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凡的一年范文
不平凡的一年范文(精选5篇)
不平凡的一年 第1篇
正是由于被赋予了这么多意义,人们已经习惯于将目光投向2015年、2020年等等这样听起来很近但又有那么一点遥远的年份。因此,回首十年,回首“十一五”,展望新十年,展望“十二五”这样的宏大叙事占据了岁月之交的当下。
然而,正如《让子弹飞》中汤师爷的一番话,“酒要一口一口地喝,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当下已经悄然开始了的2011年,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重中之重。
哪里有建设项目,哪里就有工程机械的身影。中央政府的一号文件敲响了水利建设的锣鼓,10年内4万亿元的投资额令人感受到国家对于水利建设和水利改造的魄力。粗略统计,仅2011年,水利新开工重大施工项目就有近500个,项目总投资额近2000亿元。
与此同时,各个领域基础建设重大项目的2011年实施规划也相继出台,综合各有关部门文件,可以看到相形之下,比水利建设更给力的项目不胜枚举,例如,铁路新开工重大施工项目有70个,项目总投资额达7000亿元。
事实上,不同的施工项目拉动的是不同的产品类型。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摊铺机,这些市场销量及保有量较大的产品在2011年所面对的市场有共性,也有不同。但无论如何,这些数字对于工程机械企业和用户来讲,都意味着巨大的财富虽然工程机械的采购在这些数据中只能分得一杯并不太大的羹,但这足以使得整个行业为2011年感到欢欣鼓舞。
在行业的普遍预测中,2011年似乎是行业将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稳健增长的一年,部分行业已经对产能过剩问题亮起了红灯。幸而市场依旧存在,企业仍有足够的时间从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升级。
不平凡的一年心得感悟 第2篇
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从众志成城防汛抗洪到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在这一年里,有太多的成绩带给我们骄傲,也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工作中的经验是财富,工作中的教训也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总结。”诚然,对于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年终总结的确是不可或缺的“规定动作”,它连接着昨天与明天、希望与力量,引领着我们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其作用不容小觑。然而,不少党员干部的年终总结“满满都是套路”,说到成绩“洋洋洒洒上万言”,谈到问题“轻描淡写如清汤”,提及谋划“摇旗呐喊放空炮”,最终只能沦为“纸糊的成绩、塞抽屉的报告”。因此,笔者认为年终总结应当实事求是,切莫“跑偏”。
总结成绩要把正“方向”,切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硬把“心想”写成“事成”。“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年终总结是反映党员干部工作生活的一面镜子,是督促党员干部成长的“助燃剂”,每个人都应从头至尾好好“捋一捋”。一是只要“干货”不要“水货”。实际工作中,不少党员干部刻意追求鸿篇巨制,“眉毛胡子一把抓”,凡是能沾边的工作一股脑儿往材料里塞,记流水账般“洋洋洒洒千言、澎澎湃湃万字”,犹如道不尽的成绩和述不完的感触,最终却只能沦为“四不像”和“大杂烩”。二是只要“实绩”不要“虚绩”。“夸夸其谈”式的总结材料,无论写得多么天花乱坠、精彩绝伦,终将只是“空话”堆砌、“假话”连篇、“套话”累牍,既不能成为工作实绩,也无法反映基层群众的真实态度,对后续工作更起不到借鉴作用。三是只要“和而不同”不要“千篇 一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虽说党员干部的工作任务都大同小异,但总有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之法,因此年终总结不妨立足自身实际、体现自身特色,以我口说我心、以我笔写我干,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查找问题要瞄准“轨道”,切勿“蜻蜓点水、不痛不痒”,硬把“小病”憋成“大病”。俗话说:“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做好年终总结的过程理应也是自我检视的过程,倘若年终总结不能把一年来的沉疴积弊一一找出来,厘清思路后再“对症下药”,来年的工作必定也会“输在起跑线上”,甚至让“小疾”硬生生地拖成“大患”,最终影响党的事业。因此,要勇于“揭短亮丑”,坚持“鸡蛋里面挑骨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提高工作质量水平的“垫脚石”,年终总结不妨多树立危机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鼓起勇气去闯一闯“矛盾窝”、捅一捅“马蜂窝”,把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点开点破,仔细看看有哪些错误应该避免,哪些缺陷有待弥补和完善。与此同时,要勇于“追根溯源”,坚持“一竹竿子插到底”。马克思曾说过,“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提出来时,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了”。面对问题,要勇于像“解剖”麻雀一样“解剖”自己,找准问题的症结及深层次原因,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追根溯源,真正让年终总结回归本源。
谋划未来要校准“航线”,切勿“雾里看花、虚无缥缈”,硬把“规划”吹成“鬼话”。“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好的总结,利于当下,益于将来。年终总结意味着收尾,但不是收场,更不是结束,它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打实、硬碰硬的谋篇布局,推动下一年度工作站上新台阶、迈上新层次。莫“纸上谈兵”,谋篇布局当扎根于“民”。“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把握好老百姓的心理,知道什么是群众想要的、什么是群众期盼的,才能将来年的计划制定的切合实际,不至于像“空中楼阁”般难以落地。莫“满嘴忽悠”,谋篇布局当着眼于“干”。当下,不少党员干部在撰写下年计划的时候,不顾实际、胡吹大气,自导自演、自说自话,根本不管能不能完成,都想着先把上级领导哄高兴了再说,最终却落得“空炮不响、哑炮不绝”的尴尬局面。“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谋篇布局当少一些空洞的说辞,多一些务实的举措,找准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拿出推进落实的“路线图”和“施工图”,真正把年终总结成果巩固住、转化好。
2015将是WTO不平凡的一年 第3篇
就例行工作而言,今年WTO成员的任务很多。第五次“促贸援助”全球审议将于今年6月底举行,以“降低贸易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为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与《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相契合。巴厘岛协议其他议题实施同样任重道远,特别是农业和最不发达国家关注的议题,包括粮食安全问题永久解决方案的达成和最不发达国家服务豁免机制的实施。此外,联合国还将制定“后2015发展议程”,贸易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如何更好地帮助发展中国家享受到多边贸易体制的益处,是摆在WTO成员面前的难题。更加严峻的挑战还在于WTO的谈判功能。阿泽维多总干事在新年贺词中指出,2015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WTO面临很多挑战,虽然巴厘岛部长级会议上达成了WTO历史上第一项多边贸易协定,但多边谈判步伐令人失望,WTO需要更快地达成更多的贸易协定。
多哈回合谈判启动已经13年多,但受制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市场开放上的严重分歧,谈判几度陷入停滞,至今仍没有重大进展。WTO总理事会在2014年11月决定将工作计划的截止日期推迟到2015年7月。各方虽然对截止日期没有意见,但在实质内容上分歧依旧,特别是美国与新兴经济体的较量渐趋激烈。
近日,美国贸易代表弗罗曼在路透社上撰文要求多哈谈判必须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要平等地处理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与印度、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农业国内补贴。弗罗曼进一步认为,WTO成员应尽快启动关于贸易、投资与发展的大辩论,如果少数国家仍然教条式地反对自由化的整体概念,多哈回合的很多基本目标将无法实现。弗罗曼甚至提出,如果多边谈判无法取得进展,双边、区域和其他自由化倡议将会加快。
2015年1月24日,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巴西、印度等25个WTO成员将在达沃斯举行小型部长会议,讨论多哈谈判的前景问题。弗罗曼的先声夺人,毫无疑问将给会议增加一些火药味。弗罗曼此举是奥巴马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无奈之举,也是其左右思量的必然选择。贸易一直不是奥巴马政府的优先议程,现在国会又由共和党把持,政府没有谈判的快轨授权,手中无牌可打,只能通过指责新兴经济体来取悦国会。同时,关税等传统议题可通过双边和区域自贸谈判解决,国内产业界对多哈回合早已失去兴趣,重心转在竞争政策、国内规制等所谓21世纪议题上。此外,印度在《贸易便利化协定》实施上的强硬态度也让美国对多边谈判的信心大打折扣,为其提供了抽身而退的可能。
在笔者看来,多哈回合是中国作为WTO成员首次参与国际规则制订,作为新晋的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三大国,推动贸易自由化、赢取国际规则红利才能更好地帮助中国统筹两种资源、两种规则。虽然中国在参与《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环境产品等诸边谈判,但在这些谈判中面临的压力也不次于多边。因此,无论是多哈回合晚结束,还是多哈回合不结束,都不符合中国的基本利益。同样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与利益相伴的是义务,中国也需细思量如何更好地统筹多边、诸边、区域和双边谈判,确保“两个轮子”不仅一起转还要转得好。
不平凡的一年感悟作文 第4篇
这位“不速人客”的到来、让那些正在吃年夜饭的医护人员和建筑工人,不得不放下碗筷,离开父母,离开孩子,奔赴到抗击病毒的前线,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每天一觉醒来,我都会关注新闻上今天疫情的情况,那些用生命呵护生命的白衣天使,却像一粒定心丸一般,使我们不再惊慌、着急。
疫情就是战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十天的建成,全部都归功于那些日夜不停工作、连水都喝不上的建筑工人们。他们若不是累到不行,怎会在那冰冷的泥土上睡觉!明明自己的手指已经受伤,偏要咬察牙关,坚持工作。工友劝他休息,他却继续工作。外国人说:“十天建起一个世界顶级医院,真是个奇迹!”
哪里有奇迹?只是那群不曾休息,坚持工作的工人们,他们也是肉体凡身,你可知,他们为何不愿休息?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坚信:提前一分钟完成工期、就能抢救一位病人!
那些白衣天使们也同样如此。她们连续24个时不上厕所,而是穿上成人纸尿裤,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因为她们怕耽误的这点时间,来不及抢救一位病人和浪费这身伤护服。当她们脱下这身防护服,脸上到处都勒出压痕,她们却笑着说:“这是最美的战绩。”她们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她们睡觉的姿势看着真让人心疼!她们的精忠报国和赤子之心让我为之震撼,她们的所做所为都表明,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役,让国家恢复昔日的太平!
自从新冠状病毒确诊后,各大网站都在热播出事,钟南山教授也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一定不能出门,一旦染上了,就算治愈了,后遗症在也会拖累后半生”由此可见,今年的冠状病毒有多历害,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克星。比如,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方,如果非要外出。一定要佩戴口罩,保持手部卫生,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归根到底,还是不出门,出门必须带口罩,这就是在为国做贡献,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个春节与以往不同,少了欢乐,少了聚会,每个中国人都参与着这场战役,每个中国人无不牵挂着这场战役的情况,每个中国人都希望白衣天使们和建筑工人们能踏香归来!愿这场病毒的突如其来,只是虚惊一场,愿中国早日恢复昔日的繁荣!
我国外贸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 第5篇
2015年,国内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并呈前低后高、小幅波动态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6%,较上年放缓0.3个百分点。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全年销售额同比增长4.5%。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较上年提升15.4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经济增长“稳定器”的作用。
全年消费市场主要特点:
一是新兴业态快速发展。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0.8%。
二是智能绿色产品销售旺盛。限额以上通讯器材、家电销售分别增长29.3%和11.4%。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4G手机销量同比增长75.9%,一级能耗冰箱、空调销售量分别比冰箱、空调类销售量增速高出13.3和12.9个百分点。全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3.4倍。
三是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下单位餐饮收入增长13.6%。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44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
四是区域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社零总额比重为13.9%,比上年扩大0.2个百分點,增速从2013年以来一直保持快于城镇态势。中西部地区消费领跑。
五是消费价格小幅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4%,涨幅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商务部监测显示,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升0.6%,涨幅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二、关于对外贸易情况
2015年是我国外贸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据海关初步统计,2015年,全国进出口总值24.58万亿元,同比(下同)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外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2015年全年外贸运行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继续保持第一贸易大国地位,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我国出口情况仍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据WTO统计,2015年1—11月,美国(-6.8%)、德国(-11.2%)、日本(-9.4%)、韩国(-7.4%)、香港(-3.1%)、印度(-17.5%)、南非(-9.5%)、巴西(-16.0%)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均为负增长,比我出口降幅(-2.5%)分别高0.6至15个百分点。我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升至约13.4%,比2014年提高1个百分点。1—11月,我国进出口比美国多566亿美元,其中出口多6672亿美元,继续保持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地位。
(二)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保持增长,成为拉动出口的主要力量
2015年,一般贸易出口12173亿美元,增长1.2%,占外贸出口53.5%,比2014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7978亿美元,下降9.8%,占外贸出口35%,比2014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
(三)从主要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增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机电产品出口13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0.1%,占外贸出口57.6%,比2014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
(四)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出口保持增长,成为出口的主力军
2015年,民营企业出口1029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外贸出口45.2%;外资企业出口10047亿美元,同比下降6.5%,占外贸出口44.2%;国有企业出口2424亿美元,同比下降5.5%,占外贸出口10.6%。
(五)从主要市场看,市场多元化取得进展
2015年,我国对印度、泰国、越南等国出口分别增长7.4%、11.7%和3.8%。对美国、东盟出口增长3.4%和2.1%。对欧盟、日本、香港等传统市场出口分别下降4.0%、9.2%、8.7%。对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分别下降35.2%和21.4%。
(六)从地区情况看,中部地区占比提升
2015年,东部十省市(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出口19015.6亿美元,下降2.0%,占外贸出口83.5%,比2014年提升0.6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出口1826.9亿美元,下降1.5%,占外贸出口8.0%,比2014年提升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出口1923.2亿美元,下降11.5%,占外贸出口8.5%,比2014年下降0.7个百分点。
(七)新型商业模式保持快速增长
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商业模式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增速高达30%以上。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增速超过70%。
(八)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国内需求走弱等因素影响,进口仍在低位运行,但质量效益提高
2015年,我国原油、塑料、大豆、天然气、纸浆、谷物、铜精矿等10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增价跌,合计减少付汇18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万亿元),大幅降低了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了效益。
三、关于吸收外资情况
2015年,全国吸收外资规模稳步增长,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吸收外资规模再创新高。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
二是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12月,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7339.7亿元人民币(折1186.3亿美元),同比增长6.2%,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
三是外资质量持续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70.5亿元人民币(折7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61.1%。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2452.3亿元人民币(折395.4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增长,实际使用外资583.5亿元人民币(折94.1亿美元),同比增长9.5%,占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23.8%。
四是东部地区引资保持良好势头。1—12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9%。长江经济带区域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1974家,同比增长7.8%,占全国新设企业总数的45.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44.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占比为16.2%。
四、关于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情况
对外直接投资。2015年,我國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55个国家/地区的6532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7350.8亿元人民币 (折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截至12月底,我国累计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4万亿元人民币(折8630.4亿美元)。
2015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上亿美元的国家/地区有54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13个,分别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新加坡、荷兰、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卢森堡、老挝、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和巴西。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的49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占总额的12.6%,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和泰国等。
2015年,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达868.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73.6%。对东盟和美国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了60.7%和60.1%;对香港投资增长8.3%。
对外承包工程。2015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596亿元人民币(折1540.7亿美元),同比增长8.2%,新签合同额13084亿元人民币(折2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带动设备材料出口161.3亿美元。
2015年,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721个(上年同期662个,增加59个),合计1758.5亿美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7%。其中,上亿美元项目434个,较上年增加69个。
截至2015年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累计签订合同额157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0892亿美元。
对外劳务合作。2015年,我国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53万人,较去年同期减少3.2万人,同比下降5.7%。年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102.7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1万人。截至2015年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02万人。
五、关于服务外包情况
2015年,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总体向好,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离岸服务外包保持稳步发展。2015年,我国企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309.3亿美元,执行金额966.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2.1%和18.9%。
二是主要发包市场格局相对稳定。2015年,我国企业承接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的服务外包执行额分别为150.6亿美元、98亿美元、95亿美元和54.8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7.5%、17.6%、28%和-9.8%,合计占我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的61.6%。
三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业务快速增长。2015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481.3亿美元,执行金额394.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55.1%和61%,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6.9%。
四是“一带一路”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高。2015年,我国承接“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8.3亿美元,执行金额12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和23.4%。
五是离岸服务外包的结构日益优化。2015年,我国企业承接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的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分别为316.8亿美元、91.7亿美元和237.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8%、16%和27.4%,占比分别为49%、14.2%和36.8%。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动漫及网游设计研发、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等外包业务快速发展,带动服务外包业务结构稳步优化。
不平凡的一年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