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
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精选6篇)
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 第1篇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
带着那种惬意的沉醉,我总愿意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所有感想记录下来。这一次的家长会我又受益匪浅,当然不能排除没有接受老师好意的羞愧感,因此我带着十分虔诚的心境在会议上虚心倾听老师的教诲,仔细聆听每一位朋友的育子经验,细细品味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心得。回到家中和儿子细数种种,目的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家长会心得有感。把自己认为适合孩子的东西一一列数,夹杂着自己的看法与儿子讨论,再用一种期待似的心理暗示,希望儿子讲述自己的观点时能稍稍采用一下我的观点,可看到儿子眼中那一抹对我的建议不屑于一顾的表露时,我终于败下阵来,孩子也不能被我驾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我不能太左右了。只是终有一种不甘心,慢慢地把自己的有所感讲述出来,决心和儿子的心得一拼高下。因为你有你的想法,我们做家长也确实有我们的认知,只是在看到的观察和理解上不同而已,以己之矛攻彼之盾,这也不可不谓是一种新的心理攻略方式。
这一次同以往有别,少了那些大领导的长篇累牍,以致于我的课外读物也没派上用场,会议一开始就是孩子们的讲话,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拉正了,听着那一声声稚气的童言,看到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让我不能不为他们暗自叫一声好。孩子们都是最棒的,无论哪一个,都会比我们这一代人强,因为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了他们这一代的特性,至于以后的路程就看是不是按着我们所向往的路线发展了。这其中不乏有我们失望的偏差,但我总觉得我们的希望如果不是我们给予的太差,就绝对会有他发光的那一瞬间。
家长朋友的讲话让我深思的多,这一次不同于以往,以往人们都是在浅谈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同孩子去沟通。而这一次我注意到,两位朋友不约而同的讲到了孩子们的独立意识。这一下让我触动颇深。独立么?我的儿子还没有那个能力!不是夸张的讲话,儿子没有干过任何的家务事,更遑论其他的力所能及了。有时候我都在笑言,即使是一间衣食无忧的房间,儿子也不可能独自待上整整一天,他没有那么好的自理能力,还有最致命的胆小,自己不敢独处黑夜。这个话题有些跑偏,我们暂且不论。只讲述听到的孩子的独立认知,其中一个小女孩,在暑假的时候自己放弃舒适的学习环境,主动请缨去自己家中老房子学习,只为能锻炼自己的意志。我不由得暗自赞叹一声,这种心态别说孩子了,就连成人的我们也不见得做得到啊!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磨练自己的决心,何愁大志不成啊!是啊!帮助孩子成长,成长的不仅仅是学习和身体,更重要的是他的心理。没有一颗坚强的心智,无论是谁只能是生活在那飘摇的波浪中,随波逐流而永无所居,永远也不可能有自己的主见。为这些有勇气的孩子送上我的祝福,也为能认识到自己和儿子的不足而感到高兴,继续在塑造孩子的路上加油吧!
老师们一如既往的成为我们注重的焦点。每一次从老师口中都可以更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动向,班主任老师那不需多加提及,每一次她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感动和谢意,更有她那一份真诚的与家长倾心而谈的情谊。以前我也提及多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次我对新来的数学老师却是更加的赞赏,赞赏是她的那份执着的对于孩子们的热爱的要求。因为爱孩子们,所以对他们提出的要求。老师甚至都非常诚恳征求家长的意见,是不是要求太严了,可以告诉我。可想而知家长的态度是绝对的一致,台下一片掌声。我在想我们所给予老师的掌声包含很多,包含对她的劳累,她的真诚,她的对孩子的爱,她的对这个班级的热心,她的对于不是自己的孩子的那一份真心的疼惜,当然还会有很多,但绝不会有哀怨之意,掌声把我们所有人的感激都表述了出来,这是对一位老师最高的敬意。因为有了你们我们才可以这么骄傲的把自己的孩子展现,无论成绩的好坏,他们都有他们最光环的一面,这是每一位家长都自豪的,这更是每一位敬爱的老师所赐予他们的。
最终的最后,刘老师讲了一些意味深长的话语,:孩子们大了,我发现我有点力不从心了。他们不再是我手中那个孙悟空,我现在感到我不能掌控他们了。我也很着急,我希望我们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把我们的这个班级变成最好的,不要让孩子们有一种依赖和侥幸的心理,对于任何课程都要一视同仁,让他们采取正确的学习态度。校长那一天说,他们不能适应你们,你们就去适应他们,也就是说我们改变不了孩子,就要让我们为孩子而改变,请家长朋友们回去之后同孩子们交流,把他们的对我们不满意的地方说出来,我们一定改!
我一直在思考这几句话,孩子们在变,确实是,而我们也必须跟随他们而变,即使是老师也只能如此,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要求。你不进步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可是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都会变得永远正确吗?我们让这么多年的管理经验的老师能提出这么无力的问话,真的是我们老师的不进步吗?时代改进了我们的思想,这无可厚非,可是传统的与优良的作风,我自己觉得还是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传承的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所不可或缺的基本品质。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 第2篇
参加完这次家长会让我感触颇多。
一、孩子们盼望开家长会,因为可以提前放学,打一会儿篮球
以前儿子就和我说过,就盼望开家长会,这样就有时间和很多同学一起打篮球了。因为周六周日可以出来打篮球的同学很少,很多家长都不让出去,或者是要参加补课班。拥有我们家这样宽松环境的很少,所以记得很清楚初一初二的时候每到周六、周日儿子就在家等电话,如果哪个同学可以出来玩了一定会第一个想到找他,因为他没有父母不让出去玩的障碍。有的同学想出来玩,父母又不放心的,就提前给乐凡来个电话,让他一会儿再给打回去。然后同学故意不接,让他家长接,这时候乐凡就说找***出去打篮球,这样同学的家长就会同意。因为儿子在班级的声誉还是比较好的,家长觉得孩子和乐凡一起玩比较放心。有时候我和他爸爸也调侃他,“儿子成了信得过品牌了”。说起信的过这个话题,又想起好像是初一的时候,他班有个同学qzp的爸爸总有火车头体育馆的运动票,这样他俩经常相约一起打篮球,儿子也很懂事,会请qzp喝东西。可是这个同学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稳定,如果哪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了,家长马上就不让出来了。记得有一次,qzp的妈妈邀请乐凡去他们家吃饭,并和qzp一起做作业。儿子就欣然前往了,同学的妈妈给他俩做好饭就出去了,让他俩自己在家吃,其目的就是给他们一个自己的空间,我觉得真的挺好了,如果按照大人们的礼节,儿子一定很不舒服的。
想一想这个时代的孩子多么可怜,渴望有一点和同学一起玩的时间,除了体育课之外就很难满足了。因此,家长会的召开成了孩子们期待的事情。
二、从孩子们的发言中我感觉不到真的东西
由于家长会很频繁,班主任老师也没有那么多要说教的东西,所以就定好主题让一部分学生发言。期中考试完事后的那次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定的主题是“说说来到十班后的变化”。由于都是老师指定的可能吧,讲的都挺好,其实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在于主题本身,而是给孩子一个在大人面前演讲的机会,对他们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觉得很成功,会后也和班主任老师交流了想法。并且我建议下一次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家庭教育,这样让家长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对家长有哪些要求,家长的哪些做法是他们不能接受的,这样家长会就真的对家长有教育意义了。
月考完事的家长会老师真的采纳了我的意见,定的主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自愿报名参加演讲。结果据儿子反馈上次讲过的,这次没有一个报名的。
孩子们的发言千篇一律,妈妈、爸爸如何如何理解、鼓励我,老师如何如何敬业、奉献。不是这些不可以说,是一定要说的,可是我觉得孩子们没有说出心里想说的话,这个年龄的孩子正是懵懵懂懂的阶段,觉得自己是小大人了,其实在大人眼里还很幼稚,反叛心里正盛的时候,怎么能没有自己的看法呢?
我想真正的理由是孩子们有所顾忌,对老师的意见肯定是不能说了,对家长的意见也不能说,说了,家长在众人面前多没有面子?
我不禁有一种悲哀涌上心头,我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对家长对老师。这么小就开始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大官话,中国还有将来吗?
三、老师教育学生尊重父母,父母教育孩子尊重老师
读《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有感 第3篇
在中国的动画片中,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是最受欢迎的作品。我孩子经常津津有味地看, 有时还哈哈大笑呢。我受到孩子的影响, 也看了一两集, 也忍不住笑了。原先我只是以为动画片拍得好。但是看了书之后, 我觉得书写得更好。
这本书真的很棒。一是语言通俗易懂。作者的语言简练, 让人一看就明白了, 非常适合儿童阅读。二是故事富有儿童情趣。书中的故事是一个个独立的篇章, 而且都是在小孩子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 亲切自然, 极富有儿童情趣, 易于孩子阅读。三是富有教育性。这是此书最大的特点。我们希望孩子读书, 其实是希望孩子能从书中受到教育。这是父母和老师鼓励孩子阅读的目的之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大头儿子喜欢坐秋千, 小头爸爸用轮胎给儿子做了一个秋千。大头儿子很高兴, 整天坐在秋千上玩。路过的孩子很羡慕, 希望自己也能玩一玩。可是大头儿子不愿意给其他小朋友玩。小头爸爸看见了, 眼珠子一转, 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 秋千不见了, 大头儿子很伤心, 小朋友们也很焦急。于是, 大伙一起帮忙寻找, 找到轮胎之后, 大家一起动手做秋千, 一起玩耍。最后, 大头儿子获得了小朋友的友谊。其实偷窃轮胎的是小头爸爸, 他用巧妙的方法使自己的儿子受到了教育。任何孩子读了之后, 都会感觉到非常有趣!
“爹打儿子”请外人参加 第4篇
由于人民法院对医疗事故判决的主要依据是各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结论,因此,人们关注法庭外的“医疗法官”——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是否公平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
去年10月,经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调解,北京市第二棉纺厂职工医院赔偿给怀柔县农民于金华各类费用共计20万元。纠纷的起因是于金华腹中遗留了医院为其手术时用的纱布。由于纱布在腹中的霉变和细菌感染,身体上总是散发着一种难闻气味。多年来,她饱受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其中包括婆婆对她的嫌弃和夫妻关系的不和。悲愤中,她利用法律手段为自己讨回了公道。尽管泪水始终伴随她的官司之路,但最后的判决,她还是感到了欣慰。她认为医疗事故鉴定会的结论和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
虽然医疗事故鉴定会作出的结论总体上看是科学、公正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确实存在不少让患者不安、不满的地方,其中较突出的是患者多数认为,医疗事故鉴定方公开不够。患者担心: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连个“外人”也没有,自家人判“官司”,能不“护短”?就能那么公平、公正?正因如此,医疗事故鉴定会的程序和相应法规怎样才能健全和完善,怎样才能公正而不失偏颇,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可喜的是,今年新春前后,一些地方的医务界自发开始了“爹打儿子”,请“外人”参加的医疗事故鉴定会改革的尝试。首先是患者宋某和重庆市外科医院就骨科手术发生了纠纷。因患者不服重庆市渝中区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结论,要求重庆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仲裁。重庆市卫生局决定改革鉴定程序,引进社会监督,除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由医学专家和法医组成外,还在国内首开先河——请检察院、法院、人大、政协等部门的人员作鉴定会监督员。这样的鉴定程序,使不少监督人员、鉴定委员会委员、普通百姓和医务人员都认为,社会监督会使鉴定委员会的工作透明了,使他们在发表意见时会更慎重。这次尝试,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修改沿用多年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法,会有很好的帮助。据了解,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正在进行相关的调研,以利新的鉴定办法更符合法律规定,更能保障医患双方的利益。
参加家长会有感 第5篇
2006-9-20 15:57:20
参 加 家 长 会 有 感
704班闫秋旭家长王云峡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论是作为母亲,还是作为教师,都惟愿教育只在我们心中,而不是挂在我们的嘴上。
2006年9月15日下午3:40,我准时参加了女儿步入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一次家长会,我很在意,也很紧张。可能自己也是老师的缘故吧,至今只参加了二次女儿学校组织的这些活动,不过,这次家长会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颇有感触:
学校和班主任老师为这次会议作了精心的准备。无论是学校分管领导的讲话,还是班主任老师的分班组织家长活动,都蕴含了一种优秀的教育理念。特别是在家长会前,那语文、英语任课老师简明扼要的介绍与要求,给我们这些刚步入中学学习的孩子们的家长指点了经验与方法,这让我受益非浅。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注重经验积累的。但今天听了陈卓老师的一番话,确实感觉这位老师个人素质非常好,思想很有深度,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最欣赏的一点是他从头到尾没有过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是一直在强调孩子品德方面的养成。中国教育始终有“做人甚于做学问”的传统教育思想,同时也是时下所倡导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一种教育的根本。特别是他讲的“好习惯终身受益”更是让我感慨不已。
是的,一个人的成功,除了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有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正常人,非智力因素才是决定因素。非智力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习惯。一个人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品德习惯、思维习惯等,对他今后的成长大有益处,不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监督,他便能自觉地去完成自己的职责,履行自己的义务,为他人、为社会尽心尽责。反之,养成了不良的习惯,纵然家长、老师、社会怎样帮助、教育,甚至法律制裁,国家强制,恐怕都难以改正。正所谓“习惯成自然”。因此,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刘备曾教育儿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教育孩子,就要着眼于小处,发现不良端倪,及时纠正,扼杀其于萌芽状态,切忌纵容。否则“从小偷针,长大偷金。”那种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自然习惯就好了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农民种豇豆,从小就要给它立杆子,引导它顺着杆子向上长,这样才能吸收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才能结出丰硕美观的豇豆。如果等豆苗长大了,见其漫天蔓长,不能开花结果,或是只能结出干瘪瘦小的豇豆,那时才立杆引导,恐怕即使折断一些枝条,也不易再结出好豆子了。教育子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秋旭的老师能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而且付之于自己的整个教育行为中去,真是令人佩服,也庆幸秋旭遇到了一位好老师。另外,杨老师和闻老师真诚地信任、赞美、欣赏和鼓励每一位学生,这不就是可贵的“师爱”吗!虽入学才10天,总能看到作业本上老师简短的留言和认真批阅的痕迹,多是鼓励,几乎看不到批评。
秋旭性格一直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谈,缺乏自信。如果真的拿成绩来说事,这也是我一直很担心的事,我想现在她在班级的状况也不能说优秀,也许就是这样的担忧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而导致孩子如此的性格。今天在与陈老师的交谈中,有两件事情让我感到惊奇和高兴。原来在推选班干部和参加校队活动时,她主动而大胆的毛遂自荐,她变了,她变的自信了,有勇气了,这要感激陈老师的教育理念,保护了孩子的自信心,真是难得。本来一直很想知道旭旭在班里到底属于哪个层次,今天听了陈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颇受教育。成绩固然重要,但孩子的人格培养更重要。
现在经常面对秋旭的表现,做着“转换角色”的“游戏”,不断反思自己做老师时的言行,学生家长会怎么理解;自己做家长时的言行,孩子的老师会怎么理解。旭旭倒对她的成绩满不在乎,我也有点拿不定主意是应该严厉地批评她呢,还是也表现出满不在乎的样子,不要培养她过多关注考试成绩的意识。想起一篇介绍一位母亲每次开完家长会,都是将老师的指责埋藏在心底,而告诉自己的孩子他是多么优秀的文章,就提醒自己不要做一个世俗的母亲。就如陈老师所说,对孩子关注的内容真的有很多,孩子是动态的,干吗关心她和别人比的结果呢?又何必只盯在成绩上呢?不是每天都在欣慰她的进步吗?这就够了。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任务,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学校、家庭、社会要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因而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固然重要,但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教育一样重要。同时当好一个称职的家长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把握好激励的度。现在,很多的家长都认为表扬孩子孩子容易接受,就出现了“表扬”泛滥成灾的状况。孩子作业做完了,表扬;孩子饭吃完了,表扬;孩子洗了一次碗,表扬,表扬几乎是信手拈来,久而久之,在孩子心目中,表扬来的太容易了,并且也习惯了表扬,对于逆耳的忠言是半句就听不进去的!
其次,做好孩子心目中的表率。现在好多家长把管教孩子的希望全寄托在老师身上,这是不正确的。一类家长认为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就听老师的话,不是老师管,我们是没有办法的。还有一类家长认为孩子对家长的言行持怀疑态度,孩子总认为家长的言行有错,不相信。这两种现象都是做家长的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没有树立起来,不能在孩子心目中起榜样表率的作用,失信于孩子。这样,孩子自然就不听家长的了。
第三,与孩子经常交心谈心。要经常与孩子交谈,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卢梭曾说:要把孩子当孩子!我理解是,是基于对孩子心理生理发展水平的了解,是基于对孩子正确的关爱和保护。是要家长蹲下来,把心放低,从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言行。而不是把孩子当大人,高抬孩子,用大人的思维去想像孩子。尊重孩子,其实就是真正地把孩子当孩子。关心孩子冷暖是爱,抚平孩子心灵创伤是爱,让孩子拥有和享受诗般的人文熏陶,浸润感染于我们给他们的博大情深的人文情感,遨游惊喜于神秘浩瀚的知识宫殿,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爱,一种取之广博,赋之高远的爱。
参加家长会有感 第6篇
—家长会有感
今天,应校方邀请,我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有幸参加了三中召开的家长会,早上7:20我准时到达了会议地点。学校领导教师在门口热情地迎接着家长的到来,学生代表文明有序的引导各位家长到指定地点就坐,一切井然有序。充足的准备工作,预示着家长会的圆满成功。
迎着清爽的晨风,家长会拉开了序幕。
首先由郑子岳教授作了声情并茂的家庭教育讲座,郑教授的教育指导犹如黎明前的曙光照亮了各位家长的心灵。原来教育要讲究方法,有方法的教育才会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原来教育要讲究智慧,有智慧的教育才会打造孩子智慧的人生;原来教育也要讲究艺术,艺术性的教育才会取得艺术的教育效果。下面我对感受深刻之处回味一二。
1、家庭教育要“拘小节”。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对孩子要细心,勤于观察、细于察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家庭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对孩子要有耐心。
3、做到能蹲下来和孩子讲话。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能用家长的权威压孩子,要做孩子的朋友。
4、家庭教育重在习惯的培养。例如:上课认真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虚心求教等,贵在坚持,习惯成自然。
5、对孩子多鼓励、少批评。及时肯定孩子的闪光点,当孩子失败时切勿冷言相向。
6、身教大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郑教授谦恭的态度,严谨的风范,科学的指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家庭教育”讲座结束后,班主任徐老师带领各位家长回本班教室座谈,近距离沟通了孩子的情况。教室里干净整洁,布置活泼、充满生气,班主任班情介绍情真意切,使我们置身于一个文明、和谐、上进、温暖的集体之中。听徐老师介绍,学校目前正摸索“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对学情介绍,我很感兴趣,因为我家的孩子学习自主性不强、性格沉稳且不好表现,这种兵教兵式的学习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利于中等生的学习与提高;组内同伴交流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大大的提高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我家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长进,年级排名前进了138名,这么大的进步凝聚着老师的辛勤培养,无限感激之情溢于笔端,在此道声:老师,辛苦了!谢谢!
参加儿子家长会有感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