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精选10篇)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第1篇

4.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参考文献编写项目和顺序规定如下(所有标点符号均为半角): A.连续出版物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C.会议论文集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D.毕业论文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E.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F.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G.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H.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I.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月/引用日期(任选)

参考文献著录中的文献类别代码:

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毕业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第2篇

注释:

1、丁有宽.丁有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2.2、岑波平.随文练笔请不要随意而作——小学语文课堂小练笔略谈[J].新课程学习,2009,(4):18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4、乔晓娟.叶圣陶写作教学观与当今小学作文教学[D].苏州大学,2008:3.参考文献

[1]吴忠豪.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2]何凤茵.小学作文起步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语文论坛,2007,(8):21-23.[3]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Sarah K.Clark, Cindy D.Jones, D.Ray Reutzel.Using the Text Structures of Information Books to Teach Writing in the Primary Grades[J].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003,(4):265–271.

《化工环保》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第3篇

a) 专著

序号 主要责任者.书名.其他责任者 (如编者、译者) .版本 (第1版不写)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1 郁浩然, 鲍浪编.化工计算.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0.156~158

2 АдельсонСВ, ВишняковаТЛ, ЛаушкиЯМ.石油化工工艺学.梁源修, 吴棣华, 贺年根译.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0.46~48

3 Eissen H N.Immunology:An Introduction to Molecular and Celluar Principles of Immune Response.5 th ed.New York:Harper and Row, 1974.40~43

b) 期刊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刊名, 出版年, 卷号 (期号) :起止页码

1 宋林华, 姜翠玉, 韩哲茵等.丙烯酸高碳醇酯的制备.石油化工, 1999, 28 (8) :505~508

2 Avidan A, Klein B, Ragsdale R, et al.Improved Planning Can Opimize Solutions to Produce Clean Fuels.Hydrocarbon Process, 2001, (2) :47~48

c) 会议论文文集 (或汇编)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 (英文用In) :文集编者 (英文姓名后加ed或eds)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1 郑忠臣. 乙腈萃取丁二烯溶剂杂质排除措施.见: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合成橡胶技术开发中心.全国合成橡胶行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 兰州: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 1994.8~15

2 Howland D.A Model for Hospital System Planning.In:Krewernas G, Morlat G, eds.Actes de la 3 eme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 Operationells, Paris:Dunod, 1964.203~212

d) 学位论文

序号 责任者.题名:﹝学位论文 (英文用 Dissertation) ﹞.保存地址:保存单位, 年份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部, 1983

2 Cairn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Solid Oxygen:[Dissert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e) 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一般为公司名) .题名.专利国别 (地区) , 专利号.出版日期

1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一种新型锂系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中国, CN 1070198 A.1993

2 Asahi Chemical Corp. Particulate Porous Ammoxidation Catalyst. Eur Pat Appl, EP 1602405. 2005

f) 报纸

序号 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报纸名, 年-月-日 (版次)

1 卢苏.全球石油还够用多少年. 中国石化报, 2003-02-21 (4)

g)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序号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 析出其他责任者 (如编者、译者) .见 (英文用 In) :专著责任者.书名.版次 (第一版不写)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1 刘世湘.石油化工产品的分类与特性.见:高维民编.石油化工安全卫生监督指南.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1.280~285

《西部论坛》参考文献格式说明 第4篇

一、正文中的标注

(1)正文中参考或引用了有关文献的地方用“(著者名,出版年)”标注,著者包括个人和机构,中国人著者标注姓名,外国著者只标注姓氏;若有多名著者,只列第一著者,空半格后加“等”或“et al”。如:(李小兰,2008)、(张国民 等,2006)、(Skinner,2001)、(Nonaka et al,1995)。正文中已提及著者名,则在其后的“()”内只需著录出版年。如:杨大勇(2007)……

(2)引用同一著者同年的多篇文献,在出版年后标注a、b、c……区别。如(Skinner,2001a)、(Skinner,2001b)。

(3)一处同时引用多篇文献,各文献间用分号隔开。如(孙洁 等,1999;李立,2002)。若多篇文献为同一著者,各文献出版年用逗号隔开。如(李小兰,2005,2008a,2008b;李立,2002)。

(4)多处引用同一著者的相同文献,在各处均应标注;若为需要标注不同页码的专著、学位论文、报告等文献,则在括号后用上标标注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则不著录引文页码。如(Evans,1983)914、(Evans,1983)25。

二、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组织与格式

各参考文献不编序号,在文后的排列顺序为:首先按文种集中,一般以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为序;然后按著者字顺(汉语拼音、英文字母)排列;同一著者的文献按出版年排序。各类文献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报纸文章: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N].报纸名称,年月日(版数,即文章在报纸的第几版).

期刊论文: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J].发表刊物,卷(期数):文章起止页码.(无卷数的,可省略)

专著:著者.出版年.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整体参考时不需起止页码).

论文集析出文献:著者.出版年.文章题目[M]∥论文集著作权人.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析出文章的起止页码.

会议论文:著者.出版年.论文题目[C]∥论文汇编著作权人.论文汇编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引用论文起止页码.

参考工具:著者.出版年.文献题目[K].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著者.出版年.论文题目[D].出版地:出版者:引用参考部分的起止页码(整体参考时不需起止页码).

标准:主要责任者(任选). 出版年(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任选是指若查不到可省略)

专利: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P].

网络文献:著者.文献发表或更新年.文献题目[OL].网站名,(发表或更新年月日)[引用年月日].网址.

其他文献:著者.文献发布或发表年.文献题目[Z].其他需要著录的内容.

《财贸经济》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第5篇

本刊论文最后应有相应的参考文献,并以“参考文献”的字样出现。

1.正文中,除引用马列主义原著外,对观点、数据等的引用一律采用编年注格式,即标明作者、年份,并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标注页码。

2.文后的参考文献应与文中的引用文献一一对应。即:在正文中提及的文献,应在文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详细信息;文后的参考文献中,不应出现正文中没有提及的文献。

3.文后参考文献编号为1.2.3.„„,先中文文献,后英文文献,按照拼音和字母顺序A—Z升序排列。

4.参考文献统一为6号字、单倍行距,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中文一律使用宋体,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参考文献的格式规范,请严格按照如下要求撰写。

(一)中文文献

中文文献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中间用顿号隔开。1.中文著作

中文著作的文献格式为: 作者:《书名》,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示例如下: 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中文译著

中文译著的文献格式为: [国别]作者:《书名》,译者,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示例如下:

[美]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马宾译,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中文期刊

中文期刊的文献格式为: 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第×期。示例如下: 谢平、何武:《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4.中文报纸

中文报纸的文献格式为: 作者:《文章标题》,《报纸名》××年×月×日。示例如下: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5.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的格式为: 文章作者:《文章标题》,载编著者《书名/文集名》,出版社及出版年份。示例如下: 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载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进程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未刊文献(会议论文或工作论文)会议论文的格式为: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称,年份月份。示例如下: 康力、王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研讨会会议论文,×年×月。工作论文的格式为: 作者:《论文标题》,发表单位,论文编号,年份。示例如下: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0809,2000年。

(二)外文文献

注意:所有外文文献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包括其中的标点符号。除虚词外,首字母一律大写。

小提示:Word会对英文进行自动识别,一般来说,下面出现绿色或红色波浪线的地方要特别引起注意。当然,有绿色或红色波浪线并不必然是错误。

1.外文著作(专著、编著、译著)外文著作的格式如下: 作者,书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如下:

G.E.Mingay, A Social History of English Countryside.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0, pp.92-93.M.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William Marsden(trans.), 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 1997, pp.55-88.Michael Kort(ed.),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T.H.Aston and C.H.E.Phlipin(eds.), The Brenner Debat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5.2.外文期刊

外文期刊的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斜体),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如下:

Heath B.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3.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的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标题.编者,文集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示例如下:

R.S.Schfield, The Impact of Scarcity and Plenty on Population Change in English.In R.I.Rotherg and T.K.Rabb(eds.), Hunger and History: The Impact of Changing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n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p.79.4.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工作论文的格式如下:

作者,文章标题.论文编号,年份. 示例如下:

Blonigen, A.,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FDI Determinants.NBER Working Paper, No.11299, 2005.5.会议论文

会议论文的格式如下: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年份(月份). 示例如下:

David Marchick, The Carlyle Group,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National Security.OECD/City of London Conference, March 31, 2008.Grigson, W.House Prices in Perspective: A Review of South East Evidence.London and South East Regional Planning Conference, 1986.(三)网络信息

由于网络信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欠缺,本刊不推荐在参考文献中出现网址。事实上,许多网络信息都有相应的刊出文献出处,特别是新闻时事等信息都有公开的报纸报道,完全可以采用前述中文报纸的格式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参考文献信息。

论文参考文献的要求及格式规范 第6篇

一、参考文献的要求

参考文献只列出公开发表的,并与本文有关的近年主要中外文献(以本学科或相关学科为主),一般在10篇以上,并尽可能对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论文给予充分反映。引用文献作者有三人以上者,只列出前三人,后加“等”(et al.)字,三人以下(含三人)全部列出。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编排,并注明文献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的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报纸文章—N,论文集—C,学位论文—D,光盘—CD,联机网络—OL。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1.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2.译著:[序号]原著者国名.原著者.文献名[M].译者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码.3.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4.报纸:[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论文集:[序号]析出文献责任者.文献名[C]//论文集责任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页码.6.学位论文:[序号]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题名[D].地址:授予学位的机构,年份.起止页码.7.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 [EB/OL].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三、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1.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请放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单独顺序列出(学位论文的注释也可以编排为脚注)。

科技论文格式结构规范参考 第7篇

题目

题目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用简洁、恰当的词组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且使之具有画龙点睛,启迪读者兴趣的功能。一般情况下,题目中应包括文章的主要关键词。题名像一条标签,切忌用较长的主、谓、宾语结构的完整语句逐点描述论文的内容,以保证达到“简洁”的要求;而“恰当”的要求应反映在用词的中肯、醒目、好读好记上。当然,也要避免过分笼统或哗众取宠的所谓简洁,缺乏可检索性,以至于名实不符或无法反映出每篇文章应有的特色。题名应简短,不应很长,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

署名

著者署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著者系指在论文主题内容的构思、具体研究工作的执行及撰稿执笔等方面的全部或局部上作出的主要贡献的人员,能够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负责答辩的人员,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署名人数不该太多,对论文涉及的部分内容作过咨询、给过某种帮助或参与常规劳务的人员不宜按著者身份署名,但可以注明他们曾参与了哪一部分具体工作,或通过文末致谢的方式对他们的贡献和劳动表示谢意。合写 论文的著者应按论文工作贡献的多少顺序排列。著者的姓名应给全名,一般用真实姓名。同时还应给出著者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或著者所在的工作单位或通信地址。

文摘

文摘是现代科技论文的必要附加部分,只有极短的文章才能省略。文摘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摘有两种写法:报道性文摘―指明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文摘也称简介;指示性文摘―指示一次文献的陈述主题及取得的成果性质和水平的简明文摘。介乎其间的是报道、指示性文摘―以报道性文摘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形式表述其余部分的文摘。一般的科技论文都应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而对综述性、资料性或评论性的文章可写成指示性或报道、指示性文摘。文摘可作者自己写,也可由编者写。编写时要客观、如实地反映一次文献;要着重反映文稿中的新观点;不要重复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不要简单地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书写要合乎语法,尽量同文稿的文体保持一致;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摘要字数一般在300字左右。

关键词

为了便于读者从浩如烟海的书刊中寻找文献,特别是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应在文摘后给出3-8个关键词。选能反映文献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关键词。首先要选列人似语主题词一劫的规范性词。

引言

引言(前言、序言、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Why)这个问题。它简明介绍科技论文的背景、相关领域的前人研究历史与现状(有时亦称这部分为文献综述),以及著者的意图与分析依据,包括科技论文的追求目标、研究范围和理论、技术方案的选取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要等同于文摘,或成为文摘的注释。

正文

正文是科技论文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回答“怎么研究”(how)这个问题。正文应充分阐明科技论文的观点、原理、方法及具体达到预期目标的整个过程,并且突出一个“新”字,以反映 科技论文具有的首创性。根据需要,论文可以分层深人,逐层剖析,按层设分层标题。科技论文写作不要求文字华丽,但要求思路清晰,合乎逻辑,用语简洁准确、明快流畅;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要尽量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凡用简要的文字能够说清楚的,应用文字陈述,用文字不容易说明白或说起来比较繁琐的,应由表或图来陈述。物理量和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结论

结论是整篇文章的最后总结。结论不是科技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回答“研究出什么”(What)。它应该以正文中的试验或考察中得到的现象、数据和阐述分析作为依据,由此完整、准确、简洁地指出:一是由研究对象进行考察或实验得到的结果所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二是研究中有无发现例外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和解决的问题;三是与先前已经发表过的(包括他人或著者自己)研究工作的异同;四是本论文在理论上与实用上的意义与价值;五是对进一步深人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格式样例 第8篇

1.专著、论文集

主要责任者.出版年.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 (第一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引文页码[引用日期].示例如下:

萨皮尔.1921/2001.语言论[M].陆卓元,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86.

束定芳, 庄智象.2008.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修订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Bublitz, W.&Lenk, U.&Ventola, E.1999.Coherence in spoken and written dis-cours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cation Company.

Fried-Booth, D.L.2002.Project work[M].2nd 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8.

2.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析出文献的页码.示例如下:

陈思清.1992.从图式论看阅读的心理过程[C]//桂诗春.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54-155.

MacWhinney, B.2001.Last words[C]//Cenoz, J.&Genesee, F.Trends in bilingual acquisit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s:257-264.

3.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年.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 卷 (期) :页码.获取和访问路径.示例如下:

夏纪梅.2011.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决赛述评[J].英语教师 (3) :2-4.

Hedge, T.1993.Key concepts in EFL:project work[J].ELT Journal, 47 (3) :275-277.

Collins, C.&Trofimovich, P.&White, J., et al.2009.Some input on the easy/difficult grammar question:an empirical study[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3:336-353.

二、参考文献排序

1.中文文献在前, 西文文献在后。

2.各自按作者姓氏的首字母排序。

3.同一作者有多个参考文献时, 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序。

4.同一作者单独完成的文献优先于该作者与他人合作的文献。

5.同一作者同一年内有两篇及以上文献被引用时, 用a、b、c顺序表示。示例如下:

何克抗.1997a.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5) :76-77.

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几点建议 第9篇

一建议统一使用“顺序编码制”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国际上流行的有好多种,而《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一出版年制”这两种。

1顺序编码制: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引文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准确,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符号应符合规定。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志。也就是说,当文中引用多个参考文献时,顺序编码要求对这些文献按照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的先后次序进行编号,即标注第一个第一次引用的文献的序号是,标注第二个第一次引用的文献的序号是。而对于已经有了编号的文献,无论它在后文中的任何位置再次出现时出现几次其标注号码保持不变。比如后的论述中再次被引用,它在再次被引用处的标注序号仍然是,而不是。

2著者-出版年制:采用著者一出版年制时,引文处引用文献的标注内容由作者姓氏和出版年构成。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的排列顺序是,首先按文种集中,然后按作者的姓名的情况排列。同一作者有多篇文献时,按出版年排列。

示例——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张忠智,1997),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参与讨论。

“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

参考文献:

张忠智.1997.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33-34.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96.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4]

由上可知,“著者一出版年制”和“顺序编码制”相比,“著者一出版年制”标示法其文中用责任者和出版年标示,这不仅和文后重复,而且也增大了文章的篇幅,若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则使文章更显得累赘。而且,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也容易被误认为是正文的末尾部分,使文章结构显得紊乱,同时也不便于文献检索。“顺序编码制”却正好相反,文中显得简练,文后文献也显得整齐、突出,便于文献检索。因此,从有利于推动国际学术交流和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角度讲,我建议参考文献统一使用“顺序编码制”。

二建议规范文献类型标志

在作者投稿中,比较多见的差锚是文献类型的标志代码错误或标注不规范,可能是作者不知道应该标注哪个文献类型的标志代码,或者说作者尚不清楚文献类型标志代码的准确含义,有的在专著文献的题名后标注“[J]”或其他代码,有的在专著文献题名后面标注“(m)”“(M)”“M”等,正确的应该为“[M]”。文献类型标志是用以区分所引用的文献类型的。《规则》将参考文献分为专著、专著中的析出文献、连续出版物、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专利文献以及电子文献等几个大类,除电子文献外,“文献类型标志”均为“任选”,而不是必备项目。但随着信息检索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交流的日益广泛,各期刊编辑部愈加重视“文献类型标志”的标注,作者也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文献类型标志”在作者和编辑的心目中俨然已成为必备的著录项目。因此,文献类型标志代码应该规定为必备项目。并以《规则》附录B为准,置于文献题名后的“[]”中。

三建议规范参考文献表的标题

目前,大部分期刊的参考文献表排在文末,作者不必考虑表题标号问题,但表题较易出错。有的论文以“文献”“主要参考文献”“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参考文献]”等为标题;有的与正文一级标题连续排号,有的单独列出;有的居中,有的左顶格,还有的左边后退两个字符等,这些在《规则》中都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统一的规范。

参考文献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参考文献的论文,不能称其为一篇完整的论文。而参考文献标题又是参考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建议参考文献的标题应以“参考文献:”的形式作为标志,并且左顶格。同时,为了提升参考文献的位置,应将参考文献标题与正文中的一级层次标题连续编号,且字号字体规定一样。

四起止页码之间应用“一”或“~”

既往对起止页码之间应用波纹线“一”还是一字线“一”,有过多种讨论。比如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四种形式的连接号用法,其中表示数值范围的既有浪纹(1000公斤~1500公斤),又有一字线(1881—1936)。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中的“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一”,因此起止页码之间应用“~”。金顺爱则认为,浪纹表示数值或数字之间的范围,不表示起止,如蒸汽机若注入二氧化碳能提高采收率10%~15%。这里的“~”表示从10%到15%之间任一数字,是这个区间的范围,也许是10.1%,也许是10.2%,也许是14.9%。然而,一字线“一”表起止,如“冯增昭等.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50—55”。这里的“一”连接两个相关的数字,表示这篇文章在这本书中占据

的位置为从50页到55页,而不是从50页到55页之间的任一数字。

由上分析可知,按照著录上的连续性原则,笔者认为应用“一”或“—”。但一字线“—”在科技期刊中连接数字时极易与数学中的“负号”相混淆。所以还是用半字线“—”连接起止页码取代一字线“—”。因此,在起止页码之间应用波纹线“~”连接不连续的页码,用半字线“—”连接连续的页码。

五建议引文是专著或期刊的文献页码放在正文参考文献序号后

按照《规则》的规定,专著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可见,无论专著还是期刊,其引用页码均应标注在文后参考文献中,但在实际出版的学术刊物中,出现了多种著录形式:(1)引用页码按正文参考顺序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笔者认为,这种作法会被误解为,正文中每一次引用都参考了所有在文后著录的页码。(2)引用一次的,把页码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多次引用的,把正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参考文献页码放在文后参考文献中,正文中第二次及以后出现的用同序号标志,页码在正文的文献序号后。笔者认为,这种对多次引用的标引会被误解为,第二次及以后的引用都引用了第一次的页码。因此,笔者认为,比较科学的作法是:不管是一次引用还是多次引用,其页码都放在正文参考文献的序号后。这样既简洁明了,具可操作性;又方便编辑、审稿专家、读者准确快捷地查阅作者所引部分。

六建议规范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前的标点

副题名“是一种解释题名,是解释或从属于正题名的另一题名,包括分卷(册)的题名”。说明题名文字“是指在题名前后出现的对文献内容范围、卷次、编辑方式、体裁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题名的特征”,它是题名的组成部分。关于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前的标点符号著录,实际出版物的参考文献中的标注有多种情况,如:“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中“A集”前用的是“:”“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自然科学版”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哲学社会科学版”用的都是“()”。更有甚者在同一刊物中且在同一种总书下的子书名,有的用冒号,有的用间隔号,不一致。

例如: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377-378.[编辑学报,2003(6):420]

[3]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编辑学报,2003(2):98]。

到底用“:”还是用“.”,或用其他标点,《规则》中无明确的参考细节。笔者对目前几十种期刊进行审读,发现许多期刊在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前的标点符号使用上比较混乱,归纳起来主要著录成五种方式:“:”“.”“·”“()”“,”。比如:“邓小平文选.第3卷”邓小平文选:第3卷“邓小平文选·第3卷”邓小平文选(第3卷)“邓小平文选,第3卷”。建议补充副题名及说明题名文字前标点使用的参考细则(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标点)。

七引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建议使用最新版本

在很多出版物中,引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都没有使用最新版本。例如在编辑学报,2003年第2期第87页中的两条参考文献:“[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241.[6]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274-280.”上述两条参考文献都引用的是旧版本。根据有关精神,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著作,应引用最新的版本和译本。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使用1995年版本,《毛泽东选集》使用1991年版本,《邓小平文选》(第1、2卷)使用1994年版本等。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第10篇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一)

目录的自动生成

在 格式 菜单中选择 样式和格式,设定文章的主要大纲级别(一般为三级,即有标题1、标题

2、标题3)。

几级大纲对应几级目录,如果将大纲级别设定为1级,那么就是1级目录。

对话框中选择 尾注,编号方式选 自动编号,所在位置建议选 节的结尾。

如 自动编号 后不是阿拉伯数字,选右下角的 选项,在编号格式中选中阿拉伯数字。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3篇)。

切换到普通视图,菜单中 视图 脚注,这时最下方出现了尾注的编辑栏。

在尾注右边的下拉菜单中选择 尾注分隔符,这时那条短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 尾注延续分隔符,这是那条长横线出现了,选中它,删除。

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二)

专著著录格式

[序号] 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 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6~28 Sun Jiaguang, Yang Changqing.Computer graphics[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1995.26~28(in Chinese)

例:[2] Skolink M I.Radar handbook[M].New York: McGraw-Hill, 1990

期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3] 李旭东,宗光华,毕树生,等.生物工程微操作机器人视觉系统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3):249~252

Li Xudong, Zong Guanghua, Bi Shusheng, et al.Research on global vision system for bioengineering-oriented micromanipulation robot system[J].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02,28(3):249~252(in Chinese)论文集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A].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4]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A].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

例:[5]Odoni A R.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A].In:Odoni A R, Szego G,eds.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C].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

例:[6] 金 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

[序号] 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

例:[7] Kyungmoon Nho.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R].AIAA-98-4484,1998

国际或国家标准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例:[8]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专利著录格式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9]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06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题名[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例:[10]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1998-08-11998-10-04 说明:

⑥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为: 磁带 MT,磁盘 DK,光盘 CD,联机网络 OL.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DB CP EB

文献引用不符合要求 具体表现有:(1)所列文献范围过宽,凡所参阅过的均列出其中,如教材、内部

文献著录不符合规范 具体表现有:

(2)项目过杂,如有的丛书文献总主编、分册主编甚至副主编以及丛书名称,分册名称、主副标题等写了一大堆;

(4)数字、标点符号不规范,如一会儿是中文数字,一会儿是阿拉伯数字,一会儿是用黑点,一会儿用书名号;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参考文献规范格式(精选10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 第1篇4.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书写格式应符合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常用...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