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年级)
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年级)(精选6篇)
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年级) 第1篇
一学期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刚来学校的那一刻,学校领导让我教一年级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我心想一年级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级好难教呀。”
你们可知道,那天真可爱一年级孩子,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被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奖状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有时做题目我会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去掉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些小奖励,这样一来,他们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越来越有所提高。上课纪律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上课也觉得轻松多了,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我的收获渐渐的多起来了。
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
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年级) 第2篇
平陶学校教师 崔丽俊
今年我再次接任了一年级班主任的工作。面对24张陌生的小面孔,我感到责任的重大。对于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转折点,对他们的将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近两个月来的所见所闻,使我深深意识到,当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是最不容易,也是最艰苦的。
从新生刚入学开始,班主任就寸步离不开学生,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小学的生活感到好奇和陌生。所以第一天或者说接下来的两周或一两个月重要的是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首先教他们坐姿,如何站,如何上下楼梯,如何向老师打招呼,如何回答老师的提问。第一节课,他们不知道如何起立,当你叫起立后,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在玩东西,有的在与同学打逗……让你哭笑不得,于是必须告诉他们听到口令,全体迅速站起,放下手中的一切东西,抬头挺胸,看着老师,用宏亮的声音向老师道一声:“老师好!”坐下的时候,必须坐端正,两手放在桌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有事要举手,如何举,手形如何,举哪只手,当回答老师问题时要如何做,如何握笔,如何写字等等,一点一点边教知识边注意培养。从一开始就必须使他们意识到与学前的不同。
班上有一名叫王辉的孩子,行为习惯特差,每天上课总要撩打周围的同学,看到前面有人也是一样把别人推开,行为非常地霸道。看到孩子这样的行为,我慢慢地给他讲道理,说:“现在你是小学生了,要遵守小学生守则,不可以把别人推开你先走,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结果孩子根本听不进我说的话,看到孩子软硬不吃,只能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家长却一点都不配合老师共同去教育好孩子。但对于这个孩子我并不放弃,却采取了多种方法去教育他,改变他,使他最近行为习惯稍微改了一些。班上还有一个孩子叫李娴雅,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要不就在下面影响旁边的孩子听课。记得有一次我在讲评练习册时,她竟然在那里拿着纸巾在空中甩来甩去,全班同学都朝她的方向看去,看到孩子的这种行为,我真是哭笑不得,又苦恼又着急。真怕这个孩子如果长时间这样下去,会影响到全班学生的学习。经过与家长的沟通,家长及其配合我共同教育孩子该如何去遵守课堂纪律,如何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能认真听讲了,书写也工整了,期中考试语文还得了93分,我感到很高兴。
一年级班主任的“招数” 第3篇
一、细致诱导、坚持常年
学生的管理非一朝一夕, 只有通过细致的诱导, 并坚持常年, 才能真正起到有效的培育作用。尤其是一年级的新生, 入学后, 短时间可能激起短期的兴奋, 但往往不容易坚持。这就需要老师细致、耐心的诱导, 坚持常年的要求。绝不能一曝十寒、朝令夕改, 更不得简单粗暴、鲁莽从事。对学生基本的学习礼仪, 基础的作息要求, 要细致入微地指导。特别是刚入学的前段时间, 尤其要充分使用“细致诱导”法, 有效发挥“坚持常年”招。达到“润物细无声”, “水滴能石穿”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形成一年级学生的基本规范, 切实促进低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爱护真切、指导深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更不用谈成功的教育。特别是一年级入学儿童, 不懂世事、不知事理。更需要真切的爱护, 深入的指导。这一招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又是教育功能的根本。当然, 也是学校教育班级管理的育人之道。每个一年级的班主任不能因幼儿的无知施以吼吓、武压。要用爱心去培育爱德, 要用爱护去引导善良, 要用真切的呵护和全心的关爱去培育忠善的人性。教育需要爱, 就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 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必须充分运用“真切爱护”的育人之招来努力促进教育大爱的育人之道的全面形成。尤其是一年级的老师更要有大爱无疆的情怀、深爱无垠的意识、爱生如子的真情。与此同时, 对学生的每一项指导要深入到位、无私奉献、倾其身心。有了爱教育才有根基, 爱护真切培育才能绚丽。
三、养成习惯、形成品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一年级班主任要通过“示范, 诱导, 爱护”去促进学生优良习惯的形成, 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行动, 促进学生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质意识。一年级新生虽然还很小, 但越是小我们越要从小培养好的习惯。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时一事就能搞好的, 需要耳濡目染、循序渐进才能成功。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充分运用“习惯养成”招, 切实增强学生习惯养成意识的培育和要求, 真正养成学生良好的品行习惯。罗马有位著名诗人说过: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习惯成就人生。我们务必从细小的事抓起, 持之以恒地坚持。如:教会学生饭前洗手, 课桌上东西放整齐,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等。这些细小而有益于终生的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
四、及时反思、务求实效
班主任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启蒙年级, 抓好班级管理是形成优良班风、浓厚学风的前提。因此, 班主任要及时反思教育引导的各个环节, 分析教育活动的成败得失、思考教育行为的布局安排、落实教育管理的每项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班级管理的上档升位, 也才能真正做好班级育人。凡事思则慎密, 实则有效。用好“反思、求实”之招, 就会促进班主任不断进步, 更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特别是一年级班主任更应如此。
如何当好一年级班主任 第4篇
关键词:一年级;班主任;习惯;关爱;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226-01
班主任是学生学校生活、成长过程中最直接、最密切的教育者和引导者,是学生、家长、科任教师之间的桥梁。一年级的小学生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接受到的全面系统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他们对校园生活还不能完全适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他们过分地依赖父母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整体,比较笼统。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上课不能自律,爱搞小动作。怎样才能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是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那么,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让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提高,这是一门艺术。
一、严抓习惯,言传身教
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因此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从坐姿、握笔的姿势、课堂发言等看似细细碎碎的小习惯抓起。教育学生不能随手乱扔垃圾,要保持自己课桌和教室的整洁;要爱护我们新的课桌椅……但是,习惯的培养对于小孩子来说,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强调、不断监督、巩固、提升的过程。利用晨会、班会等时间,从纪律、学习、卫生、安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育,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同时,我也以身作则,作为班主任,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看到垃圾就动手捡起来,看到桌子摆歪了,就动手把它摆正,坚持带出操与早读。要求学生知错就改,当我在工作中出现了失误时,我也真诚地对学生说:“对不起,老师错怪你了。”这样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做错了,能够主动地找到跟我认错。力求在我的带领和影响下,给全班树立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二、了解、关爱学生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班主任必须对本班学生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只有准确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也才能实施因材施教。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我班的许同学,上课经常开小猜,不肯开口读书,家长为此也感到非常头疼,但是我没有放弃他,主动找她谈心,谈她感兴趣的话题,在班上多表扬她,渐渐地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也开始大声读书了。
三、选拔、培养班干部
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表现欲望强,学生的表现也很不稳定,教师对学生还不了解,而此时班级的各项工作都才刚刚开始,选好班干部是又是班级中班风形成的重要因素。一个班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上的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之作用,他们也是班主任的左右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入学,对班级管理工作无从着手,更无管理的经验。做为班主任,我教给班干部各种工作的方法。如指导班长全面负责班级工作;指导学习委员专项负责组织每天和双休日后作业的收发;指导劳动委员安排值日生并督促他们值日等等。我总是不失时机的创设机会锻炼小干部的能力,树立他们作为班干部的荣誉感,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榜样,树立班干部的威信,使他们能在老师不在的时候管理好班级里的各项事务,使班干部真正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簡单与轻松。
四、多表扬、少批评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一句“你真棒!”是一把开启学生自信的金钥匙。对于小学生来说老师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在他们看来往往就是对他们整个世界的评价。一年级学生好动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上课时总有跟同学跟老师不配合的现象。班主任要善于表扬,巧妙批评,以典型为榜样。如我班的刘成润同学,他爸爸年纪比较大,妈妈身体也多病,家里的人很少管教他,经常不完成作业,上课搞小动作。出现这种情况后我主动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他的思想状况,有一次临时调课,因为黑板没有擦,我刚走到门口,他就知道黑板需要擦。于是我在班上表扬他,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做事变勤奋了,上课专心听讲,字也写得非常漂亮了。
五、家校结合共同当好孩子人生的导师
为了让一年级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给予家长及时、必要的指导与帮助,使家校以最快的速度积极配合,形成学校、教师、家长的教育合力,我校组织了一年级的家长来到校园举行一年级新生首次家长会。会上由家庭教育讲师黄施颖老师作《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专题讲座,家长们都认为这样的讲座对他们教育孩子有很大的帮助。平时,我常与学生家长联系,与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第5篇
篇一: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分配到未竹口中心校工作,差不多一年了,我担任了一年级的班主任,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对学生充满爱,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作为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做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的教师。
一、以身作则,争当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平日里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要比其他老师要多得多,因此,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平时与学生相处的时时刻刻,我都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我要求学生每天早晨到校不要迟到,那我每上一节课都会提前一两分钟到达教室门口。平时在班会课活动中,我要求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所以我平时也非常注重这方面的习惯,如按时开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给学生塑造一个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渐渐的他们的好习惯就形成了。因此在班级评比中几乎没有什么扣分的地方。
二、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学会爱
工作中,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偏心。在与学生亲密的交往中,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可爱的闪光点,我抓住每一次契机,向他们奉献自己的爱心。当今社会,由于家庭和社会原因,独生子女的性格表现、行为习惯令人担忧,同学之间为小事而争吵,吃了亏决不罢休,非占到便宜不可。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大部分来自
瑶山深处,上学放学爷爷奶奶来接的较多,于是,我利用晨会课,向他们灌输懂得感恩,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爷爷奶。同时学会宽厚待人,给人以热情帮助的思想。习会课上,向他们讲述中外伟人名人的故事,帮助他们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班会活动课上,让他们把平时发生的互不相让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在活动中自己教育自己。
三、转化后进生,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在我们的每个班级里,都有一些学习差,品德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被我们老师所忽视,其实他们更应该受到我们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因为这些学生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老师父母的指责,同学们的奚落。因此,我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我加强对后进生学业上的辅导,一个知识,一道例题,对于大部分学生讲一遍就能听懂,而对学习后进生却要花上两倍的时间,甚至更多,于是我经常抽空,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如分组让一个好的学生在课外负责一名差的学生,让学生教学生,另一方面对品德后进生的教育,我注意从情感入手,从生活和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坚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责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通过多种渠道,转化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
四、注重老师和家长的联系班主任心得体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
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而随着全社会对教育孩子的工作越来越重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有时间去学家里家访,常常说一说学生的在校表现,但是我觉得很多时候是要注意沟通的方式,一是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二要注意分寸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三、要注意有节制地表露感情。五、要注意主动、经常地与教师保持联系。一旦孩子有什么过错,到校与教师联系,也容易谈得来,更好地配合进行教育。学生工作细小烦杂,所以要注重老师和家长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
篇二: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学期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但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刚来学校的那一刻,学校领导让我教一年级数学课并担任班主任。我心想一年级对我来说太容易了,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年级好难教呀。”你们可知道,那天真可爱一年级孩子,刚开始上课时,根本不知道课堂上所应该遵守的纪律。上课铃响了,老师进到教室,他们也不知道该把书拿出来,坐好准备上课,而是需要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等大家都坐好了,时间不觉已过了七、八分钟。上不了几分钟,又有学生开始动了。然后又需要整顿纪律,刚开始我会批评捣蛋的学生,“某某同学,你在干什么?上课不许讲话,你知道你不但自己没听到课,还影响了别人吗?”听了我的话,如果是高年级的学生,一定会不好意思,马上坐好了,可是对于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来讲,这句话简直是对牛弹琴,一点作用也没有,他依然我行我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我气极了,叫他站起来听,他却用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而这时,别的学生又坐不住了......就是这样在整顿纪律和教学知识相间的过程中度过的。一节课上下来,真是腰酸背痛,一个字“累”!想不到一年级这么难教呀。
于是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把握好一年级的课堂纪律,通过向老师讨教经验以及多次试验,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被表扬,同样是有同学不遵守纪律,如果我用表扬表现好的同学来引起他注意,比用批评他的方法要有效得多。此外我还准备了很多小红花、小星星、糖果、奖状等,用来奖给表现好的学生,以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有时做题目我会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来调整课堂纪律,效果也不错。不论是纪律方面,还是发言方面,哪个同学表现得好就给他所在的这一组加一颗星,如果哪个同学不遵守纪律就给他这组去掉一颗星,看哪组的星最多,这组就是胜利者。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礼物送给他们或者给他们一些小奖励,这样一来,他们觉得非常光荣,学习的积极性当然越来越有所提高。上课纪律一天天好起来了,我上课也觉得轻松多了,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我的收获渐渐的多起来了。
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作为老师,我们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要用赞美的眼光去看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
篇三: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第一次做班主任,再加上又是一年级,总会有些苦,有些累,有很多让人头疼的事,琐琐碎碎的事一个接一个,我还是下定决心,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上课习惯不好,因此我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入手,随时注意学生坐姿,组织好学生的纪律。利用班队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根据学生的表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刚开学时,班上的刘宇峰,在上课时经常会不自觉的把一只脚搁在凳子上,每每如此,我就若无其事地转到他边上提醒他,可是这也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下次还是照旧,所以我就在小朋友们里找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并且让同桌互相提醒,再加上教师的提醒,长此以往,现在在班里看不到一个把脚搁凳子上的小朋友了。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习惯,例如下课时间拉小便,不在教室里追逐玩耍等,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作为班主任,耐心,细心,爱心是不可少的,我经常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这三心。兰晓凯是学校里出名的学生,虽然成绩优秀,可是几乎每次来学校,总会拉着爸爸妈妈的衣服不放,哭着喊着不让他们走,一定要大哭大闹一场才甘心。第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后来等他平静下来,我去找他谈心,聊得很顺利,最后我们还以好朋友勾勾手的方式约定下次不再这样,再闹的就是小狗。我相信他能做好!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次回校了还是老样子,再耐心教育,还是老样子。一次一次,使我感到焦头烂额。直到上星期找他谈心,最后决定如果下次不再哭着喊着回校,我就奖励他一块可爱的小橡皮,表明他向勇敢独立,逐渐成长迈进了一大步!结果这个星期学生回学校,我就真的没听到他的哭喊声了。我想,不管对他自己,还是对其父母、老师来说,这都是他成长道路上自我独立的一个良好开端。
叶仁辉在学校老师里也是小有名气,一件事情总是需要多次强调才能做好。有几次,我吃完饭还挺早,就去学生食堂看看学生的就餐情况。此前,我已几次强调吃完饭后需将调羹轻轻地放到盆中,我就针对这件事情在边上观察班上学生有没有轻轻的地俯身放调羹。结果发现,班上就叶仁辉同学没有养成轻轻放调羹的习惯。后来经过教育,他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养成好习惯,一件事一样能够做到做好。
只要拥有这三心,问题总是能得到解决的。
与学生在一起,感觉日子过得很快,虽然每天都在忙碌,但是每当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我觉得我乐意这样付出。
一年级班主任心得体会 第6篇
一、重视良好习惯的养成
应该说,好的习惯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比如说好的学习习惯、好的卫生习惯、好的生活习惯等等,一旦养成便会使人终身受益。因此,我便把好习惯的养成作为我本学期的教育主题之一,尽可能的利用班会课、晨会课、课间等时间把工作做细做实。并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隔三差五的对其提醒、强化,同时结合一些鼓励措施如:黑板报上的“光荣榜”、教室后墙的“红旗栏”等,不断地促使学生主动优化自己的行为习惯,将习惯自然化。
二、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集体活动,最能培养学生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读书节、艺体节,文明班级评比等等。并先在班级内评奖,而后获奖的再参加学校评奖,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公平施展的舞台。在每天一大早,我总是跟学生差不多时间到校,放学了就协助学生搞好卫生工作,这样,学生不仅养成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时刻想为自己的班集体争光。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三、与家长加强沟通与交流
平时,我能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对一些表现不太好的同学,更是倾注了更多的爱和心血。我经常和他们谈心,抓住他们的闪点鼓励他们。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帮助他们。一但发现他们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性、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耐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地成长。借助校信通服务使学校、家庭密切配合,更好地教育了学生。
班主任心得体会 (一年级)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