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五加研究范文
刺五加研究范文(精选12篇)
刺五加研究 第1篇
刺五加属于五加科植物,它其中含有的黄酮及皂苷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如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抗衰老、抗疲劳、抗心血管疾病等。因此,在本实验中以刺五加黄酮为指标,确定清酒和刺五加的最佳的超声辅助浸提条件。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养生酒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养生酒既有保健的作用,还不上瘾,甚至还可以达到养生的目的,本文对刺五加养生酒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清酒、刺五加根茎。
1.2 方法
l.2.1碎米刺五加养生酒的工艺流程(图1-1)
1.2.2工艺要点
粉碎:将刺五加用粉碎机粉碎,利于刺五加中有效保健成分的浸出。部分中草药常温下不易粉碎,软化点和溶点都较低,所以刺五加粉碎时采用低温粉碎的方法。
浸提 :将刺五加在玻璃容器中用清酒超声辅助浸提。
过滤:过滤采用真空泵抽滤,除去刺五加药渣。
抽滤:除去不溶物,使酒液澄清。
勾兑:勾兑加入冰糖,提高酒的含糖量,使蔗糖含量在7% 至10%之间。
1.2.3黄铜含量的测定
芦丁标准液的配制:
称取芦丁标准品约20mg,放于50mL容量瓶(干燥)中,然后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混匀,再准确吸取20mL溶液放入100mL容量瓶中,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配成的溶液浓度为0.08mg/mL。
芦丁标准曲线的测定:取6支比色管,分别准确吸取芦丁标准液0mL、0.5mL、1.0mL、1.5mL、2.0mL、2.5mL,加入乙醇5.0mL、4.5mL、4.0mL、3.5mL、3.0mL、2.5mL,加入2.5%AlCl3溶液3.0mL,再加入10%KAc溶液,摇匀,放置40 min后,于波长42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其中1管为空白。
养生酒黄酮含量的测定:
取养生酒lmL,再加入4mL无水乙醇,采用上述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测溶液的吸光值。
1.2.3超声浸提工艺优化
(1)刺五加与清酒比例的确定:在温度60℃、提取时间20min、超声功率72W的条件下,称取1.0g刺五加根茎,分别在刺五加与清酒配比为1:25、1:30、1:35、l:40、1:45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采用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波长420nm处测其吸光度值,确定刺五加与清酒的最佳比例。
(2)刺五加超声浸提温度的确定:在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20min、超声功率72W的条件下,称取1.0g刺五加根茎,分别在超声温度55℃、60℃、65℃、70℃、75℃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采用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波长420nm处测其吸光度值,确定刺五加的最佳超声提取温度。
(3)刺五加超声浸提功率的确定:在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25、提取时间20min的条件下,称取1.0g刺五加根茎,超声功率分别在48W、60W、72W、84W、96W进行超声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采用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波长420nm处测其吸光度值,确定刺五加与清酒的最佳比例。
(4)刺五加和清酒反应时间的确定:在超声温度60℃、料液比为1:25、温度60℃的条件下,称取1.0g刺五加根茎,分别在超声反应时间25min、30min、35min、40min、45min时进行超声提取。提取结束后,过滤。采用标准曲线的测定方法在波长420nm处测其吸光度值,确定刺五加与清酒的最佳比例。
1.2.4黄酮含量计算
总黄酮含量(%)=所测浓度稀释倍数/原料质量l00%
1.2.5成品养生酒的质量检验
养生酒的感官评价
2 结果与讨论
2.1标准曲线的绘制
芦丁属于黄酮类物质,绘制的芦丁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
2.2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2.2.1料液比的确定
清酒和刺五加比例的确定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随着刺五加与酒基比例的不断加大,黄酮类的得率也显著提高。在料液比为1:30时,黄酮类的得率最高,因此,确定料液比1:30。
2.2.2超声反应温度的确定
超声反应温度对黄酮得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随着超声温度的不断提高,黄酮得率不断增大,到60℃以后,黄酮得率开始下降,因此,刺五加的最佳超声提取温度最后确定为60℃。
2.3超声功率的确定
不同超声功率下,黄酮得率的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超声功率的不断增大,黄酮得率先增大,在功率为84W时,黄酮得率最大,在功率大于84W时,黄酮得率开始减小。因此,确定最佳提取功率为84W。
2.4提取时间的确定
不同提取时间下,黄酮得率的实验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不断增加,黄酮得率先增加,在提取时间为25min时,黄酮得率最大,在提取时间大于25min时,黄酮得率开始减小。因此,确定最佳提取时间为25min。
2.5 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刺五加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正交实验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清酒作为浸提液,选取浸提的温度、清酒与刺五加的料液比、超声提取的时间、超声功率4个因素作为指标,每个因素3个水平,因素水平见表1。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表2。
由表2可知,A、B、C、D共4个因素的极差R的大小为极差RD>RC>RA>RB,即4因素对试验影响的大小为反应功率> 料液比 > 反应温度 > 反应时间。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组合为A1B3C3D3,即超声提取时间30min,超声提取温度55℃,超声提取功率96W,刺五加和清酒的固液比是1:35。
2.6感官评价结果
刺五加养生酒的色泽为深黄色、没有悬浮物和沉淀物、澄清透明,入口绵软淳厚、酒体协调、具有刺五加独特的浓郁醇香。
3 结论
本试验中采用清酒作为浸提液,刺五加超声浸提根茎中的有效成分,研制出一种刺五加养生酒。刺五加根茎浸提的工艺操作简单,经济可行,适于推广。
摘要:采用清酒与刺五加为原料,刺五加采用超声波技术浸提其营养成分,两者调配制得养生酒。本文主要研究了刺五加的超声浸提条件,以刺五加黄酮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刺五加超声浸提条件。最终确定的刺五加超声提取时间30min,超声提取温度55℃,超声提取功率96W,刺五加和清酒的固液比是1:35。
刺五加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2篇
第一章
总论 1项目提要
1.1项目名称:****县****1200亩刺五加生产基地建设 1.2建设性质:新建
1.3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3.1项目建设单位:****县林业局 1.3.2法人代表 :**** ****场长 1.3.3所有制形式:国有
1.4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4.1建设地点:基地位于****—白山公路东北、****施业区36林班1、6、14小班和37林班1、3小班内。
1.4.2建设规模:利用种子繁育实生苗2公顷;利用及茎叶无性繁殖育苗2公顷;购苗栽植刺五加枝干生产基地76公顷。达设计能力期年产剌五加苗150万株,剌五加枝干1140吨;嫩芽114吨。
1.4.3建设期限:3年。
1.4.4建设内容:整地82公顷,有效利用面积达80公顷,其中:4公顷进行细致整地进行苗木繁育,76公顷普通整地用于刺五加枝干、嫩芽生产基地。1.5技术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 依托单位参加人员:
1.6项目总投资 1.6.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304.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36.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68.0万元;项目单位自筹100.9万元。1.6.2资金构成
总投资30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2万元,流动资金投资232.7万元。1.7资金筹措
申请农发无偿资金200万元;企业自筹104.9万元。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设计能力期)1.8.1年产量
1.8.1.1苗木:150万株;
1.8.1.2剌五加枝干:1140吨; 1.8.1.3嫩芽:114吨
1.8.2年销售收入:257.4万元; 1.8.3年总成本:85.6万元; 1.8.4年利润总额:171.8万元;
1.8.5年税金:56.7万元(销售税取消,税金仅为所得税); 1.8.6年税后利润:115.1万元; 1.8.7投资利润率:37.8%; 1.8.8投资利税率:56.3%; 1.8.9投资回收期:4.4年。2项目建设书编写依据 2.1《****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纲要》; 2.2《****县特产业发展规划》;
2.3《****县林业发展“十五”计划和到2010年规划》; 2.4《****现有可用于经济林营造土地面积统计调查报告》; 2.5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等。3综合评价论证结论 3.1综合评价
该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具备实施的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市场条件和管理条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由于项目带动了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利于生态建设,环保部门同意上马。3.2论证结论
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保护现有野生资源,降低森林资源的消耗,同时可解决医药工业对五加原料及人们对刺五加嫩叶幼芽的需求,利于环保,项目可行。4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项目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拟通过申请国家农发资金职工集资等途径解决。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
****县位于长白山林区,分布 着多种名贵的野生中药材。剌五加由于含有五加皂甙及医药工业所需的多种物质,在中药材中占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刺五加产品在医疗保健、食品加工等行业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对剌五加的采集强度日益加大,刺五加的野生资源被严重破坏。目前,人工栽培的刺五加还没有形成规模,其产品还远远满足不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组织人力、物力对剌五加野生资源进行保护并建立人工繁育生产基地具有现实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2项目区农(林)产业化发展现状
项目区曾是森林生态十分优越的林区,八十年代以前以木材生产以为主。由于管护不力、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森林资源的急剧下降,林地内已无可采资源,这就迫使企业必须转变经营理念,走以副养林、以副兴林的新型产业化道路。进入九十年代,该企业由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人参和中小药材为主,并注重经济林、生态林的培育。同时也开展了对刺五加的栽培研究,并积累了一定的栽培经验和管理经验。现已栽植刺五加200亩,年生产药用枝干40吨,食用嫩芽10吨,前景看好。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
该项目建设的意义之一就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减轻社会的压力;二是基地建成达产后每年可向市场提供超过千吨的入药枝干,缓解市场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们对野生剌五加资源的破坏;第三是使林间空地、林缘空地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林地资源的利用率;第四是带动提高群众造林积极性,使荒山荒地得到绿化、森林覆被率得以提高;第五是增加了项目区企业和职工、农民的收入。第三章
建设条件
1项目区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长白山区,地理座标为东经126°30′—127°16′;北纬42°08′—42°51′。项目区位于****县城东北7公里处,施业区总面积10925公顷。1.2自然资源状况
项目单位位于****县东北部,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750mm,年平均气温2.5℃,无霜期≥110天,年有效积温2200℃。该单位施业区总面积10925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9482公顷,大部分为天然林,是刺五加的天然分布区。
该单位既有完整的森林生态区和丰富 的矿泉水资源,又有经过细致开垦的参后未成林造林地及土层深厚的宜林空地,土壤以森林暗棕壤为主,石砾含量低,有利于林木的速生丰产。由于受水平地带性自然因素和地质、历史条件的影响,植被呈典型的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垂直分布的生态序列特点。500—1200米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县区70%以上的土地被高大乔木群所覆盖,有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及红松、云杉等30多个主要树种。有针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杨桦林、柞树林、水胡林、杂木林、矮林等几个类型。由于水热条件优越,森林生长茂密,林分生长稳定,天然更新能力强。1.3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隶属于****县林业局,集人参生产、营林生产与一体,有多年的林木育苗和营林生产管理经验。近几年,多名林业和特产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生产第一线,更加强了该单位的技术力量。
近年来,由于我县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项目区内的交通、通讯网络已基本形成,水、电供应充足。经济发展软环境治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社会投资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1.4项目相关联产业的发展现状
与本项目相关联的产业有:植树造林、苗木培育和食品加工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基本国策。****在国家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营造、天然林保护等扶持政策的推动下,在造林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有相当一部分被蚕食林地已完成造林,但仍有一定量的参后地和林间空地、林缘空地未完成造林。本项目将利用这些土地营造刺五加经济林,并以此做为刺五加原料(枝、干)的生产基地。刺五加苗木培育在****县已经起步,职工和农民掌握此项技术,因此刺五加苗木的培育有一定的基础。本项目上马后,当地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及产品结构将得到合理的调整,社会的就业门路拓宽,经济效益会大大提高。1.5项目建设地点的选择
经过调查分析,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在该林场施业区36、37两个林班内。选择这样的地点做项目地址,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的:一是该区利于物资集散,且不会打扰居民生活;二是该区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通讯、水、电以及劳动力供应条件优越;三是距项目承担单位的办公地点较近,便 于协调工作。2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1有当地政府及当地优惠政策的大力支持; 2.2有较充足的种源;
2.3有充足的土地可做项目生产基地; 2.4有先进的技术做保证;
2.5有保护现有刺五加野生资源的基础;
2.6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高。
3主要障碍及解决方案
目前,主要障碍 是资金不足,可通过申请国家农发资金、地方配套资金和职工集资等办法解决。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概况
1.1产品类型及主营业务
项目单位自建场以来至九十年代初,一直以木材生产为主,人参生产为辅,年采伐量约为7000立方米,木材产值年约200万元左右,人参产值年约75万元左右。年更新造林面积40余公顷。现产品主要以人参及其他中小药材为主。1.2管理模式
2003年以来,该企业采取股份制管理模式经营,即职工(或社会人员)以现金或劳动力集资入股、林场以土地和管理入股方式发展人参和中草药材。1.3人员结构
项目单位现设有办公室,在册职工294人,其中:离退休人员45人,内退16人,山林管护经营承包人员99人,其他227人。参与本项目开发的人员共120人。2研发能力
该企业现有中级以上技术人员12人,高级技工10人,高级管理人员3人,有约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为项目的技术依托,有专门从事刺五加研究的专家、教授担任技术方案策划与指导,因而项目的研发能力较强。3企业财务现状 截止至2004年末,该企业盈利28万元,资产负债率为50.5%,可得到国家农发资金的扶持,也可得到当地银行贷款支持。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市场分析
1.1产品需求量分析
目前,由于国内尚无具规模的刺五加繁育及刺五加产品(枝、干及嫩芽)生产基地,国内医药市场上的原料刺五加95%以上来源于野生资源,致使东北、长白山林区野生剌五加资源迅速减少。目前国内对原料刺五加需求量超 过1000吨,对苗木需求量达500万株,食用嫩芽也在500吨以上,大量的市场需求会继续给 原本较少的天然剌五加资源增加巨大的压力。为了从根本上控制人们对剌五加天然资源的破坏,使野生资源有效快速更新,并满足市场对剌五加原料的大量需求,进行刺五加种苗培育及剌五加经济林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由于项目产品具备优良品质,市场需求量会逐年增加,前景广阔。1.2产品市场预测
项目主要产品是剌五加苗木和原料刺五加(根、茎、芽、叶均可入药或直接食用)及食用嫩芽,由于刺五加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而且具有食用保健价值,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山野菜之一,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就其药用价值而言,刺五加所含五加皂甙具有护肤养颜、保护心、脑及肝脏,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制药厂家到林区收购刺 五加枝干及树根,从而导致了刺五加野生资源的急剧减少及破坏,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对刺五加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加大。
如果采其嫩芽加工成保鲜制品,其效益还会提高。由于该品种具有一次性投入,多年收益的特点,因此其经济效益是十分可观的。1.3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由于刺五加具有与人参相似的医疗保健功能,而价格远远低于人参,所以人们对刺五加苗木和其产品(枝、干、嫩芽)的需求会大于人参。另外,由于本项目实行GAP管理,其产品的品位和市场表现与野生产品无异,因而具较强竞争力。2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及项目单位土地、人力、资金等情况确定产品的生产规模。设计到项目达产期,年可产剌五加苗木150万株,原料刺五加(枝、干)1140吨,嫩芽114吨。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产品可全部实现销售。3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 3.1苗木销售
实施定单计划生产销售。3.2原料刺五加及嫩芽销售
3.2.1原料刺五加销往安国药材市场;
3.2.2嫩芽直接销给当地天源绿色山野菜保鲜加工厂。4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
4.1企业需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培训自己的高素质的销售队伍,负责产品的销售及市场信息的收集;
4.2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努力打开国际市场,实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1建设任务和规模 1.1建设任务
1.1.1建设供生产所需的温室大棚、看护房、车库和灌溉所需塘坝及设备; 1.1.2对育苗用地及造林用地进行清理整地,并进行育苗和造林; 1.1.3研究提高产品产量、质量的生产新技术; 1.1.4产品采收; 1.1.5产品销售;
1.1.6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的专家教授担任本项目的技术顾问团成员,对负责本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及技术培训。1.2建设规模
建设总面积1200亩,其中: 1.2.1营造剌五加经济林1140亩(每年570亩,两年完成),达产年年产剌五加枝干1140吨,嫩芽114吨;
1.2.2建设剌五加苗木生产基地60亩,分两年完成建设,达产年年可产刺五加苗木150万株。2项目规划布局
该项目育苗基地确定在****林场49林班参后地内,经济林基地设在施业区48林班内。此种规划布局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2.1两块地均是刚起完参的新地,可节省整地费用;
2.2该地区地势平坦,相对集中,且距河流较近,便于灌溉及田间管理等项作业; 2.3该地区是剌五加的自然分布区,有利于提高苗木的适应性;
2.4该地区有一定规模的剌五加育苗基地,部分基础设施可直接使用。3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
3.1本项目的产品之一——刺五加苗木,无性繁殖采用北京李长潇高效植物快繁技术生产,种子繁殖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提供的大田繁育技术,其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3.1.1快繁:
种条采集
制芽
药物处理
整地
土壤处理
种芽着床(扦插)
催根、芽
炼苗
起苗 贮藏 3.1.2有性繁殖
采种
制种
种子处理
整地
播种
田间
管理
起苗
3.2刺五加造林工艺过程
该过程比普通造林多采取了速生丰产措施,即在造林过程中,除细致整地外,还进行施肥(每次采集后都进行此过程),灌水。其工艺过程如图显示如下:
整地
施肥
植苗
灌水
抚育
枝干嫩芽
采收
施肥
4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 4.1建设标准
4.1.1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看护房设计为土木结构;车库设计为框架结构,单层;育苗用温室大棚建设标准参见《墙体(砖体)结构温室大棚造价明细表》。4.1.2产品标准
执行即定企业标准。4.1.3造林技术标准
基本过程执行吉林省速生丰产林技术操作规程(DB),并参照《刺五加栽培技术》(附后)进行。
4.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4.2.1该项目已完成了资源调查、设备考察、技术考察与合作、市场调查和经营方案制定; 4.2.2基本建设。于2007年10月前筹措资金到位,着手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和育苗原材料收集(购),年末前完成土建工程建设,并完成育苗基地和经济林建设的整地工作; 4.2.3造林。于2007年5月中旬前完成570亩刺五加造林工作,当年对经济林进行3次抚育,次年完成另外570亩刺五加造林工作并进行当年3次抚育,第三年进行采收(当年采570亩,第四年采收1140亩,采收后采取施肥除草等丰产措施); 4.2.4育苗。于2007年5月末前完成30亩育苗基地的建设(扦插)工作并着手育苗,于2008年完成另30亩育苗基地建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工作,第三年苗木出圃。3.3项目进展图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措筹 1投资估算依据
1.1当地原材料价格、劳动力价格; 1.2当地土地征用费用标准; 1.3运输实际费用; 1.4当地税收政策及有关财务规定; 1.5其它相关材料。2项目总投资
总投资304.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2.2万元,占总投资的23.7%;流动资金投资232.7万元,占总投资的76.3%。3资金筹措
3.1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36.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41.0万元); 3.2地方配套资金68.0万元; 3.3项目单位自筹100.9万元。4资金安排
4.1固定资产投资 总投资72.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用12.8万元,设备购置27.0万元,科技投入15.0万元,建设期利息13.4万元,预备费用4.0万元; 4.1.1建设工程投资及构成
建筑工程总投资12.8万元,建设看护房240平方米,库房100平方米,灌溉用塘坝一座。4.1.2设备投资及构成
设备总投资27.0万元,购置耙机及附属设备一套,电力设备一套以及架设育苗基地灌溉所需输水管道。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价
金额
看护房
240平方米
200.00
4.8
库房
100平方米
400.00
4.0
塘坝
1座
4000.000
4.0
道路
600延长米
50.00
3.0
合计
12.8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数量
单价
金额
耙机
BBX—10
15.0
15.0
电机及线路
DFW1—12
10.0
3
输水管道
2.0
合计
27.0
4.2流动资金构成
流动资金总投资232.7万元,由原材料投资、燃料动力投资、工人工资及福利等费用构成。4.3无偿资金200万元 4.3.1科技投入15.0万元 4.3.1.1技术引进 10.0万元 4.3.1.2人员培训 5.0万元 4.3.2基础性投资26.0万元
4.3.2.1电:配电盘、电机、输电线路
6.0万元
4.3.2..2耙机及设备:
15.0万元 4.3.2.3灌溉设施:
5.0万元 4.3.3其它:159万元 4资金使用和管理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的规定,对项目资金单独设立帐目,独立核算,必须做到专款专用,避免挪用、滥用;要加强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保证项目资金使用合理.序号
项目
具体内容
金额
科技投入
1.1
技术引进
苗木繁育专利技术引进
1.2
人员培训
技术人员聘请等
基础性投资
2.1
电力
配电、线路等
2.2
耙机及设备
耙机等
2.3
灌溉设施
塘坝、输水管道
其它
基础设施建设
159
合计
200
第八章
财务评价 1财务评价依据
财务评价的依据除国家规定的税收标准外,地方优惠政策及同行业管理费用标准也是重要参考依据。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内销(即满足地方工业需求)部分按定单价执行,并参考外销(市场)价格做适当调整。申请银行贷款利率按5.6%计,贴现率按12%计,计算期为10年。2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2.1销售收入:第三年为166.2万元;第四年达设计生产能力,届时为257.4万元; 2.2销售税金及附加:现已取消。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
3.1刺五加苗木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为直接生产成本,只计算原材料费、燃料动力费、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其中:原材料费中实生苗和快繁苗单位成本取两者平均值计。每亩直接生产成本1537.0元。枝干、嫩芽生产所需刺五加林营造单位成本,除计算造林费用外,还计算枝干嫩芽采收费用,每亩直接生产成本为1570.5元。3.2总成本估算
项目的总成本除直接生产成本外,还计算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付及其他费用。达产年项目总成本91.5万元,育苗子项的总成本为30.2万元,枝干嫩芽生产子项目总成本为61.3万元。
3.3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是从总成本中减去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付后的成本为84.3万元。育苗子项目经营成本是28.4万元;枝干生产子项目的经营成本为55.9万元。4财务效益分析 4.1盈利能力分析
4.1.1投资利润率:37.8%; 4.1.2静态投资回收期:4.4年;
4.1.3财务内部收益率:32.9%(所得税后);4.1.4财务净现值(i=12%):887.8万元(所得税后).4.2清偿能力分析
4.2.1资产负债率:60%; 4.2.2银行贷款偿还期:4年。5不确定性分析 5.1盈亏平衡分析
5.1.1盈亏平衡能力利用率= ×100%
= ×100%
=14.1% 5.1.2作图显示如下: 5.2项目敏感性分析 5.2.1项目敏感性分析
项目敏感性分析是指项目投资、成本、价格、产(销0量分别变化时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见表)。分析采用全计算期平均数进行。
从表中可以看出,四因素对投资收益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价格>产(销)量>投资>成本,但影响的幅度均很小(-0.7%—0.6%),均可通过工作消除负影响。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极强。5.2.2敏感性分析图
6财务评价结论 通过计算,项目的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项目标准,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可行。
第九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 增收效果评价 1农业产业化经营
1.1项目的实施能明显起到调整农业产结构的作用,使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1.2促进****县(乃至长白山区)刺五加生产形成产业化。
1.3项目可辐射到全县各乡镇,可直接带动项目区农户240户,户年均收入近万元,解决数百名下岗职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2农民增收
本项目直接参与和直接带动的农户240户以上,每户按种植5亩刺五加计算,户均人口4人计算,则达设计能力期,户年均增加收入近万元,人均增收超过2000元。3其它社会影响 由于项目的实施,农民及下岗职工从刺五加生产中得到实惠,大大降低了对森林及其它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减轻了生态压力,使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从另一方面看,群众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大大增加社会的稳定性,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
本项目是一项生态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植树造林1140亩,育苗60亩,在育苗过程中不使用高残农药。整个过程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反而提高了森林覆被率。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在育苗过程中,使用绿色环保型农药,以避免环境污染。在枝干嫩芽生产过程中,一般不使用农药,由于造林1140亩,无需采用特殊治理措施。3环保部门意见
经环保部门评估论证,项目可行,同意实施。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组织管理机构:
1.1法人代表:**** ****场长
工程师 1.2技术负责人:**** ****副场长
工程师 1.3经济负责人:*** ****会计
会计师 2项目经营管理模式
本项目以****为基础成立股份公司,并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为技术依托,负责项目的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资金的筹措、技术管理和安排项目的生产和产品的销售。项目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都必须集资入股构成项目自筹资金,并以此增强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上级扶持资金由公司统一发放,统一提取管理费用并组织还款及利润分配。3经营管理措施
3.1工程管理:实行招标施工;
3.2生产管理:实行目标管理,执行效益工资制度; 3.3财务管理:严格按公司财务制度规范管理; 3.4销售管理:定单(或网络)销售。4技术培训
定期对技术人员(包括高级技工)进行培训,每年四次,技术人员须持证上岗。5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劳动保护按国家规定进行发放,由公司统一定做保护服装、安全器具等。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全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可行性研究结论
通过前十一章的研究分析,证明项目实施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能得到国家及群众的大力支持,具备实施的资源条件、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产品市场前景广阔,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十分显著,可解决大量下岗职工就业,增加项目区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项目可行。2问题与建议
刺五加注射液大分子物质的研究 第3篇
【摘要】目的:确定刺五加注射液所含物质的分子量范围。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分别用细胞色素(分子量13000)、胸腺肽(分子量为3108)和人胰岛素(分子量5805)标准品作为对照,确定刺五加注射液所含物质的分子量范围。结果:刺五加注射液中各成分分子量均小于3108。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分子量范围细胞色素胸腺肽人胰岛素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27-01
刺五加注射液是由五加科植物刺五加提取加工精制而成的灭菌水溶液,具有平补肝肾、益精壮骨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刺五加注射液质量标准被《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刺五加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刺五加皂苷、黄酮苷类、异嗪皮啶及其苷类、丁香苷及多糖等。本文根据物质成分由于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在凝胶色谱柱中的行为不同,分子量小的物质,会进入色谱柱空隙中,分子量大的无法进入空隙,所以在洗脱过程中,分子量大的物质行程短,较分子量小的成分先出峰的原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不同分子量的标准品做对照,根据不同成分的洗脱时间,确定刺五加注射液所含成分的分子量范围。
1仪器和试药
1.1 仪器安捷伦1100液相色谱仪型号凝胶色谱柱(TSK GEL2000SWx17.8mm×300mm,5μm) XX紫外检测器
1.2 试药乙腈色譜纯,三氟醋酸为分析纯。对照品:细胞色素C,分子量13000;胸腺肽,分子量3108;人胰岛素,分子量5805。
2 方法与结果
2.1大分子物质的确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V D)测定。
2.1.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用凝胶色谱柱(TSK GEL2000SWx17.8mm×300mm,5μm;以三氟醋酸-乙腈-水(0.05: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4nm。理论板数按细胞色素C计算应不低于2000.
2.1.2对照品溶液制备取细胞色素C(分子量为13000)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1.3供试品取刺五加注射液三批。
2.1.4测定法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2.1.5结果对照色谱图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检验结果见下表。
2.2分子量范围的确定
2.2.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用凝胶色谱柱(TSK GEL2000SWx17.8mm×300mm,5μm);以三氟醋酸-乙腈-水(0.05: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每分钟0.5ml;检测波长214nm。
2.2.2对照品溶液制备取胸腺肽(分子量为3108)和人胰岛素(分子量5805)适量,分别加流动相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3供试品取刺五加注射液三批。
2.2.4测定法分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2.2.5结果对照色谱图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检测结果记录于下表
3 结果分析
通过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对照色谱图中各成分的保留时间分析,可以知道分子量的相对大小。
实验方法1表明,检测三批刺五加注射液样品各成分峰的保留时间均大于细胞色素C的保留时间,可以认为三批刺五加注射液中成分的分子量都小于细胞色素C的分子量。
实验方法2表明,检测三批刺五加注射液样品所有成分峰的保留时间都大于人胰岛素、胸腺肽的保留时间,可以认为三批刺五加注射液中主要成分的分子量都小于人胰岛素、胸腺肽的分子量。
4 结论
刺五加注射液中成分分子量均小于13000,不含有大分子物质;人胰岛素分子量为5808、胸腺肽分子量为3108,确认刺五加注射液中各成分分子量均小于3108。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二部
刺五加苷E含量测定的探讨研究 第4篇
1.1 药品:
刺五加苷E对照品 (中国药物生物制品鉴定所, 批号:111713-200501) , 供试品 (刺五加药材由黑龙江阿城料甸满族乡提供) 。
1.2 试剂:
甲醇:色谱纯 (天津瑞金特化工有限公司) , 乙腈:色谱纯 (Dikma Technologies INC) , 冰醋酸 (天津瑞金特化工有限公司) 。
1.3 仪器:
1604型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天平仪器厂) , LC-10AD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 (日本岛津公司) , SPD-10A紫外检测器;LC-10AD泵;SP-4290型积分仪。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胶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乙腈/1%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10nm。
2.2 线性关系考察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剌五加苷E对照品3mg, 置50ml棕色容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 摇匀, 即得。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样品粉末 (过三号筛) 0.3g, 精密称定, 分别置于带塞锥形瓶中, 精密加入甲醇50ml, 密塞, 称定重量, 加热回流1h, 放冷, 密塞, 再称定重量, 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 过滤, 取续滤液得。按上述方法每个样品制3份。
2.2.3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称取刺五加苷E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 并定量稀释成每毫升含刺五加苷E 20、40、60、80、100ug的溶液, 分别进样l0 ul, 注入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为纵坐标, 进样量为横坐标, 求得回归方程,
2.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重复进样5次, 刺五加苷E峰面积分值 (RSD) =1.18%, 符合要求。
2.2.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刺五加粉末5份, 每份150mg, 加标准品溶液lm L, 再加甲醇19mL, 按供试品溶液制各, 进行HPLC测定, 刺五加苷E的平均回收率为99.67%, RSD%为
2.2.6 重现性试验:
精密称取刺五加药材粉末300mg数份, 按2.2.2项下方法制供试品溶液并测定, 刺五加苷E峰面积的RSD%为1.05%, 说明本方法的重现性好。
3 讨论
刺五加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可用于治疗低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心律失常、癫痫、黄褐斑、血管性头痛、足跟痛、恶性肿瘤、经期眶上神经痛、慢性胃炎、多发性神经炎、下肢深静脉血栓、脑梗死、糖尿病、肾病、神经官能症、冠心病等。但临床效果不一, 个体差异较大,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 本实验采用HPLC法对刺五加药材进行含量测定, 实验证明, 该方法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 快速、准确, 可在30min内完成, 且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 可用于各种剂型剌五加制剂的质量评定, 并为临床监测刺五加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也可作为刺五加药材质控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修正刺五加颗粒说明书 第5篇
通用名:刺五加颗粒
生产厂家: 修正药业集团四川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755
药品规格:10g*10袋
药品价格:¥26.9元
刺五加颗粒说明书
【通用名称】刺五加颗粒
【商品名称】刺五加颗粒(修正)
【拼音全码】CiWuJiaKeLi(XiuZheng)
【主要成份】刺五加浸膏,辅料为蔗糖。
【性状】刺五加颗粒(修正)为淡棕黄色颗粒,味甜,具特殊香气。
【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规格型号】10g*10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0克,一日2~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2.服药期间保持情绪稳定。3.刺五加颗粒(修正)宜饭前服用。4.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糖尿病患者慎用。6.服药二周或服药期间症状未明显改善,或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停药并到医院就诊。7.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9.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刺五加颗粒(修正)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
【老年患者用药】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贮藏】密封。
【包装】10g*10袋/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1755
【生产企业】修正药业集团四川制药有限公司
刺五加颗粒(修正)的功效与作用刺五加颗粒(修正)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刺五加颗粒服用常见问题
健康咨询描述: 曾经看过一个中医大夫说我脾肾阳虚,我体重有点瘦,脾胃不好,想把脾胃调理好,让自己胖起来,想喝点刺五加颗粒,调理一下脾肾功能,可以吗!
病情分析:
您好,您的症状表现不排除是肾阳虚造成的。
指导意见:
刺五加栽培技术 第6篇
【关键词】刺五加;栽培技术;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
1 概述
刺五加(学名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Maxim)为五加科刺五加属植物,落叶灌木,通常高1~2m。刺五加比较耐阴,常生长于针阔叶混交林或者阔叶林下,也常生于林缘、山坡灌丛及溪流附近,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
刺五加是药食两用的珍贵植物,其根、茎、皮均可入药,是我省名贵的中药材品种,其具有祛风湿、强筋骨、调节神经机能和血压等功效。刺五加嫩叶可以加工成刺五加茶,其嫩茎可以食用,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一定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2 育苗
2.1 繁殖方法
2.1.1 种子繁殖
刺五加的果实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成熟,其果实采收后不能直接播种,需要经过一个冬季完成生理成熟过程后,种子才能发芽。
(1)种子采收处理。在9月中、下旬,当果实由黄褐色变为黑色且变软时采收。采收后首先进行筛选,除去杂质和秕种子,将果实放入冷水中浸泡1~2d,然后搓去果皮和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取沉底的饱满种子晾干。
处理时,把种子和湿砂按1:3的比例混拌均匀,放在室内堆藏一段时间,在背风向阳处挖深40cm、宽40cm、长度视种子量的多少而定的沟槽,沟槽底部铺上5cm厚的湿砂,然后将种砂混和物放到沟槽内,厚约30cm,上面再覆5cm厚的湿砂,最后覆上20cm厚的土壤,堆成丘状,覆土时每隔一定距离放置一段草把,以利于通风。待到春天解冻后将种子取出,放在向阳处晾晒,每天翻动几次,当有30%以上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播种育苗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苗圃地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坡度不超过15°,农家的菜园地亦可。播种前做床,做成宽1.2m、长10m、高0.2m的苗床,床土要深翻耙细,结合整地,每667㎡施入优质农家肥2000kg,然后将苗床浇透水,待水渗下床面稍干后,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上面覆盖细土0.5~1cm,然后盖上地膜或稻草,大约1个月后出苗。当出苗率达到50%后揭去地膜或稻草。当苗高3~5cm时进行间苗,在间苗的同时要进行除草松土。苗高达到10cm时定苗,株距8~10cm。
2.1.2 扦插繁殖
(1)硬枝扦插。选取二年生的枝条,上面要有3~5个芽,剪成15cm长的插穗斜插入土中,保持土壤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春季扦插要用薄膜覆盖,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夏季则要搭设遮阴棚。如在林内扦插,可在床面上覆盖一层落叶。
(2)嫩枝扦插。在6~7月间,选取生长健壮的半木质化的枝条,剪成长10cm的插条,留一片掌状复叶或将叶片剪去一半,将插条按8cm×15cm的株行距斜插入苗床中,插入的深度为插条长的2/3,浇透水后用地膜覆盖,以保持土壤湿度,大约半个月左右即可生根,然后去掉薄膜,第二年即可移栽。
2.1.3 分蘖繁殖
在春天土壤完全解冻前,将植株周围萌发的幼苗连根挖出,或者连同母株一起挖出分株。分株的幼苗必须生长健壮、根系好、无伤根,以60cm×60cm的株行距定植。
3 移栽定植
3.1 选地与整地
3.1.1 选地
应选择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或疏林地,上层林木郁闭度在0.3~0.5之间,坡向以阴坡、半阴坡为宜。也可选择宜林荒山荒地,进行全光造林。造林地要求土壤湿润肥沃、排水良好、林地坡度不超過25°。
3.1.2 清场整地
要全面清除杂草、灌木,使割茬高不超过6cm。采用穴状整地方式,穴规格为50cm×50cm,清除树根、杂草和石块,疏松土壤。造林株行距为1m×1.5m,即栽植密度为6666株/hm2。
3.2 栽植
要做到精心栽植,苗木最好是随起随栽,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打包,防止风吹日晒。运到造林地块的苗木要及时假植,防止苗木风干,保证成活率。栽植时,苗要扶正,使根系舒展,栽好后将土踩实。
4 田间管理
4.1 松土除草
树苗定植后要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首先割除萌发的杂草和灌木,在种植穴内松土,结合除草中耕二次,以保持田间清洁。
4.2 追肥
在6月下旬追肥一次,施腐熟的农家肥或人粪尿,在根部采取放射状沟施,追肥后覆土,并浇1次清水。
4.3 剪枝整形
随时剪去生长过密的枝条与枯死枝、衰老枝、病腐枝和畸形枝,保持树木卫生状况及旺盛长势。
5 采收加工
5.1 嫩叶采收
自4月下旬到8月末皆可采摘嫩叶。采摘时要准确掌握采摘时机,在嫩叶完全舒展、尚处于鲜嫩状态时采摘。采摘时要用“采一留一”的办法,保证有足够的叶片供树木正常生长。
5.2 嫩茎采收
刺五加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发芽,当嫩茎长到15~20cm时即可采摘。掌握采摘时机非常重要,采早了产量不高、味道不好,采晚了茎会变老,导致品质下降。
5.3 根皮及茎干的采收
根皮及茎干的采收宜在秋天树木落叶后进行。对那些经过多年采摘和反复平茬后没有复壮希望的老龄树连根挖出,地上茎干部分截成20cm长的段,洗净晒干后捆成小捆,根部挖出后抖掉泥土,用清水洗净,剥掉根皮晒干后即可出售或储藏。
参考文献
[1]李延生.辽宁树木志[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05).
[2]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辽宁省林业厅/商业厅,沈阳药学院.辽宁经济植物志[M].辽宁人民出版社,1960(09).
刺五加研究 第7篇
抗生素的禁用和食品安全监管的加强,使中药成为代替抗生素的重要选择之一,同时中药具有绿色、环保、药食同源的功效,更符合养殖业健康养殖和预防为主的观念。刺五加系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扶正固本、益智安神及补肾健脾等功效,该药性温,味辛、微苦[2]。刺五加多糖(ASPS)是刺五加中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其不但具有提高畜禽生产性能的功效,同时还能激活畜禽机体免疫应答,调节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3]。但是ASPS在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极为薄弱。ASPS的提取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本试验在前期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单因素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佳的提取条件以提高ASPS的提取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试验材料刺五加饮片(批号:20150507,产地甘肃)购于聊城利民大药房;苯酚、浓硫酸均为分析纯。
1.1.2试验仪器水浴锅、万能粉碎机、离心机、722分光光度计。
1.2试验方法
1.2.1刺五加多糖含量测定方法刺五加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品(105℃干燥恒重),准确配制浓度为2g/ml的母液,分别稀释浓度为20、40、60、80、100、120和140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吸取0、20、40、60、80、100、120和140μ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各1ml,加入8个10ml的具塞试管中,然后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7%苯酚溶液1ml,最后每个试管沿管壁迅速加入5ml浓硫酸,摇匀,冷水浴5min后,以第一个试管样品为空白对照,在波长490nm处测定吸光度(A)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1.2.2刺五加的粉碎度将刺五加饮片60℃干燥后,高速粉碎,分别过10、20、40、60目和80目筛。料水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分别使用实验室已经获得的最佳提取条件[4],既料水比1:2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5h。分别在5个具塞的锥形瓶中加入2g不同粉碎度的刺五加粉末,加入50ml纯净水,水浴锅90℃水浴2.5h,纱布过滤,滤液适当稀释后在490nm处测定多糖的含量。
1.2.3提取溶剂精确称取2g 80目的刺五加粉末到5个具塞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30%、40%、50%、60%和70%的乙醇50ml。
1.2.4提取液的p H值精确称取2g 80目的刺五加粉末到5个具塞的锥形瓶中,加入50ml的纯净水,用1M HCl和1M NaO H调节p H值分别为5、6、7、8和9 5个梯度。
1.2.5浸泡时间精确称取2g 80目的刺五加粉末到5个具塞的锥形瓶中,按浸泡时间1、2、3、4和5h,加入50ml的纯净水。
1.2.6脱脂处理精确称取2g 80目的刺五加粉末到5个具塞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乙醚、石油醚、丙酮、甲醇和乙酸乙酯各100ml,浸泡24h,过滤,烘干药渣,再加入50ml的纯净水。
1.2.7验证性试验使用以上单因素试验获得的最佳提取条件,对刺五加多糖提取3次,测定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
3结果和分析
3.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建立
以葡萄糖配制标准溶液,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在490nm处的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不同标准浓度葡萄糖与对应吸光值的线性回归直线如图1,线性拟合方程为A=0.0095C-0.005,R2=0.9929,试验表明,葡萄糖浓度在20~1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3.2刺五加粉碎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刺五加粉碎度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见表1,由表中数据可见,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随粉碎度的上升而上升,80目以下最高,10目以上最低,20目、40目和60目相近。药物的粉碎度越高,越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但是20~80目之间的差别不大,80目以上,多糖提取率达到最高。考虑到生产中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临床生产可以选择40目粉碎,试验室选择80目粉碎。
3.3提取溶剂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提取溶剂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见表2,由表中数据可见,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开始随乙醇浓度的上升而上升,50%达到最高,然后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乙醇的极性高于水,随着乙醇浓度的提高,提取液极性增强,有利于溶液渗透到细胞内,但是多糖不溶于乙醇,所以,当乙醇浓度超过50%时,多糖的溶解度下降,导致提取率也降低。临床选择5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最优。
3.4提取液p H值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提取溶剂p H值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见表3,由表中数据可见,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在不同p H条件下,以pH 6最高。酸碱性对多糖的性质和结构都有影响,强酸和强碱都能造成多糖的降解,特别是强酸。试验结果显示弱酸pH 6有利于多糖的提取。
3.5浸泡时间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浸泡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见表4,由表中数据可见,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但考虑到时间和经济因素,选择2h浸泡即可。
3.6脱脂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脱脂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见表5,由表中数据可见,石油醚对刺五加的脱脂效果最好。药物中的脂肪会影响有效成分多糖的溶出,在提取前通过有机溶剂脱脂,除去不易溶解的脂肪等杂质,更有利于后期多糖的溶出。石油醚的非极性强,价格便宜,脱脂效果好。
3.7验证性试验
对刺五加多糖的三次提取率见表6,由表中数据可见,三次刺五加多糖的提取率平均为(3.27±0.07)%。
4结论
试验通过对刺五加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粉碎度、脱脂、p H值、溶剂乙醇浓度和浸泡时间进行单因素提取实验,获得了影响刺五加多糖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试验结果显示,粉碎度、提取介质和脱脂对多糖的提取率影响较大,在生产中有必要重点考虑。
参考文献
[1]任卫东.立足畜牧业生产优势,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230):46-47.
[2]董文婷,霍金海,张海燕等.刺五加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3):220-223.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92.
刺五加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刺五加口服液,小鼠,遗传毒性
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系五加科植物, 味辛、性温, 具有似人参“扶正固本”的作用。传统中医认为, 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之功效〔1〕;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 刺五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改善睡眠等活性, 对人体肝肾无负面影响, 作为药品和保健食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7〕。目前对于刺五加制成口服液的系列毒性的研究报道不多, 为此笔者对其安全性及遗传毒性进行如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受试物刺五加口服液 (浓缩比例50∶6) 。
1.2 实验动物
由长春市亿斯实验动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健康SPF级ICR小鼠, 动物室合格证号SCXK- (吉) 2011-0004, 试验前饲养观察3 d。其中:急性毒性试验:选取18~22 g小鼠20只, 雌雄各半;骨髓细胞微核试验:选取25~30 g小鼠50只, 雌雄各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选取25~30 g小鼠25只, 雄性。
1.3 化学试剂环磷酰胺:FLuka公司提供, 批号1320778。
1.4 剂量设置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设10.0、5.0、2.5 g/kg BW剂量组, 阴性对照组 (蒸馏水) 和阳性对照组 (环磷酰胺40 mg/kg BW) 。
1.5实验方法按照2003年卫生部《保健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1.5.1 急性毒性试验
剂量为24.0 g/kg BW, 该受试物最大溶解浓度为60%, 间隔4 h灌胃2次, 每次灌胃量为0.2 ml/10 g BW, 折合剂量为24.0 g/kg BW。
1.5.2 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选取25~30 g小鼠50只, 雌雄各半, 随机分为以上5个剂量组, 间隔24 h两次灌胃法, 灌胃量为0.2 ml/10 g BW。于第2次灌胃后6 h, 颈椎脱臼处死小鼠, 取股骨以小牛血清稀释涂片, 甲醇固定, Giemsa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 每只动物计数1 000个嗜多染红细胞 (PCE) , 微核发生率以含微核的PCE千分率计。
1.5.3 精子畸形试验
选用25~35 g雄性小鼠25只, 随机分为以上5个剂量组, 每组5只。末次灌胃后第30天处死小鼠, 取附睾制片, 伊红染色, 每组计数5只动物, 每只动物计数1 000个结构完整的精子, 计算畸变精子发生率。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 以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2 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MTD>24.0g/kg BW;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各剂量组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明显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小鼠精子畸变试验: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各剂量组小鼠精子畸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阳性对照组畸形率明显增多,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表2。
注:a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0.01
注:a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论
大量研究发现, 刺五加含有与人参相似的多种皂苷, 有“适应原样”作用, 能调节机体应激反应水平, 改善动物睡眠剥夺所致疲劳状态, 且抗疲劳作用强于人参〔8-9〕。本实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实验小鼠雌、雄两性MTD均>24 g/kg, 其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量0.1 g/kg的240倍, 属无毒级, 在10.0~5.0 g/kg BW试验剂量范围内未发现刺五加口服液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有致突变作用, 也未发现对小鼠精子的损伤作用。因此, 从毒理学角度出发, 刺五加口服液在10.0~5.0 g/kg BW剂量范围内无遗传毒性、是安全的。刺五加的应用历史悠久, 但其更多是用于保健。要充分开发其药用价值, 笔者认为还应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等做近一步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2005年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43-144.
[2]王瑞强, 常晓强, 温占勇.刺五加水提物的抗急性炎症及免疫增强作用[J].天津中医药, 2013, 30 (2) :109-111.
[3]刘旗, 任梦璐, 张腾娇.中药刺五加抗衰老作用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 2012, 26 (3) :390-391.
[4]佟丽, 黄添友, 梁谋, 等.刺五加多糖抗肿瘤作用与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4, 10 (2) :105-109.
[5]张明媛, 戎诚兴.刺五加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腔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 1999, 10 (16) :408-409.
[6]韩春霞, 李廷利, 郭玲秋.刺五加水煎液改善睡眠作用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10) :2084-2085.
[7]KUO J, YANG H C, CHENG I S, et al.Supplementation of 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 (CIWUJIA) on anti-fatigue function in human[C].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Nutrition in South Africa, 2005, 11:19-23.
[8]潘翔, 徐峰.刺五加抗疲劳功能实验研究的进展[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5, 22 (2) :39.
刺五加研究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 1 刺五加提取物体内抗氧化实验
1. 1. 1 实验材料: UV757CR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玉田分析仪器公司) ; HH - S26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天平 ( 常州万泰天平仪器有限公司) ; 高速台式离心机 ( 湖南凯达仪器有限公司) ; D - 半乳糖 ( D - Galactose) ; 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试剂盒 ( 北京杰辉博高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丙二醛 ( MDA) 试剂盒 ( 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昆明种小鼠 ( 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刺五加提取物 ( 西安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 1. 2 实验分组与动物模型建立: 将60 只小鼠随机分为6 组, 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刺五加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维生素E对照组。根据参考文献[3]用D - 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模型。根据参考文献[4],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 自制鼠箱制造大鼠睡眠剥夺模型[5]。
1. 1. 3 给药方法: 刺五加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1mg/g·d、2mg/g·d、4mg/g·d, 维生素E对照组给予0.05mg/g·d的维生素E灌胃, 空白对照组、睡眠剥夺组用0.02m L/g·d的生理盐水灌胃, 连续给药30d。
1. 1. 4标本的采集及检测: 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 ( 精神, 活动状态, 大小便等) , 并认真记录各项实验结果。记录完毕后, 所有动物均于同一时间内对小鼠进行舌下静脉采血[4], 3500r/min离心10min, 取血清, 做好标记, - 20℃保存待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血清中MDA和SOD的含量 ( 按照试剂盒说明) 。
1. 1. 5 免疫器官指数的测定: 将小鼠称重, 脱颈椎处死后测定免疫器官指数[6]。
1. 2 刺五加提取物抗疲劳实验
1. 2. 1 实验材料: UV757CRT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上海玉田分析仪器公司) ; HH - S26S型电热恒温水浴锅 ( 北京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天平 ( 上海麦尚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血乳酸试剂盒 ( 上海弘顺生物科技研究所) ; 昆明种小鼠 ( 南京君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刺五加提取物 ( 西安品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1. 2. 2 实验分组与动物模型建立: 将40 只小鼠随机分为4 组, 每组10 只: 刺五加提取物低剂量组 ( 1mg /g· d) 、中剂量组 ( 2mg /g · d) 、高剂量组 ( 4mg /g·d) 和对照组, 对照组灌胃0. 02m L/g·d的生理盐水, 连续给药30d。根据参考文献[5]的方法, 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 自制鼠箱复制SD动物模型。利用此装置可以制造大鼠睡眠剥夺模型。
1. 2. 3 体重测定与力竭游泳时间的测定: 用电子天平测定实验开始及结束时小鼠体重的变化。进行小鼠力竭游泳实验[7], 记录数据。
1. 2. 4 血乳酸测定: 根据文献[7], 对血乳酸进行定量测定。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所有数据以均值 ± 标准差 (±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 P < 0. 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刺五加提取物体内抗氧化实验
2. 1. 1 一般情况的观察: 正常对照组小鼠行为敏捷, 皮毛光滑, 大便黄褐色, 无腥臭, 成形; 睡眠剥夺组小鼠开始出现精神不振、扎堆、眯眼、消瘦、反应缓慢等现象, 毛色黯淡无光、小鼠大便稀溏、有腥臭; 与正常组相比, 刺五加提取物4mg /g·d、2mg /g·d剂量组小鼠活动频率如常, 摄食尚可, 为深褐色软便, 基本无变化。而刺五加提取物1mg /g·d剂量组及维生素E ( VE) 对照组小鼠毛色较暗, 反应略迟缓, 少数小鼠大便稀。除正常对照组和刺五加提取物2mg / g·d剂量组外, 其余四组均有小鼠死亡, 其中睡眠剥夺组死亡2 只, 4mg /g·d、1mg /g·d剂量组及VE对照组各死亡1 只。
2. 1. 2 免疫器官指数: 与正常组比较, 睡眠剥夺组、1mg / g·d剂量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显著降低 (*P < 0. 05) , 而2mg / g·d、4mg / g·d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无显著差异 (*P > 0. 05) 。四个治疗组与睡眠剥夺组比较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显著升高 (▲P < 0. 05) 。因此, 刺五加提取物三个治疗组均可升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且升高幅度随剂量的增减而增减。VE对照组也可有效升高小鼠免疫器官指数, 而刺五加提取物高剂量组要高于VE对照组。
2. 1. 3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活性: 与正常组比较, 睡眠剥夺组、VE对照组、1mg /g·d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显著降低 (*P < 0. 05) , 而2mg / g·d、4mg / g · d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 05) 。1mg / g· d、2mg / g · d、4mg / g · d剂量组与睡眠剥夺组比较有明显升高 (▲▲P < 0. 01) ;VE对照组与睡眠剥夺组比较有明显升高 (▲P < 0. 05) 。刺五加提取物能增强血清SOD的活性, 且升高幅度随剂量的增减而增减。VE对照组也能有效增强血清SOD的活性, 但刺五加提取物2mg / g·d、4mg / g·d剂量组要优于VE对照组。
2. 1. 4血清丙二醛 ( MDA) 含量: 睡眠剥夺组、VE对照组、1mg /g·d剂量组丙二醛 ( MDA) 的含量较正常组比显著升高 (*P < 0. 01) , 2mg / g·d剂量组含量升高* ( P < 0. 05) , 而4mg /g·d剂量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MD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 P > 0. 05) 。1mg /g·d、2mg /g·d、4mg /g·d剂量组与睡眠剥夺组比较血清MDA的含量均显著降低 (▲P < 0. 01) ; VE对照组与1mg / g · d剂量组MDA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 P > 0. 05) ; 4mg / g · d、2mg / g·d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低于VE对照组 ( P < 0. 01) ; 4mg /g·d剂量组MDA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 (▲▲P < 0. 01) 。可见刺五加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 且降低幅度随剂量的增减而增减。VE对照组也能有效降低血清MDA含量, 但刺五加提取物4mg /g·d、2mg /g·d剂量组要优于VE对照组。
2. 2 刺五加提取物抗疲劳实验
2. 2. 1 体重测定: 各组小鼠实验开始及结束时的体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 (*P > 0. 05) , 这说明刺五加提取物不能显著增长小鼠的体重。
2. 2. 2 力竭游泳时间测定: 2mg / g·d、4mg / g·d剂量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 (*P<0.05) 。1mg/g·d剂量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的个体间的差异比较大, 统计结果无明显差异。即刺五加提取物对延长小鼠力竭游泳的时间起到显著改善作用, 其中以2mg/g·d剂量组作用最明显。
2. 2. 3血乳酸测定: 小鼠游泳30min后, 分别眼眶采血检测血乳酸。2mg /g·d剂量组小鼠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01) , 1mg / g·d剂量组、4mg /g·d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 (*P < 0. 05) 。说明刺五加提取物能够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的水平, 其中以2mg /g·d剂量组效果最明显。
3 讨论
刺五加 ( Acanthopanax senticocus) 为五加科多年生木本植物, 其提取物主要有效成分为异秦皮定、绿原酸、芝麻素, 硬脂酸, β - 谷甾醇、多糖等。刺五加具有抗疲劳、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消炎的作用; 此外, 它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 改善大脑血供, 调节内分泌, 调节血压, 止咳祛痰, 增强免疫力, 改善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 提高脑力劳动效能[8]。抗氧化能力是机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一般睡眠剥夺可能导致肌肉酸痛, 肌肉萎缩, 混乱, 记忆的失误或损失, 幻觉, 抑郁, 眶周浮肿, 血压升高, 激素水平升高, 肌纤维痛, 眼球震颤[9~11] ( 不自主节律性眼球运动) , 肥胖, 困倦, 精神疾病类症状, 乃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ADHD) 也有所报道。
经本实验研究发现: 与对照组相比, 睡眠剥夺组小鼠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体重下降、毛色黯淡无光, 这是由于睡眠剥夺能够加速机体的新陈代谢使机体营养失调, 对外来入侵的病原体抵抗下降, 使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降低, 引起小鼠血清中的SOD和MDA的含量发生变化。经过高、中和低三种剂量的刺五加提取物治疗后, 小鼠血清中的SOD升高, MDA含量降低 ( 均P < 0. 05) , 而且其疗效均与剂量呈正相关, 并且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改善, 其表现较对照组基本相同如反应灵敏、毛色光泽, 摄食量正常等。在给小鼠灌入刺五加提取物后进行力竭游泳实验, 结果示2mg /g·d、4mg /g·d剂量组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 ( P < 0. 05) 。1mg / g·d、2mg / g·d、4mg / g·d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 P < 0. 05) , 表明刺五加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乳酸的浓度。以上研究均表明刺五加提取物能够显著提升睡眠剥夺小鼠体内抗氧化及抗疲劳的能力。
刺五加的活性成分大都具有酚羟基, 可抗氧化, 抗疲劳, 使注意力集中, 减少工作失误。本实验表明, 大鼠在睡眠剥夺后, 随着时间的延长, 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 刺五加提取物能够明显改善上述症状并且对抗疲劳。
参考文献
[1]贾秀月, 高艳华.自由基与抗衰老的研究概况[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7, 29 (2) :37-39
[2]Locke SE, Kraus L, Leserman J, et al.Life chang stress, psychiatric symptoms and natural kill cell activity[J].Psychosom Med, 1984, 46 (8) :441-446
[3]徐辉, 魏晓东, 欧芹, 等.1D-半乳糖衰老模型大鼠肝脏形态学及抗氧化能力变化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5, 28 (10) :26-27
[4]姜波涛.探讨一种新的大鼠取血方法舌下静脉采血[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 10 (5) :384
[5]Machado RB, Hipolide DC, Benedito Silva AA, et al.Sleep deprivation induced by the modified multiple plat form t ech nique:quantification of sleep loss and recovery[J].Brain Res, 2004, 1004 (1-2) :45-51
[6]李仪奎主编.中国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91, 155-167
[7]江海涛, 任源浩, 吴雨龙, 等.蛹虫草多糖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 2014, 21 (3) :55-59
[8]赵蕾, 魏晓东, 葛堂栋, 等.黄芪血清对衰老细胞抗氧化作用及p16表达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9 (10) :4-5
[9]孟玲欣, 范贵民, 王景涛.改良多平台水环境法制作大鼠REM睡眠剥夺模型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3, 36 (2) :99
[10]刘娟, 郝春艳, 李凤伟.柳兰鞣质含量动态分析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4, 37 (3) :19-21
刺五加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刺五加提取物,自发活动,抗疲劳,小鼠
刺五加系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cis Senticosls (Rupr, et Maxim) Harms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研究发现刺五加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酚营类化合物, 大量药理活性表明刺五加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防循能力, 具有调节机体紊乱, 使之趋于正常的功能, 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1]。刺五加的主要成分刺五加甙, 其能刺激精神和身体活力。本文研究刺五加提取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其抗疲劳作用, 为其相关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物
刺五加提取物为自制。酒石酸唑吡坦片 (杭州赛诺菲安万特, 国药准字J20040033, 批号:7T028) ;诺迪康胶囊 (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0980020, 批号:20111203) 。
1.2 动物
清洁级昆明小鼠100只, 上海斯莱克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许可证号:SCXK (沪) 2007-0005, 雌雄各半, 体质量19~23g。
1.3 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给予刺五加提取物500mg/ (kg·d) 、300mg/ (kg·d) 、100mg/ (kg·d) , 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阳性对照组给予酒石酸唑吡坦片2.5mg/ (kg·d) , 连续灌胃给药20d。给药前将小鼠放入烧杯中适应后, 记录的活动数作为正常值;末次灌胃后60min观察记录小鼠走动时间及双前肢向上抬举次数, 以后每30min测定1次, 共测定3次。
1.4 抗疲劳实验
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 每组10只, 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分别给予刺五加提取物500mg/ (kg·d) 、300mg/ (kg·d) 、100mg/ (kg·d) 。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诺迪康胶囊280mg/ (kg·d) , 连续灌胃给药20d。在末次灌胃80min后, 将小鼠投入深40cm的水池中, 记录小鼠从入水时开始至小鼠死亡的游泳时间[游泳时, 挂小鼠体质量10%的铅条, 水温控制在 (22±1.5) ℃]。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 作组间t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刺五加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走动时间与前肢抬举次数,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证明刺五加提取物能明显减少小鼠自发活动。见表1。
刺五加提取物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游泳时间,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证明刺五加提取物抗疲劳作用明显。见表2。
注:与给药前比较, ▲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为“本经上品”, 能“补中益气, 坚筋骨, 强意志, 久服轻身耐老”。该药性温, 味辛、微苦, 无毒, 入脾肾经。能扶正固本、补肾健脾、益智安神。主治脾肾阳虚, 腰膝酸软, 体恤乏力, 失眠, 多梦, 食欲不振[2]。由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睡眠差、易疲劳成为常见病症, 现代医学称之为疲劳综合征。刺五加“坚筋骨, 强意志, 久服轻身耐老”, 临床使用经验及现代药理实验证明, 刺五加具有益气健脾, 补肾安神功效, 用于脾肾阳虚, 体虚乏力, 食欲不振, 腰膝酸痛, 失眠多梦等症, 是防治疲劳综合症的良药[3]。
一般认为, 中枢神经兴奋时总活动量增加, 中枢神经抑制时总活动量减少, 所以小鼠自发活动实验是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4]。酒石酸唑吡坦是一种非苯二氮 (艹卓) 类镇静催眠药, 临床已经广泛用于失眠的治疗。本实验研究发现, 刺五加提取物高、中剂量组, 酒石酸唑吡坦片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刺五加提取物高剂量组与酒石酸唑吡坦片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高剂量的刺五加提取物与酒石酸唑吡坦片在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方面具有同样的效果, 这为把刺五加开发为改善睡眠的中药新药提供了奠定了基础。
疲劳是指机体在一定环境下, 由于长时间繁重、紧张的劳动 (包括脑力和体力) 而引起的工作效率暂时性明显降低的一种生理病理状态, 运动疲劳与机体长时间活动后氧供不足, 乳酸等代谢产物增加有关。疲劳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运动耐力的下降, 这也是反映机体疲劳最客观、最直接的指标, 而负重游泳时间一直被作为反映运动耐力的重要指标之一[5]。本实验通过研究刺五加提取物的抗疲劳作用, 发现其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增加小鼠游泳时间, 与阳性对照药物诺迪康胶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五加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
综上所述, 本研究发现了刺五加提取物通过减少走动时间与前肢抬举次数及有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而起到抗疲劳作用, 可以作为临床改善睡眠、抗疲劳新药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苑艳光, 王录全, 吴立军, 等.刺五加茎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2, 19 (5) :325-327.
[2]李志峰, 陈刚, 张起辉, 等.刺五加的化学成分[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9, 26 (12) :962-967.
[3]李月君.刺五加注射液治疗重度失眠症80例[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 5 (8) :790.
[4]孙庆弟, 王京昆, 陆瑛, 等.扶正固本膏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 (9) :2340-2342.
路旁那丛刺五加 第11篇
听文友说,四山林场是鸡东县林业局最远的一个林场了,在中俄国境线的山下,离边境线只有几里路。四山那个地方,有着自然的美,山峰、云朵、洁净的天空,富饶的群山和边防战士矫健的身影,如果你有见过,那一定是在梦中!
车外凉风习习,车内暖意融融。大家笑语不断,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参与文字接龙游戏,聆听刘景艳老师清唱《红灯记》李玉和、李铁梅的唱段。刘老师说:“《红灯记》的故事,就发生在咱们鸡西市梨树区(当时叫梨树镇)车站。李玉和的原名叫张玉和,原作者就是咱们鸡西虎林人。”刘老师还给大家讲了鸡西人在抗日战争时期打入日寇内部鲜为人知的情报人员,被叛徒出卖后,宁愿全家被杀,也绝不出卖自己的同志,视死如归。作为中国人要永远铭记那段历史,决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秋雨还在下着,眼前云雾弥漫。山沟里那一垄田、一片稻,接受着秋黄的洗礼,高个的白桦树默默地注视着我们一言不发,或许正在聆听小桥流水的诉说。右侧山边的柞树好像喜欢我们的到来,不时地用枝叶抚摸车顶与车窗,这让两个文友家的三个小女孩子欢喜起来,把小手贴到车窗上,嚷嚷着要摘几片带回家。
不知不觉,雨停了,云雾跑到半山中飘荡。深山无尽的色彩与美清晰地浮现眼前,显得格外静谧与厚重。一位妇女围着红色头巾在一块不大的地里收割着大豆(黄豆),在身后垄上一堆一堆地放着,金黄的豆叶散落了一地。前面又到了一个边防检查站,司机说,还有一个边防检查站,等过了那道检查站才能到四山林场。
客车在山沟里继续前行,左拐右拐随山势而转。前面视野渐渐开阔,望见了山村的模样,“到了,到了!”大家在车上有些兴奋。客车在群山里开了一个多小时,终于驶进四山林场。
林场的街道全是水泥路面,干净整齐,就连道两侧搭设晾晒白瓜子的架子,也是齐整整地排列着。四山林场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中穿过。青山绿水、木板小院,半山的玉米,平整的苗圃,绚丽的色彩点缀出四山无尽的美,犹如世外桃源,恬静得让人咋舌。
我們一行四十多人分为两组,沿着边防官兵巡逻的路线向山上边境线进发。我和密山作协的张士军老师边走边聊,被落在后面。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的山路,看见文友赵建辉老师在路旁采摘刺五加籽。赵老师介绍说,把籽摘下来拿回去泡酒喝,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刺五加籽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上品乃指无毒,久服可以轻身,延年益寿而无害。我和张士军老师望着满枝头的刺五加籽黑压压一片,真是喜人,也想采点回去。
赵老师边采边说,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添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主产于我们黑龙江省山区,商品名为五加参,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称刺五加,以五叶交加者良,故名五加,又名五花。五加治风湿,壮筋骨,其功良深。“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有“文章作酒,能成其味,以金买草,不言其贵”之说,对五加做了很高的赞誉。刺五加于《实用补养中药一书》中记载,属于补气药,具有补虚扶弱的功效,可用来预防或治疗体质虚弱之症候。一般作为药用的部分是根和根状茎。赵老师滔滔不绝讲刺五加治病的功效,没想到他对刺五加的药用这么了解。以前我只知道刺五加籽泡酒喝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流变的特性和催眠的作用,并不知道刺五加叶、茎、根都能入药,中华草药真是名不虚传。不一会儿工夫,巡逻路旁那几丛刺五加籽就被我们采光了。这时,城子河的毕老师也过来了,我们又在路边丛林中找到几丛刺五加。
我忽然意识到,边防战士每天都从那几丛刺五加旁走过,也不曾采摘已熟的刺五加籽,是日久生情不忍心采摘,还是另有别的原因?或许他们早已把山里的一草一木视为同伴,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我拎着采下的刺五加籽,心里有些惭愧。
责任编辑:曹景峰
野生藤五加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第12篇
1 试验材料
1.1 材料来源
2006年11月, 从海拔1 300~1 400 m的大熊山主峰南坡, 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零散野生藤五加5株 (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植物分类专家确认品种为藤五加) 。
1.2 植物形态和生长习性
大熊山野生藤五加为灌木, 植株根发达, 茎周围每年萌生幼株;高2~4 m, 全体无毛;小枝无刺或节上有少数刺。指状复叶, 有小叶5, 稀3~4;叶柄长3~7 cm, 具条纹, 偶在顶端有1~2个刺;小叶纸质, 具短柄, 有倒卵形、长圆形, 还有披针形至倒披针形3小叶, 长5~12 cm, 宽2~4 cm, 先端渐尖至长渐尖, 基部楔形, 边缘有锐尖的重锯齿, 侧脉6-10对, 至边缘网结, 在两面较明显, 网脉不显;小叶柄长3~6 mm。花期7月20日~8月15日, 果期8月16日~9月15日。伞形花序顶生, 单个或数个组成伞房状;总花梗长4~14 cm;伞形花序有花多数, 径3~5 cm;花绿色;小花梗长1~2 cm;花萼无毛, 边缘有5小齿;花瓣5, 卵形, 长约2 mm, 开后反折;雄蕊5, 花丝长2 mm;子房5室, 花柱合生成1短柱状。果实卵球形, 径3~7 mm, 具5稜, 成熟后黑色, 花柱宿存。
2 试验方法
2.1 选地
选择大熊山森林公园的大熊工区林农承包地种植, 该实验地位于南坡, 海拔800 m左右、阳光充足, 排水良好, 地下水位较低;土壤母岩为泥质板叶岩, 土壤为肥沃的泥砂土。
2.2 移植
2006年11月10日, 全株挖取零散野生藤五加5株, 立即进行移栽。藤五加适应性强, 地下根粗壮发达, 具有一定的攀援能力;苗床地要选在地势比较平坦、排水良好、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便于管理的地块, 先深翻30~40 cm后曝晒10~20 d, 可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 然后进行整地, 施肥。充分施入腐熟的农家肥、人粪尿作种肥, 翻倒均匀, 耙平, 施后翻挖1次, 清除扎草根, 整细抓平, 培土压根进行移栽。当年全部成活, 生长良好。
2.3 繁殖
设置藤五加纯林、藤五加+玉米、藤五加+红薯3种模式进行繁殖, 同时, 进行对比试验。
2.3.1 繁殖方案
纯林栽培2007年3月20~21日, 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将藤五加苗移栽定植到试验地, 株行距15 cm6 cm, 每公顷栽培藤五加7 500蔸, 进行田间试验。
藤五加+玉米间作栽培2007年3月20~21日, 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将藤五加苗移栽定植到试验地, 株行距15 cm6 cm, 每公顷栽培藤五加6 000蔸, 按4蔸藤五加间种1蔸玉米, 进行间作试验。
藤五加+红薯间作栽培2007年3月20~21日, 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将藤五加苗移栽定植到试验地, 株行距15 cm6 cm, 每公顷栽培藤五加6 000蔸, 按4蔸藤五加间种1蔸红薯, 进行间作试验。
2.3.2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在定植时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丛生植株, 剪开分蘖株, 选取50 cm以上的植株作为定植苗栽植。定植前按行株距要求定好栽植点, 之后, 在各定植点上挖穴, 穴深20~30 cm, 穴径20~30 cm。定植深度以该定植苗的根茎与地面齐平为宜。定植时无浇水条件, 植株栽好后一定要将该植株用土培成馒头状, 土堆高20 cm左右, 待植株彻底成活后, 再将土堆撤平。
扦插繁殖选无病虫害、组织充实的青褐色主杆, 粗0.5~1 cm, 剪取15~20 cm一段, 具2~3个芽节的插条, 将梢尖幼嫩部分剪去, 上端截口靠节上部0.5~1.0 cm处剪成平口, 下截口紧靠节的下面或离节0.5 cm处截成楔尖型, 近节截取较易生根。剪口要平滑, 皮层与木质部不松动脱出。剪好的插头放在阴凉处, 暂时浸入清水中或用湿草、湿布敷盖, 以免切口干燥影响生根, 如若次日扦插, 则应埋入湿砂中, 用时取出。斜插, 插入2/3, 稍压插条附近的土, 扒平, 浇水至湿透为止。经常保持湿润和荫蔽, 插条最忌干燥, 如上面盖上塑料薄膜, 既保温又保湿, 成活率高。
2.4 田间管理
藤五加生长期间要经常松土除草, 幼苗期, 宜见草就拔, 因植株小, 不需中耕, 以免伤根, 导致幼苗死亡;成苗期, 可适当中耕除草;每年4~5次, 雨后及时松土, 保持表土疏松, 地内无杂草。藤五加喜肥, 幼苗定植后20 d, 施稀人粪尿一次, 以后每半月或每月施用一次, 半年后, 每隔两至三个月施用一次。施用猪牛栏粪肥时应充分沤制腐熟, 否则易造成虫害。按GAP栽培技术规范种植, 试验地没有施用化肥和农药。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以免积水烂根。幼苗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以利于幼苗生根生长。干旱时适时进行浇水, 使其生长良好。
2.5 采收
藤五加栽培两年后秋季采收。采收时, 挖取根后, 除去须根、泥土及地上部分, 立即用刀剥皮或趁鲜时用木棒敲砸后, 使其皮与木部脱离, 抽出木部, 洗净后, 晒干, 放干燥处贮存。采收时留幼株并保留部分根茎留存土内。经统计每公顷栽培藤五加7500蔸, 产干皮为1 750 kg。
3 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株、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将野生藤五加苗移栽定植到试验地进行纯林地、“藤五加+玉米”间作栽培和“藤五加+红薯”间作栽培三种模式栽培试验, 其结果为藤五加纯林每公顷产干皮1 750 kg;“藤五加+玉米”间作栽培每公顷产干皮1 860 kg;“藤五加+红薯”间作栽培每公顷产干皮1 620 kg。
4 小结
4.1 通过田间栽培试验, 野生藤五加可采用分株、扦
插等无性繁殖方法进行纯林、“藤五加+玉米”间作和“藤五加+红薯”间作的栽培模式, 且其结果分别为1 750 kg、1 860 kg和1 620 kg;对该项技术的研究, 为林区种植藤五加提供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增加林农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广和示范作用。
4.2 野生藤五加人工栽植很少, 且产地大多是分散
的、零星的, 还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 因此, 对其有待于更进一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和研究, 以便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刺五加研究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