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精选9篇)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1篇
石狮市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
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题目公布
参加石狮市教师资格认定能力测试人员:
教师资格认定能力测试科目分上、下午分别测试,请相关人员按以下通知时间到指定地点参加测试:
一、报到时间:
5月23日上午8点报到,下午2点30分报到。
二、报到地点:
石狮教育局报告厅(凭身份证原件入场)
三、测试科目时间安排:
5月23日上午测试科目:初中英语,小学英语,幼儿园,小学语文,初中语文; 5月23日下午测试科目:初中数学,初中化学,初中美术,初中体育,小学体育,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小学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
四、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说课题目 小学英语
1.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北师大版)Unit 7 Lesson 1课文部分 2.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北师大版)Unit 8 Lesson 2课文部分 3.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北师大版)Unit 9 Lesson 1课文部分 4.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北师大版)Unit 10 Lesson 1课文部分 5.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材(北师大版)Unit 11 Lesson 2课文部分
初中英语
1.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5 Topic 1 Section B 2.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C
3.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 Topic 2 Section B 4.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7 Topic 2 Section A 5.仁爱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8 Topic 1 Section C 初中美术
教材版本:初中美术(人民教育出版社)1.《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2.《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3.《凝练的视觉符合》 4.《喜悦与收获》 5.《平面设计的盛宴》
初中数学
1.华师大2013教育部审定版八(上)数学教材P2729 第12章 §12.2.3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2.华师大2013教育部审定版八(上)数学教材P1819 第12章 §12.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3.华师大2013教育部审定版八(上)数学教材P3234 第12章 §12.3.2 两数和(差)的平方 4.华师大2013教育部审定版八(上)数学教材P7881 第13章 §13.3.1 等腰三角形三边的性质 5.华师大2013教育部审定版八(上)数学教材P112114 第14章 §14.1.2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初中语文
教材版本:语文版八年级(下)
1.语文版《背影》第二课时
2.语文版《永久的悔》第二课时 3.语文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二课时 4.语文版《桃花源记》第二课时 5.语文版《湖心亭看雪》
小学语文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第6主题单元“眼睛”《永生的眼睛》第一课时 2.第8主题单元“舟船”《跳水》第一课时 3.第10主题单元“路”《丝绸之路》第一课时 4.第11主题单元“快与慢”《挑山工》第一课时 5.第12主题单元“回归”《朱鹮飞回来了》第一课时
小学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2012年版)(六年级上册)1.第8课 文本特效 2.第10课 逐帧动画 3.第11课 形状补间动画 4.第13课 引导路径动画 5.第14课 遮罩动画
初中信息技术
教材版本:福建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2012年版)(八年级上册)1.活动二 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
2.活动三 图像的色彩调节 3.活动四 图像的合成 4.活动五 图像的修补与特效 5.活动六平面设计
初中化学
教材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册 1.第二章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第1课时 2.第二章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第1课时 3.第三章第三节物资的组成第1课时
4.第四章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1课时 5.第五章第二节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第1课时
初中体育 教材水平四
1.如何提高跨越式跳高初学者的助跑与起跳 2.篮球;基本防守练习——滑步 3.结合体育中考如何上好一节耐力跑 4.体操;鱼跃前滚翻教学 5.足球;如何上好一节运控球技术
小学体育
1.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一 单手持轻物掷远 2.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 快速跑 3.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二 跨越式跳高 第1课时第2课时第1课时
4.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第1课时 5.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 足球脚背内侧踢球 第2课时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学习交往 《我是人气王》 2.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欣赏自我 《扬起自信的风帆》 3.五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我爱我家 《我心目中的父母》 4.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自立与自主 《让我自己出主意》 5.六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再见,我的童年 《童年的脚印》
幼儿园
教材版本:福建省幼儿园教师用书
1.《做个守时的孩子》健康领域 大班下册P5 2.《海豹到哪里去了》语言领域 大班下册P40 3.《感恩的心》 社会领域 大班下册P118 4.《认识时钟整点》 科学领域 大班下册P185 5.《喜羊羊和灰太狼》艺术领域 大班下册P272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2篇
1、能用所学单词和句型表述周围的人和物并作记录;
2、能用英语描述伦敦及其他地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优良情操;
3、能在生活中表述自己将来的打算和采访、记录他人将来的打算;
4、用will谈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写的能力;
5、学会运用形容词比较句型,培养学生比较和描述两个人差异的能力;
6、掌握乐器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比较和评价;
7、通过学说美国城市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美国的一些知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
8、学会使用was和were谈论过去的事情和情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留心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9、能询问及讲述上周末的活动情况,学习掌握规则动词的过去式,让学生热爱劳动,懂得关爱家人;
10、能描述发生过的事件,描述自己或他人身体不适的状况及原因,掌握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变化及发音。
二、教材分析
1.总体知识结构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共有11个模块,其中一个是复习模块。在各模块有两个单元,每单元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首先是listen ,point and find“I want”。在这部分学生会看到本单元的基本故事,书中的小朋友在用英语互相交流。学生要认真听,认真看,理解他们在干些什么,说些什么,然后努力去学着说。然后是Listen and say。这部分是对重点句型的练习与巩固。接着是practise。这部分设计了一些课堂活动。学生可以按照书中的范例,运用前面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用英语听、说、做、玩、演的技能。第二单元还专门设计了listen and say.then sing。在这里,同学们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唱一唱,说一说,玩一玩,做一做,动动脑筋,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基础上,继续侧重学生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同时也继续要求学生在写能力方面进行要求,引导学生写出简单的小短文。比如书信,海报等。继续对出现在每一个模块中的语法点进行形象的,生动的讲解。做好小学阶段的复习工作。在复习阶段,应该注意区别优秀生和学困生,加大练习量,让学困生吃饱的同时,优秀生吃好,复习中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复习重点。
2、重点
(1)提高课堂效率。
(2)养成良好的听英语、读英语、说英语的习惯。
(3)发音清楚,语调正确,书写工整。
3.难点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3篇
一、创设有效情境, 诱发已有经验
数学学习具有累积性, 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 是对所学知识和经验的深化与发展。因此, 教师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 创设基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情境, 但这个情境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 有数学意义的。借助有效数学情境, 构建数学模型。激发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动机和兴趣, 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并努力把已有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 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分类, 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比较熟悉直角、平角、周角及等腰、等边三角形等有关知识;经过三年半的学习, 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如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 主动探究知识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时, 我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已有经验, 将三角形拟人化, 创设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争论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提出“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你认为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为什么”等问题。通过质疑、争论,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 并能充分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 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
二、经历探究过程, 渗透转化思想
2011年版课标中所说的数学基本思想指的是抽象、推理、建模。面对数学问题, 如果直接应用已有知识不能或不易解决该问题时, 人们往往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转化形式, 直到转化为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最终使原问题得到解决, 这种思想方法称为转化 (化归) 思想。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合理取舍、有所侧重地进行数学思想渗透, 还要结合情境让学生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三角形内角和”蕴含着“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生从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过程中, 体会、感悟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转化成一个平角, 而平角就是180°。
因此, 我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 将学生分成锐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等腰三角形组4个组。每个同学按小组的要求, 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用∠1, ∠2, ∠3标出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让学生验证。一是测量的办法;二是剪拼的办法, 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 (学生剪拼) 。
这样学生就能充分经历用两种不同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过程, 对这个过程进行了深入体验, 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
三、丰富活动过程, 形成活动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的结果。也就是,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探究活动需要在多种活动中形成与提升。因此, 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做”的机会, 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经验。学生初次经历探究活动过程时所获得的经验是初级的、粗浅的, 需要继续经历一些形式不一、而本质相同的数学活动, 并在交流、讨论等活动的作用下, 使数学活动经验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为什么刚才在测量时有的小组测出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呢?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去给课前两个争论的三角形评评理, 看看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认识, 并逐渐内化这能够理解的、合乎逻辑的、抽象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巩固与应用阶段, 设计了3道练习题, 有效促使学生的经验提升。第一题:想一想, 已知一个锐角三角形的两个的度数, 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度数, 求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一个钝角三角形的两个的度数, 求第三个角的度数。第二题:算一算, (1) 我是等边三角形, 求三个的度数。 (2) 我是等腰三角形, 顶角是96°, 求两个底角各是多少度。第三题:长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把长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学生通过逐层递进的练习, 不仅能进一步体验到计算不同三角形内角的度数, 而且能进一步发展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及空间观念。学生经历连续性的数学活动, 也能有效地促使低水平的经验发展和升华。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北师大语文四年级教案下册 第5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
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教学难点:
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方法:
1、“读读”主要是练读台词,有感情地根据场景、人物特点有滋有味地练读台词。
2、“议议”通过结合日常生活,人生经历来进一步理解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演演”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生动具体地外现出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课文属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读读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违犯 务必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3、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⑴这个独幕剧中共有 个人物,分别是
⑵故事发生在 (时间)(地点),主要讲。
4、初读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二、学习探究
1、一起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从题目上找出一些问题。
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我要和同学解决这些问题。
2、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反复朗读他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把这样的语段画出来,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的想法。
我的体会是
3、我真的很喜欢这篇课文,我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和同学演一演。
4、学了这篇课文从写法上我的收获是
三、拓展延伸
下面也提供了一篇小文章,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试着改编。
公鸡的脸红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大森林里,住着公鸡、小兔、小鸭和小松鼠,他们四个人是邻居。
一天早上,小兔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大哥,请借一把铲子给我吧!我想去挖萝卜。“公鸡摇摇头,说:”不借,不借,我还要用呢!“
中午,小鸭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哥哥,我的蝴蝶结解不开,你能用你的尖嘴给我解一下吗?“公鸡说:”不行,不行,没看见我正在吃饭吗?没空!找别人去解吧!“
晚上,小松鼠来到公鸡家,对公鸡说:”公鸡哥哥,明天早上我有事,请你把我叫醒,好吗?“公鸡说:”不行,不行,那样我的嗓子会哑的!“
深夜,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风刮走了,公鸡急得又叫又跳。小兔、小鸭、小松鼠赶紧过来,他们一起帮公鸡修好了屋顶。
看着修好的屋顶,再看看小兔、小鸭、小松鼠,公鸡的脸红了。
提示
公鸡的脸红了
(独幕剧)
时间:很久以前的一天
地点:一片大森林里
人物:公鸡、小兔、小鸭、小松鼠
[幕起,公鸡正在家中梳洗打扮,兔子上。]
小兔公鸡大哥,请借一把铲子给我吧!我想去挖萝卜。
公鸡(摇摇头)不借,不借,我这铲子是新买的,再说啦,我还要去沙滩挖土呢!
[小兔下,小鸭上。]
小鸭公鸡哥哥,我的蝴蝶结解不开了,帮我解一下吧!
公鸡(吃饭)你没看到我正在吃饭吗?没空!找别人去解吧!
[小鸭下,小松鼠上]
小松鼠公鸡哥哥,我妈妈明天一早就要回来了。我要去接妈妈,麻烦您把我叫醒。
公鸡(摆摆手)不行,不行,这样的话,我的嗓子会哑的
[小松鼠下。晚上到了,公鸡正在睡觉。刮大风,下大雨,动物们被惊醒了。小兔、小鸭、小松鼠上。]
小兔这风怎么这么大呀?
小鸭(走到窗前)好大的雨呀!
小松鼠这么可怕的夜晚,我的邻居们不知怎么样啦?
[公鸡的屋顶被风刮跑了。]
公鸡(又叫又跳)救命啊,救命啊!我的屋顶被刮跑了,快来帮忙呀!快来帮忙呀!
小兔这是谁在叫呀?我得出去看看。
小鸭咦,这是谁的声音?是不是谁家出事啦?得去看看。
小松鼠这不是公鸡的声音吗?他怎么啦?我还是去看看吧。
[小兔、小鸭、小松鼠走出家门。]
小鸭原来是公鸡在叫,咦,他的屋顶呢?
小兔他的屋顶被风刮跑了。不知公鸡怎样啦?
小松鼠我们还是帮忙修屋顶吧!快点,回家拿材料吧!
[小鸭、小兔、小松鼠忙开了。]
小兔我来钉屋顶。
[搬张凳子,站上去,手里拿着头准备钉。]
小鸭(一摇一摆)我来扛木头。
小松鼠我来递给你,小兔姐姐。
[小兔、小鸭、小松鼠一起修屋顶。一会儿,风停了,雨住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感动地)谢谢你们,我的邻居们。
(惭愧地)以前,我真对不起你们。以后,我一定成为你们的好邻居。
四、相关链接
认识课本剧
课本剧其实就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戏剧,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由演员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戏剧语言来表现。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也就是演员说的台词)、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人物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这些内容在剧本中用方括号” []“表示;此外还包括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在剧本中用圆括号”“表示。舞台说明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根据戏剧情节的繁简和结构的长短,它可以分多幕剧和独幕剧两种形式。
多幕剧通常分成第一幕、第二幕等好几幕,独幕剧不分幕,剧情不长。《公仪休拒收礼物》就是独幕剧。”幕起“,就是幕布拉开的意思;”幕合",就是幕布闭合。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个性化识字,鼓励交流学习经验,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2)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文章的内容。
(3)学习做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拥有一双不平凡的手,你们都用手做了些什么呢?”(绘画,跳舞,弹琴)
“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我们的手是怎样的?我们的手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好,同学们真爱动脑筋,相信你们学了课文会有更大的发现。”
(在导入课文学习中,我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巧设疑问,“用手做些什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来激发学生想像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由于学生的识字量是有差距的,识字能力也存在差别。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注意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自学生字,与同学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经验。)
2、请同学们再发出声认真自由读课文,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
(第八册的阅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学会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够做简单的批注。所以在阅读中,我常引导学生做简单的批注。它的方法可以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是注明理解的含义,还可以是勾画感触最深的句子)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新词。
(2)抽读诗歌。
(识字过程中应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才会激起学生的识字兴趣,收到好的效果,)
(3)同学间交流批注情况后汇报,师小结并板书
电线
桥
我们的手是 船
小鸟
(在此环节中,不仅要板书学生理解的内容,还要小结学生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后文的教学)
三、细读理解
1、(由板书导入)齐读黑板的板书。
思:句中的“是”字能换成什么字,使句子的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四句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师:谁也来模仿说一句带“是”的比喻句。
(此时,让学生造几个类似的句子,能加强对带“是”比喻句的理解和运用。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师:书中是怎样描写这些比喻句的?(师引读板书的内容,生接读相应课文。)
2、(由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引入)学习诗歌。
(1)学习第一节
师: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个别同学读第一节的内容,其他同学思考后,小组讨论汇报。(学生的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思想健康即可。)
(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三、四节
指名读。思:为什么把我们的手比喻成“桥”、“船”、“小鸟”?
学生发表个性化见解,并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师适当地指导朗读。)
(“顺着学情,因势利导”是我的教学特色。本课中,我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后,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感悟。)
四、品读感悟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我们的“手”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传递美好的感情)
(此问题,先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采取多种朗读方试,如:赛读、表演读以体会文章的内涵。)
2、师生接读。
3、分组对读。
4、引导学生背诵。
师:“同学们,伸出你们不平凡的双手,看看象什么?”(枫叶、海星、如来佛的五指山)
师:“我们还可以用手来表示什么不同的含义呢?”(再见、抱歉、ok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相信你们也能模仿课文写一节诗。”(生仿写,再选择优秀的句子补充板书。)
(学生能够读懂课文,也就有了仿写的基础,但还必须有仿写的内容,即有东西可写。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毕竟生活是创做的源泉。让学生在这些个人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自然生活中观察、分析、体悟,学会用鲜活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感受,使之“仿”、“创”结合,写出新意。尝到“用我眼看世界,用我手写我心”的甜头和乐趣。此时,教师再挑选精美的句子填入板书的括号内,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的练习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总结回顾
同学们真不愧是小诗人。只要人们心手相连,就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六、布置作业
1、写好生字新词。
2、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写几节诗。
3、摘录描写“手”的词语或句子。
(“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
[评点]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7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DD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DD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DD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D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8篇
一、结合语境, 有效操练
巧妙灵活的语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直观的语境, 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直观的语境, 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并自主建构知识 (苏杰2015) 。情境教学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 案例一
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
1. Revision (提醒学生注意学科首字母大写)
游戏规则:say something to describe a subject, the others guess, 例如:
S1:I’m Wang Le.I can play basketball in class.
I like it very much./It’s fun.
Ss:It’s (PE) .
2.T:Look, who are they? (教师可出示课文图片)
S:They’re...
T:Where are they?
S:They’re...
T:What subjects does Wang Bing like?
S:...
T:What subjects does Yang Ling like?
S:...
让学生小组合作, 尽可能离开书本, 配上动作并有感情地表演对话。
T:Please ask your friends.Let’s try to finish Fun time.
S1: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S2:I like...
S3:I like...
...
3. Check it — Ask and answer
(二) 案例二
Unit 3 My day
T: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Mike’s day?出示句型“I...at...”, 让学生自由回忆且说句子。
T:That’s Mike’s day. Now talk about the timetable and finish it.
T: (微信音响) A message here. It’s from Mike.Listen, what did he say?
学生听后反馈“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T: (对着手机回答) I go to school at seven.
教师问学生“When do you go to school?”
S:I go to school at...
(微信的信息提示音响起) Mike:When do you get up? 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 When do you go home?
教师出示时间表, 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问答。
T:Now you know Mike’s day and my day.What about your days? Open your books, talk about your days in pairs.
以上两个案例中教师以课文背景为主线, 将课文内容进行延伸, 自然过渡到Fun time的单词、句型和日常教学用语。让学生在Story time的基础上, 运用更多单词巩固重点句型。Fun time的教学, 要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并在技能、知识、情感、文化等方面得到提升。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二、创设信息沟, 主动操练
“信息沟”就是在交流思想情感的过程中创设的一种社会情景。语言的学习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完成。情景有助于学生组织思维, 把握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 激发正确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欲望。外语教学过程中, 师生在使用外语进行交际时, 应不断地捕捉信息, 将捕捉到的信息与信息之间的沟壑填平, 从而实现完整的交际。带有“信息沟”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发展。
(一) 案例一
Unit 2 A fter school
1.T: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T: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S:I have...
T: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S:I like...
T:Why?
S:...
2.Play a game
T:Look, here’s a big turntable.Let’s play the game.Please talk about the turntable with your partners.
S1:What day is it today?
S2:It’s...
S1: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S2:I have...
S1: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S2:I like...
S1:Why?
S2:...What about you?
S1:I like...Because...
备注:书上只呈现了转盘和四个句子 (What day is it today?It’s Monday.What lessons do you have?I have Chinese and Maths) 。教师补充提问道:“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Why?What about you?”并让学生自主续编。
(二) 案例二
Unit 7 W hat’s the matter?
1.S1:站讲台面前, 学生看教师手上的卡片而做动作。
Ss (下面的学生) :What’s the matter?
S1:Guess!
S2:Are you...?
S1:No, I’m not.
S3:Are you...?
S1:Yes, I am.
S3:Here’s...for you.
教师分别请几位学生到讲台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让其他学生猜测。
Work in pairs.
同桌之间, 一人做动作, 一人猜测。
备注:教师课前准备写有单词happy, hungry, ill, sad, thirsty, tired, hot, cold的卡片, 由一位学生看完后表演, 其他学生用句型“What’s the matter?Are you...?”进行猜测。
信息沟活动可以提供一种真实的交流途径, 使学生的语言活动更真实有趣, 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创造性, 让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和吸引力。在第一个案例中, 教师操练了句型“What day is it today?”和“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过后立即向具有“信息沟”的交际操练过渡。在第二个案例中,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形象的肢体动作创设“信息沟”, 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玩乐中增长知识。在询问过程中, 形成生生之间的信息差, 学生乐于询问, 存在信息沟的活动, 显然更趋向真实的交际, 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交流信息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三、开发教学资源, 广泛操练
积极开发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备课和上课的重要手段。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的学习材料和辅助设施。图片和实物作为一种最直观的教具, 在课堂和生活之间起着桥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 教师能根据学生实际, 恰当地运用一些实物,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重视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让学生在良好的英语环境和氛围中不断地实践, 从而真正地掌握英语。
(一) 案例一
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
T: 出示图片I can draw and play basketball.What can you do?
S2:I can...
S3:I can...
Work in pairs
A:What can you do?
B:I can...
Do a survey
Work in groups.
Make a report.
(二) 案例二
Unit 6 W hose dress is this?
T:Whose sweater is this? (教师拿出自己儿子穿的毛衣) Guess!
引导学生用句型Is it...?
S1:Is it...?
S2:Is it...?
S3:Is it...?
...
教师分别做出回答:Yes. You’re right. /No.You are wrong.
T:Whose gloves are they? (教师拿出课前借学生的手套)
引导学生用句型Are they...?
S1:Are they...?
S2:Are they...?
S3:Are they...?
...
教师分别做出回答:Yes. You’re right. /No.You are wrong.
备注:教师要提醒学生服饰的单复数之分is /are, it /they
Work in groups.
Six students a group.教师进行巡视
备注:课前教师让学生从家里带些服饰, 可以带不同季节的服饰, 也可以带小时候所穿的服饰, 如:coat, dress, shirt, sweater, gloves, jeans, shorts, trousers, T-shirt, skirt, shoes, hat等。学生在重点明确的前提下可自主发挥。如:寻找文具、玩具的主人。
直观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选择地运用直观教具。在第一个案例中, 教师利用图片资源呈现情境,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听说能力。学生很积极、自豪地用句型I can...陈述自己的能力。在第二个案例中, 教师利用实人实物资源创设情境, 激发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英语教学中适当使用图片、实物既能使学生感到学习内容来自生活, 又能激起了他们对听、说、读、写的兴趣, 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 学会乐于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在操练之前教师必须进行清楚的示范。课堂是真实的资源,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语言环境, 辅以系列语境“组合拳” (施延霞2012) , 让学生在丰富的语境中学习英语, 运用英语。
Fun time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不容忽视。教师要注重活动设计的实效性和趣味性, 重视语言学习的应用性。在教学中,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摘要:通过展示教学案例, 对Fun time板块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总结。在进行Fun time板块的教学时, 教师从结合语境、创设信息沟、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操练, 能够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
关键词:语境,信息沟,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施延霞.2012.语篇教学中的语境“组合拳”[J].江苏教育, (9) .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第9篇
教材地位与分析,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部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2013年第一次印刷。是新目标的新版。 本单元教材以“谈论问题及给出建议”为中心话题,围绕着“为什么不……”进行。学习和运用几个常见的句型: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my parents don't allow me to hang out with my friends, I can't get on with my friends等 。本节课 SectionB 部分进一步拓宽了本单元的话题内容,主要是探讨如何通过各种活动来减轻压力,如何面对压力,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描述困难,表达建议。
二、说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重点词、短语,play sports/hang out with friends spend time alone /give sb a lot of pressure/ have enough free time have a fight with sb/compete with sb (2) why don't you… ?句型的熟练掌握运用 。
2. 语言技能目标 (1)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2)通过听、说、读、写训练,能够谈论问题并给出相应建议。
3.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问题,并能积极主动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说教法
为了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并考虑到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我主要采取了如下几种教法:
1.听录音。听音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在听中可以感知,可以模仿。
2.重点解释,个别操练。在每一堂教学中,学生总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短语、句子或某一语法现象。如本课出现的why don't /not you …? 句型的用法等都需要个别解释甚至创设语言情境进行操练和举例,以扫除自由交际过程中的障碍,为语言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师生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思路创造性地交流,这种教法是实现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变的途径。
4.学生分组合作。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师生示范独立对话,随后叫几组分别站起来表演。 5.设计填空和单项选择,以检查学生对本课单词,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
四、说学法
1.养成听的习惯。学生要经常听录音,听教师讲英语,听同学们讲英语,这对学好英语很重要。
2.要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应用中学,这样学来的知识记忆深刻、灵活度大。
3.及时巩固,反复记忆。凡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到的语言难点,学生应及时整理,再次认识并积极使用。对前面已学过的课文,学生要有安排地经常复习,否则常常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4.积极操练,重在口头。在课堂上,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活动,要大胆开口,创造性地说自己想说的话。课后和其他同学及时进行英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语言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脱口说英语的目的。
五、说教学程序
1.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今天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数。 2.warming up.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为将要学习的新语言打基础。What’s wrong with the girl? She’s too stressed out. What should she do? Can you give her some advice?
3.Discussion What did you do after school? Do you have stress in your life? How do you relax yourself?
4.口语训练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生活中或在学校和家里的烦恼,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情景交際操练。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如此大的压力,我们应该怎么办?畅所欲言,大胆说英语。 How to lower your stress? (give your advice.)
6.重点句型积累。 Why not/don’t you do …? Will you please…? Would you please/like to do…? How/What about doing…? Could you please…? You should/could do…?
7.听力训练。(1c,1d)学生通过听力训练,能听懂话题大意,捕捉关键信息,并能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建议。
8.Group work(小组活动) 通过实际交际活动问题,能够提出合理的建议。
9.当堂检验 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查缺补漏,趁热打铁。
10.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记今天学过的新词,短语及句型;预习明天的新课。 (2)书面作业:《学练优》同步训练—page24(1,2)
板书设计
Unit 4 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
Section B(1a-1e)
hang out with sb. my parents give me lots of pressure.
spend time alone. why don't/not do…?
give sb lots of pressure You should/could do…?
北师大英语四年级下册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