出现文化休克的几率,同时有利于教师进行正常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
2.教师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对外汉语课堂大多实行小班教学,教师应该有能力和有时间照顾到大多数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之前或之中,要提醒学生上课禁止玩手机等电子设备。如果有必要可以每次课前都有所提醒,虽然这种方法看似麻烦,但如果形成习惯后,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收到的效果还是不可估量的`。在每一科学习的过程中,出错是都不可避免的,当有留学生发音或对句子理解不当时引发错误的时候,如果班级同学多次发出了嘲笑似的笑声时,这时教师应该对这种行为给予严厉的制止和批评,这样做不但有效的保证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管理秩序,而且也及时的保护了回答问题学生的自尊心,避免其以后受到更大的伤害,以至于不敢再在课堂上发言甚至对学习汉语失去信心。 教师为了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管理。首先,应该备好课。只有课程准备的充分了,才能使整节课的感觉看起是游刃有余、环环相扣的,而且也可能提前发现一些同学们不容易理解或者是易混的知识点,以便在授课中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备课中还能够通过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将要讲解知识点的难易程度设计成更贴近他们实际的水平。其次,教师在课堂互动中,有的同学会与教师互动的很好,有的同学则较少互动或没有互动。这时教师更多的不应是将这两类学生进行比较,而是启发和引导他们,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课堂影响策略分析
留学生来到异国他乡求学,因环境改变心理上多少也会有些波动,这也要求留学生本身应该积极适应环境的改变,多交中国朋友。遇到问题或者对见到的事情心中存有疑惑时,应主动找教师谈心、交流,让自己尽早的找到自己于中国新环境的切合点。留学生也应该心情愉悦的加入到日常课堂学习中去。因为随着汉语学习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投入更多的经历,课上或课下有不理解的知识点也要及时的找教师解决,以免问题越积累越多影响学习的进度,最后产生厌学的情绪。在同一个对外汉语课堂中,留学生不一定都是来自同一个国家和地区,因为彼此的差异也许会引起一些冲突和矛盾。当出现问题是,也不应该是一味的去查找别人的错误,而是应多考虑一下自己,发现自己身上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行为方式给他人带来的不便,使他们在碰撞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促使他们在这种差异中寻求与汉语教师、外国同学之间的和谐点,让自己在冲突中得到成长。[3]
四.总结
对外汉语教育课堂管理要想取得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后而制定出有效的方案;也需要教师和留学生在长时间不断磨合、适应后形成的一种和谐的状态。理想状态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是在探索与总结中建立的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并且能达到双赢目的的一种课堂状态,只要我们不断进取、善于思索,我相信在未来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管理事业上必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彭丽.对外汉语课堂问题行为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
[2]黄晓颖.对外汉语有效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2
[3]熊阳浩.对外汉语课堂冲突探研[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第2篇
对外汉语教师是从事汉语课堂教学的人群,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突发性事件防不胜防,在这里给大家提前介绍几个做对外汉语教师的技巧。
面对乱哄哄的教室
铃声落了,教室里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而要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会慢慢安静下来。此时,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的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某一人正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再无效,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词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学习。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我知道了,你叫李勇,你叫王强。”(心中一定要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特别是高年级的孩子,他们会知道老师这样做,这样说的意思。这叫“杀鸡给猴看”——这样说有些不好捉摸,我表达的只是我们的目的。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当时怎么样乱七八糟,傻呼呼地走进教室。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真的,有些小朋友不是你想象得那么可爱。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尽快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直呼其名的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把所授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情况。
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
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词也是,那么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了。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如果要求全班学生读单词,能不能声音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是很有趣,很有意境的。
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时“虚假繁荣”、“泡沫经济”。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可不要把孩子教浮躁了。宁静以致远。宁静是心无杂念,专心思考、刻苦钻研的意思。有的学生很优秀,也喜欢举手,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知道你很优秀,当别人说不出,读不好,写不好时,再请你出马,怎么样?”不能让少数学生“独占课堂”。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第3篇
本论文主要讨论的是对外汉语课堂关于教学资料使用方面的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所以, 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论述和界定。本论文针对的主体是中方汉办派出的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 韩方称为原语民老师, 以及韩方学校的韩国本土汉语老师, 我们称为搭档教师。本文中的教学资料主要包括教材方面的使用以及ppt等多媒体教学资料的使用, 以及网络信息新闻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
2 韩国课堂中关于教学资料使用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案例一则
教学对象:韩国高中二年级七班学生人数:30名
汉语基础:初级
教学主题:第二课《你好》第四课时文化课《一眼望中国》
教学目标和内容:认知目标为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概况, 情感目标为让学生感知到中国的现代风貌, 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
教学资料:韩方教材《》[1] (P38-39) , 中韩网络资料, ppt多媒体教学资料。
案例分析:
3 对于案例中教学材料使用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分析
3.1 语言障碍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语言障碍是跨文化交际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问题, 本案例中笔者没有及时在课堂上反应出来, 也是因为韩语没有掌握到很好的原因。当然, 这和搭档老师的沟通不良好也有很大的关系。
3.2 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和态度问题产生的课堂资料使用冲突的出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 难免会受到刻板印象、偏见、种族中心主义以及文化相对主义问题[2]的影响, 而本案例中中韩教学资料使用的冲突和矛盾也主要是因为这些心理和态度问题所产生的。笔者认为已经进行了非常努力的挽救和沟通, 但是更进一步的理解, 对中国更进一步没有偏见和狭隘的了解, 还要更多人和更久的努力。
4 问题和总结
4.1 教学资料使用中所产生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其他原因
总的来说, 汉办方面出的教材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 但是价格偏高, 针对的对象都是初级为基础, 所以导致很多韩国的学校和机构偏向购买比较便宜的韩国本土出的教材。其优点当然首先是价格优势。其次可以从第二语言习得者的角度更好的编排教材。可是缺点却显而易见, 就是不够科学和完整。甚至有的韩国本土教材第一课还有, “你好吗?”“我很好。”的非常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表达。
4.2 问题和总结
针对本文中案例的出现的问题以及在韩国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学资料使用所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笔者认为沟通和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是, 坚持自己的立场, 应该是我们的底线。在本案例中, 搭档教师最后进行了妥协, 其实并不是其根深蒂固的观念彻底改变, 而是因为汉办志愿者的身后站着一个强大的国家, 但是, 让更多的人真正的了解一个迅速发展的友好的中国, 了解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魅力语言之一汉语, 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最后, 用派出前陆俭明教授送给对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们的一句话与君共勉, 在汉语走向世界的路上, 有你的一份力量。
摘要: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是基于笔者在韩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的关于中方原语民教师和韩方搭档教师由于教学跨文化交际问题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而出现的对教学材料使用上的冲突问题。本文是通过案例分析进行演绎的研究方法, 通过对高中课堂中在教学资料使用方面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案例一则的分析, 试图找到解决中方和韩方在教学资料的使用上的冲突和矛盾。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在于找到中韩课堂在教学资料使用上的跨文化交际问题而导致的冲突的原因, 以及原语民老师以及韩方搭档教师使用的教学资料的优劣来去糟取精, 希望能够借鉴韩方教学资料的优点, 改善中方汉办等机构的教学资源, 能够让韩方课堂更加接受中方教材, 能够接受到原滋原味的汉语教学。
关键词:教学资料,跨文化交际问题,对外汉语课堂,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12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第4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 课堂互动 案例研究
【主题描述】
课堂互动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环节。Allwright(1948)指出;“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事实,因为在课堂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经过人与人的交互过程。”课堂互动提供了学生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互动中问答、意义协商和反馈提高了学生语言输人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了语言能力的发展。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两种模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反馈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特点。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意义协商是互动的重要形式。
课堂互动的理论基础是Long(1985,1996)的交互假设。交互假设是对Krashen的输人假设的修正和发展。Krashen(1982)认为可理解输人是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因素。Long的前期交互理论强调意义协商在理解性输人中的作用;意义协商引起了语言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可以提高语言输人的可理解性。
课堂互动合理设计有重要作用,是教师在备课的时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能让老师们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本教学案例主要探讨课堂互动的合理性,望能给对外汉语教师们在课堂教学提供助。该案例中的课文选自汉语高级教材,针对高级阶段留学生编排,题目是《一诺千金》。
【案例描述】
這是2011年4月8号的一堂观摩课,授课者是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的教师王修洁,授课对象是高级班留学生,听课者是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2010级汉语国际教育的同学,授课内容为《一诺千金》,时间40分钟。
老师先和同学们问好,然后让同学们猜谜:最贵的诺言,打一成语。以此引出课文题目:一诺千金。然后让一个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下面,老师介绍了成语的出处,给出了例句,补充了近义词,并让同学们回想学过的近义成语。
接下来开始讲解生词。除了“腹部”、“隆起”、“蹒跚”给出图片让学生描述外,其余生词都是采用先展示词语解释,再给出与词语相关的常用搭配,老师举出例句,同学造句的方法。最后的环节是近义词辨析,老师展示了两组近义词:完毕/完结;为难/难为。老师先讲解两词相近的意思,随后讲解差别,然后举出例句让学生加深理解,最后做句子填空练习。
在整个过程中,我注意到一点:老师的提问大多数时候是由韩国学生小石回答的。其他同学几乎没有主动回答问题。另外,整个课堂的气氛比较沉闷,属于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我认为这样的互动是缺乏合理性的。
【案例分析】
优点
运用多种手段与学生进行互动
上课开始时,教师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课文;讲解生词时,展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教学过程中,又不时进行提问,互动手段多样。
缺点
1.教师注意力过于集中,未兼顾全体
互动中对其中一名同学过于照顾,未能兼顾其他同学,未能有效调动起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在课堂问答中,韩国留学生小石出尽了风头,相比之下,很多欧美学生未被调动。
2.只关注师生互动,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形式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并未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间的互动。根据美国教育家Parker Palmer的观点,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良好的连接。只注重师生互动的做法违背了上述教育理念。
3.师生互动中未发挥“更正性反馈”的重要作用
尽管在课堂上小石发言的机会很多,但他的口语水平并不高。这说明教师在课堂互动中不重视“更正性反馈”,导致留学生口语不标准,部分语句不合语法规范,阻碍了留学生汉语口语的健康发展。
建议
1.课堂互动中老师应将注意力平均分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有同学精力不集中,有同学过于踊跃。对前者,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关注,帮助同学集中注意力。对后者,教师应当减少关注,以保证其他同学有均等的参与机会。具体做法可以是提问之前先制定回答者,或者要求多个同学回答问题。
2.注重学生之间互动,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势
除师生互动外,教师还应思考如何有效调动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发挥peer group learning的作用。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师生之间的意义协商是互动的重要形式。只有切实调动学生之间互动的积极性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3.应注重互动中的更正性反馈
更正性反馈又被称为负向反馈,是向学习者表明他们使用的目的语是不正确的(Lightbown & Spada 1999:171)。更正性反馈与传统意义上的纠错不同,因为更正性反馈不仅包括直接的纠正,还包括间接的意义和形式协商。更重要的是,更正性反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手段,也是语言习得的要素,对学习者中介语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祖晓梅. 汉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1:25-32
[2]祖晓梅. 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调查与分析[J]. 汉语学习,2008,2:93-100
对外汉语课堂教案 第5篇
教学对象:
各国留学生(美国、俄罗斯、非洲、印度、韩国等),中级班水平教学内容:
讨论旅游,提意见,接受建议 所用教材:(视频未体现)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幻灯片,红白衣服,热带水果,两个小纸人,图片等 课时安排: 共90分钟
引入与生词20分钟 课文一25分钟 课文二25分钟 课堂练习20分钟 教学内容:
1、生词:
正好
具体
再说
冰灯
冰雕
„„极了
胆量
冬泳
从来
平均
气温 晒
热带
主义
还是
机会
2、句式: 谁„„好? 要我说„„ 如果我是你„„ 听你的 再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生词的意思,对话内容
2、会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提出意见,表达自己接受建议等
3、学生能够就旅行为话题进行讨论,熟练掌握旅行的相关说法 教学重点:
1、制定旅行计划的方法
2、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接受别人建议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生词和句式 教学难点:
1、天气的形容与表达
2、“平均”、“具体”等词的发音
3、学生自己独立创作一个关于旅行计划的对话 教学步骤:
1、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
2、课堂引入:
1)提问学生知道不知道中国有名的地方,讨论与该地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把图片贴在相应地区附近。(上海,西安,哈尔滨,三亚)2)提问学生还去哪旅行过。
3、生词学习:
1)方法:领读、点名学生认读、乱序集体认读 2)叫个别学生读生词,纠正发音,集体读生词 3)讲解生词 正好:老师衣服 具体:上海旅行
从来:哈尔滨和三亚天气,一般后接否定 „„极了:北京堵车,哈尔滨冰灯冰雕 冬泳:图片展示
怕:怕热,怕冷,怕黑 晒:图片展示
热带:热带水果教具展示
主意:提问快放假了,去旅行好不好?好主意。
机会:你想请我吃饭,但我有事。可以回答,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吃饭。
4、课文讲解
第一部分:麦克的建议 1)老师读课文,并提问:刚才谈话的人是谁?在谈什么?谁想去旅行?提到几个地方?最后决定去哪? 2)老师领读课文 3)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4)重要句型: A、(谁,什么,哪„„)好:问别人的建议。要我说„„:自己的建议。提问:
快到周末了,你们打算去哪玩?用刚才的句型。明天他要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合适? 明天学校要开运动会了,要谁参加好?
总结:刚才的句型一个是问别人意见的,一个是说自己意见的。B、再说 提问:
麦克为什么要去哈尔滨呢?两个原因
我喜欢骑自行车上班。为什么呢?一,在北京骑自行车很方便;二,可以锻炼身体。用“再说”。你们要去吃饭,你说不要去那个饭馆。用“再说”。总结:两个情况,一„„再说二„„。5)根据生词和提示复述课文。6)角色扮演练习课文内容 7)到台前角色扮演课文 第二部分,1)先请两个同学念课文
提问课文相关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麦克建议去哪? 为什么建议去三亚? 冬天大概多少度?
什么时候的什么气温二十多度? 等
2)重要句型: A、“如果我是你,„„”,“听你的”
“如果我是你,„„”给一个不一样的建议。“听你的”接受建议。提问:有人说去长城,你给一个不同的建议。B、还是
解释:刚才有同学说去颐和园,怎么去呢?可以坐公车,也可以打的。但是北京的公车很挤。可以说:北京的公车太挤了,还是打的去吧。
总结:我有两个选择,最后我觉得那个好的,用还是。
练习提问:a(拿出教具,一红一白两件衣服。后有价格标签)你们去买衣服,一件红的一件白的。样子不一样,价钱也不同。请问这两件衣服我买那件好啊? b长城、颐和园选择 3)集体复述课文二
5、复习巩固:
1)每个同学一句,复述课文二 2)老师口头提示,集体复述课文一
6、课堂练习:
1)叫同学上台以第一人称视角复述课文
2)让学生模仿课文,自己商量旅行计划。并进行总结。3)请同学上台,大家都给他建议,即时根据建议决定
对外汉语课堂用语总结 第6篇
文怎么说“„” How do we say “…..” in yîngzhōngwãnzěnmeshuōChinese? 14.15.16.nǐmenxuãguîzhâgema你们学过这个吗?Have you learned this before? 你们听过这个吗?Have you heard this before? 去年你们已经学过这句话了。You have learned nǐmentīngguîzhâgemaqùniánnǐmenyǐjīngxuãguîzhâjùhuàlethis sentence last year.17.qùniánnǐmenyǐjīngxuãguîzhâgecíle去年你们已经学过这个词了。You have learned this word last year.18.jīntiānwǒmenyìqǐláixu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We are going to learn “….”
today.19.20.21.22.yǒushãnmewântíma有什么问题吗?Any questions? 好问题。Good question.今天的作业是”….” Today’s homework is “….”
三遍。Please copy these hǎowântíjīntiāndezuîyâshìqǐngbǎzhâjǐgâcíměigâchāosān请把这几个词每个抄few words each for 3 times.23.test.24.míngtiānwǒmenyàokǎoshì明天
我们要考试。Tomorrow we will have a guîjǐtiānwǒmenyàojìnxíngkǒuyǔkǎoshì过几天我们要进行口语考试。After few days we will have an oral test.25.qǐ请ngg根ēnj据ùz资īli料
àor认
ânzh真ēnf复ùx习íw我ǒmen们xu学ãgu过îde的n内
âirï容ng。Please review contents what we have learned according to worksheet.You can ask questions in Chinese: 1.qǐ请ngku扩î大dà。Please zoom in.2.qǐ请ngwǎ往ngzu左ǒ移yí。Please move left.3.qǐ请ngwǎ往ngy右îuy移í
。Please move right.4.qǐ请ngwǎ往ngsh上àngy移í。Please move up.5.qǐ请ngw往ǎngxi下ày移í
。Please move down.6.l老ǎosh师ī,我wǒnã能ngsh上
àngc厕
âsu所ǒma
吗? Teacher, can I go to bath room ? 7.l老ǎosh师ī,我wǒnã能ngq去ùfā方ngbi便àny一íxi下àma
吗? Teacher, can I go to bath room? 8.l老ǎosh师ī,b不ùh好ǎoy意ì思si,我wǒnã能ngt提íqi前ánl离ík开āima
吗?Teacher, sorry, can I leave ahead? 9.老师,昨lǎoshīzuïtiānwǒshēngbìnglesuǒyǐmãiláishàngkâ
天我生
病了,所以没来
上Teacher, I have got sick yesterday, so I didn’t come to have class.课。
10.lǎoshīwǒyǒuyīgâwântí老师,我有一个问题。
Teacher, I have a question.11.lǎoshīyîngzhōngwãnzěnmeshuō老师,用
中
文怎么说“I miss Chinese class.”
Teacher, how do we say” I miss Chinese class” in Chinese ?
nǐmenzhēnbàng你们真你们真棒。You are so wonderful.nǐmenzhēnniúhěnhǎobúcuî牛。You are more than wonderful.很好。Very good.不错。Very good.回答得很好。Good answer.棒。Your characters are perfect.明。You are so clever.huídádãhěnhǎonǐdehànzìhěnbàng你的汉字很你们真nǐmenzhēncōngmíng聪When I praised you, you can answer me: dāngwǒkuānǐzhīhîunǐkěyǐhuídáwǒnǎlinǎli 当我夸你之后,你可以回答我:
对外汉语课堂听课记录 第7篇
本次教学案例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老师所讲授的一节中级汉语的综合课。
使用教材
《发展汉语 中级》 教学内容
掌握“这山望着那山高”课文的实际运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的教学,掌握句子用法,学习新的词汇。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使用方法。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情况
来到中国已有两年的蒙古国留学生,具有较好的汉语水平及较好的预习能力。教师情况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新老师,教学经验不太丰富 上课地点
海航伯曼酒店汉语国际教育系611室 教学时间
9:00-9:50(50分钟)
教学目标: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1.使学习者学会本课四个生词组,并能够熟练运用在句子中 2.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
教学方法
“这山望着那山高”主要内容是大卫和王楠对话。
通过两个人的对话让学生掌握日常会话以及“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含义和适合使用的位置。并且由于使用PPT教材,不仅能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又能让学生有兴趣。另外,在不断的复述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逐渐的掌握了句子的用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这节课的安排如下。1.展示对话,老师先念读,然后让学生集体跟读,轮流认读。
2.让两组学生组成一队,联系对话。A当做大卫,B当做王楠,再反过来B当做大卫,A当做王楠。
3.联系完对话,展示PPT资料,放映课文中出现生词,解释生词的意思与词法。用例句来让学生掌握词法。
4.让学生运用生词填空。并反复寻找学生练习。5.展示课文,把之前的对话串成课文进行联系。
6.这里是比较特别的一步,老师把句子中比较常用的词语抹去,让学生进行联系。试着说出缺少的部分。先从比较短的词语开始,再到相对较长的词语。最后可以对课文进行复述。
7.布置作业
主题
讲课内容是精读课本中的“这山望着那山高”。这是中级班的综合课,总的来说应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实际能力。但是本课的内容主要是听、说、读的能力,写没有涉及。课本内容比较简单,生词以及语言点也不多。本案例试图探索如下问题。
(1)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管理课堂以及课堂教授策略。(2)教师如何提高词汇复现率。
(3)教师如何增加每一个学生训练的机会,纠正学生的错误。
课堂实录
片断一:刚刚开始上课。学生仍有些没有进入课堂状态。师:老师来读一下这段对话,请大家和老师一起重复。老师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生:(自顾自,各忙各的)
师:我们一、二、三,一起开始读就可以了。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课文内容)。预备,开始。
生: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
生:(学生可能没明白是什么意思,互相用蒙语交流,没有响应)师:好的,老师来一个词一个词的复述,“剩女” 生:剩女
师:大家知道什么是剩女吗 生:不知道
师:剩女呢,就是指年纪比较大了还没有结婚,没有男朋友的女青年。生:偷笑 „„
片断二:
师:给大家展示PPT 【词目】频频 【拼音】pín pín 【释义】
1、副词。表示连续发生:贵宾们频频点头,表示赞许。
2、反复、连续地(做某件事)。
3、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反复的,多次的连续出现。【英译】frequently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或情况在一定时间或范围内重复出现,相当于“屡次”、“连续多次”、“经常”、“频繁”。的意思,大家明白吗?
生:(一直在互相交头接耳,并没有听课;且在相互用蒙语进行交谈。同时用笔指着PPT某处。)有的人面露难色,觉得听不懂
师:大家知道frequently吗? 生:(继续相互讨论)知道 师:中文中的frequently基本上就是频频的意思。大家理解吗?
就是经常、连续出现的意思。比如一个人频频出入酒吧
生:点头表示明白 „„
片断三:
师:咱们熟悉了这篇课文之后,老师要将一些词去掉,大家来试一试能不能说出来缺了什么呢? 生:好的
师:最近,“剩女”这个词_____出现在网络 生:(一直在互相交头接耳,有些在摇头)师:大家想一想,我们刚刚学过,经常 生:若有所思的点头,频频 „„ 片段四
师:大家来看PPT,请把老师例出的空格部分补充完整
大卫:_____________? 王楠:所谓“剩女”,就是指那些想结婚,但又找不到结婚对象的女孩。
大卫:_______。
王楠:一点儿都不错。现在不但有剩女,还有剩男。
大卫:________?
王楠:是啊。其实这些人自身的条件都相当不错,可以说是男才女貌。可是朋友谈了一个又一个,总是看不上人家。
大卫:_______。
王楠:我也这么看。最近媒体老报道毕业
生就业难,我看也跟这句话有很大关系。
生:最近,“剩女”这个词频频(阴平)出现在网络、恩„„等媒体上,是什么意思啊?
师:对的,非常不错,跟老师读“频频”(阳平)生:频频(阳平)师:很好,来,报刊 生:报刊 师:对,非常好 „„
教学效果
学生掌握了“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用法,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学习的四个词语,但是需要老师在旁边引导
案例分析 成功之处
(1)作为综合科的课程教学,教师注重让学生训练听说读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课文的复现率非常之高,正因为如此,在课文学习之后学生掌握的非常熟练,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点,并且掌握了常用单词。
(2)开始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明显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这节课的主要地方在哪里,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恰当的控制课堂,对学生的指示也很明确。学生一出错,教师就纠正,学生能知道自己在哪里不正确。并且,教师不断问学生能否或者是否,试探学生究竟是否理解。(3)教师很注重让学生怎样容易理解讲课的内容。
(4)老师在学生填充课文时,对于学生想不起来的词,老师没有直接说出词语而是用刚才学习的近义词帮助学生回忆,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住这个词语,更直白的理解课文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性。这个环节非常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操练度,不足之处
(1)课文欠缺生词学习环节,有很多字还不认识就开始了课文的学习。课堂用语涉及了较难理解的句式或不懂的词汇。对外汉语的课堂与普通的汉语作为第一语言学习的课堂不大相同,教师所使用的课堂用语应主要以学过的语句、词汇为主,以免造成学生听课的困难。同时在讲解生词时应以学过的词去解释待学的生词,而案例课堂中出现了用未知解释未知的情况。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困难,对他们理解造成一定的阻碍。
(2)和学生互动有待提高,很多问题都是教师自己回答的 改进建议
(1)不仅是对于这位新老师,更是对于我们自己,真正上了讲台才会知道,在课堂上,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学习把握的地方,我们的经验还很不足,还很稚嫩。所以我们要多多上网寻找视频学习,尤其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对外汉语教学光盘,使我们学习的不可多得的资料
(2)在课文学习中,首先要做的一定是生词的学习,只有把基础夯实,才能进行后续更多更好的学习,所以,一定不要急躁,要稳扎稳打。对生词熟练掌握。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第8篇
机智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时所表现的一种敏捷、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定义来看, 机智主要是一种面临突发事件随机应变的能力, 这种随机应变需要的是敏捷的思维、迅速的判断和准确做出行动。
二、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1892年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 (James.W.) 在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时说:“那种面对学生、追逐学生的天赋, 那种对于具体情境而出现的机智是心理学一点也帮不上忙的, 尽管它们是教师艺术的最基本的知识。”一定角度来看, 教学机智也是一种教学, 这种教学和一般的教学是有区别。这种能力的具备也反映出一个老师的职业素养, 教学中以一种机智的手段处理问题, 不仅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还能提升教师教学的自信心。留学生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五花八门, 有时候让老师措手不及,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机智的判决。如若当时处理的不恰当, 或许就会失去学生对这位教师的喜爱, 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
三、教师的机智策略和处理方式
(一) 情境教学。建构主义理论重视情景教学, 在情境中教学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在相似的场景中能回忆出来, 从而有利于学生学习汉语。对外汉语课堂有时候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景, 教师如何把这些情景机智地运用到教学中,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机智意识, 并及时的想到策略来处理这种偶发事件。教学机智的情境性使得教师的机智策略不拘一格, 并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和标准形式, 它只要求与当时的教学情境吻合。
教学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学对象:韩国入门留学生。
今天天气很热, 刚进入教室就看到几个学生在用本子或扇子扇风。上课老师找四个学生到黑板前默写生词, 有个女生拿着扇子上去了, 在写的时候一直扇。等他们都写完了, 老师指着窗户问学生:“需要开吗?”学生连连摇头。这时扇风的学生明显增多了, 虽说没有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秩序, 但是学生一边听一边扇总归是不好的。老师问学生今天的天气看起来怎么样?学会说:“今天天很热。”老师继续问:“昨天天气热吗?”学生说:“热。”“就可以说昨天和今天都很热, ”老师说, “‘都’还有哪些用法呢, 我们一起看一下PPT。”老师很自然的把“都”和“看起来”用真实的语境讲述出来,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其用法, 这种既机智又有效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创造性教学。创造性是教学机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这种教学机智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别人的理论来实施, 而是面对一个问题突然之间有自己的全新认识, 或者把目前遇到的困难有一种很好的方式解决。教师的机智不是常规教学的继续, 也不是经过很久的思考后的结果, 它来的虽然猝不及防, 但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学对象:中级A1班。
教师来的有些迟, 匆匆走进教室, 拿起课本就开始讲课, 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一脸茫然看着老师, 教师以为他们没听懂, 又重复了一遍, 学生依旧看着老师。教师这才意识到问题, 就问学生这篇阅读没讲过吗?学生说:“没有讲过。”教师开始道歉说:“中级A2班讲过, 我还以为咱们班也讲过, 真是不好意思。来, 让我们一起看这篇阅读。”
这篇课文题目是《人为什么会变老》, 属于一篇说明文, 对留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教学, 或许能得到不一样的效果, 同时也能化解尴尬。比如说教师可以这样说:“老师的记性真差, 记错了咱们班没有学过这篇阅读。老师年龄大了, 记忆力也变得不好了, 这也是老师变老的表现, 可是老师的记性为什么会不好?咱们一起来找一下到底是什么东西让人变老?我们一起看课文, 找出答案。”
(三) 动态生成资源教学。所谓“动态生成资源”就是在课堂上偶发的、具有鲜活性的、教师没有预料到的而出现的教学资源, 这种教学资源是课堂上不可多得的财富。充分利用它能够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引起教师和学生积极的互动交流, 从而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有利于实现丰富多彩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教学地点:吉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教学对象:初级A班。
课堂讨论, 主题是回国给朋友带什么礼物。老师找学生说, 有个男生说:“回国的时候, 我要给男生和女生朋友带不同的礼物。给男生带的简单随便一些, 比如说中国有的好玩的, 韩国没有, 给女生朋友带中国的化妆品。”老师说:“中国和韩国的化妆品相比较, 中国的化妆品在种类没有韩国丰富, 数量上也没有韩国多。我建议你还是给你的女性朋友带中国的丝巾, 这是非常漂亮的礼物。”学生们没有明白什么是丝巾, 老师就把这两个字写到了黑板上并标注音节, 把丝巾这个词讲了。学生恍然大悟, 争着说自己回国也要带这样的丝巾。
课堂教学机智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 尤其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师应做到, 首先, 我们对外汉语工作者具有教学机智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思考, 勤于反思、勇于实践;其次, 良好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 广博的见闻能够使教师拥有更开阔的视野, 教学中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态度;再次, 在授课前预设各种可能性的发生, 储备教学智慧, 授课时要灵活应对, 不可生搬硬套, 一切行为都是要为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1.
[2]William James.Talkstoteachersonpsychology, New York:Publica tion, 1962.P.29.
[3]李金鹏.《基于案例分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急智策略研究》.鲁东大学硕士论文, 2013.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第9篇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课堂游戏 趣味性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汉语在国际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然而,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生而言,其难度较大。为了让外国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学习汉语,趣味教学就成为许多对外汉语老师关心的问题。王芳认为,趣味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幽默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激情、灵活的教学技巧等,最大限度地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①。
1.什么是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就是所谓的“游戏教学法”,“游戏(语言游戏),广而言之,指外语或二语课堂教学中一切有组织的语言活动;狭义而言,可指在外语或二语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以趣味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活动。游戏的目的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复习和练习所学语言知识,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从而达到外语或二语教学效果”②。课堂游戏最大的作用是消除学生在学习枯燥知识时所产生的畏难及抵触情绪,在轻松的环境下帮助学生克服负面情绪,调动学习积极性,努力掌握语言知识。
2.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的原则
游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让学生轻松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在使用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教师选择的课堂游戏要与学习内容、难易程度相匹配;游戏使用要适度,过多使用会导致学生产生疲惫感;教师需要充分备课以避免游戏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游戏规则要简单明了,使全体学生参与游戏,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案例展示
案例1:拍三令。
人数:5—15人,适合小班教学。
游戏规则:所有人围成一圈轮流数数,当遇到3和3的倍数时,就以拍巴掌表示,数错或拍错都要接受惩罚。
惩罚措施:根据教学目标设定惩罚措施,如背诵课文、组词造句、即兴演讲等。
游戏说明:各阶段学生都适用。比如零起点学生可以在学完数字以后开展,结合课文背诵,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可以帮助他们熟悉用汉语数数,还可以完成枯燥的课文背诵,一举多得。
案例2:萝卜蹲。
人数:3人以上。
游戏规则:每位学生代表一种蔬菜或水果,将相应的蔬菜或水果的图片带在身上。老师发出开始指令:“萝卜蹲萝卜蹲,萝卜蹲完西瓜蹲。”代表西瓜的学生要马上接上:“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完……蹲。”同时配以下蹲的动作。做错或反应慢的学生将被罚下场,最后留在场上的学生获胜。
奖励措施:教师可给予获胜的学生一定的奖励,以中国特色小礼品为佳,如中国结、剪纸等。
游戏说明:对实物名词的教学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学生快速直观地记住所学词汇。适用于各阶段学生。
案例3:故事接龙。
人数:15~30人,人多可分组。
游戏规则:教师给出故事开头,然后学生轮流将故事编下去。若分组进行则可以选出讲故事优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游戏说明:该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汉语表达能力,可在口语课或读写课上使用。情节生动的故事还可以组织学生以小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适用于中高级阶段的学生。
案例4:老狼老狼几点了。
人数:10人以上。
游戏规则:教师指定一名学生扮演老狼,其余学生扮演小白兔。教师在地上画一个圈来表示小白兔的家。“老狼”背对着“小白兔”,“小白兔”围绕在“老狼”身后,一起拍手喊:“老狼老狼几点了?”教师在老狼前面展示时钟道具,“老狼”根据展示的时间用中文回答。比如教师展示的是“十二点”,“老狼”回答之后,就要转身捉“小白兔”,大家要赶快往“家”里跑,被抓到的小白兔继续扮演老狼。
游戏说明:这款游戏适合教外国小朋友,适合练习具体时间的表达,比如“……点零……分”、……点……分”、“……点半”、“……点(一或三)刻”等。
4.游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师使用课堂游戏时要注意调节课堂气氛、把控游戏时间,以防游戏气氛过热或过冷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各游戏适用的人数不同,如遇人数较多的班级,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还需要注意各国的文化习俗,避免触碰留学生的文化忌讳。
注释:
①王芳.趣味教学方法在二外法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15(8).
②曾健.游戏在二语习得和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2).
参考文献:
[1]李昌盛.教育游戏:一种新的教学手段[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8).
[2]罗莉莉.对外汉语教学中游戏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3.
对外汉语课堂管理案例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