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 心得体会
晨读 心得体会(精选15篇)
晨读 心得体会 第1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部署,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形成热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决定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
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继续组织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宪法晨读”活动,十多万所学校、千万师生通过现场和网络直播同步参与、共同诵读,组织优秀选手进行展演,营造仪式感,让青少年感受宪法的尊严。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它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了解、学习自己国家的宪法,严格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每一个公民学习宪法的意义在于:一是,学习宪法可以使我们清晰地知道:我们是什么国家?我们的国家基本制度有哪些?为何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我们为什么要遵守和维护宪法权威,从而坚定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学习宪法有助于公民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点,明白既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也没有脱离义务的权利,更好地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三是,学习宪法还有助于每个公民积极投身到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去,为实现依宪治国的目标,端正自己的宪法观和权利观,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理念。
在我心中,宪法是神圣的,它像是一块盾牌,可以用来保护自己,使自己不受伤害。它使重男轻女的父母们明白了人人平等的重要性;它让遭受虐待的儿童可以保护自己;它使年迈的老人不至于孤苦无依;它使失学的儿童可以重回学校通过“宪法晨读活动”,我从各位演讲者的演讲中对宪法有了更加具象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宪法存在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
以前一说起宪法,我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可是在各位小学组演讲者的演讲中,我却发现宪法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时刻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我们,也约束着我们的行为,让我们不至于走错路,走歪路。
最后,我想向同学们发出倡议:学习宪法、遵守宪法、尊重宪法,做到时刻以它来要求自己、保护自己!
晨读 心得体会 第2篇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充分利用早晨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书大有益处,既能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提高学生读的素质,又能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而且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较好,能储存大量知识的阶段,所以,充分利用好晨读尤为重要。
自我班升入六年级,我校开展了“晨读”和“午算”两项活动,同学们受益匪浅。单说“晨读”:第一节课前十分钟,同学们把准备好的或唐诗,或宋词,或元曲或现代诗歌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老师或给诗歌配音,或讲解其意思。大家情趣盎然。为了能激发其学生的兴趣,学校安排每周五的上午第二节课间,体操结束后进行朗读比赛,自三年级至六年级,
每周五的第二节课间操后,学校进行朗读比赛,搞活晨读气氛,使学生在晨读中快乐地渡过,从而产生晨读兴趣,培养喜欢晨读的习惯。
晨读 心得体会 第3篇
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对学生来说, 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每天进行晨读, 不仅可以增强记忆力, 还可以加强学生朗读训练,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用美国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关于阅读的定律可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你读得越多, 你就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 你就越聪明。”在教学中, 我发现经常读书的同学, 他们上课发言比较积极, 从这一点上至少可以认为经常读书的孩子比较自信。
晨读课是一个很好的读书时间, 虽说只有短短20分钟, 但只要这20分钟运用得好, 它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是不可估量的, 可能会让学生一生受益。也许很多老师会想, 晨读时间只要老师在管理, 学生在读书, 肯定是有效果的。但到底有多少效果, 我们很难说清楚, 很多学生是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那怎样让晨读成为一道可口的营养早餐, 让晨读更加精彩, 成为一天中最美的开始呢?
一、确保晨读时间, 营造读书氛围
都说最悦耳最动听的声音是书声。的确, 每天早上当我们走进教室时, 听到书声琅琅, 就会倍感亲切。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打造书香校园, 在这样良好的读书大氛围下, 对于抓好晨读是一个大好机会。我们一定要保证晨读时间, 不要让晨读时间被交作业之类的琐事挤走。晨读时间内只能读书, 教师不能找学生谈话, 不得安排其他活动;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诵读, 形成师生共读书的美好氛围。天天如此, 晨读在学生心里就有了重要地位, 也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二、落实晨读任务, 做到有的放矢
每天晨读的任务要落实。没有明确的晨读任务, 学生犹如无头苍蝇, 干什么的都有, 有的学生学习自主能力不强, 看别人做这样, 他也这样, 看别人做那样, 他又做那样, 左顾右盼, 东张西望, 二十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目标, 也就没有好的学习过程, 更谈不上好的效果。因此, 我在每次晨读前, 为学生布置好详细、有层次性的任务, 这个任务, 要精心设计, 既要考虑与教学过程的配合, 又要保证学生按时高效地完成, 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晨读, 使他们做到有的放矢。
我们班级晨读是按周次确定做好计划安排, 每天都要先确定阅读内容。内容可以是课文内容也可以是补充内容。班级里要放一本晨读记录本, 上面有每日晨读安排, 在头一天, 负责晨读的教师或学生填写好晨读学习内容, 第二天把晨读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学生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 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 保证了晨读的学习效率。表格如下:
三、补充晨读内容, 拓展学生视野
补充阅读内容, 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多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 不仅开阔学生的眼界, 还能增加学生的阅历与见识。我们以往的晨读都以读语文必备课文为主。对于这些课文, 学生早已读得滚瓜烂熟。天天读这些东西, 学生自然也失去了兴趣。其实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 可以在晨读课上让学生读一些课外读物。《阅读快车》《语文新天地》《语文知识大全》《小学生必备古诗70首》都是很好的晨读书籍, 还有童话、寓言、故事都可以是晨读内容。总之要充分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对于新鲜的事物与知识, 学生总是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读的时候, 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读得十分用心了。
补充阅读的内容很多, 对于低年级教学而言, 通俗易懂的儿童诗歌也不失为一种好素材。儿童诗歌的语言精练优美, 容易背诵, 且内容与情感上都与孩子的生活、年龄更为贴近。中年级可以古诗词为主, 高年级可以更多选择现代诗歌、名家名作和国学经典。
学生也要准备一本晨读摘录本, 把感兴趣的美文诗词摘抄下来, 或者是剪贴下来, 配上自己的绘画, 这样就有了属于自己的晨读本。日积月累, 内容越来越丰富, 晨读本也会越来越精彩。
我任教高年级时, 我们的晨读内容是《论语》。我觉得国学经典特别值得一读, 不同年级可以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选择性学习。我们可以在《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颜氏家训》《论语》中选录生命力强、传承久远的名段名句让学生诵读。
四、丰富晨读形式, 调动学生兴趣
晨读形式多样化, 强化了晨读的效果。晨读形式多样化, 让学生的兴趣更浓厚。在晨读中, 我们读的方式要多多益善。齐读、自读和带读, 分组读、分角色读、边表演边读、诵读、比赛读、探究性读。每一种读法都会有独特的效果。分组读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 齐心协力的意识;分角色读可以增加趣味性;边表演边读可以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新意识;比赛读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探究性地读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探究体会不同情境、不同语气的不同表达方式, 增加朗读的感情色彩。
不论什么形式的朗读, 人人都要读, 人人都要参与, 不能做旁观者。每一次晨读结束后, 最好要引导学生针对读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 以利于学生相互促进, 了解不足, 改变不足。好的要及时表扬, 老师不要吝啬你的夸奖, 要让学生对晨读充满期望, 充满信心。
五、树立晨读榜样,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树立晨读榜样, 也有利于晨读活动。我们班级每个星期都会评出“晨读之星”, 他们各有特色。最初, 大家晨读都是斯文无比, 有气无力, 那我们的“晨读之星”就是声音响亮的。后来大家都响亮起来了, 我们的“晨读之星”就是读书抑扬顿挫、感情十足的, 总之, 这个“晨读之星”在我们班级中有着示范性和引导性。我们还把每周“晨读之星”的评选结果都告知家长, 让孩子有成就感, 也让家长多鼓励孩子们。
晨读活动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开始阶段晨读一般由老师负责组织, 老师安排内容, 老师负责管理。时间长了, 学生熟悉晨读形式后, 可以让学生轮流负责, 每人都来负责一次。在学生负责的过程中, 挑选负责任、基础较好、发音较准确的学生担任晨读小组长, 他们可以在早读课上起主导作用。教师重点指导小组长, 这样由扶到放, 慢慢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由被动变为主动, 晨读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晨读“激战” 第4篇
随着“叮铃铃”的晨读铃声响起,一天的学习生活拉开了帷幕。语文委员张颖慧大步流星登上讲台,开始了她的领读生涯。前排几个见风使舵的小个儿马上高声朗读起刚刚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匆匆》。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实,我们的读书声根本谈不上声声入耳,只能叫鬼哭狼嚎,让人听了浑身不自在,起“小米疙瘩”。好在这一切大家都司空见惯,见怪不怪。讲台上,张颖慧用鸡毛掸子掸掸讲桌和板凳,坐下来,双手捧着课本,大声领着同学朗读。可屁股没有坐热,下面已是人仰马翻,不可收拾。前面两个同学吵起架来,后面的同学,说话的说话,打闹的打闹。咿,是谁在引吭高歌?那曲调分明是《发如雪》。没法子,张颖慧只好站起来,顺势抄起一根教杆。先对前排的进行“暴力整治”,近水楼台先得月,张志鹏的胳膊被教杆不
轻不重的“冒犯”了几下。
就这样,张颖慧看见“不法之徒”就“赏”他几下,一路走来,纪律大有好转,许多同学捧起了课本。
处理完这一切,张颖慧正欲结束“扫荡”,忽然一条“漏网之鱼”进入她的视野——王著金,这小子正沉浸在漫画故事的紧张情节之中,他对周围的一切无动于衷,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张委员勃然大怒,当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王著金桌前,手中的小木棍果敢坚定地落在王著金的手臂上,“哎哟哟——”只听一声惨叫,回过神来的王著金夸张地大叫一声,迅速收回“赃物”,丹凤眼眯缝成了一条线,笑嘻嘻地说:“哟,张大妈,到这儿来串门也不说声儿?”这一下好了,原本沉默的教室爆笑起来。几个擅长特技表演的学生趁机浑水摸鱼,模仿动物的叫声:“嘎嘎”“咯咯”“呜呜”地怪叫,教室成了动物大合唱了。
张颖慧霎时羞得面红耳赤,自知不是王著金的对手,把怒气撒向嘲笑她的众人:“笑什么笑,读书,快快读书!”全班稀稀疏疏的有几个响应的,哩呀哇啦地读起书来。王著金还在嘟嘟囔囔:“关你什么事?想管我。”惹得同位鲍英杰发话了:“我说王头儿,你能不能安静点儿,是吧,张姐?”此时的张颖慧看谁都不顺眼,见老鲍不“老实”,巴结也不看时候,“啪!”教杆扬起又落下……行为的实施者扬长而去,受害者不失时机地拣起一块粉笔头。“原子弹的干活……”话音未落,便传来“哎哟”一声,张颖慧回头看去,鲍英杰早已当起了“良民”,中规中矩地读书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张颖慧直接在黑板上记名,可粉笔还没落下,有人跑上去把那三个字迅速擦去,气宇轩昂地走下讲台。张颖慧无奈,只好搜寻下一个目标。但凡有人开了头,就有跟着学的,诸君如法炮制,结果黑板上一个人名也没有落下。张颖慧一筹莫展,众人有恃无恐。场面越加不可收拾。
“老师驾到——”门开了。瞬间,全班的读书声又响了起来——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晨读心得体会 第5篇
故事的剧情像所有励志电影一样鼓舞人心。正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总或多或少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可能曾经我们因此而烦恼、而自卑,但这些因素是我们不能选择的。只要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用新的眼光来看自己,那我们会发现,自己会快乐很多、会轻松很多。若我们的决心足够坚定,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己!
正如安妮宝贝所写的,我们的生活,原就是为期待而延续着,为失望而忍耐着。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挫折与失败占了很大一部分。有的人一遇到困难,就会质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对未来一片茫然,而日渐消沉。那请抬头看看蓝天,驻足望望青山吧。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秀美的校园中,大自然一定有能力让我们静下心来。而那个时候,再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也并不是那么糟,至少我们能看见云朵和太阳,至少我们能看到茂盛的绿色与生机。只有当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东西时,我们才能体会到一种快乐。这种快乐是一种满足感,是一种对真实、对简单的追求。而正是这种追求,能让我们在迷茫之中找到方向与动力。
晨读心得体会 第6篇
曾子墨,虽集三者于一,却根本没有他们的影子,她有着过人的智慧,非凡的毅力,张狂的追求,青春的舞动。
追随着墨迹,我领略了如此精彩的人生。
也许是命运的偏爱,让她出生在令所有人羡慕的家庭中,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从小,她就在父母的熏陶下,4岁就喜欢看书,就知道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模样,就学着爸爸“批作文、改文章”于是,我开始对妈妈抱怨:为什么小时候没买书给我看!为什么不从小就培养我!害得我现在如此“浅薄”,连《葫芦娃》《西游记》这些三岁小孩看的连环画都没有看过,但仔细想来,是因为父母是大学教授她才能考入全市全甲,提前被人大录取,是因为父母的帮助,她才在18岁那年成为唯一一个660分的托福考生,还是因为家庭背景,她才能进达斯茅斯,进摩根斯坦利呢?不,她靠的都是自己,没有父母,她同样会这般出色,而我却为自己失误找借口,归咎于父母,相比真是惭愧。
不知道为什么她能在每次考试中都拿第一,真想马上打个电话请教她以前是如何学习的。其实答案很显然。一个能在图书馆里连泡上一个多月,考试前一天晚上一口气读完300多页的课本,连续工作70小时的人,可能不成功吗?我现在已经投入到“很苦”的生活中去了,但要做到像她那样疯狂,恐怕还要有10倍的毅力。
有一点与她以前比较相似。每次考完试,她总会大哭一场,觉得自己考得很差。但成绩一出来,却每次都是第一。虽然不可能每次都第一,也没有到哭的程度,但考完试我也总是要郁闷一场,“这真的考砸了”这是我每次电话里第一句对我妈说的话,但成绩一出来,却常常能令人比较满意。也许当别人认定你是第一,你便会暗示自己不能不做第一,多少次反复与轮回过后,突然有那么一天,你终于蜕变,成为了真正的第一,但愿高考会是那么一天。
有了追求才会有行动,有了自信才能走向成功,是自信让她孤身一人漂洋海外,在达特斯坦利“不惜代价,一定要雇佣!”是自信让她能够相信自己会在最短时间内升到董事总经理(最高职位),她是一个潇洒而又执着的人,对于自己想追求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尽情地执着地追求DD她的生活,她的工作,她的Armani,以前我很少有追求,对自己也很缺乏自信。平时考试想着考班级第二吧,却能考第一,学业水平考试时想着得一个A就够了,结果得了3A,而最容易考的历史却得了B。如果那时下决心要冲4A的话,是不是现在也不至于已经落后别人10分了呢!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曾子墨正是用自己不平凡的理想,成就了不平凡的人生。
晨读心得体会 第7篇
早晨,最干净的空气,最好的心情和最好的记忆,晨读不但使我走出了懒惰,也增长了我的见闻,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五彩缤纷和更加的充实。
在军训结束后,就开始了正式的课程,过段时候后就是我们大一新生维持一个月的晨读,天天跟着师姐和同学一起去古榕广场,进行英语或者普通话晨读。
就说说普通话,作为师范生的我普通话是我必考的,通过普通话晨读,我了解了普通话考试,一步一慢慢地纠正了我的发音,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懂得了日后自己如何更好地准备普通话考试。
再说说英语,英语是一种以发音为主的语言,所以发音是学好英语的第一步,然而晨读就是对此最好的帮助。坚持朗读可以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节奏感,多朗读就能使我们都英语更加流畅,更加优美。坚持朗读能够提高听力水平,如果只靠听,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坚持长期晨读,语感就会不断增强,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英语思维能力也得到逐渐培养。没有朗读,就不能更好地培养我的英语语感。
晨读的邂逅 第8篇
这天清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班上已经来了不少学生,都捧着书在认真晨读。看到这一切,甚是欣慰。
于是,开始了我的工作——面批作业。拿起红笔,走到第一组,正准备批改时,我又习惯性地扫视了一下教室,突然有一个目光与我相遇了。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男生,认识他的老师们都叫他“小帅哥”,圆圆的脸,红扑扑的,讨人喜欢。可是他的成绩不太理想,作业丢三落四,“龙飞凤舞”的字,总让人眉头紧锁。此时我看到他黑亮的眸子,忽闪忽闪的,像要说些什么。我真切地感受到他的眼神中有一种期待,但是我还是不能完全地猜透他的心思,只是冲他笑了笑,他也朝着我微微一笑。
我批起了作业,很快来到了他的座位。轻轻打开他的作业,令我眼前一亮,字写得非常工整,还有几处明显的修改痕迹。这时我终于读懂了他刚才的目光,是一种自信的目光,一种期待表扬的目光。这时我忍不住心中的喜悦,打开视频展台,将他的作业放了上去,转身打断了孩子们的晨读说:“这是谁的作业,大家猜得出来吗?”他的同桌说:“老师我知道,这是李毅的作业本。”同学们不断发出“啊、啊”的赞叹声,在座位上纷纷议论着。班长迫不及待地说:“真是‘字如其人’啊!”班上的“大哥大”小昊说:“李毅老兄,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和李毅一样做事拖泥带水的杨浩说:“李毅你应当是我的榜样。”……同学们的赞美之词不绝于耳,座位上的李毅红着脸,显得有点腼腆。我趁热打铁,说:“李毅的作业这么工整,我想他一定花了不少时间。我期待着李毅的下一次作业,让我们大家把掌声送给他!”教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以后的日子里,我和他的“默契”越来越多了。
反思:
1.教育就是习惯,细节决定成败
课堂上孩子一个稍纵即逝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动作,日记中发自内心的三两句话……这些小小的细节,无不是学生内心感受的外在显现。作为教师,要有一种职业敏感和职业习惯,善于发现和捕捉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每一个细枝末节,用心关注,细心品察,用发展的眼光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艺术地处理好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以真诚和智慧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2.自信源于期待
人的期待有外来期待和自我期待两种。其中外来期待是人不断前进的外在动力。自我期待是个人对自身的目标要求。相对于外来期待,自我期待属于更高一级的期待。要实现自我期待,就要正确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自我,用自身的力量去战胜困难,这是推动人前进的更强大的力量。当学生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并产生自我期待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肯定和赞许,给学生心灵上的支持,使学生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同时教师也要及时表达出自己对学生的期待,使学生信赖自己,产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动力,不断超越自己。
3.“后进生”更需赏识
教师对优秀生的赏识是一种先天性的本能,难的是对后进生也能同样赏识。作为教师要善待“后进生”,不吝啬自己的赏识。赏识能促使“后进生”这一弱势群体觉醒,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赏识是矫正“后进生”的一剂良药,教师要对他们充满人文关怀,平等对待,鼓励他们战胜恐惧与自卑,使他们从“阴暗”的角落走向“阳光地带”。
晨读心得体会大全 第9篇
----晨会读书心得体会
医院开展晨交班读书活动以来,感触确实很深的,仔细回想在这一个月的工作和生活,就像每次看到朱自清的《春》一样,心中充满了欢欣、喜悦。有时候会为领读者的情绪所感染,心潮澎湃,有时也会禁不住为那景那情禁不住眼眶湿润。如王院长的精彩总结;读书学习是传递正能量的一种途径,用阳光驱赶黑暗,用播种填补荒芜;心中满怀感恩、希望才能使工作的每天变成享受幸福的每一天。
最让我感动的是杨孝埔院长领学的莫言的“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一文。是啊,人,来到这世上,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也会有许多的羡慕。
你羡慕我的自由,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或许,我们都是远视眼,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我们都是近视眼,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
在物欲横流信息发达的现在,人们的价值观正在接受着强大的冲击,改革开放后,带给内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繁荣昌盛,也逐渐拉开了贫富差距,这种差距加速了另一种阶级形态的凸显,很多人在羡慕别人享受奢华生活的同时,渐渐萌生出许多对社会、对生活的不良情绪,压力的产生,一部分转换为生活的动力,也有一部分变成了一种暴戾的宣泄;再严重的是会对家庭、对社会产生报复的行为。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传递正能量变得尤为重要。读书,成为正确引导的一种必要方法。
现在,有学者感慨,“现在的社会,耗精费力写一篇文章,除了作者,没人愿意读”,这是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不知道从何时起,变得看书、看文件一目十行,浏览微信,只看到标题和段落,甚至为了社交的需要,看到微信头像和标题进行标准性点赞,有的还来不及看到转发的具体内容。回想起刚上班时,发完工资,总是挤出来点钱来,去书店逛逛,翻翻那些古典名著,诗歌、散文,伴着晨钟暮鼓,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啊!可是,“一如俗世,万般皆浊”,现在为柴米油盐计较,为孩子上学补习忙的不亦乐乎,却忽视了,自我心灵的沉淀,忽略了心灵也需要一种滋养,需要用正能量的文字填充焦躁烦闷的心。
今天有幸看到特别关注中一篇短文,“总有人在路边问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余秋雨先生精辟简练的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记下来,与大家共勉吧!
愿我们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书香陪伴,愿我们在晨读中享受作者的优雅博学,让我们一起进行心灵的触动、碰撞,愿我们走过的路,都能成为一本“书” 2016。
参加晨读心得体会 第10篇
我为中国的山河点赞。它们是多么雄伟壮丽。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咆哮着从青藏高原奔向大海,像一条蜿蜒在祖国大地上的巨龙,为北方干旱的黄土地带来宝贵的水源。中国最宏伟的山泰山,挺立着,好似中国的父亲,又好似在保卫着我们中国人民五彩斑斓的摇篮,那一片片森林,一条条河流,一座座山峦都让那些瞧不起中国山水的外国游客膛目结舌。
我为中国政府的廉洁、工人的勤劳点赞。不知疲倦的工人们在高山峻岭上、铁轨上埋头苦干,在高楼大厦的顶端匍匐而行,在梯子细小的竹竿上飞檐走壁。而政府呢?他们在每个小山村里调查民情,还实行了“小康”的方法,让垂头丧气的东方巨人重新振作,让中国这只沉睡的狮子从睡梦中彻底清醒,也让原来嘲笑中国、蔑视中国、挖苦中国的外国人对中国刮目相看,把中国的地位抬举到了世界的尖梢,并且让大部分国家瞻仰中国,高看中国,尊敬中国!
我为中国科技的先进点赞。我们都知道,地球终有一天会毁灭,为了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的文明不会一散而空,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家园,所以在2018年11月19日凌晨2点,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了一枚火箭;在2018年12月8日凌晨2点23分,著名的嫦娥四号发射了,同时发射的还有玉兔二号,这是用来探测月球的,它们能在月球大约300度的温差下不起火,不停止工作,为中国人,乃至全世界的人探寻新家园,做出了伟大贡献。这些让世界科技最发达的美国深深感到了自己国家地位的危机。
参加晨读心得体会 第11篇
我们的祖国是个美丽的国度,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山峦起伏的高山,有五彩斑斓的湖泊,也有千姿百态的奇石,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形态万千的自然画卷,这是自然给予我们最好的礼物,也是我们爱护自然的回馈。
要说我们祖国的美景那真是看不够,说不完。相比那些名胜古迹,我更欣赏不经修饰的秀美山川。你知道纳木错吗?它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有“天湖”的美誉,是雪域高原上的一块宝石,令人心驰神往。看到书中那张“纳木错”的照片,又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亲眼目睹的美景。投入“天湖”的怀抱,让人仿佛置身于蓝色世界。淡蓝、灰蓝、天蓝、靛蓝,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让这块硕大的蓝宝石变得更加深邃而通透。纯净的蓝色里映衬着大片大片的白色,抬头仰望,天边是大朵大朵的云彩,让人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远处山路上缓缓前行的牦牛和山高处那些随风飘动的五色经幡,给这仙境般的画面增添了生机与色彩,也让我对这神山圣湖多了一份崇敬。这样的美景我们只需静静观赏就好,不要去打扰,也不要去人为的修饰。
看完了秀美山川,当然也要来赞一赞祖国的名胜古迹。说到中国,最有代表的象征那一定是万里长城了,它以惊人的长度和雄伟的气魄闻名于世界。从高处俯瞰,一条蜿蜒曲折的灰白色长龙正俯卧在群山之上,这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诉说着祖国兴衰荣辱的历史,见证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尽管我还未能亲自登上长城,抚摸一下那承载着岁月故事的砖石,感受一下站在长城上领略祖国河山的庄严神圣。但这一定是我必须完成的心愿,因为我要骄傲大声地说:“祖国啊!你真伟大!”
伟大的祖国在美丽的中国人的建设下,变得更加让人赏心悦目。4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的祖国,我的家乡都发生了巨变。我的家乡在上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城市的建设让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我家住在杨浦滨江,离“东方渔人码头”很近,这里融历史与现代于一身,这里见证着杨浦的巨变。今天的“东方渔人码头”曾是当年上海远近闻名的“魚市场”,行走在滨江步道,仿佛能看到当时码头水产交易时的情景。华灯初上,浦江两岸夜景更是风光无限。如今,东方渔人码头已成为上海一个时尚新地标,人们在这里健身、休闲、购物、赏景。这家门口的美景不正折射出祖国的发展与变化吗?
晨读心得 第12篇
英语,是一种语言,在世界上广泛的应用。学习英语是为了能说话,所以我们必须常以说之。晨读应运而生。
来到大学之前,我以为大学的生活是轻松的,甚至可以说是放纵的,但是当大学生活真正开始之后,我才发现并非如此。现在,我们每天都有晨读,要阅读课文,背记单词,总之,晨读就是要我们大声说出来,巩固英语。晨读对于我们经过一个大假期归来的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早起,是十分不爽的。但,不去晨读是要扣分的。
晨读刚开始的时候,每天都是饿着的。因为没时间吃早饭,每次都抱怨晨读太早。但是后来,随着一天天的进行,晨读成为一种习惯,习惯了这种生活节奏,发现那些厌恶慢慢消失了。生活变得有规律了,晨读,貌似也有感觉了,慢慢感受到晨读的重要。要学好英语,必须要有晨读。要重视英语,重视晨读。早晨是人的记忆的高峰期,这个时候读英语,拼读单词,背课文是事半功倍的。这个问题在晨读期间已经得到证明了。
晨读心得 第13篇
兰叶春葳蕤,欣欣此生意。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草长莺飞的春日,正是晨读的佳季,晨读一直以来都得到老师们,特别是语文、英语老师们的重视。晨读的好处很多,能够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好的读书习惯……古往今来,学校都重视晨读,连家庭教育也重视。“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朱作仁语);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郎朗书声也不枉这春日好韶光。
所以特意选图书馆前的大片空地为晨读地点,安静而又不失活力,微凉的空气伴着晨曦,让人神清气爽。早起的懊恼通通被丢掷脑后,只想在微妙的氛围中或大声或轻声诵读。平时难记的英语单词也好,语文古文也罢,在清晨,那一个个字母,一句句骈散,都让我觉得分外可爱,分外亲切。不知不觉之中就把那些可爱的小东西烂熟于心。
然而韩愈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要勤奋,晨读更贵在坚持。年轻的我们多少都有些赖床气,好像怎么也睡不够。闹钟响了,想偷懒不去,却在翻身正要继续会周公之时想起,清代皇帝上午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早晨时间学习先祖的圣训,无论严冬酷暑,从不间断。而对阿哥们的要求也很严格。皇太子才13岁,凌晨三点钟就要到无逸斋书房,他起床时间当然是更早。卯时,就是凌晨五点到七点,老师还去上书房检查皇子们功课,让皇子背书。这个时间段我们大多数人都还在酣睡,他们却必须早起读书,而我们有时没课时,过了这个时间段还在睡,想起来就汗颜,翻了翻身就怎么也睡不安心,还是老老实实起来晨读,尽管晚了点,但努力追求效果,总算不枉费学校,班级体的心意。
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 第14篇
法律就像远航的船上的帆,指引我们正确的方向,不让我们在“社会”这片大海上迷茫。法律又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我们了解法律,并明白该如何使用法律,我们就不会走在漆黑的道路上,无法回头。
那是一个秋天,挺拔的树上挂着薄薄的“黄蝴蝶”。丝丝阳光懒洋洋地洒下来。我的朋友骑着自行车来找我,她朝我笑笑,说:“咱们去马路上玩吧,马路上很宽,骑自行车更好玩。”我也笑了笑说:“不了,要是让爸妈知道我去马路上玩,”我在她的面前晃了晃我的小拳头,“不把我收拾’得半死才怪!”说完,我又朝她吐了吐舌头。“走吧,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要我不说,别人也不会知道,对吧?”“不去!马路这么危险!你还在马路上面骑自行车!不去!”我做了个鬼脸,笑嘻嘻的说。看我这么坚持,她耸了耸肩,甩了甩手,一脸无奈和遗憾:“算了,不去了。”我开心的笑了,笑的是我遵守了身边的法律――不在马路上玩耍。
在这个法治社会,我们的“规矩”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没有“法”,这个社会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细想一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认为,给人们带来的是烧杀抢夺,国家也不闻不问,坐视不理。所以,法像一层透明的保护层,将我们笼罩在安全范围内,若不小心穿透这层“膜”,迎接你的将是法律的制裁。
法治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小到“上下楼梯靠右走”,大到“宪法”的“贪污罪”、“故意伤害罪”
不管是大法规还是小法规,生活的轨迹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上。
宪法晨读活动心得体会 第15篇
其次,我们要懂法、用法。我们只知法、守法,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的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许多多违反法纪的事。如:闯红灯、乱穿马路、逆向行驶、乱扔垃圾、随地吐痰??,这些违纪违法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便,给社会治安带来的混乱。
那么,我们要及时上前劝阻,还可以叫大人或是民警叔叔来处理,防止小事闹大宪法晨读心得体会心得体会。
晨读 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