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点阵激光
CO2点阵激光(精选7篇)
CO2点阵激光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我院收治的面部痤疮瘢痕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 痤疮分布于双面颊、额部、下颌, 排除皮肤癌、瘢痕体质、肝肾功能障碍、应用维生素A酸类药物或光敏性药物治疗者, 其中男性占有40例, 女性有34例, 年龄 (17-40) 岁, 平均年龄在 (28.78±2.04) 岁之间;执行Fitzpatrick皮肤分型标准[1], 多处于3-4级, 其中4例凹陷性瘢痕, 26例轻度增生性瘢痕。应用随机平行对照法, 将这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仪器选择
应用HGL-MC30 CO2点阵激光 (生产企业:北京宏强富瑞技术有限公司;波长:10600nm;脉冲波能量:100~225ml;能量密度:6.0~16.9J/cm2;功率:1.0~60.0W;频率:10~60Hz) 。进行特殊手具配备, 可发射至条形、菱形、长方形、正六边形、正方形、三角形、空心圈, 所有图形大小、密度均可进行系统调试。
1.2.2 治疗方法
治疗前, 以患者治疗面积、疼痛耐受度为依据, 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并应用0.5%的碘伏, 对区域皮肤行清洗消毒处理。同时, 并以面部瘢痕凹陷程度为依据, 选择激光能量, 隆起性瘢痕首次能量为8.5~12.0J/cm2, 并以面部瘢痕面积为基点, 择取点阵图形与密度, 确保患部与治疗头紧贴, 光斑间重叠20%左右, 治疗后应用冰袋冷敷。试验组在治疗后外敷舒疤宁硅酮凝胶, 1次/d, 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3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并分析随后6个月后患者复发状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瘢痕修复面积为90%及其以上, 外观与周围正常皮肤吻合; (2) 显效:瘢痕修复面积处在60~89%之间, 外观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 (3) 有效:瘢痕修复面积处在30~59%之间, 外观明显改善; (4) 无效:瘢痕修复面积为29%及其以下。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3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患者复发状况比较
随访6个月后, 试验组复发1例, 发生率为2.70%;对照组复发7例, 发生率为18.92%。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面部痤疮瘢痕治疗中, 磨削、化学剥落、外科切除、植皮、皮肤扩张术等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手术效果欠佳, 易出现诸多不良症状, 譬如色素长期沉淀、术后感染等, 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 伴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 具有非剥落性、剥落性、点阵激光, 在在面部痤疮瘢痕治疗中, 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满意。有学者对84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进行平行对照研究, 结果提示, 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70%, 明显优于单纯性CO2点阵激光治疗组 (71.40%) , 且半年内复发率 (4.80%) 显著低于后者 (11.90%) , 表明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效果显著[2]。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及半年内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充分证实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确切, 这与相关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究其根源, 应用点阵激光, 对周围皮肤影响小, 面部创伤修复迅速, 愈合快[3]。同时, CO2点阵激光峰值能量大, 焦疤面积小, 皮肤损伤小, 综合硅酮凝胶治疗, 能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阻滞瘢痕组织增生, 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两种方式联合治疗效果较单纯激光治疗优。
综上所述, 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临床疗效颇佳,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慧军, 贾赤宇, 杨扬, 等.CO2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9) :1415-1417.
[2]郑曙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联合硅酮凝胶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 2014, 34 (1) :95-96.
CO2点阵激光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0年05月~2012年05月期间, 我院收治的符合痤疮凹陷性瘢痕诊断标准的46例患者。患者的年龄普遍在19岁~37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26.25±3.04岁;女性患者19例, 男性患者27例;病程大约在3.5年~6年之间, 平均病程为4.21±0.35年。46例患者中, 瘢痕的部位以两颊和额部为主, 其中, 轻度瘢痕患者13例, 中度瘢痕患者24例, 重度瘢痕患者为9例。
1.2 方法
1.2.1 在手术治疗前, 全部患者都要签署激光治疗的知情同意书, 并照相。
1.2.2 手术准备阶段, 医护人员要仔细的清洁患者的面部, 并采用5%的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外用进行局部麻醉, 然后用保鲜膜进行1h的封包处理。
1.2.3 手术时, 全部患者均使用CO2激光治疗仪 (JZ-3D型, 激光波长为10.6um, 能量输出大约为125mj~1kj, 南京, 大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当中的点阵换肤系统进行治疗。选择100焦距的手具进行治疗, 并将点间距控制在1~3mm之间, 能量输出控制在20~60m J。扫描时采用圆形与方形结合, 并依据患者凹陷性瘢痕的大小情况来进行扫描范围的选择。治疗时间为每4周进行一次扫描, 连续治疗4次。
1.2.4在治疗结束后, 要立即用胶原蛋白贴对患者进行外用冰敷, 且每日3次外用红霉素眼膏。
注意事项:患者要严格保持患者治疗创面的清洁情况, 并包括创面1周内的干燥。对由药物以及渗出物所形成的痂皮, 要等其痂皮自行脱落, 切记人工撕脱。
1.2.5 激光治疗后, 患者要严格防晒, 并戒烟酒和刺激性食物, 保持饮食的清淡。
1.3 观察标准
1.3.1 显效:
患者的瘢痕明显呈现平整, 无视觉凹凸感, 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相近度>75%, 患者对疗效满意。
1.3.2 有效:
患者的瘢痕较为平整, 存在一定的视觉凹凸感, 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的相近度>50%, 患者对疗效较为满意。
1.3.3 无效:
患者的瘢痕在平整度、视觉凹凸感、颜色方面都没有明显的改善, 存在明显的色素沉着, 患者对疗效不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软件包对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当P<0.01时,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治疗情况比较
手术后, 对患者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46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在经过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后, 显效人数为31例, 占67.39%;有效人数为15例, 占32.61%;无效显效人数为0例, 占0%;总有效率为100%。各项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细情况见表1。
2.2 不良反应比较
结果分析显示, 46例患者中有5例产生了一次性色素沉着, 但经过及时的处理后已经消退。全部患者均没有出现新生瘢痕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痤疮凹陷性瘢痕主要指的是由痤疮引起的一系列凹陷性的疤痕, 它的主要发生区域在患者的两颊和额部, 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负担。经治疗结果分析显示, 在痤疮凹陷性瘢痕临床诊疗中, 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 其总有效率高达 (100.0%) , 且无明显的并发症, 患者的满意度高, 因此,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是痤疮凹陷性瘢痕的一种理想、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吴余乐, 燕淑美, 厉建鸣, 戎惠珍, 周展超.高能量脉冲CO_2激光修复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汽化深度[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 01 (24) :29-31.
[2]刘艳华, 杨慧兰, 陈胡林, 廖春, 李雪梅.脉冲CO_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01 (06) :84-86.
[3]赵广琼, 骆丽, 陈思瑜, 谢彩英.点阵CO_2激光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42例[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3, 02 (07) :117-118.
[4]王琪海, 黎冻, 周翔, 莫海雁, 肖翔辕, 韦洁.Nd:YAG激光和CO_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0 (08) :1506-1509.
CO2点阵激光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8例眼周皱纹明显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4例, 女34例, 年龄28~52岁, 平均年龄 (38.52±4.29) 岁。纳入标准:半年内生活正常;可定期复查;对本次研究知情。排除标准:治疗要求过高;半年内有生育计划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传染病者;治疗部位曾接受爱贝芙等永久性填充治疗者;治疗前1个月内强光照射。将上述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2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先接受CO2点阵激光治疗, 冷敷10 min以上再进行肉毒注射, 对照组仅采取CO2点阵激光治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购自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药准字S10970037) , 每瓶含A型肉毒毒素50 U、100 U。观察组通过患者表情纹确定肉毒注射点, 每侧鱼尾纹注射点3~6个, 具体视纹路深浅、长度而定, 眉间纹3~5点, 额纹5~7点, 治疗前0.5 h在眼周注射区涂抹利多卡因乳膏 (国药准字H20063466, 北京紫光制药有限公司) , 2.5 m L生理盐水稀释100 U肉毒毒素, 后在每点注射2~4 U, 30 G针头定点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1~3 min, 避免淤青、肿胀。所有患者均接受点阵激光治疗, 术前局麻、常规消毒, 120手具操作, 能量设定30~50 mj, 功率20 W, 覆盖率50~70 spots/cm2。若患者皱纹明显则反复操作1~2次, 点阵激光治疗后48 h应避免沾水, 并涂抹抗生素凝胶3 d, 为使结痂尽快脱离, 可敷消毒级面膜, 3个月内应避免阳光直晒, 必要时涂抹防晒霜或者佩戴太阳镜。
1.3 观察指标
参考面部整体美容程度改善 (GAIS) 标准, 分为完全改善、明显改善、一般、无效、恶化。总有效率为完全改善率+明显改善率。拟定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标准。另外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用%表示, 组间对比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为86.21%, 与对照组的58.62%比较显著较高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满意度93.10%较对照组68.97%显著较高, 无不满意者, 显著低于对照组13.79% (P<0.05) , 见表2。
2.3 不良反应观察
观察组2例患者术后2只眼睛少量分泌物, 1例1只眼轻微红肿, 可自行缓解, 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出现,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72, P>0.05) 。
3 讨论
面部年轻化治疗方式众多, 非手术改善方法包括肉毒毒素注射、软组织填充注射、激光嫩肤等, 而目前临床以联合治疗为主以保证效果更为显著[3]。肉毒毒素是不可逆转阻断突触前释放乙酰胆碱的神经毒素, 在面部痉挛性疾病中应用广泛。最早由Carruthers等[4]用于治疗眉间纹, 且经长期临床研究发现, 其适应证较广, 基本可用于全脸皱纹消除。但是肉毒毒素对动态皱纹改善作用明显, 而对因肤质改变引发的静态皱纹改善不明显, 且其在下眼脸处注射可能导致下睑松弛, 因此眼周处单一应用肉毒毒素治疗效果有效, 急需辅助措施强化美化效果。
点阵激光治疗理论是利用局灶性光热作用实现治疗效果, 每个脉冲激光束分为排列顺序的多个微小脉冲激光, 然后根据顺序在皮肤上形成微型孔状的热损伤区, 热损伤使皮肤表面和真皮组织热凝固变性, 进而刺激机体创伤愈合, 且在修复过程中, 产生新的胶原使皮肤更加紧致, 可消除皱纹。通常热损伤区直径为50~150μm, 深500~1000μm, 和传统激光治疗不同的是, 其可保存热损伤区未损伤的正常组织, 诱导上皮组织迅速爬行修复提高激光嫩肤的安全性。有研究显示, 热损伤区在24 h内可自行闭合, 表示CO2点阵激光治疗可直接作用于皮肤真皮深层[5]。激光治疗后损伤处真皮组织修复较快, 且新生胶原重新排列, 具有长时间的效果。通常去皱可维持3个月以上。CO2点阵激光安全性较高, 通常不会出现渗液、感染、出血等情况, 结合患者皮肤状况、皱纹及部位的具体情况, 可控制点阵激光的密度及能量, 有较高的灵活性, 便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CO2点阵激光是基于选择性光热解理论发展而来的, 波长10 600 mm, 可被皮肤中水分选择性吸收并导致表浅剥脱, 并诱发轻微的真皮热损伤, 达到紧肤、嫩肤的效果。除CO2点阵外, ER:YAG点阵激光也是临床常用激光治疗方式, 其波长较短, 吸收更易, 可高达CO2点阵激光10倍以上, 但对皮肤的改善效果不如CO2点阵激光。CO2点阵激光通过扫描点阵方式发射激光, 穿透性较强, 可直达真皮层或其他病变处, 对真皮胶原蛋白的生长有刺激作用, 可加快组织修复。胶原纤维受激光影响会出现约1/3的收缩[6], 因此可将细小皱纹拉平, 消除深度皱纹的长度、色泽, 实现紧致光泽的治疗效果, 因此CO2点阵激光是目前眼周年轻化治疗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 观察组疗效较好, 患者满意度更高, 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表示联合应用并不会加重不良反应, 具有可行性。可见, 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皱纹效果显著,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眼周皱纹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58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采取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 对照组仅行CO2点阵激光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6.2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62% (P<0.05) ;观察组2例患者术后2只眼睛少量分泌物, 1例1只眼轻微红肿, 可自行缓解, 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出现,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 对照组为0.00%,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72, P>0.05) 。结论 A型肉毒毒素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眼部皱纹、松弛效果显著, A型肉毒毒素可显著改善动态皱纹, 辅以CO2点阵激光使疗效更为显著, 联合应用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CO2点阵激光,眼周皱纹
参考文献
[1]张玉萍.肉毒毒素治疗眼睑及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5) :584-585.
[2]燕静杰, 杨庆华.A型肉毒毒素在面颈部除皱中的应用及其并发症[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3, 24 (12) :765-768.
[3]梁筱.A型肉毒毒素用于注射美容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美容医学, 2014, 23 (16) :1393-1397.
[4]Carruthers J, Carruthem A.The effect of full—face broadband light treatments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bilateral crows feet Bot.ulinum toxin type A chemodenervation[J].Dermatol Surg, 2004, 30 (3) :355-366.
[5]陈平, 杜学亮, 黎咏璇, 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在矫治上下眼睑松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3) :1721-1723.
CO2点阵激光 第4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面部痤疮瘢痕患者92例, 其中男30例, 女62例, 年龄19-38岁, 平均26岁;病程:6个月至10年, 平均5.3年。
1.2 方法
1.2.1 治疗程序
首次治疗采用点阵激光, 根据瘢痕状态选择合适的图形, 密度以及能量, 瘢痕明显区域可适当加大密度和能量, 如第1次使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则下2个月使微晶磨削微剥脱治疗3次, 微晶磨削约20天一次。如此为一疗程, 如此反复交替治疗, 1轮总计4治疗为1个疗程。
1.2.2治疗方法
治疗前告知患者治疗相关事宜, 签署治疗同意书, 女性患者需避开月经期, 常规清洁皮肤, 新洁尔灭全面部消毒, 留照片资料存档, 外敷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保鲜膜封包进行表面麻醉, 60min后开始治疗。 (1)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采用扫描模式, 根据疤痕形态的深浅程度选择合适的能量和密度, 治疗后即刻外喷修复肽并外用美宝烧伤膏, 继而用冰袋冷敷30min, 后期保持创面干燥, 嘱患者24~48h内创面严格禁水, 不用刺激性化妆品, 7~14天左右结痂自然脱落, 8周内避免日晒, 清淡饮食。 (2) 微晶磨削微剥脱:根据瘢痕形态调节功率, 并选择相适应的无菌磨削头, 磨削1~2次, 治疗过程中用生理盐水棉签轻轻搽去散落的微晶和皮屑, 磨削治疗以微剥脱为目的, 轻度刺激即可, 创面呈粉红色即达到治疗目的;注意在眼口周围, 和额等部位治疗能量功率要适当降低。
1.2.3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术前术后照片资料对比及患者自我评定进行综合疗效评判。1) 痊愈:皮损修复>80%, 瘢痕外观不明显, 与正常皮肤界限模糊, 肤色与周围皮肤相近;患者非常满意;2) 显效:皮损修复60%80%, 原瘢痕仍可看到但有改善, 新生皮肤平坦, 肤色正常, 患者满意;3) 有效:皮损修复40%60%, 瘢痕凹陷色泽不均明显减轻, 肤色基本正常, 患者较满意;4) 无效:皮损修复<40%, 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 患者不满意。
1.2.4 术前心理状态评估
面部皮肤损害常常导致求美者感到自卑, 精神压抑等, 期望值较高, 而且有强烈的治疗意愿, 术前排除心理疾病的患者。要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让患者有正确的心态对待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
随访6个月, 痊愈10例, 显效33例, 有效4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5.65%。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2.2 不良反应
点阵和微晶磨削术后都有轻微疼痛, 但均可忍受, 点阵创面约7~14天结痂痂皮脱落, 微晶磨削患者一般5~7天恢复正常,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皮肤感染, 或新的瘢痕形成。有5色素沉着, 对症处理后最长于2个月内消退, 治疗后无染新生瘢痕色素减退,
3 讨论
3.1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把传统的大光斑分解为微米级的小光斑, 这些小光斑在皮肤上平均地打上微细的小孔, 继而引起一连串的皮肤生化反应, 激发皮肤瘢痕区域的组织重建。由于点阵激光治疗只会覆盖部分皮肤组织, 新打上的小孔又不会互相重叠, 所以部分正常皮肤得到保留, 这些正常组织在修复过程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通过基底层细胞的横向修复, 加快复原。而且减少了术后色素沉着和持久性红斑的等负效应的发生。
3.2 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 患者痛苦小, 创面愈合快, 并发症少, 外观改善大, 患者满意率高, 不同原因引起的浅表性瘢痕, 治疗后的显效率均较高。特别面部痤疮瘢痕在临床常见, 应用点阵激光治疗疗效确切, , 但有些治疗后皮肤呈鹅暖石样外观, 平整度不佳。
3.3 微晶磨削的微晶颗粒细小作用均匀, 与瘢痕组织磨擦时, 形成微细小的切割磨削削掉的皮肤组织碎屑随晶体颗粒一起被另一孔的负压吸走。使治疗区形成新的创面, 利用表皮再生覆盖创面, 改善瘢痕平滑度, 磨削时所产生的压力可刺激皮层细胞的再生及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的增生, 从而使真皮层的厚度增加我们采用微剥脱的手法辅助激光的治疗, 对于改善疤痕平整度, 收缩毛孔, 快速改善面部瘢痕的外观有很大帮助, 有效提高了皮肤组织再生与色素细胞的代谢。
3.4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晶磨削微剥脱治疗后对于平整度改善有极大帮助, 几乎达到想要多平就有多平的目标, 所以联合治疗可以缩短疗程, 提高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治疗时应时刻注意磨削深度, 见到创面微红即可, 微晶磨削作为CO2点阵的辅助治疗不应治疗过深, 浅表刺激即可达到效果。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能刺激胶原蛋白再生, 故两者联合使用, 在临床治疗效果中较好
3.5 超脉CO2能在真皮层产生热效应, 刺激胶原蛋白和弹力纤维重组, 而且具有磨削深度精确可控性好, 而且微量的热损伤被分隔, 这样热损伤之间的正常组织不受影响, 这部分皮肤可以作为热扩散区域, 避免可能出现的热损伤等副作用, 同时可以促进皮肤的愈合过程。这样子可以减少既往二氧化碳换肤术一次性治疗对皮肤的热损伤, 又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使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日常。
3.6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复合微晶磨削微剥脱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可以提高治疗效率, 缩短疗程, 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晶磨削微剥脱手法治疗面部痤疮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年3月2012年9月, 笔者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晶磨削微剥脱手法治疗面部痤疮瘢痕患者92例, 首先使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1个月后使用再微晶磨削治疗3次, 微晶磨削治疗每次间隔20天。4次为1个疗程.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 随访6个月, 痊愈10例, 显效33例, 有效4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95.65%。治疗后无感染新生瘢痕色素减退, 有5色素沉着, 对症处理后最长于2个月内消退。结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微晶磨削微剥脱治疗面部痤疮瘢痕具有疗效好, 操作准确, 损伤小, 恢复快, 满意度高等优点。
关键词:面部,痤疮瘢痕,微晶磨削,CO2点阵激光,微剥脱
参考文献
[1]张刚, 谭军, 李高峰.激光治疗瘢痕的特征[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9) :1727-1729.
[2]孙弘.美容外科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7.
[3]Song JY, Kang HA, KimMY, et al.Damague and recovery of skin barrier function after glycolic acid shemical peeling crystal micro dermocrasion[J].Dermatol Surg, 2004, 30 (3) :390.
[4]Jih MH, Kimyai—Asadi A.Fractional photothermolysis:a review and update[J].Semin Cutan Med Surg, 2008, 27 (1) :63-71.
[5]王娟.微晶磨削治疗色素沉着性表浅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 5 (1) :46-48.
[6]张培英.像素激光治疗面部色素沉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25) 63-64.
[7]周展超, 吴余乐.皮肤美容激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8]谭军, 李高峰, 吴东辉, 等.点阵激光治疗面颈部浅表性瘢痕疗效观察[M].中国美容医学, 2008, (10) :1508-1509.
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皱纹的护理体会 第5篇
我院对诊治的50例面部皱纹患者采用美国科医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其原理基于局灶性光热作用理论, 通过点阵激光产生阵列样排列的微小光束, 作用于皮肤后形成多个三维立体柱形结构的微小热损伤区, 称微治疗区 (MTZ) , 直径为50~150μm, 深达500~1000μm。MTZ周围可形成环形组织凝固带, 环形收紧的胶原重塑继续产生多中心的微小收缩, 实现明显的即时和长期的皮肤收紧效果, 从而改善老化皮肤的质地, 使皮肤光滑收紧。与传统的剥脱性激光产生片状热损伤不同, 因每一个MTZ周围都有未损伤的正常组织, 其角质细胞可以迅速爬行, 使MTZ很快愈合, 无须休假, 无剥脱性治疗风险。并且采取合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 均为女性, 年龄40~55岁。
1.2 治疗方法
应用美国LUMENIS公司生产的微雕点阵CO2激光设备, 参数设置:能量25.0~27.5m J, 密度5%~10%, 脉冲数1。
1) 治疗方法。根据治疗面积和病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可于治疗部位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加盖保鲜膜封包2h, 促进吸收。治疗前清除面部麻醉药, 常规用0.5%碘伏消毒治疗区。根据皱纹深浅程度选择激光能量, 皱纹越所需能量越大。根据皱纹面积选择点阵图形及密度[1]。3~6月治疗一次。
2) 护理。
(1) 术前准备。做好病人各种资料登记, 如姓名、性别、年龄、主治、联系方式、签署治疗同意书等。术前常规拍照以便术前术后对比。术前用清水或洗面奶清洁面部皮肤。本组病人均为女性, 对美追求较高, 期望值很高, 所以, 术前护理人员一定认真做好解释工作, 做好心理疏导, 并进行有效沟通,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期望值, 运用历史病例资料, 简单介绍治疗过程及愈后效果。多数患者对激光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 针对此类问题, 护理人员应热情、耐心的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让患者初步了解超脉冲CO2点阵激光的适应症、禁忌症、作用机制, 消除患者疑虑, 给患者树立信心, 将治疗中、治疗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 术前评估。所有接受除皱患者治疗前均已排除以下情况: (1) 半年内使用过异维A酸或其他化学药品剥脱除皱者; (2) 半年内有暴晒史者; (3) 妊娠、哺乳或其他内分泌疾病者; (4) 治疗区域皮肤有炎症、破损、皮肤过敏、病毒感染等症状; (5) 有瘢痕疙瘩病史或家族史者[2]。
(3) 术中护理。麻醉满意后, 拭去乳膏, 用安尔碘消毒皮肤。嘱其治疗过程中闭眼, 注意保护患者双眼, 避免激光损伤眼睛, 身体勿随意乱动, 避免激光扫至非治疗区, 引起皮肤灼伤等。虽治疗区已使用表面麻醉剂, 但激光治疗深度深能量高, 故治疗时仍会有疼痛感, 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流, 言语和蔼, 多鼓励患者, 转移患者注意力, 缓解疼痛及紧张心情, 让其以轻松的心态接受治疗。
(4) 术后护理。激光治疗后立即用棉签擦拭渗出点滴血液, 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 每3~4h外涂一次, 始终保持创面处于湿润状态, 每次涂药前用棉签清除渗出物。早晚外喷薇诺娜寡肽修复喷雾, 需用药约一周。术后3~4小时内治疗部位可能会有轻微疼痛和不适, 1周内轻微红肿, 1周后红肿基本消退, 5~7天细小黑痂自然脱落, 指导患者不能自行撕脱结痂, 自然结痂脱落后注意防晒。
(5) 健康宣教。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皱纹需2~3次治疗, 3~6月治疗一次, 交代患者复诊时间, 检查患者术后创面恢复情况、红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等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告知患者防晒的重要性和指导采取防晒措施 (外涂防晒霜SPF30以上, 2~3h一次) 。因为点阵CO2激光治疗后皮肤中大量的巯基被去除, 因而酪氨酸活性增高, 使局部黑色素合成增多, 颜色加深, 另外由于激光治疗的刺激, 酪氨酸霉活性进一步激活, 从而使色素生成增加, 故防晒非常重要。
2 讨论
美国科医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是目前治疗面部皱纹疗效较好、副反应较轻、恢复时间快的先进仪器之一。点阵激光发射出细如发丝的, 排列成矩阵的激光。这些光束可以在瞬间气化组织, 并发出合成胶原的强效信号, 进而启动组织修复、胶原重排。皮肤逐渐恢复正常的外观和弹性。点阵激光启动了真皮内附属器 (毛囊、汗腺、皮脂腺) 上的干细胞, 从源头上开启了皮肤的再生之旅。术中术后交代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交代注意事项, 让患者参与诊疗, 从而减少色素沉着、色素减退、瘢痕、红斑等并发症, 加强术后护理, 提高治疗成功率, 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厉建鸣, 戎惠珍, 贾高蓉, 史华玲.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32) ,
点阵激光在皮肤美容中的应用 第6篇
关键词:点阵激光,皮肤美容,应用
激光在医学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几乎遍及各个临床科室, 不同的激光, 不同的性能, 不同的疾病治疗针对性, 点阵激光是近几年推出的新型设备, 是在剥脱性或非剥脱性激光的基础上, 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产生多个微热带, 通过微热带控制作用的深度、宽度和密度, 而周围的皮肤保持完好无损, 从而创面愈合快.目前, 由于其独特的作用和疗效, 已用于皮肤科治疗, 并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点阵激光的原理、分类、临床应用、以及点阵激光存在的并发症等做以综述, 具体如下:
1应用的具体原理
点阵激光[1]在皮肤美容中的具体作用原理是利用“局灶性光热的有关作用”, 因人体的皮肤组织针对创伤有进行自我修复的能力, 当人体皮肤受到外部的伤害之后, 皮肤可以进行自我修复, 但是若是创伤的面积过大, 在修复之后就会产生疤痕, 若是创伤很小, 皮肤可以完全恢复。点阵激光在每次作用到人体皮肤后, 会对皮肤内的微小区域产生一定的热刺激, 从而保证部分皮肤不受到影响, 在作用到皮肤组织中后, 会刺激皮肤中胶原蛋白的收缩和增生, 而没有被作用的皮肤组织可以当做进行热扩散区域, 从而避免出现热损伤等相应的副作用, 同时可以快速地促进皮肤进行愈合, 进而达到紧肤、修复疤痕以及收缩毛孔的目的。
2点阵激光分类
按照激光波长对水的吸收作用强弱程度可以将点阵激光分为剥脱性点阵激光以及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两大类。
⑴剥脱性点阵激光又可以分为强、中、微三种程度的剥脱。强剥脱性点阵激光中主要是CO2点阵激光, 其波长可以达到10600nm, 对人体皮肤的穿透深度可达20μm;中剥脱性点阵激光中主要是掺铒钇钪镓石榴石点阵激光, 其波长可以达到2790nm, 此种类型的激光对水的吸收率在CO2激光以及铒激光之间;微剥脱性点阵激光中主要是掺铒石榴石激光, 其波长可达2940nm, 大致上可以接近水的吸收峰值中的波长, 其中铒激光在组织中的穿透深度只达到了3μm。
⑵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主要以铒玻璃激光、掺铒光纤激光以及掺钇钕石榴石激光为主。其中铒玻璃激光以及掺铒光纤激光的波长可达1550nm、1540nm, 掺钇钕石榴石激光波长为1440nm。
3临床应用
3.1非剥脱性点阵激光的临床应用
3.1.1皱纹的治疗:研究[2]显示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在皱纹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接受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皱纹很大程度减少, 同时眼睑皮肤具有一定的紧致, 且眶周治疗疼痛能很好耐受。
3.1.2色素性皮肤病的治疗:临床治疗发现选择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皮肤表面痣效果显著, 通过4~5的治疗 (1次/月) 后患者痣得到明显的缩小甚至消失;同时能够消除皮肤异色症患者存在的色素。
3.1.3血管病变的治疗:临床治疗报导[3]通过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在5个疗程的治疗后 (每月1次) , 患者 (Ⅲ型皮肤) 腿部毛细血管扩张获得明显的临床改善;在对血管瘤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经过2次治疗后的第1个月和第6个月进行观察, 患者的皮肤表面以及质地均有明显的改善。
3.2剥脱性点阵激光的临床应用
3.2.1黄褐斑的治疗:黄褐斑是皮肤科顽固性色素病, 经多种模式治疗仍有较高复发率, 有中等的成功比例。通过用点阵CO2激光治疗面部顽固性黄褐斑,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且副作用低,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据报道[4]应用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约为76.2%。
3.2.2光老化的治疗:临床治疗发现[5]通过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不同严重程度的面部与非面部光损害发现:接受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后恢复改善状况最为显著, 光损害改善介于48~69%之间, 但患者会出现如红斑、水肿、脱屑、痤疮等症状, 经针对性治疗后消失。
3.2.3痤疮瘢痕的治疗:痤疮瘢痕[6]通过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能够促进新的胶原产生, 促进痤疮瘢痕改善、显著美化患者外观, 虽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疼痛、红斑、水肿等不良反应 (属正常现象) , 但均在短期内消失, 具有安全可靠性。
4并发症
点阵激光治疗后 (包括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与剥脱性点阵激光两者) 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一部分是可以预防的, 一部分是可以短期内消失的。治疗过程中发现点阵激光存在的并发症主要包括短暂性红斑、水肿、皮肤干燥、脱屑、肤色变成青褐色、痤疮样爆发以及单纯疱疹感染等。学者[7]研究发现在较高治疗密度的情况下, 患者皮肤出现红斑、水肿、疼痛的程度越严重且持续时间越久, 提高治疗密度相较于提高能量而言更加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出现, 患者更愿意接受提高能量而不愿选择提高治疗密度的方式。因此临床为了避免防止、有效控制点阵激光副作用的出现, 通过降低治疗密度是一种十分关键的举措。
5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美容市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激光的治疗过程中, 由于激光脉冲中的光斑和皮肤作用的面积相同, 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现阶段, 点阵式的激光可以利用微小的光束在皮肤上进行作用, 其产生的阵列排列可以产生微小的创伤, 保证其他部分的皮肤不受到其影响, 并且此过程也是皮肤创伤修复的可控性过程, 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激光的局限性, 在医学上是一项具有突破性进展的技术。点阵激光在皮肤上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的色斑, 激发胶原蛋白的生成, 并使没有受到作用的皮肤作为相应的散热区域, 避免了热损伤的发生, 同时还能促进皮肤能够更好地愈合, 克服了传统激光治疗的缺点, 在临床治疗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通过点阵激光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足以说明点阵激光技术的临床可行性, 对于皱纹、色素性皮肤病、血管病变、黄褐斑、光老化、痤疮瘢痕等[8]治疗有效可靠。剥脱性点阵激光与非剥脱性点阵激光两者联合治疗能够够获取更佳的疗效。总的来说, 点阵激光为皮肤医疗美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 目前占主流的是非剥脱性点阵激光, 但随着剥脱性点阵激光的不断开发和应用, 也显示其优越的性能。点阵激光虽然问世短短几年, 但已受到众多医疗者的密切关注, 点阵激光治疗效果显著, 恢复期短, 不良反应轻, 副作用少, 符合皮肤美容无创或微创的要求, 必将有其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戈德堡, 周展超 (译) .激光与光:美容皮肤科实用技术 (下册) [M].北京:人们军医出版社, 2007.
[2]马刚, 林晓曦, 胡晓洁, 等.C02点阵激光治疗眶周皱纹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 21 (3) :170-172.
[3]潘富强, 黎冻, 周翔, 等.长脉冲Nd:YAG激光“点阵式”治疗面部血管瘤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36 (5) :212-213.
[4]曾东, 陈天鹏, 龚萍, 等.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53例疗效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19 (6) :878-879.
[5]李远宏, 张丽, 徐宏慧, 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临床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9, 42 (7) :500-501.
[6]袁亮飞, 刘静, 刘安久, 等.CO2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瘢痕疗效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2, 21 (2) :104-105.
[7]高景恒, 白伶珉, 李孟倩.无创或微创美容医学技术最新进展[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8, 19 (1) :49-53.
CO2点阵激光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来自2012年9月~2014年1月至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 其中男42例, 女30例;年龄18~36岁, 平均年龄23岁, 病程6个月~10年;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所选患者面部痤疮已治愈, 凹陷性瘢痕分布于额部、双面颊、下颌等部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类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有瘢痕疙瘩病史者、近期使用维甲酸类药物者、曾行皮肤磨削或激光治疗者、近期接受过日光暴晒者、持续活跃的面部痤疮者等[3]。
1.2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对患者面部治疗区域进行清洁, 并在相同背景下照相。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进行局部麻醉, 封包1 h。治疗前去除表面麻醉药, 并进行治疗区消毒, 治疗组患者使用超脉冲点阵CO2激光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皮肤类型及瘢痕的凹陷程度设定参数, 采用点阵扫描模式, 激光的波长为106μm, 输出能量在125 m J~1 k J左右, 采用矩形、三角形、圆形等光斑形状依次对凹陷性瘢痕进行扫描治疗, 在同一凹陷性瘢痕区域尽量避免多次重复治疗, 术后给予金霉素眼膏外用, 避免日晒, 间隔40 d重复上述治疗, 共治疗4次。对照组患者均采用皮肤磨削术对凹陷性瘢痕进行治疗, 术后覆盖无菌油纱及无菌敷料, 待创面愈合后敷料自行脱落。
1.3疗效判定标准[4]通过治疗前后照片对比及患者自我评价进行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60%以上的凹陷性瘢痕皮损修复, 患者满意。有效:30%~60%的凹陷性瘢痕皮损得到修复, 外观有所改善, 患者能接受;无效:凹陷性修复<30%, 外观无变化或凹陷程度加重, 患者不满意。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6例, 有效9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2% (35/36) , 对照组显效17例, 有效11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为77.8% (28/36) ,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不良反应治疗组21例出现色素沉着, 在2~6个月后基本消退;4例出现炎性反应, 约1周后逐渐消退;对照组32例出现红斑或者色素沉着, 其中21例在6个月后仍有色素沉着。
3讨论
痤疮后的凹陷性瘢痕因为凹凸不平和色素不均, 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及心理,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如微晶磨削、化学剥脱等, 对照组患者采用皮肤磨削术即利用机械磨头对瘢痕进行磨削损伤, 促进组织再生, 但因其损伤较重, 且易留下色素沉着及红斑, 甚至出现感染。作者将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与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比, 观察发现两种方法对凹陷性瘢痕都有一定作用,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有效率为97.2%, 明显高于对照组 (皮肤磨削术) 的77.8%。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具有治疗效果显著、损伤小、副作用小、恢复时间短的特点[5], 它根据局灶性光热作用原理, 治疗后, 由于激光微束对部分表皮进行剥脱作用, 对周围组织产生热损伤, 真皮中的胶原即刻收缩, Ⅰ型胶原蛋白变性, 随后变性的胶原蛋白可做为合成新的胶原蛋白的基质, 并且启动胶原新生及胶原重排[6]。这个变化过程较长, 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所以凹陷性瘢痕在第4次治疗后要比第1次治疗后效果明显。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可较大程度上避免传统皮肤磨削术的不良反应, 通过二氧化碳激光束产生规律的微孔, 微孔周围的皮肤能保持完好, 且利于创面的修复。治疗时通过不同形状的光斑, 对不同面积、不同深度的凹陷性瘢痕进行治疗, 治疗灵活, 另外, 治疗过程中患者痛苦小、依从性好、对疗效满意度高。部分患者应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后出现短暂的色素沉着和红斑, 但随着时间逐渐消退, 患者术后恢复快[7],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误工期, 基本上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而传统的皮肤磨削术对组织损伤较大, 术后往往出现出血、炎性反应等, 创面愈合较慢, 易出现明显的色素沉着, 且不易消退。在临床观察过程中, 可以将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和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相结合, 对不同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采取联合治疗, 达到更好地效果。
综上所述, 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临床疗效明显, 可使患者症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国瑜.点阵激光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概述.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1, 18 (2) :72.
[2]罗瑶佳, 吴严, 高兴华, 等.超脉冲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的临床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1, 20 (1) :93-95.
[3]王辉, 林彤, 吴秋菊, 等.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40例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 30 (2) :74-76.
[4]宋丽秋, 徐海环.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中国美容医学, 2013, 22 (15) :1619-1620.
[5]常杰平, 冯秀风, 叶庆霞.点阵CO2激光治疗瘢痕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7) :539-540.
[6]谭军, 郭君, 李高峰.点阵CO2激光治疗兔耳增生性瘢痕后成纤维细胞凋亡及VEGF变化规律的研究.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12) :2190-2193.
CO2点阵激光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