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标准应用情况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标准应用情况范文(精选12篇)

标准应用情况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6月在北京市某高校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教职工4001例, 剔除关键信息缺失者共3298例纳入分析, 其中男1650例, 女1648例;年龄20~95岁。

1.2方法

1. 2. 1 调查内容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对参检者详细询问病史并记录人口学资料; 调查对象资料主要包括: 受检者自填健康问卷资料 ( 包括一般人口学指标、家族史、既往患病史、过敏史、膳食、吸烟饮酒、运动、睡眠、压力自评等) 、体检与实验室检查资料 ( 包括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 以及一部分患病人群的随访资料 ( 主要为慢性病患者转诊至二级及以上医院的病案记录) 等。

1. 2. 2 体格及血液检查使用经计量校正后的弹簧体重计和标尺测量体质量与身高, WC取腋中线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水平, 测量值精确到0. 1cm; 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坐位肱动脉血压, 测量前静坐休息10min。采集受检者空腹8h以上的血清标本, 通过日本Olympus Au - 640 型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集中测定空腹血糖 ( FPG) 、总胆固醇 ( TC) 、三酰甘油 (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 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 C) 。

1. 2. 3 IDF标准[2]的定义, 中心性肥胖 ( 中国人定义为男性WC≥90cm, 女性WC≥80cm) 为必备条件, 还需达到以下标准的2 项或2 项以上: ( 1) TG≥1. 70mmol/L或已接受降脂药治疗; ( 2) 男性HDL - C < 1. 03mmol/L, 女性HDL - C <1. 29mmol / L; ( 3) 血压升高: 收缩压≥130mm Hg ( 1mm Hg= 0. 133k Pa) 和/ 或舒张压≥85mm Hg或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接受治疗; ( 4) FPG≥5. 6mmol/L, 或已诊断为2 型糖尿病。NCEP - ATPⅢ标准[3], 满足下列5 项中的3 项及以上: ( 1) 中心性肥胖: NCEP - ATPⅢ标准为男性WC≥90cm, 女性WC≥80cm; ( 2) FPG≥5. 6mmol/L, 或已被诊断为2 型糖尿病; ( 3) 高血压: 收缩压≥130mm Hg和/或舒张压≥85mm Hg, 或此前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接受治疗; ( 4) TG≥1. 70mmol/L, 或已接受降脂药治疗; ( 5) 男性HDL - C < 1. 03mmol / L, 女性HDL - C < 1. 29mmol/L。JIS标准[4]: 符合下列3 项及以上者: ( 1) WC升高: 中国人群男性≥85cm, 女性≥80cm; ( 2) TG水平升高≥1. 70mmol/L, 或已确诊并治疗者; ( 3) HDL - C水平降低: 男性< 1. 03mmol / L, 女性< 1. 29mmol / L, 或已确诊并治疗者; ( 4) 血压升高: SBP≥130mm Hg和/或DBP≥85mm Hg, 或已确诊并治疗者; ( 5) FPG升高: FPG≥5. 6mmol / L, 或已确诊并治疗者。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 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通过计算两两诊断标准的一致率以及Kappa值, 分析各诊断标准之间的一致性。以ROC曲线分析各诊断标准下异常组分截点的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及其95% CI。以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研究人群一般特征和生化指标女1648 例 ( 49. 97% ) , 平均年龄 ( 50. 7 ± 15. 2) 岁; 男1650 例 ( 50. 03% ) , 平均年龄 ( 52. 4 ± 16. 0) 岁, 详见表1。男性平均体质指数 ( BMI) 、WC、SBP、DBP、FPB、TG均大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而男性平均TC、HDL - C低于女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男性和女性LDL - C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见表2) 。

2. 2 MS检出率3 种诊断标准下男性MS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 不同性别分层后3 种诊断标准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女性= 17. 01, χ2男性= 96. 22, P < 0. 01) , 女性JIS标准与ATPⅢ标准MS检出率一致且均高于IDF标准, 男性MS检出率以JIS标准最高。将年龄以5 岁为间隔分成8 个年龄段, 依据3 个诊断标准MS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 ( χ2趋势检验: χ2JIS= 610. 15, χ2ATP= 625. 97, χ2IDF= 608. 33, P <0. 01) , 40 岁以下3 种诊断标准的MS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40 岁及以上年龄组3 种标准诊断MS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JIS标准检出率最高, ATPⅢ标准次之, IDF标准最低。3 种标准诊断该人群的MS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7. 65, P <0. 01, 见表3) 。

2.3不同MS诊断标准的检出率一致性不同性别人群3种诊断标准一致性检验显示:女性组JIS标准与ATPⅢ标准内容一样, JIS/ATPⅢ标准与IDF标准的符合率均为94.4%, kappa值为0.86;男性组JIS标准与ATPⅢ标准一致性较好。进一步分年龄段分析可见:JIS标准与ATPⅢ标准在各年龄段的一致性均较好, 55岁以下年龄段ATPⅢ标准与IDF标准一致性较好, JIS标准与IDF标准仅在35~40岁年龄段具有较好一致性。总体人群以JIS标准与ATPⅢ标准一致性最好, ATPⅢ标准与IDF标准次之, JIS标准与IDF标准最差 (见表4) 。

2.4不同诊断标准下MS各组分检出情况MS人群中, 除中心性肥胖之外, 其余组分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非MS人群中, 3种诊断标准对MS各异常组分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MS各组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JIS或IDF诊断标准 (中心性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高TG血症>低HDL-C) ;ATPⅢ标准诊断 (血压异常>血糖异常>中心性肥胖>高TG血症>低HDL-C) 。女性MS人群, 3种诊断标准对除外中心性肥胖的其他各组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男性人群中, 3种诊断标准对MS各异常组分的检出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5) 。

2. 5 不同标准下各组分截点的诊断价值通过ROC曲线分析3 种标准下各组分截点的诊断价值: 女性群体, JIS/ATPⅢ标准的特异度高于IDF标准; 男性群体, JIS标准的特异度高于其他2 种标准。特异度越大表明其鉴别非患者的能力较好。3 种诊断标准下舒张压 ( DBP) ROC曲线下面积介于0. 60 ~0. 70, 其诊断价值偏低,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 C) 低于0. 50, 详见表6。

3 讨论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该校职工健康管理工作以11 个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为单位, 团队成员包含全科医师、防保医师和社区护士各一名, 每个服务团队负责3 到4 个学校二级单位的健康管理工作。教职工体检是从健康人群中早期发现可疑MS的筛检措施。每年学校出资鼓励职工参加健康体检, 参检率在83% 左右。各团队以每年健康体检和门诊诊疗数据为依据综合分析服务对象可控健康危险因素的分布及慢性病患病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干预措施。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寻一种可以结合职工健康体检的MS诊断标准, 以期为快速识别可能患有MS的个体选择高效的筛检方法提供参考, 为制定预防措施及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教师群体由于工作紧张度高, 教学、科研、论文、职称等压力较大, 工作生活节奏快, 许多人具有一项或多项MS危险组分, 心血管系统和代谢性慢性疾病较为常见。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MS能从多种途径促进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MS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 国际上对MS的诊断也存在争论[5]。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教职工健康体检, 基本体检项目中并不包括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试验, 因此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CDS) 的MS诊断标准以及其他含有糖耐量试验的诊断标准不适合应用在健康体检中筛选MS人群。本研究探讨的IDF、ATPⅢ、JIS三种标准的定义是考虑实验室血生化指标测量、WC和血压测量, 而不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受性试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国内地区相比, 该高校的教职工群体MS患病率较高, 且男性高于女性。以JIS标准为诊断依据MS的检出率最高为38. 7% ( 男性47. 6% , 女性29. 8% ) , ATPⅢ标准次之为35. 0% ( 男性40. 1% , 女性29. 8% ) , IDF标准MS检出率最低为27. 6% ( 男性31. 0% , 女性24. 2%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JIS标准判断男性中心肥胖的截断值低于其他标准, 这有利于发现潜在MS的高危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不同研究中MS患病率具有很大异质性, 这与人种、地域、疾病状态等有关, 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MS诊断标准[6]。王睿等[7]依据JIS标准分析2009—2010年贵阳市MS检出率为43. 6% ( 男性45. 1% , 女性38. 8% ) 。李金龙等[8]报道甘肃省18 ~ 96 岁健康体检人群以ATPⅢ标准计算MS检出率为30. 43% , 男性高于女性 ( 分别为35. 25% , 32. 02% ) 。胡浙芳等[9]于2009—2010 年针对浙江省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 使用IDF标准MS的检出率为18. 5% ( 男性为15. 5% , 女性为20. 9% ) 。

比较3 种诊断标准对MS异常组分检出率, JIS标准在MS人群中检出危险因素的比例最高, 尤其是男性人群。产生这种差异可能与判断肥胖指标的不同以及是否将肥胖视为诊断MS的必备因素有关。ATPⅢ标准相比IDF不以中心性肥胖作为诊断MS的必备指标, 有研究表明, 在亚洲人群中不设置“必要组分”更易识别出更多心血管代谢风险个体[10]。JIS标准与ATPⅢ标准相比, 2009 年JIS发布的MS诊断标准重新定义了男性中心肥胖的诊断标准[4], 以及不同种族或国家人群采用不同的腹部肥胖的标准, 其余指标与ATPⅢ标准一致, 使得男性人群中更多潜在MS患者被检出。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 JIS标准与ATPⅢ标准一致性较高, 表明其在教职工人群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本研究分析了研究对象的MS异常组分发生现况, 按3 种诊断标准, 中心性肥胖、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这三项指标在MS中构成比高, 说明该校教职工人群有较强的心血管病风险, 因此应针对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 尽早开展膳食及行为因素干预, 减少MS的发生。

3 种诊断标准中, IDF在实际应用存在较多的问题, MS检出率较低, 与JIS标准、ATPⅢ标准的一致性不高。本研究中三种标准下HDL - C的检出率都最低, ROC曲线分析HDL- C截断值在研究人群中基本没有诊断价值, 可见HDL - C的切点值过低, 需要重新制定HDL - C的截断值, 这与汪宏莉等[11]的研究结论一致。

情况说明格式标准 第2篇

广东绿添大地投资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并于4月28日在该局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地址为:广州市越秀区永福路37号之一五楼,经营范围为:以自有资金对林业进行投资及策划(法律法规允许的项目);注册资金为人民币1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吴志伟。

公司现有员工65人,平均年龄40岁,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31人。

二、经营情况:

1、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为林业项目投资与开发,包括以自有资金投资造林、收购林地、销售林产品和林副产品,公司现主要在广东省韶关市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进行林业项目投资与经营,产品主要销售给原木加工企业,并由加工企业制造成终端产品包括:原木、高密度防潮板、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装饰板、甲醛、胶粘剂、松香、松节油、松油醇、造纸胶料、香兰素等;

2、行业展望:

目前,世界年人均消耗木材量(包括商品材、农民自用材、薪材)为0.65立方米,发达国家为1.16立方米,发展中国家平均为0.47立方米,而我国仅为0.22立方米,我国人均年木材消费量水平较低。即便如此,现在我国每年用于进口木材,纸浆的金额在800亿元以上。

从国际市场看,木材可供量相对稳定,贸易变化不大,但是随着世界范围内环保意识增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限制和禁止木材出口国的国家日益增多,从长远看,国际木材市场供应会趋紧。

从国内产销现状看,木材消费增长速度加快,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进入90年代后,国产木材供应量呈下降趋势,但消费却增长很快,弥补市场缺口主要靠进口,且进口量逐年增大;从消费结构看,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家具制造、造纸等几个行业,约占需求总量的75%左右;从国内产销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加工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木材需求将不断增长,市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影响上看,由于退伐、禁伐等政策的实施,木材市场供应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三、已储备林地情况:

我司分别与广东省韶关市林业局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局签署用材林转让和管护合同,意向收购约40万亩中龄林、近熟林,其中:

1、广东省韶关市:

a、集中在曲江林场12万亩和仁化林场8万亩,业经韶关市批准,基本情况为:

b、每亩林权收购价为1000元,树种为:桉树、松树、杉树;树龄为3-5年,首续生长期为2至5年;每亩每年生长量为0.8至1立方米,砍伐期时为每亩蓄积量10立方米,林场地各树种交货价为每立方米700元。

c、以华南农业大学和原林场职工为骨干组成专业管护公司,每年林木尽心施肥,防治病虫害,每亩管护费用100元。

2、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a、集中在鄂尔多斯林场20万亩,业经内蒙古林业厅批准。 b、每亩林权收购价为1000元,树种为杨树,树龄为2-5年,首续生长期为1至4年;每亩每年生长量为1至1.2立方米,砍伐期时为每亩蓄积量11立方米,林场地各树种交货价为每立方米650元。

c、内蒙古林业大学和原林场职工为骨干组成专业管护公司,每年林木尽心施肥,防治病虫害,每亩管护费用80元。

3、正在协商的项目:新造120万亩幼林:

a、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县,用地方式为租赁,可种树种桉树(6年速生丰产树种);

b、位于内蒙古巴彦卓尔市的河套平原100万亩荒地,用地方式为租赁,可种树种桉树(6年速生丰产树种)

四、经营业绩介绍:

我司林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原木加工企业,交割均采用林场交收方式,截止201X年3月31日,我司销售成熟林产品约150000立方米,销售收入约80000万元人民币,实现利润15100余万元。未来三年内,我司各林场可销售的成熟林木约近80000立方米,预计销售可达5亿元人民币,预计利润约9000万元。

标准应用情况 第3篇

“标准-3”是雷声公司为美军研制的一种动能拦截导弹,设计用于在大气层外拦截近程、中程以及中远程弹道导弹。在美国目前的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中,由装备了“标准-3”拦截导弹和“宙斯盾”作战管理系统,并与美国导弹防御专用的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联网的驱逐舰或巡洋舰一起,构成海基中段防御系统,也称海基“宙斯盾/标准-3”反导系统。不包括早期的试验型号,“标准-3”导弹目前已部署和在研的共4个型号,分别为“标准-3”IA、“标准-3”IB、“标准-3”ⅡA和“标准-3”ⅡB。其中,“标准-3”IA型已装备使用,其余3个型号尚处于研制或试验阶段。2009年,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计划重新进行了调整,“标准3”拦截导弹因试验成功率高、技术相对成熟、可机动部署等特点,成为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重点发展项目。

研制与试验情况

1993年,美国提出发展海基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并选择“标准-3”作为该系统的高层拦截导弹。2001年12月,美国调整导弹防御计划,“标准-3”导弹与“宙斯盾”作战管理系统成为美国海基中段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继续获得发展。

目前,在“标准-3”拦截导弹的4个型号中,IA、IB由美国独立研制,ⅡA型由美日联合研制,ⅡB型研制工作刚启动。IA与IB由雷声公司研制,设计上要求应具备有限的目标识别能力、用于拦截近程和中程弹道导弹,仅具备有限的中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能力。由美日合作研制的ⅡA型拦截弹在设计上将具有更强的目标识别能力,可拦截中远程弹道导弹。美日两国于2006年签署合作研发“标准-3”ⅡA型拦截弹的协议,由美国负责研制动能战斗部和红外导引头,日本三菱重工公司负责研制头锥和两级火箭发动机,并负担1/3的项目开支。按美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计划从2014财年开始采购ⅡA型拦截弹,2018年完成在欧洲的部署。另外,“标准-3”导弹从IB型开始,将发展相应的陆基型号,同时“宙斯盾”系统也发展陆基系统,两者一起构成陆基“宙斯盾/标准-3”反导系统。

2002年1月25日~2011年4月15日,“宙斯盾/标准-3”系统共完成了22次(包括与日本合作进行的4次)拦截试验,其中18次取得成功。另外,还执行了1次摧毁低轨失效侦察卫星的任务,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成功率。

构成及主要战技性能

IA是“标准-3”导弹的基本型,主要由Mk72固体助推火箭发动机(导弹第一级)、Mk104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第二级)、Mk136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第三级)、Mk142动能战斗部(导弹第四级)组成,飞行速度约3~3.5千米/秒,作战距离大于500千米,拦截高度大于160千米。IB与IA型结构类似,主要差别在于前者采用了双色导引头和更先进的信号处理器和光学系统。ⅡA/ⅡB型导弹设计的主要战技指标更高,包括使用直径更大(0.534米)的第二级和第三级火箭发动机,以及尺寸更大、性能更先进的动能战斗部。导弹的最大飞行速度将提高至4~4.5千米/秒,最大作战距离达1500千米,与升级后的“宙斯盾”系统结合,可拦截远程弹道导弹和洲际弹道导弹。

装备部署情况

根据美海军计划,未来将使其22艘巡洋舰中的至少10艘以及所有DDG51驱逐舰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截至2010年底,美国已完成21艘舰船(其中5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16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的“宙斯盾”系统改装,其中16艘部署在太平洋舰队(美军驻日左世保基地5艘、夏威夷珍珠港基地6艘、圣迭戈基地5艘),5艘在大西洋舰队。美军在2011财年结束时将完成111枚“标准-3”(包括3枚IB型)导弹的采购,2016财年结束时将完成341枚“标准-3”(包括73枚IB型和5枚ⅡA型)导弹的采购。

作战能力分析

从美国官方公布的有关“标准-3”历次试验情况及部分评估报告披露的内容看,目前已部署的“标准-3”IA型应具备以下能力或潜力:

对近程、中程以及中远程弹道导弹已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

从“标准3'’拦截导弹进行的22次拦截试验结果看,有14次拦截的是近程弹道导弹靶标,7次是中程弹道导弹靶标,1次为中远程弹道导弹靶标,总体拦截成功率接近82%,而且美国当前还正在加速研制和部署“宙斯盾/标准-3”反导系统,表明该系统对近程、中程及中远程弹道导弹已具备一定的拦截能力。但从美国这些试验中使用的靶标特性看,它们均未释放诱饵且飞行弹道相对固定,在实战演习中拦截的也仅是近程弹道导弹目标,表明“宙斯盾/标准-3”反导系统对具备突防措施的中程或中远程弹道导弹,拦截能力仍然相当有限。

可快速改装成反低轨卫星武器

标准应用情况 第4篇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以下简称新标委) 在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下今天正式成立了!也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新标委成立大会。

这里, 我代表新标委秘书处, 对新标委的职责、筹建情况和前期标准化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汇报。

新标委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批准, 新标委负责我国新闻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 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推广与维护中文新闻信息领域相关的各项技术标准。具体为:1、按照国家制定、修订标准的原则, 负责组织制定我国中文新闻信息化技术标准, 构建标准化体系框架, 提出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制定、修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2、组织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送审稿的审查工作, 提出审查结论意见, 提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3、为宣传和推广相关标准应用提供服务, 包括标准化业务咨询、标准应用培训等, 并指导标准化产品认证工作。4、承担对应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口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 包括对国际标准的提案, 审查我国中文新闻信息相关技术标准提案和国际相关技术标准的中文稿, 以及提出对外开展标准化技术交流活动的建议等。5、开展与标准相关的学术活动, 包括与国际相关标准组织建立并保持联系, 组织有关人员参与国际相关学术活动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并在相关国际标准组织中发挥应有的作用。6、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范围内产品的标准应用水平评价工作。7、承担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方面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 并向项目主管部门提出标准化水平分析报告。

新标委是一个跨媒体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成员涵盖报业、网络媒体、广电媒体和通讯社等。标准制定的范围包括多媒体新闻信息生命周期中“采集、编辑、生成、发布、展示、检索、存储和评估反馈”等各个环节, 其标准工作同国际新闻标准化组织国际新闻电信理事会 (International Press Telecommunication Council, IPTC) 对应, 新标委已作为会员参加IPTC的标准制定工作。

新标委的筹建情况:

根据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准筹建全国辛香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3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 (国标委计划[2006]95号) , 新华社负责“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筹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准备, 筹建工作从2007年展开。筹建秘书处按照国家标准委对筹建工作的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开展了有关工作, 起草了筹建所需要的多项文件, 并于2007年9月5日正式向全国多家新闻单位发出了“新发文[2007]社字63号” (关于征集“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的函) 。

在筹建中我们注意了新闻单位的跨地域和跨媒体分布, 注意了新闻媒体、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的分布, 尽量吸收对标准化工作有热情、有技术储备的单位参加, 共征集了熟悉新闻业务, 有行业工作经验的40多名委员参加, 包含通讯社、广电、报业、科研院校和企业等单位, 并于2008年1月将成立所需材料上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委于2008年4月28日正式下发了批准成立全国中文新闻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通知。由新华社作为承担单位, 秘书处设在新华社技术局。新标委由新华社副社长鲁炜担任主任委员, 有顾问委员4人, 委员35人。

前期标准制定、推广和应用情况

标准的制定情况

长期以来, 我国新闻行业没有全国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严重影响了我国新闻信息的有效交换和共享, 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和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国际上大的媒体集团, 如路透社、美联社等都非常积极的参与国际新闻技术标准的制定, 利用标准技术优势, 强化在新闻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与世界一流媒体相比, 我们在新闻标准研究、标准制定和标准应用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新华社很早就开始关注新闻技术标准, 并积极提议尽快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又具中文特色、全国统一的、甚至是整个华语地区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 以便有效组织、管理、存储和发布中文多媒体新闻信息, 实现新闻信息在华语媒体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交流和共享。2003年11月科技部批准了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专项“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研制”课题。课题由新华社牵头, 并提供了配套资金, 联合众多新闻单位、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课题组充分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 广泛调研了国内新闻技术的现状和新闻媒体的实际需求,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完成了《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 (以下称CNML标准) 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国家标准的研制任务。

“中文新闻信息技术”两项标准草案于2005年5月形成, 并向国内多家单位发送了征求意见稿, 力求使标准能够充分体现各媒体单位的共同需求和利益。研制工作凝聚了中国整个传媒业的心血与期待。经过国家重大标准专项管理办公室严格的程序审批, 2005年11月, 由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联合组织了课题验收。专家一致认为:《中文新闻信息置标语言》和《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两项标准的研制成功, 为全国新闻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开发、利用与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填补了我国新闻信息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1月5日审批同意两项标准为国家推荐性标准, 并批准于2006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 新华社领导对标准的重视和“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的研制模式得到了国家标准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委领导刘平均同志2006年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新闻发布会”上, 认为“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由新闻主管部门指导, 新华社牵头, 十余家媒体、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攻关的模式很成功, 他号召各界标准化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项目”所创造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的技术标准研制模式。

标准推广实施的情况

两项新闻标准实施以来, 新华社副社长鲁炜同志始终关心并亲自指导标准的推广实施工作。鲁炜同志要求“谁用谁受益, 谁用谁得益”的精神始终贯穿标准推广工作的全过程, 他要求标准一要代表各类华文媒体的利益, 要有一个统一的、大家认可的标准, 一个对大家都有益而不是单对哪一方、哪一家有益的标准。二要“务求实效”, 通过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实际效益显示其旺盛生命力。要让全世界的华人, 甚至让所有懂中文的人使用它, 力求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标准的使用者都能真正从中受益, 并以此作为维持标准生命力的基石。

在新华社的大力推动和各方面的协助下, 该项标准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成果, 海内外均有媒体采用该标准, 标准优势效果明显。新华社开发的CNML API在标准应用推广中得到广泛使用, 对标准的推广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共有包括方正电子, 中科软, 中软, 中科大洋等十多家公司在开发中采用, 充分证明了标准的可用性。

中国评论新闻社、新华社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率先使用了CNML标准。新华社在内部包括新闻采集、编辑、存储、发布、供稿等环节, 在横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不同媒体形式的20多个系统应用了CNML标准, 并在奥运会前, 正式以CNML标准格式向国内近600家, 海外近70家卫星全球网用户发稿。此外,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也对500多家用户以CNML格式供稿。标准经受住了奥运会、国庆60周年报道大数据量发稿的检验。新华网、参考消息报社、中国证券报都己经支持CNML格式的数据交换, 新华社用户还可以通过北京、香港、巴黎和纽约互联网供稿站点接收CNML标准格式的稿件。新华网还采用了基于分类标准的自动分类技术。新闻分类标准继2007年由广西日报率先使用以来, 全国还有包括人民日报等多家报社采用。

方正、华光、新华紫光等公司均实现在其报社采编系统中支持CNML接口, 使用了新华社开发的标准应用程序接口CNML API。方正、华光、中科软、高术传媒等公司已经在其产品中支持CNML标准。阿帕比公司与国内报社合作的报刊资源数据库平台, 也遵循了CNML和分类标准, 报社用户已达到500多家, 使用CNML扩展标准--数字报刊标准 (CNML-Naf标准) 以及国家分类法标引加工的数字资料达到2100万条, 近500万版, 30万期;方正电子在其新一代文韬采编系统中内嵌了新华社提供的CNML API, 已全面支持CNML标准。

中文新闻技术标准的海外应用也有进展, 香港文汇报已在新的系统改造中采用了CNML标准和新闻分类标准。中国评论新闻通讯社香港站点已经采用CNML标准, 台湾站点正在进行实施。

新闻分类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使得它对其他相关行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些企业在承担其它非媒体用户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时, 也积极地推荐该标准, 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新闻分类标准已在政府、金融、卫生和矿业等其他一些行业中得到了符合行业特性的借鉴采用。

标准修订工作

为了使标准能更好地为新闻媒体服务, 新华社在2009年6月又牵头组织了两项标准的修订, 并上报国标委。标准修订工作重点解决标准中已经发现的不足, 探索与国际标准的融合, 并反映新的标准应用需求, 着力解决两项标准的协同问题, 重视标准结构的稳定性, 以保证标准的适应性和生命力。

标准的宣贯和培训

为了推动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在新闻媒体领域技术建设中的广泛应用, 普及标准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标准使用方法, 理解标准应用的意义, 更好地为新闻媒体之间的信息化交流服务, 我们组织编写出版了标准培训和宣贯材料。与中国新闻技联在2006年和2010年联合举办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宣贯与技术培训班, 帮助大家提高标准化技能和标准实施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标准的技术优势

基于统一的、面向多媒体的新闻信息技术标准是媒体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新媒体发展实现对新闻信息有序、高效、快速的管理, 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 扩大信息资源共享范围的有效手段, 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标准应用的实践证明, 通过实施标准, 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提高, 可消除大量跨部门、跨系统和跨平台的信息交换的障碍, 大大促进传媒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丰富的标准元数据不仅能提升资源的价值, 还便于更加准确地挖掘新闻资源, 实现资源的增值利用, 为新闻内容的监管提供有效支持, 便于实现新闻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实施标准, 业务变化更加灵活、便捷, 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标准支持多媒体的特性, 可实现多种业务, 如, 图表、漫画、音频、视频, 手机短信、手机彩信、手机电视等的统一格式;有利于实现功能完整、互动性强、性能完好的集采、编、存、发、供和反馈一体化业务系统;可实现多媒体、全媒体发稿, 做到一次生成, 任意发布, 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 提高我国新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实施标准, 还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多媒体新闻产业链的形成和新闻服务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重复开发和投资浪费, 形成优良的产业环境, 不断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 更好地参与国际新闻竞争。

虽然标准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从使用范围和使用深度看, 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标准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我们将在所有委员单位的支持下积极发挥这一服务平台的优势, 做好中文新闻信息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做好新闻标准的制定订、推广、应用、维护、修订和完善工作, 将标准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希望所有媒体和传媒企业以提案、制定、在产品中采标等各种形式, 积极参与和支持新闻标准化工作, 使我国的新闻事业逐步走向一条产业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道路。

上海最低工资标准情况 第5篇

上海发布:

上海市最低工资较之前标准元,增加170元,增幅为8.4%,比20的11%减少近2.6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企业经济状况不尽如人意。

何为最低工资标准?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并于3月1日起施行的《最低工资规定》第三条规定,本规定所称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同时明确,劳动者依法享受带薪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间,以及法定工作时间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

各地在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时,对劳动者个人的四金部分是否应纳入最低工资标准范畴上有不同的做法。其中,以北京、上海为例,最低工资是指扣除了个人四金部分的到手工资;而广州、深圳等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包含了个人四金部分,并非到手工资。

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以下内容不包含:

1、不包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个人应缴部分,这两项费用由用人单位另行支付;

2、不包括伙食费、交通费、住房补贴;

3、不包括加班费;

4、不包括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与最低工资调整有关的项目

1、企业支付最低工资的前提是员工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即便员工处于试用期、熟练期、见习期)。

2、如果员工有请事假、病假等情形也可以低于最低工资

3、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未完成劳动定额或者承包任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无效。

4、在校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与单位之间非劳动关系,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支付。

5、劳务派遣工被退回无工作期间,派遣公司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6、病假期间的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

7、1-6级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8、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9、单位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按双方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但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10、加班工资的基数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11、下列项目不作为月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一)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四)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

安全标准化在实际落实情况中的问题 第6篇

【摘要】这些年以来,由于国家对于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的重视及大力推广,国家安全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制在落实中的进展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安全标准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关改进建议。进而促进安全标准化的顺利推广应用,最终建立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

【关键词】安全标准化;安全生产;推动

引言

随着国家以及各个企业对安全标准的大力推广,使企业在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安全文化的影响以及其重要性。而随着经济发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也成为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了我国企业的服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社會管理的有效方法。更重要地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同样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和谐型社会的必然条件。虽然近几年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生产安全形式处于平稳,但是形式依然严峻,仍然有大事故发生。因此,近些年来国家实施一些重大的措施来加强安全工作,例如,颁布了新的《安全生产法》,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标准化的进程。本文结合对安全法案的剖析,结合分析我国安全标准化在实际应用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1、研究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制的进展及影响

1.1正确认识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的建设内涵

安全标准化及生产责任的内是指在生产、管理过程中严格自觉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且执行过程中贯彻实施,不断加强改善员工的安全意识,使企业从根本提升安全水平。近年来,在国家监督下,推动企业进行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认证,这两项标准的实施与安全标准化的建立实施存在着密切关系。与此同时,建立安全标准化存在两大关键因素,安全标准化与企业标准化的关系以及安全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之间两者的关系。

1.2分析在实际应用的进展及影响

从新的安全生产法,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施开展以来,通过编制的记录方式将单位中的一些优秀的工作经验、操作手法、技术经验进行提炼总结,以记录等形式进行保存,这样,形成的条款记录可以被同行之间使用,大大减少了时间,更利于标准化的普及。

以云南烟草为例,由于相关的烟草种植已形成了培育技术规模,因此,只要具备培育的设施条件,任何一个烟草种植者都可按照标准进行烟草的种植培养,综上所述,安全标准化是对优秀经验技术的沉淀,同时为技术推广奠定基础。

而新的法律总结生产责任的核心问题归责原则,总结了不同情形下要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违法行为、责任主体、形式、处罚的程度进行具体确定,这样将责任归咎到每个人身上,加强人们对安全的重视。如在2015年时,某地已经对党政领导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测评采用“一票否决”制度,如果在一年内考核的干部出现安全问题及违反规定的问题,不得评为优秀,而排名较差的,进行通报批评检讨,并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标准。

2、安全标准化在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安全标准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存在重视测评而忽略运行情况

国家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及推广是为了使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企业并没有理解国家推行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只重视表面工程,将安全标准化的证书作为主要目标,只在考核前重视,考察后忽视,没将安全标准化落实到企业运营管理中。

2.2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监督的薄弱

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管理意识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导致安全管理标准化针对性不强、涣散,无法进行有效的工作开展,而在监督上,无法做到他人监督和自我监督。无法做到从企业的管理层到员工之间的自我监督,不能将标准化执行到生产的各个部门及日常工作中。而在政府机关监督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只在检查时候进行检查,而忽略对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的监管,这是导致标准化无法彻底贯彻的重要原因。

2.3企业的管理意识培训力度的不足

管理意识的薄弱是目前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通病,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只重视经济效益,从而导致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忽视。再就是由于生产人员的意识薄弱对工作的失误隐患认识的不足。而造成员工对安全生产的不重视的根本原因是培训力度的不足,在培训中力度不够,不能使每名员工都及时参加或者只是简单地培训,达不到培训效果,进而导致员工无法在实际生产时,无法理解安全标准的含义内容,无法做到安全、规范地生产。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事故发生。

3、对于安全标准化在企业发展的建议

3.1改善管理层意识,加强培训力度,建立奖罚机制,有效促进安全标准化的推进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领导层对安全标准化重视,那么安全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就成功了一半。安全标准化在管理者的强力推动下,企业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开展。在管理层重视的前提下,自然会加强培训力度,促使员工从根本上认识安全标准化。与此同时,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给予遵循的人予以奖励,对于违反安全标准化规定的给予惩罚,与切身利益挂钩,这样也能有效地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开展。

3.3建设健全的政府监督体制,落实监督责任

检测及监督机构在推进安全标准化的过程中要严格监管,对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及个人不予以通过审查,落实监督安全标准化的主体责任,政府利用法律,敦促企业标准化的顺利进行,从而,促使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视。在定期检查的同时,还要对企业进行不定期地抽查,使企业时刻保持安全生产的状态。达到真正的安全生产目的,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标准化。

总结

一个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及相关安全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安全水平的重要条件,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的形成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共同努力完成,而企业的标准化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条件,是一种培养企业优秀文化的必要手段。企业在不断推进安全标准化过程中,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文化,最终建立企业特有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安全生产法》中的安全思想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5,2(1).

标准应用情况 第7篇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

公告编号年/号

1 GB/T 24404-2009

化妆品中需氧嗜温性细菌的检测和计数法

2 GB/T 24422-2009

信息与文献档案纸耐久性和耐用性要求

3 GB/T 24423-2009

信息与文献文献用纸耐久性要求

4 GB 24426-2009

烟花爆竹标志

5 GB 24429-2009

运动头盔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6 GB 24430.1-2009

家用双层床安全第1部分:要求

7 GB/T 24430.2-2009家用双层床安全第2部分:试验

8 GB/T 24434-2009

座便椅 (凳)

7 GB/T 15065-2009

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10 GB/T 15144-2009

管形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性能要求

11 GB 19510.10-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10部分:放电灯 (荧光灯除外) 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12 GB 19510.1-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1部分:一般要求和安全要求

13 GB 19510.14-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14部分: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的特殊要求

14 GB 19510.2-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2部分:启动装置 (辉光启动器除外) 的特殊要求灯的控制装置第3部分: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的特殊要求

15 GB 19510.3-2009

16 GB 19510.4-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4部分:荧光灯用交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17 GB 19510.8-2009

灯的控制装置第8部分:应急照明用直流电子镇流器的特殊要求灯的控制装置第9部分:荧光灯用镇流器的特殊要求

18 GB 19510.9-200919 GB/T 24446-200920 GB/T 24447-200921 GB/T 24453-2009

铁木贴花衬纸

纸浆纤维粗度的测定偏振光法酒店客房用易耗塑料制品

2009-12-01

2010-02-01

2010-02-012010-07-012010-07-012010-06-012010-06-012009-12-01

GB 15065-1994

2009-10-15 2010-03-01

GB/T 15144-2005 2009-10-15 2010-03-01

GB 19510.10-2004

2009-10-15 2010-12-01

GB 19510.1-2004 2009-10-15 2010-12-01

2010-12-01

GB 19510.2-2005 2009-10-15 2010-12-01

GB 19510.3-2004 2009-10-15 2010-12-01

GB 19510.4-2005 2009-10-15 2010-12-01

GB 19510.8-2005 2009-10-15 2010-12-01

GB 19510.9-2004 2009-10-15 2010-12-01

2010-03-012010-03-012010-03-01

2009/10

2009/10

2009/102009/102009/102009/102009/102009/102009/11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

2009/112009/112009/112009/11

22 GB/T 24454-200923 GB/T 24455-200924 GB/T 24457-200925 GB/T 24458-200926 GB 24460-200927 GB 24461-200928 GB 24462-200929 GB 24567-200930 GB 24568-200931 GB 24613-200932 GB/T 22766.2-2009

塑料垃圾袋擦手纸

2010-03-012010-03-012010-03-012010-03-012010-12-012010-12-012010-12-012010-06-012010-06-012010-10-012010-03-01

2009/112009/112009/112009/112009/112009/112009/112009/122009/122009/132009/14

金属卤化物灯 (稀土系列) 性能要求

陶瓷金属卤化物灯性能要求

太阳能光伏照明装置总技术规范洁净室用灯具技术要求

民用原电池安全通用要求牙膏工业用单氟磷酸钠牙膏工业用磷酸氢钙

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2部分:电冰箱的特殊要求

33 GB/T 22766.3-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3部分:空调器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4 GB/T 22766.4-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4部分:洗衣机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5 GB/T 22766.5-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5部分:电热水器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6 GB/T 22766.6-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6部分:吸油烟机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7 GB/T 22766.7-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7部分:吸尘器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8 GB/T 22766.8-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8部分:饮水机的特殊要求

2010-03-01

2009/14

39 GB/T 22766.9-200940 GB/T 24691-200941 GB/T 24692-200942 GB/T 24693-200943 GB/T 24694-200944 GB/T 24695-200945 GB/T 24696-200946 GB/T 24800.10-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售后服务第9部分:空气净化器的特殊要求果蔬清洗剂

2010-03-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

2009/142009/142009/142009/142009/142009/142009/142009/14

表面活性剂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

聚丙烯饮用吸管玻璃容器白酒瓶食品包装用玻璃纸食品包装用羊皮纸

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

47 GB/T 24800.1-2009

化妆品中九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2010-05-01

2009/14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代替标准号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

公告编号年/号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49 GB/T 24800.12-2009

化妆品中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的测定

50 GB/T 24800.13-2009

化妆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51 GB/T 24800.2-2009

化妆品中四十一种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

52 GB/T 24800.3-2009

化妆品中螺内酯、过氧苯甲酰和维甲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3 GB/T 24800.4-2009

化妆品中氯噻酮和吩噻嗪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4 GB/T 24800.5-2009

化妆品中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5 GB/T 24800.6-2009

化妆品中二十一种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6 GB/T 24800.7-2009

化妆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7 GB/T 24800.8-2009

化妆品中甲氨嘌呤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58 GB 4706.100-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多功能淋浴房的特殊要求

59 GB 4706.99-2009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

60 GB/T 13171.1-2009洗衣粉 (含磷型)

61 GB/T 13171.2-2009洗衣粉 (无磷型)

62 GB 24819-200963 GB 24820-200964 GB/T 24821-200965 GB/T 24822-200966 GB/T 24823-200967 GB/T 24824-200968 GB/T 24826-200969 GB/T 24827-2009

普通照明用LED模块安全要求实验室家具通用技术条件

餐桌餐椅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维修故障编码规范

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性能要求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普通照明用LED和LED模块术语和定义

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

48 GB/T 24800.11-2009

化妆品中防腐剂苯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代替标准号

修订日期

实施日期

公告编号年/号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05-01

2009/14

2010-11-01

2009/15

2010-11-01

2009/15

部分代替:GB/T

13171-2004

2010-05-01

2009/15

部分代替:GB/T

13171-2004

2010-05-012010-11-012010-11-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2010-05-01

标准应用情况 第8篇

1

GB/T 5410-2008GB/T 5415-2008GB/T 5417-2008GB/T 6544-2008

GB 5410-1999GB 5415-1999GB 5417-1999

2008-01-072008-01-072008-01-072008-01-04

2008-12-012008-12-012008-12-012008-09-01

2008/12008/12008/12008/1

2

3

4

GB/T 6718-1996, GB/T 5034-1985, GB/T 6544-1999GB 8939-1999

5

GB/T 8939-2008GB/T 8943.1-2008

()

2008-01-042008-01-04

2008-09-012008-09-01

2008/12008/1

6

GB/T 8943.1-1988

7

GB/T 8943.2-2008

GB/T 8943.2-1988

2008-01-04

2008-09-01

2008/1

8

GB/T 8943.3-2008

GB/T 8943.3-1988

2008-01-04

2008-09-01

2008/1

9

GB/T 8943.4-2008

GB/T 8943.4-1988GB/T 9473-1988GB/T 13023-1991

2008-01-042008-01-042008-01-04

2008-09-012008-09-012008-09-01

2008/12008/12008/1

10 GB/T 9473-2008

!"#$%

11 GB/T 13023-2008

&’ ()

12 GB/T 21332-2008

*+, -./01234"#

2008-09-01

2008/1

13 GB/T 21333-2008

*+, -./56789:;/<=>?

2008-09-01

2008/1

14 GB/T 21360-2008

@ABCDEFGHI J

2008-05-012008-05-012008-12-01

2008/12008/12008/1

15 GB/T 21361-200816 GB/T 21375-2008

@ADBCK LM’M)

17 GB 21660-2008

./NOPQRST

UVWDXY$%./NOP

2008-06-01

2008/2

18 GB/T 21661-200819 GB/T 21662-2008

2008-06-012008-06-01

2008/22008/2

./NOPZ[>?]^_

20 GB/T 464-2008

La[bc

GB/T 464.1-1989, GB/T 464.2-1993

2008-03-24

2008-10-01

2008/5

21 GB 4706.15-2008

d Def Dgh K ST 7ijkl m K nop$%

GB 4706.15-2003

2008-04-11

2009-01-01

2008/5

22 GB 4706.27-2008

2

GB 4706.27-2003

2008-04-11

2009-01-01

2008/5

23 GB 4706.85-2008

2009-01-01

2008/5

24 GB/T 6368-2008

!"#$%&p H’ () *+

GB/T 6368-1993

2008-04-01

2008-10-01

2008/5

25 GB/T 6369-2008

!"#, -. () /0+

GB/T 6369-1986

2008-04-01

2008-10-01

2008/5

26 GB/T 6371-2008

!"#12 3#45. ()

GB/T 6371-1995GB/T 5033-1985, GB/T 6543-1986GB 7000.2-1996

2008-04-01

2008-10-01

2008/5

27 GB/T 6543-2008

6789:;<=>

?;<=>@2-22

2008-04-01

2008-10-01

2008/5

28 GB 7000.2-2008

ABCD@@2-6

2008-04-11

2009-01-01

2008/5

29 GB 7000.6-2008

EF9GHI@JK LMN@

GB 7000.6-1996

2008-04-11

2009-01-01

2008/5

30 GB 7000.9-200831 GB/T 16288-200832 GB 21536-200833 GB 21549-2008

@2-20

@O

GB 7000.9-1998GB/T 16288-1996

2008-04-112008-04-11

2009-01-012008-10-012008-10-012009-03-01

2008/52008/52008/52008/5

PQRS TU VW6XY

Z[]^_]^

34 GB 21550-2008

abcdefghij klm

2009-03-01

2008/5

35 GB 21551.1-2008

nopqopr-stu v

2009-03-01

2008/5

36 GB 21552-2008

w xyz{|}y z~yzS€

2009-03-01

2008/5

37 GB 21553-2008

wxyz|~‚ƒS€

2009-03-01

2008/5

38 GB 21554-2008

„u CD…†‡ˆ‰Š‹@

2009-03-01

2008/5

39 GB 21555-200840 GB 21556-200841 GB/T 21557-200842 GB/T 1406.1-2008

wxyz?Œ~‚ƒS€

2009-03-012009-03-012008-10-012008-12-01

2008/52008/52008/52008/6

uŽ‘’=“”•j () @–—G˜™1

š›G@–

GB 1406-2001

2008-04-29

43 GB/T 1406.2-2008

2

GB 2799-2001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4 GB/T 1406.3-2008

3

GB 1406.3-2003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5 GB/T 1406.4-2008

4

GB 1406.4-2003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6 GB/T 1406.5-2008

5

GB 1407-1996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7 GB/T 1483.1-2008

1

GB/T 1483-2001, GB/T 1483.2-2002GB/T 13261-1991, GB/T 483.3-2002, GB/T 6997-2001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8 GB/T 1483.2-2008

2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49 GB/T 1483.3-2008

3

GB/T 6998-2002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50 GB/T 10792-200851 GB/T 15043-2008

(!")

GB/T 10792-1995GB/T 15043-1994

2008-04-212008-04-29

2008-11-012008-12-01

2008/62008/6

#$%&’ () *

+,

52 GB/T 18661-2008

-./01 234567

GB 18661-2002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53 GB/T 19148.1-2008

1

GB 19148.1-2003GB 13260-1991, GB 19148.2-2003GB 19148.5-2003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54 GB/T 19148.2-2008

2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55 GB/T 19148.5-2008

5

:

2008-04-29

2008-12-01

2008/6

56 GB/T 21656-2008

8 9:;5< (ILCOS)

2008-12-01

2008/6

57 GB/T 21676-2008

=>=?@AB*C DEFG,

2008-06-01

2008/6

58 GB/T 21703-2008

=>=?@HIJ KL*C

2008-07-01

2008/6

59 GB/T 21704-200860 GB/T 21730-200861 GB/T 21731-200862 GB/T 21732-200863 GB/T 21733-2008

=>=?@HMN#O P*C

2008-07-012008-11-012008-11-012008-11-012008-11-01

2008/62008/62008/62008/62008/6

QRST STUST P=

岷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情况 第9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将定西打造为“中国薯都”的规划, 岷县把马铃薯产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抓。近年来, 全县马铃薯生产迅速发展, 2011年, 种植面积发展到30.06万亩, 马铃薯总播面积占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8%以上总产达到55万吨。形成了以麻子川乡、闾井镇为主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以梅川片、北路片为主的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以城区为主的加工生产基地。全县共建立马铃薯标准化种植18个点、4个片带。

㈠良种繁育情况

岷县每年从省农科院、市旱农中心及省内外引进3个~5个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 为大田生产筛选优质品种。截至目前, 全县共引进各类品种30个以上。通过试验示范, 已筛选出适宜岷县推广的产量高、淀粉含量高的品种有武薯8号、武薯9号、陇薯3号、陇薯6号等, 早熟品种有LK99、夏波蒂等, 专用薯有大西洋、新大坪等, 特色品种有黑美人等一系列优良品种。

㈡基地建设

围绕优势产业带建设, 以东部山区和南川各乡镇为重点, 按照品种专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基地订单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 定西市旱农中心、甘肃省大河公司都在岷县闾井镇建立了脱毒种薯繁育基地。2011年岷县农业部门在麻子川乡、闾井镇分别建成高山原种生产基地3000亩、一级种薯生产基地20000亩、良种生产基地90000亩。

㈢技术推广

在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推进过程中, 岷县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和脱毒种薯, 示范推广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和技术, 重点推广马铃薯高垄栽培技术、机耕机播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黑地膜应用技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良种良法配套, 加大有机肥的投入,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马铃薯生产效益。

㈣中介服务

岷县紧紧围绕“以市场不同需求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为导向, 以种薯生产为主体, 以商机马铃薯销售为突破口”的总体思路, 抓服务、促销售, 以销定产、以销稳产、以销促产, 采用电视、报纸、广播, 发明信片, 印发传单, 加大宣传力度。同时, 强化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建设, 初步形成了以梅川镇山咀马铃薯专业交易批发市场和岷阳镇马铃薯专业市场为龙头, 其他乡镇集贸市场为载体, 购销贩运户为依托, 收购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如今, 岷县共有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18个, 农贸市场22个, 直接从事马铃薯产业加工、销售的人员达1万多人, 年交易量达28万多吨, 其中年均外销14万吨, 重点销往北京、成都、重庆、广州等多个地区, 马铃薯商品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㈤政策扶持

对繁育基地扩繁的一级种采取政府补贴或定优惠价的办法, 按照整村推进的办法, 每年选定一定数量的村进行扶持, 优先扶持东部山区的种植大户。要对每年种植商品薯的种植大户和年向加工企业交售商品薯的交售大户, 进行一次性重奖, 奖励资金由政府和加工企业解决。鼓励农业技术人员采用土地流转等形式租种农户耕地建立示范田, 带头组建种业公司、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等参与马铃薯产业开发的, 在考核评定优良等次和职务职称晋升方面优先考虑, 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人员可破格晋升高一职称。今后, 对来岷县参与马铃薯产业开发的中外投资者, 将按照《岷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 享受资金、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㈥规模效益

近年来, 岷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 通过良种良法推广, 标准化种植, 基地建设, 年产量稳中有升, 达到60万吨, 通过产业开发, 拉动马铃薯加工企业、马铃薯商品薯交易市场、良种交易市场, 全面提升马铃薯产业的规模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保鲜贮藏技术不过关。岷县在马铃薯的保鲜贮藏技术方面较落后, 农村基本都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分散贮藏, 贮藏设施简陋, 贮藏量小, 技术含量低, 马铃薯损耗大, 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标准化种植规模小;协会作用发挥不够;市场份额占有率不高。

三、“十二五”期间岷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规划

㈠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 岷县马铃薯标准化种植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技术创新为动力,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突出种植布局科学化、品种专用化、生产集约化。做大基地, 大力推广马铃薯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主攻单产, 提高品质, 延长产业链条。努力把马铃薯产业做成一个科技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特色产业。

㈡目标任务

通过标准化种植, 力争用5年时间将岷县建成甘肃南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

1. 通过资金倾斜、技术扶持、规范繁育质量等措施, 加强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建设。

种薯扩繁基地以麻子川乡为中心, 包括寺沟、秦许、十里、西寨、清水、茶埠六乡镇, 形成供应全县、辐射周边的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每年从省内外引进适合本县不同气候类型的专用型、高淀粉型品种2个~3个, 加快品种的适应性和评比试验, 逐步推广扩繁。到2015年, 规划建成良种繁育基地6万亩, 年产良种10.6万吨。高山隔离原种在3000亩的基础上, 达到14000亩;脱毒一级种在30000亩的基础上, 达到46000亩;保证30万亩大田用种。

2. 大力推广高效增产技术, 着力提高单产。

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技术、良种技术、地膜覆盖技术、垄作技术、机收机播技术, 单产达到2000公斤以上。

3. 狠抓优势品种推广和区域布局。

以产量高、淀粉含量高、专用型品种为主推品种, 重点推广陇薯3号、陇薯6号、武薯9号。在东部山区以中早熟品种为主, 推广LK99, 搭配中晚熟品种武薯9号;西南川主推陇薯3号, 搭配陇薯6号、LK99。城郊早熟上市马铃薯以LK99为主;北部各乡镇主推陇薯3、陇薯6号。

4. 积极探索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公司化运作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路子。

化妆品企业产品标准检查情况分析 第10篇

1 检查项目

按《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 对企业产品标准检查的项目分为三大项, 第一项为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 第二项为技术内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第三项为标准编写与《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系列国家标准的符合性。根据产品标准的内容, 在第二项下设7个分项, 分别对标准名称、技术要求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试验方法的科学性、检验规则的可操作性、其他标准内容 (如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标记和编码等) 的合理性等进行检查。

2 检查依据

标准检查的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推荐性标准。法律法规包括与企业标准化相关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以及与化妆品生命周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其中与企业标准化相关的标准化法律法规及管理规定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广东省标准化监督管理办法》等, 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及规范性文件《化妆品卫生规范》、《化妆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等。

检查依据的强制性标准及推荐性标准可分为通用基础标准、卫生安全标准、试验方法标准、产品标准和原料标准等, 具体的标准见表1。

标准编写与《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 系列国家标准的符合性检查依据为《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指南》 (GB/T 20000) 、《标准编写规则》 (GB/T20001) 等系列标准。

3 检查情况

在抽查的118份化妆品企业产品标准中, 全部项目符合要求的有52份, 出现一项或者一项以上不符合项的有66份 (只有标准编写1项不符合的有29份) , 符合率为44%, 不符合率为56%;扣除标准编写不符合项后, 符合率为69%, 不符合率为31%。不符合项的分布如下:

3.1 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符合性

共有12份标准不符合, 主要为卫生、安全要求、标识不符合《化妆品卫生规范》、《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如微生物、有害物质的项目不完整、指标低, 气雾剂型产品安全要求不符合QB2549、产品标识标志的内容不完整等。

3.2 技术内容的合理性和完整性

3.2.1 标准名称的规范性

有3份标准不符合, 主要为名称不符合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规定, 标准名称未涵盖适用范围或超出标准的适用范围, 存在小帽子大内容或大帽子小内容的现象。

3.2.2 技术要求的完整性及主要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有18份标准不符合, 主要为技术要求的项目不完整或指标不合理。如微生物、有害物质的项目不完整、指标低, 感官、理化指标与标准中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不配套, 气雾剂型产品安全要求不符合QB 2549, p H值的指标不合理, 宣称产品功能或特定成分却没有制定相应的性能指标等。

3.2.3 低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推荐性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合理性

有1份标准不符合。按《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有对应国家、行业或地方推荐性产品标准的情况下, 企业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低于推荐性上级标准的, 在审查结论中应当具有相应的理由和相关影响的说明。在检查中发现, 个别企业产品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如p H值、主要成分含量或总活性物低于上级标准但备案材料中如《审查意见》、《会议纪要》、《编制说明》等却没有任何相关说明。

3.2.4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的合理性

有3份标准不符合, 主要为标志、包装的规定不合理, 包括标志的规定不完整。如缺少标示产品标准号的要求、生产厂地址或生产日期等, 包装要求执行的标准不适用于企业, 如生产玻璃装的化妆品却规定包装按“BB/T 0005” (BB/T 0005—2010《气雾剂产品的标示、分类及术语》) 进行。

3.2.5 试验方法的科学性

有15份标准不符合。不符合现象包括试验方法与要求不配套 (如有相对密度的要求但缺少配套的试验方法) , 试验方法不完整, 试验方法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不合理, 引用的上级标准不适用或引用的上级标准中有几种试验方法但企业标准中没有明确具体执行哪种。

3.2.6 检验规则的可操作性

有6份标准不符合。不符合项目主要为对出厂检验缺少组批的规定、检验的项目与要求不协调、抽样方法不合理或规定不完整、缺少判定规则或判定规则的规定不完整等。

3.2.7 其他标准内容

有4份标准不符合。不符合现象主要有标准范围编写不完整、产品分类与标准中的内容不协调、对标准中未出现的术语下定义、标准中出现没有科学依据的功能宣称等。

3.3 标准编写与《标准化工作导则》 (GB/T 1) 系列国家标准的符合性

在66份存在不符合项的企业产品标准中有65份存在标准编写不符合, 标准编写不符合率达55%。不符合的现象包括标准层次的设置, 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编写, 列项、图、表、注、脚注的编写, 量和单位及公式的表示, 标准编排格式等。

在抽查的118份企业产品标准中, 最主要的不符合项为标准编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不符合率分别为55%、15%、13%。

4 原因分析及措施建议

4.1 原因分析

从抽查的情况看, 企业产品标准的符合率偏低, 化妆品企业整体的标准化水平不高, 从企业层面分析原因主要有:

4.1.1 企业的标准化意识薄弱

部分化妆品企业对标准及标准化的作用认识不足, 把产品标准的相关活动简单的看成政府部门赋予的一项任务, 只是履行我国法律法规、组织生产的需要, 因此对产品标准的关注只停留在有无标准的层面, 对标准的质量水平、实施、持续改进不重视。

4.1.2 企业人员标准化素质较低

部分企业标准编写人员、审查人员对标准化缺少了解, 未能掌握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本行业的标准体系, 因此标准的编写及审查比较随意, 没有依据一定的体系框架进行, 甚至有些人员认为标准制定得越简单、要求越少、指标越低, 企业的风险、成本将更低, 因此在标准编写、审查的过程中无限制的放松要求。

4.1.3 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缺少或不健全

企业对产品标准的制定、审查、批准、实施、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等环节缺少管理, 没有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习惯, 造成标准的编写、审查流于形式, 标准备案后无实施、无改进, 直至3年复审到期后再走一次形式。对标准的编写人员、审查人员缺少资质要求及责任要求, 对标准化工作缺少相应的奖惩制度。

4.2 提高标准化水平的措施建议

企业产品标准不仅仅是企业履行我国法律、法规赋予其组织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义务, 也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降低生产成本的前提、宣传产品亮点和优势的依据、企业关注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凭据以及企业提高产品声誉、扩大销量的有效途径, 备案后的产品标准还可作为产品纠纷调解、仲裁和产品案件审理判决的根本。而企业产品标准的质量水平、实施情况决定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 建议通过多种措施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

4.2.1 不断增强企业标准化意识

企业领导要重视企业标准化工作, 不仅自身要加强标准化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 而且要通过培训和宣传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标准化意识, 为员工开展标准化工作提供资源和制度保障。

4.2.2 加强培训, 提升人员的标准化素质

企业标准化人员不仅应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 熟悉企业产品生产、技术、管理现状, 还应加强本行业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更新, 掌握标准化的新方法、新理论、新要求, 不断提高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树立正确的标准化理念和企业风险意识。

4.2.3 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检查

企业应围绕企业标准的编制、审查、批准、发布、实施、监督检查、持续改进等环节建立健全适合企业实际需求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明确标准编写人员、审查人员、实施人员、监督检查人员的相应职责, 建立起相应的奖惩制度, 使得标准的编写、审查、实施、监督能落实到位不再流于形式, 促进标准的符合性、规范性、科学合理性, 提高标准的水平。

4.2.4 加强外部联系, 建立标准化信息收集渠道

标准化工作是动态的, 企业要密切关注外部相关的标准化状况和趋势, 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检验机构甚至同行等联系, 建立可靠的标准化信息收集渠道, 及时收集本行业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标准化信息, 在学习分析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推进企业产品标准的改进, 保证产品标准的有效性、符合性、科学性、规范性、先进性。

摘要:介绍了化妆品企业产品标准检查的项目、依据和检查情况, 分析了化妆品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不高的原因, 对提高化妆品企业标准化水平的措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化妆品,企业产品标准,标准检查,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企业产品标准管理规定.2009.

标准应用情况 第11篇

关键词 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7-0003-02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是公平和优质的有机统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包括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享有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享有相对均等的教育效果和成功机会三个层次。优质教育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学有良教”的需求,要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最基本的前提要求学校资源的配置是充足的、富有效率和效益的。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更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凸显对教育质量的诉求。

1 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四川省通过实施教育灾后重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薄改”计划和“全面改薄”等项目,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根据教育装备事业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8014所小学,其中5478所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4388所中学,其中3232所达到了标准化建设要求。通过实施标准化建设,在改善城乡教育办学条件、缩小区域教育差距、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但是距离人民群众对公平和优质的需求还有相当远的差距。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特殊的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四川既有较发达的成都平原,也有欠发达的盆周山区和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成都、绵阳、德阳等市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和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尤其成都市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实施农村标准化建设工程、教育装备“满覆盖”工程、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等,完成了标准化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整体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的城市。

经费投入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未完成标准化建设的学校依然比较多,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缺口比较大。其次是地域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明显的基本省情让一些地区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费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投入,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稳定的市、县级配套机制。

建设标准重“统一”轻“特色” 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短时间内迅速改善了农村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但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千校一面”现象出现。对学校的建设停留在传统装备阶段,更多的是装备常规的仪器设备设施,而对支持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发展的资源配置较少。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实验教学人员、图书管理员配置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开展实验、探究意识不强,教育方式和教学能力尚需要进一步改进。

教育技术装备产品质量未得到控制 招标采购的教育装备产品存在价低质低、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组合件配套功能差、违背科学原理等问题。

仪器设施设备效益发挥不够好 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最终目的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教育质量。而有的学校则本末倒置,将改善硬件条件作为核心目标。相当一部分学校或受应试教育影响,或因师资力量缺乏、固守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等因素,仪器设施设备应用不充分。

2 解决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主要矛盾几点建议

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到2020年,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当前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已逐步转变为“仪器设备设施质量不高和效益发挥不充分,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既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教育工作的重点目标。我们反思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历程中的问题,是为了更加有的放矢地推进事业发展。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牢固树立教育技术装备建设适度超前的理念,打破过去标准化建设停留在“物质”层面达标的要求,以新技术环境下硬件和软件建设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建设目标。坚持统一标准和特色化的辩证统一,即在一定区域内实现物资相对公平分配的前提下,学校达到对育人要求的最低标准,而不是要求每一所学校整齐划一地发展。要从传统的验证性的装备向个性化、探究性的装备转变,让每一所学校办出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办出不同的风格和特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满足学习成长的需要,努力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建立合理的经费投入模式 教育教学过程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动态向前发展的,各级政府是中小学校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的主体,要努力建构一个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按照比例分担的模式,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落实经费投入,不因换届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保证非达标的学校建设和达标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背景下,学龄人口流动性大,在经费分配上要进行必要风险预控,尽可能避免投入浪费。

构建完善的教育技术装备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仪器设施设备质量差阻碍着教育教学开展。一位基层的化学老师曾向笔者吐槽,“我们努力去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但是用1997年生产的硫酸亚铁溶液去实验不会达到获得预期的结果”。提高仪器设备设置质量,首先是加强装备标准的研制,抓好标准的宣传与实施;其次是探索适应教学仪器设备的招标采购方式,建设完备的实物标准和数字标准;最后是实施教育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劣质设备设施供应商的惩处力度。

推动教育技术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新形势下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应由过去注重硬件建设向内涵式建设转变,将发展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配备与应用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加强内涵建设,一是建立全新实验管理人员管理机制,让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一样享有同等的培训提升成长机会,加强培训,鼓励接受再教育,不断提高学科教师和实验人员的职业素养,建设与新技术环境下教育新要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二是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二维码等新技术对教学仪器设备实施动态管理,推进一定范围内学校设备设施从“孤立”向“共享”转变,向老师和学生开放功能室、图书室、实验室,提高设施设备使用效率;三是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考核考评价机制,最大限度发挥教学仪器设备设施效益。

3 结语

教育技术装备部门作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不能仅仅根据行政提出的“项目”“达标”等要求去开展工作,而是要站在科技发展前沿,既重视达标,尽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异,保障特殊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也要从资源配置、体制创新等方面入

标准应用情况 第12篇

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具有附着力好、硬度高、干燥时间短、施工方便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家电、轻工产品、机电仪器仪表、玩具等各种金属制品表面的涂装。现行标准有化工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HG/T 3371-2003《氨基烘干绝缘漆》。其中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为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2-1983《氨基醇酸树脂磁漆》, 现该日本标准已被修订为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另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氨基烘干绝缘漆已于2008年2月被列入涂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产品, 这些标准制定年代已久, 随着涂料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的深入, 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 已不能适应目前涂料发展的需要, 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能满足生产厂和用户需要的标准, 以期更好地适应目前市场和产品发展状况, 保障产品质量、服务于行业。为此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于2009年完成了对国家标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制定。下面将该标准的制定原则、主要技术内容及其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比较作一详细介绍。

2 标准制定的原则

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 没有查询到相关国际标准, 国外相关标准有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 国内现行标准有化工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和HG/T 3371-2003《氨基烘干绝缘漆》。考虑到氨基烘干绝缘涂料的性能有其特殊性, 因此本标准不包括绝缘涂料。参考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 结合国内现有产品的实际技术水平和应用需要, 制定出能反映目前国内氨基醇酸树脂涂料产品技术水平、便于实际操作的产品性能标准。

3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氨基树脂和醇酸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 在一定温度下经烘烤固化形成涂膜的单组分涂料, 主要用于轻工产品、机电仪器仪表、玩具等各种金属制品表面的涂覆, 起装饰保护作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氨基烘干绝缘涂料。

4 产品分类

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按涂料的用途分类见表1。

为适合中国国情和行业习惯, 本标准的分类没有参考日本工业标准, 而是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将清漆产品分为A01-1和A01-2两种类型, 其中A01-1漆膜丰满、柔韧性较好, A01-2颜色较浅、硬度高、光泽好。本标准对清漆不再分类型, 指标上兼顾两者的要求。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标准中将产品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其中Ⅰ型适用于室外车辆、照明设备等, Ⅱ型适用于室内家用电器、钢制家具、照明设备等, Ⅲ型适用室内外耐湿性金属设备等。本标准将该类产品分为室外用和室内用两种。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规定了锤纹漆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将该类产品确定为锤纹等美术漆, 扩大了其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 本标准将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分为清漆和色漆两种, 色漆又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为除锤纹等美术漆以外的色漆, Ⅱ型为锤纹等美术漆, Ⅰ型按使用场合不同又分为室外用和室内用两种。

5 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确定

本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参考了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和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

5.1 日本工业标准项目设置情况

日本工业标准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的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见表2。

5.2 标准中清漆项目与其它标准对比

本标准中的清漆与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和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3。

5.3 标准中Ⅰ型色漆与其它标准对比

本标准中Ⅰ型色漆的指标与JIS K5651-2002《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和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4。

5.4 标准中Ⅱ型色漆与HG/T3353中技术指标对比

本标准中Ⅱ型色漆的指标与HG/T 3353-1987《A16-51各色氨基烘干锤纹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的对比见表5。

5.5 本标准项目设置、技术指标

本标准确定的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见表6。

6 试验方法的确定

本标准采用的试验方法主要参考了现行行业标准HG/T 2237-1991《A01-1、A01-2氨基烘干清漆》和HG/T 2594-1994《各色氨基烘干磁漆》, 方法标准均采用最新版本。同一个项目统一了清漆和色漆的试验方法, 与现行行标相比, 主要差异在于:清漆中硬度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玻璃硬度 (单摆) , 本标准与色漆的硬度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铅笔硬度;清漆中干燥时间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无印痕试验, 本标准与色漆的干燥时间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压滤纸法;色漆中耐水性的测试方法现行行标为循环水试验, 本标准与清漆的耐水性测试方法一致, 改为浸泡法;色漆中耐候性试验由天然曝晒改为可操作性更强的人工气候老化试验。

6.1 取样

产品按GB/T 3186的规定取样, 也可按商定方法取样。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确定。

6.2 试验环境

除另有规定, 制备好的样板应在GB/T 9278规定的条件下放置规定的时间后, 按有关检验方法进行性能测试。干燥时间、光泽、划格试验、耐冲击性、铅笔硬度、弯曲试验项目应在GB/T 9278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其余项目按相关检验方法标准规定的条件进行测试。

6.3 试验样板的制备

除另有规定, 试验用马口铁板、钢板和玻璃板应符合GB/T 9271-2008的要求, 马口铁板的处理按GB/T 9271-2008中4.3的规定进行, 钢板的处理应按GB/T 9271-2008中3.5.2的规定进行, 玻璃板的处理应按GB/T 9271-2008中7.2的规定进行。按表7的规定制备试验样板, 用GB/T 13452.2中规定的一种方法测定漆膜厚度。

注:划格试验、耐水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项目也可按供需双方商定的色漆和清漆配套体系进行制板。

采用与本标准规定不同的底材、底材处理方法及样板制备方法, 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

6.4 在容器中状态

打开容器, 用调刀或搅拌棒搅拌, 允许容器底部有沉淀, 若经搅拌易于混合均匀, 可评为“搅拌混合后无硬块, 呈均匀状态”。

6.5 原漆颜色

按GB/T 9281.1-2008的规定进行。

6.6 流出时间

按GB/T 6753.4-1998的规定进行。

6.7 细度

按GB/T 6753.1-2007的规定进行。

6.8 不挥发物含量

按GB/T 1725-2007的规定进行。烘烤温度为 (125±2) ℃, 烘烤时间为1h, 试样量约1g。

6.9 遮盖力

按GB/T 1726-1979 (1989) 中刷涂法的规定进行。

6.10 贮存稳定性

将试样约250ml 倒入内径 (70~80) mm、容量约300ml的金属制罐中, 立即盖好盖子, 于 (50±2) ℃条件下贮存72h后, 如仍符合6.4条“在容器中状态”, 则可评为“通过”。

6.11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1979 (1989) 中实际干燥时间的甲法测定。在商定的温度和时间下进行烘烤, 如实干则可评为“通过”。

6.12 漆膜外观

在自然日光下目视观察样板表面有无桔皮、起皱、色斑、缩孔等现象, 如无则可评定为“正常”。

6.13 光泽

按GB/T 9754-2007的规定进行。

6.14 附着力

按GB/T 9286-1998的规定进行。

6.15 耐冲击性

按GB/T 1732-1993的规定进行。

6.16 铅笔硬度

按GB/T 6739-2006的规定进行。铅笔用中华牌101绘图铅笔, 以铅笔是否刮破漆膜来评定。

6.17 弯曲试验

按GB/T 6742-2007的规定进行。

6.18 渗色性

将同类白色氨基醇酸树脂涂料喷涂至已经干燥的色漆漆膜上, 放置20min后在商定的温度、时间下干燥后放置1h, 在自然日光下目视观察受试产品是否渗到白色漆膜中并引起颜色变化, 如无此现象则可评为“无渗色”。

6.19 耐热性

按GB/T 1735-2009的规定进行耐热性的测定, 试验温度为 (150±2) ℃, 时间为1.5h。耐热试验后的样板放置24h后按GB/T 6742-2007进行弯曲试验。

6.20 耐水性、耐碱性、耐酸性、耐挥发油性

按GB/T 9274-1988中浸泡法的规定进行。水为符合GB/T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碱为5% Na2CO3溶液, 酸为10% H2SO4溶液, 油为符合GB 1922-2006中规定的3号普通型油漆及清洗用溶剂油。3块试板中至少有2块未出现起泡、开裂、剥落、明显变色和明显失光等涂膜病态现象, 则可评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2008进行描述。

6.21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按GB/T 1865-2009中方法1中循环A的规定进行, 结果评定按GB/T 1766-2008的规定进行。

7 验证试验的确定

7.1 从5.2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 清漆指标提高的项目有:原漆颜色和耐冲击性2项, 方法变化的有铅笔硬度1项。从国家涂料质检中心对清漆的检验数据 (见表8) 统计可以看出, 原漆颜色6级有80%的样品能通过, 耐冲击性50cm都能通过, 铅笔硬度的指标参考日本标准和色漆的指标而确定, 因此对清漆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7.2 从5.3的差异分析可以看出, Ⅰ型色漆中附着力为增加的项目, 耐挥发油性项目所用介质不同, 耐水性和耐人工气候老化性方法不同。耐水性从经验上可以判断本标准的方法 (浸泡法) 比现行行标的方法 (循环水法) 要容易通过, 附着力和耐挥发油性指标参照清漆的指标而确定, 人工气候老化性参照日本标准的指标而确定, 因此对Ⅰ型色漆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7.3 Ⅱ型色漆的指标主要参照Ⅰ型色漆的指标, 也没有进行验证试验。

8 标准属性和水平

8.1 标准属性

本标准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8.2 标准水平

标准应用情况范文

标准应用情况范文(精选12篇)标准应用情况 第1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6月在北京市某高校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教职工4001...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